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牛顿第一定律
第四章4.1+牛顿第一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
1、惯性: 2、说明:Fra bibliotek三、惯性与质量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
(3)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3、惯性与质量: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只和物体质量有关,和其他因素无关。 质量大,惯性大。
上一页 下一页
4.1
牛顿第一定律
1 2 3 4
解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车原来静止,
在力的作用下小车开始运动,是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了
改变.用较小的力就能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推力与摩
擦力的合力为零的缘故.
答案 D
上一页
下一页
4.1
牛顿第一定律
【例3】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 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
牛顿第一定律
2、伽利略(意大利)的观点:
(1)运动的物体撤去外力后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摩擦力的缘故;日常物体的运动中,摩擦力又是难 以避免的。 (2)研究方法: 观察现象 提出猜想
演示1
实验验证
逻辑推理
上一页 下一页
理想实验
4.1
牛顿第一定律
客观事实: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高处滚下,会 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摩擦力 越小,越接近原来的高度 假 想:摩擦力大小为零,小球将会达到 同一高度
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A.悬浮在空中不动
C
)
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上一页
下一页
4.1
4.1 牛顿第一定律 (共33张PPT)

4.由下图观察到的现象,可知道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 突然 变时小,乘客由于 而惯向性前倾倒。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四位科学家的观点与研究方法及结论
一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历
“直觉+观察”→“维持”
史
意大利 伽利略
21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
顿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第
一
定
12、、明力确是了改惯变性物的体概运念动状态的原因
律
止惯状性态:的物性体质具叫有惯保力性持。原—来—匀正速因直为线如运此动惯,状性牛态顿或第静
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22
思考与讨论
伽利略理想实验
10
下坡
水平面
上坡
加速
匀速
减速
模拟理想实验---气垫导轨
气泵 导轨
喷气小孔
实验气垫导 轨实
滑块
验.的水平气垫层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直到碰上轨道边上弹簧受力后才改变其运动状态。
理想斜面实验
B
C
D
A
Ev
θ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的观点: 若没有摩擦阻 力,流体阻力的影响,物体将在 水平面上永远的运动下去。
笛卡尔补充、完善伽利略的观点
——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受到 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 度,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去,既 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 向。
20
牛顿的观点(1687年英国)
4.1牛顿第一定律(原卷版)

4.1牛顿第一定律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4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1、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1)斜面实验:让静止的小球从第一个斜面滚下,冲上第二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 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滚动的距离增大,但所达到的高度相同.当第二个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2)推理结论:力不是(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实验事实 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推理 1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推理 2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小球会通过更长的路程,仍然可以达到原来的高度. 推理 3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将沿水平面持续运动下去. 实验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实验的意义①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②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层地位;③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运动状态改变即速度发生变化,有三种情况:(1)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改变.(2)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3、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叫作惯性定律;②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③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三、惯性和质量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物体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受力无关,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3.惯性的表现(1)在不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有“惰性”的意思.(2)在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题型1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例题1](多选)(2023秋•福州期末)图(a)、(b)是伽利略的两个斜面实验,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
假如说我比某些人看得远某些,那是因为我站 在巨人旳肩膀上。
-------牛顿
历史旳足迹……
1、在研究力和运动旳关系上有 哪些代表人物?
2、每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旳关 系是怎样认识旳?
3、伽利略是怎样证明其观点旳?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
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旳哲学 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旳著 作,一是前人旳知识积累;二 是助手们为他所作旳调查和发 觉;三是他自己独立旳看法。 内容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 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 学,解剖学,生理学。他死后 旳几百年里,没有一种人像他 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旳考察 和全方面掌握,恩格斯称他是 “最博学旳人”。
• 1速度方向不变,只有大小变化 • 2速度大小不变,只有方向变化 • 3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运动状态旳变化
物体运动状态旳标志是速度。 运动状态是否变化由速度衡量。 速度变化了,我们就说运动状态 变化了。 (速度是矢量,大小和方向)
课堂训练
1、下列有关惯性旳说法中,正确旳是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D
பைடு நூலகம்
无关原因
• 速度大小, • 质量是惯性 运动情况, 大小旳唯一 受力情况等 量度 无关
惯性旳体现
• 1当物体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 时,惯性体现为保持原来旳运动状态 不变化,原来静止旳物体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旳物体保持原来旳速度继续 运动。
• 2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体现为 变化运动状态旳难易程度,惯性越大, 运动状态就越难变化。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旳力迫 使它变化这种运动状态.
对牛顿第一定律旳了解
• 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者是静止状态——这种性质就叫 做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旳质量有关
4.1牛顿第一定律

三、惯性
1. 惯性: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的性质叫做惯性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a: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c: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与 否、速度大小、所受外力无关。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牛顿:“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一切物体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 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牛顿第 一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孤立的单个物体
2)不受外力作用 3)总保持
是指"一直不变"的意思。
4)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相当于改变速度
5)或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 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 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想实验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结论
伽利略:物体不受
力时,就会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完善)
笛卡儿结论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 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 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 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 离原来的方向。(比较完 善)
牛顿(Newton,1642-1727)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 ,பைடு நூலகம்除非作用在它 上面的力迫使它改 变这种状态。
思考与讨论
1、交通部门规定:在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 好安全带。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说明。 2、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自 转,一昼夜就能环游世界,这个设想可行吗?
小结:
1 、伽利略如何用理想实验推翻人类陈旧的 观念; 2 、牛顿第一定律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 系——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3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 量有关。
4.1牛顿第一定律

巩固练习
5、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小车上放一竖 直的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左倾斜,这是 因为小车( AB ) A .向左加速 C .向左减速 B .向右加速 D .向右减速
一、历史足迹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 二、牛顿第一定律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惯性定律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我们该如何理解惯性呢?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思考: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三、惯性
现在想下:为何“秋风”可以“扫落叶”, 质量是惯性大小唯一的量度。质量越大,则 却不能“扫圆木”? 物体的惯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巩固练习
你能利用对惯性的理解,解释下图人 为何往后倒吗?
巩固练习
使学生学会从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 情感态度价 度和研究方法,理解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值观 准。体验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一、历史足迹
代 表 人 物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儿 牛顿
一、历史足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 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 要静止下来。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前322)
力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运动
Hale Waihona Puke 生活现象一、历史足迹
在水平面上以一定速度运 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阻 力,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 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
(Galileo,1564-1642)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 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
伽利略理想实验
一、历史足迹
合理推理
若物体在运动中不受 到任何阻力,物体将无休 止地运动下去,运动速度 将保持不变。
4.1牛顿第一定律(学校学案)

§4.1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知识点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1.历史上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①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
②伽利略正确认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③笛卡尔对伽利略看法的补充和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他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①(事实)两个对接的光滑斜面,小球从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滚下,将到达另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②(推论)若另一个斜面光滑,则小球一定会滚到另一斜面的高度③(推论)若降低另一个斜面的坡度,则小球仍要冲到原来的高度,但在另一个斜面上将滚得更远④(推论)若把另一个斜面改成光滑的水平面,则物体将。
【例1】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角度,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光滑斜面,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推论1→推论4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___________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理解:(1)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
4.1牛顿第一定律

2.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 固有性质,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3、惯性大小的意义:
物体保持原来状态“本领”的大小。惯性越 大,保持原来状态“本领”越大,运动状态 越难改变;惯性越小,保持原来状态的“本 领”就越小,运动状态就容易改变
试举出 生活中有关 惯性的例子
D.无法确定
1、交通部门规定:在车辆前排乘坐的人 必须系好安全带。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 说明。
2、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 地球自转,一昼夜就能环游世界,这个设 想可行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如果物体在运动,那么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 力是使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原因 C 撤去作用力,运动的物体最终总要停下来 D 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笛卡儿的补充和完善
(Descartes,1596-1650) 如果没有其他原
因,运动的物体将继 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 条直线运动,既不会 停下来,也不会偏离 原来的方向.
二.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Newton,1642-1727)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 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一
代表人物
.
历 史
亚里士多德
的 足
伽利略
迹
笛卡儿
……
牛顿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前322)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
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 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这种认识一直延续 了两千多年! 哈佛大学校训: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
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退 出
练 习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 物体由静到动是克服惯性的结果 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2.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 如果 Flash 动画无法正常显示,请点击这里
伽 利 略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这 个实验反映了一种物理思想,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 础之上的。以事实为依据,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 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二、牛顿第一定律 1. 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 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如果 Flash 动画无法正常显示,请点击这里
三、惯性 1. 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 质叫做惯性。故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2. 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是处于怎 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 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3)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注意:惯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学习时,许多同学 对惯性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如有人认为只有做匀速直线 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 有惯性;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就越大,等等。 事实上,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以及是否受力没有关系,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牛 顿 2. 说明 ( 1 )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 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它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通常所看到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其实都是物体受 到平衡力作用的结果;
(2)外力的作用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改变,说明速度发生变化,速度发生变化,说明物 体有加速度。也就是说,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 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1 牛顿第一定律 一、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三、惯性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人们对运 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了“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 物体才能运动”的观点。这个观点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例 如,车不推不走,因而这种观点统治人们思想二千余年。 直到17世纪,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用“实验+ 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打破了人们 凭直觉得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错误观点。他 指出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是物体受到摩擦阻力之缘故。 也就是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用一个 理想斜面实验,有力证明了他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