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体系探讨

合集下载

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是由“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三部分构成,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执行主体,在“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仅仅依靠加大对高校各种创新要素的投入是不够的,只有各种创新要素在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恰当、创新体系内各要素之间紧密协调,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使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也只有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高校的各种资源优势,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我国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才能够实现。

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方向高校应坚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特别是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以及社会文化发展来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设置与从事课程开发,这是高校统筹各种办学资源的基础。

具体地说,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主要应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

就是要求高校要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人才为主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即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是科技创新。

高校应当成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科技转化、科技应用、科技推广的中心。

高校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还应在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使高校自身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较快提升,促进和支撑学科的发展。

三是文化辐射。

高校应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它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的文化影响力的大小决定于高校的声誉,声誉越高的大学文化辐射能力也越强。

高校原始创新体系研究与对策建议

高校原始创新体系研究与对策建议
创 新 ,是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的 灵 魂 。 原 始 创 新 是 科 技 创 新 能力 的 重 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 ,也是一个 民族对人类文 明进步做出贡献 的 重 要 体 现 … 在 日益 激 烈 的 国 际 竞 争 环 境 下 ,努 力 提 高 原始 创 新 1。 能力 ,摆脱我国对发达 国家的技术依赖 ,是摆在当今的一项刻不容缓 的重大使命。提 高原始创 新能力,既是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 抓 住 机 遇 应 对 挑 战 的 战 略 选择 , 又 是 一 项 复 杂 的 系 统 工 程 。 高 等 院 校 是 培 养 高 层 次创 新 人才 的 重要 基 地 , 是 我 国 基 础 领 域 和 高 技 术领 域 原 始创新的主力军之 一,是解 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 、推 动科技成果 转化与产业化 的强大生力 军,在国家创 新体 系中担 负着 知识生产 、知 识 传 播 和 知 识应 用 的 重 要 职 能 J 因 此 , 高 校 对 原 始 创 新 的 研 究 不 。 仅在我国建设创新型 国家具有非常重要 的现 实意义 ,而且有助于高校 认 清 自身 的优 势 和 不 足 ,从 而 从 学 校 层 面 上 调 整 科 技 发 展 战 略 ,促 进 科研 管理 的科 学 化 和 规 范 化 。 高 校 原始 创新 概 念 及 其 内 涵 作为 国家科 技创新 体系 的重要主 体之一 ,高校 的原始创新 活动 既包 括 基 础 领 域 的 创 新 , 又 涵 盖 应 用 基 础 领 域 的 研 究 , 是 科 学 、 技 术 与 管理等 要素 相 互作 用 、协 同互动 的 结果 。 原始创新研 究分为基础 研 究和应用基 础研 究。基础研 究是研 究 事 物 的 现 象 、 结 构 、 运 动 及 其 规 律 , 也 探 索 学 科 的 前 沿 、 交 叉 学 科 的 新成 长 点 ,主 要 指 认 识 世 界 、 发 现 自然 规 律 和解 释 自然 现 象 为 首 要 任 务 的 科 学 研 究 , 这 包 括 了 数 学 、 物 理 学 、 天 文 学 、 基 础 化 学 、基 础 生物 学 等 。 应 用 基 础 研 究 主 要 是 结 合 国 民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为新 技 术 发 展 ,传 统 产 业 的改 造 和升 级 解 决关 键 的科 学技 术 问题 。其 原创性成果 是在基础 研究基 础上 ,在技术创 新方面 取得重 大突破 高校对 原始 创新研 究 主要 指在机 理 、规律 、现 象 的研究 , 同 时 高校 也 可 以与 企 业 合 作 进 行 技 术 方 面 的研 究 。 由于 基 础 研 究 领 域 成 果 多 以 学 术 论 文 形 式 发 表 , 需 要 得 到 同 行 、专 家 的 认 可 、 引 用 、 方 可 体 现 其 学 术 价 值 的 大 小 , 因 此 成 果 评 价 注重 对科 学界 的 影 响 ,通 常 指 对 科 学 发展 的 贡 献 。其 形 式有 : ( ) 被世 界权 威检 索 系 统 《 C 》 所 收 录 :( 1 sI 2)国 家 自然 科 学 奖 。 由 于应 用 基 础 研 究 领 域 成 果 紧 密 结 合 当前 社 会 的经 济 技 术 发展 需 要 ,有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备受关注。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于高校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以客观全面地评估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学者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价体系需要考虑到高校的科研产出。

科研产出是衡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等。

常用的科研成果指标包括论文发表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科研项目经费等。

此外,研究者还关注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力和创新能力,如科研人员的学术影响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指标。

其次,评价体系需要考虑到高校的科研投入。

科研投入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包括科研经费投入、科研人员数量和结构、实验室设备和科研平台等。

高校的科研投入能力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也反映了高校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程度。

第三,评价体系需要考虑到高校的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环境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环境包括政策环境、人才培养环境、产学研合作环境和创新文化等方面。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评估高校的科技创新环境是否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

在研究评价指标和方法的过程中,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文献综述、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国内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可以获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关观点和意见。

数据分析则是通过采集相关的数据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评估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可以构建一个综合评价体系来评估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体系需要将各个指标进行加权,以反映不同指标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程度。

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在当前创新创业浪潮中,高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校需要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并不断发展完善。

本文将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并分析其对高校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创新创业成为了大众的共识和趋势,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承载着重要责任。

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首先,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同时,高校可以提供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和培训,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作为科研力量雄厚的机构,可以通过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以及提供相关的创新创业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为此,高校可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提供专业的技术转移、技术评估和技术咨询服务,帮助科研成果实现市场化。

第三,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通过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高校可以与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可以提供创新创业产业园区,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吸引创新创业企业入驻,并为其提供支持和指导。

二、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包括以下关键要素:第一,政策支持。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第二,教育培训。

高校应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同时,高校可以邀请创业导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第三,产学研结合。

高校应与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新创业的发展。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汇报人:2023-12-06目录CONTENTS •引言•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概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解析•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与体系的关联性研究•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联盟及体系介绍•结论与建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构建,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研究内容与方法1. 联盟及体系的构建原则、目标与框架;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研究2. 联盟内部的合作机制与运行模式;3. 体系中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4. 联盟及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探究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02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概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是一种由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组成的联合体,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

定义联盟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特点,注重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和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特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的目的是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目的联盟具有汇聚创新资源、促进协同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深化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作用,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作用国内概况国外概况发展趋势国内外联盟的概况及发展趋势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已经成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联盟,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等。

高校课程体系创新的探讨与实践

高校课程体系创新的探讨与实践

高校课程体系创新的探讨与实践第一章:引言高校课程体系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优化课程体系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进程。

课程体系的创新是基于对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科方向的综合考虑。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校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并给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第二章:高校课程体系的创新高校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实现知识的深度、广度的同时又要增强实用性;第二,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科技能力等;第三,关注学科发展及其应用,探寻新的学科方向。

2.1 深化课程知识的传授高校课程体系创新的第一步是深化课程知识的传授,包括增加课程的深度、广度并提高实用性。

通过丰富的课程安排,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实践技能,逐渐增强自我认知和综合素质。

同时,课程中也应当有科技类、艺术类等非专业性课程的设置,丰富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2.2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校课程体系要创新,还要注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学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

高校应该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纳入课程体系中。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3 探索新的学科方向高校课程体系的创新也要注意探索新的学科方向。

学科发展同样要顺应时代的趋势,注重实用性和前沿性。

探索新的学科方向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还能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第三章:高校课程体系实践高校课程体系的创新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更要实践。

实践是对理论的最好考验,同时也是检验创新体系成效的关键环节。

3.1 针对学科开展实践课程高校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科开展实践课程。

例如,计算机专业可以开设虚拟实验课程、机械专业可以开设工程实践课程等。

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实践课程的设计也要从学生的应用价值出发,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点的深度挖掘。

3.2 推广跨专业交叉的课程大学生的专业基础差异很大,跨专业交叉的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交流,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浅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

浅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

浅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摘要】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通过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其创新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情况。

文章还探讨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文章总结了内部管理体制创新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我国高校提供更有效的管理体制,推动高校整体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我国、实践案例、挑战、对策、促进发展、总结、展望、建议、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在我国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校的发展需求,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决策不够科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需要在理念、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和完善。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研究,探讨其现状、重要性、案例、挑战与解决方案,以及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为高校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经验。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分析其现状,探讨创新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案例展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践与成果。

通过深入分析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探讨这些创新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对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启示与建议,促进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不断优化与完善,推动高校的更好发展。

1.3 研究意义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加剧,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亟需创新发展。

高校国防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研究与建议

高校国防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研究与建议

高校国防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研究与建议高校国防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应该不断调整和完善国防创新体系建设,以满足国家安全需要,促进我国国防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本文将就高校国防创新体系的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一、高校国防创新体系的构成和特点高校国防创新体系由高校和国防部门共同建设,其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科研、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和文化沟通。

其中,国防科研是高校国防创新体系的核心,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通过国防科研,实现了我国国防技术的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我国的国防科技实力。

军民融合则是将军队和民间技术、资源和信息加以整合,共同推动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

同时,高校还要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与国防需求相符合的人才,以保障国家安全。

文化沟通则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国防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国防创新体系的开展。

高校国防创新体系的特点是立足于国防需要,发挥高校的优势,走专业化、协同化和创新化的道路。

高校借助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知识技术,为国防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同时也使高校的学科研究与国防需求相结合。

高校国防创新体系各部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了深度协作、动态优化、强化保障的创新体系。

二、高校国防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目前,高校国防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体系建设的不完整。

高校国防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在技术领域,对于人才培养和文化沟通的重视程度不够;2、协调机制不健全。

高校和国防部门合作开展国防创新体系建设中,因前后端难以对接等协调问题,存在协作成效欠佳的情况;3、财政、政策支持不足。

国防科研项目投入的经费较少,国防创新体系建设缺乏完善的财政和政策支持;4、人才缺口突出。

高校缺乏与国防部门协作的高级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研究人员多在本阶段的研究工作,而缺少将其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能力;5、人才梯队建设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导致研究人员难以形成稳定的研究梯队。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在当前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寻求合适的对策。

本文将从问题和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比如教师队伍结构单一、课程设置不够贴近市场需求等。

2. 课程体系滞后。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滞后于时代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导致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环境不足。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缺乏创新实践基地和良好的创业氛围,学生缺乏实际锻炼的机会。

4. 创新创业文化缺失。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缺乏推崇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得不到有效培养。

二、对策建议1. 调整教育资源配置。

高校应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关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引进具有创新创业背景的教师,加强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2. 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增加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 拓展实践环境。

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业项目,并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

三、总结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与对策需要在多方面协同推进,需要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各方共同努力,引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升级,实现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紧密衔接。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创新创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与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问题提出在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教育理念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导师团队建设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阻碍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急需采取有效对策,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康发展。

1.2 问题提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与对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现有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无法满足创新创业领域的最新需求。

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学生实践机会有限,导致他们缺乏实战经验和能力。

导师团队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经验丰富、资深的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正文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

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较为传统,缺乏实际操作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内容,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

实践基地建设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机会。

传统的实践基地设置较少,而且大多集中在一些大型企业或机构,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实践基地比较匮乏。

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1、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育体系的现状我国的创新教育以1988年提出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育”的办学方针为开端,近几年提出的“素养教育”、“完全学分制”、“厚基础、宽口径”、“具备终身学习力量”“培育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等等则是创新教育的深化进展并进入详细实施阶段。

目前在高等教育多样化进展格局中,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新教育在衡量高等教育进展的质量与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例。

从实际状况来看,创新教育思想也早已融人了各高校的办学理念中,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

很多高校对创新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和实践,有的在改革传统人才培育模式上已初显成效。

2、我国创新人才培育体系存在的问题高校要实现培育高素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需建立起与培育创新型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育体系,在实践中发觉问题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基于以上对我国高校本科高素养创新人才培育体系的现状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一般高校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人才培育的模式尚未形成近年来,很多高校对人才培育模式都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究,高校人才培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国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施,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的实际状况下,现行人才培育模式与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的冲突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中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并未形成普遍共识。

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的口径不宽,学术视野较窄,课程体系缺乏创新,“专业本位主义”和“学科本位主义”仍旧根深蒂固[1]。

人才培育中过于重视本学科专业的理论教育,缺乏足够的人文基础、交叉学科和社会学问的教育,学问主导型的教育模式仍旧占据着主要地位,忽视同学创新力量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部分老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自身缺乏创新意识,照旧是按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来教育同学,灌输学问是老师的主要任务。

多元协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 建与实践

多元协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 建与实践

多元协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当积极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而构建多元协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这一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多元协同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多元协同是指通过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以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多元协同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立跨学科的教学体系。

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获取知识和技能,促进思维的跨界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开设跨学科的创新设计课程,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探讨并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学生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

高校可以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科研项目参与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和研究环境中锻炼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创业项目,体验创新创业的全过程。

推动全球化教育交流。

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和学术合作,为学生提供与国外学生和学者交流的机会,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其创新潜能。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创新大赛或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同龄人分享经验和交流观点。

营造多元化的学习氛围。

高校需要创造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和创意表达。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主题讲座、论坛等活动,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提升其创新能力。

注重个性化培养。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高校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

可以为学生提供选择课程和项目的自由,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

注重实践和体验。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来加以巩固和提升。

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

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

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摘要:高等教育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发挥着知识供给、创新和传播的核心作用。

以OECD国家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经费、科技人力资源、基础研究以及专利与应用研究等几个基本要素出发考察了主要OECD国家中高校发挥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职能机制的特征。

得出四点启示,一是高校研究经费的非公共化的影响;二是“20-24岁”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对知识传播的指示作用,三是美国式大学主导的基础研究模式的优越性,四是专利法对科技创新传播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高校,OEC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取代劳动和资本投入,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在索洛(Solow)的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方法,用来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技术创新理论,主要研究技术进步长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内在机制。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作为后者的一种主流分析方法,也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1]、[2]。

高等教育系统(在下文中我们将简称其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发挥着知识供给、创新和传播的核心作用。

由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不仅拥有众多的科技发达的成员国,而且还将“科学与创新”(Science and Innovation)作为其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同时还提供专业的具有较高可比性的“教育与培训”(Education and Training),“科学、技术与专利”(Science, Technology and Patents)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着重比较OCED成员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几个基本方面,为较全面地认识典型发达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特征、提出改进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可行的建议奠定一定的基础。

1. 研究经费毋庸置疑,研究经费对于高校来说是“营养的血液”,是发挥其知识创新与传播作用的基础。

高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

高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
现 状 研 究 [] 电化 教 育研 究 ,0 9 ( )4 —5 . J. 20 。3 :8 2
( 任编辑 : 责 舒
文)
高校 创 新 性 实 验教 学体 系 的探 讨

石河 子大学 化学 化 工学 院
[ 摘
杨 红兵
孙居 民 高



李 文娟
要 ] 文 总结 了基 础 化 学 实 验 中 心 在实 践 教 学体 系 改 革 中 的做 法 。 出要 推行 实 验 课 主 讲 教 师 制 , 立 实 验 教 该 提 建
验中存在问题, 并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 进一步理顺了实
色强)因此我们确立了一体化、 , 分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 即由
验教学的体系, 为建立稳定的实验教学团队奠定了基础。现在
论课和实验课) 改为各实验课单独设立课程主讲人, 形成“ 主管
主讲教师。实验课主讲教师制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从事
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稳定了实验教学团队。
实 践教学副院长一 实验中 心主任一实验中 心副主任一实验课
主讲人一实验课教学小组( 任课教师) 的教学管理体系。该体 ”
系将实验教学纳入实验中心工作范围, 由上而下形成层层负责
介入到实验教学的管理中去。实验中心仅负责实验员的 日常 工作管理, 而实验课的教学安排、 实验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调 整、 教学改革等等都没有纳入到实验中心的工作范畴。实验中
存在的问题, 始终得不到及时解决: 不能形成稳定的实验教学
( 实验内容、 进度、 分组等) 落实每学期实验课的具体安排, , 组

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为此, 我们制订了实验课教学管 理体系及各级人员的聘任程序, 制订了实验课各级管理人员岗

高校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随着科技发展迅猛,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变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深入研究高校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问题,探索应对措施,是当前的迫切需要。

1.现状及问题当前,高校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创新资源过于集中,高校之间的差距较大,有些学校缺乏足够的研究基础和科研条件。

其次,创新要素尚未得到有效组织和利用,学校的科研机构存在着一些僵死现象,科研成果转化难度大。

再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老化,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和国际化等特色。

2.创新模式高校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根据具体的学校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下面列举几条建议。

(1)以人才为核心。

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为高校科研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学生,吸引国际化人才,加强人才交流。

(2)完善创新机制。

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包括法规制度、组织结构、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等。

为教师的研究创新提供比较稳定的资金保障和学术支持。

(3)创新成果与产业结合。

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营销手段的研究。

(4)促进信息交流。

加强与国内外科研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让学者们分享研究成果、经验和方法。

(5)提高绩效评价的准确性。

通过科学的指标和实际考核,促进研究创新成果的产出,认真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作业绩。

3.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当前的首要目标。

要构建一体化创新平台,包括教学、科研、产业和服务四个方面,强化学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提升高校的整体创新能力,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加强教学改革。

采用更灵活、更开放、更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推动教师科研。

发挥导师和学术领袖的作用,积极培养科研骨干和青年科研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创新能力成为当代高校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从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意义、构建的原则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意义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培养的全过程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其次,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可以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创新教育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可以打破传统学科的边界,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提供跨学科的解决方案。

最后,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以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中,高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应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注重通过实践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综合性和系统性。

创新教育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应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不仅包括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3. 强调实践与实验。

创新教育要求学生从实践中学习,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应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4. 鼓励团队合作。

创新需要团队合作,因此,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应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为社会提供精神食粮;社会服务则是高校直接面向社 会的服务,包括科技咨询、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等。
二、普通本科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评价的意义
对普通本科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评价可以 帮助高校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水 平。其次,评价可以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参考依据,帮助政府和社会更好地支持和 服务高校的发展。最后,评价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高等教育事 业的整体发展。
3、收集数据: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数据,包括统计数据、调查问卷、访谈等,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客观公正的评 价结果。
5、反馈和改进: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高校和政府部门,帮助他们了解自 身的优势和不足,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
感谢观看
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与实施
1、评价方法
针对不同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 包括: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状况。
(2)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实验室、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 创新技能、创新成果等。
(3)成果展示法:展示学生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评价其创新成果。
(1)创新意识: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乐于尝试新事物,勇于 接受挑战。
(2)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和 开放性思维。
(3)创新技能:掌握多种技能和方法,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 决中。
(4)创新成果:在学术、科研、实践等方面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
通过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 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我们还可以通过该体系来评估学校的创新教育水平,为 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未来,普通本科高校应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 力的培养与发展,将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努力培养 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路径研究随着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推进,地方高校在军民融合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是推动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发展、加强地方高校与军队合作的重要路径。

本文将围绕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路径展开研究。

地方高校应加强与军队的合作交流。

军队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实践经验,可以为地方高校提供技术支持和实验平台。

地方高校可以与军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与军队的合作,地方高校可以从军队的需求中找到科技创新的切入点,加强技术研发和转化。

地方高校应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地方高校可以引进优秀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强科研力量的储备和建设。

地方高校还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借鉴其科研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模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应加强技术研发和转化。

地方高校应加大对军民融合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方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地方高校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的支持。

地方政府应为地方高校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促进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的发展。

地方政府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鼓励地方高校和军队开展合作研究。

地方政府还可以加强与地方高校和军队的沟通与协调,推动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的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日益兴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我国大学已纷纷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有些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有些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的实践环节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行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更关乎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竞争加剧,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设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建设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可以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深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很多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仍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阶段,缺乏实践环节和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内容。

多元协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 建与实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多元协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 建与实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多元协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多元协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传统的一方面培养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高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亟需建立一种多元协同、多维共育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多元协同指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协作与合作,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可以充分吸收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和创新思维。

同时,与教师的密切互动与合作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而多维共育则是指在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各个能力维度。

除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因此,构建一个多元协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这一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多元协同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背景、概念及意义。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剖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希望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正文部分则是对多元协同和多维共育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其中,2.1节将介绍多元协同的概念和意义,2.2节将介绍多维共育的概念和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多元协同和多维共育对于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创新体系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快速增长时期。

高校在扩大规模和追求成为万人乃至数万人大学之时,是否应该保持一点清醒,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问题和承受能力问题。

尤其是未来的校际竞争更取决于质量与水平,由此而必须具备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体系,这是一项比扩大规模更为艰巨、更具有挑战性和竞争力的系统工程。

一、创新体系创新,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基地的高等学校,创新应该成为各项活动的主旋律,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

然而在高校办学中,传统教育观念中的崇尚经验、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怀疑,崇尚中庸、反对超常的陈腐观念至今还未完全消除。

改革开放20余年来,高校的科学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办学传统根深蒂固,没有从办学观念上和政策制度上确立知识创新应有的地位,导致教科组织与教师队伍不适应时代发展和创新的要求。

教学与科研相脱离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工作主要由那些脱离研究工作的教师承担,教师不能有效地带领学生从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就无法把教学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由此造成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高校的学术成果应用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的状况。

对此,高校应有一种时代的紧迫感,从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体系。

创新体系的构建与高校的能力密切相关,处于不同能级状态的高校有其不同的要求,但是都应该具有符合自己定位的创新体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这个创新体系包括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战略,构建一批富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教科组织,凝炼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建立一种充满创新和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形成一个卓有成效的创新机制。

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成为实施创新和创业教学、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提供创新活动条件和服务,创新和创业活动蓬勃发展,创新和创业人才茁壮成长的一方沃土。

在办学理念上革故鼎新,是构建创新体系的前提。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的教学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并且能够与相关的产业相联系,从而使高校的知识创新、传授、应用成为一个相辅相成的体系。

为此,高校在办学理念上拟确立以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创业的三足鼎立,又以育人为本、创新为先,协调发展的格局。

知识创新是源头活水,教学工作和知识创业是流。

知识创新和知识创业虽然各有其自身的目标与价值,但作为高校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提供符合时代要求、市场需求和学生追求的学习内容、研究实践和创业服务。

高校创新体系的活力源于教科组织及其成员。

为此,在教科组织设计上,拟考虑以下3个基本原则:一是适应功能多元化的需求。

能够满足教学、研究、知识创业等多方面任务的要求,在具有充分的学术民主和自由的同时,能有效地增进彼此合作与协调,充分利用和控制资源,是一个成果丰硕和人才辈出的组织。

二是适应竞争的环境。

即不应是一种一成不变的预先规定的组织形式,而应是能够持续适应和不断演进型的组织。

三是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不追求全校划一,而讲究实际需求,具有充分自主权的柔性的可以跨学科、甚至跨校园的创新组织。

在教科组织的建设上,拟倡导学科(包括跨学科、多学科组建)——工程或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知识产业相结合。

这里提出的是“相结合”,而不是主张“一体化”,在思路上和实际操作上有原则性的区别。

“一体化”的思路是主张一个学科组织,建立一个研究机构,并办一个所谓的“学科性公司”,形成一个自我封闭、“肥水”不外流的利益实体。

不少高校的实践表明,“一体化”思路不仅所办的学科性公司发展困难,而且学科建设也难以卓有成效。

“相结合”的思路,一是主张学科组织与校内外企业合作,实行优势互补,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也把教学与研究推向市场和学科的前沿。

二是倡导多学科的合作与共同创办研究开发中心。

工程或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一般是以某一项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起步,然而随着应用范围的拓宽、工程化的进程,需要相关学科的协同是合乎规律的。

三是在“相结合”中增进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产生与成长。

这些学科的产生与成长往往在相关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之中,在校企合作和共同创业参与市场竞争之中,在此同时,也需要为此创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利益机制,打破学科壁垒和既得利益,为学科交叉与综合,为新学科的成长扫除障碍。

四是“相结合”的思路还在于把学科建设纳入开放办学的发展轨道,以利于建立更为广泛的以校企合作为主体的创新联盟。

二、创新联盟高校的创新体系主要在学校内部,但又不能局限于校内,必须走出校门建立广泛的创新联盟。

高校与产业界特别是知识型企业建立广泛的创新联盟,以利益为纽带,以创新为特征,共同创造财富,共同享受成果,推进合作各方在更高层次上的创新与发展。

这是一条加速提高与发展的办学之路。

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经验。

斯坦福大学不仅是硅谷诞生的起因,而且自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地面上成立研究园以来,一直与企业界保持着密切而富有成效的关系,成为硅谷的心脏。

斯坦福大学实施了一整套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和创办科技企业的政策,以其高水平的研究开发工作滋养着硅谷,培育了一批批充满创新抱负的硅谷创业者,不断产生举世闻名的企业。

在此同时,硅谷的技术、创新与创业精神、风险投资基金大量流进斯坦福大学,使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大学之一。

校企合作建立创新联盟,既是企业在瞬间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创新源头的迫切需求,也是高校增强创新活力、构建创新体系的需求。

现代企业是高校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大市场的引路人和合作伙伴。

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智力的开发及其转化为财富,必须超越大学校园和组织系统的界限,需要利益相关者协同努力,建立卓越的合作组织,开展跨组织系统的活动,才能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和未来。

高校的创新活动越来越需要与成功的企业家之间的合作,这是由于具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和具有市场意识的科学家之间的合作,能够激发持续的创造力。

高校创新动力的源泉,在于创新成果的实际价值,在于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巨大诱惑力,以及市场及其竞争的强大推动力。

因此,一方面高校创新活动的新思想主要来源于社会与市场的需求信息,而另一方面高校所产生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又迫切需要转移到社会和市场上去,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流与技术流都要求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广泛的创新联盟。

校企之间形成的创新联盟,与以往一般的以产品开发为目标的合作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始终把合作各方优势互补式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中心目标。

以产品开发为目标的校企合作主要是高校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企业向高校聘请技术顾问和委托研究开发项目,这是从高校到企业单向性的知识和技术转移活动,是一种比较单一的买卖性的契约关系。

而创新联盟把上述活动只当作初始阶段的一部分内容,致力于通过共同的学习与创新,不断提高各方内在的创新能力,以及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适时地掌握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技术的能力。

因此,应更加注重于联合组建实验室和研究开发机构,合资创办知识型公司,以及培训中心等。

二是比产品合作更为紧密,参与者范围更为广泛。

产品合作一般是短期性的合作,不少演变成不愉快的半途而废的“短命”式。

而创新联盟是中长期的、合作内容比较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高校参与的可以是若干学科的教师与学生,以及多个部门;而企业参与的也不只是技术部门,涉及更多的部门和更广泛的员工。

三是创新联盟具有较大的战略潜能。

创新联盟建立了知识流、信息流与物流相互沟通的渠道,从而使高校的学科建设能够紧紧把握市场的脉搏,以及通过企业受益于风险投资资本,为高校的创新活动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不可否认,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个人的天赋和创造力。

但是个人创新潜能的激活和运用,都随着个人所在的学科组织和学校、乃至校企合作组织之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适宜于创新的环境与周边条件,对于个人创造力的激发及其可能取得的业绩至关重要。

理解创新增长的规律,设计卓越的创新组织,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校企合作结成的创新联盟,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创新绩效的战略性价值就在于此。

这对于企业也是如此。

三、创新机制创新机制是创新体系中的“软件”,对创新体系的功效及其作用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创新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必须满足创新活动的客观要求,符合创新活动特有的规律性。

创新活动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

创新既存在随机、自发和反常的一面,又可以运用计划指引、任务委派、措施激励等手段刺激创新。

重要的是计划与任务应该是有弹性的,而不应该是“程式化”或“指令式”的。

二是创新过程的争议性。

创新活动一般都具有多个不同方案的选择与争议而择优的过程。

同时,创新也可能是对原有的或者竞争对手的挑战,冲击或损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而引发争议,这种争议不仅在技术和产品创新中存在,而且在管理与制度创新中反映尤为激烈,甚至可能达到遏制创新的程度。

三是创新过程的知识密集性。

创新过程集中地产生新知识,它既依赖于个别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也需要群体的相互学习和启迪。

四是创新过程的跨边界性。

许多最佳的创意往往是跨学科的或者是跨职能部门的。

要善于跨越边界,取得外部的智慧,思想的杂交和跨学科的交流十分有效,创造力常常涌现在专业和规则的边界。

高校创新机制的内容包括竞争、合作、评价、激励、利益、保护与服务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激励创新积极性。

创新机制在于激发人和每个组织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在学校整体上不断增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水平与实力。

高校知识工作者的激励需求随着他们的学术水平、工作性质和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激励因素: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能够自主地从事于感兴趣领域的创新工作;工作业绩既能达到令个人自豪的水平,又是出色地完成组织委派的任务,并能为不断追求新的业务成就创造良好的条件;能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和职称职务。

应对处于不同事业发展阶段的知识工作者制订一套能够满足他们激励需求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使他们坚信:出色的创新业绩终将得到所期望的回报。

2.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高校的学术、文化和组织氛围,对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良好的创新环境需要营造一个崇尚科学、学术民主、颂扬创新、激励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个创造自主的组织环境,知识工作者不仅自己可以自由地从事创造性工作,而且可以调动组织资源去进行创新活动;一个价值共享的分配机制,在荣誉奖励和物质利益分配政策上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直接与创新业绩及其所创造的财富挂钩;一个公平、民主、激励奋进的职称职务评聘标准与制度。

3.更新管理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