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采购物流订单培养班”为例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采购物流订单培养班”为例

职 业 教 育 的人 才 培 养 要 求 构 建 以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为主 线 的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和 关 注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的基 础 课 程 体 系 。为此 , 院 在 与人 人 乐 连 锁 商 业 集 团 的合 作 中 。 我 积极 开发
基 于 工作 过 程 的专 业 学 习 领 域课 程 . 置 的课 程 体 系如 下 设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5 2 2 2) 0 0 4 — 2 1 7 — 7 7( 01 1 — 0 9 0
高 职 院校 培 养 人 才 的模 式 有 “ 单 ” 才 培 养 模 式 、 学 交 订 人 工
替 模 式 、 学 见 习 模 式 等 。这 些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对 于 培 养 高 职 高 教 专 人 才 有 积 极 的作 用 . 从 总 体 上 看 , 需 要 进 一 步 充 实 和 完 但 还 善 笔 者 拟 以广 州 康 大 职 业技 术 学 院与 人 人 乐 商 业 连锁 集 团 的 合 作 实 践 为例 . 讨 校 企 双 方 在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上 的 一 些 尝 试 和 探
方 需 求 有 效 传 递 信 息 。能 运 用 逻 辑 推 理 判 断解 决 问 题 的建 议 、
适应 力 。
理 论 课程 体 系 结 合人 人 乐 集 团 所 提 供 的职 业 岗位 . 定 制 的理 论 课 程体 系包 括 专 业 基 础课 、专 业 技 能 课 和专 业 拓 展课 . 五 官 端 正 , 态 均 匀 . 象 气 质 好 . 言 体 形 语 表 达 能力 强 。( ) 生 方 式 。应 加 强 宣传 2招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策略探索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策略探索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策略探索【摘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校企合作模式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持,但也存在着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策略。

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分析和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必要性的论述,提出了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的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案。

结论部分强调校企合作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积极影响,展望了未来校企合作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前景,为相关领域的教育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校企合作、科研能力、培养、创新能力、问题、解决策略、实施方案、影响、前景、合作模式、挑战、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科研项目,还能够促进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实践,为研究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培训机会。

企业也能够通过和高校合作,获得新鲜的研究思路和人才支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成为当前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意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在校企合作中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食品行业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食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能更好地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随着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可以使研究生接触更多实际问题和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还可以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密切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高职食品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食品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校 内实训 基 地在 运 行过 程 中 , 根 据 实 际情 况 还 开 发 了学 生 自主创 业项 目。如 食 品加 工实 训基地 的 及 行 业 影 响 较 大 , 够一 次 性 接 纳 实 训 、 习 人数 能 实
达 到一 定数 量 ;三是 企 业具 有 高 度 的社 会责 任 感 , 热衷 于 高 等职 业 教 育事 业 , 对校 企 合 作 育人 态 度 积
人才培 养模 式 和人 才 培养 方案 的 要 求 , 辽 宁农 业 在
50 2பைடு நூலகம்00 01 / 3
生 产 线计 划 以引 进 企业 形 式 进 行 生 产 , 时 , 足 同 满
科技与社会
食品 加 工技 术专 业 及所 在 专业 群 的 实 践 教学 需 要 , 实现 资源 共 享 。考 虑到 企 业 参与 的 不 确 定性 , 设 在 计之 初就在 规 模和 产能 上 有所保 留,以备在 没 有 企 业 参 与 的情 况 下 , 以 自己进 行 小批 量 、 节 性 地 可 季 生产 。同时 , 也在 生产规 模和 产能 预 留了一 定空 间 , 当有企业参与生产时 , 可根据企业生产需要扩大产能 。
要; 就业 实 习型 校外 实训基 地 则是满 足 “ 1 ” 才培 4 1人
“ 食美 客 糕点 坊 ” 是 学 生 自主创 业 项 目, 项 目 美 就 该 运 行几 年来 逐步 趋于 成 熟,已历经 三 届学 生 的创 业
经 营 。参 与该项 目的学 生在课 余时 间和 周末 进行 生
统 实验 室 的设计 去 布 局 , 是 要综 合考 虑 其生 产性 而
和 满足教 学要 求 的双重功 能 。
2 类 型 及 功 能 .

根 据 高职教 育 教学 需要 , 按照 不 同功 能把 校 内 实训 基地 细分 为不 同的类 型 。食 品类专 业根据专 业 自身 特 点 , 校 内实 训基 地 类 型主要 分 为教 学服 务 其 型、 生产 实训 型 、 科研 服 务型 、 生 自主 创业 型 等种 学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科 教 论 坛
nvi Hal naI_r ̄ o£nel r tI Ld J 』 一_ o
高职食 品营养 与检测 专业毕业论 文教学模式的 探 索与实践①
王正 云 刘靖 刘萍 瞿桂 香
( 江苏 畜牧兽 医职 业技 术学 院 江苏泰州 2 5 0 ) 2 3 0 摘 要 : 校 企合 作 ” 高职院校 生存 发展 的必 然趋 势和 内在需要 , “ 是 是经济 发展 对教 育提 出的 客观要 求 。 基于校 企合作理 念的 高职 院校 的毕业 实习及 设计 的改 革 , 大部分学生 的毕 业设计放 在企业 中, 将 以解决 实践性技 术题 目 为毕业设计课题 , 作 加强过程管理 , 能切实提 高
实践 经 验 丰 富 的 技 术 人 员 作 为学 生 的 校 外
教学 体 系 和实 践 教 学 基地 建 设成 功 经验 的 索 建 立具 有 中 国特 色的 符 合 高职 人 才培 养
的 实 践 教 学 基 地 , 得 十 分 必 要 和 紧迫 。 显
补 、 相促进 、 调发展” 学方针 , 互 协 办 积极 探 论 文 指 导 老 师 , 一起 指 导 学 生 毕 业设 计 , 并 培 养 过 程 、 享 培 养 成 果 ” 校企 合 作 人 才 企 双 方 责 权 关 系 , 共 的 明确 校 内 指导 教 师 、 习 实
协 议 , 荐 学 生 去 这 些 企 业 进 行 毕 业 实 习 推
满 足 生 产 、 设 、 理 和 服 务 第 一 线 需 要 的 建 管 高 素 质 技 能 型 专 门 人 才 的 最 后 一 个 教 学 环
节 , 深 化 、 华 学 生 专 业 知 识 的 重 要 环 是 升
2 毕业设计 改革与实践

高职食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食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 ( 2 0 1 0— 原 因分 析 2 0 2 0 ) 》 中就高等 职业 教育再次提 出了实行 “ 工学 结合 、 校企合作 、 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 工学结合” , 就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 很大。有调查显示 , 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 的技术


学生 才能 真正 融 入 到 社 会 中得 到 锻 炼 , 只有这样 ,
只 有 这样 , 温家宝总理说过 : “ 教、 学、 做不是三件事 , 而是 学生才 能对 课 堂 产 生 更 加 浓 厚 的兴 趣 , 学生才 能更 加透 彻 的掌握 理论 知识 。 件事 , 在做 中学才 是 真学 , 在做 中教 才是 真 教 , 职 “ 工学 结 合 ” 的 教 育模 式 最 早 是 英 国 的 “ 三 明 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 、 教学 、 做 事和技能 治” 模式 , 后来 又出现了德国 的“ 双元制” 模式 、 美 结 合在 一起 。 ”国务 院分别 于 1 9 9 1年 l 0月 1 7日和 国的“ 合作教育” 模式、 澳大利亚 的“ T A F E ” 模式 以 2 0 0 5 年l 0 月2 8日在 ( 国发 [ 1 9 9 1 ] 5 5号 ) 文件 和 及 韩 国的 “ 顾客导向” 模 式 。这 些模 式尽 管 特 点 各 ( 国发 2 0 0 5 ] 3 5 号) 文件 中两次发布 了《 大力发展 异, 但核心的内容都是“ 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 。 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 提 出了要实施 “ 产教互动 、 二、 我 国高职 食 品 专业 人 才 需 求 、 就 业状 况 及 工 学结 合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 于2 0 1 0年 7月 3 0 日,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3— 2 6 基金项 目: 河北省教育科学 研究 “ 十二五 ” 规划课 题 ( 编号 : 1 1 0 5 0 0 5 0 ) ; 邯郸市哲 学社会科学规 划研究课 题 ( 编 号: 2 0 1 2 4 5 ) ;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 “ 十二五” 规划课题 ( 编号 : 1 2 4 0 1 6 2 ) 。 作者简介 : 赵芳 , 女, 河北邯 郸人 , 邯郸职业技术学 院管理 系讲 师。

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Iustry科技文苑行业48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4月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而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更好的高技能型人才是政府、企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

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特色不明显、企业与普通居民的参与度不高、服务政府缺失、校企共建平台搭建不完善等问题。

中国食品工业是我国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产业,其在保障民生、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且食品行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也为社会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现如今,食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简单制作型向产业创新型转变,而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熟悉生产过程和方法,以及敢于探索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社会服务被赋予了“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的办学使命。

本文探讨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社会服务模式,并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1 社会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1 校企双方共育人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根据食品企业和区域经济高职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互交替,校企合作共同优化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学工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学生专业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及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将为期3年的学习过程分为到企业学习与在校学习相互交替的几个阶段,并将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贯穿于顶岗实习的全过程,使学生3年的学习生涯实现“学习-顶岗-再学习-再顶岗”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达到学做合一、工学结合、顶岗与就业合一,也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设计中,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生产情境进课堂、企业文化进课堂等来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通过学生参观企业接受专业认知、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江凯 刘亮 甄忱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学院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也是职业教育自身进步的迫切需要,这要求高职院校切实掌握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做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社会服务模式的途径,以此为行业、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 ) 内 实 训 基 地 的 建 设 思 路 一 校
[ 稿 日期 ] 0 2 O — 8 收 2 1 一 8 1
[ 基金项 目] 广西“ 十五” 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 “ 高职食 品类专业校企合作 型人才 培养模 式的研究与实践 ” 0 5 0 5; ( 0 B 7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 2
改革工程重大项 目“ 高职涉农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 究与实践” 2 1J Z 0 7 (0 1G D 0 ) [ 作者简 介] 昌鹏 (9 4 )男 , 西农业 职业技 术学 院副院长 , 杨 16 一 , 广 教授 , 博士 ; 究方向 : 研 食品深加工与高职教育管理 。黄卫萍 (9 2 , 16 一) 女, 广西农业职、 技术学 院教授 ; 【 研究方向 : 食品加工技术 。 农志荣( 97 )女 , 1 5 一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 研究方 向: 果蔬加工与检测。 覃 海元( 9 4 ) 男, 西农业职业 技术学 院教授 ; 16 一 , 广 研究方向 : 食品加工 与保鲜 。 林君(9 5 )女 , 1 8 一,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 院助教 ; 研究方 向: 食品检 测。吴潮( 9 3 )男 , 16 一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 广西南宁绿悦食 品有 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研究方 向: 食品机械。
的多种 模式 的校 内外实 训基 地作保 障 。目前 , 的 有
高 职 院校 已经建 立 了企业 主导模 式 、学 校 主导 模
式 、 建 共 享模 式 的校 内生 产 性实 训 基地 …, 开 共 为
( \ /

} 学 、/ / \ / } ~

展 学结 合创 造 了有利 条件 。但 如 何 建设 与校 企 合 作 型人 才 培养 模 式相 适应 的多种 模 式 的校 内外 实训基 地仍 是一 个值得 探讨 的重 要课题 。 近年 来 ,广 西农 业 职业 技术 学 院食 品工程 系 为 了有效 推进 校 企 合作 型人 才 培养 模式 ,建 设 了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经 济 团体 联 合 会 2 1 年 度 调 研 课 题 ( K 一 2 1— 2 4 ) 01 s l ( 1 15 )
作者简 介: 张德 山 (9 4 ) 男 , 南 许 昌人 , 昌职 业技 术 学 院 党委 副 书记 , 级讲 师 。 16一 , 河 许 高
高 等职 业教 育 肩负 着 培养 面 向生 产 、建 设 、 服 务和 管理 第一 线需 要 的高技 能人 才 的使命 在世 界
C E教 育 模 式 ( o ee c ae d ct n 以 能 B C mp t e B sd E uai , n 0
力 为 基 础 的教育 ) .则聘 请 行业 中- 4 具 有 代表 性 -  ̄ L
的专 家组 成 专业 委 员会 , 各类 职 业 的技 能 要求 层 将
层 分 解 , 炼 出所需 的职业 能力 、 业 技能 . B 提 职 . E教 C
( )校 企合 作 、 学结合 ” 困惑 一 “ 工 的
“ 企 合 作 、 学 结 合 ” 学 模 式 的核 心 理 念 . 校 工 办
就 是 要 改 变 中 国 高 职 教 育 运 行 模 式 过 于 封 闭 和 学
育模 式 打破 了传 统 的公 共 课 、 基础 课 为 主导 的教 学
中 图分 类号 : 1 . G7 85 收 稿 日期 : 0 I 0 5 2 1 一1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1 1 3 2 1 ) 4 0 0 — 4 1 7 —9 2 ( 0 1 0 — 0 7 0
基 金项 目 : 南省 政 府 、 教 育 厅 高等 教 育教 学 改革 研 究 项 目(0 9J L 8 )河 南省 社 会 科 学 联 合 会 、 南 省 河 省 2 0 SG X39 ; 河

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初探摘要:总结了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现阶段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以食品学院组建的乳品学院为例,探讨了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食品专业中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食品专业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72-0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办学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

高职院校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1]。

高职食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食品企业一线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是关键,因此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2]。

本文就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

1 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纵观世界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知,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发展壮大的。

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都有各自行之有效的方法。

德国双元制模式:所谓“双元制”[3],就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

“双元制”中的一元是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门培训。

这种模式的特点,职业培训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所进行的但以企业培训为主。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是于1906年开始实施的。

其实施办法是新生入学后先在大学里学习半年,而后便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在企业进行实际训练和在学学习理论知识,到毕业前半年再集中在大学授课,最后完成毕业设计。

英国工读交替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制也称三明治学制。

其主要特点是在正规学程中,安排工作学期,在工作学期中学生是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顶岗工作并获得报酬。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认识 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 把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 实际操
去学。高职教育 以培养适应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第一线
需 要 的高 等技 术 应 用 型 专 门人 才 为 主 要 目标 , 人 才 培 养 其
作 结合起来 , 书本 知识与实 际结 合起来 , 把 提高动手能力
和学 习专 业 课 程 的兴 趣 。 2专项 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是指胜任职业岗位 ( ) . 群 的
学结合 ,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实施 校企 合作 , 加强实训 、 习基地 建设 ; 实 同时注重教师 队伍 的“ 双 师” 结构 , 强专兼结合 的专业 教学 团队建设 ; 加 规范 管理 ,
二、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 工作通常是指有计 划地组 织学生直 接从事 实 际操作 的教学活动 , 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
I eo y Res r Th r ea ch
l学 m l l m 埋 — _ 黼 隧 化 m l m
高 校 职院 食品专 践教学 的 业实 体系 研究与实 践
蔡 健 , 王 薇 , 何 钢 , 雨 刚 邬
苏州 2 0 8 1 0) 5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摘 要 :实践教 学是高职院校教 育教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 也是实现人才培养 目标的重要 环节。文章 阐述 了高职院校食 品专业 实践教学体 系构建 的必要性, 出了“ 提 专业认知训练、 专项技能训练 、 综合技能训练 、 顶 岗实 习训练 、 实践教 学一体 化” 的实践教 学体 系 , 并对高职 院校食 品专业实践教学体 系的运 行进 行 了积极 的研 究与实
2 6 D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以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为例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以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为例
第 2O卷 第 2期 2 0 1 8年 6月
【学 术 研 究】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VO1.2ONo.2 Jun . 2 0 1 8
高 职 “校 企 合 作 研 究
1 “校 企合作 、 工学 结合 ” 办学模 式 的背 景 、 内涵及 意义
1.1 “校 企合 作 、 工学结 合” 办学模 式 的背景 为解 决高 职 院校办 学 过程 中遇 到 的种种 问题 ,国家推 出了一 系列 的规 定 , 目的是 改革我 国高 职教
育 的现状 并推 动其 良性 发 展. 国家 部 委颁 布 的 《关 于全 面提高 高 等 职业 教 育 的质 量 的若 干 意见 》《关 于 大力 发展 职业 教育 的决 定 》《国务 院关 于加快 发展 现代 职业 教育 的决 定 》《国家 中长 期教育 改革 和发 展 规划 纲要 (2010—2020)》等文 件 均 已明确 指 出 :加 大力度 推行 “校企 合作 、工学 结合 ”,重 点突 出 实 践能 力培 养 的重要 性 ,是 高职 教育 人 才培养 模式 改革 和发 展 的关键 切 人点 ,同时也 是提 高学 生培养 质 量 和 就 业 质 量 的 必 由 之 路 .
基地 、产 品质量检 测 中心和校企联 盟,切 实推进 “校 企合作、工学结合”办 学模 式在食 品加工技术专业 的
运 用 , 以 期提 高 教 学 质 量 ,培 养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凸 显 专 业 办 学 特 色 .
关 键 词 :办 学 模 式 ;课 程 体 系 ;教 学 团 队 ;实 习实 训 基 地


以食 品加 工技 术 专业 为例

食品专业类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食品专业类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78 I FOOD INDUSTRY I食品专业类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差距,显著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3.校企“双元”育人培养模式的构建通过探索与研究校企合作方式,构建“三新三双”校企“双元”育人培养模式。

3.1守正出新,构筑“双元”育人新高地——找准落脚点,实现“双指导”要研究校企合作对策和途径,健全合作管理机制,从制度、管理、保障、评价四方面构建“双导师制”育人体系,汇智聚力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开展全链条深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

围绕认识实习、岗位实习、就业安置三阶段的教育目标,与郑州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结合,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紧密协作,聚焦实习期适应、融入、发展三阶段的培养目标,围绕职业道德塑造、职业素养提高、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广泛联络、夯实、拓宽育人高地,提供“双指导、双帮扶”。

秉持“共赢致和、行稳致远”的合作理念,与郑州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签1.引言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对职业教育提出全方位的改革设想。

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改革的要点是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的核心就是校企联合培养,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机结合,实现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的精准培养,让学生实现“上课即工作、毕业即成才”,缩短就业不适期,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

培养高素质的食品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食品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2.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的意义2.1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高职院校双元育人模式的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食品专业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食品专业高职教育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创设新的体制,探索发展路径,对食品专业技能性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食品类专业教学改革从规模式的发展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的发展。

高职食品专业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训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食品专业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训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食品专业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训课程的构建与实践摘要:在高职食品专业实训教学中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是实现学校与食品企业无缝衔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加强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场景模拟企业化、实训室管理制度化、实训课程考核标准综合化、开展“5s”活动、重视人性化开放教育等方面有效实现企业化管理模式,并就该模式在食品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高职;食品;实训教学;企业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59-02当前,现代食品企业进入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所需人才也应具备相互关联的食品加工与检验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为此各高职院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通过实施符合职业活动规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人际交往和团队精神等综合职业能力。

但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对专业课程内涵建设研究较多,而课程改革的实施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

为使高职食品专业课程改革能够切实进行到底,积极探索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新形势下企业用人标准高职人才的实训课程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实训教学中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意义1.开展职业意识训练,实现从校园到食品企业的良好衔接。

目前,学校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上,学生通常都要经历较长的适应期,甚至出现就业又失业、失业再就业的恶性循环现象。

因此,在校内实训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及方法,实施实训课程企业化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不断感知企业文化、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掌握扎实技能的同时,培养职业意识,逐渐形成企业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为日后参加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2.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实训教学中,模拟食品企业管理及组织形式,通过岗位变换训练和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的实施,让学生进行生产者角色扮演,独立或组织生产小组按标准要求完成食品加工实训任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过去只是单纯地服从老师的告知转变为主动思考作为,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岗位适应能力,实现顺利就业,还能够在未来工作中适应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培养自我获得、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职业迁移能力。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年第6期总第558期No.6,2022SumNo.558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职院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的产业需求,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合理组建专业群,实现了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1-2]。

本文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群为例,研究了该专业群建设的路径和举措。

1专业群基础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群有近70年的专业办学历史,始终坚持“农心底色、食品本色”,围绕国家农业产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对接食品行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结构。

2019年,群内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均被教育部认定为骨干专业。

2组群逻辑2.1专业群服务产业链专业群对接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全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对接食品生产与研发、食品检验、营养健康宣教、食品监督与管理岗位群,以“生产、检测、监管”为逻辑,以食品健康与安全为主导,服务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及食品生产监管,服务食品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见图1)。

2.2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标,对接生产加工、安全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宋京城高岳吴晨奇夏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摘要:该文以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群为研究对象,在相关专业组群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专业群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通过“三三三”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基础+平台+模块+方向”资源库建设、开展新型教材建设与课堂质量革命等路径的实践,实施教学团队创新、产业学院建设、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社会服务品牌建设工程,专业群建设成果丰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专业群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显著提升,师生在国家和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的合作关系,旨在通过双方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1.促进产教融合,提高教学质量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实际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进行“产教融合”的授课,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2.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素质校企合作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学校还可以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3.促进学生就业,提高竞争力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进行校园招聘,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就业市场,提高就业竞争力。

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产教融合3.开展校企合作就业服务,促进学生就业以某高职院校与某大型企业的合作为例,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就业。

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明确双方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建立双向沟通机制。

学校还邀请企业专家进行“产教融合”的授课,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 1 第 5期 0 0年 商 丘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第 9卷 ( 总第 5 0期 ) J U N LO H N Q UV C TO A N E H IA O L G O R A FS A G I O A I N LA D T C N C LC L E E
V 19 N . o. , o5 Oc ,0 0 t.2 1
育环境 , 采取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 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 培养适合不 同用人 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教育活动. 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要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12 高职 院校校 企合 作 、 学结合 的特征 . 工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的模式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用人才 , 区别于普通高校及中等职 业学校的工学结合教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如下特征 : 高职院校和企业共 同参与对 高 职学 生培养 、 施与 管理 的全 过 程 ; 职 院校 和 企 业 合作 是 课 堂 教 学 与 生 产 劳动 在 内的各 种 社 实 高 会实践的结合 ; 生产工作是教学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并 占有合理 的比例 ;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资源 , 具 有 企业 和学校 两个 不 同的教 学场 所 ; 有学 校专 任教 师 和企业兼 职 教师两 支 师资 队伍 . 具
中图 分 类 号 : 6 G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校企 合作 是工 学结 合 的重要 前提 , 学结 合 是 高 职 教育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显 著 特 征 , 是 高 职 教 育 的核 工 也 心 理念 . 教育 部关 于全 面提 高高 等职业 教育 教学 质量 的若 干意见 ” 教 高 [0 6 1 “ ( 20 ] 6号 ) 件 明确 提 出 : 大 文 要 力 推行工 学结 合 , 出实 践能 力 培养 , 突 改革 人 才 培 养模 式 . 随着 我 国高 等 职业 教 育 的 进 一 步发 展 , 职院 校 高 目前 已将 构建适 合 自身 的校 企合作 模式 作 为推 行工学 结 合人 才 培养 模式 改 革 的新 突 破. 本文 结 合 商丘 职业

食品专业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食品专业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好 的 校 企 结 合 、 学 结 合 的氛 围 , 工 推 进 了课 程 与 教 学 模 式 改 革 , 就 业 率 、 业 对 口率 、 业 稳 定 以 专 就 率 、 人 单 位 满 意 率 与 家 长 满 意 率 为 办 学 质 量 的标 准 , 现 了 用 实 以专 业 学 科 为 本 位 向 以 职业 岗 位 与 就 业 为 本 位 的转 变 , 以及 从 传 统 的 偏 重知 识 传 授 向注 重 学 生 就 业 能 力 提 高 与 综 合 职 业 素
设 备利用率 。 创造 了社会效益 , 既 又 创 造 了经 济效 益 , 为 行 业 、 既 企 业 提 供 了 服 务 .又 发 挥 了 自身 的 “ 血 ” 能 . 强 了 实 训 基 地 的 造 功 增
活力 。 校 企 共 建 . 资 源 共 享 经 省
推 进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维普资讯
2o. o7 2
问题 探讨
食品专业校企一体、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陈 平 刘晓 青
( 华 商 业 学校 浙 江 金 华 3 10 ) 金 2 0 0
实 行 校 企 一 体 、工 学 结 合 是
摘 要 : 江省金 华 商业 学校食 品生 物工 浙
营养改善行动 , 为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做出贡献 。 0 4年 , 20 金华市
总 工 会 、 华 市 劳 动 和 社 会 保 障 局 主 办 , 校 具 体 承 办 了 “ 华 金 我 金 市 ‘ 校 杯 ’ 届 装 饰 蛋 糕 技 能 大 赛 ” 竞 赛 组 委 会 成 员 、 判 商 首 , 裁 长 、 判 员 部 分 由我 校 食 品 专 业 教 师 担 任 。食 品 专 业 教 师 帮 助 裁 工 厂 进行 技 术 攻关 , 企 业 解 决 了饮 料 食 品 、 华 火 腿 、 烤 食 为 金 焙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Value Engineering
· 265 ·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Exploration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of Food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
王国军 WANG Guo-jun;杨晶 YANG Jing;孔祥臣 KONG Xiang-chen
0 引言
2 食品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合
食品类专业同其他专业一样在校企合作上虽有一定
作,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应 的成效,但效果也大多处于浅层次、低水平、松散式合作。
用型、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目前主要的形式有:合作企业相关领导或技术人员共同参
展”,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将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 接受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企业与院校
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
以“订单培养”形式开展校企合作等。没有建立多层次、多
校企合作不仅是符合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 形式、多方位的合作模式,学生到企业的顶岗实习还处在
模式,也是职业院校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在职业院校 “认知实习、生产践习”的层面上,企业全程参与教育教学
作 者 简 介 :王国军(1965-),男,黑龙江海林人,副教授,黑龙江省 佳木斯市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食品 加工。
程度不够,无法达到“合作育人”的要求;校企双方还没有 达到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程度;校企 双方也没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未形成“合作办学、合 作发展”为社会和相关企业人才所需共同培养的局面。究 其原因:

高职食品专业与特色产业集群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

高职食品专业与特色产业集群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

高职食品专业与特色产业集群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作者:孔欣欣李利民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0期摘要郑州科技学院高职食品专业依托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分析企业需求,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了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校企合作实践,结果表明,合作成果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扩大高校专业优势、彰显专业特色,促进产业进步。

关键词高职教育特色产业集群校企合作实践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1 高职食品专业与特色产业集群开展校企合作的背景与原则1.1 校企合作背景“校企合作”能够让学生把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了育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①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方式之一。

河南省是我国食品工业大省,201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1 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8%,位居全国第二位。

河南省在快速发展食品工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郑州、漯河、许昌等地区为中心,以肉类、面及面制品、速冻食品、调味品、饼干及休闲食品等为主体的多个食品产业集群区域。

郑州市是河南省五大食品产业密集区之一,优势产业是速冻米面制品、乳制品、饮料、米面及其制品、啤酒。

其中马寨食品工业园是郑州市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区域,据统计,园区内已有注册食品企业21家,并已形成以谷物方便食品、谷物休闲膨化食品及饮料为支柱的特色产业集群。

郑州科技学院恰好位于该园区,利用已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开展校企合作的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十分明显。

1.2 校企合作原则1.2.1 在选择校企合作领域时,不求全面求特色郑州科技学院在开展高职教育建设的十余年中,逐渐认识到在学术领域和科研方向上走“大而全”之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形成和突出自身专业特色,并充分加以利用。

该院的食品学科各高职专业在“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理念引导下,逐步形成了以谷物食品、饮料现代加工技术、分析检测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特色。

在选择校企合作领域时,强调要把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和高校专业优势强强结合,将校企合作的重点建设领域确定为谷物食品、饮料两大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校企合作状态的分析,建立并实践了深度融合、长期稳定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培养模式,对企业参与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职业素养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食品加工,校企合作
一、国内外校企合作现状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赢得质量和社会认同,才能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格局。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外部环境的问题,也有合作过程中的问题,这需要校企双方共同解决。

为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健康的发展,建立一套校企双赢共育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方高职教育发达的国家在这方面比我们先迈出了一步,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一类是以美国合作制为代表的,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

这两种模式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和借鉴。

二、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职食品专业还没有全面、系统地阐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

我国高职的校企合作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在实践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功。

但是,我们的校企合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高校传统的习惯、自身的惯性和惰性,在校企合作的内涵上仍显肤浅,其合作方式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流于形式,在实质上没有较大的突破性进展。

从实际情况看,很多高职院校如今依然是一种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是理论课程的验证和补充,被视为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没有确立实践教学的独立作用和地位。

二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在与企业的双向交流和合作方面必须在讲求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寻找适合双方运作的“结合点”和“结合部位”,主动推动与企业的合作。

三是校企双方对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深层次的研究。

高职院校设置的一些专业不可能仅仅依托几个大型企业就把学生的实践环节完全确定下来,而有些专业却可能是为某个企业培养,由于专业的自身特点,客观上决定了校企合作教育要具有多样化的形式。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我校通过与完达山乳业集团组建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完达山乳品学院,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摸索出了一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借鉴性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新一轮高职食品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与此同时,利用我院承办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食品类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契机,带动省内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建设,与黑龙江食品科学学会、食品工业协会、骨干龙头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的全面、深入的联动,推动省内高职食品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深化。

从培养方案设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双师队伍建设及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一)人才共育
首先通过对企业生产岗位的调研和毕业生就业回访,确定了以鲜乳预处理工、乳品加工工、乳品检验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机修工、销售员、企业管理为次要就业岗位。

要求学生在校三年期间,至少考取1个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见表1,并鼓励学生考取多项其他职业资格证书。

将主要岗位和次要岗位的职业技能知识、能力和素质打散重构分别构建了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分析、乳品加工技术、乳品理化检测技术、食品质量管理、乳品机械使用与维护6大主干课程,作为补充又设置了乳品企业管理、乳品保藏技术、乳品营销、食品包装技术、食品添加剂使用技术等相关选修课程,见表2。

(二)过程共管。

在培养过程中我院与企业达成了以下共识,首先,在第三学期学校派遣学生入企阶段实习,校方安排预订数量的(与企业协商,具体根据企业相关业务进展协商)、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学生入企实习。

在此期间学生从事主要就业岗位的协岗工作,经过四周的实习锻炼,初步了解乳制品企业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设备操作、职业要求等。

在第五、六学期,校方推荐或企业根据阶段实习期间学生表现选择优秀毕业生入企定岗实习。

在此期间,企业根据阶段实习其间的个人能力分配实习岗位,从事知岗、协岗、顶岗工作。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分阶段的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阶段性地与校方一同指导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实践教育等环节,这对于全面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乃至到企业工作至关重要。

(三)成果共享。

学校以企业为学生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同管理和完善基地的建立,并在对外发布信息时共同使用“完达山乳品学院”的名称,提升双方的公众效应度和美誉度。

在参加各类相关领域学生技能大赛时,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完成学生在校和企业双方指导,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

对于企业创建学习型技术骨干队伍、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责任共担。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招生、教学、实践、顶岗、就业等人才培养的全部环节,经过共同培养,形成责任共担的管理体制,有利于为企业培养紧缺型、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经过10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培养完达山乳品班学生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与企业采用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管理机制,让企业充分的参与到学生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有效的提高了企业参与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对学生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

通过切实可行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新模式,构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输送渠道并实现资源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