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_文化心理结构异化论略

合集下载

中庸文化

中庸文化

中庸文化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中国人津津乐道,就连外国人也有很多精辟的见解。

究竟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许是个十分深奥的理论问题,但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他就是孔老夫子创立的中庸之道思想。

在春秋时期,也包括后来的战国时期,孔子作为儒教的创始人,虽然他的学说受到法家、道家、墨家等各种流派的抵制和批判,但是他的中庸之道思想却得到了各种学派事实上的认可。

正是由于有了中庸之道这一不朽之作的熏陶教化,中华民族历史上才产生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叱咤世界风云的英雄俊杰;正是由于依靠中庸之道这一处世哲学,中华民族才会在二千多年的离合聚散中不断获得新生,最终成为浩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

古人是这样,现代人何曾不是这样?一代伟人毛泽东,虽然痛恨孔子克己复礼等腐朽东西,但是,在他取得中国革命领导权之后,做出了两大惊世之举,都是沿袭了孔子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

一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统一战线是典型的中庸之道。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毅然与中国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大大小小的军阀和平相处,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整合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向日本侵略者宣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社会变革,他的成功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无穷魅力。

本来,共产党的宗旨是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去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在中国工人阶级力量还十分薄弱的旧中国,直接发动社会主义革命是没有出路的。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提出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理论,也就是说在没有能力一步迈向社会主义的时候先退一步,敛其锋芒,搞一段由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与中国资产阶级相互妥协,共同建立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制度,待工人阶级壮大后再与资产阶级分道扬镳。

新中国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一生充满智慧和胆识,而他的思想核心仍然是中庸之道。

邓小平一生几起几落,现实斗争使他认识到,为人处事太软弱者受其欺,太钢者受其折,只有取中庸之道,才能成其大事。

《中庸》全篇概括分析和结构能内容及总结

《中庸》全篇概括分析和结构能内容及总结

《中庸》全篇概括分析和结构能内容及总结《中庸》是一篇古代经典的儒家经典著作,讲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庸》进行全篇分析及总结。

一、《中庸》的作者和背景《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约成书于战国晚期,作者为孔子的学生子思。

《中庸》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总结了孔子治学的方法和经验,并以此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事。

本书在古代以至于今天都是人们学习儒家思想的重要读物之一。

二、《中庸》的主要思想《中庸》的主要思想是“中庸之道”,这是一种平衡、稳定和谦虚的生活方式。

它强调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中庸,追求平衡,保持稳定,同时要保持谦虚的心态。

《中庸》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内心强大而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实现他的价值和目标。

因此,只有通过中庸之道,才能实现真正的平衡和和谐。

《中庸》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点:平衡、稳定和谦虚。

平衡指的是保持稳定,避免过度和极端,以达到自我和社会的和谐。

稳定是指保持一种持续的稳定状态,不因外在因素而变化。

谦虚则是一种内心的态度,这种态度允许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从中成长和发展。

三、《中庸》的结构和内容《中庸》共分为20篇,每篇都有自己的主题和重点。

下面是对每一篇的简要分析。

1.学而第一:“学而优则仕”这篇篇章讲述了一个人的学习与人生目标的关系。

在《中庸》的开篇,子思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说:“学而优则仕,习而优则拔”。

这句话表明,学习是一个人成为优秀人才的关键。

2.中庸第二:“中庸之道”本篇是《中庸》的核心篇章,全文共12章,旨在讲述“中庸之道”。

这篇篇章探讨了中庸之道的本质和内涵。

其中,第一章提到“中庸之道,天下之至道也”,表明中庸之道是天下万物的最高准则,是达到和谐、平衡、稳定的根本方式。

3.“致中和”本篇共有五章,着重强调“中和”的重要性。

其中,第一章提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天地之间,其犹欄屦乎?”,意思是在宇宙的大小和人类的高低中,都需要保持适度,避免过度和不足,达到平衡。

中庸的名词解释

中庸的名词解释

中庸的名词解释中庸一词,源于《论语·中庸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其实,中庸并不是一个具体而明确的定义,而更多地是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中庸强调的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平衡,追求和谐和均衡的境界。

本文将对中庸的含义和应用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探讨中庸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一、中庸的含义中庸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中间平衡”。

在思想上,中庸主张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极端,寻求折中的道路,通过平衡不同观点和利益来达成和谐和共识。

中庸强调的是不偏不倚、稳定而充实的人生态度。

对于行为规范,中庸也指出应遵循适度和恰当的原则,既不过度放纵,也不过分约束。

这种平衡追求体现在各个方面,如个人的言行、社会的秩序、治国的方式等。

二、中庸思想的源流中庸思想的源流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孟子》中,就有“中庸之道”、“中道而庸”等相关表述。

但是,《论语·中庸篇》给予了中庸思想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这一章节,由孔子的弟子曾子对于中庸的询问和孔子的回答组成,阐明了中庸的主要观点与修养方法。

三、中庸修养的具体内容中庸修养与个人的精神修养息息相关。

为了达到中庸,个人首先应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内外的和谐。

这需要个人超脱情感的干扰,避免一味追求物质欲望和名利之道,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安祥。

此外,中庸修养也与行为举止有关。

中庸要求个人在言行上要恰如其分,避免言行过激或过于保守。

适度的言行表达个人的态度,有助于保持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共识的达成。

四、中庸的社会意义中庸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和追求,它也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中庸可以用来调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平衡与和谐。

在复杂多元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有着不同的意见和利益诉求。

中庸的观念可以帮助人们超越狭隘的利己主义,关照他人的需求与诉求,以包容和谦逊的态度面对不同的意见和观念。

五、中庸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中庸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在经济领域,中庸可以指导企业的经营理念,平衡利润追求和社会责任。

《中庸》简述

《中庸》简述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

这部作品精辟阐述了儒家哲学的重要观念——“中庸”,它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中庸”二字,“中”寓意中正、中和,“庸”则意指常行、平常,二者合起来就是指行为中正、心态平和。

其中,“中”强调不偏不倚,“庸”强调持之以恒。

这种平衡既需要考虑到个人的情感和理性,也需要考虑到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和期待。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中庸”,它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妥协”或“平庸”,而是强调在行为和决策中寻求适度和平衡。

这种平衡的实现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过程,包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同时,《中庸》也强调“诚”的重要性,认为“诚”是实现个人品德和社会和谐的关键。

《中庸》的成书时间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它成书于宋代,由孔子的后代孔伋加以整理并进一步发展。

在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中庸与异化

中庸与异化
了国民不 良性格 , 带来 了许多危害。在此 , 笔者 旨在揭露 异 化表现、 成因 、 害 , 危 呼求本真之中庸 , 以希对构建现时代伦 理道 德有所补益 。

( 从 思辨视 角看, 二) 中庸在孔子 那里是一种 哲学世界
观 和伦理方法论 , 其核心概念是“ 过犹不及”
“ 子贡 问 : 师与 商也 熟 贤? 子 曰 : 师 也 过 , 也 不 ‘ ’ ‘ 商
质与量统一体 , 都有保持 自 身存在状态 的度 , 度就是事 物保 持 自己特定质的数量上的界限。 】 孔子中庸理念就在 [( 咖
讲的“ 伦理学” 实质上也不忘记 载“ 中庸其至矣乎 !民鲜能 久矣。 ( 中 ” 《 庸》) 我们还 可以从孑 子对君 子与小人 对 “ ” L 道 体察 与感悟 不 同来确认 中庸 “ 至德” 德性 , 仲尼 曰 : 君子 中庸 , “ ‘ 小人反 中庸 。君子之 中庸也 , 君子 而时 中; 小人 之反 中庸也 , 小人 而无忌 惮也。 【 《 ”I 刘( 中庸》 君子 能把握 “ ” ) 庸 的工夫 , 常德
伦理资源。那 么蔡 老何 以如此抬高伦理学?原因就在于 先
秦儒家中庸思 想具 有丰 富本 真蕴涵 和致思 理路 。然而 。 由 于种种原 因在 刚走 下圣人讲 坛进人 民众生活 时 , 却遭到 了
不离; 而小人背 “ 道而驶, 庸” 弃德无存。是故, 中庸为
至 德。
现实的异化 。不讲原 则的简单折 中 、 中间 ( 主义 ) 等思 想取 代了丰富朴 素的本 真蕴涵 。经过 几千 年积淀 和 内化 , 形成
( 中庸 章句》 可见 中庸为不偏 不倚 、 《 ) 执两 用 中, 是对“ 过” 与“ 不及” 的排斥 。
“ 中庸” 一词最早见于《 论语》 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 , “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摘要】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庸思想的起源和重要性,随后详细分析了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内涵。

通过对中庸思想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探讨,揭示了其对现代社会和个人修养的影响。

结合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探究的价值,强调了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以及其对当代社会和个人修养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好地应用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思想遗产。

【关键词】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重要性、起源、核心理念、内涵、应用价值、实践意义、现代意义、启示、探究、个人修养、影响。

1. 引言1.1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的重要性孔子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逻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庸思想强调“中庸”、“和谐”、“平衡”,是一种追求既不偏激过分,又不随波逐流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正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借鉴的。

通过深入剖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思想的智慧,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举止。

通过理解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还能够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引导我们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责任担当的人。

在当代社会中,认真研究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找准生活的定位,维持内心的平衡,塑造高尚的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的起源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起源于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孔子在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中,意识到人性的善良和天赋,但也认识到人性的腐败和自私。

他认为,人类在追求道德和行为上应该遵循的规律和原则,需要在中庸之间寻求平衡。

中庸思想的起源还在于孔子对社会秩序的反思,他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正义、仁爱与礼义之上,从而保持稳定和和谐。

儒家文化经典解读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

儒家文化经典解读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

儒家文化经典解读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中庸是儒家文化中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儒家道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解读中庸的含义,中庸的核心思想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

中庸,又称《中庸经》,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大学之章”、“儒家之心、体、用、事的全篇”。

从字面上理解,中庸即是“恰当的平衡”、“自我调节的中性”。

这一概念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儒家追求和谐、均衡、中正的道德理念。

中庸道德哲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中”字上。

中庸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

这一思想强调了个人的内在修养,认为人应当处于“不偏不倚”的状态,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同时,中庸也强调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的关系,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并通过个人的修养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中庸强调的中正之道也体现了审慎和稳健的态度。

中庸中“以中为正”的思想告诫人们避免极端的偏见和行为,强调“中不偏、辩不敢”,主张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要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极端的倾向,以达到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中庸强调了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平衡,提倡正确、有节制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很容易陷入消极、极端的状态。

而中庸理念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自己的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追求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其次,中庸倡导的中正之道能够引导人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对立和冲突之中,缺乏相互理解和包容,而中庸的中正之道可以帮助人们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通过中庸的态度寻求共识和妥协,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最后,中庸的道德理念也对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中庸主张“君子谦而无伤、易而无亏”,强调君主应当有德行,顺应道义,以身作则,治国理政应遵循道德的原则,使国家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理。

而在全球治理层面,中庸理念也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呼吁各国之间要坚持和平、公正、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代表性的道德观念之一。

它继承了孔子“中”和“庸”的伦理思想,进而将其发展为一种涵盖万物、有容乃大的哲学态度。

一、执两用中,致中和:中庸作为道德修养方法,最大特点是提倡执两用中的平和态度,认为过度与不及都会导致失衡与异变,从而产生偏差或悖乱,只有把握好度,才能使人的行为处于协调状态。

执两用中在人际关系中意味着适度原则,即做事时,讲求适当;在为人处世上,则要讲求中正平和,才符合社会规范和常理,并且符合他人利益。

执两用中体现了和谐思想,通过达到中正平和的结果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执两用中,尚和合:“和”是中庸思想的核心,“和”指和谐、和睦、和顺,包含了众多的相互依存的要素,是天地万物的共同特点。

因此,中庸也是中国人民族和文化的重要精神。

“合”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强调“和而不同”,包括了宽容、融合、统一等多种意义。

中庸思想认为,各种事物既对立又统一,彼此联系,相辅相成,既矛盾又相互转化。

三、积极进取,反求诸己:中庸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推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反求诸己。

中庸思想从反面告诫人们应该约束自身的行为,反求诸己,在自我的认识和自我的完善上下功夫。

具体说来,就是要求人们能够不断自省,提高自我觉悟和修养,知错就改,以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完善。

中庸思想是建立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积极的教育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谓博大精深。

它历久而弥新,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被视为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伦理规范的总和,对后人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已深入人心,影响了几千年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处理事情的优秀品质。

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对中庸之道有不少消极的影响,而如何正确运用中庸之道,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弘扬中庸之道,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社会上存在许多人把中庸之道作为迷信、消极的东西,加上历史的局限性,在对待中庸之道上也存在着盲目性、片面性。

中庸的名词解释考研

中庸的名词解释考研

中庸的名词解释考研中庸,是儒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的核心之一。

它体现了一种合宜、稳定、均衡的状态和品质。

中庸原本是孔子提倡的一种人生准则和修身方式,后来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思想流派,并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中发挥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大道至简,中庸即是贯彻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

中庸追求的是一种平和而不极端、适度而不偏离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

它在许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在仁义、礼智、虚恭、宽容等方面的表现。

首先,中庸在仁义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它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以仁义为基础建立起亲和力、信任感和彼此关心的情感纽带。

只有在这种关系中,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谐的状态,个体的发展和全社会的进步才能得以实现。

其次,中庸在礼智方面强调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待人方式。

它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有一定的礼仪和规矩,尊重他人的权益和自尊心,注重对他人的关心和体贴。

同时,中庸也强调智慧和谦虚,追求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将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发挥到最大,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此外,中庸还注重虚恭和宽容。

中庸认为,一个人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自满、不自负,接纳他人的意见和批评,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同时,它强调宽容和包容,理解他人的不完美,不过分苛求和指责他人。

中庸的名词解释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可以从理论层面介绍中庸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深入理解中庸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张。

其次,可以从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出发,探讨中庸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了解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可以从实践层面分析中庸的实际意义和现实应用,探讨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运用中庸思想实现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此外,还可以从哲学视角探讨中庸与其他思想流派,如道家、墨家、法家等的异同和相互关系。

总之,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考研中对中庸的名词解释,不仅需要熟悉其基本的定义和内涵,更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成就。

中庸的概念

中庸的概念

中庸的概念中庸是一种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旨在求取人类应有的平衡、和谐与正直。

中庸的概念主要由《中庸》一书提出,该书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视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中庸的思想境界体现在人的心灵内部。

中庸强调的是内心的平衡与理性的追求。

在《中庸》中有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这意味着贤人应保持内心的平衡,既不过分追求享乐而忽视责任,也不过分执着于个人成就而忽视道义。

中庸的思想境界要求人在面对社会的复杂和个人的欲望时不陷入偏颇和极端的境地,而是要以理性思考和审慎行为来处理人际关系、处事问题、道德选择等。

其次,中庸的行为准则强调的是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的规范和社会的需求。

孔子在《中庸》中说:“正己者,中也;正人者,中庸也。

”这句话表明了在中庸思想中,人的行为被视为对自己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个人的正直和道德行为是中庸的关键要素之一。

正直是指个人内心的道德良知对行为的自觉和约束。

道德行为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能够按照责任和义务履行应尽的义务,追求公平和公正,维护社会和谐。

此外,中庸还强调了人的知识和智慧追求。

《中庸》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段话表明了儒家对知行合一的重视。

人不仅要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更要转化为实践行为。

只有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才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中庸认为只有人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中庸的核心概念可以总结为:平衡、审慎、正直、道德、知行合一。

这些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传承并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庸的价值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行为准则和思想境界,帮助人们应对各种困境和挑战。

在现代社会中,中庸的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快速变革和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中庸思想能够帮助人们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追求成功与维护公平等价值目标,在道德和智慧的指引下寻求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总之,中庸是一种寻求平衡与和谐的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

中庸与儒家思维方式儒家文化中的思维模式

中庸与儒家思维方式儒家文化中的思维模式

中庸与儒家思维方式儒家文化中的思维模式中庸与儒家思维方式:儒家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中庸则是儒家思维方式的核心。

中庸强调的是平衡、中和的态度,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儒家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受到了中庸的影响,体现了儒家对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庸与儒家思维方式在儒家文化中的具体表现。

一、中庸在儒家思维方式中的地位中庸是儒家经典《中庸》中的一篇,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庸提倡的是“中”、“和”、“正”的原则,追求的是极致的平衡和和谐。

在儒家思维方式中,中庸被视为智慧的源泉,是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基础。

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中庸思维方式正是儒家追求社会和谐的基石。

二、中庸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1. 儒家思维方式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思维方式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中庸的指导下,儒家追求平衡的生活态度和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中庸思维方式教导人们要厚德载物,以仁义为核心,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注重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权益的平衡,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2. 儒家思维方式强调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儒家文化中,中庸思维方式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庸思维方式让人们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注重平衡和公正,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各个层面的平衡,包括公民与政府、上级与下级、父亲与子女等关系的平衡,这种平衡能够让社会正常运转,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 儒家思维方式重视个人修养与自我调适中庸思维方式在儒家文化中也强调个人修养和自我调适的意义。

儒家思想认为,个人修养是达到心身平衡的关键。

中庸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坚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地行事,追求身心的和谐。

以中庸为指导的儒家思维方式强调个人的节制、克己奉公,将个人的修养视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三、中庸与儒家思维方式的应用现实意义中庸思维方式与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中庸》全篇概括分析和结构内容及总结2篇

《中庸》全篇概括分析和结构内容及总结2篇

《中庸》全篇概括分析和结构能内容及总结(一)一.《中庸》的概括1. 引言:中庸的基本概念在引言部分,《中庸》介绍了中庸的基本概念,这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这部分强调了中庸在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提出了避免极端、追求和谐的思想。

2. 个人修养:达到中庸的路径《中庸》强调,个人修养是达到中庸境界的基础。

这包括了内心的平和与节制,以及如何通过自我反省、情感调节和知行合一来实现这一境界。

个人修养被视为达到道德和智慧高度的关键。

3. 社会和政治:中庸的应用《中庸》认为,治国和平衡社会关系应遵循中庸之道。

这包括了公正、适度和考虑各种利益的平衡,以及如何在政治决策和社会治理中实现和谐。

4. 哲学和宇宙观:中庸与宇宙的和谐《中庸》将其思想扩展到了哲学和宇宙观。

这部分阐述了中庸思想与宇宙和谐相联系的观点,表明了一种对天人合一哲学的追求,强调人应与自然界和宇宙保持和谐的关系。

5. 实践指南:中庸的行为准则最后,《中庸》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准则,旨在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庸之道。

这些指南覆盖了从个人行为到社会互动的各个方面,旨在引导人们在各种情境中寻求平衡和适度。

二. 《中庸》的分析1. 哲学意义《中庸》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道德伦理的指南,它还提供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视角,帮助理解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天人合一:《中庸》强调人与自然和宇宙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种思想认为,人不仅要在社会内部寻求平衡,也要与自然世界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

●知行合一:《中庸》提倡知识和行为的一致性。

这意味着,理论知识和实际行为不应相互割裂,而是要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适度原则:《中庸》提出的适度原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也是对整个宇宙秩序的认识。

它强调万事万物都应遵循一种自然的、适度的原则。

2. 文化影响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中庸》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个人的道德修养被高度重视。

中庸思想详解

中庸思想详解

中庸思想详解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道”、“中和”,即在各种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道”,即不偏不倚、不极端、不偏执,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下面将从中庸思想的起源、内涵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中庸思想的起源。

中庸思想最早是由孔子的弟子孟子提出的,他在《孟子》一书中提出了“中庸”、“中和”等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孟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处世的准则,是一种处事的方法,是一种处世的态度。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孟子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二、中庸思想的内涵。

中庸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道”,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道”,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2. “中和”,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和”,即在各种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3. “不偏不倚”,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偏不倚”,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4. “不极端”,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极端”,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第一篇: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运,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

《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

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

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

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

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

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

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

这两种解释,在“中”的含义为中道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一点分歧,而这一点分歧实际并不是本质性的。

中庸哲学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

中庸哲学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

中庸哲学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也是儒家学派的核心理念之一。

中庸强调“中”与“庸”的平衡,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和谐统一。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其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性。

首先,中庸哲学强调“中”的概念,即追求平衡和中立。

在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时,中庸哲学提倡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避免过分偏袒或排斥某一文化。

中庸的思想使人们能够超越狭隘的文化偏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正如中庸所言:“中者,天地之大本也;庸者,天地之达道也。

”这意味着中庸哲学认为多样性是天地间的一种本质,是达到道德境界的必要条件。

其次,中庸哲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中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认为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个体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全面发展。

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中庸哲学提供了一种理念,即通过相互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可以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和融合。

中庸的思想使人们能够超越文化隔阂,建立起相互理解和合作的桥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赢。

此外,中庸哲学强调个体的自我调适和自我完善。

中庸认为,个体应该追求内外的平衡,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

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中庸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路,即个体应该在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中庸的思想使人们能够超越文化狭隘,拓展自身的视野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中庸哲学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中庸认为道德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中庸哲学提供了一种价值观,即不同文化应该共同追求道德的准则和伦理的规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中庸的思想使人们能够超越文化的差异,寻找共同的道德价值,从而建立起多元文化共存的基础。

总之,中庸哲学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庸思想对文化自信的现代解读

中庸思想对文化自信的现代解读

中庸思想对文化自信的现代解读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的研究心得是,中庸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庸思想的内涵中庸思想最早见于《论语·中庸篇》,后来被孔子的学生及后世儒家发扬光大。

中庸强调“不偏不倚,不过不及”,即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体的行为上,也体现在社会、国家的治理中。

中庸思想强调“中道”,既不偏激、极端,也不追求绝对的平庸。

它主张在不同的极端之间寻求平衡,使人们在思想、行为上都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二、中庸思想对文化自信的启示中庸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启示。

首先,中庸思想告诉我们,文化自信不是排他性的,而是要在与其他文化的对话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庸思想主张“和而不同”,强调包容性和多样性,这与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文化自信应该建立在对自己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对其他文化的尊重之上,通过对话和交流,实现文化的共融和共生。

其次,中庸思想提醒我们,文化自信不是停滞不前的自满,而是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

中庸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和创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化的自信中不断进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最后,中庸思想告诉我们,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之上。

中庸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坚守这些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自信,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中庸思想的当代意义中庸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中庸思想告诉我们,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自卑退缩,而是要在自信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

《中庸》伦理思想探析

《中庸》伦理思想探析

《中庸》伦理思想探析
《中庸》是儒家学派传统的重要著作之一。

它的作者是与老子齐名的春秋战国
的先秦老子孔子的近藤学派学者孔丘。

《中庸》将智慧及无偏性表现出一种普世精神,即克制自我、尊重规律、拥抱
变化。

也就是说,它强调的是社会中的保持平衡的理念,即“以中庸折衷之道,虚心诚意,既不把己所长揣度人,又不轻藐他人所精。

” 同时,《中庸》也提出了
克制自我,尊重规律以及拥抱变化的思想理念;引导人们追求适度之道,寓意克制、忍耐与变通,让自我达到一种极致。

《中庸》在伦理学上提出和宣扬“自制”、“友好”、“仁爱”等道德观念是
它所推崇的核心思想,它指出良性的道义行为就是自我把握,尊重法则,顺其自然,从而顺应自然规律,有利于保持节制,为人处世有所范畴与原则。

它还提出了“厚德载物”,强调人须积极德行,给社会带来公益,提升社会权力以及拓展全球新视野,以茹蔗互养,让世界走向美好。

总的来说,《中庸》不仅展示了传统的伦理思想,而且蕴含着宽容的元素,其
精神引导我们理性的处理人际关系,之中体现出中庸思想,即通过建立一种心态,让万物得以平衡,让万事平等。

【国学知识】中国文化心理结构

【国学知识】中国文化心理结构

【国学知识】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编辑:方略书院(flsy2017)中国的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的文化心理结构长达三千年而未动摇。

假如我们将一个文化的结构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第一,政治及意识形态,即政治体制及官方意识形态;第二,法律及社会制度,即一切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比如风俗习惯;第三,经济与现实结构,即阶层划分、经济形态、宗教形态、生活方式等;第四,文化心理结构,即数千年积淀形成的深层无意识机制。

在上述四个层次中,并未预设越是下层的成分就越重要,但是大体上可以认为:越是下层的内容,稳定性越强;越是上层的内容,可变性越大。

特别是最下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作为数千年积淀形成的、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深层无意识,最不容易因为朝代更替、经济变迁、政治及意识形态变化而改变。

前面所讲的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的文化心理结构,可以说是从西周以来长达三千多年而未动摇。

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是导致中国文化形成尊德重礼这一大传统的根本原因。

所谓此岸取向是相对于彼岸取向而言的。

那就是过去三千多年来,中国人基本上一直生活在“一个世界”(借用李泽厚语)中,即以天地、六合为范围的此岸世界。

即使是鬼神,也与人共存于这一世界。

这与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迥然不同,后者相信四大皆空、生死轮回、此世虚幻;也与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及伊斯兰教不同,后者皆相信此岸为上帝所造之幻影,死后灵魂及上帝之城才永恒真实;亦与希腊哲学及西方文化的世界观不同,后者相信感官世界变动不居、虚无飘渺,真正的实在超然独立于此岸之外。

中国文化的此岸取向,导致人们并不以死后世界为最高归宿,不以现实世界为摆脱目标,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成了“天人合一”。

用西方或印度文化的标准严格来衡量的话,亦可以说中国文化无“彼岸”。

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彼岸”,严格说来并不外在于此岸,而即在此岸之中。

与此相应地,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关系就不是人与彼岸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差序格局”特征。

提到中国文化,离不开“中庸”。为什么中国人崇尚中庸?中庸的逻辑基础是什么?

提到中国文化,离不开“中庸”。为什么中国人崇尚中庸?中庸的逻辑基础是什么?

提到中国文化,离不开“中庸”。

为什么中国人崇尚中庸?中
庸的逻辑基础是什么?
首先,认识一下我们面对世事,处理问题的逻辑有几种?一种是感性,一种是理性,一种是即非感情又非理性,就是中庸,感性合情不合理,理性合理不合情,中庸即合情又合理,是处理世事的一种智慧。

其次,理性思维用的是人的大脑意识,感性思维是内心储存的过去的记忆,是人的潜意识行为。

中庸即调动人的意识又调动人的潜意识,即让大脑意识接受,又让内心潜意识愿意,这是让人身心和谐的一种智慧!
第三,利用中庸智慧处世即能外部和谐,又能做到自己身心和谐,这是身心内外一体的大智慧,外合天理,内通人性,天人合一!
第四,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空”,无论是“无”还是“空”那些追求的都是人性的极致,追求的是神性、佛性,其结果是求道者甚繁,得道者甚寡,中庸之道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是人性,是经世致用的学问。

为什么国人崇尚中庸,因为他是人理性与感性的一种平衡,符合人性。

中庸之道的逻辑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平衡,是身心内外和谐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4期(总第92期)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or Ethnic M inorities(Phil 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No.4Aug.2005“中庸”文化心理结构异化论略●简 澈(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 563000)摘 要:儒道二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以中庸为轴心的文化心理结构:于群体重“礼义之邦”、讲“合情合理”,于个体讲“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关注民生”等。

另一方面由于儒之中庸本身存在理论缺陷,并最终异化为儒之“泛中庸”与道之“泛中庸”在世俗教育中合而为一,构成了以“保身全生”为中心的特有的处世哲学乃至为官之道,成为个体性格特征愚昧性和劣根性之所在。

关键词:儒;道;中庸;蒙学中图分类号:B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44(2005)04-0059-06 中庸的异化大致完成于这一过程,一是儒之中庸和道之中庸碰撞、交融并同化,二是遭遇蒙学而日益世俗化并最终沦为“泛中庸”文化心理结构。

此两者同步进行并互补互融,前者主要构成现象,后者主要完成过程;前者的消极因素为后者提供了广阔充裕的“泛化”基础,以致为后者中日益“泛化”并延绵不绝最终积淀为独特的“泛中庸”文化心理结构。

宋明理学以降,《中庸》被从《礼记》中抽出而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之必学典籍,中庸被予以再诠释。

在孔子看来,至中庸方可“内圣外王”,以“泽及万物”;朱熹则更进一步将人的思想盛情纳入到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之中,认为中庸系“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能恪守此“中正之道”,乃“圣神功化之极”。

[1]从而中庸不仅成为了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还成为了儒家之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正是以此为轴心的儒家文化系统的确立,形成了后世个体乃至群体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

但是,它其中的合理成分非但没有能“放之而弥六合”,[2]反而以此形成的个体性格特征到了近代遭到了五四先贤体无完肤的批判。

何也?此之“中庸”已非彼之“中庸”,其合理万分已被日益抽空,异化为“明哲保身”、“适可而止”以愚昧糊涂应对世事的世俗儒学。

道家典籍虽没有直接提出“中庸”一词,但由于其理论及其阐述并非单一的指向,而是有着复杂玄妙的涵盖域,所以就给予了后人“误读”[3]为中庸(“泛中庸”)并与儒之中庸交融同化的机会,导致了另一轮的儒道交融互补。

[4]儒道之能够交融互补,大前提仍然是两者都是“源起非酒神型的远古传统”,[5]也即“巫史传统”中由“巫”而“史”、“巫术礼仪”理性化的结果。

[6]小前提是二者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尤其是他们都包含了对个体生存意义或存在价值的叩问。

《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而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贵也”;《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皆充分凸现出了人在天地自然间的重要地位。

那么,在这种“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将个体置于复杂的社会中,势必就要考虑到其自我的实现,面对此,儒家从心理学和逻辑学的角度规定了做学问并能近于“道”的途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这里提出的个体首先应明白自身的终极追求是“止于至善”(仁),[7]系抽象的道德追求(或曰精神追求),“知”其“止”(止于至善)方“有定”(即“志有定向”),[8]这两个起点,正是儒家人之实现的必要的第一步:即之所以为人,所先必须要正视自身的终极追求价值(精神的、抽象的“至善”)和现实存在意义(物质的、具体的“定”)。

在这一点上,道家并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4 59收稿日期:2004-01-25作者简介:简 澈(1963-),男,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

非消极逃避人生,反之同样的予以了足够的重视,“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夫!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荥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庄子-齐物论》),在庄子看来,要实现最高的“道”,盲目的追求而沉溺于物欲世界不知道停止,是很悲哀的;终身劳神于事物且无所获,形体劳累而又不知所为何来,那更悲哀了。

倘能那样活着,即便不死,又有什么好处呢,一旦身体死了,心亦不复存在,成了糊涂鬼,岂非是更大的悲哀!庄子正是从反面强调了人之为人必须明白自身存在意义或曰存在价值,即明白当下存在的意义,“知其所归”,在庄子看来,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就不配谈其生存的最高境界)———“道”了!正是因为儒道而家都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并以叩问此为出发点来探讨人之现实,所以在其各自的“道”的实现途径中就不约而同地派生出了许多围绕中心命题的不同侧面的相似话语。

就此两者“同出而异名”[9]而又同关注于“人”的理论构建,其实现途径及本质似可依下图表而作简要的比较论述:A 、儒: B 图表较为复杂,因道家并未直接提出“中庸”一词,故依其途径要义试作以下简要论述:(1)★、道家并非一味的否定现实而超验先在地进入其道,反之它是以对现象界的认识为基础的。

这种对现象界的认识除前面例举的对现实存在意义的叩问外,还主要表现为对对立的认识。

包括小大、是非、有无、生死、美丑等。

小大———《庄子・道遥游》中“蜩、学鸠”与“鲲”,《庄子・秋水》中“河伯”与“若”;是非———“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吾独具奈何哉”(《庄子・齐物论》;有无———“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有用”与“无用”(《庄子・人间世》),“有材无材”(《庄子・山木》等,另生死,美丑等在《庄子》诸篇中皆有所论述,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2)★、此“消解”共含有两个过程:一、在充分认识现象界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把握,这种把握取于两者之间,即“格守中道”,处于“是非之间”、“物我之间”、“有无之间”的“泛中庸”,此乃个体置之于现实的泛现象把握,这也是庄子看到当时已异化了的社会现实对个体的扼杀,从而采取的保身全生之术。

如《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在充分认识现象的基础上,即木因“不材”而得“天年”,“雁”却因“不材”死,选择一种看似诡辨的处法———“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这种对现象的把握几近于儒之中庸,当然这在庄子眼里并非中庸,而是灵活的现实处理方法,但他并不认为这就是把握现象界的最佳办法(这也是后人“误读”道的内涵为中庸(泛中庸)的原因所在,但庄子并不取于此,他还有更深刻的认识),他接下来又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

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而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60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4 法则也。

”郭庆藩《庄子集解》注:“设将处此耳,以此未免乎累,竟不处”。

显然,庄了以为处在“材与不材之间”将会役于物,累于事。

要免于此,唯有更高的境界即“乘道德而浮游”,并“与时俱化”、“以和为量”。

但这也并非庄子一味说玄或自命清高远离尘世“乘道德而浮游于天地”,而是在黑暗复杂的现实面前,庄子不得不如此。

所以他接下来感叹道:“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

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显然,渺小的个体置身于异化了的社会现实之中,无论任何一种直接的处世方法都将遭失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反之,“不肖则欺”,置此两难境界,对此,庄子看得非常深刻,因而上策是灵活地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以保身全生(“泛中庸”———后人之“误读”,摒弃了庄子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及其上上策),上上策是“乘浮游于道德”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庄子的原意并非如此,其当“有用”或“无用”,应取决于现实社会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否,现实背景中人之自我实现与否,如《庄子・人间世》中写栎社树以无用为大用,之前就提到了社会现实,“虎之与人异类而媚修养已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之后又提到“今处错上乱相之间,则欲无惫,奚可得邪”。

二、超越这种把握从而将人提升到自然状态,彻底消解人与物的对立关系,彻底否定人之“社会性”而复归其“自然属性”于自然(与其它万物并列)。

即“齐物我”(如《齐物认论》中的“庄周梦碟”)、“安时而处顺”、“缘督以为经”(《庄子・养生主》)等。

消解了对立性以后,彼亦可,彼亦不可;此亦不可;彼此二者之间亦可。

(3)★、这时的“道”较之“齐物我”更高一层,应是最高境界。

这里的人(主要指精神)不再是从属于自然,而且是与自然完全消融为一体的绝对“逍遥自由”状态。

是“无物我”、“一是非”、“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与道冥合”、“无已”、“无功”、“无名”的至人状态。

(4)★、这里的“技近乎道”并非仅指形上的“技进乎道”(《养生主》之“疱丁解牛”),还指属个体认识领域的“进”,即上述(1)★———(3)★所阐述的过程。

(5)★、此“外”之示意图属“道”之实现的外部(相对的)操作,同“内”基本相同。

“坐忘”(《庄子・大宗师》)、“主斋”(《人间世》)、“虚已待物”《山木》分别是实现“道”的外部具体操作途径(也包含内部、“内”“外”合一);“事丧我”是达到无我之境。

可以看出道之“自我实现”的途径基本上是“内”“外”合一,不再作具体阐述。

儒之中庸为其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守常之道”,其实现在着较大的难度,非圣人而不能为之。

[13]其理论范畴首系“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熹释曰:“喜怒哀乐,情也。

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14]这里,朱熹用心性理气说阐释“中和”,将人的情感纳入伦理道德系统中,最终以其理性化来律令人外在的行为规范;这种“发”(包括外在行为)必须符合“节”(情理、伦常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