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6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6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培养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讲解法和图片展示法等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和现实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分析历史的能力逐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逐步提升,本课内容较枯燥,我从导入新课就开始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100元钞票,切入学生生活实际,引入已退出市场的第四套人民币,上面的印刷图案体现出我国的不同的民族,考考大家能辨认出多少个民族名称?这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多民族)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请欣赏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一幅图片,多么和谐,多么温暖!那么我们56个民族的大家庭怎样才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民族团结一探究竟。

二.授课与活动:活动一:品味民族风情开展民族知识的小竞赛,看看同学们对民族知识的了解有多少?抢答的方式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迅速抢答。

点评和过渡:学生们表现非常积极,懂得的民族知识还真不少,为你们点赞!从刚才的知识抢答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是悠久的,而且从中也感觉到了少数民族拥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一切都为我们中华民族增添了靓丽的色彩,那么,我国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族到底是怎样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呢?我们党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说课稿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说课稿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我国民族政策,旨在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成果。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在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unit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utonomous system for ethnic regions.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2.教学难点: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成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各民族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图片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及其意义。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
(二)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1.列举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事件,采取的民族政策,并从历史传统、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归纳总结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教材,列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过程。
PPT出示问题:5. 结合教材61页材料研读,分析当今社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材料研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总结。
以上史实说明,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内联系。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政治认同感。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
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PPT出示问题:4.识读《中国行政区域图》,说出我国设立的自治区域有哪些,三级机构分别是什么?
师出示《中国行政区域图》。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但是此图上标出我国设立的自治区域。教师在PPT上展示。
生: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
本节课的上完之后,我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成功之处:
1、在本节课的导入上,我利用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
的视频,导入新课。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
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这一节课的内容较少,在讲述的时候我为学生的主要罗
列了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

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此
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让学生去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一点收到的课堂效果也较好。

3、在本节课的课堂提问上,我接受了苗老师的建议,化繁就
简,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又达到检测学生复习知识的目的。

4、在本节课的反馈总结上,我从基础训练上挑选了几道题,
较好的考察了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的课堂设计的问题上,有一个小问题的设计不是很合理。

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政策采取了那些措施?学生在回答第二问时,很多同学找不到答案,并且
书本中有些知识点也遗漏了,到预习的目的。

后来,我调整为,为促进少数民族的
达不经济发展,中央实行什么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什么?少数民
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这样,学生的预习就目标更为具体了。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2.设计具体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民族的角色,模拟民族团结互助的场景,增进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会。
(2)历史游戏:设计关于民族团结的历史知识问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反思,我制定了一些改进措施,并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首先,我会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团结的历程。其次,我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点,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最后,我会增加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意义。
我相信,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台独势力。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6.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国家历史,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板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概念
-实施地区
-自治机关
-自治权
民族团结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
-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
-政府措施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国家统一、繁荣昌盛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祖国统一的意义
-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民族复兴、长治久安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说课展示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说课展示稿

《民族团结》说课展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民族团结》一课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这不仅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本单元后两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

培养学生分析、表达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会运用用史实说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处理方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多媒体补充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情况。

2.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处理方法:让学生讨论历史上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资料,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最后通过教师课件总结讲解达成共识。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我突破课本知识结构,从现象深入本质,利用多媒体播放同学们乐于接受的音乐、图片、短片来讲解教材中抽象的知识点,在轻松愉快地课堂气氛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八年级学生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以大海航行为主线,处处设疑,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教案_10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教案_10

介绍辽宁省境内民族自治县。

辽宁省现有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6个满族自治县(新宾、岫岩、清原、本溪、桓仁、宽甸)、2个蒙古族自治县(喀左、阜新)(五)意义播放视频——《你不知道的内蒙古》视频内容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来内蒙古发生的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共同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确实起到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那么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实现了吗?我们以西藏为例具体来看一下。

处于农奴制的西藏,寺庙和贵族可以任意处置农奴的死活。

1959年,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百万农奴获得解放。

今天,藏族人民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各项政治权利。

三幅图片分别体现的就是当时农奴的悲惨生活和藏族人民正在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材料一:材料二:民主改革前,1959年,西藏的生产总值仅为1.74亿元,人均142元。

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42.19亿元。

比1959年增长了59倍。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亿元(元)1952年46.5 11.4 1978年155.6 212.1 2014年11 352.3 64 369材料三:1989年至1994年,国家投入5 500万元,1 000千克黄金,对布达拉宫进行一期维修。

2001年开始,又拨专款3.3亿元,对布达拉宫进行二期维修材料四:20世纪末,为了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请同学们看图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否涵盖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5个民族自治区?西部大开发大战略实施以来,取得巨大成就,图片展示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一阶段3大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课堂小结。

2017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2017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对此形成了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知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了很多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孔繁森先进的事迹,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2.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解决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层层深入,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学生在改错环节中通过纠正错误结论,自发的感悟和体验自治政策的基础、前提与核心,从而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民族大团结》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的第12课,主要内容是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历程。

本课教材通过讲述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助,展现了我国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局面。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理解不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强化。

此外,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政策的具体实践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弥补这一空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历程;掌握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历程。

2.教学难点: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实践过程。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前分组准备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历程。

同时,让学生观看相关插图,加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实践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4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民族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结合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识读、表述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2)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设想与方法】本课教学采用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构新知识。

其模式为: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合作交流—提炼总结。

三、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师:我有一首歌曲,想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导入,体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团结爱中华的主题。

师:我们国家由多少个民族构成?生:56个。

师:在这个民族的大家庭里。

各民族之间互相团结、和睦相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民族团结”。

二、讲授新课(板书)民族区域自治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古代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友好交往的史实。

提问学生,回答大屏幕上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

引到学生了解齐齐哈尔民族自治区域:梅里斯达斡尔族自治区此加深学生对此项民族政策的理解。

,进行知识小竞赛,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拓展延伸,使学生多了解一些课外的相关民族知识。

(板书)各民族共同繁荣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上的照片,了解齐齐哈尔市的民族中学,以此来化解难点,理解这项民族政策的含义。

出示图片及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西部大开发的策略及其作用。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

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重点与难点】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二、学习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C.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八年级历史下册 4.11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4.11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民族团结重点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难点: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内容,掌握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施的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的结果2、过程和方法:通过分析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行的原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价值观,对有损民族团结的行为积极抵抗。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材处理二次备课导入新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谈听后的感受,明确歌曲的主题是:民族团结。

师:那么在现实的生活中,中共又是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的?今天我们就通过11课的学习来了解一下。

通过预习让学生先明确本课总共讲了两个问题:政治方面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经济方面是各民族共同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通过检查预习学案上第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先对基础内容进行掌握。

明确:1、综述我国现状2、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以及内容、意义引导学生阅读P57页蓝色框题的内容,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内容。

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看到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实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那么为什么中共会实行这样的政策呢?引导学生讨论、完成课内探究:结合我国的民族情况,谈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

明确:①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③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党和政府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这是当在政治上提出的发展策略,那么,对于少数民族我党在经济上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呢?看第二个框题二、各民族共同发展检查预习学案上的内容,明确党和政府在经济上的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实施的效果。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名师教案4新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名师教案4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 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二、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

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3组织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5页第1、2题。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1学生阅读57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12《民族大团结》教案新人教版(new)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12《民族大团结》教案新人教版(new)

《民族大团结》一、教学目标目标1:掌握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国为实行民族政策而采取的措施;目标2: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及其作用;目标3:明确我国是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4:了解民族知识,关心民族问题,尊重少数民族是青少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教师调用以下套卷,学生分组抢答完成本课基础知识填空:随堂训练——自学检测—《民族大团结》。

自主学习,及时检测,夯实基础.(三)合作探究1.民族区域自治是如何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哪一年颁布的相关法律条文?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现有多少个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3.了解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怎样?面对这种状况,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政策和措施?(四)课堂小结请结合课件(五)当堂达标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当堂达标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对此形成了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知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了很多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孔繁森先进的事迹,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
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2.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解决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层层深入,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学生在改错环节中通过纠正错误结论,自发的感悟和体验自治政策的基础、前提与核心,从而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原因。

解决策略:通过对阿坝地区古代、近代各民族交往概况的归纳,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得出应该平等对待和团结各族人民,进而得出:唯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方能实现对各民族的充分尊重与真正平等。

教学设计:
讲述
立便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频
这就是各民族
出示图片: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采用分组学习,自选材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
所学知识,并从众多
提问:民族团结的事业需要大家来维护,
教学设计小结:
本课设计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在教学各环节设计的过程中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与情感的培养,力争在教学中,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习在情境中步步延伸,最终实现三维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