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文化心理学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个人的独立自主, 关注个人的特点和目标,鼓励—个
人的成就和实现,看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反对顺从一 致, 如图(A)。图中大圈表示自我,小圈表示特定的 他人,X表示自我和他人各自的属性。
21
依赖型的自我(Inter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 依赖型自我看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强调集体的目标 和团结,认为关系和责任是社会中最主要的东西,反 对人的自私自利。这种自我结构常常出现在亚洲和一 些第三世界的文化中。
要求与人性弱点、罪恶感与追求超脱、世俗行为与超俗的
补偿以及宗教责任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张状态,因此就没 有杠杆作用使人内在的力量超脱传统。
38
由于太重和谐——尤其是天地人的合一,使得人与社会、自 然之间缺乏紧张状态,从而也就没有可能去培养合理的克服 外界的精神。与儒家伦理相反,基督教尤其是清教徒的相信 原罪而又力求克服原罪的观念,使得他们发展出了一套克服 内在罪孽的宗教修养功夫。这种功夫扩展到规范、习俗与权
地表露在外面,如墨西哥和荷兰。
12
特定文化与扩散文化: 前者是指公共空间很大,而人们的 私人空间很小,人们很在意自己的空间,只与关系亲密的
人共享;后者则是指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大小类似,个体
对公共空间也很在乎,因为侵入公共空间意味着可以轻易 进入个人空间。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前者工作与私人生活 区分明确,后者则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12讲
文化心理学
1
引言:为什么要重视文化?
波音的文化之旅 郑伯壎的文化收益 我们能从文化中得到什么?
2
1.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 方式的总称,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
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与行为
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传统之中,离开了自身所存在 的文化,人类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5
行动者和旁观者差异 发现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韩国被试和美国被试并 没有太大差异——都对自己的行为都做出了情境归因,唯 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以一种自己熟悉的方式对他人的行为 进行归因:美国人更有可能认为另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人
格所引起的,而韩国人更有可能认为他人的行为是由情境
引起的。
26
自利偏差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谦逊和人际和谐,可以预期,中国学
以及意义系统等联系在一起。
5
2、什么是文化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学科,它的主要目
的在于揭示文化和心理之间互相整合的机制。文化心理学
有两个最基本的前提: 人类的生活受制于自身所生活的社会文化情境 文化本身又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6
A 文化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文化人类学:可观察的外在物品 跨文化心理学:价值观差异 文化心理学:人们潜在假设 民族心理学:民族特性 本土心理学:从一种文化中衍生
3
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Berry提出的一种观点,主要强调文
化和活动或行为的联系,认为文化包含衣食住行、经济生活
和迁移方式、个人和家庭的活动、政府形态、福利宗教与科 学艺术,以及生活圈子等。 文化是历史概念:强调文化的历史传承,文化代表了一群人 的传统。
4
文化是规范:一些规则和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是心理概念:它与个体的自我认同、自我概念、心理表征
10
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这两个维度与霍夫斯泰德的从本 质上是一样的,但汤皮诺的概念更加细致:在他的观念
中,个人主义是指人们把自己看作一个个体,而集体主
义是指人们将自己看作团体的一部分。
11
中性与感性:这个维度主要衡量人们的情感表达。在中性 文化中,人们的情绪被很好地控制,不会轻易表现在外面,
如日本人和英国人就是这样。而在感性文化中,情绪自然
19
社会行为 在解决现实中的人际冲突时,集体主义者更倾向于用协商的
方法,而不象个人主义者那样更多地求助于法律。在社会知
觉与人际交往方面,集体主义者看重团体的欢乐与和谐,而 个人主义者强调竞争和控制他人。
20
(2)文化与自我
独立型的自我(In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 是西方文化中自我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的自我强
31
社会认知系统 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 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中国人 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 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 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
目标之上。
32
生态背景 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
费正清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很重集体(指家族而非国 家),强调服从权威,不能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中国
文化的动机模式是依赖型而非自主型,这种传统培养出
的人只适合农业社会,不适合工业社会的要求。Hagen在 他的著作《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hange》也表达了同样的
观点。他用一个社会可否培养出创造性人格来分析一个
13
成就与归属:成就型的文化强调人们通过自身的表现来 获得相应的地位,后者则强调一个人的地位取决于他是
怎样的一个人。
14
4、 文化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Gould 和 Kolb(1964)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以 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 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 鲁克斯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概念的主题,认为它包括重视个 人尊严与自我发展、自主与个人隐私,同时强调个体是社 会的基础。
强调等级与和谐;与中华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希腊文明则不
完全依赖于农业。由于生态环境的原因,他们对狩猎和捕鱼 的依赖较大,而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为了 适应这种生态环境,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 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
33
实践价值 英国科学源自文库学家约瑟夫•尼德汉姆注意到,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 认识到“场”、“远程作用力”等概念,他们对此的认识要比 西方人早1500年。但为什么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却由后者提 出?心理学家把这种难以解释的现象叫做“约瑟夫之谜”
国家的经济是不是能够发展,他认为,在一个保守的社 会中培养创造型的人格是相当困难的,而没有这样的人,
社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7
Weber从宗教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分析也表达了类似的主张。
在其著作《Confucianism and Taoism》中,他对儒家思想提
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儒家伦理,缺乏自然与神、伦理
(Needham Paradox)(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场”、
“远程作用力”等概念,他们对此的认识要比西方人早1500年。 可惜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却由后者提出)。
杨振宁:《易经》阻碍了中国科学的诞生?
34
5. 关于中国文化的理论反思
(1)世界体系理论的思路 文化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联系在一起,文化的 传播方向是从强势向弱势,但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也 将不断增强。
9
汤皮诺对28个国家15000名经理人——五个维度: 普遍主义对特殊主义:前者是指相信观念和实践可以在任
何地方不需改变就可以加以应用,后者则是指相信情境决
定观念和行为,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 高度普遍主义的社会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如法律和合同必 须被严格遵守;高度特殊主义的社会则强调情境和关系的 影响。
29
逻辑思维: 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统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认为事物 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要 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
30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来源 社会背景 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的为 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截然相反,强调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22
(3)文化与归因
基本归因偏差:
从内部对行为加以归因,忽略行为产生的外部原因。
但是,一些研究表明这种偏差主要出现在强调个体自 主的西方文化中。因为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一个人 被看成是独立自主的,他或她的行为反映了其内部特 点、动机和价值观。
24
中国、日本和韩国这样的国家中,因为强调的是团体以及 个体从所属社会团体中获得的自我感。 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的确更偏好对他人做出内在归因,而 相比之下,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更偏好作出情境归因。但 是如果认为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从不进行内在归因,则是 错误的。
15
集体主义:是一种以强调内团体为核心的信念,它关注内 团体的目标与需要胜于个体自己,强调团体的规范与责任,
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快乐,并且乐于接受他人。
16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测量 何友晖构建了一个个人主义 — 集体主义量表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Scale)从个体对待配 偶、父母、亲戚、朋友、邻居及同事的态度等六个方 面衡量一个人的集体主义倾向。
17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影响 服从性 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有较高的服从倾向。Leung(1986) 在研究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时就发现,在他们处理与导 师的关系时,服从的倾向要远高于美国学生对导师的服从。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更愿意求助于来自上下级的帮助,而 不象美国学生那样求助于同级的朋友。
18
自我概念 马库斯认为,东方文化中依赖型的自我结构使得自我的内容 延伸到了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他人。对中国人来说,自我在一 定程度上与内团体重合,因此在处理与外界的关系时往往以 内团体为准。中国人所谓的内团体包括父母兄弟以及朋友同 事等诸多与个体关系密切的人。
威之上,使人不会一味盲从,而是去思考改进的方法。
39
推荐: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
40
生会将他们的成功归结于他人,比如他们的老师或父母,
或者情境中的某些方面,如学校的教学质量很高。正如 所料,美国被试比中国被试更加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 中国学生将他们的成功归结于情境中的某些方面,这正 好反映了他们所属文化的价值观。
27
公正世界:
在一个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相信世界是公正的文化中,经济
和社会不平等会被看成“公正”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人 们相信穷人和弱势群体之所以所得较少,是因为他们本来 应该得到的就少。因此,公正世界归因可以被用来为不公 正进行解释和辩护。研究显示:在贫富分化极端严重的文 化中,公正世界归因比在财富分配比较公允的文化中更为 常见。
28
(4)文化与思维方式
辨证思维:
中国人的辨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
中和论。变化论从世界的变化性出发,认为世界永远处 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 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 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存
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35
(2)近代化理论的观点
Myers、Fairbank、Levenson、Wright、Solomon等人认为
中国近代化的失败主要是由儒家思想造成的,因为儒家思
想所要求的安定团结与近代化要求的变革之间存在着冲突。
Wright甚至断言:“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儒家的社会 是不能纳入近代化国家的。”
36
7
B 文化影响心理的例证
文化对生理活动的影响 文化与认知
文化与符号表征
文化与社会化 文化与人格 文化多元性的影响
8
3、文化的维度
霍夫斯泰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16000名来自70多个国 家的IBM员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文化的维度有四个: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权利距离 不确定性的规避 男性化/女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