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练习课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

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

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六年级学生能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逆向思维,能根据具体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

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一、1、苹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⑴、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千克。

2、钢笔X元,比毛笔少了3元。

⑴、钢笔比毛笔少了()元。

⑵、毛笔是()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1)卖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精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精品教案一、分析教材、明确目标《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数学课程标准》、四个关注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知识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3、情感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灵活思维品质过从学生感兴趣的孙悟空、猪八戒的故事引入教学。

根据劳动付出比为5:3,总收入为160元,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这样,在解题策略的过程中:学生既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

而在拓展延伸时,诱导学生迁移运用探索发现的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并分析用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路。

从而也就解决了课本例3的问题。

这整个环节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在这样的探索学习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

2、自主探究,为合作学习创设平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本课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相应的解题规律,更好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能正确解答基本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基本训练二、基本题练习三、综合练习四、课堂五、作业1、口算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分数乘、除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将重点解答分数乘除应用题。

3、基本训练(1)问:解答分数应用题一般是怎样想的?(2)说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

(题目见幻灯)指出:确定了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就可以根据数量关系来解答分数应用题了。

1、做练习十13题问:数量关系是怎样的?该两题的三个数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题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做练习十第15题学生独立写出数量关系式并解答。

强调:,单位“1”已知的类型直接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的类型一般用方程解答。

3、补充应用题(1)先说出哪个数量是单位“1”,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苹果数棵数是果树棵数的'1/5(2)根据上面的条件,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使得它成为用乘法解答的应用题使得它成为用方程解答的应用题问:这两个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列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解答时要把单位“1”的数量当除数。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练习十14题课后感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几倍的问题也能归为单位“1”求。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49-5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实例,探究比的概念,学习比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比的概念的理解。

2. 比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3. 比的应用,特别是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比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比的题目,加深对比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4. 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每组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比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完成。

板书设计1. 比的应用2. 重点: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方法,比的应用。

3. 难点:比的概念的理解,比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比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做一些比的题目,巩固对比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提高题: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思考题: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对比有了直观的理解。

然后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比的计算方法。

通过应用环节,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比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的识别与处理。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理解障碍的知识点,它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重要影响。

在本节课中,识别出的教学难点包括比的概念的理解、比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比的应用,尤其是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准备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2.展示学生成果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25%=1/432人围棋班比围棋班25%航模班二、百分数的应用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评价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4、班内交流方法一:7-5.6=1.4(吨)1.45.6=0.25=25%方法二:75.6=1.25=125%125%-100%=25%三、试一试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2、几成是什么意思?※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2.25)2.25=0.362.25=0.16=16%四、练一练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教案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从而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自己找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并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一、激情导入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安排的座位就知道这节课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给你们小组起个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将组名写到黑板上。

二、复习,创设情境复习题:六一班有男生16人,丝生人,则男生和丝生人数的比为():(),男生占()份,女生占()份,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师:谁来完成填,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调查一组数据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调查表上,调查表如下: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和()这两个量,这两个量的比是():(),其中()量占()份,()量占()份,()量占两之和的()/ (),()量占两量之和的()/()。

师:打开电视或是翻开报纸,媒体竞相报道的就是伊拉克战争,战争带给伊拉克人们的是什么?大家看这么一组统计数字。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例2:根据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数字,截止到4月2日,在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的平民约有6850人伤亡,其中死亡和受伤的人数比为25:112,请你求出死亡和受伤各有多少人?师读题,请小组成员讨论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如果有了结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算式列在你们组名的旁边,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生分组交流,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这道题一共有几种做法,如果你对哪个小组的做法有问题尽可以发问。

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发现用按比例分配解决这道题的方法。

师:你们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不错!师: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你们检验了吗?允许生有少顷的讨论。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1】篇〗一.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准备与同学们一起应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百分数的综合应用)二.基本练习师:老师想向大家了解一些情况,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师:你的身高是多少?生1:我的身高是1米58。

生2:我的身高是152厘米。

生3:我的身高是145厘米。

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生1:我的体重是43千克。

生2:我的体重是38.5千克。

师:自己的身高和体重都知道,但你知道自己体内大约有多少千克的血液在流动吗?(生茫然并窃窃私语。

)师:你们称过吗?(生:没有)能称吗?(生:不能)师:是呀!称体内的血液这不要了大家的命了(众人笑)。

所以老师去查了一些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个科学研究的结果。

(课件出示:人体中血液的重量约占体重的7%)现在能知道了吗?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重来计算体内的血液重量。

反馈:生:我的体内有4.7千克的血液。

师:是怎样计算的?生:用自己的体重乘以7%。

师:你们都是这样来算的吗?生:是。

(学生讲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生:我的体重是44千克,所以是44×7%。

师:对呀!用这样一条简单的百分数知识就可以解决体内血液的重量问题,其实类似的问题在我们身上还可以找到许多,比如说:12岁左右的少年,头高占自己身高的14.28%。

(课件同步出示)看到这里,你能知道什么?生:能知道自己的头有多高。

师:你想知道自己的头高吗?(生:想)请算一算吧!(学生计算,师巡回。

)反馈:生:我的身高是155厘米,头高就是155×14.28%=22.134厘米。

生:我的身高是141厘米,头高就是141×14.28%=20.13厘米师:与上面同学的计算结果比较一下,我们的头高都一样吗?为什么?生:头高不一样,是因为身高不相同。

师:老师的头高是21.7厘米,你能帮老师算算身高吗?(课件同步出示)(学生计算,师巡回。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1.理解题意(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2) 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3.小组展讲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2.填空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m,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m4.一个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第4~5题,练习六的第4~6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比例的方法正确解答有关应用题.2.沟通整数、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联系,会用不同知识,从不同角度,多种方法解答有关应用题.3.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教具、学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二、回忆用比例解应用题,具体步骤有哪些呢?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最后教师总结如下:(1)判断.概括出题中两种有关联的量,找出题中隐蔽的定量,从而确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2)设未知数x,列方程.如果成正比例关系,列式是:x∶y=x1∶y1;如果成反比例关系,列式是:xy=x1y1.(3)解方程.(4)验算.(5)答题.三、分层练习1.基本练习.(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①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时间.②一本书的总字数一定,每行的字数与行数.③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的数量和总价.④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魇奔洌/P>(2)实际运用.①晶晶借了一本112页的《安徒生童话》,她4天看了28页.以这样的速度,预计几天可以看完?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②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6张,可以装订300本.如果每本18张,可以装订多少本?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③蚯蚓能消化许多垃圾,有人将7.5吨垃圾运到一个蚯蚓养殖厂,78天后,这些垃圾全部被消化了.这个养殖厂一年可以消化约多少吨垃圾呢?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此题有两种答案.2.综合练习.(1)一篇文章原稿每行30个字,共96行,如果改为每行32个字,一页纸35行的版式,那么这篇文章需打印多少行?共需几页纸?提醒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后再独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解:设需打印x行.30×96=32xx=9090÷35=2(页)……20(行)答:这篇文章需打印90行,共需3页纸.(2)扬扬骑车从家经过游乐场到少年宫,全程需1.5小时,如果她以同一速度从家骑车直接到少年宫,可以省多少时间?学生独立解答后,先在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再在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可能出现的答案有:(1)解:设从家直接到少年宫,要x小时.(2)解:设可以省x小时.(11+7)∶1.5=15∶x (11+7)∶1.5=15∶(1.5-x)18x=1.5×15 或(11+7)∶1.5=(11+7-15)∶x18x=22.5 解答过程略.x=1.251.5-1.25=0.25(小时)答:可以省0.25小时.3.发展练习.六(2)中队少先队员订《少年科学》杂志,全中队共交了792元,各小队订阅情况如下表,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各小队应交的钱数.第一小队 10本()元第二小队 12本()元第三小队 11本()元学生独立用各种方法算,算完后互相交流各自的方法及思路,再在全班交流.可能的方法有:方法一:792÷(10+12+11)=24(元)方法二:792×10/33=240(元)24×10=240(元) 792×12/33=288(元)24×12=288(元) 792×11/33=264(元)24×11=264(元)答(略).答(略).方法三:解:设第一小队应交x元.792∶(10+12+11)=x∶10x=240答(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3】篇〗教学内容:练习八的第59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比的基本运算以及比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熟练运用比进行各种运算,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解决相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例、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于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比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概念,熟练运用比进行各种运算,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比的概念,熟练运用比进行各种运算。

2.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解决相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比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比的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的应用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品打折、比赛评分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认识到比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的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比的计算和比的应用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一)复习铺垫1.说图意填空。

(投影)问:谁是单位1?2.说图意回答问题。

(投影)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3.准备题:(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少。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

(同桌互相说。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1000(吨)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

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1.1. 理解比例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比例符号。

1.1.2. 掌握比的应用方法,能够用比解决问题。

1.1.3. 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扩大和缩小比的大小。

1.2. 能力目标1.2.1. 能够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1.2.2. 能够合理选用比例方法,正确解决问题。

1.2.3. 能够通过多种方法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1.3. 情感目标1.3.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理解。

1.3.2.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3.3.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巨大的作用。

2. 教学内容2.1. 基本概念比例的概念及符号表示。

2.2. 实际问题2.2.1. 相同单位下的物品的比。

2.2.2. 不同单位下的物品的比。

2.2.3. 多个物品的比较。

2.3. 问题的整合和拓展2.3.1. 比的大小比较。

2.3.2. 比例的扩大和缩小。

2.3.3. 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3. 教学过程3.1. 知识点讲解3.1.1. 讲解比例的概念和符号。

3.1.2. 着重讲解相同单位下的物品的比。

3.1.3. 指导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3.2. 实例讲解3.2.1. 举例子说明相同单位下的物品的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3.2.2. 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熟练使用比例解决问题。

3.3. 问题拓展3.3.1. 引导学生通过比例的大小比较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比的应用方法。

3.3.2. 指导学生通过扩大和缩小比例,更好地实现数学运算。

3.3.3. 通过设计实际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

4. 教学重点和难点4.1. 教学重点:4.1.1. 理解比例的概念,熟练使用比例符号。

4.1.2. 掌握比的应用方法,能够用比解决问题。

4.2. 教学难点:4.2.1. 比的大小比较。

4.2.2. 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练习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练习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练习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练习”,课程内容涉及对比例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和运用比的概念,包括简单比例的计算、比例尺的应用、以及通过比例解决问题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进行比例的简单计算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比例尺的理解与应用:学生需要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比例问题的实际应用:将比例知识应用到生活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比例尺模型实际物品(如地图、模型等)练习题及答案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比例的性质,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应用。

3. 实例演示:使用教具进行比例尺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比例尺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例相关的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练习核心内容:比例的定义与性质比例尺的概念与计算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书面作业: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例知识的应用。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使用比例的物品或场景,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分享。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比例知识掌握的程度。

教学策略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并能将比例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简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其他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解答一些稍复杂的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需要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加以解决。

例题是已知某小学六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总人数以及其中男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女运动员人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材首先呈现一条表示运动员人数的线段,要求学生在这条线段上分别表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通过这样的操作,一方面能使男运动员人数与总人数的关系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女运动员的人数,可以先算出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当学生画图操作后,教材不在呈现具体的分析过程,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列式解答。

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算法,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

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的第1~2题中的数量关系都与例题相近,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例题所学习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瞧!岭南小学举办了学生运动会(媒体同时出示例题文字)他们六年级有45人参加,其中男运动占5/9,谁能知道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充分运用教材,以现实的、学生熟悉喜爱的活动场景引入新课,既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其中涉及到比的应用这一章节。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深入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比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运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比的概念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的例子,以及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比如水果的比较,来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来理解比的意义。

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比如水果的比较,来讲解比的基本运算方法,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计算来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巩固和加深对比的概念的理解。

4. 小组讨论:然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清晰地展示比的概念和比的运算方法,以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包括一些类似的例题和一些实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比的概念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学习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对比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我也会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比的应用的理解。

这就是我对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比的应用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探索按比分配的解决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增长生活经验,培养学生优化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分配的解决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调配奶茶的学具。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调查引入: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调查了在生活中哪里应用了“比”?学生出示各种调查资料。

2、师出示一瓶清洁剂,让一生读出瓶上的“配制方法”:“按浓缩液、水1:4 的比例”。

师:这里的1:4 是什么意思?生1:稀释液一共5 份,浓缩液有1 份,水有4 份。

生2:。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水占总体积的。

生3:浓缩液占水的,水是浓缩液的4 倍。

500 毫升的稀释液,问题是要加入多少浓缩液,多少水呢?3、师:现在要配制师出示例题2。

(二)合作探讨:1、全班合作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

师鼓励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生1稀释液总份数:1+4=5,每份是500-5=100(ml)浓缩液的量:100X 1 =100(ml)水的量:100X4 =400 (ml)生2:稀释液总份数:1+4=5浓缩液的量:500X =100(ml)水的量:500X =400( ml),水的量:500-( 1+) =400 (ml)生3:浓缩液占水的浓缩液的量:500-400=100(ml)生4:设每份量为X 毫升。

X+4X=500解得:X=100100 x 仁10( ml) 100 x 4=40( ml)3、检验。

师:你有什么办法检验结果正确吗?生1:100+400=240 (ml)生2:100:400=1:44、小结:刚才的例子可以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就叫做按比分配。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它。

4.5《比的应用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4.5《比的应用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4.5《比的应用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比”的知识比较物体的大小。

2.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以及“倍”的概念进行比较和计算,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和数学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一、复习:数字大小比较及解决问题二、讲授:“比”、“倍”的概念1. 明确“比”的概念(1)通过图片展现出“比”的概念。

(教师可排放家具、电器、文具等)(2)学生根据图片进行简单思考,提问学生对于“比”的概念。

“比”是什么?如何表示“比”?(3)讲授“比”的概念及写法:例如,1:2表示“小明的身高是小红的两倍”;3:4表示“大拇指长度为小指长度的四分之三”。

(4)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书本P12-P13的“小练习”,巩固“比”的概念。

2. 理解“倍”的概念(1)通过图片展现出“倍”的概念。

(教师可排放箱子、书包、苹果等)(2)学生根据图片进行简单思考,提问学生对于“倍”的概念。

“倍”是什么?如何表示“倍”?(3)讲授“倍”的概念及写法:例如,2表示“小明比小红大两倍”;3表示“米线长度为小红头发长度的三倍”。

(4)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书本P14-P15的“小练习”,巩固“倍”的概念。

3. 比的应用(1)老师出示两个长短不同的盒子,讨论两个盒子的大小,然后提出“两个盒子的大小比较可以怎样表示?”,让学生进行回答和思考。

(2)学生自行翻看书本P16-P17,完成“小实践”练习。

(3)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巩固“比”的应用。

三、练习:“比”的应用1. 小组合作(15 min)(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2-3人。

(2)老师出题:“谁的身高比较高?A的身高为1.75米,B的身高为1.60米。

”同时提供A和B两个学生的照片。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比较题目,例如:“A的身高比B高几分之几?”;“若C的身高为1.47米,与A的身高比是多少?”等。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小黑板、课前请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测试百米跑步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进行整理和练习。

二、基本练习1、根据下面的条件,说说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比徒弟的3倍少18个。

(2)一堆黄沙运走了30车后还剩下16吨。

(3)一条围巾的价钱比一副手套价钱的2倍多25元。

2、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1)学校舞蹈队有x人,歌咏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歌咏队有()人;舞蹈队和歌咏队一共有()人,歌咏队比舞蹈队多()人。

(2)踢毽的和跳绳的每组都是x人,踢毽的有5组,跳绳的有8组。

踢毽的有()人,跳绳的有()人;踢毽的比跳绳的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人。

三、练习与应用1、求x的值(1)三角形面积275cm。

(2)长方形周长9m。

第(1)小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列方程的.依据以及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第(2)小题先让学生独立列出方程。

交流时师随机板书不同的方程,并让学生说清列方程的依据。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2x+1.5×2=9 (x+1.5)×2=9 x+1.5=9÷2问:这几个方程哪些你会解了?请你说说应怎样解?(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加关注,注意个别辅导。

)交流完后,让学生解自己所列的方程,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理解的方程来解。

指名3位学生分别板演。

再集体交流。

2、第6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的。

3、第8题猎豹追捕猎物时的速度大约是一名优秀短跑运动员百米赛跑速度的3倍,大约比这名运动员每秒多跑20米。

这名运动员每秒大约跑多少米?这只猎豹呢?先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在体育课上测试百米跑步时的速度大约是每秒多少米?再让学生解答问题,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想。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二单元第5课时(比的应用)教学目标: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平均分,由平均分的“公平”引出今天的题目如果还按照平均分,反而不公平。

(两人共同合作劳动,完成份额不同,所得分配问题)2、小结:刚才两位如果劳动资额相同,所以他们获得的报酬要按1:1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也就叫平均分。

如果完成劳动份额不相同,所以他们获得的报酬要按1:1来分配就不公平,怎么办?(组织交流)师:这里的报酬要完成份额的比进行分配比较合理。

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揭示课题:按比例分配)二、初步感知1、想一想,两位应该按怎样的比来分配劳动所得?(板书:按完成的比3:2进行分配)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3:2的具体含义。

3、谁能用算式表示两位各应分得多少元?4、小结:通过刚才的生活实例,你认识了什么?(什么是按比例分配)三、自主探究,合作研习1、谈话: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按比例分配的例子是很多的,你有没有遇到过?说一个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学习第19页内容,由于我们昨天已经布置了预习,所以我们按以下提纲进行交流。

2、此时用PPT出示“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导学提纲”学习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9页。

学习目标1、认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应用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是学生在基本掌握了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后而进行的综合练习,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

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

按比分配问题有不同解法: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份数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乘法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

现在教材一般用第二种方法为主,因为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分数乘法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的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伸。

在教学中,一是要注意发挥练习课的检测评价功能,主要检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思维发展的水平;二是要注意发挥练习课激励功能,因为练习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应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是要注意发挥练习的思维训练功能。

思维训练离不开数学的学习,而数学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的训练,在训练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虽然初步掌握了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但对这类问题和分数应用题等知识之间的联系还不够清晰,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是比较困难的。

由初步掌握到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教学目标:
1.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分析信息等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感知“黄金比”的广泛应用过程中,了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美。

4、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灵活的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的。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应用”,大家懂得了这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解法,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二、重视专项练习,重现知识结构。

1.根据下列提示说一段话。

(1)本班男生:女生=4:5。

(提示:男生占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等。

下面两题相同)
(2)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21:78。

(3)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和底角的比是1:2。

2.看图说话。

蜂蜜:┖─┚
水: ┖─┴─┴─┴─┴─┴─┴─┴─┴─┚
(让学生说出: 蜂蜜和水的比是多少、蜂蜜占水的几分之几、蜂蜜占蜂蜜水的几分之几等。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要求大家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比的知识,请给大家讲一讲,另外还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摘录,板书。

课前让学生去调查生活中按比分配的事例,旨在让他们感受到比的应用在生活的广泛应用,从而对此产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
3.将上面第2题添上条件:一个杯子的容积正好是200ml,要冲兑一满杯这样的蜂蜜水,需要蜂蜜和水各多少毫升? (即P.50练习十二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解答,看谁的思路清晰,解法最多。

允许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解法,做完后小组交流各自的解法与检验方式。

教师突出强调按比分配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解法。


【设计意图】
专项练习(根据关键句说一段话的训练)是练习中的重要环节。

没有扎实的专项练习,学生很难举一反三,也很难做到解题思路流畅,方法灵活合理。

将“专项练习题”添上一个条件和问题,改编成一道基本练习题。

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唤起对“按比分配应用题”基本结构和基本解法的回忆,这种回忆又为后而的高层次练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设计中运用线段图呈现“蜂蜜”和“水”的比,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使学生解题时能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为后面改编和解答应用题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撑。

三、强化综合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一)让学生阅读P.51阅读材料“你知道吗”,了解“黄金比”的美,了解数学文化。

师:当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之间的比大致符合0.618:1时,这个比被称为“黄金比”,会给人一种优美的视觉感受。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黄金比”在建筑、摄影等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说出:拍摄照片中主要景物与画面的大小比符合黄金比,主持人站在舞台上位置符合黄金比,电视机屏幕的长宽比符合黄金比等。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不拘泥于各种常规练习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揭示周围事物的数学本质,让学生充分体悟数学的美,感受数学与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二)在现实情境中,设计开放性练习
1.师:其实,我们教室黑板上面的国旗,在制作中也运用了“黄金比”的知识。

国旗为长方形,长与高之比为3∶2。

2.学生活动:算出2÷3=0.667,非常接近0.618。

3.题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这组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方法)
(1)一面国旗的周长是960厘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本题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一般练习,但比基本练习题稍复杂一些,同时本题有多种解法。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探究此题解法并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渗透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2)一面国旗的长是240厘米,你还能得到哪此信息?
(本题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开放性变式练习,学生可以得到国旗的宽、周长、面积等信息,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
4.学生活动:比较这组题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
就这组对比题设计而言,它们涵盖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各种变式,防止学生陷入简单的对例题模仿当中。

同时,对比题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把学生置于发现者的位置,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愉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理念。

用神圣的国旗作为练习探究的内容,既是上环节介绍“黄金比”的自然延伸,又使学生初步了解《国旗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受到思想教育。

四、适度拓展延伸,加强知识联系。

1.某校六年级三个班人数统计图:
(1)你能得到哪此信息?(例如:一班、二班和三班人数的比是46:44:50)(2)如果学校把栽种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学生独立计算,并进行组内交流)
(3)如果一班栽树23棵,请你算出全级要栽树多少棵?二班、三班各栽多少棵?
(加强按比分配应用题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50第4题。

【设计意图】
这里把“统计与概率”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中,使学科中不同的知识(如“比”与“统计”的知识)互相渗透。

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这里的设计体现了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这一思想。

五、全课小结,情感交流。

1.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们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比的应用”知识,希望大家不断观察,看看哪些问题可以用“按比分配”的知识来解决,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51页第5题:
用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2、教材P.51页第6题(如下图):
【设计意图】
第1题综合了长方体的棱的知识,第2题综合了分数乘法的问题。

这两题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充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发掘教材的问题性、情境性,让学生多角度去解决问题。

课本的练习题是例题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也是课堂教学的反馈。

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教学活动,使学生自觉融入学习和探求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

由于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所以在练习的设计上,主要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题组练习,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渗透思想教育,体现应用题的趣味性和德育价值。

2、注重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课堂中,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每位同学不但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而且通过互相讨论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交流中学会了互相帮助、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

3、重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心理素质的评价。

在此我转换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增加了学生自评、互评,使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