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熟悉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能够准确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3.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学习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原理和方法
3. 练习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4. 拓展小数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小数的加减法运算难点:小数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练习讲评、小组讨论、课外拓展
五、教学步骤
1. 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讲解
讲解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分析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区别,并运用实例进行说明。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原理和方法讲解
通过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原理,理解小数的运算规律。

3. 练习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对学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

4. 拓展小数的应用
通过对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小数的应用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手段
黑板、多媒体课件、工具书、作业本等
七、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对学生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和指导。

八、教学实施
本课教学将采用讲授、练习、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并理解小数的应用和意义,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4篇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4篇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迁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一、引入1、口算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二、探究1、出示例3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探索算法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

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

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练习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学生练习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完成练习九的3~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教学得与失: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推荐8篇)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推荐8篇)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推荐8篇)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揭示课题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汁算。

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I.做复习第1题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三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法要怎样算?小数加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2.做复习第1题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二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减法要怎样算?小数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3、整理计算方法。

提问:你们认为小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减法要怎样汁算?关键都是什么?三、加、减法综合练习。

1、口算。

小黑板出示复习第2题,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得数,并结合得数末尾去0、整数部分的O要写的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2.做复习第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计算过程和验算方法。

3.做复习第5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检查第二小题列竖式后怎样算比较简便。

4.做复习第6题。

指名学生说—说题意。

让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提问: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厂什么内容?你在复习中有哪些收获?五、课堂作业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一)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析解决问题,能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意义;(二)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总结出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數學教案設計主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定义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然后引入小数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第二步:讲解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来解释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如"0.3 + 0.5 = 0.8","2.1 - 1.4 = 0.7"等。

同时,要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必须保持一致。

第三步: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四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来解决,例如:"如果一个苹果重0.2千克,两个苹果重多少千克?"第五步:总结归纳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他们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设计一份小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检查学生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五、家庭作业:布置一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题目,让学生在家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范文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范文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范文五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范文一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2页例1及做一做。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在此基础上,本课时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

例1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境为线索展开教学,自然引入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学习,重点解决的是列竖式时小数点应对齐的问题,突出计算的算理理解。

为进一步学习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夯实基础。

(二)核心能力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的过程,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培养迁移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感。

(三)学习目标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小数加减法(例1)》名师教学课件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想一想: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出几个一位数加减法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二)课堂设计1.复习导入(1)口算,并说出口算的方法。

2.5+0.9=1.2-0.5=7.8+1.6=4.7-2.8=11.7+2=8.6-5.3=1.2+0.8=7.5-2.5=(2)列竖式计算3685+279=3685-279=师:你能说一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预设: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简单小数加法计算过程,将整数加法方法迁移到小数加发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铺垫孕伏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怎么计算的。

8+6=?28+5=?37+9=?(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

(说明减法的问题明天再研究)2、合作学习:小数加法教学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小组合作、交流)(可能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一是以元作单位用小数,二是以角作单位用整数)引导观察比较: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学生试笔算小数加法(小组合作)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怎样计算?反馈练习:1、列出2.8+2.1、6.4+0.9、19.2+0.9的竖式,然后计算。

(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2、96页做一做。

三、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同?四、作业练习二十二1题第一部分、5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减法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减法。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

(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1。

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共采集了多少千克?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两个小队的千克数合并成一个数.板书:3.935+4.075提问:竖式怎样写?(学生可能会说出小数点对齐)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整数加法怎样计算?(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为什么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那么小数加法也要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才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启发学生想,得数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在学生明确7.810末尾的“0”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去掉后,再告诉学生以后计算遇到小数末尾得0“时”要去掉.反馈:完成120页“做一做”.订正时说说怎样计算的.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议论的基础上,明确:相同的地方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不同的地方,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2.学习例2.少先队采集中药.两个小队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引导学生把例2与例1对比,说明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两个小队采集的和,及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计算.学生算出:如果用小数怎样计算?学生独立算出,并说出算理.反馈:完成122页“做一做”,提示验算方法.3.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填空。

小数加减法教案

小数加减法教案

小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将计算结果进行简化和近似。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小数加减法的示例题目及解答。

2. 教师准备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目,每位学生需要一份。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个包含小数的加法题,例如:0.35 + 2.6。

学生们思考一会儿,然后举手回答。

2. 知识讲解
教师将正确答案和解题过程展示给学生,讲解小数加法的规则和步骤,并强调将小数点对齐。

3. 具体例题练习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小数加法的例题,供学生们进行计算。

教师在黑板上解答,并引导学生思考简化和近似计算结果的方法。

4. 小组活动
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小数加法的练习题。

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完成练习题。

5. 知识拓展
教师提供小数减法的示例题目,例如:3.5 - 1.25。

学生们思考并展示他们的解答。

6. 练习题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小数减法的例题,供学生们进行计算。

学生们完成练习题,并互相检查答案。

7. 结束反思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规则和步骤,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教师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情况,回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反馈。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0篇)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0篇)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0篇)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

“试一试” 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呢?2、能将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吗?(例题中食品的价格先用元角的形式写出来)3、一位同学用他的数学日记向我们讲述了他一天中遇到的小数问题,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开始今天地学习好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减法1、日记:5月21日,晴。

昨天数学课学习了小数,老师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小数。

今天一大早我就在家门口的早点店看到了它们,正好还没吃早饭呢,我想买一个馒头和一碗豆浆吧,要用()元呢?我还想给妈妈买碗面条,一碗面条比一碗馄饨贵()元呢?2、日记中提出了几个问题?哪两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老师板书算式)请你和同桌商量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汇报两题的思考过程)3、这两道题能用竖式来计算吗?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小数加减法说课稿1教学目标:1、从整数的意义引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二者意义相同。

2、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3、养成仔细看题、认真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难点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教减法,在与整数法则的对比中理小数的计算法则。

一步计算后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简便计算。

这种编排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

教学切入点:整数加减法教学重点:小数加减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加减计算方法(尤其是位数少的减位数多)教法和学法设计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

采用“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

实质上就是整体建构的自学指导、检查点拨、探究规律、回归系统。

课前自学收集数据编写小数加减算式,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中探索发现新知,构建新知,在学习中体验竞争、合作的快乐;课后延伸体现知识的价值,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程序:1、导入。

直奔主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它是我们知识树的哪颗果实呢?请大家来看看。

(出示知识树)师:小数加减法属于数与代数的代数部分中代数的知识。

它分为意义、法则、顺序和性质四个部分。

本节课我们研究意义和法则。

(导入部分明确本部分内容在小学段的地位,使学生纵览全局。

2、目标。

了解小数加减意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法则计算;养成仔细读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应达到的要求,适宜教师思考、理解。

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象是学生。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适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數學教案設計标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含义和计数单位。

2. 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认识2. 小数加法3. 小数减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数,并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讲解新知1. 小数的认识介绍小数的概念,以及小数点左边和右边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让学生明白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便于计算。

2. 小数加法讲解小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到高位逐位相加,满十进一。

并举例说明,让学生掌握小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3. 小数减法讲解小数减法的运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到高位逐位相减,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同样举例说明,让学生掌握小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总结回顾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的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老师再做一次全面的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清,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五、家庭作业:布置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以上就是关于“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小数加减法》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小数加减法》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难点:正确处理小数加减法中的位数对齐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小数加减法的概念,如购物时的找零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讲解(20分钟):(1) 小数加法:教师先介绍整数加法的概念,然后引出小数加法。

强调小数点要对齐,从右到左逐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2) 小数减法:与小数加法类似,强调小数点对齐,从右到左逐位相减,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借一当十。

3. 实践操作(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计算,然后集体讨论解题过程和结果。

4. 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小数加减法的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进一步的教学指导。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教案一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法;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能够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加、减法运算;2.数学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小黑板;2.学生练习册;3.学生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课堂氛围营造(5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明星的生日问题,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同时复习学生关于小数的一些基本概念。

2.新知探究(20分钟)提问:0.4与4÷10有什么关系?(2)小数的加法运算设置一个案例:小明去菜场买了0.45公斤的青菜和0.25公斤的白菜,一共买了多少公斤的菜?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然后进行实际计算。

(3)小数的减法运算设计一个地理问题:小明国庆节去云南旅游,第一天走了65.35公里,第二天走了45.25公里,小明在这两天里一共走了多少公里?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抽象和建模,然后进行实际计算。

3.整合练习(20分钟)(1)巩固小数的加法运算设计几道简单的小数加法练习题,通过个别呼叫或者分组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练习题。

(2)巩固小数的减法运算设计几道简单的小数减法练习题,通过个别呼叫或者分组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练习题。

4.知识拓展(20分钟)(1)小数的实际问题求解设计几道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小数进行求解,可以包括生活中的购物、旅行、体育运动等场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放性问题探究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一公斤香蕉的价格是12元,你觉得0.5公斤香蕉的价格是多少?请写出理由。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实际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课堂总结(15分钟)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学习笔记,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和设计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数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小数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数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数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48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思,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3.在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相应的学习平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3元+8元=3元+8角=你是怎样计算第2小题的?为什么这样计算?二、探究新知:(一)展开活动,研创新知。

1.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击相对应的问题。

)3.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先列式,教师有意识的板书列式:4.75+3.44.75-3.44.75+2.654.75-2.653.4+2.653.4-2.654.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揭题:小数加减法5.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4.75+3.4,“你会用竖式计算吗?”(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组员的计算方法及为什么这样算得理由,教师巡视,看是否有竖式错误的,及时将错例收集,等会儿全班一起“诊断病因”。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 教时备课日期10月7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商店购物的画面。

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5)三个人一共用多少元?2、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不但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还列出了算式。

请大家观察这些加减法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二、探究。

1、教学例1的第(1)问。

谈话:你能用竖式计算4.75+3.4吗?先试一试,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2、教学例1的第(2)问。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学生完成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再进一步追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3、教学试一试。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目的: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2. 通过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学能力。

3. 体验小数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六一儿童节要到了,于老师想在海文体买一些文具送给大家,于是想在班里找几个计算小能手帮老师算算帐,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计算能力了。

(1)投影,说一说计算过程。

(2)一起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买文具的生活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探究新知。

走进文体店,里面有很多漂亮的文具。

(1)买一支铅笔和一个转笔刀一共多少钱?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同桌俩相互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写到探究单上。

方法一:0.8元=8角 0.6元=6角 8角+6角=14角 14角=1.4元(设计意图: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然后按照整数加法进行计算。

)方法二:列竖式。

师:你能跟大家讲一讲你的算式吗?(表扬思路清晰)师:下面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竖式。

1、先写0.8,0.6怎样写?0和0,8和6,为什么对齐?(0、0整数部分和8、6小数部分,他们相互对齐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首先相同数位对齐。

2、小数点为什么对齐?(小数点把小数分为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小数点对齐,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就对齐了,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了)相同数位对齐也保证了小数点对齐。

3、0.8和0.6里的0在价钱中表示什么?元。

0.8和0.6里的8、6在价钱中表示什么?角,0、0对齐,8、6保证相同的人民币单位是对齐的,相同的计量单位才能直接进行加减。

4、师:8角+6角=14角,写4进1,4表示4角,1表示1元,1元是怎么得到的,10角变成1角,满十进1。

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教案

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教案

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的运算。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小数加减问题。

教学重点:1. 小数加减的概念和意义。

2. 小数加减的运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者黑板。

2. 小数加减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小数加减的概念和意义。

2. 老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小数加减的例子。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老师讲解小数加减的运算方法。

2. 老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小数加减的运算步骤。

3. 老师让学生跟随一起进行小数加减的运算。

三、练习巩固(15分钟)1. 老师发放练习题给学生们。

2. 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题。

3.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老师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小数加减问题。

2. 学生们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3.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对小数加减的概念和意义进行总结。

2. 老师对小数加减的运算方法进行总结。

教学延伸:1. 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小数加减问题,第二天在课堂上分享。

2.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小数加减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小数加减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们感受到小数加减的实用性。

同时,老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及时的讲解和指导。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6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6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如下是美丽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一重点难点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3、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

教学重点难点: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让学生提前收集:上月的电子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一、导入二、新授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子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子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1、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xx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较少?①家庭支出较低者:②家庭支出中等者:③家庭支出较高者: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较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3、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4、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小组交流,分组汇报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子话费较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自由讨论发言教和学的过程五、课堂作业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学生独立尝试解决,用多种方法计算,再与组内同学交流。
二、学生代表汇报
学生1:0.8元=8角
0.6元=6角
8角+6角=1元4角=1.4元
答: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1.4元。
三、学生板演
四、学生总结新知识
教学中给足学生探究新知的时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算法的多样化,旨在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算法的优化过程是引导学生剥离具体的情境归纳概括计算方法的过程。
3.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运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生学情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一)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二)教师板书问题
板书: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多少元?
(三)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样列式?
三、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新知
(一)在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
(三)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设计到文具店买文具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购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自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注重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95、96页例3、例4及“做一做”。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把数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购物素材,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流中充分感知、体验一位小数加、减法,主动建构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培养学生独立探求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材分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能结合具体内容(情境)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与之衔接的有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生在没有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的性质就开始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这决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只能限定在学会“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也就是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教材呈现的范例也只能仅限于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

【学情分析】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感到容易,大多数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但对算理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对于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后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需求出发,找准教学的起点,从生活入手,把学生的思维由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进而围绕数学的本质展开教学活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标定位】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三)情感与态度: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

新课程倡
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处理,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及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通过讨论活动,使学生小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我会填:
3.65元=( )元()角()分
6.78米=( )米( )分米()厘米
7元6分=( )元
9角2分=( )元
2米18厘米=( )米
8厘米=( )元
2、列竖式计算。

326+58 862-26
师:你能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数位对齐,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设计意图: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既涉及到“元,角,分”的知识,也和整数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新课前复习这两个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棒!很快就是同学们的节日了,“文具店”赶着“6.1”前夕开业,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文具店图)瞧,还真热闹呢!看着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
生:(回答)
师:你会选择两样商品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简单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设置常见的购物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得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学习内容——简单小数加减法。

利用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觉到研究小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再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2.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允许学生算法的多样性:可以把“元”转化为“角”来算,可以列竖式,也可以口算等等。

生讨论后汇报结果。

小结算法。

三、练习巩固
1、课本习题。

2、拓展延仲。

四、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关于小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概括。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换一个角度提问,给学生一种使命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欲望。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如:
相同数位对齐 元 角
小数点对齐 1 . 2 1 2角
方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 0 . 6 6角 1 . 8 1 8角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清晰明了,既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又突出了重点。

还注意把老师的板书和学生的板书相结合,把黑板交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