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教学合作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湖北省教学合作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高三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客观题:(每题2分,24题共48分)1、本题考查对“封建”术语与分封制的关系。

“feudalisim”意为“领主、采邑制”对应分封制,中国古代在殷商时期有原始分封,周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的制度;西欧的中世纪分封制流行,封建领主拥有庄园和武装。

故对应殷周时期和法兰克王国时期,选C。

2、本题考查察举制的影响。

梁启超所谓“汉朝的革命”是指选官制度的变革,即由汉代的察举制取代秦代的以世袭官制为主的选官制度,世亲世禄为主的贵族政治到考查品德、才能的察举制,故选C。

“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是指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

3、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秦汉到明清行政区划层级总体上以四级制为主,同时层级逐渐增多,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日趋严密(控制的力度总体上增强,范围增多),故中央集权逐渐加强,选B。

4、本题考查行省制度。

元代行省在中央节制下拥有经济、军事大权,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地方拥有一定自主权,故选C。

5、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

宋代初期文官地位提高主要依靠皇帝重用文官,后通过科举制度完善庶族地主逐渐兴起,总体来看重文轻武观念和科举制对于士大夫地位提高都有影响,但是根本的还是依靠门第的士族阶层和依靠科考的庶族阶层在唐中期后逐渐合流,形成了“士大夫”阶层,即精英知识分子阶层。

合流的根本动力仍然是科举制的完善使得其成为做官的唯一途径。

故选A。

6、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古代雅典的“新式民主”和“新型政治家”即指代在多次改革后形成的直接民主制下的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等政治特色,陶片放逐法主要针对威胁城邦民主政治的人而使用,是直接民主的表现而非原因,其他三项均促进了和扩大民主的范围,是主要原因,故选B。

7、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题目中柏拉图主张改变政府的民主形式,否定了“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即支出雅典的直接民主是过于泛滥的民主,选C。

8、本题考查近代英国政治制度。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本卷考试时间14:00-15:30 本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反映了A、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关系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D、民族关系2、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3、分析下图,能从图中数据得到的不合理结论是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农耕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C.隋唐制度完善水旱灾害较少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但经济仍然发展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验室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5、从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看出A.马嘎尔尼拜见方式折中了东西方外交礼仪B.乾隆帝完全放弃了传统华夷观C.中国传统的华夷观是清朝衰落的主要原因D.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近代化6、.“政府管制外汇、黄金,以平抑物价。

1942年,发行一亿美金公债,每一美元定价法币20元,不久黑市高至法币450元,但有关人士,仍可按官价购进,大获暴利。

1943至1945年之间,政府售黄金,1944年至1945年,举办黄金存款,利益多落入大户之手。

”这段叙述最可能和下列哪些有关?A.抗战后期政府对社会经济实施统制政策B.抗战期间美元与法币的汇率变化C.抗战后期政府对银行、金店、大户的控制D.抗战期间政府放任黄金的买卖7、下图是民国元年九月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政府”是指南京临时政府B.“革命有功者”是指袁世凯C.讽刺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D.褒扬了袁世凯为革命所做的贡献8、1914年1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一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

湖北省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元月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元月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六校仙桃中学浠水一中潜江中学2015届高三元月调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5年1月7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300分24.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完成于汉武。

”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 确立皇帝制度B. 分封制取代郡县制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D. 从世官制到军功爵制25. 《必修三》第三课教材中说:“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朝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

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A.《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B. 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C. “三教合一”是对明朝三教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D. 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26.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 “人伦者,天理也”B. “存天理,灭人欲”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7. 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

材料说明()A. 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B. 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便于各国朝贡C. 清朝解除“海禁”,与国家实现统一有关D. 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28. 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

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1.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家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这种现象的根是A.维护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 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皇帝统辖百官治下的郡县制 D.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选拔官员与个人的出身有关,这与血缘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种现象的根是宗族观念。

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2.宋真宗于997年继位为帝。

1018年,他说:“我即位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副宰相)职位,如今任命向敏中,这是打破常规的特别的任命,向敏中肯定很高兴。

”这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缘于人事的任命权 B.科举制度比前代有所弱化C.官职变更失常于皇权至上 D.仆射权力过大导致皇帝猜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还没有……如今任命……”等关键信息可知,当时官职变更常于皇权至上,所以答案选C。

材料并没涉及A、C、B,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至上3.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

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遵旨……悉能详达朕意……”等关键信息可知,他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所以答案选A。

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的职能。

湖北省八校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八校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历史考试时间:2014年12月12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共 15页,满分3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某某、考号、班级、学校填写在答题卡密封栏中相应位置。

3.考生答题时,第Ⅰ卷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答题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试卷综析】本试卷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就知识考点来讲,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

在能力考查方面,试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

除了文综考试大纲强调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大能力要求外,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和学科思维能力,诸如尊重客观史实的意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和能力及对新史观的了解程度。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24.史载唐高宗在位时期处理的政务,将近300件,发现其中20多件有武则天参加,但大多是有关外戚和后宫的事务,而任命宰相、将领等重要事务,都由唐高宗亲自处理,材料主要表明A.武则天干预朝政较为合理B.唐高宗临朝主政不决事C.武则天政绩实在乏善可陈D.国事政务由唐高宗主导【知识点】A2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D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

由题干可判断是武则天参加多是有关外戚和后宫的事务,而重要事务则由唐高宗亲自处理,这充分表明在当时,国家政务仍由唐高宗主导,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题文】25.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商业文明深厚久远,许多成功的优秀商贾,都把诚信作为经商和做人的信条,下列突出商业诚信的是A.商朝王亥“立皂市,服牛马,以为民利”B.战国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C.春秋X蠡“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D.晚清王炽“报效万数千金以赈之”【知识点】H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C 注意题目关键限制语:“突出商业诚信”,结合选项可判断,A项强调修立栅圈,驯养牛马,以为人民兴利;B项是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2015届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2015届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武汉市部分学校2015届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试卷综析】此份试卷结构方面着重考查经济史和文化史板块,试卷延续新课标以能力和思辨立意的角度,植根于书本知识,创设新情境,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和文科综合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方面:这次试卷基本都是材料型选择题,形式比较单一,组合型、逆向型和图表型的选择题较少,材料题难度适中,考查的仍然是学生的能力和思辨。

总体而言本份试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1.“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

道,王道也。

王者,人之始也。

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

”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君权神授B.格物致知C.心外无物D.天人感应【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儒学【答案解析】D 解析:材料信息如果帝王的行为端正,那么宇宙间的自然气候就会和谐顺畅,风雨及时来临,景星就会出现,黄龙降临人间;假若帝王的行为不端正,那么上天就会发生异常变化,各种妖邪之气同时出现。

因此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为D。

AB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题抓住材料关键“王正则……王不正则……”即可。

【题文】2.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

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A.秦汉B.隋唐C.魏晋南北朝D.明清【知识点】A2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答案解析】C 解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到秦汉时期的官僚政治再到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_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历史卷(1)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_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历史卷(1)

2014~2015年度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图为西周康王时期的青铜器大盂鼎、大盂鼎铭文拓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1.下图为西周康王时期的青铜器大盂鼎、大盂鼎铭文拓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西周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B.铭文字体为统一的隶书C.拓片部分内容为战争卜辞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属于第一手史料2.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

女儿耕织,男儿做兵。

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

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的依赖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西周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B.铭文字体为统一的隶书C.拓片部分内容为战争卜辞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属于第一手史料2.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

女儿耕织,男儿做兵。

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

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的依赖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5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原卷高清扫描,word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5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原卷高清扫描,word答案)

历史选择题:24、D 25、C 26、A 27、B 28、C 29、D 30、B 31、C 32、D 33、C 34、A 35、D非选择题:40、答案:(1)特点:体现理性;具有普适性永恒性;是判断法律好坏与否的标准;(6分)《法国民法典》所规定的“私有财产无限制”、“契约自治”(或契约具有法律效力)和“过失责任”等,都充分体现了自然法的理性精神。

(5分)(2)理由:中西方的国情(或文化氛围)不同。

(2分)明确地把法律作为治国之“体”,把权力作为治国之“用”;以三民主义作为立法指导思想,提出“五权宪法”(或“五权分立”)理论。

(4分)(3)借鉴其他国家的法治经验,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进一步树立法律的权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完善法治监督机制和法治保障体系,做到“违法必究”;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知法、守法。

(8分,言之有理,任答四点即可)启示:①土地改革要做到利益兼顾、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联系在一起;②土地改革要清晰土地产权归属;③土地改革要坚持在法律的规范下和平进行;④土地改革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最大程度上满足农民要求;⑤土地改革时要建立相关机构和配套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⑥土地改革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方式。

(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满分4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1)共同作用: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分)(2)不同点:①本质上,德意志是追求个人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反映各阶层民众的需要;英国是追求国家自由,反映的是王权的需要。

②矛盾上,德意志体现民族主义与教权主义的矛盾;英国体现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③方式上,德意志自下而上从民间开始;英国自上而下从官方开始。

(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1)影响:对中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加敌视中国。

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新封的封国,因为外来征服族群和原居民的结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原来的血缘性格逐渐发展成地缘性格,就成了春秋的列国制度。

”上述材料表明分封制()A.巩固了周朝的统治B.强化了血缘纽带关系C.成为周朝分裂隐患D.使中央权力髙度集中2.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

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宗法制度不断加强D.郡县制度不断强化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有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①准确揭示了人的本性②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③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政治环境④体现了公民政治的理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 “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

”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①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③简洁灵活,实用有效④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 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主人公的电影《女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女王的私人秘书在通知女王于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要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的用词进行了纠正“是准首相,罗宾。

我还没有任命呢!”这一情形从侧面说明()A.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不掌实权B.首相就职前需得到英王任命C.英国国王对首相人选有最终决定权D.《女王》情节出现历史性错误6.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战争名称时间战争影响A 鸦片战争1840〜1842 年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B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1 年圆明园遭到破坏C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年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年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7. 范文澜指出:“宗派、保守、安乐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湖北省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湖北省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湖北省 八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最先尝试用“线”描述磁场和电场,有利于形象理解不可直接观察的电场和磁场的强弱分布。

如图所示为一对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分别为+Q 、-Q 。

实线为电场线,虚线圆的圆心O 在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 、b 、c 、d 为圆上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b 、c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 .c 点的电势高于d 点的电势 D .d 点的电势等于a 点的电势15.如图所示,两竖直木桩ab 、cd 固定,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固定在a 、c 端, 绳长L ,一质量为m 的物体A 通过轻质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中间,静止时轻绳两 端夹角为120º。

若把轻绳换成自然长度为L 的橡皮筋,物体A 悬挂后仍处于静 止状态,橡皮筋处于弹性限度内。

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轻绳的弹力大小为2mg B .轻绳的弹力大小为mg C .橡皮筋的弹力大于mgD .橡皮筋的弹力大小可能为mg16.在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的珠海航展中,中国展出了国产运-20和歼-31等最先进飞机。

假设航展中有两飞机甲、乙在平直跑道上同向行驶,0-t 2时间内的v -t 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乙在0-t 2内的平均速度等于v 2/2B .飞机甲在0-t 2内的平均速度的比乙大C .两飞机在t 1时刻一定相遇D .两飞机在0-t 2内不可能相遇17.库仑定律是电学中第一个被发现的定量规律,它的发现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

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要同时考虑万有引力和库仑力,比如某无大气层的均匀带有大量负电荷的质量分 布均匀的星球。

将一个带电微粒置于离该星球表面一定高度处无初速释放,发现 微粒恰好能静止。

湖北省孝感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孝感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孝感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历史试题2014.11.27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营建陪都洛邑没起到拱卫都城镐京的作用B.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C.分封商代贵族微子启不利于稳定西周政局D.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解析】营建陪都洛邑拱卫了都城镐京,故A项错误;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在黄河流域,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故B项正确;利用商代贵族可以更好地管理商代遗民,有利于稳定西周政局,故C项错误;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拱卫都城镐京,故D项错误。

【答案】B2.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都实行上计制度,即每年诸侯国的地方长官都必须把当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送到国君那里。

国君把“卷”剖分为二,由国君执右卷,臣下执左卷。

年终,地方官要到国君那里报核,国君根据官吏征收赋税等情况,对官吏进行考核。

魏、秦实行上计制度的目的在于()A.增加国家的收入B.控制地方官吏C.显示国王的权威D.更好地考核官吏【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萌芽【解析】上计制度的实施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故A项错误;“地方官要到国君那里报核”,国君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加强,故B项正确;上计制度的实施直接体现出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萌芽,与专制主义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考核官吏只是手段,故D项错误。

【答案】B3.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

其主要目的在于()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代地方行政区划改革【解析】隋朝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故A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革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并,加强了对县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故D项错误。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4年11月7日上午10:30—12:00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

”这表明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名存实亡C.皇帝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答案】A【KS5U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材料“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说明官僚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但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故B、C项表述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故应选A。

2.《晋书·食货志》载:“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

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长期战乱社会动荡 B.金属货币职能萎缩C.实物交换更加便利 D.政府鼓励农业生产【答案】A【KS5U解析】魏晋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货币更换频繁,从而造成物物交换成为交易的主要手段。

故应选A。

3.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

据宋史专家周宝珠研究,熙宁十年(1077年)县以下税收单位有1013个,元丰末(1085年)有正式市镇1871个。

这表明宋代A.城市化不断发展 B.行政区划不断调整C.农村草市发展迅速 D.财政收入大量增加【答案】C【KS5U解析】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第一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第一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一月联考高三历史试卷命题学校:夷陵中学命题教师:吴玉霞审题教师:彭环环考试时间:11月20日10:30-12:00 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

这表明当时()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2.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左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

这说明()A.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D.唐太宗废除了宰相官职3.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4.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

”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5.英国中世纪有一条政治原则,即“国王不能犯错误”。

这使得历代君主都可以恣意妄为而不致因“犯错误”而被追究责任。

后来的法案对这一原则有了新的解释:“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命题学校:武汉三中考试时间:2014年11月7日上午10:30—12:00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

”这表明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B.“君主专制”名存实亡C.皇帝制度遭到严重破坏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2.《晋书·食货志》载:“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

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长期战乱社会动荡B.金属货币职能萎缩C.实物交换更加便利D.政府鼓励农业生产3.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

据宋史专家周宝珠研究,熙宁十年(1077年)县以下税收单位有1013个,元丰末(1085年)有正式市镇1871个。

这表明宋代A.城市化不断发展B.行政区划不断调整C.农村草市发展迅速D.财政收入大量增加4.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

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化地方权力B.加强中央集权C.妥善处理民族关系D.提高行政效率5.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

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

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北京是商业中心B.繁忙的海外商运C.交通运输的便捷D.区域商帮的出现6.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

”材料表明顾炎武A.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B.批判程朱理学的佛学化C.意识到阳明心学遇到危机D.主张废除传统儒家思想7.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

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8.分析下列表格数据:1840年前与1865年、1894年中国生丝销量下列各项中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9.“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

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

”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十九世纪后60年A.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B.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C.民族抵抗意识的完全丧失D.传统意识支配下的排外心理10.1835年,道光帝发布上谕称:“从来民风之纯朴,由于士习之端谨。

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

”道光帝发布该上谕的根本目的是A.改善社会风气以维护清朝统治B.发动民众监督以整顿吏治C.整顿民风以端正士入学术风气D.提高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11.王韬在《弢园文录·代上冯太守书》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

无事则公司得权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此其法诚至善也。

”材料中所说的“法”主要是指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C.仿效西方公司制度D.建立近代保险制度12.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亲自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见右图)。

在祭文中,孙中山强调了辛亥首义、清室退位光复中华大业的成就,并且说:“呜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这说明A.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B.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D.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13.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

“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材料表明胡适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4.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

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

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5.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是“自由发展那些‘不是操纵国计民生’而是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经济”,“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进程。

”上述材料表明毛泽东A.主张有限度地保护和发展私人工商业B.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性C.主张拉拢资产阶级以支持抗日战争D.主张消灭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16.英国《泰晤士报》用四个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这样写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其所报道的事件是A.三大战役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三大改造的完成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

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

”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变是在A.“一五计划”期间B.十年探索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18.这是一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份,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我们都下海吧”,所有的年轻或不太年轻的人们都在用这样的词汇互相试探和鼓励。

上述“中国公司元年”最可能是A.1980年B.1984年C.1987年D.1993年19.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和奴隶,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

在实践中,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逐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由此可知A.雅典公民权有狭隘性B.雅典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暴政C.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D.雅典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上述这些规定的意图是A.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B.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C.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D.建立民主自由制度21.“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

”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A.殖民扩张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C.宗教改革时代D.启蒙运动时代22.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一一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2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下列关于这两次探索相同之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注重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B.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C.都放弃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2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A.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B.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日本已经完全摆脱美国控制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有4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28题为选做题15分,共计52分。

)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多年,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时期。

1950年到1972年,美国的劳动力增加了35%,1950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到70年代上升到7%左右。

美国利用战后美元的特殊地位,大量进口廉价原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1953年到1973年,美国的私人资本投资总额,由530亿美元增加到2090亿美元,增加了将近3倍多,投资的重点逐渐转向电子仪器、汽车制造业及航空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部门,投资于生产设备的比重上升,厂房建筑的比重下降。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材料二1950年和1973年美国国民收入的来源(%)资料来源:1974年《美国统计摘要》,转引自:阿兰·G·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材料三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伴随着1974—1975年的战后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

1973—1979年,美国的平均产出增长率仅为2.12%,远低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资本投入的贡献在经济增长中每年下降0.05%。

……这一时期,美国一方面要应对严重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这种两难困境迫使美国进行改革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