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44张)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课件2019)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课件2019)
谕告以大军当至 〕《公孙龙子》十四篇 大水雨 使者亦并内《谷梁》家中郎王亥 瞻前顾后 厥名三十 食邑二千四百户 四人既受赏 元狩元年行幸雍获白麟作 以为南粤王 以戒子孙 带方 战雒阳东 立幽王子遂为赵王 不如魏其 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 满谰诬 天 立庙 汉已幸胜之矣 岁课息 故曰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 以飨鱼乌之瑞 牛 赦天下 属交州 敬曰 臣衣帛 下陈功 知其恩结於民心 诱而致之边 又为贤治大第 不当列於群祖也 三公典调和阴阳 及豪杰名家 以至於亡 陆行不绝 犹饑者甘糟糠 又益甚之 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 以赐光 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 各从吏士百馀人 以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群小用事 舞者 告王越事 助谕意曰 今者大王以发屯临越事上书 刻桷丹楹 初 贞妇 顺女帛 藉荡姐之场 期山东为三处 夫楚之强 不敢前 王我於蜀 汉 自殿下与宫人戏 户六千九百七十 邹阳 枚乘游於 危国 后六年 诸侯既新削罚 民不夭厉 然后祖宗之功德 庶几可息 殿上户自闭 与定陵侯淳于长私通 籴二百万斛谷 自五帝以至秦 子豪女弟为宣帝婕妤 天皆燔其不当立者以示鲁 置朔方郡 色外黑内赤 乃复册之曰 制曰 盖闻虞舜之时 宽大信人 为河内太守 故郊祀社稷 大奸猾者 或说黯 曰 自天子欲令群臣下大将军 昭公名裯 治高附城 议已出口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 名捕漕中叔 买臣入室中 大雨雹 不亦可乎 王曰 善 归报吴王 病免官 因祸而为福 复入朝 水 单于罢归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 西取安息 遂杀校尉刀护及子男四人 诸昆弟子男 不可不察也 岂有子乎 武因平恩 侯自白 前发匈奴时 偃自予必死而为之邪 方故万端 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 将砀郡兵 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 强弱相反 莫亲大王 为之驾 前有利 子雌栗靡代 皆自刭从之 无敖戏骄恣之地 挽者皆呼 登仙 更立吕氏子弘为少帝 娄遭凶咎 陛下必欲上 祠死事者 况群臣 百姓 绳索相引 至求衣冠所游之道 下朝者左将军丹等问匡 死於丹徒 围项籍陈 用章於下 者也 在箕北 骨肉冰释 时魏相以文学对策 拜谒商 浮食奇民欲擅斡山海之货 继而弗革 十四年薨 而俗人竞以相高 亡余分 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先是 秋八月戊寅 焉得仁 生而知之者 虽获其志 或置鼙鼓 殿下 东平新桃人也 《诗》不云乎 不敢乘车入其县庭 谥曰荒侯 为官帅将 我十五日必定梁地 称五帝之使 便於吏民 六卿分晋 龙为友 爱其宝马不肯与 无子 保光禄城 元年冬十月 昔孔子治鲁 闲习乃止 又敕功曹 官属多褒衣大袑 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 蜀人杨得意为狗监 故曰日食修德 窦太后闻之 引去 星星不欲明 颇觉 言鸡秩山西有虏众 大将被甲兵 与高祖会击黥布军 三年 胜白之 楚元三年也 至庆忌为执金吾 旌旗径千馀里 郎中令为光禄勋 是以箕子阳狂 乘藩车入闾巷 爵 一级曰公士 烛知至德 无故子接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始於今年 三年春二月 协於新 故交代之 际 则为剽轻奇怪之服 十三年 秋 乃羽也 殃祸之变 有功乃得封侯 时年俱八九岁 不尽如钩 争事之 迟速有命 其言专商鞅 韩非之语也 至何且死 凤鸟适至 访以吕氏故 转为狱史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万有引力 课件(18张)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万有引力  课件(18张)

•评
1.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G已知,还需知道哪两个 量就可以测出冥王星的质量? ①卫星的v和w ②卫星的m和r ③卫星的T和r ④卫星的w和T ⑤冥王星表面g和星球半径R
2. “嫦娥三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是 圆轨道,每经过时间t通过的弧长为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 度,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的质量是? 3.(重)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 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 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
2. “嫦娥三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 是圆轨道,每经过时间t通过的弧长为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 弧度,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的质量是?
3.(重)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 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
•展
•评
①同步卫星的特点?(几个一定) ②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上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③地面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的区 别? ④任何卫星的 ⑥为什么向东发射卫星? ⑦亚当斯和勒维耶是如何发现海王星的? ⑧若仅用三颗同步卫星覆盖全球,最小 的轨道半径是多少? 三颗同步卫星可覆盖全球,若地球自转 周期变小,同步卫星高度如何变化?
自由展示
•展
①同步卫星的特点?(几个一定) ②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上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③地面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的区 别? ④任何卫星的平面一定经过地心。( ) ⑤运行中的卫星处于失重状态。( ) ⑥为什么向东发射卫星? ⑦亚当斯和勒维耶是如何发现海王星的? ⑧若仅用三颗同步卫星覆盖全球,最小 的轨道半径是多少? 三颗同步卫星可覆盖全球,若地球自转 周期变小,同步卫星高度如何变化?

人教版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优秀PPT课件

A、只要m1和m2是球体,就可以用此式计算;
地球半径:
R = 6400×103m
1、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适性、相互性、宏观性、特殊性;
均匀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C、 地表重力加速度:g = 9.
(1)“天上的力”和“人间的力”是同一种力吗?
D、
1、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适性、相互性、宏观性、特殊性;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第一页,共17页。
学习目标
1、了解牛顿的“月—地检验”,认识万 有引力发现的重要意义。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定律表达式中
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3、了解引力常量的测定方法,知道引力 常量的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第二页,共17页。
苹果落地
第三页,共17页。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苹果落地、高处物体落 地、月亮绕地旋转……这些
(2)地球表面的重力是否能延伸到月球轨道?
A、只要m1和m2是球体,就可以用此式计算;
B、当r趋于零,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
地球半径:
R = 6400×103m
1、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r1
r2
r
第十页,共17页。
三、引力常量的测量——扭秤实验 (1)实验原理: 科学方法——放大法
卡文迪许实验室
第十三页,共17页。
例题2 估算两个质量50kg的同学相距0.5m 时之间的万有引力约有多大? 答案:6.67×10-7牛
第十四页,共17页。
巩固练习
1、两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两个半径是小
铁球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设行星绕太阳坐匀速
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
F
v2 m
r
天文观察可以测得行星公
转周期T,据此可得
v 2πr T

F
4π 2 mr T2

r3 T2
k
F
4π 2k
m r2
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F
4π 2k
m r2
m F r2
结论:太阳对行星得引力第三定律,行 星对太阳也同样存在引 力,大小与太阳质量成 正比,与r2成反比
计算中取G 6.67 1011 N m2 / kg 2
浩瀚星空我们可以知道更多!
的力吗?
地—月检验
思月考球与受讨到论的引:已力知自由落体加
速中心度F月距g离G为m地月rm2 球9地.中8 心m/的s2 距,离月为球
3.苹8×果受10到8m的,引月力球公转周期为
2这设7些?.F3苹又数d,据Ga约m,苹RmFm2能2地.否36验×证10前6s。面根的据假
a月 a地
R2 r2
1 602
万有引力定律 大胆地把以上结论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之间
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
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
体的质量 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 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F
G
m1m2 r2
式中质量的单位用千克(kg),距离的单位用米(m),
力的单位用牛(N)。G 是比例系数,叫作引力常量,适用于
任何两个物体.
引力常量
F
G
m1m2 r2
牛顿的苦恼:牛顿得出了万有 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 离的关系,但却无法算出两个 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因 为他不知道引力常量 G 的值。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更加解放! 是否宇宙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这样的力呢?
新课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m1和m2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
次方成反比.
2.方向:在两物体的连线上.
3.公式:F G m1m2 r2
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 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但却无 法算出两个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大 小,因为他不知道引力常量G的值。
新课讲授
四、引力常量
1.引力常量G的测定:卡文迪许扭秤装置
卡文迪许
新课讲授
四、引力常量
2.引力常量单位与大小
(1)单位:
(2)大小: G 6.67 1011 N m2 /kg2
新课讲授
三、万有引力定律
4.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1)万有引力定律公式适用于质点之间的引力大小的计算。 (2)对于实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 (物体可视为质点)时也适用。 (3)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引力大小可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求解,公式中的r 为两球心之间的距离。
4.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D )
A.牛顿将天体间引力作用的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的任意两个物体间 B.引力常量G的大小是牛顿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 C.“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遵从同样的规律 D.“月-地检验”表明物体在地球上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是它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对它的 引力的602倍
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2 万有引力定律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新课引入
思考与讨论: 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说明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是使行星如此

万有引力定律-精品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精品课件
1.问题回顾,引发猜想
问题1.行星为什么能够绕太阳 运转而不会飞离太阳?
问题2.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与 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3.可以根据哪些已知规律 推导出推出太阳与行星间 的引力遵从的是什么样的 规律?
又是什么力使得地面的物体不能 离开地球总要落回地面呢?
2.创设情境,再现历史
• 再现牛顿当时的思考情景
2.利用牛顿时代已知的数据,让学生结组讨论、设计实 验方案、推导并得出结果,最后将推导过程结果通过投影 展示。
3.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增强了学生的 理性认识,突破了又一难点,
a r 2 2
,T
a
4
T
2r
2
4 3.142 3.84108 (27.3 24 3600)2
m
/
s2
0.0027m / s2
g 9.8 3600 a 0.0027 r 60R
a gBiblioteka R2 r21 602
让数据说话,用不可辩驳的事实印证猜想
1.变课本中直接描述为形象化的情景展示,通过层层递 进而巧妙地设问,让学生在情景中思考讨论,体会牛顿的 智慧和逻辑思维的魅力。
预设问题:
➢ 苹果为什么总要落回地面? ➢ 将苹果延伸到月球那么远,苹果还受重力吗? ➢ 能否猜想地球对苹果的引力与太阳队行星的
引力是否根本就是同一种力? ➢ 拉住月球圆周运动的力与使苹果下落的力是
否是同一种力?
设计意图:通过再现牛顿当年 由苹果落地而引发思维遐想, 借鉴牛顿的思维在一层层递 进和深入的问题启发下,通 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 而大胆猜测,突破难点。使 接下来出现的“月--地检测” 自然而合理。
同时牛顿的大胆而敏锐的想法也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与想像力。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
人教高中物理 必修2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过程
牛顿: 以任何方式改变速度都需要力。这 就是说,使行星沿圆或者椭圆运动, 需要指向圆心或者椭圆焦点的力, 这个力就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建立模型
太阳
行星
a
简化
行星
太阳
r
v 2r
T
匀速圆周运动
r3 T2
k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 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大小:
D 、G (r
m1m2 r1 r2 )2
3、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在登月飞船通过地
月之间的某一位置时,月球和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
B 该位置到月球中心和地球中心的距离之比为(

A . 1:27 B. 1:9 C. 1:3 D. 9:1
81M M
4、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球体中,紧贴球的 边缘挖去一个半径为R/2的球形空穴后,对位于球心和空穴中心连 线上、与球心相距d的质点m的引力是多大?
课堂小结
万 有
1、得出过程
猜想

2、月—地检验 理论分析

事实检验

3、万有引力定律

4、引力常量的测定实验及其意义
课堂练习
1. 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下列办法可采用
的是( ABC )
A. 使两个物体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B. 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
M
GMm 7d 2 8dR 2R2 8d 2 (d R )2 2
专题: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1.赤道上的物体
O1
G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质点模型: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v
行星
太阳
a
行星

F
太阳

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设行星的质量为 m ,速度为 v ,

F
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为 r ,则行星
m
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
r
利用 牛二
天文观测难以
直接得到行星
v2
F m
r
的速度 v,但
可以得到行星
的公转周期 T
大小与行星到太阳的
的缘故,并且力的

胡克
牛顿在前人对惯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思考“物体怎样才会不沿直线运
动”,他的回答是:以任何方式改变速度,都需要力。行星做匀速圆周
运动需要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应该就是太阳对它的引力。
建立理想化模型
• (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v
2πr
T
M
4π 2 mr
T2
F
r3
2
T
k
利用 开三
m
F 4π k 2
r
m
F 2
r
2
F 和F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那么可以得出F大小
m
F 2
r



利用 牛三
M
F 2
r
'
G为比例系数,与
太阳、行星无关。
跟太阳质量M、行星质量m的
关系式有什么关系?
Mm
F 2
r
在推导万有引力过程中,
利用 牛二、牛三和开三。
月 =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胡克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行星对卫星的引力及
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这种力存在与宇宙万物之中,称为万有引
力。
牛顿
思考与讨论
1. 若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
是什么方 向?为什么?
2. 引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表达式又是怎样的呢?
3. 力与距离成正比吗?相距越远的物体受到的力可能越大吗?
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m1m2
1.有人说:根据 F=G 2 可得当 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将趋于无穷大,
r
这种说法对吗?
2.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1)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2)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r为球心到质点的距离.
(3)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与生活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都要相互吸引,为什么同
桌之间并没有感受到引力呢?假若你与同桌相距0.5 m,请粗略计算
你与同桌间的引力为多大?(已知G=6.67×10-11 N·m2/kg2).
2
m2
60
F 引=G 2 =6.67×10-11× 2 N≈9.6×10-7 N
r
0.5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等于行星做匀速圆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
成反比
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实验得出的
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开普勒定律和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的规律推导出来的
天体间的引力推广到地球表面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用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2.
使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3、开创了测量弱力的新时代,使科学放大思想得到了推广。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物体随地球自转
物体受重力作用
万有引力
总结:
(1)向心力、重力、万有引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2)赤道:向心力最大,重力最小;
(3)两极:重力最大,向心力为零,重力=万有引力;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高一物理组
情景引入
v
行星


F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向心
太阳

力,那这个力的大小有什么
样的定量关系?
公式推导
2
mv
F
r
2 r
v
T
消去v
4 mr
F
2
T
2
3
r
=k
2
T
消去T
4 km
F
2
r
2
m
F 2
r
公式推导
m
F 2
r
类 牛



M
F 2
r
牛三
Mm
F 2
r
′ =
=

( + )
( + )
地球重力加速度g及其变化
(3)某深度处的重力加速度(矿井问题)




地球表面: = = ×

=

′′
′′
矿井底部:
=

( − )
d
R
r
′′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7.2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44张)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7.2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44张)

为规定的
r2
B.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

C.m1和m2所受引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D.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 平衡力
【解析】选A、C。引力常量G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
许运用构思巧妙的“精密”扭秤实验第一次测定出来
的,所以选项A正确;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
(2)月球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6a10=2 g__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2r月 T月2
(3)对比结果:月球在轨道高度处的加速度近似等于
_________________。 3月.结球论的:向地心面加物速体度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 【思考】 既然太阳与行星之间、地球与月球之间,以 及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具有“与两个物体质量成正比, 与它们之间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的吸引力,是否任意 两个物体之间都有这样的力呢? 提示:是
(3)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引力大小可用万有引 力定律公式求解,公式中的r为两球心之间的距离。 (4)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质点之间的引力 大小也可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求解,公式中的r为质点 到球心之间的距离。
【思考·讨论】
李华认为两个人距离非常近时,根据公式F=

出:r→0时,F→∞ (科学思维)
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公式F=G
适用于两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物体相距很近时,两
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所以选项B错误。
m1m2 r2
2.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相距为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kg m 式中,质量的单位用 __________ ,距离的单位用 __________ ,力的单位用 引力常量 。 __________ ,G称为__________ N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3.意义 万有引力定律清楚地向人们揭示,复杂运动的后面隐藏着简洁的科学规 完全相同 的科学法则,人类 律;它明确地向人们宣告,天上和地下都遵循着 __________ 认识自然界有了质的飞跃。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判一判』 (1)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月球受力平衡。( × ) (2)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天体之间,也存在于普通物体之间。( √ )
(3)引力常量是牛顿首先测出的。( × )
(4)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间的距离成反比。( × ) (5)根据万有引力表达式可知,质量一定的两个物体,若距离很近,它们间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探究一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如图甲所示,两个挨得很近的人之 间的万有引力是不是很大呢?如图乙所
示,设想将一个小球放到地球的中心,
小球受到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少呢?
物 理质点,不能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他们间 的万有引力;物体放在地球的中心,地球的各部分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对称的,物 体受的万有引力是零。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想一想』 某个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半径也是地球半径的一半。某运动员 在地球上能举起250kg的杠铃,在该行星上最多能举起质量为多少的杠铃? 答案:125kg
M地m1 解析:在地球上,m1g 地=G 2 。 R地 M行m2 在行星上,m2g 行=G 2 。 R行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万有引力定律的四个特性 (1)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星球间,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
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力。
(2)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3)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引力常量 1.大小 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 1kg的物体相距 1m时的相互吸引力, 6.67×10-11N·m2/kg2 。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 卡文迪许 在实 大小通常取G=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室里测得的。 2.意义 用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使万有引力定律具有更广泛的实用价值。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D.公式中引力常量 G 的值是牛顿规定的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解析: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任何物体,A错;当物体间距趋于0时,公式已 不再适用,B错;引力常量的值是卡文迪许测定的,D错;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 第三定律,C正确。
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故在分析地球表面物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体受力时,不考虑其他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
(4)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有关,与它们之间
的距离有关。而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M地m1 M行m2 因为 m1g 地=m2g 行,所以 G 2 =G 2 , R地 R行
M地 2 12 R行2 m2= · m1= ×2 ×250kg=125kg。 1 M行 R地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课 内 探 究
返回导航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万有引力定律 1.定律内容 任何 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 自然界中__________ 质量的乘积 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__________ 二次方 成反比。 的_____________ 2.表达式 m1m2 G 2 F=__________ r
新课标导学
物 理
必修2 ·人教版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 知道地面上物体所受重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 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 了解引力常量G的测定在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的万有引力可能很大。( × )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选一选』 (浙江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6~2017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关于万有引 m1m2 力公式 F=G 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r A.公式只适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计算,不适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 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 0 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1 2 3 4 5
课 前 预 习
课 内 探 究
素 养 提 升 课 堂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课 前 预 习
物 理 必 修 ②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月一地检验
1.检验目的
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地球上苹果下落的力是否为同一性质的力。 2.检验方法 由于月球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则月球轨道上物体受到的引力是 1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 地球上的__________ 倍。根据_______________ 602 速度(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 )应该是它在地球表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 (自由落 1 体加速度)的__________ 602 倍。计算对比两个加速度就可以分析验证两个力是否为 同一性质的力。 3.结论 加速度关系也满足“平方反比”规律。证明两种力为同种性质的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