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诊断效能的Meta分析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1型糖尿病
(1)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
诊断时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可以是轻度非特异性症状、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或昏迷,取决于病情发展阶段。
多数青少年患者起病较急,症状较明显;未及时诊断治疗,当胰岛素严重缺乏或病情进展较快时,可出现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某些成年患者,起病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糖尿病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有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
尽管起病急缓不一,一般很快进展到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
这类患者很少肥胖,但肥胖不排除本病可能性。
血浆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
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可以阳性。
(2)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
通常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甚至衰竭,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酮症甚至酸中毒,但病程中β细胞功能可以好转以至于一段时期无需继续胰岛素治疗。
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阴性。
在不同人种中临床表现可有不同。
病因未明,其临床表型的差异反映出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异质性。
诊断时需排除单基因突变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
自身抗体与1a型糖尿病的诊断和预测
自身抗体与1a型糖尿病的诊断和预测
杨光燃;杨金奎
【期刊名称】《国际内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4(031)004
【摘要】1a型和1b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存在胰岛自身抗体.本文主要就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问题进行阐述:①哪些抗体可作为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志;②用于诊断1型糖尿病的胰岛自身抗体能否预测非糖尿病患者群的1型糖尿病的发生.
【总页数】4页(P150-153)
【作者】杨光燃;杨金奎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在成人隐匿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J], 胡晖;陆伟成;刘伟才
2.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在1型糖尿病诊断及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J], 刘香萍;郑信华;陈莉萍;张勤;李碧云
3.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价值 [J], 王洋洋;沈飞霞
4.糖尿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1型糖尿病分型诊断 [J], 范志广;朱俊英;邢忠
5.5种自身抗体与1型糖尿病的预测和诊断 [J], 杨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1型糖尿病分型诊断
糖尿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1型糖尿病分型诊断作者:范志广朱俊英邢忠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第22期[摘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1型糖尿病分型诊断。
方法选取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0例1型糖尿病,60例2型糖尿病,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试剂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分析其检测结果。
结果 1型糖尿病组GADA、IAA、ICA检测阳性率高于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P[关键词] 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胰岛素[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b)-0123-02临床中,糖尿病属于常见慢性疾病,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糖代谢紊乱、血糖升高。
按照发病机制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早期分型与诊断对于临床治疗、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发现,自身免疫介导胰岛β细胞破坏同糖尿病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检测自身抗体表达对于糖尿病早期分型、诊断十分重要[1-2]。
对于糖尿病患者,其体内有多种胰岛β细胞抗体,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是较为重要抗体。
该文主要分析糖尿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1型糖尿病分型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0例1型糖尿病,60例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组中,18例女,22例男,年龄为34~58岁,平均为(45.44±9.33)岁;2型糖尿病组中,25例女,35例男,年龄为33~60岁,平均为(44.75±10.22)岁。
将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妊娠糖尿病以及继发性糖尿病患者排除。
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对照组,其中22例女,28例男,年龄为29~59岁,平均为(43.45±10.09)岁。
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作者:夏月平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第05期[摘要] 1型糖尿病,也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有所涉及,但主要是青少年和儿童。
该文对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1型糖尿病产生原因、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抗体对1型糖尿病的检测意义以及诊断意义,最终论述了多种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诊断意义;检测意义;相互关系[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a)-0192-031型糖尿病(T1DM)是先是β细胞被破坏从而导致了相关的胰岛功能被破坏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出现这种疾病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他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不能正常工作,体液免疫表现为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存在,主要包括抗胰岛素抗体、抗络氨酸磷酸酶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这些异常的抗体会损害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 细胞,使其不能正常的分泌胰岛素。
该文针对这些自身抗体进行多方面的综述。
1 1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1型糖尿病产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可以判断遗传缺陷是引发这种疾病的基础。
这种遗传原因主要表现为人的第六对染色体的LHA抗原体异常。
很严重的是这种遗传特点是家族性的,换句话说就是,如果父母有这种疾病,那么他们的后代与正常人的后代相比出现糖尿病的概率就会大大的提高。
其次,很多专家也都认为病毒感染也能引起一型糖尿病。
因为,在患有这种疾病的开始一段时间往往伴有病毒感染史,而且它主要出现在病毒感染之后。
比如风疹的病毒以及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的病毒都有可能引起1型糖尿病[1]。
2 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这种疾病容易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和儿童时期[2],另一个主要的并发阶段就是更年期,因此这些年龄阶段的人平时应该更加注意对自己保养等。
它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就是发病突然、急骤,具有糖尿病的一般特征,即“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身体急剧消瘦、口渴,体重下降速度非常明显。
诊断性meta分析 手把教你做临床 Meta 分析——诊断试验性 Meta-Disc 分析
诊断性meta分析手把教你做临床Meta导读:诊断性meta分析,手把教你做临床Meta 分析——诊断试验性Meta-Disc断性试验meta手把教你做临床Meta 分析——诊断试验性Meta-Disc 分析临床治疗的基础首先是需要准确的诊断,准确诊断性Meta 分析是Meta 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次想向大家推荐的是一款专用于诊断性试验的免费Meta 分析软件,临床医学、临床检验、临床病理、临床科研人员、临床康复科及临床影像科等工作人员可用它写上一篇高大上的诊断准确性试验的Meta 分析文章。
安装软件Meta-DiSc 是一个免费的下载软件,登录http://www.hrc.es/investigacion/metadisc_en.htm,下载安装软件,目前最新版本是1.4 版。
运行软件在试行此软件之前,必须明确和熟悉准确诊断性Meta 分析里结果计算的经典四格表(可能不会在您所纳入的文献中出现,需要研究人自己总结并准确的填写在四格表内,不易混淆而且方便分析)。
TP:True positive 表示真阳性的结果,用数字表示;FP:False positive 表示假阳性的结果,用数字表示;FN:False negative 表示假阴性的结果,用数字表示;TN:True negative 表示真阴性的结果,用数字表示。
1打开软件,可以看到如下界面Author:第一作者名+ 文章年限,如Rachow 2013;StudyID:纳入文献的排序编号,亦可以按照自己理想的排名排序;2数据的输入有三种方法可以输入,我们掌握其中两种就足够运用,一种是当纳入的文献较多的时候,可以按照软件中表格的形式对应写在Excel 表上,点击复制Ctrl+c,并点击黏贴Ctrl+v,便可以copy 至软件中的表格内;另一种当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时,则可以直接用手动输入到Meta-disc 数据表内,如下图。
3数据的分析(1)合并统计量的分析运行如下图点击Analyze,在下拉窗口中选择Tabular Results,并点击向右指示的三角箭头,可出现Sensitivity/Specificity;Likelihood Ratio;Diagnostic OR 和灰色的SROC Area(SROC 面积)。
1型糖尿病抗体标准
1型糖尿病抗体标准一、概述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了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在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预测中,检测相关抗体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
本文将介绍1型糖尿病的常见抗体标准,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65)、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锌转运体8抗体(ZnT8A)。
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65)谷氨酸脱羧酶是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酶,GAD65抗体是1型糖尿病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约80%可检测到GAD65抗体。
该抗体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三、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素自身抗体是针对胰岛素的自身抗体,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被检测到。
IAA的出现与胰岛素治疗相关,但在1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IAA也可自行消失。
IAA的存在可以影响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四、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细胞抗体是针对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被检测到。
ICA的阳性预测值较高,但阴性预测值较低,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ICA的存在提示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五、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酪氨酸磷酸酶是调节细胞信号转导的重要蛋白激酶,IA-2A抗体是针对该蛋白的自身抗体。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检测到IA-2A抗体。
该抗体与GAD65抗体有一定的重叠,但IA-2A抗体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略低于GAD65抗体。
六、锌转运体8抗体(ZnT8A)锌转运体8是调节细胞内锌离子平衡的重要蛋白,ZnT8A抗体是针对该蛋白的自身抗体。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约60%可检测到ZnT8A 抗体。
该抗体在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预测中的价值还在研究中,但其与1型糖尿病发病的关联性较强。
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水平的检测
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水平的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当中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造成巨大的危害,而在患者的血清当中可以检测到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也就是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
近代临床医学研究也已经发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时,可以检测到组織型谷氨酰胺酶抗体的存在,研究患者的这方面检测情况可以对患者的病症进行一定的预测,同时为早期预防治疗提供帮助,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综述分析,观察目前医学研究中的进展情况,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整理,为临床医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1型糖尿病;血清;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检测1型糖尿病(T1DM)是胰岛β细胞选择性被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症发生后,患者的外周血中会生成针对β细胞的自身抗体,包括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氢酶抗体、胰岛素瘤相关蛋白-2抗体等,而胰岛自身抗体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预测和诊断T1DM的免疫学标志物[1-2]。
因此在临床上研究T1DM患者的血清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tTGA)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1 T1DM胰岛自身抗体胰岛自身抗体是T1DM的自身免疫反应产物,在临床研究中,已经发现的胰岛自身抗体共有20多种,临床上患者检测的抗体包括IAA、ICA、GADA、IA-2A 及ZnT8A等[3],在临床血清检测中,由于患者的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的差异,对患者的血清中胰岛抗体的阳性检测率也均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患者的抗体出现的顺序、时间、滴度的差异,同一个抗体检测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可能较低,目前临床上T1DM胰岛抗体检测中,常用的几种抗体检测结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敏感性也具有一定的不同,为了确保患者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在临床检测中常采用联合检测的方法,即将几种常见的胰岛抗体均进行检测。
DAISY[4]研究表明,近90%的T1DM儿童体内会表达2个以上的自身抗体,而抗体的出现与患者的IAA水平具有直接关系,而这种检测与患者的糖尿病诊断也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这方面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更加准确的完成T1DM前期的诊断,便于临床对T1DM的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1型糖尿病相关的主要自身抗体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1型糖尿病相关的主要自身抗体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刘伟平向丽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20期刘伟平1 向丽21.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自贡 643000;2.重庆长寿石堰镇卫生院,重庆401220[摘要] 该文综述了1型糖尿病(T1DM)相关的主要自身抗体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T1DM的主要自身抗体包括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A-2自身抗体(IA-2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共四种。
ICA是胰岛β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也是免疫介导疾病的一个标志。
GADA是T1DM发病初期的免疫标志,也作为T1DM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疗效监测指标。
IA-2A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T1DM亚型)中具有较高的滴度,可用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辅助诊断。
IAA在TIDM自身免疫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不是糖尿病特异性抗体,在甲状腺疾病和正常人群中均具有一定的阳性率。
[关键词] 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4)12(a)-0049-02[作者简介] 刘伟平(1980-),湖南株洲人,硕士,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检验研究工作。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也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1-2]。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由于该型糖尿病依赖胰岛素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故以前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
T1DM的基本特征为起病较为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3]。
T1DM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糖尿病,它具有胰岛β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表现。
在T1DM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ies,GADA)、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ies,IC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A-2自身抗体(Tyrosine Phophatase IA-2 Autoantibodies,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4-5]。
四种自身抗体在1型糖尿病检测中的应用
四种自身抗体在1型糖尿病检测中的应用作者:何睢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1期摘要:目的评价胰岛细胞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抗胰岛β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四种自身抗体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T1DM患者23例及30例健康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中GADA、ICA、IAA、IA-2A四种自身抗体。
结果 T1DM患者中GADA、ICA、IAA、IA-2A四种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8%、30.4%、21.7%和21.7%,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关键词:糖尿病,1型;自身抗体;胰岛1型糖尿病(T1DM)是由于自身免疫损伤胰岛β细胞,从而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分泌减少的疾病。
目前认为,最早确认的胰岛细胞抗体(ICA)是一种针对数种胰岛细胞分子的异质抗体系列;接着发现的是胰岛自身抗体(IAA)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参与1型糖尿病发病;1994年,又发现了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4年7月~2015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T1DM患者23例为患者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发病年龄15~78岁,平均(46±32)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0年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
健康对照组为2014年11月~12月来本院检查的健康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5~82岁,平均(53±28)岁,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
1.2采血分别留取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待凝,离心分离血清,体积不少于150ul,排除溶血和高脂血标本,-20℃保存备用。
1.3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WB)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试剂盒由深圳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其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阳性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2 结果2.1 T1DM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GADA、ICA、IAA、IA-2A检测阳性率比较见表1。
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20-11-04T14:41:53.59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2期作者:王芃开1 张俊涛1 董蔓莉1 张红岩1 冯淑梅2 [导读] 讨论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王芃开1 张俊涛1 董蔓莉1 张红岩1 冯淑梅21 黑龙江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2 吉林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摘要】目的:讨论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50例1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1型糖尿病组,50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2型糖尿病组,50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
对选取的人员实行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在1型糖尿病组中GADA的阳性率达到30.00%,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以及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ICA/IAA/GADA检测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其他组合检测,差异较大(P<0.05)。
结论:在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使用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单一检测以及两种抗体结合检测,并且可以将2型糖尿病以及正常体检人员区分开,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1型糖尿病;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临床意义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慢性疾病,在发病后会出现糖代谢紊乱,还会影响多个器官,造成多种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在临床检测中使用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以将糖尿病分型检测出来,并且检测的阳性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高[2]。
本文中选择50例1型糖尿病的患者,50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50例正常体检人员,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50例1型糖尿病的患者,50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50例正常体检人员。
其中1型糖尿病组:男,女分别为25例,25例,年龄/年龄均值为:33岁到51岁、(45.12±1.32)岁。
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疾病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疾病体验质性研究的M e t a整合赵晓瑞1,2,黎虹1,2,唐春华1,2,李虹1,2,张露1,2,胡可芹1,2*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637000;2.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Q u a l i t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d i s e a s e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a d o l e s c e n t sw i t h t y p e1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aM e t a i n t e g r a t i o n Z H A OX i a o r u i,L IH o n g,T A N GC h u n h u a,L IH o n g,Z H A N GL u,H U K e q i n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N o r t hS i c h u a n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S i c h u a n637000C h i n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H U K e q i n,E-m a i l:1098556015@q q.c o m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i n t e g r a t e t h e q u a l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o n t h ed i s e a s e p e r c e p t i o na n de x p e r i e n c eo f a d o l e s c e n t sw i t h t y p e1d i a b e t e s,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t a k i n g t a r g e t e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m e a s u r e s.M e t h o d s:T h e q u a l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o n t h e d i s e a s e f e e l i n g s 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a d o l e s c e n t t y p e1d i a b e t e s p a t i e n t sw a sr e t r i e v e df r o m P u b M e d,E M b a s e,W e bo fS c i e n c e,t h eC o c h r a n e L i b r a r y,EB SC O,C I N A H L,M e d L i n e,P s y c h I N F O,C N K I,C B M,W a n F a n gD a t a b a s e,a n d V I P.T h es e a r c h p e r i o d w a sf r o m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t h e d a t a b a s e t oD e c e m b e r2022.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 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 q u a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s t a n d a r d so f J B I e v i d e n c e-b a s e dh e a l t h c a r e c e n t e r i n A u s t r a l i a,t h ee v a l u a t i o n w a sc o n d u c t e d,a n dt h er e s u l t s w e r es u mm a r i z e da n da n a l y z e du s i n g a p o o l e d i n t e g r a t i o n m e t h o d.R e s u l t s:At o t a l o f15a r t i c l e sw e r e i n c l u d e d,a n d42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w e r e e x t r a c t e d a n d 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8c a t e g o r i e s,f o r m i n g3i n t eg r a t e dr e s u l t s:th edi s e a s eb r i n g sah e a v y b u r d e n,o v e r c o m i n g t h eo b s t a c l e so fd i s e a s e m a n a g e m e n ta n do b t a i n i n gg r o w t h,a n de x t e r n a l s u p p o r t s t i l l n e e d s t o b e i m p r o v e d.C o n c l u s i o n: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p r o b l e m s o f p a t i e n t s,r e d u c e t h e n e g a t i v e e x p e r i e n c eb r o u g h tb y t h ed i s e a s e,p r o v i d es u p p o r tt o p a t i e n t sf r o m t h eh o s p i t a l,c o mm u n i t y,s c h o o l,f a m i l y a n do t h e r a s p e c t s,s u g g e s t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d i s e a s e m a n a g e m e n t m o d e l f o ra d o l e s c e n tt y p e1d i a b e t e s p a t i e n t s,a n d p r o m o t et h ed i s e a s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K e y w o r d s t y p e1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a d o l e s c e n t s;d i s e a s ee x p e r i e n c e;d i s e a s e m a n a g e m e n t;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M e t ai n t e g r a t i o n;e v i d e n c e-b a s e dn u r s i n g摘要目的:系统整合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疾病感受与体验的质性研究,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检索P u b M e d㊁E M b a s e㊁W e bo f S c i e n c e㊁t h eC o c h r a n eL i b r a r y㊁E B S C O㊁C I N A H L㊁M e d L i n e㊁P s y c I N F O及中国知网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㊁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疾病感受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㊂根据澳大利亚J o a n n aB r i g g s I n s t i t u t e(J B 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归纳分析㊂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提炼出42个研究结果,归类为8个类别,形成3个整合结果:疾病带来沉重负担㊁克服疾病管理障碍并获得成长㊁外界支持仍需改进㊂结论:重视病人的心理问题,减少疾病带来的负性体验,从医院㊁社区㊁学校㊁家庭等方面向病人提供支持,建议构建针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的疾病管理模式,促进病人的疾病管理㊂关键词1型糖尿病;青少年;疾病体验;疾病管理;质性研究;M e t a整合;循证护理d o i:10.12102/j.i s s n.2095-8668.2023.22.0021型糖尿病(t y p e1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T1D M)通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1]㊂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统基金项目 2022年度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编号: 2022S K002作者简介赵晓瑞,护士,硕士研究生在读*通讯作者胡可芹,E-m a i l:1098556015@q q.c o m引用信息赵晓瑞,黎虹,唐春华,等.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疾病体验质性研究的M e t a整合[J].循证护理,2023,9(22):3998-4005.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在20岁以下年龄组全球年发病人数估计为128900例[2]㊂目前,我国青少年T1D M病人约4.7万例,每年新增约6000例,并呈逐年上升趋势[3]㊂青春期被认为是最复杂的阶段之一,在此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和社会心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患有糖尿病的青少年必须学习血糖管理㊁胰岛素注射㊁饮食管理和运动管理等来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5],因而其容易产生极高的心理压力和负性心理体验[4]㊂目前,国外对青少年T1D M病人的疾病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较多,而国内该领域的质性㊃8993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023V o l.9N o.22研究相对较少,且单一的质性研究并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该人群的疾病体验与相关需求㊂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并整合青少年T1D M病人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了解该人群疾病的真实感受和内心需求,为开展有效的干预和支持提供依据㊂1资料与方法1.1文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 u b M e d㊁E M b a s e㊁W e bo fS c i e n c e㊁t h eC o c h r a n eL i b r a r y㊁E B S C O㊁C I N A H L㊁M e d L i n e㊁P s y c I N F O8个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 B M)㊁维普数据库(V I P)㊁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 N K I)4个中文数据库中关于青少年T1D M病人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㊂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12月㊂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㊁青少年1型糖尿病㊁疾病感受㊁体验㊁需求㊁质性研究㊁扎根理论㊁定性研究㊁现象学㊁访谈等;英文检索词包括t y p e1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㊁a d o l e s c e n t*㊁T1D M㊁q u a l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㊁g r o u n d e d t h e o r y*㊁e x p e r i e n c e㊁f e e l i n g*㊁n e e d*㊁p s y c h o l o g*等㊂以P u b M e d数据库为例,具体检索策略如下: #1t y p e1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M e S H]#2t y p e1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T i A b]O Rt y p e1d i a b e t e s [T i A b]O R T1D M[T i A b]O R T1D[T i A b]O R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i n s u l i n-d e p e n d e n t[T i A b]O R J u v e n i l e-o n s e td i a b e t e s [T i A b]#3 t e e n a g e r[T i A b]O Ra d o l e s c e n t[T i A b]O R j u v e n i l e [T i A b]#4 #1O R#2O R#3#5p s y c h o l o g*[T i A b]O Re x p e r i e n c e[T i A b]O R f e e l i n g* [T i A b]O R n e e d s[T i A b]O Re x p e c t a t i o n[T i A b]O Rc o g n i t i o n [T i A b]#6 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T i A b]O R q u a l i t a t i v es t u d y [T i A b]O Rn a r r a t i v e s t u d y[T i A b]O Rn a r r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T i A b] O R q u a l i t a t i v ei n t e r v i e w s t u d y[T i A b]O R g r o u n d e dt h e o r y* [T i A b]O Rs e m i s t r u c t u r e i n t e r v i e w[T i A b]O R 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 [T i A b]O Re t h n o g r a p h i c r e s e a r c h[T i A b]#7#4A N D#5A N D#6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p o p u l a t i o n,P),确诊为T1D M,年龄10~19岁,患病时间ȡ3个月;2)感兴趣的现象(p h e n o m e n ao f i n t e r e s t,I),青少年T1D M病人的疾病体验;3)情境(c o n t e x t,C o),青少年T1D M 病人住院期间㊁在病人家中或学校;4)研究设计(s t u d y d e s i g n,S),以现象学㊁扎根理论㊁人种学㊁民族志等为研究方法的各类质性研究文献㊂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的文献;2)无法获取全文或仅有摘要的文献;3)患病人群不相符的文献㊂1.3文献筛选与资料获取文献筛选和提取工作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当遇到意见分歧时,由第3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判断㊂借助N o t e E x p r e s s文献管理软件去除重复文献,然后通过阅读题目㊁摘要和全文,逐步进行剔除和筛选,最终确定纳入文献㊂资料提取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㊁国家㊁年份㊁质性研究方法㊁研究对象㊁感兴趣的现象㊁情景因素㊁主要结果㊂1.4方法学质量评价分别由2名研究者采用澳大利亚J o a n n aB r i g g s I n s t i t u t e(J B 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6]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以 是 否 不清楚 不适用 进行评价㊂纳入的文献分为A级㊁B级㊁C级3个质量等级,完全满足评价标准的为A级,表明发生偏倚的可能性较小;部分满足评价标准的为B级,表明发生偏倚的可能性为中等;完全不符合评价标准的为C级,表明发生偏倚的可能性较大㊂最终纳入质量为A级和B级的文献,剔除C级文献㊂当评价结果出现分歧时,则双方协商或交由第3名研究人员仲裁㊂1.5 M e t a整合本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 B 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创立的M e t a整合中的汇集性整合法[7]对结果进行整合㊂研究者反复阅读分析纳入研究,理解各项结果的内涵,将相似结果归纳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类别,然后将类别归纳为整合结果㊂2结果2.1文献检索结果初步检索共获得1576篇文献,通过文献追溯获得文献3篇,剔除重复文献后获得1313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阅读题目㊁摘要后获得90篇,阅读全文复筛文献后最终纳入15篇[3,8-21]文献㊂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㊂㊃9993㊃循证护理2023年11月第9卷第22期(总第114期)图1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2.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表1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纳入研究国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感兴趣的现象情景因素主要结果温敬冬等[3] 2022中国现象学研究法㊁个人深入访谈法12例青少年T1D M病人,年龄10~19岁,患病时间ȡ3个月了解青少年T1D M病人的疾病感受与体验在医院内分泌科的示教室,访谈时间为30~45m i n提炼了3个主题:经历疾病挑战;个人应对;创伤后成长D aC r u z等[8] 2018巴西描述性探索性研究㊁焦点小组和半结构式访谈9例12~18岁青少年T1D M病人,诊断为T1D M至少1年从他人伦理的角度了解青少年T1D M病人的经验帕拉伊巴州1所大学医院的儿科门诊,进行了2次焦点小组访谈,半结构化访谈法作为补充提炼了2个主题:了解糖尿病诊断;糖尿病病人的感受R e c h e n b e r g 等[9]2018美国混合研究㊁半结构式访谈法29例10~16岁青少年T1D M病人,诊断为T1D M6个月及以上描述T1D M的焦虑症状体验,尤其是那些与糖尿病自我管理任务相关的症状半结构化的电话采访包括10个开放式的问题,平均时间为27m i n提炼了1个主要的主题:复杂的青春期,3个子主题:T1D M管理融入日常生活;脆弱与焦虑;睡眠被干扰的无休止循环K i n g等[10] 2017英国扎根理论㊁个人深入访谈法20例青少年T1D M病人,年龄16~21岁,在青春期患有糖尿病探讨青少年T1D M病人的生活经历,了解他们对糖尿病的观点㊁看法和担忧电话预约到病人家中,邀请病人讲述他们的故事,描述他们对诊断的反应提炼了5个主题:障碍;发展技巧;管理情绪;社会世界;健康护理专业人员P i n a r等[11] 2022土耳其现象学研究法㊁半结构式访谈法19例12~18岁青少年T1D M病人(女14例,男5例),诊断为T1D M至少6个月旨在确定T1D M如何影响青少年的生活棉花堡大学医院的儿科诊所进行,访谈时间为15~45m i n提炼了3个主题:经验㊁感觉和知觉㊂第1个主题中,患有T1D M的青少年报告了他们的经历;第2个主题中,青少年解释了患有糖尿病的感觉;第3个主题中青少年说明了如何将自己视为糖尿病病人㊃0004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023V o l.9N o.22(续表)纳入研究国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感兴趣的现象情景因素主要结果Gür k a n等[12] 2020土耳其现象学研究法㊁半结构式访谈法18例青少年T1D M病人,年龄为11~17岁,诊断为T1D M至少1年探讨T1D M青少年病人维持有效管理T1D M所需行为的障碍糖尿病科采访室,访谈时间为25~45m i n提炼了3个主题:对糖尿病的负面感受;个人障碍;环境障碍A n d e r s o n 等[13]2019牙买加叙事研究㊁焦点小组19例青少年T1D M病人,平均年龄14岁探讨了青少年糖尿病管理的经验,旨在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指导,以提高青少年糖尿病管理水平焦点小组,访谈时间为90m i n提炼了1个中心主题:控制㊂包括5个子主题:糖尿病控制他们的生活;糖尿病引起差异;不幸;抵制控制;支持W a n g等[14] 2010中国解释学现象学方法㊁半结构式访谈14例T1D M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4.2岁,患有T1D M至少1年探讨青少年T1D M病人的校园生活经历参与者的家中或安静的餐厅中进行,平均时间为56.92m i n提炼了6个相互关联的主题:相同但不同;隐蔽和公开;限制和自由;独立和被依赖;脱离轨道和走上正轨;疾病认定和否认L e s a g e等[15] 2021南非探索性研究㊁半结构式访谈8例12~18岁青少年T1D M病人,诊断为T1D M至少12个月探讨T1D M青少年的疾病认知,以及这些认知如何与疾病的治疗相互作用参与者家中或病人熟悉的地方进行,平均时间45m i n提炼了4个主题:对T1D M的感知是负面的;与T1D M一起生活导致不同的感觉;T1D M的管理具有挑战性;T1D M管理是由恐惧驱动的曾冬阳等[16] 2017中国现象学研究法㊁半结构式访谈法9例青少年T1D M病人,年龄11~17岁,病程3个月至6年了解T1D M青少年对疾病的认知和体验医院儿科㊁内分泌科和门诊,访谈时间为30~40m i n提炼了2个主题:T1D M病因和防治的认知缺乏基本的认识;治疗依从性的认知差强人意C a s t e n søe-S e i d e n f a d e n 等[17]2017丹麦视觉叙事㊁半结构式访谈法9例15~19岁青少年T1D M病人,诊断为T1D M至少1年,7名母亲和6名父亲了解患有T1D M的青少年及其父母的经历,以确定他们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过程中对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技能的支持需求参与者的家中㊁学校或工作场所或医院进行,访谈时间为55~82m i n提炼了4个主题:争取安全;争取正常生活;争取独立;担心未来M a l i n等[18] 2021瑞典解释学方法㊁个人深入访谈10例13~18岁青少年T1D M病人,诊断为T1D M至少1年探索和阐明患有T1D M的年轻人在瑞典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生活经历参与者选择地点进行个别访谈,如学校㊁图书馆,平均时间为52m i n提炼了1个总的主题: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因疾病而改变和重组㊂6个子主题:感受身体的新情绪;过着受限制的日常生活;诊断后生活开始发生变化;得到理解和支持;告知有关糖尿病的信息很重要;学校可能存在一些问题H u n g等[19] 2020中国现象学研究㊁个人深入访谈法18例13~18岁青少年T1D M病人,诊断为T1D M超过1年,并定期接受胰岛素治疗旨在了解T1D M青少年的自我管理经验在病人家中或附近的快餐店,访谈时间为50~90m i n提炼了4个主题:对血糖自我管理的误解;依赖和脱离父母对血糖控制的援助之间的冲突;由于时间表变化而导致血糖控制方案中断;缺乏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动力㊃1004㊃循证护理2023年11月第9卷第22期(总第114期)(续表)纳入研究国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感兴趣的现象情景因素主要结果B a b l e r等[20] 2015美国扎根理论㊁个人深入访谈法11例11~15岁青少年T1D M病人,诊断为T1D M6个月或更长时间了解青少年糖尿病病人的经历,并建立一个理论范式,为干预设计提供信息访谈地址情景不详;访谈时间约为60m i n提炼了6个主题:认识到生活正在发生变化;采取行动预防危机;暴露以获得支持;承担照顾的负担;接受 新常态 ;希望有一个正常的未来B a t i s t a等[21] 2021巴西探索性研究㊁半结构式访谈9例10~18岁青少年T1D M病人,诊断为T I D M的时间为最短1年分析青少年T1D M病人的自我管理的支持需求帕拉伊巴教学医院的儿科门诊和参与者家中进行,平均时间为60m i n提炼了4个主题:卫生小组的纵向监测;家庭在自我管理培训中的支持;政府对自我保健和T1D M缺乏管理的投入;来自社交网络的支持2.3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见表2)表2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纳入研究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⑨⑩质量等级温敬冬等[3]是是是是是否不清楚是是是B级D aC r u z等[8]是是是是是否否不清楚是是B级R e c h e n b e r g等[9]是是是是是否否是是是B级K i n g等[10]不清楚是是是是否否是是是B级P i n a r等[11]是是是是是否否是是是B级Gür k a n等[12]是是是是是否否是是是B级A n d e r s o n等[13]是是是是是否否是不清楚是B级W a n g等[14]是是是是是否不清楚是是是B级L e s a g e等[15]是是是是是否否是是是B级曾冬阳等[16]是是是是是否否是是是B级C a s t e n søe-S e i d e n f a d e n等[17]是是是是是否不清楚是是否B级M a l i n等[18]是是是是是否不清楚是是是B级H u n g等[19]是是是是是否否是是是B级B a b l e r等[20]是是是是是否否是是是B级B a t i s t a等[21]不清楚是是是是否否是是是B级注:①为哲学基础与方法学是否一致;②为方法学与研究问题或研究目标是否一致;③为方法学与资料收集方法是否一致;④为方法学与研究对象㊁资料分析方法是否具有一致性;⑤为方法学与结果阐释是否一致;⑥为是否从文化背景㊁价值观角度说明研究者自身状况;⑦为是否阐述了研究者对研究的影响以及研究对研究者的影响;⑧为研究对象及其观点是否具有典型性;⑨为研究是否符合伦理规范;⑩为得出的结论是否源于对资料的分析和阐释㊂2.4 M e t a整合结果对纳入研究进行反复深入阅读与分析后,共提取42个研究结果,归纳为8个类别,最终综合为3个整合结果㊂2.4.1整合结果1:疾病带来沉重负担2.4.1.1类别1:疾病带来的生理不适青少年T1D M病人最初出现 三多一少 的症状时感到很新奇,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一开始我很饿,吃得像马一样,同时我瘦了,不得不一直小便 而且我很渴,一种以前从未感觉到的新的渴 [7]),在学校内,疾病的症状出现时更加难以应对( 很口渴,还老是要上厕所,有时候上课又不方便去,就憋得很难受 [3]);而且难以忍受频繁的胰岛素注射( 天天胰岛素注射很不舒服,虽然注射很长时间了,还是会感觉到注射部位疼痛 [3]);此外,血糖控制不佳导致低血糖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有天晚上我的血糖在半夜下降,我最终像癫痫发作一样 [9])㊂2.4.1.2类别2:疾病导致的多重压力疾病带来的不适以及繁重的管理任务会影响病人的学习( 我知道我的成绩低于预期了 [10]);由于疾病持续的治疗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经济压力( 如经济状况,你知道我母亲没有足够的钱做事情了 [9]);害怕朋㊃2004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023V o l.9N o.22友知道病情,社交压力变大( 我很害怕我的朋友会因为我有糖尿病而把我排除在外,我认为他们不会和我说话 [11]);父母频繁地干涉疾病管理导致病人不满,家庭带来的压力变大( 我受够了我父母 不停地询问我的血糖值,总是控制我的食物,我想要的只是他们让我一个人呆着,相信我 [12])㊂2.4.1.3类别3:病人的负性体验明显疾病控制不佳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青少年的心智发育不成熟,对并发症的恐惧更加明显,如害怕发生手足并发症( 我不想失去我的脚,我的手 所以我非常担心未来 [13])和对低血糖的恐惧( 我非常恐慌,有天晚上我的血糖在半夜下降,我最终像癫痫发作一样 [9])㊂有时会受到身边同学异样的眼光( 但我的同学总是盯着我看,看起来很好奇,觉得我很特别 [14]),也有被孤立的感觉( 每个人都做某些事情,如果我的血糖很低,我不得不坐在角落里 [15]),甚至因为疾病而受到嘲笑和排斥( 很多人过去常常取笑我,说我是个机器人 就像是传染病 [15]);由于害怕疾病被嘲笑产生社会污名,而隐瞒病情( 我没有告诉所有朋友,只告诉了一个密友,因为我认为别人会取笑我 [11])㊂糖尿病难以治愈,而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管理,病人会抱怨投入时间太长( 我总是需要把时间花在检查㊁住院和治疗上,这感觉很糟糕 [11])而表示很沮丧和疲劳( 它就像一条链条,我被它困住了 [14]; 我什么都不想做 也不想被打扰 [10]),甚至产生抵抗治疗的情绪( 治疗这么久血糖也没有稳定下来,我都不想再打针了,破罐子破摔吧 [16])㊂此外,大多数病人也表现出了对未来的担忧( 每次血糖升高,都会在某个时候影响你的预期寿命 [17])㊂2.4.2整合结果2:克服疾病管理障碍并获得成长2.4.2.1类别4:疾病管理依赖外来帮助青少年起病年龄比较早,早期疾病管理更多依赖家人的帮助( 起初,妈妈和我一起上学,她来学校吃午饭,帮我注射胰岛素 [18]);除治疗外,家人也会通过改变家庭的生活方式来支持病人( 他们开始和我一起吃饭,不吃糖,更多地使用甜味剂,不吃油炸食品 [7]);在校期间,家长也会求助老师帮忙协助管理疾病( 妈妈教老师们如何帮助我控制血糖 [18])㊂此外,也会依赖朋友的帮助( 我都会告诉他们,如果我晕倒了 他们知道我的葡萄糖片在哪里 [10])㊂2.4.2.2类别5:疾病自我管理的障碍因素青少年由于年龄比较小,发育不成熟,对糖尿病的表现和危害缺乏认识( 反正治不好了,那为啥还要天天打胰岛素啊 [16])㊂大多数青少年表示遵守饮食限制很困难( 这对我来说很难,因为我们都是年轻人,喜欢甜食之类的东西 [13])㊂学习负担重,影响了病人管理疾病( 在高中,我需要为了高考而准备,需要去补习班 我只是买来食物吃了它,没有考虑它的份量也没有测试我的血糖 [19]);在学校管理疾病很困难( 学校的食物不适合我们 [12]; 我有时在学校忽略了血糖检查 因为离开教室去测试有点尴尬 [18]);老师缺乏疾病知识也会阻碍疾病的管理( 一些老师不让你吃东西,他们知道你有糖尿病 [13]);为了寻求同龄人的归属感而暂停疾病管理( 我在中学时开始和朋友一起抽烟 当我和朋友出去时,我没有注射胰岛素 [19])㊂2.4.2.3类别6:逐渐找到平衡,积极面对疾病,获得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少年的心智逐渐发育成熟,认知水平逐渐提高,能够调节负性情绪,安慰自己( 至少你还能看起来正常,那些患有脊髓灰质炎的人,他们的问题非常明显 [14]);可以接受糖尿病的存在,并将糖尿病融入他们的生活中( 这是发生过的事情,你知道 对我来说,这是正常的,我愿意向其他人敞开心扉 [9]);逐渐适应自我管理,并感恩他人的付出( 现在我负责大部分事情,饮食㊁服用胰岛素㊁检查血糖水平 对我来说,最主要的事情是开始照顾自己,我也为此感谢我的母亲 [7]);意识到自身健康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学习很重要,但我的身体更重要,我还年轻,以后日子还长,要好好治疗糖尿病 [3]);认为疾病也为生活带来了益处( 我积极地看待这一点,因为对我来说,作为一名糖尿病病人意味着吃得健康,我们比其他人吃得健康得多 [11]);期待未来的美好生活( 努力学习,以后去别的地方上大学,祖国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 [3]);并寻求职业目标,想要帮助他人( 我想现在我最大的目标之一就是成为一名研究人员或内分泌学家,因为我看到她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我希望能够为其他人做这件事 [20])㊂2.4.3整合结果3:外界支持仍需改进2.4.3.1类别7:得到理解和支持父母在提供支持方面起着核心作用( 父母帮助了我很多 他们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出现 [21]),朋友也会给予鼓励和支持( 我有很多朋友,他们给了我帮助和支持,我经常和他们讲我的感受 [10]),病友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可以互相帮助( 我们糖尿病病友微信群里的病友会相互分享糖尿病治疗㊁护理经验,可以帮助到我 [3]),对医务人员有高度的评价( 他们推动我前进,并不只是关心你的疾病指标,而是问你的整体情况 [13])㊂㊃3004㊃循证护理2023年11月第9卷第22期(总第114期)2.4.3.2类别8:希望改进的支持方面医务人员在做检查时往往忽略了疾病的主体为青少年本身,没有尊重病人获知信息的权利( 医生总是不理我,跟我妈妈说话,这真的让我很生气 [10]);社会上很多人缺乏糖尿病的知识,不理解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而责怪青少年( 向大家提供更多信息,这样我就不必听到这是我自己的错,因为我吃了太多的糖 [18]);管理疾病会额外占用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希望学校在学习方面能给予支持( 由于各种治疗和复查 我想老师和同学能不能帮助我补课提高成绩 [16]);除了疾病知识外,希望提供一些敏感问题的信息,可以避免问题出现时的尴尬( 我认为他们应该做一份比如吸烟㊁性和酒这3件事的传单 因为你可以省去被提问时的尴尬 [10])㊂3讨论3.1关注疾病带来的沉重负担,减少负性体验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T1D M病人的疾病负担源于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㊁复杂的自我护理任务以及疾病对自身与外界的社交互动的影响㊂诸多压力源的存在,致使青少年的负性体验突出㊂在校医室㊁社区医院㊁糖尿病专科门诊等场所定期实施常规的社会心理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㊂有研究者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如正念认知[22]㊁灵活生活方式变革赋权法[23]和认知行为疗法[24]等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后,其负性体验有明显的改善㊂此外,同学们对疾病的污名化,老师们的 过度保护行为 等对疾病的错误理解,皆是病人不良情绪的重要来源㊂定期在学校进行糖尿病专题教育,引导学校师生正确认识疾病,从而侧面减轻病人的负性体验㊂值得注意的是,病人在管理疾病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如创伤后成长[25]等㊂因此,医务人员和家长在关注其生理指标是否合格的同时,应该引导病人积极面对疾病,促进其创伤后成长,形成完整的人格㊂3.2提供多方位的支持,促进疾病管理本研究结果显示,缺乏疾病知识㊁学校管理不便是导致青少年T1D M病人管理松懈的主要原因㊂可以通过传统的疾病教育方式如口头宣教㊁知识讲座㊁疾病管理手册等向病人提供疾病管理的信息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病人可以通过网络公共平台如微信公众号㊁微博㊁视频号等方式获得管理的知识㊂也有研究者通过远程干预[26]和软件开发[27]如随访A P P[28]和游戏A P P[29],增加了病人管理及疾病的趣味性和自主性,促进病人的疾病管理㊂也可通过组建病友群㊁组织疾病分享会,协助病人互相交流疾病管理经验㊁分享疾病知识㊁互相倾诉,从而增加病人的归属感和疾病认同感㊂有研究者运用同伴的力量,实施基于同伴教育的延续性护理[30]㊁组织糖尿病营地活动[31],在病人应对疾病和自我管理方面有积极发现㊂学校是青少年进行疾病管理的重要场所,可以建立糖尿病营养食堂㊁设置公开的疾病管理区域㊁加强校医室人员的疾病知识水平㊁建立常见疾病的紧急处理预案,为病人搭建一个舒适的管理环境㊂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病人逐渐渴望获得疾病管理的自主性,家长的适时赋权可以让病人适应独立管理疾病,为顺利地过渡到成年期做准备㊂3.3对未来工作的建议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有效的健康管理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带来的伤害,从而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32]㊂我国现行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众多,形式多样,目前较好的管理模式为 医院-社区一体化 和信息技术辅助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即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共同合作对糖尿病进行管理和信息技术辅助支持,使糖尿病管理更为有效和便利[33]㊂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及治疗效果等方面与成人糖尿病有较大差异,但是目前国内并未建立针对青少年T1D M病人的健康管理模式㊂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建议未来可以加入学校管理这一环节,建立 医院-社区-学校 一体化的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管理模式并辅以信息系统的支持,同时要增加社区和学校专业人员的配备,提高人员素质㊂此外,年长的青少年T1D M病人要顺利完成到成人独自管理疾病的过渡,过渡不充分的青少年T1D M病人有高达60%的医疗随访脱离,会增加住院的风险[34]㊂目前,国内尚未有针对成人过渡期T1D M 病人疾病管理干预的研究,而国外关于此方面的干预研究日趋成熟㊂今后可以参考国外的干预手段,构建适合我国青少年T1D M病人疾病管理过渡期的干预方式,减少随访的脱离,协助病人顺利完成到成人的过渡㊂4小结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的M e t a整合,深入诠释了青少年T1D M病人的疾病体验和需求,旨在建议医护人员㊁家庭㊁学校早期识别病人的负性心理体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㊂本研究中病人的压力源和管理阻碍都与学校这一环境密切相关,建议关注病人在学校的疾病管理,向学校师生普及疾病知识,提高校医室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建立合适的管理环境㊂此外,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纳入的15篇质性研究的质量均为B㊃4004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023V o l.9N o.22。
中西医结合治疗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Meta分析
研究结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Meta分析结果可以为其他类似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该疗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Meta分析
,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项标题
研究背景和目的
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
结果与讨论
结论与建议
目录
添加章节标题
01
研究背景和目的
02
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全球数亿人。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指标。
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推广价值:该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进一步推广至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中。
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福祉。
创新点:该研究综合分析了多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后续的临床试验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04
文献来源和筛选标准
文献来源:检索多个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
筛选标准:根据研究类型、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确定筛选标准
文献质量评价:采用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文献提取:提取符合条件的文献的相关数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免疫印迹法检测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免疫印迹法检测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免疫印迹法在检测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86例和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患者86例,共计172例相关资料。
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IB)对86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总阳性率(敏感性)为93.02%;对86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查特异性为97.67%。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86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总阳性率(敏感性)为97.67%;对86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查特异性为87.21%。
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IB检测l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的总阳性率(敏感性)明显低于ELIS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B检测l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的特异性明显高于ELIS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免疫印迹法在检测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当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免疫印迹法;1型糖尿病;酶联免疫吸附法【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26-02糖尿病的早期分型在胰岛素的治疗方面以及1型糖尿病的早期免疫干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1]。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当中存在了三种自身免疫标志物,分别为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抗体(IAA),这三种自身免疫标志物在糖尿病分型、糖尿病的研究、糖尿病的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3]。
为了进一步探讨免疫印迹法在检测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总结在我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86例和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患者86例,共计172例相关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86例和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患者86例,共计172例,年龄范围为11岁~49岁,平均年龄为(31.4±6.7)岁,体重范围为31kg~72kg,平均体重为(66.8±7.1)kg,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体检的健康者空腹的血糖值必须在正常范围内。
1型糖尿病国外诊断标准
1型糖尿病国外诊断标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了最新的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ADA的定义,根据以下三个标准可以诊断为1型糖尿病:1) 典型症状: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疲倦感或不易愈合的腹部或生殖器感染等。
典型的症状通常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2) 高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大于或等于7.0 mmol/L(126 mg/dL),或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11.1 mmol/L(200 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后血糖大于或等于11.1 mmol/L(200 mg/dL);3) 自身抗体:自身抗胰岛细胞抗体(IA-2A)或自身抗胰岛素抗体(IAA)或自身抗谷氨酸脱氢酶抗体(GAD65)阳性。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帮助确认诊断。
除了ADA的标准外,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提供了诊断1型糖尿病的标准。
根据WHO的定义,可以进行以下检测以诊断1型糖尿病:1) 空腹血糖水平大于或等于7.0 mmol/L(126 mg/dL);2) 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11.1 mmol/L(200 mg/dL),伴有典型症状;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后血糖大于或等于11.1 mmol/L(200 mg/dL)。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也提供了相关的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EASD和IDF的定义,可以进行以下检测以诊断1型糖尿病:1) 空腹血糖水平大于或等于7.0 mmol/L(126 mg/dL);2) 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11.1 mmol/L(200 mg/dL),伴有典型症状;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后血糖大于或等于11.1 mmol/L(200 mg/dL)。
总结起来,根据国际上多个权威机构的定义,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典型症状,血糖水平的测量和自身抗体的检测。
对于有典型症状的患者,血糖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如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 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11.1 mmol/L)即可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
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联合检测在1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联合检测在1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田静;苏兆花;赵艳【期刊名称】《糖尿病新世界》【年(卷),期】2024(27)6【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ies,GAD-Ab)、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ies,IAA)、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ies,ICA)联合检测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诊疗的40例T1DM患者及40名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的临床资料,分别设为T1DM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GAD-Ab、IAA、ICA检查,研究血清GAD-Ab、IAA、ICA三项联合检测在1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T1DM组血清GAD-Ab、IAA、IC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项抗体联合检测诊断T1DM的敏感性(95.00%)、准确性(93.75%)及阴性预测值(94.87)较单项检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26,13.628,12.543,P均<0.05)。
结论血清GAD-Ab、IAA、ICA三项联合检测明显提高1型糖尿病诊断价值。
【总页数】4页(P51-53)【作者】田静;苏兆花;赵艳【作者单位】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检验科;日照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相关文献】1.血清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抗蛋白酶3抗体和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血管炎中的诊断价值2.血清瘦素与血清脂联素联合检测在诊断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3.血清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4.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联合测定在糖尿病诊断分型中的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Ⅰ型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
IA2A存在于大约65%(55%-75%)的新发T1DM病 人中,而正常对照人群中阳性率小于1%。
IA-2Ab 特异性强,在不伴1型DM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中 较少发现。
T1DM患者中IA2A阳性率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15岁 以上T1DM者IA2A阳性率最高,随增龄阳性率逐渐下 降,但其发生率与DGA抗体无关。
在125例血清RIA法的阳性率为22.4%, ELISA的阳性率为26.4%, 两者的显著相关(P=0.025)。均 与ICA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和 0.01。 说明ELISA法可以替代RIA法做为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筛 选的有效手段。 (RIA试剂——欧蒙公司 ; ELISA试剂——美国BLOMERICA 公 司)
胰岛细胞 自身抗体的组合 预测Ⅰ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率
跟踪的年数
Progression to Diabetes vs Number of Autoantibodies
Percent not Diabetic
ICA可作为早期预测指标 能早于T1DM发病8年前被检测出 高滴度的ICA(大于20-40JDF单位)预示疾病进展的高危险性。 大部分T1DM病人的ICAs在发病2年后消失,ICA持续阳性超过2~3年者,
仅占T1DM的10%。 ICA滴度的持续高水平通常与β细胞的损伤有关,ICA的水平与C肽水
GAD抗体在大多数T1DM患者中阳性,且阳性率不随病程延长而下降。 实验显示新诊断的患儿中GAD抗体阳性率为74%,长病程者为67%, 而他们的ICA阳性率分别为64%和14%。
如在初发T1DM患者中查到GAD抗体有助于排除T2DM,以助于DM 诊断分型并指导治疗。
在T1DM一级亲属(高危人群), 33.3% 的GADA阳性者可能患 TIDM。 TIDM一级亲属中GAD抗体阳性率为15%左右,其中1/3在6~18个月 后发展为T1DM。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研究进展
杨斌;孙桂香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7(013)012
【摘要】胰岛自身抗体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防密切相关.最重要的几种与胰岛细胞内特殊蛋白对应的抗体是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很多研究已显示,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抗体出现的顺序不同,且预测疾病的价值也不同,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种类的糖尿病.在动物中可以通过利用这些抗体的产生来阻止1型糖尿病的发生,而在人类中还未得到相似的结果.另外,抗体检测还可以用于反映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的效果.
【总页数】3页(P944-946)
【作者】杨斌;孙桂香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8;R587.1
【相关文献】
1.1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杜馥曼;周慧贤;朱巍;冯琨;杨玉芝
2.1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B细胞特异性锌转运蛋白自身抗体检测标准的建立 [J],
邢春燕;曹维;陈家伟;杨涛;张奇;刘煜
3.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瘤医院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J], 梅玲;宋雪
4.1型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预防 [J], 颜淑红;肖凌凤
5.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肌钙蛋白Ⅰ、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刘艳菊;张志勇;张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身免疫糖尿病一级亲属临床特征、抗体筛查与β细胞功能变化的开题报告
自身免疫糖尿病一级亲属临床特征、抗体筛查与β细胞功能变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自身免疫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由于自身免疫攻击胰岛素生成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缺乏而引起高血糖。
T1D的发病年龄较小,多发生在儿童、青少年或成年初期,患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亚洲地区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T1D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失调等因素有关。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T1D与家族遗传有关,一级亲属中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因此,对自身免疫糖尿病一级亲属的筛查和预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课题旨在探讨自身免疫糖尿病一级亲属的临床特征、抗体筛查和β细胞功能变化,为T1D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一级亲属中T1D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名。
其中,男性51名,女性49名,年龄范围8-60岁。
2. 临床检测指标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家族病史、身高、体重、BMI、血压、血糖等。
采集静脉血进行HbA1c、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血糖、C肽、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素抗体(IAA)、抗谷氨酰转移酶抗体(GADA)和抗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的检测。
3.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T1D患病风险评估。
三、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对自身免疫糖尿病一级亲属的临床特征、抗体筛查和β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预计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 一级亲属中的T1D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不同亲属之间的患病风险存在差异,汇总分析可得到T1D患病风险评估模型。
2. 抗体筛查是T1D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ICA、IAA、GADA和ZnT8A等抗体的检测能够明确T1D的发病风险和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循 证 医 学 ・
1型糖 尿 病 自身 免 疫 抗 体 诊 断 效 能 的 M e t a 分 析
卓兰云 吴子安 黄宪章 庄俊华 吴炜霖 郑智明 陈颖婷
摘要 目的 : 评价分析 1 型糖尿病 自 身免疫 抗体胰 岛细胞 自身抗体 ( I C A) 、 胰 岛素 自身抗体 ( I A A ) 和谷
1型糖 尿病 ( t y p e 1 d i a b e t e s ) 为 自身免 疫性疾 病 。发病早期甚至在未出现临床症状前 , 血液中即 可检测到多种 自身免疫反应 的标记物 ,如胰 岛细 胞 自身抗体 ( I C A ) 、 胰岛素 自身抗 体 ( I A A ) 和谷 氨 酸脱羧酶 自身抗体 ( G A D A ) t ¨ 。本研究应用循证 医 学 的研 究 方 法 E 2 ] 对 1型糖 尿 病 的实 验 室 诊 断 做 进 步 的研究 和探讨 , 以求得 到最有利 于诊断 1 型 糖尿病 的实验室方案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文 献 收集
检测 I A A的 l 0 篇研 究之 间存在 中度 异质 性
/ 2 = 4 0 . 1 %, 见图2 。 若去除余振东E ] 这一篇文献后 9篇文献无异质性 / 2 =0 %。 2 . 3 . 2 1 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抗体合并诊 断效能
见表 2 。 3 讨 论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5 7 2 5 . 2 0 1 3 . 2 3 . 0 5 6
线下 面积 分别为 0 . 7 9 、 0 . 8 5和 0 . 9 O 。 结论 : T 1 D的诊 断效能 由高到低依 次为 I C A、 I A A、 G A D A。 诊 断 1型糖尿
病敏感度 最高的是 G A D A, 特 异度最 高的是 I A A。
关 键词
糖尿 病 , 1型 ; 自身免 疫抗 体 ; Me t a分析 ; 诊 断效能
作 者单位 : 5 1 0 1 2 0 广州 市 , 广东 省 中医院检验科
通 信作者 : 黄宪章
E - m a i l : g d m z z l y @ h o t m a i l . c o n r
2 . 2 文献 整理
著性水平设定为 P= 0 . 1 , 用/ 2 ( i n c o n s i s t e n c y . s q u a r e ) 评估异质性大小 . 严<2 5 %则异质性较小 , 2 5 %< <5 0 %则 为 中度异 质 性 。 / 2 >5 o % ̄ U 存 在 高度 异 质 性。若不存在异质性或异质性较小 。 则进行合并 分 析
氨 酸脱羧酶 自身抗体 ( G A D A) 的诊 断效 能。方法 : 检索 2 0 0 0 — 2 0 1 3年 的相 关文献 , 运 用 Me t a — d i s c 1 . 4 0软件进
行合 并分析 结果 : 共纳入 1 8篇文献 。 累积 样本量 为 2 2 8 0例 , 其 中病例 组 1 2 4 4例 , 对 照组 1 0 3 6例 。 G A D A 的合并敏 感度 与特 异度 分别 为 0 . 5 8 ( 9 5 %C I =0 . 5 5~0 . 6 1 ) 和0 . 9 7 ( 9 5 %C I =0 . 9 6~0 . 9 8 ) 。I A A合 并敏 感度 与 特异度 分 别为 0 . 3 3 ( 9 5 %C I=0 . 2 9 0 . 3 7 ) 和0 . 9 9 ( 9 5 %C I =0 . 9 8—1 . 0 0 ) , I C A的合 并敏 感度 与特 异度 分 别为 0 . 4 5 ( 9 5 %C 1 =0 . 4 2~0 . 4 9 ) 和0 . 9 8 ( 9 5 %C I =0 . 9 7 O . 9 9 ) 。G A D A、 I A A和 I C A综合 受试者 工作特征 曲
一
2 结果
2 . 1 文 献筛 选
从6 6 5篇文 献 中筛选 出质量 相
对较高 的文献 1 8 篇 ,其 中外文 5 篇 ,中文 1 3篇 ( 表 1 ) 。文献 年份 地 区
1 . 1 . 1 资 料 来 源 应 用 P u b m e d 、 N C B I 、 C N K I 、 C M C I 、 西文生物医学期 刊文献数据库 、 维普及万方 等 网站检索 . 检索到 6 6 5 篇相关文献 。 1 . 1 . 2 文 献 纳 入 标 准 与 文 献 排 除 标 准 纳 入 标 准: 应用 Wh i t i n g 等_ 3 _ 制订 的 Q U A D A S文献质量评 价 工具的 l 4条质量评 价标 准 。排 除标 准 : 方法 学 不健全 。 资料不全 , 无法 获取 四格 表数据 , 重 复发 表 的研 究 。 1 . 1 . 3 M e t a 分析方法应用 根据软件要求获取 四 格表信息 , 采用 x : 检验 比较诊 断优势 比( d i a g n o s t i c o d d s r a t i o , D O R) .分析 各 研 究 结 果 间 的异 质 性 , 显
检测 G A D A的文献 l 8篇 ,检 测 I A A的文献 1 0 篇。 检测 I C A的文献 1 1 篇。 2 . 3 Me t a分 析结 果 2 . 3 . 1 采用 x z 检 验 比较 D O R分析 检 测 G A D A 的1 8 篇研 究之 间存 在 中度异 质性 J 『 2 =3 8 . 5 %, 见 图1 去除文献 T a n d o n  ̄ 幅 ] 后1 7 篇文献具有轻度异 质 性 =2 0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