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戏《舍钗记》等抄演出本峦±轶事
元明清戏剧3(南戏)
失传的南戏《闵子骞单衣记》,《孝义 井记》《华孝子故址记》《五节妇诗》 等作品,都是直接宣扬以孝为中心的道 德观的。
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今来古 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
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 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 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 子,这般另做眼儿看。休论插科打 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妻贤。 骅骝方留步,万马敢争先?
孝道对于蔡伯喈来说,只是一种义务,
而这种义务来自于那些被认为是天经地 义的说教,是社会舆论的需要和希望, 而并非本人的意愿。因此我们说这样的 孝道必然掩藏着虚情假意,它只是一种 教条,一种不能不尽的义务,它与父母 的实际需要并不相干,那些所谓的孝子 的言辞只是一种标榜,经不起细致的推 敲。 对于他的妻子赵五娘,虽然他对牛小姐 说自己心里还想着旧弦,但是实际上赵 五娘不过是他奉养父母的工具,‚娶妻 所以养亲‛,根本没有什么爱情可言。
《拜月亭》歌颂了王蒋之间患难与共,
坚贞不渝的爱情,以及他们为了爱情与 封建家长所做的斗争,批判了专横跋扈, 以权势压人的封建家长。
《杀狗记》
全名《杨德贤妇杀
狗劝夫》,根据清 初文学家朱彝尊研 究,《杀狗记》由 元人萧德祥的《杀 狗劝夫》改编,改 编者是元末徐畛, 字仲由,也有人认 为是冯梦龙改编的。 共36出。
赵五娘:自从公婆身亡后,再要相逢不能够。
丹青且把慈影留,强似梦中暂聚首。 待要描,描不就,倒叫我提笔泪先流。 犹记我嫁到蔡家后,只见他两月光阴稍优游。 到后来饥寒交迫苦难受,望儿不归泪盈眸。 我要画他脸庞儿带厚,可是他枯黄消瘦; 我要画他欢容笑口,可是他满脸忧愁。 似这样背驼腰佝,似这样衣衫褴褛, 再不像蔡伯喈当初的父与母, 恰正是赵五娘近日的亲姑舅!
第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
第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
我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是《南词叙录》。
《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它是明代杂剧代表作家徐渭创作的,此
后的传奇作家们的创作受到这本书的极大影响。
明中叶前,一部分士大夫文人中尤其
崇尚北曲,歧视南戏,《南词叙录》作者批评了这种重北轻南的传统观念,为南戏做
辩护。
明代自《香囊记》始,出现了一种“以时文为南曲”、流行用典故、追求辞藻
华丽的不良倾向。
《南词叙录》被称为“南戏之厄”,主张“曲本取于感发人心,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乃为得体”,提倡每一句话都发自内心以求真实的南戏优良传统。
这些特点,都
有针砭时弊的积极意义。
书末附录宋元南戏剧目65种,明初南戏剧目48种,为戏曲
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戏剧资料。
《南词叙录》是中国最早的、也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专论南戏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详尽的论述南戏的源流发展、风格特色、声律音韵等,还包括作家、作品的评论,术语、方言的考释。
《南词叙录》不但具有史料价值,还包含独到的见解,和明人多
认为南戏产生在元杂剧之后,在北曲的基础上法阵而来的看法不同,此书认为南戏是
由“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发展而来,从而揭露了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
题的真相。
历史印记——明代教坊司乐官乐工事迹考
《明史·志第三十七·乐一》
(卷六十一),中华书局,1974,第 1509 页。
12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年 第 2 期
·文化视域·
关于武宗恩赐臧贤官服之事,明代沈德符讲
行”字样的明刻本《盛世新声》一经公布于众,立即
得比较清楚,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说:伶人
《黄莺记》
《尝胆记》
《和戎记》
《风月记》
《红叶记》
赘述。
《复仇记》
《金印记》
《卖铁记》
《西厢记》
《兴刘记》
《琵琶记》
《征蛮记》
《结义记》
《寒衣记》
《风情记》
《织绢记》
《救母记》
《三国记》
《征辽记》
《鲤鱼记》
《 破 窑 记》
《箱 环 记》
《阴 德 记》
《绣 襦 记》
《升
平 记760046)、
南 通 大 学 人文社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明代礼乐制度研究”、2021 年度江苏高校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项目“中国古代儒家乐教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
(项目编号:2021SJA1605)研究成果。
①〔明〕皇甫录:
《皇明纪略》,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新编,1984,第 85 册,第 254 页。
达到思想前瞻与艺术美感高度统一。
正德间教坊奉銮臧贤者,承武宗异宠,扈
(二)程万里与《大明春》
从行幸……令伺上举动。
“ 良之”,贤字
《鼎锲徽池雅调南北官腔乐府点板曲响大明
也,逆藩之巧,乐工之横,至此极矣。
②
在这些士大夫看来,男子冠“字”,彰显美称。
汤显祖的代表作_汤显祖有哪些代表作
汤显祖的代表作_汤显祖有哪些代表作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文学家。
那汤显祖有哪些代表作?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汤显祖的代表作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戏曲代表作有《牡丹亭》,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诗文《感事》、《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等,小说《续虞初新志》。
《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过程离奇曲折,可谓是旷世奇缘。
杜丽娘为太守之女,梦中与一书生相会。
梦醒,日渐消瘦,一病不起。
柳梦梅是一介书生,进京赶考时恰好投宿在杜丽娘死前所住的花园中。
二人认出对方是梦中的伴侣,杜丽娘让柳梦梅挖坟助自己复生,柳梦梅让杜丽娘帮自己报讯。
后被杜丽娘的老师和父亲发现,棒打鸳鸯。
二人将此事告到皇帝面前,皇帝成人之美。
杜柳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紫钗记》展现了爱情力量的强大,也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人心的丑恶。
元宵夜,李益在赏灯时帮霍小玉寻找紫玉钗,二人一见钟情,许下“钗在人在,钗亡人亡”的诺言。
李益高中,卢太尉欲招李益为婿,被李益拒绝。
卢太尉将李益调去关外,二人惜别。
李益所写家书被卢太尉变成休书。
小玉遭人讨债典当紫玉钗。
李益功成归来得知小玉另找有钱夫婿。
小玉被李益拒绝一病不起。
之后,黄衫客慷慨相助,两人重逢,真相大白。
《南柯记》阐述了“人生如梦”的主题,梦中的得失荣辱回归现实只是虚无缥缈。
淳于棼武艺高强却因酒失职。
在参加盂兰大会时偶遇蝼蚁仙人,仙人见其风姿绰约,邀其入槐安国。
淳于棼在国内封为额驸,派到南柯治理政事。
被召回朝后,结交权贵,淫乱仙人。
国王听人进谏,令淳回故里。
淳于棼醒来,之前发生的事情皆为梦境。
按梦所述,去到槐树下察看导致蝼蚁遭受灭顶之灾。
淳于棼惊觉四大皆空,立地成佛。
汤显祖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坐落于江西省抚州市南郊却家山,开放时间为夏季8:30——17:30,冬季8:30——17:00,门票免费。
南戏五大传奇
南戏五大传奇维普资讯 ////0>.一 ? ? 至 ?? 聂前丽一屙凰值寄●豢一树供镐夫妻重团。
南戏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荆钗记》、《白兔记》、《拜《荆钗记》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月亭记》、《杀狗记》和《琵琶记》等被称它通过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为南戏五大传奇这些戏大多根据民抨击了为富不仁.为官不正的黑暗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对封建间传说改编成舞台戏.它们的内容以爱情、婚姻、家庭为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不满与控诉它歌颂了钱玉莲家庭、婚姻伦理观。
现简单介绍于下: 和王十朋坚贞不渝的爱情:对封建买卖婚姻作了有力的讽刺.谴责了嫌贫《荆钗记》爱富的势利思想但作品中又宣扬了《荆钗记》是南戏四大剧本之一。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的封建相传为元代人柯丹邱所作到明代初伦理道德和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年又有朱权的昆山腔传奇改本剧情命论思想这表明了封建社会作者思大意为:在宋朝熙宁年间,温州才子王想的局限性十朋和钱玉莲订婚约.以荆钗为聘礼. 剧本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取得结婚以后,两人感情很好。
为了求取功了一定成就王十朋是一个出身贫寒名,婚后半年,王十朋进京赶考,得中的知识分子。
但他做了官以后,仍然坚状元.简放饶州佥判.因为拒绝做万俟守“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丞相的女婿,被改调潮阳。
王十朋到任忘”的信念.他不受权豪势要的逼迫和饶州时,即托“承局”送信回家.接取家利诱.是一个具有正义感与反抗精神眷,一同赴任。
再说温州五马坊大门楼的人物.是一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然阔少孙汝权,因爱慕钱玉莲的美貌.企而,在他身上有着浓厚的封建意识.有图占为己有.就设计请“承局”到酒店不少地方变成了封建道德的传声筒吃酒,并自己偷改了王十朋的家信.说钱玉莲不为富贵钱财所引诱.她反对王十朋已经入赘相府,叫玉莲改嫁同买卖婚姻,反对豪强的凌辱.不听信谣时又勾通玉莲的姑母张氏.强迫玉莲言,忠于爱情,最后被逼投江她这种嫁给孙汝权.玉莲被迫无奈.投江自追求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愿望.是尽,却被钱安抚救起,并收为义女,带可贵的。
潮剧历史的见证物——明本潮州戏文
潮剧历史的见证物——明本潮州戏文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粤东、闽南、香港、台湾,以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的比较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
本世纪30年代以来,流存于海外的明代潮剧本的发现,以及明代艺人手抄南戏剧本在潮汕出土,潮剧的渊源得到了史料佐证的论说。
1936年,我国历史学家向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一文,首次介绍存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潮剧明代刻本《班曲荔镜戏文》(即《陈三五娘》剧本)。
戏文的全题《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
牛津大学所藏的这个刻本,因“最后一页有残缺,不能知道此书究竟刊于何时”,但向达认为“就字体各插图形式看来,类似明万历左右刊本”。
1956年,梅兰芳和欧阳予傅倩率中国京剧团到日本访问,在日本天理大学的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一个是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剧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
藏于天理大学的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与英国牛津大学所藏的《班曲荔镜戏文》是同一刻本。
但该本保存完好,末页是明世宗朱厚燠年号,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
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大全》,没有刊刻年号,但据专家考证,系明代万历年间刻本。
1964年,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主任、汉学家龙彼得教授,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又发现潮剧的另一个明代刻本,这就是刊于明万历辛巳(公1581年)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
这个“新刻增补”的潮剧本,不称《荔镜记》,而称《荔枝记》,是与《荔镜记》同一故事内容的不同演出本。
这个刻本是“新刻增补”本,说明在万历之前,已在原刻存在了。
1958和1975年,在揭阳县渔湖和潮安县凤塘两地的明墓中,相继出土《蔡伯皆》(即《琵琶记》)和《刘希必金钗记》手抄剧本。
手抄本中夹杂不少潮州方言,如“你们”称“恁”,“我们”称“阮”,“什么”称“乜”,“刁难”称“吊割”,“好东西”称“好物”等。
浅谈元明清戏剧中的负心婚变剧
浅谈元明清戏剧中的负心婚变剧发表时间:2011-09-29T15:10:34.25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王玥李翀邱玥[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戏剧文学在元明清时代中,大放异彩。
◎王玥李翀邱玥(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108-01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戏剧文学在元明清时代中,大放异彩。
又因为在这一时期,妇女在社会重的地位低下,男权社会对女性进行了严酷的压制,所以,负心婚变剧在这一时期成为了元明清戏剧重要的题材之一。
动人心魄的情感、催人泪下的情节、令人振聋发聩的道德评判让负心婚变剧激荡着人们的心弦。
这类作品闪烁着人性和人文精神的光辉。
关键字:元杂剧;明清戏剧;戏剧题材;负心婚变;古代文人一、负心婚变剧的背景弃妇的悲怨从《诗经》时代开始,就萦绕在文学世界的天空。
在《诗经》和汉魏六朝时期被弃的女性只是悲怨和哀求,女性的附庸地位决定了她们没有为自己争取平等和幸福的能力,更没有谴责的意识。
汉魏六朝之前封建礼法虽对女性有着种种要求,但是女子再嫁和改嫁仍是自由不受歧视的,社会并没有杜绝她们再婚的路途,她们的痛苦也仅止于情爱的失落。
因而,这时期的婚变尽管频繁,但不至于触动人们强烈的道德感。
唐宋以后,婚变的内容和形式因为科举制的施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科举制提供给士人了改变身份和地位的机会,不论等级贵贱,门第高低,只要考试得中就可做官。
这时候,借助婚姻来改变地位获得富贵也就成了可能。
尤其是宋代以来,科举便成了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但想要快速飞黄腾达,就必须寻找靠山,捷径之一便是与阀门大户联姻。
于是,离弃寒贱妻、另娶富贵女,成为一部分追求安逸富贵的文人普遍的选择。
以往书生为了求的最初的发展而负心,是不公平考试制度下不得已的选择,而后来发展为变本加厉,他们不仅弃妻,而且为了掩盖已有妻室的事实,还要置贫贱妻于死地。
明代戏曲 南柯记
明代戏曲南柯记第一出提世【南柯子】〔末上〕玉茗新池雨。
金柅小阁晴。
有情歌酒莫敎停。
看取无情虫蚁也关情。
国土阴中起。
风花眼角成。
契玄还有讲残经。
为问东风吹梦几时醒。
〔问答照常〕登宝位槐安国土。
随夫贵公主金枝。
有碑记南柯太守。
无虚诳甘露禅师。
第二出侠槪【破齐阵】〔生背剑上〕壮气直冲牛斗。
乡心倒挂扬州。
四海无家。
苍生没眼。
拄破了英雄笑口。
自小儿豪门惯使酒。
偌大的烟花不放愁。
庭槐吹暮秋。
〔蝶恋花〕秋到空庭槐一树。
叶叶秋声似诉流年去。
便有龙泉君莫舞。
一生在客飘吴楚。
那得胸怀长此住。
但酒千杯便是留人处。
有个狂朋来共语。
未来先自愁人去。
小生东平人氏。
复姓淳于。
名棼。
始祖淳于髠。
善飮。
一斗亦醉。
一石亦醉。
颇留滑稽之名。
次祖淳于意。
善医。
一男不生。
一女不死。
官拜仓公之号。
传至先君。
曾为边将。
投荒久远。
未知存亡。
至于小生。
精通武艺。
不拘一节。
累散千金。
养江湖豪浪之徒。
为吴楚游侠之士。
曾补淮南军裨将。
要取河北路功名。
偶然使酒。
失主帅之心。
因而弃官。
成落魄之像。
家去广陵城十里。
庭有古槐树一株。
枝干广长。
淸阴数亩。
小子每与羣豪纵飮其下。
偶此日间羣豪雨散。
则有六合县两人。
武举周弁。
吾酒徒也。
处士田子华。
吾文友也。
今乃唐贞元七年暮秋之日。
分付家僮山鹧儿。
置酒槐庭。
以款二友。
山鹧儿何在。
〔丑扮僮上〕腿似水牯子。
脸像山鹧儿。
禀吿东人。
置酒槐阴庭下。
二客早到。
【捣练子】〔净扮周末扮田上〕花月晚。
海山秋。
人生只合醉扬州。
惯使酒的高阳吾至友。
〔周〕小子颖川周弁是也。
〔田〕小子冯翊田子华是也。
〔周田〕我二人将归六合。
去与淳于兄吿别。
〔丑〕主人槐阴庭等候。
〔见介〕〔集唐〕县古槐根出。
秋来朔吹高。
黄金犹未尽。
终日困香醪。
〔生〕数日门客萧条。
令人困闷。
〔周田〕连小弟二人日晚归舟。
竟来吿别。
〔生〕二兄也要回去。
好不闷人也。
槐庭有酒。
且与沈醉片时。
〔酒介〕【玉交枝】〔生〕风云识透。
破千金贤豪浪游。
十八般武艺吾家有。
气冲天楚尾吴头。
一官半职懒踟踌。
戏剧史
南戏和汤显祖南戏1.南戏又称南曲戏文,是宋以来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又叫“永嘉杂剧”,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
2.南戏的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的运用比较随便;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剧本的开头,有介绍创作意图和叙述剧情梗概的开场戏,称为“副本开场”。
3.《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剧本中最早的一种。
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琵琶记》是元代作家高明创作的南戏,它的问世标志着南戏文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琵琶记》又有“南曲之祖”的说法。
蔡伯喈是《琵琶记》中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具有典型意义。
1.《琵琶记》一开场,作者就宣布蔡伯喈是个“全忠全孝”之人,无意于仕进,想侍奉父母。
但在父母的相逼下踏上了科举之路。
由于长期在外,不能侍奉父母。
在众人眼里,他对父母不能进孝道,大逆不道,他本人入赘相府,让含辛茹苦的妻子在家守活寡。
2.为了给蔡伯喈开脱,作者精心设计了“三不从”的情节。
由于面对无法抗拒父命、权势和圣旨,他只有违心地认命了,屈服了。
他的不教不义,竟是为了全忠全孝所造成的。
3.蔡伯喈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并不全在于他是否忠孝,还在于他的矛盾性格、精神痛苦以及他对求取功名的忏悔。
这不仅反映了读书人身上的软弱和动摇,也反映出士人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双重人格。
剧作家对读书应举人的灵魂问是拷问是很深刻的,反映出那个时代士人的悲剧性格和复杂心态。
诗论《琵琶记》的戏剧结构和词采特色《琵琶记》是元代作家高明创作的南戏,它的问世标志着南戏文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琵琶记》又有“南曲之祖”的说法。
1.《琵琶记》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一条线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家享荣华富贵。
另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糠自餍,剪发买葬。
2.两条线索在剧中交错出现。
南戏、杂剧和传奇
南戏、杂剧和传奇
南戏也称“戏文”,是元(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现浙江等地仍泛称戏曲为戏文),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形式,综合发展而形成的。
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在南方民间广为流传。
在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成化、弘治年间以后,南戏迚一步发展演变为“传奇”,对明、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两代的戏曲影响很大。
南戏剧本有一百七十多种,但是全本留传的仅有《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上身》、《牧羊记》、《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等等。
杂剧是戏曲名词,中国戏曲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其中各有所不同,其后历代都有此名,如“宋杂剧”、“元杂剧”、“温州杂剧”、“南杂剧”等等。
传奇也叫“传奇文”,是小说的体裁之一,一般是指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作者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且成为曲艺和戏曲的素材。
多是一些奇异的故事。
另外,传奇也是明清时演唱南曲的一种形式,其结构大致与南戏相同,但是更加紧凑,情节也更加复杂,人物的刻化也更加细致。
曲调、表演艺术、脚色分行等也都有迚一步的发展,同时吸收和继承了一部分元杂剧的遗产,还兼用了一些北曲曲调。
每本传奇一般分为四、五十出不等。
这在明代嘉靖到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行,当时的主要剧种如昆腔、弋阳腔、高腔等等,都以演唱传奇为主。
清明两代传奇作家有七百余人,作品将近两千种,保存流传至今的有六百余种。
南词叙录
南词叙录明·徐渭著北杂剧有《点鬼簿》[1],院本有《乐府杂录》[2],曲选有《太平乐府》,记载详矣。
惟南戏无人选集,亦无表其名目者,予尝惜之。
客闽多病,咄咄无可与语,遂录诸戏文名,附以鄙见。
岂曰成书,聊以消永日,忘歊蒸而已。
嘉靖己未夏六月望,天池道人志。
[1]《点鬼簿》,应指元钟嗣成《录鬼簿》,但今传各本《录鬼簿》,不见有题名《点鬼簿》的。
[2]《乐府杂录》,应指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所载的“院本名目”。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
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
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夫罕有留意者。
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徼,一时靡然向风,宋词[1]遂绝[2],而南戏亦衰。
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作者猬兴,语多鄙[3]下,不若北之有名人题咏也。
永嘉高经历明,避乱四明之栎社,惜伯喈[4]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用清[5]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
相传:则成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
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
尝夜坐自歌,二烛忽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
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为剙瑞光楼旌之。
我高皇帝即位,闻其名,使使征之,则诚佯狂不出,高皇不复强。
亡何,卒。
时有以《琵琶记》进呈者,高皇笑曰:“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
”既而曰:“惜哉,以宫锦而制鞵也!”由是日令优人进演。
寻患其不可入弦索,命教坊奉銮史忠计之。
色长刘杲者,遂撰腔以献,南曲北调,可于筝琶被之;然终柔缓散戾,不若北之铿锵入耳也。
[1]“宋”字原缺,“词”字原作“辞”,据《今乐考证》引文补改。
[2]原本何焯眉注:“此亦乐也,故感召甚捷。
”[3]“鄙”字原缺,据《今乐考证》引文补。
[4]“社”和“惜伯喈”四字,据同上引补。
《荆钗记》,一根荆钗定姻缘doc
《荆钗记》,一根荆钗定姻缘《荆钗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剧目。
元代苏州作家柯丹丘创作了南戏(宋代以来流行于南方地区的戏曲形式)《荆钗记》,在明清时期被广泛编演,很多剧种都移植改编。
但基本故事情节与戏剧结构都没有大的变化。
京剧《荆钗记》的故事是这样的:钱载和有女钱玉莲,打算许给老朋友王氏之子王十朋为妻,可是他的继室孙氏则要将钱玉莲嫁给自己的侄子孙汝权,互争不决,只得将两家聘物陈列由钱玉莲自择。
钱玉莲选中的恰是王十朋所送“荆钗”,决计嫁给王十朋。
婚后不久,王十朋赴考得中状元,可是因为没有答应宰相秦桧的招赘,被贬谪潮州去当“佥判”。
孙汝权假造王十朋家书,声称王十朋已在相府招亲,改钱玉莲为妾。
孙氏因此逼迫钱玉莲改嫁孙汝权。
钱玉莲不从,悲愤投江自尽,恰巧被福建安抚使邓杰侯所救。
王十朋遣人接母至潮州,闻钱玉莲噩耗,哀痛欲绝,孙汝权亦因钱玉莲之死而投江自尽。
邓杰侯携夫人出巡潮州,伪称有女,强婚王十朋,更索荆钗为聘。
洞房之夕,真相始明,夫妻团聚。
“荆钗”的象征性意义《荆钗记》中最重要的道具“荆钗”,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物件。
荆也叫牡荆、荆条、黄荆,属于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
“荆钗”就是用荆条制成的极其简陋的发夹,是贫家妇女用以束发的工具。
《后汉书•逸民传》记载,东汉初年时的隐士梁鸿听说有个同乡孟氏的女儿孟光一直仰慕自己,年过三十仍然未成婚,于是也不管孟光那又黑又胖的长相,毅然聘为妻子,要求女家以布衣、麻鞋、织具、农具为嫁妆。
孟光刚做新娘,难免穿着打扮一番,可入门七天,梁鸿没有理睬过孟光。
孟光跪倒床前请教,梁鸿才说:“我娶妻是要能够一起过隐居生活的,你这样穿丝绸、抹胭脂,可不是我愿意见到的。
”孟光于是把头发的发髻梳得高高的顶在后脑勺上便于劳作,穿着粗布衣服下田干活。
梁鸿非常喜欢。
后来梁鸿为躲避迫害隐名逃到江南,为一户大地主家舂米,住在简陋的披屋里,可每次吃饭的时候,孟光还是“举案齐眉”,以示尊敬。
因此后世传为夫妻相敬如宾的美谈。
明代潮调剧本的版本及其遗存
明代潮调剧本的版本及其遗存郑守治【摘要】As a kind of local opera,Chaodiao was shaped with a complete and mature repertoire, singing system in Ming Dynasty, containing the scripts of "Lijingji", "Lizhiji", "Jinhuan ti " and "Suliuniang", etc. This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properties of "Lizhiji", etc.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aodiao have spread in Chaozhou-opera, LiYuan-opera, Baizi-opera and Zhuma-opera in eastern Guangdong, Fujian and Taiwan.All these local operas inherit the repertoires and scripts from Chaodiao in Ming Dynasty.%潮调作为地方戏曲声腔,在明代就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剧目、唱腔体系,拥有《荔枝记》、《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等剧本。
该文对这些剧本的潮调性质进行了考析。
明清以来,潮调流传于粤东、福建、台湾的潮剧、梨园戏、白字戏、竹马戏等剧种,它们都继承了明代潮调的剧目、剧本。
【期刊名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1【总页数】6页(P29-34)【关键词】潮调;剧本;版本;潮剧;梨园戏【作者】郑守治【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广东潮州52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36.65潮调,又称“潮腔”,是产生于明代广东潮州府一带,流行于潮州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戏曲声腔。
明代戏曲 金莲记
明代戏曲金莲记第一出首引【临江僊】〔末上〕词曲元人称独步。
到今户叶宫商。
夷坚艳异总荒唐。
何如苏学士。
才节世无双。
赤壁一游闲事耳。
生平梗槪宜详。
金莲新谱慢铺张。
未能追雪调。
聊取佐霞觞。
【汉宫春】苏轼奇才。
应制科独对。
名压儒流。
特赐金莲归第。
帝眷绸缪。
恩沾椿树。
羡连枝翰苑同游。
奈奸惇计倾外调。
朝云契合鸾俦。
蓦地狱成诗案。
幸子由申救。
远谪黄州。
不久量移儋耳。
重拜宸旒。
怨将德报。
喜双儿克绍箕裘。
戒和尙一朝提醒。
合门共证前修。
苏学士金莲宠渥。
王美人玉管姻联。
章丞相雠挤南海。
印禅师果证西天。
第二出偕计【满庭芳】〔生扮东坡儒服上〕秀毓山川。
灵分草木。
几番熖夺台星。
笔惊风雨。
脍句掷金声。
看雄风鼔翅。
南图九万鹏程。
驾征车长安日近。
晓梦遶瑶京。
〔鹧鸪天〕薄云轻雨晓晴初。
陌上春泥未溅裾。
行乐及时虽有酒。
出门得伴漫看书。
行骑促。
暮山孤。
空把鸱夷载后车。
他日玉堂应鹄立。
岂惭献赋老相如。
不佞姓苏。
名轼。
字子瞻。
眉州眉山人也。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睿智聿超鼠狱。
玄明克驾鸡碑。
诗泣鬼神。
宝气半腾吴练。
文搜丁甲。
精芒全烁秦金。
龙浮马负之图。
已曾抉奥。
鳌掷鲸呑之句。
无不深研。
明害气于六庚。
晓丽占熊之日。
披珍藏于二酉。
春横倚马之云。
笔耸词峯。
竖诗标于剑阁。
觚翻文浪。
飞翰藻于锦江。
阁上华玄。
尝接白衣之载酒。
垆头涤器。
未酬彩管之题桥。
纵绣虎窗前。
当趁靑春努力。
而非熊堂上。
未便白首灰心。
严君老泉居士。
家慈程氏安人。
春风庭畔。
每叨诗礼之闻。
夜雨灯前。
时念门闾之望。
舍弟子由。
埙箎调叶。
喜连翮而登云。
室人王氏。
琴瑟声和。
更驾才于咏雪。
新有弄璋之喜。
允符种玉之祥。
女弟苏美。
霜管题梅。
早巳丝联家室。
妹壻秦观。
月梯捃桂。
曾闻食寄京师。
兹奉严君而同上公交车。
须别慈母而载驰孔道。
且待娘子出来。
与他少罄别悰则个。
道犹未了。
娘子早到。
〔旦扮王氏上〕【一翦梅】画楼百尺滑流莺。
欲扫眉痕。
泪湿眉痕。
不堪朝雨浥轻尘。
举目长亭。
怕见长亭。
〔相见介坡〕蒲帆将驾。
虽有樯燕留人。
明代戏曲鸾鎞记
明代戏曲鸾鎞记第一出提宗【汉宫春】〔末上〕杜子奇穷。
叹生来轗轲。
骨肉西东。
聘得文姝赵女。
两擅才容。
豪门相逼。
仗鱼娘女侠帲幪。
成婚后。
春闱同赴。
谁知触怒奸雄。
失意惭归故里。
赖佳人激勉。
奋志登庸。
更寄新词称庆。
京邸相逢。
温郞情致。
为投诗竟遂牵红。
看一对鸾鎞分合。
总关多少情踪。
第二出论心【恋芳春】〔生上〕藻思云渊。
风流嵇阮。
一身落魄堪怜。
自有漫漫浩气。
直贯重玄。
不肯随人长短。
也不肯媚人自荐。
同消遣。
诗酒朋侪。
尽堪尽日盘桓。
〔鹧鸪天〕载酒无人过子云。
掩关昼卧客书裙。
花枝不共秋欹帽。
笔阵空来夜斫营。
惟日飮。
以诗鸣。
天教闲客管靑春。
穷途正是不龟手。
与世羞为西子颦。
小生杜羔。
表字伯裘。
襄阳人也。
秀扬北斗。
价媲南金。
姱节霞褰。
峭尔心胸山岳。
文思泉涌。
铿然咳唾珠玑。
平生不解逢迎。
贫士骄人犹胜谄。
遯世无求名誉。
庸人爱我不如憎。
只有一件。
父母在日。
曾将碧玉鸾鎞一对。
聘赵氏之女为妻。
颇闻他年已及筓。
才容双美。
因我孤身落魄。
遂将好事蹉跎。
孤孤寂寂。
忧忧闷闷。
过了二十年华。
赖有贾浪仙温飞卿流寓在此。
日逐往还。
幸不寂莫。
今日相约过我。
不免在此伺候。
〔小生外上〕【窣地锦裆】〔小生〕连朝朋旧和高篇。
携手沧洲白日闲。
〔外〕春风常在故人前。
美酒淸讴解客颜。
〔小生〕小生温庭筠。
〔外〕小生贾岛。
流寓襄阳。
同来访问杜伯裘。
此间已是。
不免径入。
〔进见介生〕春到庭除任绿莎。
〔外〕冯唐未老已蹉跎。
〔小生〕尽教朋旧形骸放。
〔合〕却道衣冠礼法疎。
〔外小生〕伯裘。
你今日容颜惨然不乐。
却是为何。
〔生〕二兄听禀。
【玉芙蓉】我昂藏正少年。
流落谁靑眼。
几时得策名飞步独冠羣贤聊存笔札寻常应。
直取丝桐独自弹。
〔合〕心难按。
每牢骚问天。
问何缘倒顚豪杰致难堪。
〔外〕伯裘。
你说那裏话。
似兄这般才藻。
取功名如拾芥。
何必抑郁。
〔生〕浪仙。
若是有才的便取功名。
如飞卿兄与浪仙兄今日蚤已致身靑紫。
不似这般流落了。
〔小生〕伯裘。
我辈志气。
不可少挫。
任它终身不偶。
那睥睨之态。
放旷之怀。
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第三卷考试资料
填空、选择1、北宋初年,在散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是王禹偁。
文集题作《小畜集》,表示有“兼济天下”之志。
散文代表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诗歌代表作《村行》。
2、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
3、白体诗人:是北宋初年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李昉、徐铉等。
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以王禹偁成就最高。
4、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晚唐体”。
代表人物:“九僧”(以惠崇最为有名)、林逋、寇准是晚唐体的盟主。
代表作林逋的咏梅诗《山园小梅》5、林逋号称“梅妻鹤子”,代表作《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6、西昆体衰落的原因: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诗歌立足于模仿,缺乏创新7、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的诗歌代表作《戏答元珍》。
散文代表作:①政论文:《与高司谏书》、《朋党论》②记叙文:主编《新唐书》、《丰乐亭记》、《泷冈阡表》③抒情文:《醉翁亭记》④辞赋、文赋:《秋声赋》8、梅尧臣,诗风平淡,《鲁山山行》、《东溪》苏舜钦,诗风豪放,《淮中晚泊犊头》,两人并称“苏梅”。
9、王安石,散文代表作《答司马谏议书》作答司马光《与王介甫书》10、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诗坛上,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文坛上,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词坛上,苏轼是开派人物,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11、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12、黄庭坚《寄黄几复》,黄诗被称为“山谷体”、“黄庭坚体”;13、陈师道,北宋苦吟诗人,与黄庭坚并称为“黄陈”。
代表作《别三子》、《舟中》14、陈与义,“简斋体”,著有《简斋诗集》,曾以《墨梅》诗见赏于宋徽宗,爱国诗《伤春》15、曾几,爱国诗《寓居吴兴》;16、北宋后期的词坛,有两大创作群体,一是以苏轼为领袖的苏门词人群;二是以周邦彦为主帅的大晟词人群。
高中语文精品素材中外名作鉴赏与评析:《牡丹亭·惊梦》新人教
高中语文精品素材中外名作鉴赏与评析:《牡丹亭·惊梦》新人教高中语文精品素材中外名作鉴赏与评析:《牡丹亭·惊梦》新人教汤显祖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
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
早有才名,二十一岁中举人,三十四岁进士及第.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因上奏《论辅臣科臣疏》,激烈抨击朝政,谪广东徐闻县典史。
两年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抑制豪强,关心民生疾苦,颇多善政。
49岁弃官还乡,致力戏曲创作.汤显祖深受“左派王学〞影响,反对程朱理学,批判拟古主义的文学,追求个性解放。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戏曲上,代表作有《牡丹亭》〔一名《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
诗文有《玉茗堂全集》等。
本文选自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的《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近年版。
〔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吩咐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
〔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金钗 记》 出土本 ,不是高人 雅士的善本 书 , 而是 艺人 作 为 “ 枕 中秘 ”的演 出本 。这 类本 子在 国
史实 考辨
代 南戏《 舍钗记》 等抄演 出本 峦±轶 事
。刘 亦 实 张 家胜
四年前 ,福建 《 收藏快报》上刊出的 《 古乐器
“ 阮咸 ”与音 乐珍 品 “ 南音 ” 》一 文 中提及 “ 汉晋 时 期 ,中原士族大批南迁 ,他们不仅带来 了先进的生
产 技
我 国戏剧 发展 的重 要资 料 。 这个剧 本 是在 一对 夫妇 并列 两穴 的墓 葬 里发 现 的 ,它放在 男 棺里 的颅 骨下 面 。用一 个浅 褐 色 芋麻 布 包裹 着 ,是 一个 约八 开大 的对 折 草纸本 子 ,长3 9 厘 米 ,宽2 6 厘米 ,正文7 2 页 ,后 面 附有锣 鼓谱 《 三
期地方乐曲与中原乐曲互相碰撞兼容 ,不断形成独
具地 方 特色 的音乐 和表 现形式 ,为泉州 地方 戏 曲的 形成 打下 了坚 实 的基 础 … … ”此一 观 点 颇有 见 地 , 福建 与广 东地 域相 接相 连 ,均 为我 国南 方省 份和 南 戏流 行地 区 。历史文 化 背景多 有相 同相 通之处 。 近4 0 年前 ,明代 南戏 《 金 钗记 》手 抄演 出本 在 广东 潮安县 的出土是 一次很 重要 的考 古发 现 .因为 这部 历史 久远 、弥足 珍 贵的手 抄本起 着 承前启 后 的
感情写照。剧本末尾还有 “ 弟子廖仲 、奉神禳谢 ” 字 样 ,也足 见墓 中人 的身份 是一 个艺 人 ,棺 中一 起
出土的 “ 秀才 巾 ” 、小 墨 锭 、兔 毫 笔 和瓷 墨碟 等 , 也 与 这个身 份 相应 。一 件 出土文 物不 能概 括历 史 全 貌 ,它带 来 的 只是 一 点 点 发人 思 索 的 讯息 ,然 而 , 人 们凭 借它 ,却 可 以 向历 史 的纵 深去探 索 。这 就是
《 荆钗记》就更近了,成为我国明初另一个保存完
《 金钗记》出土的意义
( 作 者 单位 :南 京 图书馆 )
整的传奇本子。它的出土 ,为我们提供 了一件研究
61
种 ,且 多经 明人 改编 。 1 9 7 5 年1 0 月 .在 广 东省潮 安 县 凤 塘 公 社 书 图大 队西 山 溪 治 涝 工 地 出 土 的 古 剧
处 。还题有这样的诗句 : “ 一二三四五六七 ,从此 天 涯 数第 一 ;手奉 呈 云不 敢 飞 ,一 声 唱入 青 宵
( 霄 )毕 。 ”这 显然 是各 地游 荡 的戏 曲艺 人 的生活 和
棒鼓》 、《 得胜鼓》一页,南散曲 《 黑麻序》两页。 每页两面 ,用毛笔以楷 、行体直书,每页八行 ,每
行3 5 字 。共 有6 7 出。在第 一 出末 角登 场时 。对 剧情 作 了简介 ,是写 邓州 南 阳县刘 子龙 ( 字 希 必 )与其 妻 萧 氏悲欢 离合 的故 事 的 。
本 ,全名 《 刘希必金钗记》 。它不是一个单纯 的文
学 剧本 ,而 是一个 带着 纯朴 民 间气息 、雅俗 共 赏 的 演 出本 。这 个本 子是墓 中那位 艺人 ,从 明初 宣德 六 年 至七 年 六月 ( 1 4 3 1 ~ 1 4 3 2 年 )整 整 一 年 整编 增 订 而 成 的 ,距今 已有 5 7 6 年 了 。那 时正 是 宋元 南 戏 获 得 进 一 步 发 展 ,传 奇剧 目兴 起 的 年 代 。 它 编 订 之 时 ,距 高 则 诚 写 《 琵 琶记 》 不 到 8 0 年 ,距 朱 权 的
《 金钗记》以主角上下场分 出,采用 中原音韵 , 运用 明代早期曲牌和南北合套的曲牌连缀形式。全
剧共 有9 7 个 曲牌 ,其 中不但 有 北 曲 ,而 且连 唐代 大 曲也 保 留 了下 来 。
作用 ,还成为了我们探索南戏历史的钥匙 。不少人 都知 道南 戏 是 我 国戏 曲最 早 的成 熟 形 式 ,由杂 剧 、
内还 没有见 过 ,这 是 目前 能见 到 的唯一 一本 。我 们 从 剧本 的字里 行 间 ,可 以看 到许 多朱 笔 圈点 的演 唱 处 理 记 号 和 大 量 的 错 别 字 和 当时 的简 体 字 。 末 页
全本 流传 的只有 《 牧羊记》 、 《 拜月亭》 、 《 荆钗 记》 、 《 白兔记》 、 《 杀狗记》和 《 琵琶记》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