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圈和水循环教案参考资料
水圈与水循环学案 第二课时
(1)(7)(2)(3)(4)(6)(5)(8)(9)(10)0*40*N40*S90*N【寄语:同学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就要拼搏,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让我们期待着!】地理好望角学案第18期2.3水圈与水循环 学案 第二课时一、洋流1、 定义:洋流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
2、洋流分类:根据水温状况,分为:暖流和寒流。
3、洋流的分布规律4、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及分布示意图1)如果在太平洋中:1北赤道暖流、 2日本暖流 3、北太平洋暖流、 4加利福尼亚寒流、 5阿拉斯加暖流、 6千岛寒流、 7南赤道暖流、 8东澳大利亚暖流、 9西风漂流、 10秘鲁寒流2)如果在大西洋中:1北赤道暖流、 2墨西哥湾暖流、 4加那利寒流、 3和5是北大西洋暖流、 6拉布拉多寒流、 7南赤道暖流、8巴西暖流、 9西风漂流10本格拉寒流3)如果是南印度洋: 7南赤道暖流、 8马达加斯加暖流、 9西风漂流、 10西澳大利亚寒流4、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风环流系统(季风洋流)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图甲)。
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图乙)。
5.洋流按照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1)风海流:世界上大多数洋流是风海流,如信风带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带形成的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寒流)) 2)补偿流:典型补偿流是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时间:2011、12、14 编辑: 高玉晓世界 洋流 分布 规律海区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除北印度洋海区) ① 以副热带为中心②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成逆时针方向流动③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① 以副极低为中心 ②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③大洋环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南纬40°附近的海域 环球性的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区① 受季风的影响形成季风洋流②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③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二、洋流的地理意义三、寒、暖流与等温线关系的判断方法与技巧1、判断方法:①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向北温度降低为北半球,向南降低为南半球) ②“凸向即流向”:等温线凸起的方向为洋流的流向 ③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在同纬度上,比其他海区温度高),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在同纬度上,比其他海区温度低)。
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探究: 地球上水体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
记住
水圈的主体——海洋水
海洋水约占水圈水量的96.53%
淡水的主体——冰川
冰川水约占淡水68.7%
2、水圈的组成
气液固 态态态 水水水
相态
咸水 矿化度
水
空间 分布
淡水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二、水资源
1、水资源定义
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 用的淡水资源
A、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 C、岩石圈物质循环 D、水循环
4、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淡水,几乎全 部来自陆地上,通常我们所说的水资源,就 是指陆地上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
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洪 涝 灾 害
楼兰古国遗迹
想一想:丝绸古道上的文明和繁华,为什么会消失?
一、水圈
1、水圈概念 由地球上各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
不规则的圈层
水圈属于地球外部圈层,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四大圈层之一
陆地水按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 地表水和地下水
2、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记住
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 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 下水
为什么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防 治水污染
淡水(储量很少)仅占水圈总量的2.53 %; 其主体是冰川水约占68.7%(目前很少利用) 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
C、冰川水
D、河流水
2、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B)
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冰雪融水和浅层地下水 D、冰雪融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
2012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水圈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能记注水循环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3、会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
会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用具(器材)
多媒体教学
二互动探究:读水圈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将下列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填出
ABC
FG
(3)请找出图中参与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并将其代号列出。
(4)从图中分析,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5)图示各环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是(写字母名称)。
三精讲点拨
读课本“水循环示意图”及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四基础练习
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地球上淡水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B冰川C河水D湖泊淡水
3.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A冰川融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大气降水
4.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活动
一交流展示
⒈水圈和水循环的概念
⒉读课本“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图,结合相关文字
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将各水体按照占全球水量比重由
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②人类目前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哪些水体?它们占全球水量的比重大约多少?这对人类用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D在水循环各个环节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水循环》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自然界的水循环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可见水为生命之源,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活动2【活动】水圈的构成”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3.2思考:(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明确河流水体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理解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河流→湖泊;而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湖泊→河流。
高中地理《水圈和水循环》的教案.doc
多媒体课件展示讲解。
)2、洋流的分布[学生活动]读下列全球风带与大洋环流相关模式图,找出风带与大洋洋流的关系以及主要的洋流类型。
(解析:在赤道两侧的信风作用之下,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在中纬度盛行西风的作用下,海水自西向东流动从而形成中纬度西风漂流,大洋东西两侧的海水由于地转偏向力和补偿流动的共作用,形成由低纬流向高纬度的暖流或由高纬流向低纬度的寒流。
)[承转]世界洋流分布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具体的分布受盛行风,陆地轮廓,海陆分布等影响还是很复杂的。
[活动]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示意图。
1)说明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
2)分析南纬40附近海区洋流的分布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相比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南纬40附近各大洋西风漂流连在一起,形成横亘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其性质是寒流,这是因为①南极是冰雪大陆,气温极低,会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水温。
②南极大陆周围漂浮着许多冰山,浮水融化吸热降低了海水温度。
③南极大陆干冷的极地东风加剧了海水降温。
而在北半球,40N附近的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这两股暖流从低纬度流来,故属暖洋流。
)3)观察中低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差异,归纳洋流流向与洋流性质的关系。
[讨论]假如要使一个漂流瓶由北美沿岸漂流到亚洲沿岸,或由南美沿岸漂流到澳大利亚沿岸,漂流瓶应在哪里投放?其可能的路径有哪些?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继续活动]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后,填下表归纳。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对象影响举例气候1、、纬间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2、洋流性质:暖流温湿、寒流温湿。
1、欧洲西部气候的形成。
2、澳大利亚西海岸环境的形成。
海洋生物1、寒暖流交汇丰富。
2、上升流将深层物质带到表层。
1、加拿大渔场,日本渔场,英国渔场的形成。
2、秘鲁渔场的形成。
海洋航行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速,逆流速。
海洋污染1、加速污染。
2、扩大污染。
油轮发生泄露。
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一教案
水圈与水循环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圈和水循环相关知识;2.掌握水圈和水循环的概念、构成和作用;3.掌握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方法;4.学会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
二、教学内容1. 水圈1.水圈的概念;2.水圈的构成和组成;3.水圈的作用。
2. 水循环1.水循环的定义;2.水循环的过程;3.水循环的重要性。
3. 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1.水资源的开发;2.水资源的保护;3.水资源的利用。
三、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水圈和水循环的概念、构成和作用;2.学生学会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性;2.学生意识到重视和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3.实验教学法;4.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1. 水圈1.回顾水的基本概念,引入“水圈”概念;2.分组讨论水圈的概念以及水圈的构成和组成;3.整合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展示给全班,让全班学生对比一下不同小组的看法;4.点名几位同学讲述他们对水圈的认识;5.学习水圈的作用:观看相关视频,引导学生理解水圈对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水循环1.引入水循环的定义和重要性;2.展示水循环的示意图,让学生明白水循环的过程;3.实验教学:开展水循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从而加深印象,体验它对我们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带领学生分析水循环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1.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2.带领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开发方法,包括: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设计、水资源评价等;3.带领学生了解水资源的保护方法,包括:加强水资源的监测、保护水源地、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等;4.带领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
七、教学总结1.概括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和重点;2.点名两三位同学汇报今天的收获和体会;3.列举一些案例,增强学生的学科交叉理解和应用能力;4.引导学生思考今后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资料
生物水
永冻土 底冰 湖泊淡 水
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主要是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导学设计1题)
在水资源利用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节约用水 ✓地表水体应防止污染(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 ✓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以及地 下水水源地污染
资源型缺水(因水资源少)
水资源短缺的类型
(参阅课本P49“活动”)
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B )
A.海洋水 B.冰川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
2A..关以于雨河水流补径给流为变主化的的河正流确,叙流述量是季( 节D)变化都很
大 B.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汛期: 春季 原因: 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 实例: 东北地区的河流(该地区河流的夏、秋汛
为雨水补给)
4.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
✓ 当河流水高于潜水面时,河水补给地下水 ✓ 当潜水面高于河水水面时,潜水补给河水 ✓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往往水量稳定
5.河流与湖泊之间的相互补给
运动的过程。
2大.循水环循)环、按海其发上生内的空循间环范和围陆,上分内为 循海环陆间三大循类环。 (又称 3降.水水循环、的下主要渗环节、有地蒸表发径流、、植物地蒸下腾、径水流汽输等。送 、
回顾总结
知识点梳理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4(((5与给..降123作水我) ) )用水循国促联塑明环大进系造量显的多各四,一地意数种大河致义河水圈表流;:流体层径我形主的,流国要不态更量西断靠变北新进大。化地行与区气,的物维降气一质护些水温全河球迁(流雨水移,变的和水受化动补有)能冰态给密平,量切雪衡河的融;的流联转流系水换量。;变补化
2.3《水圈和水循环》6大赛获奖教案 附配套练习
《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了解河流主要的补给方式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4、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5、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6、阅读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重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梳理海洋水一、水圈的组成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大气水淡水二、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大循环):环节最全,和陆地水 1、空间类型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陆上内循环2、主要环节:蒸发、、降水、、下渗、联系了四大圈层3、作用促进地球上水体的,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迁移塑造了三、洋流1.是海洋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暖流:水温比水温高2.分类寒流: 水温比水温高中低纬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特点: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特点:3.分布规律南纬40度附近形成时针方向流动的。
性质为北印度洋海区形成洋流夏季时针冬季时针对气候影响:暖流起到的作用,寒流起到的作用北海道渔场:和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和对渔业的影响北海渔场:和4.地理意义上升流海区形成渔场:寒流形成渔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净化速度,污染范围对航海的影响:航行速度快,巩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淡水中储量最大的水体是 ( )A.河流水 B.淡水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水2.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水循环是 ( )A.海陆间大循环 B.陆地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三者都具有明显的作用3.根据目前科技水平,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 ) A.海水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凝结降水4.下列人类活动违反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的 ( )A.跨流域调水 B.引水灌溉 C.大面积地排干湖泊和沼泽 D.修建水库读图,回答5~6题:5、若a点所在的线是大陆西岸,b点所在的线是大洋西部,且都在低纬度,则( )A. a点附近有暖流流经 B.b点附近有寒流流经C.a点附近有寒流流经 D.b点附近有西风漂流6、若a、b点同在南半球,且分别位于l月份的海洋和陆地上,则不正确的是 ( )A.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较低纬凸出B.b点附近的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C.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北凸出D.b点附近的等温线向北凸出读图,回答7~8题:7、图中洋流L1和L2的流向可能是 ( )①L1向东流,L2向东流②L1向西流,L2向西流③L1向东流,L2向西流④L1向西流,L2向东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假若L1和L2流向相同 (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②北京昼长夜短③夏威夷高压强盛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下列四幅洋流示意图,属于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是 ( )10.在如下图所示的海洋图,哪一幅是北半球大洋东岸寒流分布示意图( )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水圈与水循环教案【篇一:水圈和水循环教案】《水圈和水循环》教案吴国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圈的组成、水体及水圈的特点;(2).认识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意义;(3).掌握洋流的概念、形成、分布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1).结合图示熟悉各种水体的储量;(2).根据“水循环示意图”比较三种水循环的差异。
(3).联系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认识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4) .联系世界气候、渔场,分析洋流的地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加深水资源有限性的认识;(3).增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1、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2、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时安排】 2-3课时【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2.读图分析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中也讲过: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因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就是水圈。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一、水圈的组成1、水圈的概念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材料展示[材料] 课本材料“地球表面71%被水面所覆盖,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思考讨论: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但为什么许多地方缺水严重?读课本图2-3-2 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的比重2、水圈的水体组成水圈是由各种水体组成的。
分析缺水的原因: (1)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小——自然原因(2)污染和浪费严重——人为原因实际上,陆地上冰川是淡水的主题,但不易利用,浅层的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水容易利用。
(转折导入)李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奔流到海真的不复回吗?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学生看书自学)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2水圈与水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2.知识难点:
-水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及其地理意义。
-分析水资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实际能力。
-水循环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圈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运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强化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践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内容:重点关注学生对水圈与水循环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标准:以学生能理解、运用水圈与水循环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为评价标准。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资料分析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的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解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提高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圈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水圈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蒸发、降水、径流等。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水圈与水循环的基本知识,理解其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3.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图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水圈与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研究性作业要注重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水圈和水循环教案【导入新课】前面几节我们了解了地球由四大圈层组成,由内往外依次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并且我们在第一、二两节中学习了岩石圈和大气圈的相关知识。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看几张图片。
地球上存在这无穷无尽的水,它们以各种形态存在海洋、陆地以及大气之中。
那么存在于海洋、陆地以及大气之中的水之间有没有联系呢?那又是怎样联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的有关水圈的知识。
[板书标题]【板书】第三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水圈和水循环【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在海洋、陆地、大气中的各种形态的水构成了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这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演示讲稿】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哪些是咸水?(咸水:海洋水、地下咸水、咸水湖泊水)淡水所占比例有多大?(2.53%)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少?(30.45%)【小结深入】可以看出,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占主体的冰川及永冻土底冰是目前人类尚不能利用的。
另外,在地下淡水中,由于它们非常分散,而且绝大部分埋藏很深,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浅层水可供人类利用。
据科学家计算,目前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过渡】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这么有限,那么,随着人类对淡水的利用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岂不是很快就枯竭了吗?淡水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呢?学生讨论,得出否定的结论。
【点题】自然界的水资源是不会枯竭的,因为,水在地球上是循环运动的,在这种循环运动中,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
【板书)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高潮(重难点突破)(多媒体动画分步骤展示:水循环)师:(操纵动画,一一指出各环节名称)大家看由海到陆再到海,依次经过哪些环节?生:(看着动画,随着老师的指示)由海到陆再到海,依次经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几个环节。
《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
《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尝试画水循环图。
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个小组合作活动确立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态度,树立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的思想。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再去解释现象形成概念。
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现阶段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相对小学阶段明显提高,但是逻辑思维不强、综合概括能力不高。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对根、茎的结构及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等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大部分同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具体过程及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不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1.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实验展示学习目标小组代表课前准备实验。
组长带领组员观察桌面装置,写下实验现象。
提出自己的猜测来解释现象。
活动2【活动】探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路径实验:观察红墨水在芹菜中的运输路径。
引导学生通过横切和纵切等多种方式来观察红墨水走向。
学生展示过后出示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路径图。
给出植物蒸腾作用概念。
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水分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运输的。
用自己的话描述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过程。
并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水分的运输路径。
小组讨论解释课前实验出现的现象。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腾作用。
活动3【活动】蒸腾作用的意义1.视频资料:为什么树荫底下温度更低而湿度更高呢?2.介绍杏仁桉树;100多米高的树,水是如何运送到叶片上的呢?参照课本113页的内容,试着解释这些现象,得出蒸腾作用的意义。
蒸腾拉力学生较难得出的点,适当点拨。
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一教案
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圈和水循环的基本概念。
2.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作用。
3.了解水循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作用。
2.水循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水圈水圈是指地球上水分子在不断发生变化和转移的循环过程。
它包括地表水循环、大气水循环和地下水循环。
水的循环过程如下:•蒸发:太阳能使水面上的水变为水蒸气,升入空气中。
蒸发还可以来自地表水、树木的蒸腾以及动物的呼吸。
•凝结:水蒸气在冷却而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
气温越低,云就越低。
•降水:当云中小水滴达到一定大小时,就会下降成为雨雪或霰。
这个过程叫做降水。
•地表径流:降下来的雨水流到地面上,从山地流下来的水称为溪流、河流或江河。
其中一部分水渗入地下。
•蒸散:太阳能使水面、河流表面、湖面、海面、植物叶片等处的水变为水蒸气升到大气中。
2. 水循环的作用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子在不断发生变化和转移的循环过程,它起到了以下三个主要的作用:•为植物和动物提供水源。
•形成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维持地球内外部分光滑平衡。
•调节气候,维持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
3. 生态环境水循环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
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循环的不断进行,能够为动植物提供水源,并形成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等各种水文地理环境,这些水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图例展示水循环过程。
2.探究法,带领学生进行各种水循环实验,体验水的流动和变化。
3.问答法,提问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对于水循环的了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
五、教学评价1.以问答法进行检测评价,提问学生对于水循环的了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
2.结合实验和课堂讲授,对学生的实验和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3.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水圈和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掌握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作用,并了解了水循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021年整理〗《水圈和水循环》优秀教案
《水圈和水循环》教案(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入)十几年前,日本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日本以东的洋面播撒了大量的带有颜色的物质。
大约五十天以后,这些带有颜色的物质在美国旧金山以西的洋面出现了。
这一有趣的实验说明:世界大洋的海水是连续运动的整体。
海洋中的海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又叫海流。
(板书)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二)三、洋流板书推进(新知识传授)师: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气运动是洋流的主要动力,此外地球偏转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洋流具有非常大的规模,例如,墨西哥湾暖流湾流,它的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总径流量的2021。
下面我们就着重来学习洋流的有关知识。
板书1、洋流的形成师:海水为什么会做大规模运动?让我们来做一个试验!(拿出水槽、放入一定量的水)师:这个水槽就好比是一个大洋,我们如何在不搅动的情况下使海水发生运动呢?生1:吹风,风带动水槽里的水动。
师:很好,在自然界中,盛行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着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这叫做风海流。
世界上的洋流多属风海流,例如,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和信风所形成的洋流: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南北赤道暖流等。
板书(1)、风海流生2:加热一部分,水会产生对流。
师:不错,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同,引起海水的流动,这叫做密度流。
例如,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由于受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地中海蒸发旺盛,周围又无大河流入,海水的盐度较高,密度大,水面降低。
而大西洋中的海水,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较小,水面比地中海高。
于是,大西洋表层海水便经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底部海水由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同理,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其表层洋流分别从地中海和印度洋流入红海,然后由底部各自补回。
1.2.3《水圈与水循环》教案.doc
1.2.3《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了解水循环的途径、规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理解洋流的成因;解释、应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地理图表,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现状的描述,增强学生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逐渐形
成科学发展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示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是什么颜色?(蓝色)为什么会是这种颜色呢?
地球表面大约有71%被水所覆盖,地球又有水球之称。
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
水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地下及生物体中,它相互转化,不断循环运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圈层水圈。
本节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水圈的组成及水的循环、运动。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板书课题]
一、水圈的组成。
合作讨论
[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每组一位代表发言,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形式多。
附件下载。
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教案一、课标分析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课标,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知识,如水循环、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银子之一;水资源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
三、学情分析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了解了组成地球的四大圈层,本章内容的前两节已经介绍了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本节课的内容为水圈可自然而然的进入。
同时水是人类生存得必要条件之一,学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地球上水圈的组成的饼图的分析和水循环示意图的分析与绘制,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人类生存得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五、教学重点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六、教学难点1、陆地水体之间相互补给关系。
2、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圈的组成、水体及水圈的特点;(2).认识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意义;(3).掌握洋流的概念、形成、分布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1).结合图示熟悉各种水体的储量;(2).根据“水循环示意图”比较三种水循环的差异。
(3).联系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认识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4) .联系世界气候、渔场,分析洋流的地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加深水资源有限性的认识;(3).增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1、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2、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方法】学生自学、比较、读图分析与教师的引导、归纳、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复习四大圈层,说明今天开始研究水圈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一、水圈的组成1、水圈的概念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材料展示材料1 杭州4月7日电记者陈穆商报道:浙江境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55亿立方米,近年来却出现了用水困难。
专家预测,随着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矛盾还将会进一步加剧,到2010年浙江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达到55亿吨,占当年用水量的16.8%,2020年缺水67亿吨,占当年需水量的18.3%。
被称作“水乡”的浙江为何出现如此严重的用水困难?材料2 据报道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
材料3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姚润丰)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材料4课本材料“地球表面71%被水面所覆盖,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思考讨论: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但为什么许多地方缺水严重?读课本图2-3-2 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的比重2、水圈的水体组成水圈是由各种水体组成的。
分析缺水的原因: (1)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小——自然原因(2)污染和浪费严重——人为原因实际上,陆地上冰川是淡水的主题,但不易利用,浅层的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水容易利用。
思考讨论:作为学生,我们平时应如何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练习1 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D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地球上各种水体所占的比例。
(转折导入)李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奔流到海真的不复回吗?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学生看书自学)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板图讲解水循环过程(教师边绘边讲)引导读书填表比较水循环类型水循环发生领域水循环环节练习2 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C )A、塔里木河B、天山冰雪融水C、长江D、未登陆的台风解析:塔里木河是内流河,只发生在内流区域,不参与海陆间循环,天山冰雪融水也只发生在内流区域,未登陆的台风只限于海上内循环,只有长江东流入海,直接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拓展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目前人类主要有哪些活动影响着水的循环如修建水库、植树造林;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3、水循环的意义(学生看书自学)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其意义有三点:1)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运动和能量传输得以转化。
3)水循环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应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辩证的认识: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讲,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缺水或水质性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练习3 完成方框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由图可知,海洋是水循环的源地,也是水循环的归宿,而且海陆间循环的环节较多,由此确定该系统为海陆间循环。
天山处在内流区域,它的冰雪融化后没有最终流入海洋;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的热带气旋,未登陆的台风只参与了海上内循环。
答案:(1)a -① b -⑥ c -① d -③ e -④ f -②课本活动 看图2-3-4和2-3-5:讨论:比较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和异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判断它们分别以那种补给类型为主。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 根据坐标分析影响因素(1) 河流一年中哪几个月的流量较大,什么原因?(2) 图2-3-5中1、2、11、12月份有何异常,为什么?(教师) 这幅图反映的是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的水源补给状况。
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由于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来补给。
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气温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会增加。
在我国新疆地区天越旱,人们越盼望出太阳。
图中1、2月份是空白,说明气温在0℃以下,山上冰雪冻结,河流断流。
练习4 读“河流径流量与降雨量关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条河流的径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其补给水源主要是 。
(2)这条河流的丰水期出现在 (季节),原因是 。
(3)关于这条河流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② ① ③ ④⑤ ⑥ 海洋 (1)把代表水循环各环节的字母填入方框内相应位置。
a 、地表径流b 、地下径流c 、蒸发d 、降水e 、下渗f 、水汽输送(2)此系统代表的是 循环,又称大循环,此循环A.与地中海气候分布一致B.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一致C.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D.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4)这条河流在地球上水循环过程中参与的是循环类型。
这种水循环可以使。
答案:(1)降雨量大气降水(2)夏季降水量大(3)BD(4)海陆间大循环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淡水资源得以再生材料展示材料5 在十年前,日本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日本以东的洋面播撒了大量的带有颜色的物质。
大约五十天以后,这些带有颜色的物质在美国旧金山以西的洋面出现了。
这一有趣的实验说明什么?(世界大洋的海水是连续运动的整体。
)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学生自学)洋流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思考讨论:暖流和寒流的水温状况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在不同纬度海区的暖流水温不一定高于寒流。
一般的,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是暖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是寒流。
学生阅读知识窗这部分内容主要说明什么问题?1. 洋流按成因的分类2.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因素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转)下面我们通过阅读课文中的两幅图形;来掌握全球洋流分布规律,(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1.看图2-3-6思考洋流的流向和盛行风向之间有什么关系?说明洋流的主要动力是什么?2.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①以太平洋为例,说明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有什么规律?并说出具体的洋流名称。
提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②南半球横贯三大洋的西风漂流和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北半球的西风漂流被阻断?提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差异③观察北印度洋海区有什么特殊情况?并分析原因。
.提示:季风和北印度洋的面积教师总结:(边绘洋流模式图边讲解)1.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有呈反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3.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4.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填绘洋流分布简图练习5、读图,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C(承转)由于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中各组成要素和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作为地球水体的主体海洋水的运动必然对周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展示(1)世界气候和洋流分布图分析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大的原因?世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还是西岸?为什么?(2)材料6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8日电(记者熊伊眉)俄罗斯4大石油公司27日就建设一条从西西伯利亚油田至俄北部摩尔曼斯克港的石油管道。
摩尔曼斯克港是俄罗斯北方地区唯一的深水不冻港,它将被建成能够停泊大型油轮的石油码头。
(北纬 69.0 度,东经 33. 度)分析原因。
2、找出图中寒、暖流交汇的位置,分析寒、暖流交汇对海洋生物有什么影响?3、材料 7 在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大量的原油泄漏和燃烧,导致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海水污染,对周围海域海洋生物的生存形成了严重威胁,甚至危及我国和日本沿岸的渔业生产:对虾产量锐减,贝类养殖几乎瘫痪。
为什么海湾战争造成的石油污染,会影响到我国和日本沿岸的渔业生产?4.提问:我国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总是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夏季返回,这是为什么?教师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2)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3)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4)扩大了海洋污染(5)影响航行练习6 右为“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图中abC三条洋流的名称分别是、、,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和,它们分别是风带和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2)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它位于a和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于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的等。
【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总结、梳理本课知识,锻炼学生总结、梳理知识的能力【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