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键动词形容词切入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合集下载

诗歌语言赏析“3题型”

诗歌语言赏析“3题型”

语言风格
特点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常见于山水田园诗人的诗中,
清新自然 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
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如王维、孟浩然的诗。
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但平淡之中蕴
平淡质朴 含着深意。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含着诗
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语言风格 华美绚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独特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 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
古诗词常见的九种语言风格
抓角度
找对应,细分析
理解什 么是 “飘
逸”的 风格
词中“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中的 “阆山”是友人将去赴任的地方,实实在在存在于 现实生活之中,而“阆苑”则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 地方。词人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 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可谓想象独特,现实与想象 虚实结合,富有浪漫色彩。
特点 辞藻富丽,色彩绚烂,情思奇幻,对仗工整。全 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有绚丽 飘逸之美。 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 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 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商隐的诗。
语言风格 婉约缠绵
明快简洁
特点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 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柳永、 李清照、姜夔的词。 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多用浅近的语 言、直抒胸臆的手法写事抒情,自然、晓畅、明 白。
句子位置 首句 中间句 尾句
不同诗句的作用或效果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

即时训练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 法吗?为什么? 答:1、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2、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 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 的形象(步骤二)。 3、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 三)。
答题示例: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 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 负相思意。 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1、这首词以口语入词,明白如话,朴素自然。 2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语言明白如话,“思君”“此 恨”“定不负”等词把“我”的感情表露无遗。 3、本词写出了“我”的悠悠相思,表达了“我”的情深意切。
题型三
炼诗眼
所谓“诗眼”,是指能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 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主旨)的一个 字或一个词。
炼诗眼型的提问方式
1、某字(句)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 2、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炼诗眼型的答题步骤
①指出该字(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②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句)写了哪些内 容;
古代诗歌鉴赏
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 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 练性、跳跃性和感染力。一首诗里面的 词语并不多,但蕴涵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却非常丰富。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 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四个方面:炼字、 炼句、诗眼和语言风格。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单篇作品 中,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往往是最能表 达作者思想感情,体现作者独具匠心的字。因 此,一首诗词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 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 和虚词。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 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锦瑟 ( 李商隐)
更上一层楼” “欲目穷千里”。
语序颠倒的原因
1、是声律的要求
例 晁无咎《临江仙》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2、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例 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兼而有之
例1、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例2、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 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 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 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
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万仞山。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
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
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 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 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 人口的名句。
◎婉约派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 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古诗词语言的常见方法:(一)推敲字词鉴赏古典诗词,要特别注意对字词的推敲。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有很多例子,比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沙上并禽池上鸣,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等等可谓是尽人皆知。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孔尚任《哀江南》)问:“剩”可以是“留”可以是“见”,为何作者独独选择了“剩”字?(1)孔尚任的《哀江南》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典范之作,这段曲词写的是长板桥边的风景。

首先要注意整段曲词的意境:长板桥边,曾经是歌妓聚居,繁华热闹,风景优美,而今当年横跨清溪的半里桥,是旧红板也没一条,而且是秋水长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落照下,只剩一树柳弯腰,给人一种凄清冷落之感;而“剩”字本身有“残存残余”之意,是被动的,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这与全曲意境相协调;从现在只剩一树柳弯腰,令人想见昔日之繁华,“剩”的时间性,表达一种昔盛今衰的变迁感,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深切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2)在做题时如何整合答案:字义—意境—感情对诗歌的语言鉴赏我们就要首先解释它的字义,其中既包括字面义,也包括语境义;然后,就指向诗歌的意境,或谈这些字词形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谈它对整首诗意境的作用;最后指向诗歌的感情,或谈形成了怎样的感情,或谈对诗人感情的作用。

例2:《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峰。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问:找出第三联中的“诗眼”,为什么?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和“冷”。

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古代诗歌鉴赏-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考点三 关键语句的赏析 知识梳理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炼句,有时是出于格律上的需要,突破常规语 序而收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有时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借助于一 些艺术手法,使诗句变得更凝练,更精美,更生动,更深刻,产生赏 心悦目、意境深远的艺术魅力。高考对炼句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浅层面上对句意的理解,二是较深层面上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意蕴 的挖掘和评析。 【常见设问方式】 1.分析某一诗句的含意。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词)的首句(承上启下句或结句)。 3.请对这首诗的第几联进行赏析。 4.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诗句的妙处。
【答案】 诗眼是“寒”。①首联写西风瑟瑟,落叶打在窗户 上,从声音角度写出“寒”的感觉;②颔联先直陈“十月江寒”,然 后写诗人半夜被冻醒,觉得被子单薄,从侧面表现寒冷;③颈联写寒 霜落下,使栖息的乌鸦啼叫飞起,也从侧面写出寒冷难耐。
方法归纳 如何确定“诗眼”
1.内容上:最能体现诗人强烈感情的词语往往是“诗眼”。 2.修辞上:妙用修辞(尤其是拟人)的地方往往是“诗眼”。 3.词类上: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 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4.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 五个字。
【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 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串全篇的?请结合全 诗进行简要赏析。 5.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某句中的某个字的妙用。 6.全诗围绕某字(词)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典例剖析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夜次潘岷原韵 [清]查慎行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乌惊月上,夜骄饥鼠阚①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注】 ①阚:看。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第二部分 专题10 古代诗歌鉴赏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

40第二部分 专题10 古代诗歌鉴赏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

第5讲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题型一品味关键词(炼字)典例1(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做简要分析。

解题方略品味关键词(炼字)题鉴赏三步骤步骤一:确定关键词对于题干中已明确关键词的,此步骤可以省略。

确定时要看清题干要求,因为有的题目在题干中已明确了关键词在某联(句)中;从词性上看,应重点关注动词、形容词(包括色彩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这些词都是诗人炼字的重点。

从位置上看,所炼之字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下:七言炼第二字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七言炼第五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七言炼第七字青枫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七言炼第二、第五字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候.飞龙。

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步骤二:指出字面义这一步主要是解释词义,相当于翻译。

步骤三:分析其效果(作用)从诗歌语言运用的目的来看,主要有以下5个角度:分析角度作用效果(1)从“描物”的角度分析看该字在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2)从“造境”的角度分析看该字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3)从“写人”的角度分析看该字在凸现人物性格特征方面的作用(4)从“抒情”的角度分析看该字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从“艺术”的角度分析分析该字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的作用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的语法特点或表达技巧。

浅谈如何理解古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浅谈如何理解古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浅谈如何理解古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发表时间:2010-06-30T10:00:49.59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第6期供稿作者:孙宜国[导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重要一环,关键一步就是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孙宜国(砀山县第四中学安徽砀山 235300)【摘要】鉴赏古代诗歌的重要一环,关键一步就是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固为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都是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的,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及本人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这类题目虽形式多样,但大部分题目侧重于对诗句中词语准确使用的考查。

因此,如何理解古代诗歌的关键词语尤为重要。

我个人认为,理解古代诗歌的关键词语应从三个方面入手;①找出诗句中的动词;②抓住诗句中的形容词;③注意诗句中的名词、数词和副词。

【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名词;鉴赏诗歌;关键词语新课改之后,高中语文课本加大了古代诗文的阅读量,这有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有利于学生从这些古代诗文中汲取营养。

另外,高考试卷也加大了古代诗文考题的分值。

鉴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对古代诗文的重视,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对古代诗文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今天就对古代诗文中的古代诗歌教学其中的一点感悟浅谈一下。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及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类题目虽然形式多样,但大部分题目侧重于对诗句中词语准确使用的考查,如找出诗中的诗眼、分析文中的关键词语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词语的差异等等。

由此可见,理解古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知古代诗歌中哪些是关键词语,如何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我个人认为,要处理好上述问题,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找二抓三注意。

1.找出诗句的动词句中的一个动词,特别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可以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也常常是一首诗的诗眼。

如: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风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关键词语(炼字)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关键词语(炼字)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关键词语(炼字)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既是重要考查内容,也是重要的鉴赏方法。

不仅诗歌语言本身会直接设题,而且借助语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形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就高考试题考查角度来看,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关键词语、语言形式、语言风格等,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

鉴赏关键词语(炼字)分析关键字词,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立足炼字达意“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意效果。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关键词语,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诗中的词语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

(1)炼动词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如张先《天仙子》中的诗句: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

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

“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用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

“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

“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炼动词的表达效果主要有: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生动形象等。

(2)炼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1一、推敲字词晴景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

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

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髻鉴中心。

(雍陶《题君山》)整个诗句写君山之美,作者先以青髻的量词“螺”为喻体,说明水仙刚刚梳洗罢的乌黑发髻高高蓬起,就像螺壳那样的形状,真是美丽至极。

作者又想象洞庭湖是水仙的一面镜子,仿佛水仙正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青髻,娟秀挺拔的君山恰似镜中的螺形发髻高耸的样子。

这种联想绝妙奇特,后面的联想完全是在前面“螺”这个量词比喻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见“螺”的美化作用的分量。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高中语文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高中语文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高中语文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高中语文/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能全面而深入的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

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考阅读必考题也是一种必然。

要读懂诗歌,体会诗人的千古情愁,准确的鉴赏诗歌的语言尤为重要。

我们一般从以下四个角度对古代诗歌的语言进行鉴赏。

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炼句分析诗眼(词眼)鉴赏语言特色一、品析关键词(炼字)炼字,即锤炼词语,也就是作者经过反复琢磨,使用最妥帖、最精确、最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者表情达意。

一首诗(词)中最精炼传神的字,往往能使诗(词)句生动形象以至于“活”起来。

通常这样的字词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不同的词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以下词语类型的效果。

确定关键词赏析关键字词“六维度”解题“九字”密语释含义—描景象—析作用释含义:准确解释词语在诗词中的含义。

描景象:结合诗歌内容描绘该词所呈现的景象。

析作用:分析该词在营造意境、突出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二、赏析炼句诗歌句意考查的题目,选的句子皆为代表性的句子,这类句子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解释作者情感。

这类诗(词)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也可能是写人的。

理解一句诗(词)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词)内容。

赏析诗句“四”技巧解题“四步骤”密语解读内涵—抓住特点—点出情境—整合答案解读内涵:结合诗句和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抓住特点:抓住写法或内容上突出的一点简析。

点出情境: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整合答案:按照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

三、分析诗眼(词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

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

确定诗眼“五角度”解题三部曲确定诗眼—梳理诗句—分析对情感表达、意境营造及结构起的作用四、鉴赏语言特色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综合赏析。

鉴赏的难点在于一个词语从总体上准确概括出诗歌的语言特色。

鉴赏诗歌的语言品味关键词语

鉴赏诗歌的语言品味关键词语

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类型: 1、品味关键词语(词) 2、理解关键诗句(句)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2.”,“怨”字明显采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又如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把诗人心头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作者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莺与梅各自的现有形态,也写出了它们各自成长的动态历程,既形象生动又奈人咀嚼,既给读者以形象的美感 ,又给人以哲思的愉悦,可谓含义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其它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如:“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绪”。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红”中。

) 【备考锦囊】(一)常见的设问方式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

3.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二)解答这类试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3、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 (三)解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看该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作用) 答题示例一: 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纲点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级。

鉴赏诗歌语言一、鉴赏诗歌语言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理解关键词语。

要抓住诗中的关键动词、形容词、名词。

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往往是一首诗歌的诗眼。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字,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

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了秋风大散关”一句用六个意象描绘了两幅气势磅礴的抗金斗争图。

此外,有些诗歌还应注意数词和副词的使用。

数词不仅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而且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的“一”字就显示出此梅先于众梅,不同寻常。

而“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副词“尽”字,写出了戌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

2. 鉴赏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性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它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不小的帮助。

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

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之说,而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相关链接)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工丽直率清幽雄奇奔放悲慨质朴简洁洗炼沉郁(1)许多作家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柳永、李清照、姜夔隽永:李煜、刘禹锡自然:谢眺、谢灵运清新飘逸:李白沉郁顿挫:杜甫雄浑悲壮:屈原雄健高峻:王安石、王昌龄淡远闲静:陶渊明恬淡优美:王维(2)不同类的诗的风格不同宫廷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 理解关键词语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 理解关键词语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理解关键词语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是语言的艺术,要读懂一首诗,必须先理解诗歌语言的含义。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体会意境,感受情趣,领悟主旨,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表面深入本质,多层面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特别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尤其要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复习方略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应从下两个角度入手:一.理解关键词语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首先要抓住其中的动词。

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歌中的诗眼。

古人在创作、欣赏诗歌时,十分注意咀嚼字词,宋朝有一个姓陈的人读杜甫的诗,读到《送蔡都尉》一首时,有“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联,上句最后一个字被虫蛀破了纸页而看不到了。

这个人便同他的朋友来揣度那该是一个什么字,有的说是“疾”字;也有的说是“落”字,还有人说是“起”字或者“下”字。

后来找着善本,原来大家猜的都不对,杜甫用的是”过”字。

“过”字表现人物的身影象飞鸟一样从眼前飘掠而过,形象地写出了蔡都尉矫健的身手,且正与下句气势相应。

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悦”字和“空”字均为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典型,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

其次要抓住诗歌中的形容词。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直”和“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又如”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一句中的“重”和“迟”字,用意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 诗简要赏析。
•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 “冷”。 (第一步)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 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 景象)“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 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 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点作用)(第二 步)
练一练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设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 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思 想感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步骤二
步骤一
• 答:同意。“看”字,在诗中指回望。离人 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 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 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忍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送 别时的无限心酸痛楚之情步骤。三
4、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十一月测)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题:诗中的“系”用得准确传神, 请简要分析。
一(释义)
“系”字有系住、拴住的意思。诗中的 “系”字描绘了一幅修长柔软的柳条藤蔓, 好像要牵扯住主人,不让主人离去的动人 景象。一个“系”字,饱含了诗人移家前, 对湖上亭一草一木的依依惜别之情。
• 炼字: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 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炼字艺术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 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 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直接鉴赏关 键词)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

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就是要注意“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

一、语言内容(一)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诗歌语言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典故语言。

1、意象语言(词语):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庾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2、情感语言(词语):“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了,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诗句):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

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

4、典故语言(词语或诗句):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见《尸子》卷下:“(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鸿雁”指书信(见《汉书》载苏武归汉之事)等。

它们大多源于历史典故,这方面需要学生平时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化用了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要关注数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语文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与赏析技巧

语文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与赏析技巧

语文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与赏析技巧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尤其是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学习和欣赏古诗词,不仅能够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还能提升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而要真正读懂古诗词,就需要了解其语言特点,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技巧。

一、语文古诗词的语言特点1、精炼含蓄古诗词往往用极为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

寥寥数语,就能描绘出壮阔的景象、细腻的情感或深刻的哲理。

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仅仅十个字,就展现出了边疆沙漠的雄浑与辽阔。

这种精炼的语言,要求读者在阅读时发挥想象力,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从而体会其中的韵味。

2、形象生动诗人常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使诗词中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地表现出春风的灵巧与神奇。

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3、音律和谐古诗词注重音韵格律,讲究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全诗韵脚整齐,节奏明快,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4、用典丰富诗人常常引用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加诗词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庄生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哀怨。

5、多义性由于古诗词的语言简练,往往一个词、一个意象具有多种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诗人的身世背景来理解。

比如“月”这个意象,有时代表团圆,有时又象征着离别;“柳”有时表示挽留,有时又寓意着春天的到来。

二、语文古诗词的赏析技巧1、了解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诗词的内涵至关重要。

比如杜甫的《春望》,如果我们知道这首诗是他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就能更好地体会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2、解读题目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概括或提示。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类型一品味关键词(炼字)炼字,即锤炼词语,指作者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要炼的字就是一首诗(词)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是能使诗(词)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字,通常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①横管②,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③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④。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注】①玉纤:女子的手指。

②横管:箫笛一类的乐器。

③冰壶:比喻清凉世界。

④看承别:别样看待。

简要指出词的上阕中“快”“怕”“怜”“问”的表达效果。

[教你分析][尝试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快”字点明急切之情;“怕”字写出担心之意;“怜”字表爱月之心;“问”字一语双关,明里关怀嫦娥之孤冷,暗中感伤自己之幽独。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技法归纳]一、确定关键词二、赏析关键字词的六个维度1.修辞。

看该词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形象。

即看该词语描述了什么对象,突出了对象的什么特征。

结合语境来看,描绘了什么样的动人情景或画面。

3.主题。

即结合语境来看该词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突出了什么主旨。

4.意境。

即结合语境来看该词语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或渲染了什么气氛。

5.比较。

即看该词语若换作别的词,在题旨、情景、色调等方面有何差异。

6.意蕴。

即看该词语有何表面义和隐含义(双关义、比喻义、象征义、背景义等)。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古诗歌鉴赏,现在各地教学多直奔鉴赏之目的,多总结鉴赏之法,而多忽略诗歌语言特点,不能从诗歌鉴赏语言理解角度入手,故有舍本逐末之嫌。

殊不知,此种做法犹如未筑基础而欲先建楼厦,一心想着到达终点却忽略了要到达终点必需的途径一般,常常会导致诗歌理解片面化、表面化、零散化,甚至出现理解错误。

其结果必然是诗歌鉴赏消化不良,囫囵吞枣,不知诗歌言外之意、作者用意,不能理解诗歌鉴赏三昧。

所做诗歌鉴赏之答,或南辕北辙,答非所问;或黄鹂鸣翠,不知所云;或张冠李戴,乱点鸳鸯,等等。

总之,古诗歌鉴赏,应依据诗歌语言特点,有的放矢,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是鉴赏诗歌的前提和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那么,古诗歌语言有哪些特点,又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呢?下面,就主要以2011年高考古诗歌试题为例,谈谈诗歌语言特点及其理解诗歌语言的方法。

古代诗歌语言有哪些特点呢?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黄庭坚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前三句描写画面景象,第一句是三个意象的叠加,"惠崇+烟雨+归雁",后两句是第二种形式的变式:坐(动词)+我潇湘洞庭(意象),欲唤(动词)+扁舟(意象)+归去(动词)。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是这种语言特点的代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的叠加,为诗歌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塑造了如梦如幻的意境。

这是诗歌景物描写时的语言特点之一。

2.语意的跳跃性。

由于意象叠加,其间语意连接常被省略,这就出现了跳跃性,有时语意跳跃性很大,意象间跨度愈大,理解难度就愈大。

例如2011年全国大纲卷: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作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其中"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两句,省略了如下内容:(诗人)伫(立于庭院,耳)听寒声,(抬眼望)云深(处却)无雁影(飞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关键动词形容词切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作者:郭冰之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7年第11期
【摘要】在鉴赏古代诗歌语言时,我们可以以重点动词和形容词为切入口,达到鉴赏诗歌语言的目的。

【关键词】动词;容词;鉴赏;诗歌;语言
受字数的限制,诗歌语言通常要做到音、形、意的统一,即要言简意赅,以少胜多,注意词语的锤炼,又要讲究节奏、押韵、平仄,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

因此在鉴赏诗歌语言时,特别要注意寻找鉴赏的切入口,以顺利达到鉴赏语言的目的。

一、从重点动词切入
一首诗中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鉴赏诗歌要特别重视推敲诗中的动词,因为一个好的动词能够拨活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特别重视,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写忽然听到叛乱业已平定的捷报,归心似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句中“穿”“下”“向”三个写动态的词,将有漫长距离之隔的四个地方,一气贯穿起来,表达了诗人听到胜利消息后想象还乡行程的迅捷而异常欣喜的心情,用词极其准确:从巴峡到巫峡,峡窄且险,舟行如箭,故用“穿”字;出巫峡到襄阳,有一程水路,顺流舟疾,“下”字传神;从襄阳到洛阳,全为陆路,用“向”字即朝着一个方向,也颇见匠心。

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这句诗中用“见”而不用“望”,是大有讲究的。

“见”比“望”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意,所创造的意境也更加深邃。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又如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一句中,一个“碎”字,一个“重”字,就把诗中女主人公的无聊情绪,非常生动地传达了出来。

试想象一下,鸟声细碎而多,花影交映重叠,能体会得如此细致入微,不是闲得无聊的人,怎能体会得到呢?
二、从形容词切入
诗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写景状物,而且需要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历其境。

所以诗人往往在写景状物时要精选形容词。

古典诗词中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如王驾《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把后两句改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里除了改“蝴蝶”为“蜂蝶”,改“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将“飞来”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又如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并且用叠印的手法清晰展现出变化前后的异同。

由形容词转成动词的“老”“肥”,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在形容词中表颜色的词也不可忽视。

这些词不论作谓语、主语、宾语,作用在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从而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又如杜甫的“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翠干危栈竹,红腻小湖莲”“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将描摹色彩的词语置于句首,有如现代的印象派绘画,首先捕捉的是色彩鲜明的印象。

如王维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李清照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都是将描摹色彩的词语炼于句末的范例。

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李商隐的“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也是将描摹色彩的词语炼于句末,本是表热闹的宫花的“红”,又形容之以表冷清的“寂寞”,炼字而运用矛盾修辞法,更觉含情深婉。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南宋词人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词中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句,其中所用的表颜色的词“红”“绿‘运用得极有韵味。

用表现颜色的词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形成浓郁的画意,既渲染了气氛,且又活用为动词,一方面形象地写出了时光带来的变化,又道出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情感,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如果不活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那就味同嚼蜡。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