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五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新人教版选修5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新人教版选修5

农作物、林 减产或绝收, 风暴潮、洪
木干枯死亡,破坏房屋、 涝、冲毁农
危 陆地水减少,建筑、水利 田、房屋、
害 造成人畜和 工程、交通、 建筑,中断
工农业缺水,电力设施和 交通,造成
社会动荡 造成人员伤 海难和人员

伤亡
编辑ppt
亚洲东部和 我国东南沿
• (灾 害2)地质灾表害 现
分布
地 震
岩石圈在内力 作用下突然发 生破裂,内能 强烈释放,引 起地面震动
集中于板块 交界处,如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 马拉雅地震 带
地球内部的岩 火 浆、气体、碎 与地震相似
编辑ppt
山 屑物从地壳深 的断层地带
危害
摧毁建 筑物, 造成人 员伤亡, 危害最 严重
破坏附 近的建 筑和生
灾害 滑坡
泥石 流
表现
斜坡上的岩 体或土体在 重力作用下 整体下滑
山区爆发的 饱含泥沙、 石块的特殊 洪流
() •A.台风多形成于赤道洋面 •B.印度洋台风发生频编辑率ppt 最高,强度最大
•解析 第(1)题,地面的破坏程度与震级、震 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的牢固程度等因素有 关。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大,破坏越严重; 震源越深,传到地面时能量越小,破坏越小; 越靠近震中,破坏越大;断层越发育,产生的 能量会越大,破坏越大。第(2)题,赤道地区因 地转偏向力很小,故不能形成热带气旋(台风); 西北太平洋地区由于热带洋面广阔,故形成台 风的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台风眼区域气流下 沉,风力较小;台风能引起海水的剧烈运动, 产生海啸,同时带来狂风、暴雨。第(3)题,由 材料知,地震、台风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地处板块交界处。临近编辑西ppt 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

[备考资料]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学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doc

[备考资料]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学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doc

地质灾害及防治1.主要的地质灾害2.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1)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是该地区地质、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析如下所示:3.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

具体图解如下:[应用体验]1.(2014·全国卷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1.主要气象灾害2.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治措施3.气象灾害的相关性(1)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应用体验]2.(2013·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作物减产、农业设施受损上;由图可知,山地地形阻碍寒潮南下,加剧了该地区的冷冻灾害。

第(2)题,预防冷冻灾害主要从监测预报、防灾管理、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共张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共张
风雪、沙暴
第二页,共40页。
考点一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主要(zhǔyào)气象灾 害
疑难剖析
热带(rèdài) 气旋
第三页,共40页。
考点一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主要气象(qìxiàng)灾 害
疑难剖析
干旱 (gā nh àn)
第四页,共40页。
考点一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选修部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页,共40页。
考点一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疑难剖析
1.主要(zhǔyào)气象灾 害
类型
热带
气旋
分布
成因
影响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 区、中国东南沿海、日 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 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①广阔的暖洋面(热带、 副热带);②充足的水
汽;③下热上冷的不稳
定大气层结
带 海地区
、洪涝、海水入侵等 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东部灾害带
地势第三级阶梯 洪 害 (sh涝uā、n、g旱dò灾ng、)霜、病地虫震冻对危害农严业重(nóngyè)和城市
第十八页,共40页。
考点二 我国的自然灾害
主题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疑难剖析
3. 自然灾害(zìránzāihài)地域差异显著
灾害带
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
川融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 东北高纬度山区
初冬(chū dōnɡ)和初春。 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 纬度的河
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 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 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 化形成洪水
对农业影响较严重
初冬(chū dōnɡ)时下游河段先 冰
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 ,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五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五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下图为某一时期我国水资源平均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TFE表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指数,数值越大,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图。

读图回答1—2题。

注:港、澳、台暂缺资料。

1.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指数大于0.95的省区是A.北京、辽宁、山东B.天津、上海、云南C.北京、辽宁、陕西D.北京、安徽、江苏2.导致我国水资源平均利用效率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产业结构②政府政策③水资源分布④出口贸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1.B 2.B读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描述符合2019—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②煤炭不占重要地位③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列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3.C 4.D下图为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世界洪涝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内陆地区B.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均匀的地区C.世界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降水较丰富的地区D.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6.甲地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植被类型多样,覆盖率高③河网密布,流量终年不变=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丰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5.D 6.D下图为2019年5月某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8.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答案】7.B 8.B2019年2月23日到24日早晨,美国南部多个地区都出现了降雪、冻雨等恶劣天气,导致多地航班延误,学校关闭,交通事故频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条件
一是岩体比较破碎 二是地势起伏较大 三是植被覆盖差
一是地形陡峭 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 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危害
会破坏和掩埋坡上和坡下的 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 人员伤亡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 坏森林、 农田、道路,对人民的 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 成很大的危害
5.主要的自然灾害带 灾害带
中国的自然灾害
基础导学
中 国 的 自 然 灾 害
中 国 的 自 然 灾

中 国 的 自 然 灾

要点突破
1.自然灾害地域差异
灾害带
分布 地区
形成 原因
主要 灾害
危害 对象
海洋灾 东南沿海灾 东部灾
害带
害带
害带
东部和 南部
连云港以南
的东南沿海 地区
第三级阶 梯
受海洋环 境的影响
受海洋与陆 许多大江
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分
布规律、防御措施等。
2.以我国2011年旱灾2010年北方暴 雪等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为考
掌握并分析洪涝、风暴潮等水 查重点,考查分析气象灾害的
文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 御措施。

成因、时空分布规律,防灾减 灾措施及气象灾害多发区的自
掌握并分析台风、寒潮、干旱 然环境特点。
大风暴潮能破坏海堤, 淹没海岛
淹没工厂农田,造成农
作物减产,影响交通, 造成地面建筑物倒塌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
道;修建水库和分洪
区。②建立洪水预报 系统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
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 会稳定
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 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 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 环境;②干旱区选择 耐旱作物;③加强农 田水利基本建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文档新人教版选修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文档新人教版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情概览·备考定向考点一地质灾害与防治[知识精析] 1.主要的地质灾害(1)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是该地区地质、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析如下所示:3.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

具体图解如下:[对接高考]命题角度一地质灾害的成因1.(2014·课标Ⅰ,43,10分)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10分)【审题突破】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断裂带”“强烈地震”“多次①降雨”等。

(2)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说明”“地震后”“②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原因”等。

2.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导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地质灾害的分析思路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1)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3)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1)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

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概况

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概况

节流
①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废水(污水)回收利用,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 率 ③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区域内的高耗水项目
④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
防治
①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 水污染
②加强水污染治理;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 案 ③保护植被,涵养水源,提高水质
④加强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
探 核 深度剖
心析
3.(2017·山西省重点中学联考)根据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 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 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是一种使用方便,燃烧值高的 新型潜在能源,主要分布于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 冻土带中。据初步估算,全球可燃冰资源量约为 21×1015m3,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倍, 足够人类使用千年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 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2007年,我 国在A远景区首次采集到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 界上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可燃冰样品的 国家。
探 核 深度剖
心析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
分布。据此,完成1~3题。
B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
是( )
A.甲
B.乙
C.丙
D.丁A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
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受台风影响,形成

探 核 深度剖
心析 01 水资源 02 能源资源 03 自然灾害概况
探 核 深度剖
心析

人教版新课标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

人教版新课标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

材料二
2010 年 2 月 27 日智利地震, 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 导致该国 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三 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 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 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 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速度有关。 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 就容 易形成洪水; 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 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 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 度与河谷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真题 3
(2008· 山东文综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
一。 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时空 沿海的粤、琼、 分布 闽、浙、台等省 区
主要由狂风、特 强烈的降温天气使农作 主要 大暴雨和风暴潮 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 危害 造成的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等 通、 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 大影响
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真题 4(2010·浙江自选模块)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 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 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 路径呈 抛物线状。图 1 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 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 上各点表示经度。图 2 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 1、图 2,完成下列问题。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 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 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 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 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5-2中国的自然灾害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5-2中国的自然灾害

2023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5-2中国的自然灾害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中国自然灾害成因及影响•防灾减灾及应对措施•加强应急救护和科学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01引言中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地理学科关注自然灾害防治,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5-2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背景与意义课程目标与任务学习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及分布规律。

培养高三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安全意识。

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损害的事件。

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暴风雪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02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干旱全国范围均有分布,但西北内陆地区最为严重。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常引发洪涝和滑坡等灾害。

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经常带来严重冰冻和霜冻灾害。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影响最为严重。

暴雨寒潮台风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其中以*和四川最为严重。

滑坡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山区,其中以三峡库区最为严重。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山区,其中以云南和四川最为严重。

010203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其中以春季最为严重。

虫灾主要分布在农业种植区,其中以水稻和玉米种植区最为严重。

病害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地区,其中以城市环境最为严重。

生物灾害03中国自然灾害成因及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洪涝、干旱等,这些灾害通常由地球的自然运动和气候变化引起。

自然灾害的成因人为因素人类的活动也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通常与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有关。

综合因素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雾霾、沙尘暴等。

区域发展自然灾害会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些灾害易发区的城市和地区,其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选修部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Word版含解析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选修部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Word版含解析

[最新考纲] 1.主要自然灾难的类型与分布:①自然灾难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②世界主要自然灾难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难:①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难的产生气制与发生过程;②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难的形成缘由。

3.自然灾难与环境:①同一自然灾难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②我国自然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①应对自然灾难的方法或应急措施;②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考纲解读] 1.以当前发生的重大地质灾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灾难的成因、危害、分布规律、防备措施等。

2.以近几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难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气象灾难的成因、时空分布规律、防灾减灾措施及气象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结合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难,分析我国洪水灾难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洪水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洪水灾难的防备措施,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4.以一些新颖的时事(如海水入侵、咸潮等)作为背景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原理,考查同学的学习探究、学问迁移力量。

微专题一主要自然灾难的形成与分布疑难剖析类型分布成因影响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①宽敞的暖洋面(热带、副热带);②充分的水汽;③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殊是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引起的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水分极度缺乏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大范围的强冷空气入侵活动消灭气温骤降、大风、雨雪、霜冻等,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暴2.主要地质灾难(1)地震分布成因影响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等板块交界处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能的急剧释放使地面发生震惊建筑物破坏、交通线中断、人员伤亡等(2)滑坡①形成:结合滑坡发生区的剖面图分析如下。

②分布: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裂开、地势起伏较大、植被掩盖率较差的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世界主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 3.要 灾自 害然 带20自°灾N然害—灾带50害°N带之间的环球自然
整理课件
4.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 自然灾害的 高风险区 。 (4)由于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活动和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灾害的 成灾特点和损失情况也不尽相同。
整理课件
形成的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条件
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 受灾害的客体
(3)影响自然灾害灾情的因素
孕育灾害的环境( 孕灾环境 )、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
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 受灾体 )。
整理课件
衡量标准: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的
自然灾害
损失
(4)的影响 表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
整理课件
二、中国的自然灾害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三、防灾与减灾 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2)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自然灾工程性防御措施 (3)防御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整理课件
2.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1)灾前准备:准备 救灾物资 ,建立物资储备基地。 (2)灾中应急交 灾通 害通 应行 急能 预力 案 (3)灾后恢复:减轻 灾害损失 ,增强 抵御能力 。
第五部分 选修地理
整理课件
选修 5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主干梳理 夯基固源
高频考经点典考题 互动探层究级演练
整理课件
J 解读考纲 分析考情
权威解读 预测考向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Z 主干梳理 夯基固源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下面是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供参考。

1、自然资源分类:自然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直截了当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依照自然资源按利用分为:①土地资源、②水资源、生③物资源、④气候资源、⑤矿产资源。

(2)依照自然资源的性质可分为:①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3)依照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可分为:①气候资源、②海洋资源、③陆地自然资源。

2、气候资源及利用(1)气候资源的特点①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②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③气候资源的数值;④气候资源有较大变率。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①气候资源与农业:A、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B、一地气候资源往往决定该地区的作物种类和种植制度。

②气候资源与建筑A、日照与街道方位: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 0°—60°的夹角,以使街道两侧较好地、公平地获得光照。

B、风与都市规划。

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风向的市郊。

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气候资源与交通A、公路、铁路设计要考虑暴雨及其引发的泥石流、大风显现的频率及冻土积雪的深度;B、桥涵、路基高低要考虑暴雨强度;C、机场选址,宜选少云雾和暴雨频率较少、风速较小、距城较远的地点。

④气候资源与旅行不同气候区域的气候景观的专门专门性,如冰雕、雾凇、日光等。

3、海洋资源及利用(1)海洋资源的要紧类型①化学资源:海水中已发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②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文档 新人教版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文档 新人教版选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情概览·备考定向考点一地质灾害与防治[知识精析]1.主要的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原因内力作用内力作用重力作用、人类活动破坏表现岩层突然破裂,内能强烈释放,引起地表震动岩浆沿地表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饱含泥沙、石块、巨大砾石的特殊洪流破坏性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分布规律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大西洋洋底山地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差、多暴雨的山区我国分布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藏、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目前我国活火山分布较少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也会出现多发原因多为构造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地壳不稳定,岩层活动频繁。

也有陷落地震和人为诱发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岩浆活动剧烈自然因素:多高原、山地,地形起伏大;多地震;暴雨集中人为因素:对植被破坏严重;不当的工程建设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地震);护坡固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滑坡、泥石流)(1)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是该地区地质、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析如下所示:3.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

具体图解如下:[对接高考]命题角度一地质灾害的成因1.(2014·课标Ⅰ,43,10分)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图为某一时期我国水资源平均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TFE表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指数,数值越大,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图。

读图回答1—2题。

注:港、澳、台暂缺资料。

1.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指数大于0.95的省区是A.北京、辽宁、山东B.天津、上海、云南C.北京、辽宁、陕西D.北京、安徽、江苏2.导致我国水资源平均利用效率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产业结构②政府政策③水资源分布④出口贸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1.B 2.B读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②煤炭不占重要地位③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列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3.C 4.D下图为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世界洪涝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内陆地区B.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均匀的地区C.世界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降水较丰富的地区D.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6.甲地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植被类型多样,覆盖率高③河网密布,流量终年不变=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丰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5.D 6.D下图为2016年5月某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8.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答案】7.B 8.B2015年2月23日到24日早晨,美国南部多个地区都出现了降雪、冻雨等恶劣天气,导致多地航班延误,学校关闭,交通事故频发。

而美国东部和北部地区则再次受到寒潮影响,多个地区创下了低温纪录,马萨诸塞州的南塔克特岛海浪也被冻住(如图)。

读图,回答9—10题。

9.美国与中国寒潮相比A.寒潮源地相同B.寒潮路径相同C.危害损失相同D.危害方式相同10.寒潮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是A.带来的降雪是固态降水,对农业生产没有意义B.当带来的低温在0℃以下才会使农作物受冻害C.带来的降雪中含有氮化物是有效的天然“杀虫剂”D.带来的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能起到抗寒保温的作用【答案】9.D 10.D10.寒潮带来的降雪,当积雪融化时,能够缓解旱情,故A项错误;寒潮冻害不仅与降温幅度有关,还与作物种类有关,如我国南方地区的柑橘、橡胶等既使在0℃以上也会遭受严重冻害,而北方地区的冬小麦温度在低于0℃时不会受到冻害,故B项错误;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但没有杀菌作用,故C项错误;冬季积雪能够形成一个保温层,从而对越冬作物起到保温的作用。

D正确。

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

目前,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项目落户安徽淮南市,该项目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年发电量可达1.5亿度。

据此完成1—3题。

1.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当地可A.节约土地资源B.减少煤炭开采量C.降低发电成本D.促进水循环利用2.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A.电费贵B.不稳定C.占地广D.维护难3.推断水面漂浮光伏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藻类加速繁殖B.水面蒸发量减少C.湖水盐度减小D.沉陷区面积扩大【答案】1.A 2.B 3.B3.推断水面漂浮光伏,集热板遮挡水面阳光,导致水面温度低,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水面蒸发量减少,B对。

水温低,藻类繁殖慢,A错。

蒸发弱,湖水盐度增加慢,不会减小,C错。

沉陷区面积扩大与光伏发电无关,D错。

干热岩是指一般温度大于2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

干热岩发电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未来干热岩地热资源将成为全球的主导能源之一,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2017年9月6日,我国在青海省首次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当前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市场C.技术D.气候5.干热岩地热发电比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A.综合效益更强B.不排放温室气体C.设备使用时间长D.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小6.若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将有利于我国①加快进入石油时代②缓解能源供应紧张③有效改善大气质量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4.C 5.D 6.B5.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②对;对石油依赖度减小,①错。

与能源利用效率无关,④错;干热岩是清洁能源,可有效改善大气质量,③对;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2017年10月12日国土资源部宣布,中国开采可燃冰成功。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

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②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③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④分布不集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若我国对南海可燃冰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①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②加大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③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生产链④增加能源战略储备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7.C 8.D格栅坝,又名格栏坝,是指具有横向或竖向格栏网格,在沟道中拦挡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的新型挡拦建筑物,其建筑材料多为石头、金属及混凝土等,坝的形状也多种多样,如缝隙坝、梳齿坝、耙式坝、筛子坝和网格坝和桩林等。

据此回答9—10题。

9.格栅坝的主要功能是A.降低山洪的危害B.阻挡泥石流C.防止水土流失D.减轻风沙危害10.格栅坝的坝址最适宜选择在A.顺直河流的狭窄处B.支沟汇合处的狭窄处C.河谷弯道的中下段D.平原开阔河段处【答案】9.B 1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阅读材料可知格栅坝的主要功能;泥石流冲击力很大,破坏力很强,在河道的转弯处下段冲击地相对较小,格栅坝建在此处受损害最小。

9.格栅坝是在沟道中拦挡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的新型挡拦建筑物,主要功能是阻挡泥石流,B对;对山洪、水土流失、风沙没有影响,ACD错。

10.为了减少泥石流的冲击造成的破坏,最好选择在河谷弯道的中下段,C对;顺直河流的狭窄处、支沟汇合处的狭窄处、平原开阔河段处河流的冲击力都比较大,ABD错。

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下图为我国某小流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是A.岩溶型坍塌B.春汛型洪涝C.夏雨型滑坡D.融水型泥石流12.造成该流域ab河段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居民建房B.矿山开采C.修筑公路D.陡坡垦殖13.M村落经常遭到上述自然灾害的威胁,则该村落可搬迁的合理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1.C 12.D 13.C13.读图可知,M村落位于该流域上游因滑坡产生的泥石流堆积区,甲地地势较高,距离交通线较远,交通不便;乙地位于山脊,水源不足,不利于村落规划和建设;丙地海拔在1100米以上,地势较高,距离滑坡和泥石流区较远,距离交通线比较近,适宜村落规划建设;丁地靠近滑坡频发区域,对新建村落威胁较大。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其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农业秸秆、森林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将生物质加以处理就可以转换成日常所需的常规能源,如生物质天然气、电能等。

把秸秆、人和牲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增温,再经过预处理之后一起投入到厌氧发酵池,让其与氧气隔绝后进行发酵,就可以生成生物质天然气。

我国长春地区在兴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时,一般要配套建设太阳能发酵棚。

近年来,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下表为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十亿瓦特)。

完成14—15题。

14.关于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空间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欧洲装机容量大,与其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有关B.中东装机容量小,与其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小有关C.中国装机容量大,与其常规能源短缺有关D.美国装机容量小,与其生物质原料少有关15.关于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主要是发电,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B.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主要是供热,保证冬季生物质天然气厂运转C.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会消耗大量农业秸秆,破坏生态平衡D.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会产生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答案】14.A 15.B 16.D(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下题。

1.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答案】1.D【解析】1.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而大连地处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因此与日本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防地震,D正确;其它选项均为两地都要考虑的问题,ABC均错误。

故选D。

(2017年海南卷)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

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2—3题。

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B.避灾C.采光D.美观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①砾石多②退水快③历时长④流速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2.B 3.C(2015·新课标全国卷II)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4—6题。

4.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5.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6.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答案】4.C 5.B 6.C(2014·四川卷)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