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华罗庚教学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华罗庚》学案粤教版必修1
2015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华罗庚》学案粤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背诵并理解文中出现的诗句2、学会删繁取简,能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重点和难点】1、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学习华罗庚奋力拼搏、自学成才的毅力和献身科学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
2、比较本文与《“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的写法上的不同【学法指导】1、在通读的基础上,了解传主的经历并梳理关键信息。
2、在背读诗句时,可以起到知识积累的作用,同时深刻地感悟与汲取其有价值的精神。
3、学会比较不同传记的写法:以时间为线索的写法,以日常生活的细节为线索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华罗庚的资料,并看看一个短片(短片是华罗庚简介,整理后归纳,你觉得对自己有所感悟的东西,并写在下面。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面的“冲关”练习。
(1)请你找下面加黑的字词读音的出来。
署名苏家驹扉页勤能补拙怠慢吴筱元一拐一瘸怜悯停滞蜚声金瓯鹯褒奖追溯商榷置若罔闻出类拔萃(2)会从文章中所引用到的华罗庚话语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来呢?并体会一下传主的情怀。
(3)请在文中标明一些关于传主的重要时间,并按时间顺序梳理传主的生活经历。
时间主要事件1910年11月发表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进入清华大学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41年1950年1951年获得国家科学奖励一等奖1958年优选法运用于生产(4)请概括传主在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3个小故事答:故事1故事2故事3(5)细读全文,请你比较一下本文与《“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的写法上的不同。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1、导入:通过预习所看的短片,相信大家对华罗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你们知道华罗庚像你们这个年纪在做什么吗?是什么让他成就了不平凡的一生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华罗庚》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他,感受他那伟大的人格魅力。
2、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的成果。
3、根据预习理解,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传主的经历。
高中语文 第5课华罗庚教案 粤教版必修1
第五课华罗庚顾迈南一、作者:顾迈南,当代作家。
二、词语:署(shǔ)名苏家驹(jū)惨淡扉(fēi)页勤能补拙莫名其妙怠(dài)慢吴筱(xiǎo)元瘟疫蔓延一拐一瘸(qué)怜悯(mǐn)停滞(zhì)不前蜚(fēi)声金瓯(ōu)鹯(zhān)褒(bāo)奖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追溯(sù)赞赏备至商榷(q ùe)暴跳如雷如获至宝置若罔(wǎng)闻出类拔萃(cuì)运筹学从实以终※补充词解: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项的一页。
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的不足。
怠慢:冷淡。
蜚声:扬名。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适宜长期居住的地方。
备至:完全,到了极点。
商榷:商讨。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象没听见一样。
指不予理睬。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运筹学: 利用现代数学的成就,特别是统计数学的成就,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能发挥最大效力的科学。
从实以终: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直到最后。
三、熟读课文,掌握大意。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填表。
四、研讨: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①倒叙(中途)。
开头把最精采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
②以下部分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
2、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
(课堂练习)——①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
②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
③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
④病后残废:献身数学,写出名作。
3、从第一部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4、在第二部分中,华罗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在书上划出。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成就的?有何好处?——按地点和时间。
多而不乱。
5、华罗庚为什么出国又回国?——提示:为了提高自己,科学报国。
6、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①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罗庚
《华罗庚》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华罗庚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其品格,知晓他在数学领域里的杰出成就。
2、学习本传记灵活运用多种叙述方法来表现人物生命历程的手法,并学会分析各自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删繁取简,提炼关键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华罗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始终补语的爱国情操、献身科学的追求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学习和运用文中多种叙述方法的表达技巧。
2、学习华罗庚奋力拼搏、自学成材的精神和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讲解法、分析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他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却凭自学最终走上清华大学讲坛。
他身负残疾,却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抗战期间,他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却写出经典名著《堆垒素数论》。
他第一次使数学从书本走向生产实践,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传记的传主——华罗庚。
二、作者简介:顾迈南,他是新华社记者,著有大量科学家传记作品,比如《华罗庚传》、《丁肇中:故国情深》、《李政道》等。
三、基本解读:这篇传记作品的描述对象,就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
与《“布衣总统”孙中山》主要通过生活细节突出传主某一方面的精神特性的写法不同,这篇文章较为完整的介绍概括了传主华罗庚一生的生活经历。
一个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有许许多多的生活事实,要通过有限的文字给人物做传,就只能抓住最能凸现人物特征的某些材料,来为人物进行文字画像。
同时这篇传记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结构上采用了明显的小标题的写法,我们在前面第一单元学习过王海桐《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它也采用了小标题的写法,那么回忆一下小标题的写法有什么好处?(1)小标题写法的好处:突出华罗庚一生学习研究的主要事件,遵循了时间顺序,很好的统领了所辖部分内容,眉清目晰,一目了然。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一《5 华罗庚》李锦如教案教学设计 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华罗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李锦如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叙述顺序及其好处。
2、掌握本传记的引用手法及其作用。
(重点)
(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要求独立、安静、快速地看书,理解、思考、完成下面三小题,形成最佳答案并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记下。
1、在时间顺序上表现出来的叙述技巧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课文怎样运用?有何好处?
2
、这篇传记大量使用华罗庚的诗句和原话,请找一二处,并分析引用这些诗句和原话各有什么作用?
3、本文引用大量他人的话,请找出一二处,并分析引用这些话有什么作用?
(三)互教互学
要求:
1、小组合作,对照答案,取长补短,查缺补漏,探究问题,请教询问。
2、小组内都不会的问题做上记号,待其他同学或老师释疑。
3、感悟得失,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特别是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参与积极,讨论高效,争取解决所有疑难!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
(四)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发言,老师点拨。
(五)、小结。
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
如1、引用诗词: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2、引用原话,突出了人物的品质精神,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3、引用他人的话,侧面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4、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六)堂上检测
1、课文37页倒数第三段引用了华罗庚的诗句,
有什么作用?
2、课文37页最后一段引用华罗庚的原话,
有什么作用?。
华罗庚(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华罗庚(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学习以时间为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经历的写法。
2、注意本文选材的角度;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学习华罗庚奋力拼搏、自学成才的毅力和献身科学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要求中的1、2点)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简介作者、华罗庚;初读课文,理清文理。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顾迈南新华社资深女作家,采访对象多为科技界名人和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品有《华罗庚传》、《两弹元勋邓稼先》、《丁肇中)——故国情深》等。
2、介绍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速度,梳理思路。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1925年金坛中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没毕业就失学1930年发表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1932年进入清华在数学系当助理员。
1936年夏留学英国1937年夏回国担任西南联大教授1941年完成《堆垒素数论》1945年下半年到苏联旅行1946年4月苏联科学院出版《堆垒素数论》1946年秋访美1950年2月从美国回到新中国1950年3月16日到清华任教授1953年《堆垒素数论》中文版出版1957年《数论导引》出版回国后培养青年学者陈景润、万哲先等人1958年将优选法送到工厂、农村1963年出版《典型群》1979年访英◎ 附课后练习三的表格:2、提问: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为华罗庚写传的?【文章基本上是按时间的顺序进行写传。
】(三)熟读全文,看看华罗庚在对待数学的态度上经历了几次认识上的变化。
【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即“为了生存——为了兴趣——为了祖国”。
第一部分,“华罗庚很有数学才能”,但他研究数学是因为“干别的工作要到处乱跑,或者要设备条件”,而数学“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道具简单”,此时完全是为了谋生存的需要。
高中语文必修一《华罗庚》教案设计(粤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华罗庚》教案设计(粤教版)《华罗庚》是粤教版必修教材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在内容上承续着“认识自我”而来。
下面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华罗庚》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华罗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了解传记的特点和写法;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学习华罗庚奋力拼搏、自学成材的毅力和献身科学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点:华罗庚人生经历和精神,传记文体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二课时(45分钟)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他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却凭自学最终走上清华大学讲坛。
他身负残疾,却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他在抗战期间,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却写出经典名著《堆垒素数论》。
他第一次使数学从书本走向生产实践,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大家听了这么多关于华罗庚先生的情况后,不知道大家对华罗庚先生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是否对进一步深入了解华罗庚先生感兴趣呢?2.字词。
华:huā同“花”huà姓,华山huá中华。
引申:令líng狐冲,任rén盈盈,韦wéi小宝贝扉页fēi 拙zhuō叟sǒu 筱xiǎo 瘸què怜悯mǐn蜚声fēi 金瓯ōu 鹰鹯zhān 褒奖bāo 江畔pàn 矩形jǔ追溯sù商榷què兴奋xīng 怠慢dài3.作者简介。
顾迈南,新华社女记者,是科技新闻工作者,也是科普作家。
2002年出版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收录了顾迈南和她的作品。
4.课文分析讲解。
小标题一(1-6)失学前后,热爱痴迷数学(7-10)残疾后,决心献身数学。
(1-5)清华四年,研究数论;英国两年,得出“华氏定理”小标题二(6-9)西南联大几年,完成《堆垒素数论》(10-12)访美四年,扩大研究范围(1-6)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小标题三(7-10)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11-15)致力于数学的实际应用(图为课文结构分析图)⑴前言部分。
粤教版-语文-高一-2.5《华罗庚》教案 粤教版必修1
《华罗庚》教案一.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活经历,思考华罗庚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 把握本篇传记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的特点,以便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3. 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活经历,思考华罗庚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把握本篇传记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的特点,以便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2. 难点:(1)本传记在组织材料上的特点(2)理解文章中所引用到的华罗庚的一些话语特别是诗句三.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讨论法四. 课时安排:2课时五.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了解华罗庚的人生经历,感受其高尚品格,汲取人生的教益(二)教学过程1. 导入语:同学们,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最大的兴趣又是什么呢?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过:“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他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最大爱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方向。
我国数学界的名人华罗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学们知道华罗庚最敢兴趣的事物是什么?(数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华罗庚》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他的人生与数学的不解之缘。
(板书:华罗庚)2.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30页,本文作者顾迈南,她是新华社女记者,采访对象多为科技界名人和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关于她的作品请大家看一下课件。
3. 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浏览一下全文,留意一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否想象出华罗庚的具体肖像?能否了解到他家庭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4. 让生回答刚才的问题(不能),那我们主要了解到的是什么?(华罗庚的求学和事业)5.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小标题的内容大家看看:这是一个什么结构?重心在哪?(定中结构,重心在后)由此我们不仅了解到华罗庚的青年时代是艰辛的,而且还了解到他是自学成材的。
那么,他是否从小就自学呢?(不是)如以失学作为界限,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分为失学前和失学后两部分,失学后的他又遇到了更大的挫折:一场可怕的伤寒症使他双腿残疾了;所以失学后那部分的内容又可以分为残疾前和残疾后两部分。
粤教版必修一《华罗庚》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粤教版必修一《华罗庚》精品教案范文三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华罗庚》精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
粤教版必修一《华罗庚》精品教案范文一一.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活经历,思考华罗庚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 把握本篇传记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的特点,以便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3. 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活经历,思考华罗庚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把握本篇传记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的特点,以便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2. 难点:(1) 本传记在组织材料上的特点(2) 理解文章中所引用到的华罗庚的一些话语特别是诗句三.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讨论法四. 课时安排:2课时五.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了解华罗庚的人生经历,感受其高尚品格,汲取人生的教益(二)教学过程:1. 导入语:同学们,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最大的兴趣又是什么呢?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过:“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他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最大爱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方向。
我国数学界的名人华罗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学们知道华罗庚最敢兴趣的事物是什么?(数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华罗庚》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他的人生与数学的不解之缘。
(板书:华罗庚)2.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30页,本文作者顾迈南,她是新华社女记者,采访对象多为科技界名人和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关于她的作品请大家看一下课件。
3. 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浏览一下全文,留意一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否想象出华罗庚的具体肖像?能否了解到他家庭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4. 让生回答刚才的问题(不能),那我们主要了解到的是什么?(华罗庚的求学和事业)5.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小标题的内容[板书:一.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大家看看:这是一个什么结构?重心在哪?(定中结构,重心在后)由此我们不仅了解到华罗庚的青年时代是艰辛的,而且还了解到他是自学成材的。
华罗庚-粤教版必修1教案
华罗庚-粤教版必修1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的生平和主要贡献;
2.熟练掌握华罗庚的代数学成就;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平介绍
2.代数学成就
教学难点:
1.华罗庚的代数学成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向学生展示华罗庚的图片或讲述其生平,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华罗庚的生平(10分钟)
讲述华罗庚的生平,包括其家庭,学习经历和主要贡献等。
3.介绍华罗庚的代数学成就(30分钟)
讲述华罗庚在代数组合理论、线性代数等领域的成就,并介绍其重要贡献。
4.讨论和思考(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华罗庚的主要贡献对数学学科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5.作业布置(5分钟)
安排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板书设计
1.生平介绍
•家庭
•学习经历
•主要贡献
2.代数学成就
•代数组合理论
•线性代数
•重要贡献
五、作业
1.阅读《华罗庚》相关新闻,并撰写读后感;
2.分析华罗庚的代数学成就对数学学科的贡献。
六、课后反思
此次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介绍了华罗庚的生平和代数学成就,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这位数学家的重要贡献。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时间掌控方面还有待提高,下次教学中需要更好地分配时间。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5华罗庚教案粤教版必修1
5 华罗庚[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一拐一瘸.( ) 怜悯.( ) 停滞.不前( ) 署.名( ) 吴筱.元( ) 金瓯.( ) 鹯.( ) 褒.奖( ) 追溯.( ) 商榷.( ) 出类拔萃.( ) [答案] qué mǐn zhì shǔ xiǎo ōu zhān bāo sù què cuì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数 ⎩⎪⎨⎪⎧数.学( )数.不尽( )数.见不鲜( ) 薄⎩⎪⎨⎪⎧薄.饼( )浅薄.( )薄.荷( ) 2.语境辨析法初中毕业后,华.( )罗庚曾入上海中华.( )职业学校就读,后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
[答案] 1.shù shǔ shuò báo bó bò 2.huà huá二、写对字形⎩⎪⎨⎪⎧置若wǎnɡ( )闻wǎnɡ( )然若失 ⎩⎪⎨⎪⎧百战不dài( )dài( )慢dài( )荡⎩⎪⎨⎪⎧马jū( )jū( )泥 ɡǒu( )杞⎩⎪⎨⎪⎧fēi( )声文坛文采fěi( )然缠绵fěi( )恻[答案] 罔 惘 殆 怠 骀 驹 拘 枸 蜚 斐 悱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商榷·商量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商讨、讨论、协商”的意思。
“商榷”商讨,书面语。
“商量”交换意见,多用于口语。
(2)停止·停滞两者都有“停止”的意思。
“停止”表示不再前进,不再继续的意思。
指行为、动作的终止。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明确词义(1)掌上明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养家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深入浅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置若罔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获至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出类拔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比喻极受父母宠爱的儿女,也比喻为人所珍爱的物品。
高中语文 华罗庚教学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
《华罗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篇人物传记在事例选取及结构安排上的特点2.与《“布衣总统”孙中山》比较,把握人物传记在对传主人物性格或形象刻画上的不同写法二、过程与方法1.在庞杂的人物、事例等信息中筛选、提取、整合有效信息,学会去繁提精2.体会传记真实性的同时,也感受并掌握传记文学性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传主华罗庚的一生,体会传主那种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所抱有的热情、兴趣及学习他对事业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
2.思考传主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特别是华罗庚身上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四、教学重难点1.文章以时间流变为线索来选取传主典型事例的结构特点2.文章多处引用华罗庚诗词及引入有趣的小故事的写作特点及作用3.传记中传主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无私奉献、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后辈的爱护,在今天现实环境下,如何深入打动青少年的内心,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五、教学设计《华罗庚》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比较全面地概括描绘出华罗庚的形象,加上文章标以小标题,多处引入传主的诗词及与传主有关的小故事,本篇读来活泼又充满古朴之风。
既有详实的数据、资料还原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又从中感受到传主的伟大人格。
所以,在教学设计,就是抓住传记本身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该篇不同于《“布衣总统”孙中山》通过生活细节描写反映传主性格和形象的写法,即通过时间的顺序,将传主一生的主要事例贯穿起来的写法。
而这种脉络清晰,材料多而不乱的写法恰是传记中一种常见的写法。
而传主诗词的嵌入小故事的引入,使得传记不失真实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传记的阅读更能够体现以对话为特征的现代阅读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正因为如此,学生通过与传主的对话、交流,可以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感受华罗庚的人格魅力及精神品质,并从中获得人生教益,得以冶情、砺志。
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来完成对本篇传记写作特点的掌握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布衣总统”孙中山的衣食住行世界,在文章那种细腻而又真实的笔触中,我们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朴实、爱民的一面。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华罗庚教案
[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一拐一瘸.()怜悯.()停滞.不前()署.名()吴筱.元()金瓯.()鹯.()褒.奖()追溯.()商榷.()出类拔萃.()[答案] quémǐn zhìshǔxiǎoōu zhān bāo sùquècuì(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数错误!薄错误!2.语境辨析法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后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
[答案] 1.shùshǔshuòbáo bóbò2.huàhuá二、写对字形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答案] 罔惘殆怠骀驹拘枸蜚斐悱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商榷·商量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商讨、讨论、协商”的意思。
“商榷”商讨,书面语。
“商量”交换意见,多用于口语。
(2)停止·停滞两者都有“停止”的意思。
“停止”表示不再前进,不再继续的意思。
指行为、动作的终止。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明确词义(1)掌上明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养家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深入浅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置若罔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获至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出类拔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比喻极受父母宠爱的儿女,也比喻为人所珍爱的物品。
(2)指维持一家的生活。
华罗庚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华罗庚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华罗庚,中国解析数论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国际上“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等数学科研成果均是以华氏命名。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华罗庚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华罗庚》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删繁为简,提取关键信息。
2、学习华罗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操、献身科学的追求精神。
3、了解传主诗词对表现传主思想性格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语】熊庆来华罗庚陈景润在黑板上板书画图,要求学生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熊庆来发现了华罗庚,华罗庚发现了陈景润,他们日后都成了举世闻名的数学家,是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三位数学家尤其是后两位数学家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们的成就举世瞩目,说说看华罗庚和陈景润的成就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明确:陈景润是算出了1+1为什么等于2?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
那么,华罗庚的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迈南的《华罗庚》,了解一下华罗庚的主要成就。
【梳理课文:主要经历,主要成就】在了解他的成就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他一生的主要经历,课后练习的表格﹙要求,不要怕这篇课文长,先不要急着通读全文,只要先按上面的表格把他一生的主要成就找出来就等于读懂了一半﹚。
主要成就解放后《数论导引》、优选法、统筹法、培养数学人才解放前堆垒素数论多复变数函数、自守函数、矩阵几何《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堆垒素数论》【华罗庚诗词】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把他一生中大部分的成就都找出来了。
一篇看似很长很复杂的课文,只要掌握了方法,我们就可以像庖丁解牛一样自如。
不过,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华罗庚除了是名伟大的数学家外,还是一名在诗歌方面深有造诣的人。
请同学们找出本文中引用的华罗庚诗句,并结合课后练习二说说它们对表达华罗庚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所起的作用。
文章嵌入了多首华罗庚的诗词,使得这篇科学家的传记,在大量理性的、抽象的数字描述中,又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情趣来。
高中语文华罗庚精粹教案3 粤教版必修1
《华罗庚》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的人生经历,学习他奋力拼搏的精神和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
2、学习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引用诗句和故事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教学重点] 1、了解华罗庚的人生经历,学习他奋力拼搏的精神和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
2、学习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引用诗句和故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1985年6月12日,在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一位75岁的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作了十分精彩的报告。
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人们还在热烈鼓掌时,他的身子歪倒了,也就在这一天,他去世了。
生前,有记者采访过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
”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到最后一天,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用多媒体展示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华罗庚)很好,看来大家对华罗庚这位科学教都很熟悉,他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
好,今天,老师就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华罗庚》这篇教学设计>文章,一起来了解华罗庚的人生与精神!(板书题目:华罗庚)二、首先,我们来看看作者顾迈南:新华社女记者采访,对象多为科技界名人和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著有大量科学家传记作品,如《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奋斗之路》、、《丁肇中:故国情深》、《李政道》等。
《华罗庚》就是其作品的一篇。
三、大家都预习过了教学设计>文章,知道了课文讲述了主人公华罗庚从小就显示出对数学的喜爱,成绩相当好。
可是由于家庭的原因,在家里帮父亲做生意记帐。
之后,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苦难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且得到了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认可,他献身与中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同学们先来梳理一下他的人生经历,完成课后第三题的表格。
粤教版必修一华罗庚教学设计2篇
华罗庚教学设计张锐明教学目标一、学习运用提要或综述的方式归纳作品的内容要点。
二、增强对文章要点的深层明白得,提高表述和归纳水平。
3、结合单元要求,学习华罗庚先生的伟大人格和自强不息、艰苦拼搏,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一、理清层次,把握关键,进行正确的归纳。
二、体味传主一生中无数闪光点中的几个,把握作者的要紧写作目的。
教具预备出示华罗庚先生的照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进程教学步骤:一、导语罗斯福坐在轮椅上仍然左右着那时世界的格局,布伦克特尽管看不见什么东西,但靠着导盲犬坐上了英国教育大臣的位置,海伦•凯勒眼前尽管一片黑暗,但用心灵的光明写出让世人为着震撼的《我的生命》┅┅而今天咱们要学习的也一样是一名身残志坚的巨人,他确实是让中国数学走向世界的闻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
下面就让咱们通过学习顾迈南所写的《华罗庚》这篇课文,全面熟悉华罗庚的不一般人一辈子历程与伟大人格魅力。
二、整体明白得课文,归纳文章要点一、课前预习。
问题布置:(1)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每一名同窗最最少找出五处让你为之感动或印象深刻的句子、段落,并加以论述说明。
二、同窗之间进行讨论、归纳总结,然后预备回答相关问题。
(老师提示:大伙儿可从华罗庚艰苦自学的青年时期、研究数论得出华氏定理、致力于中华的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三个方面中传主所表现的行为、精神面貌、学识、成绩来开展讨论)3、问题展现:(1)通过讨论大伙儿以为青年的华罗庚是如何走向成功的?试从文章中你以为能表现这一点的相关句子或出色片段。
学生明确:第一,先要讲的是华罗庚先生写过的一句诗,在文章的第一部份诗云: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这句话正好阐明了华先生走向成功的体会总结。
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勒纳也说过“天才是最强有力的牛,他们一刻不断,一天要工作18小时。
”天才出自勤奋,华罗庚用他的一生演绎了这一点,正因为有他不懈的尽力,不懈的追求才能换取功成名就,在数学这块领域上做出卓越奉献。
高中语文华罗庚教案 粤教版 必修1 教案
华罗庚1 .课文解读⑴作者简介顾迈南,新华社记者,著有大量科学家传记作品,如《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奋斗之路》、《华罗庚传》、《丁肇中:故国情深》、《李政道》等。
⑵基本解读这篇传记作品的描述对象,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
与《“布衣总统”孙中山》主要通过生活细节突出传主某一方面的精神特性的写法不同,这篇文章较为完整的介绍概括了传主华罗庚一生的生活经历。
但是,一个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有许多生活事实可能是芜杂的,要通过有限的文字给人物做传,也只能抓住最能凸现人物特征的某些材料,来为人物进行文字画像。
这篇文章突出了华罗庚三方面的特征:(1 )华罗庚艰难曲折的求学、治学经历;(2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里杰出的成就;(3 )华罗庚作为一个新旧中国交替时代的科学家所特有的爱国情怀。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有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完整的华罗庚形象。
文章涉猎传主的事实虽多,但这些内容全部编制在时间的年轮中,组合在华罗庚生命的转变中,所以,文章的脉络仍然非常清晰,材料多而不乱。
这种写法,是传记文最常用、同时也可以非常灵活变化着来运用的一种写作形式。
第二,这篇文章嵌入了多首华罗庚的诗词,使得这篇科学家的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来。
第三,作者仍然有意识的讲述了一些小故事,增加了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具有生动的可读性。
文章首先讲述了一个“伯乐识马”的小故事:1930 年,北京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通过一篇论文看出华罗庚“真不简单”,建议“应该请他到清华来”。
这个小故事具有多重意义。
(1 )在描写传主形象方面,这个故事表明了19 岁的华罗庚非同寻常的数学才分以及他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突出了传主的基本特性。
(2 )华罗庚的数学才能被熊庆来发现,命运发生转变,后来他自己也成为新的“伯乐”,发现和扶持了陈景润等年轻学者。
这个故事为后文埋下伏笔。
文章的这种写法有内韵。
(3 )在时间叙述上,从华罗庚“出名”时起笔,是一个倒叙,并由此引出他“他已经走过了相当坎坷的生活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罗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篇人物传记在事例选取及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2.与《“布衣总统”孙中山》比较,把握人物传记在对传主人物性格或形象刻画上的不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庞杂的人物、事例等信息中筛选、提取、整合有效信息,学会去繁提精
2.体会传记真实性的同时,也感受并掌握传记文学性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传主华罗庚的一生,体会传主那种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所抱有的热情、兴趣及学习他对事业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
2.思考传主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特别是华罗庚身上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1.文章以时间流变为线索来选取传主典型事例的结构特点
2.文章多处引用华罗庚诗词及引入有趣的小故事的写作特点及作用
3.传记中传主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无私奉献、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后辈的爱护,在今天现实环境下,如何深入打动青少年的内心,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
五、教学设计
《华罗庚》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比较全面地概括描绘出华罗庚的形象,加上文章标以小标题,多处引入传主的诗词及与传主有关的小故事,本篇读来活泼又充满古朴之风。
既有详实的数据、资料还原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又从中感受到传主的伟大人格。
所以,在教学设计,就是抓住传记本身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该篇不同于《“布衣总统”孙中山》通过生活细节描写反映传主性格和形象的写法,即通过
时间的顺序,将传主一生的主要事例贯穿起来的写法。
而这种脉络清晰,材料多而不乱的写法恰是传记中一种常见的写法。
而传主诗词的嵌入小故事的引入,使得传记不失真实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传记的阅读更能够体现以对话为特征的现代阅读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正因为如此,学生通过与传主的对话、交流,可以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感受华罗庚的人格魅力及精神品质,并从中获得人生教益,得以冶情、砺志。
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来完成对本篇传记写作特点的掌握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布衣总统”孙中山的衣食住行世界,在文章那种细腻而又真实的笔触中,我们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朴实、爱民的一面。
今天,我们同样要通过一篇传记去了解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数学家——华罗庚。
二、自主交流发言
在布置了学生去搜集华罗庚生平事迹的作业基础上,让学生先在堂上前后左右互相交流与展示一下
自己的成果,然后让几名学生来说说他对华罗庚最感兴趣或最印象深刻或最能打动人心的事例。
教师小结:对于华罗庚的一生,可写的事情很多,要表现他性格或成就的方面也很多;那如何将如此庞杂的事例进行剪裁,又应按照什么顺序去写呢?我们看看作者顾迈南是如何做的。
三、课文探讨、解读
1.课文写了华罗庚的哪些事例?
教师提示:关注小标题——艰难自学的青年时代、研究数论得出华氏定理、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就可大致知道是讲华罗庚艰难曲折的求学、治学经历,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及处在新旧中国时期的他的爱国情怀。
2.每个小标题下又有哪些小故事呢?你能不能说说华罗庚的有何性格特点呢?
说明: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对信息进行提取、归纳整合,并在这些事例中,我们可看出作者的别有用心,即通过这些真实典型的小故事来再现传主的性格与人物形象。
明确:“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讲到了初中读书时课堂上“特不知其数”算题、“罗呆子”的称号、可怕的伤寒症。
这些展现了传主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来的数学天分、在艰苦环境自学的坚持与艰辛以及对数学的热爱和将其作为人生终生目标的过程。
“研究数论得出华氏定理”主要是讲传主华罗庚在生活变迁中所取得的杰出数学成就,同时也写到了他的爱国情怀。
而“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是华罗庚数学成就与爱国情怀的延续,所以在这里,不妨引导学生将1932年入清华大学这一命运转折的时间重点标注出来,然后以此往后,建议学生找出一些重要的时间,来整理传主的主要事件。
可以参看课后第三大题的表格。
(文章用了大量详实的数据来呈现他的数学成就,但这点无须在课堂上详尽展开,但有必要进行简洁的概括。
解放前:堆垒素数论、多复变数函数论、自守函数、矩阵几何;解放后:《数论导引》、优选法、统筹法、培养数学人才。
)
1932年秋季,到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助理员,并研究数论;
1936年夏天,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资助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1937年夏天,由英国回国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的数学教授;
1941年,完成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手稿;
1945年下半年,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请,到苏联旅行;
1946年秋天,应邀访问美国;
1950年2月,从美国动身回国,同年3月16日到达北京,回到北京清华大学担任教授;
1957年,获国家科学奖励一等奖;
1958年,开始研究把优选法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1979年,再次访问英国;
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四、分析探究、重点研析
1.结合文章三部分,纵观全文,不妨与《“布衣总统”孙中山》中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描写来体现传主相比较,这篇为展现传主性格与形象上有何特点?
明确:①通过小故事,既活泼又不失真实地体现了传主的性格与形象。
特别是第一部分,又增强了吸引力与可读性。
②庞杂的事例,包括华罗庚的生活变迁及各项成就,作者采用了一种以时间年轮为轴,
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完整的传主形象。
这是写人物传记最为常见的一种写法,使得芜杂的事例多而不乱,文章脉络清晰。
2.作者既然是以时间顺序来组织安排的全文结构的,为什么在第一部分从1930年发生的一个“伯乐识马”的小故事说起?
让学生一起重点读读前4段
明确:①表明19岁的华罗庚具有非同寻常的数学才能以及他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突出了传主的基本特性。
同时,华罗庚的才华被熊庆来发现,命运发生转变也为后来他自己成为“伯乐”,发现和扶持了陈景润等青年学者作了一种伏笔。
②在时间叙述上,从华罗庚“出名”时起笔,是一个倒叙,并由此引出“他已经走过了一段相当坎坷的生活道路”这样的开头,避免了平铺直叙和波澜不兴。
3.作为一名数学家、科学家,华罗庚身上不乏古文修养,就文章而言,多处引用了传主本人的诗文,你先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然后说说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主要选择了传主的四首诗,第一首在《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的扉页上,第二首在第二部分“寄旅昆明日,金瓯半缺时。
狐虎满街走,鹰鹯扑地飞”,第三首在第三部分“向在城市里,今来大地边。
东风勤拂拭,绿满万顷田。
规划处处用,数学入田间。
移植谁之力,靠党非靠天”,第四首在他入党后《破阵子奉答邓大姐》一词中所说“五十年来心愿,三万里外佳音。
沧海不捐一滴水,洪炉陶冶砂成金。
四化化尖兵”。
作用:①体现了传主的性格,丰富了传主的思想精神。
具体来讲有第一首表现了华罗庚对中国古代算数的天才般理解与发挥及他的勤奋,第二首表现了在抗战期间面对国破家亡现实的悲愤情绪,第三首是展现了华罗庚将数学运用到工厂田间的喜悦,第四首则表达了华罗庚入党后的兴奋和对自己的人生规划。
②表现了传主的文学修养,增添了传记的古朴文雅气息。
作为一名科学家,数学家,但引入传主的诗词,表现了传主华罗庚的文学兴趣与古文修养,同时也在大量理性抽象的数学描述中,显现一种古朴文雅的情趣。
五、丰富人生体验,感受华罗庚的人格魅力
说明:这一环主要是让学生真正从心灵上去感受传主的精神品质,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去激励自己,无论是为学还是做人。
也是抓住了本单元在“单位导语”中所说的:在本单元,我们将通过传记的学习,了解传主的人生经历,体会传主的精神,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
有两个方式达成:①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练习”的第一大题,通过谈“空”、“松”、“实”来领会华罗庚为学为人以及他取得科学成就的关键,②通过课后,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写写对传主华罗庚的钦佩或最感触深的地方,作为读书笔记来写,同时,也可推荐其它一些优秀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补充①;在几十年从事数学研究的生涯中,华罗庚最深的体会是:“科学的根本是实”。
“树老易空,人老易松”是古稀之年的华罗庚利用比喻对于自己的告诫。
课文运用大量材料,谈到华罗庚成功成功道路中“实”的作用;科学研究的态度、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运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