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2
《平均数》 教案(优秀5篇)
《平均数》教案(优秀5篇)课堂小结篇一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平均数》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5分钟左右)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
出示相关数据。
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
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学生分别说。
(三个)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
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板书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
(板书)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
(3分钟)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
但是数据不统一。
2、“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平均数教案(精选6篇)
平均数教案(精选6篇)平均数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领导签字二、教学目标:1、集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三、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用“平均成绩”比较哪个组成绩好的公平性,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计算平均数。
四、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作用,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1板书设计认识平均数六、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口算练习,560÷40= 240÷60= 420÷7= 150÷30= 54÷9=,960÷6= 88÷8= 76÷4= 85÷5= 810÷9=(30+50+80)÷4 (80+80+80+80+85)÷5=【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的内容要围绕着“目标原则”,即尽量设计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本课重点内容为计算平均数,通过对简单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这节课计算平均数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课前尝试小研究1、1号笔筒有( )支铅笔2号笔筒有( )支铅笔3号笔筒有( )支铅笔4号笔筒有( )支铅笔5号笔筒有( )支铅笔2、上图中一共有( )支铅笔。
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每个笔筒应放( )支铅笔,动手分一分。
3、列算式为:(三)课上尝试小研究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上面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3、你能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吗?【设计意图:整个小研究的设计体现了低起点、多层次、深思考、求精炼的原则,课前尝试小研究的设计意在从学生旧有知识,且与本课密切相关的逐渐渡到新知的尝试研究,充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的'解决尝试新知铺路搭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2)》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2)》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
1.理解平均数背后的数学原理。
2.解决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平均数的概念,并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2. 学习
1.利用教材提供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定义。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应用场景。
3. 操练
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平均数的题目。
2.分组讨论,比较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
4. 总结
让学生总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平均数的重要性。
四、课堂反馈
通过个别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平均数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
错误。
五、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
2.搜集自己生活中的数据,计算平均数,并写下解题过程。
六、教学评价
根据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平均数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七、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关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2)》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知识。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1 平均数》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1 平均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1 平均数》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学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探究平均数概念和性质的一节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从实际情境出发,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接着通过探究平均数的性质,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学基础,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解释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平均数的性质产生困惑,特别是平均数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较大这一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出发,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平均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平均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平均数的性质,特别是平均数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较大这一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所需材料。
3.教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如一组学生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一个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让学生尝试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平均数的含义。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认识平均数的教案8.1详解
文章标题:认识平均数的教案-8.1详解一、教学目标1、认识平均数的定义和作用,明确平均数求解方法。
2、学会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场景化思维。
3、提升学生计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点1、平均数的概念。
2、平均数的求解方法。
三、教学难点1、难以用平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平均数的概念。
2、求解平均数需要一定的基本算术知识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收集一些简单的平均数的例子,方便学生理解概念。
2、准备课件或黑板写字板等教具,方便讲解求解方法。
3、班级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运用四则运算。
四、教学步骤1、概念阐释(10分钟)(1)解释平均数的概念。
(2)引用例子。
(3)提升学生兴趣。
2、知识点讲解(30分钟)(1)具体讲解平均数的求解方法。
(2)讲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3、实例分析(50分钟)(1)老师给出实际题目,学生自行解答求解平均数。
(2)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法。
(3)引导学生通过场景化思维运用平均数解决现实问题。
(4)学生联合进行讨论。
4、课堂互动(20分钟)(1)老师通过互动和提问,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复述和总结。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提出自己的问题。
五、教学后记在这堂课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到了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通过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分析能力和场景化思维,学生们也掌握了如何使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课堂互动,学生们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学习概念和技能。
如何计算平均数?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二
善于计算平均数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之一。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据的数量。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计算平均数。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步骤,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一、理解平均数的定义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据的数量。
例如,5、8、10、12、1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5+8+10+12+15)/5=10。
二、准备测量数据
在计算平均值之前,需要先测量需要求取平均数的数据。
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收集数据,例如学生们可以在教室中测量书桌高度、体重、步长等。
三、将数据相加
将所有的数据进行相加,得到总和。
例如,计算 2、4、6、8、10、12 的平均数,要先将这些数字相加得到:2+4+6+8+10+12=42。
四、计算平均值
将数据总和除以数据数量得到平均值。
例如,数据总和为42,数据数量为6,平均数就是:42/6=7。
五、练习计算平均数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提高计算平均数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计算以下数字的平均数:4、7、8、10、13、15。
六、扩展练习
当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平均数的基础技巧时,可以进行扩展练习来提高能力。
例如,给出不规则数据集,让学生计算平均值。
这种扩展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均数。
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学习数学时,需要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使用以上简单的步骤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计算平均数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平均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标题:认识平均数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平均数的概念。
2. 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解决与平均数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数据,如:某小组同学的身高(单位:厘米):140、145、150、155、160。
2. 提问:这组数据有什么特点?如何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学生举例说明平均数的含义,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表示这组数据中有10个数据等于10。
3. 教师出示例题: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1)数据:8、10、12、14、16(2)计算平均数:平均数 = (8 10 12 14 16)÷ 5 = 60 ÷ 5 = 124. 学生尝试计算其他数据的平均数,如:5、7、9、11、13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数据的总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1)计算平均数:2、4、6、8、10(2)计算平均数:15、17、19、21、23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学生讨论解决方法。
问题:某班有40名学生,一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75分,其中有5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85、90、80、70、60分,求这5名学生的平均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学习平均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学习平均数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2. 能够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3. 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 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将一组数字写在黑板上,例如:5、8、4、7、9。
问学生们这些数字有何共同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字都是整数、都是小于10的数字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告诉他们这些数字都是一组数据,但是这些数字之间还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平均数。
2.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也就是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例如,一组数据3、5、7的平均数是(3+5+7)÷3=5。
平均数常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3. 计算平均数教师拿出几组由学生自己编排的数据,例如:7、9、5、6、8,或者12、15、18、10、7、9。
请学生依照前面所说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数据的平均数,并由他们讲解自己的思路和计算过程。
4. 应用实例教师提供一些实例,要求学生通过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的成绩是62、68、75、82、90,那他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以及“饭店一共售出了120个饭菜,平均每桌4人就餐,这家饭店就餐的桌数是多少?”等。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化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例题小林的数学成绩分别是90分、85分、75分、92分和88分,他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解题思路:小林的五次考试分数之和为90+85+75+92+88=430,他的平均成绩为:430 ÷ 5 = 86分。
五、课后练习1. 计算下列数的平均数:28、32、35、38、41。
2. 一共有10个人的身高,平均身高为1.68米,其中九人的身高为1.65米、1.66米、1.68米、1.71米、1.73米、1.74米、1.75米、1.80米、1.82米,一人的身高是多少?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1《平均数》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1《平均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1《平均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定义、性质以及求法,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数据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求解平均数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平均数的意义,逐步理解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性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2.实例: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平均数。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均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篇关于某班级同学身高、体重、成绩的报道,让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些数据的一般水平。
2.呈现(10分钟)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例如,某班级有1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65cm、170cm、168cm、166cm、172cm、167cm、169cm、165cm、171cm、164cm,求该班级的平均身高。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本文将探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认识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能够更好的完成本节数学课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运用。
一、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平均数。
2. 能够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 能够运用平均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让学生进行平均数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需要准备好黑板、粉笔和实物道具。
2. 教师需要准备好课件和音频设备。
3. 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课本和教具。
4. 教师需要规划好每节课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实物图片来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平均数,并且通过问询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第二步:概念解释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图表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平均数是什么,并且让学生通过实例来体会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第三步:练习训练教师可以通过课本例题,或者自己编写一些例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更深入的掌握平均数的计算规律。
第四步:情境解析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让学生更好的领会平均数的意义,并且让学生能够将平均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例如苹果菠萝的销售数量统计平均数等等。
第五步:作业布置教师在课堂中布置一些作业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同时将一些基础习题和扩展习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主练习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以通过向学生布置小考试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衡量。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应该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以便更好的协调和掌控教学进程。
四年级数学教案: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年级数学教案: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够使用简单的方法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能够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重点:1.平均数的概念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平均数的应用课程难点:1.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学生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课程准备:1.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学用具2.准备多组数据,用于练习计算平均数和解决实际问题。
3.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图片,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打开投影,播放一个有关平均数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平均数是什么,以及平均数的作用。
(二)讲解1.平均数的概念教师用白板或黑板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
平均数指一组数据的数量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中心值。
例如,一组数据为3、5、7、9、1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5+7+9+11)/5=7。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师用白板或黑板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平均数的步骤为:将一组数据的数量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可。
例如,一组数据为6、8、10、1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8+10+12)/4=9。
(三)练习1.练习计算平均数教师教学用具拿出一组数据,告诉学生要求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师将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练习应用平均数教师拿出一些实际问题,告诉学生应该如何使用平均数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班级里有10个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20cm、125cm、130cm、135cm、140cm、145cm、150cm、155cm、160cm、165cm,这些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如果班级里有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60cm,他的身高比平均身高高多少?(四)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总结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够简单地用语言解释什么是平均数;2.能够使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平均分配物品等;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平均数的概念,如计算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等;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2.能够使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平均数的概念;2.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数学建模。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课堂讨论法。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个小组共有10本书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配这10本书,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15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并让学生依次将它们相加,最后得出它们的和,然后问学生如果要平均分配这些数字,应该怎么做;2.老师引导学生想到用总和除以数字的个数,将其称作平均数;3.老师再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自己计算它们的平均数;4.老师再让学生自己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五个人的身高,然后让学生计算它们的平均数。
3. 应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问题(15分钟)1.老师出示一个小组有10个人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分配6个饼干;2.老师引导学生想到将饼干数量除以小组人数得到平均值,然后将平均值分配给每个人;3.老师再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的5个同学在选举中得票数是7、8、6、5、4,然后让学生计算平均得票数。
4. 应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更复杂的问题(25分钟)1.老师出示一个小组共有20本书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先将这20本书分成两组,使得每组的书的数量相等;2.老师引导学生将20除以2得到10,然后让学生将这20本书按顺序逐个分配,每个小组每次分配一本,相互比较,直到10本为止,证明10为这20本书的平均数;3.老师再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的5个同学的年龄是10、11、8、9、12,然后让学生计算平均年龄。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平均数 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平均数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认识平均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除法计算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计算和解决有关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教学黑板、粉笔。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让学生回顾平均分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的含义和求法。
2. 提出问题:如果有一组数据,我们想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该如何表示呢?3. 导入新课: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板书课题“认识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1.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一组数据的特征,发现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 活动二: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 活动三:让学生举例说明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班级平均成绩、家庭平均收入等。
4. 活动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如平均数与最大值、最小值的关系等。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2. 老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2. 老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课题“认识平均数”。
2. 在黑板上列出平均数的概念、求法、性质和特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均数,并能够简单解释。
2.能够计算一组数的平均数。
3.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
2.板书、彩色粉笔
3.教材《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让学生讨论一下什么是平均数,听取学生的回答。
2.通过举例说明生活中平均数的应用,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学习
1.通过幻灯片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通过教材讲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第三步:练习
1.让学生做几道简单的平均数计算题,巩固所学内容。
2.分组让学生通过游戏等形式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第四步:小结
1.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结。
2.引导学生把平均数的应用联系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六、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上关于平均数的练习题。
2.回家观察身边的事物,尝试计算平均数。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案例和实践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能够正确计算平均数。
3.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求解。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计算平均数。
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将平均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求解。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题解决法。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笔、平均数的实物和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任课教师可以找些平均数的实物,例如几个相同大小的糖果,对学生进行展示,并询问学生这几个糖果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2.讲授新知:通过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告诉学生“平均数”是将一定数量的数相加后除以这些数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值。
3.询问学生:众所周知,平均数是一种很好用的数学工具。
然而,学生可能不熟练掌握这个概念。
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任课教师可以用一些问题来问学生。
例如:有9个学生的成绩分别为60,76,85,92,35,73,95,82,88分。
要求求出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4.辅导练习:为了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掌握,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一些平均数的练习。
练习1:某班一共有35个学生,其中10个学生的身高是110cm,5个学生的身高是120cm,20个学生的身高是130cm。
请问这个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练习2:某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如下:16,28,35,48,52,70m³。
那么该家庭一个月平均每天用多少水?5.归纳总结: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求解后,任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平均数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掌握的内容,以此来检验掌握的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下一节课中,任课教师可以将更加具体的问题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应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初中教资试讲平均数教案
初中教资试讲平均数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景: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平均数?为什么需要求平均数?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举例说明:给出一组数据,示范求平均数的方法。
3. 让学生尝试求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给出几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否合理?四、拓展应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展示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解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重点讲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解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2. 练习环节: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解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均数。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平均数 》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平均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2.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平均数的概念,并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括平均数概念定义、计算方法和相关实例的课件。
2.教具:提前准备足够的计算器、黑板、笔等教学工具。
3.作业: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2.概念讲解:在黑板上呈现平均数的定义,并用简单例题引导学生理解。
3.练习:让学生自行计算一些简单的平均数题目,加深理解。
4.总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确认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理解。
2.计算方法:介绍不同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逐步计算的技巧。
3.实践: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平均数求解。
4.拓展: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帮助学生将平均数概念更深入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课时1.查漏补缺: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指导。
2.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平均数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知识巩固:进行一些巩固练习,检验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掌握情况。
4.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求解平均数,并写出解题步骤。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平均数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平均数时存在困难。
需要更多的实例训练和引导,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认识平均数的教案分享
认识平均数的教案分享教学目的1.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认识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数的又一种集中体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之一。
在各种数据的统计处理中,平均数被广泛应用。
它的概念简单、易懂,但需要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教学重点1.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复杂计算方式。
2.掌握平均数的应用场景。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第一步,启发探究。
1.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四个学生的数学成绩是90分、80分、85分和95分,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尝试求出平均分。
2.教师再提出两组数据,让学生猜测出每组数据的平均数。
3.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得出一个通用的计算公式:平均数=(数列中所有数据的和)/(数列中数据的个数)。
第二步,小组合作研究生活中的平均数。
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话题,自由组成小组,合作探究平均数在这个话题中的应用场景。
2.每个小组撰写一份报告,提交给教师,展示每个小组探究的结果。
第三步,交流总结。
1.教师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展开讨论。
2.学生分享彼此学到的知识,总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教学评估1.课后学生完成一份小测验,检测他们对平均数的理解程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评估学生合作能力,是否能在小组中团结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到了如何使用平均数,并在思考问题时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但在交流方面,我们需要在一个更加局域化和个性化的环境中进行,这样会更好地推动学生自主分析和总结的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2一、建立意义师:上星期,小强、小林、小刚小明他们四人还约我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
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生:(齐)想!师:首先出场的是小强,他1分钟投中了5个球。
可是,小强对这一成绩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
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同意他的要求吗?生:我不同意。
万一他后面两次投中的多了,那我不就危险啦!生:我会同意的。
做老师的应该大度一点。
师:呵呵,还真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不过,小强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
(师出示小强的后两次投篮成绩:5个,5个。
生会心地笑了)师:还真巧,小强三次都投中了5个。
现在看来,要表示小强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生:5。
师:为什么?生:他每次都投中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
师:说得有理!接着该小林出场了。
小林1分钟又会投中几个呢?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师出示小林第一次投中的个数:3个)师: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束吗?生:不会!我也会要求再投两次的。
师:为什么?生:这也太少了,肯定是发挥失常。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小林果然也要求再投两次。
不过,麻烦来了。
(出示小林的后两次成绩:5个,4个)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生:(齐)不同。
师:是呀,三次成绩各不相同。
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生:我觉得可以用5来表示,因为他最多,二次投中了5个。
生:我不同意川、强每次都投中5个,所以用5来表示他的成绩。
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4个和3个,怎么能用5来表示呢?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5来表示,对小强来说——生:(齐)不公平!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生:可以用4来表示,因为3、4、5三个数,4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
师:不过,小林一定会想,我毕竟还有一次投中5个,比4个多1呀。
生:(齐)那他还有一次投中3个,比4个少1呀。
师:哦,一次比4多1,一次比4少1……生:那么,把5里面多的1个送给3,这样不就都是4个了吗?(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如图1)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
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
移完后,小林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几个?生:(齐)4个。
师:能代表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吗?生:(齐)能!师:轮到小刚出场了。
(出示图2)小刚也投了三次,成绩同样各不相同。
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可以用4来代表他1分钟的投篮水平。
他第二次投中7个,可以移1个给第一次,再移2个给第三次,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都投中了4个。
所以用4来代表比较合适。
(结合学生交流,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如图3)师:还有别的方法吗?生:我们先把小刚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12个,再用12除以3等于4个。
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来表示小刚1分钟投篮的水平比较合适。
[师板书:3+7+2=12(个),12÷3=4(个)]师:像这样先把每次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生:能!都是4个。
师:能不能代表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生:能!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在这里(出示图1),我们就说4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那么,在这里(出示图3),哪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生:在这里,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师:不过,这里的平均数4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吗?生:不能!师: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生:也不能!师:奇怪,这里的平均数4既不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也不能代表他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那它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个数呢?生: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水平。
生:是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师板书:一般水平)师:最后,该小明出场了。
知道自己投篮水平不怎么样,所以正式比赛前,小明主动提出投四次的想法。
没想到,他们竟一口答应了。
前三次投篮已经结束,怎么样,想不想看看小明每一次的投篮情况?(师呈现前三次投篮成绩:4个、6个、5个,如图4)师:猜猜看,三位同学看到小明前三次的投篮成绩,可能会怎么想?生:他们可能会想:完了完了,肯定输了。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你们看,光前三次,小明平均1分钟就投中了5个,和小强并列第一。
更何况,小明还有一次没投呢。
生:我觉得不一定。
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失常,一个都没投中,或只投中一两个,张老师也可能会输。
生: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超常,投中10个或更多,那岂不赢定了?师:情况究竟会怎么样呢?还是让我们赶紧看看第四次投篮的成绩吧。
(师出示图5)师:凭直觉,小明最终是赢了还是输了?生:输了。
因为你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也太少了。
师:不计算,你能大概估计一下,张老师最后的平均成绩可能是几个吗?生:大约是4个。
生:我也觉得是4个。
师:英雄所见略同呀。
不过,第二次我明明投中了6个,为什么你们不估计我最后的平均成绩是6个?生:不可能,因为只有一次投中6个,又不是次次都投中6个。
生:前三次的平均成绩只有5个,而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平均成绩只会比5个少,不可能是6个。
生:再说,6个是最多的一次,它还要移一些补给少的。
所以不可能是6个。
师:那你们为什么不估计平均成绩是1个呢?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呀!生:也不可能。
这次尽管只投中1个,但其他几次都比1个多,移一些补给它后,就不止1个了。
师:这样看来,尽管还没得出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最后的平均成绩应该比这里最大的数——生:小一些。
生: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
生: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是不是这样呢?赶紧想办法算算看吧。
[生列式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4+6+5+1=16(个),16÷4=4(个)]师:和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怎么样?生:的确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现在看来,这场投篮比赛是我输了。
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儿?生:最后一次投得太少了。
生:如果最后一次多投几个,或许你就会赢了。
(生估计或计算,随后交流结果)二、拓展展开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
1、瞧,学校篮球队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
我了解到这么一份资料,说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那么,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生:有可能。
师:不对呀!不是说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吗?生:平均身高160厘米,并不表示每个人的身高都是160厘米。
万一李强是队里最矮的一个,当然有可能是155厘米了。
生:平均身高160厘米,表示的是篮球队员身高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队里每个人的身高。
李强有可能比平均身高矮,比如155厘米,当然也可能比平均身高高,比如170 厘米。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
(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合影,图略)画面中的人,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生:姚明!师:没错,这是以姚明为首的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
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则数据,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0厘米。
这是不是说,篮球队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200厘米?生:不可能。
生:姚明的身高就不止2米。
生: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
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
据老师所查资料显示,这位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远远低于平均身高。
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
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池塘的平均水深。
2、(师出示图11)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
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
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生:不对!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
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
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