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ppt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ppt

No.1
尝试回忆 巩固旧知
No.2
No.3
No.4
认识家乡 学以致用
No.5
学法迁移 练习反馈
视频导航 综合分析 合作探究 梳理归纳
3分钟
20分钟
7分钟
8分钟
7分钟
No.5
学法迁移
练习反馈
设计意图:采用结构式板书。突出知识间的联系,强 调分析该问题思路和方法.
No.5
学法迁移
练习反馈
设计意图:体现思路和方法的迁移应用,评价
学生学习结果。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课上: 学习效果评价
课下: 利用测评表进行 学习过程评价
课堂评价练习
题 1 目 考 查 目 标 地表形 态对聚 正答 率 90.6 % 致 错 原 因 学生区 域地理
【课堂练习】长江为例 【达标训练与检测】
2
落的影

不太熟
悉。
课下评价表格
设计意图:体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No.1
尝试回忆 巩固旧知
No.2
No.3
No.4
认识家乡 学以致用
No.5
学法迁移 练习反馈
视频导航 综合分析 合作探究 梳理归纳
3分钟
20分钟
7分钟
8分钟
7分钟
No.4
认识家乡 学以致用
实施方式:结合密云案例,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 学会方法运用与迁移。
No.5
学法迁移
练习反馈
教学反思
亮点1 注重学生参与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踊跃展示 积极点评
总结归纳 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亮点2 注重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学有用地理\会方法迁移

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高一地理导学案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对聚落的影响不同的地表形态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1.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2.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3.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上。

4.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分布。

二、对交通线的影响1.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路密度: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交通线路密度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2.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成: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线路常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有时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延伸。

3.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山区沿山谷或河谷延伸。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掌握的工程技能越来越多,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交通线。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不断降低。

导学训练:一、选择题。

读图“塔里木盆地”,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回答1~3题。

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3.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图中A、B、C、D、F为城镇,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联系城镇之间的线路选线合理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如果在山区E处发现了一大型煤田,欲在F处建一钢铁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市场B.水源C.交通D.技术6.一般来说,高原和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是A.铁路对坡度的限制性比公路对坡度的限制小B.铁路路线较平直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地区C.公路选线和建设比较灵活方便D.铁路的效益远不如公路的效益大下图是“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7-8题。

高中地理4.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4.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一节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要求:1、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2、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发展要求:能根据所学知识对典型的聚落与地形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了解聚落的综合影响因素。

说明:案例和活动中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不作识记要求。

教学过程:一、聚落的概念、分类二、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比较山区和平原地区聚落的差异2、探究:地形是怎样直接影响聚落或间接(通过影响其他地理要素)影响聚落的?案例1:半坡原始村落①结合图示,思考半坡村落所在的地形有什么特点?②当时先民选择这样的居住环境,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好处?案例2:云贵高原的丽江古城1).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什么样的地形条件?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说明地形直接对聚落产生影响外,地形还通过那些环境要素对聚落产生影响?3).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利用有利的地形、气候条件外,还利用了什么自然条件?案例3:塔里木盆地的绿洲①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有什么关系?②在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形平坦吗?那么,为什么那里的城镇仅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3、对比三个年代三个聚落,说说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古代半坡村落、2)、陕西窑洞村落、3)、现代城市总结规律探究:除地形、气候、水源(河流)交通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板书一、聚落的概念、分类二、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比较山区和平原地区聚落的差异(从地形角度考虑)。

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0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地理 最后一读 班级 姓名8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河漫滩平原(河谷地带),呈带状; ——有利条件:地势较低(平坦),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等; ——如我国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河谷的聚落。

(2)山地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发展),多呈带状;(3)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

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分布,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 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分布; 2.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高难度大;通常优先建造 ,其次才是铁路; 在山岳地区通常选线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 地带;在山岳地区选线往往迂回前进,呈“ ”字形,弯曲程度大于平原地区;五.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冰期与间冰期更替(冷暖交替) 2.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及影响:(1)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来):呈 趋势;(2)主要人为原因:① ;② ; (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①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因 上升将被迫举国迁移。

试分析其原因。

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不利:干旱加重,作物减产; 不同地区:低纬度大部分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 ③对水分(水循环)的影响:——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干旱半干旱区域蒸发增强;(温带草原会退化成沙漠;温带耕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 热带气旋强度和频率会明显 ;(低纬度农作物减产) (4)主要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对策有:②增加吸收温室气体的途径:;采用固碳技术等; ③适应气候变化对策:六.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的影响(以土地资源为例):2.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 ,利用方式 ,利用率越来越 。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教学设计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课程标准解读】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举例”是指提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探究,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案例可用教材提供的,也可选择其它案例,最好是当地案例。

举例说明”强调了案例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案例中归纳一般性规律,并用来说明具体的事物。

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实现知识向类的知识的迁移。

“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主要学生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对影响聚落分布的其它因素有一定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

2.理解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3.了解影响聚落分布的综合因素,学会进行地理调查。

4.训练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阅读、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

2.通过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逐步提高学生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3.案例学习中,能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见解,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体验成功乐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2.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柯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的影响。

【难点】案例的剖析以及案例分析方法的训练。

【方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自制PPT;准备地形模型和村落模型。

【教学过程】。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学案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学案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1)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2)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区域聚落规模分布聚居人口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较大相对集中,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较多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较小相对分散较少3(1)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大多分布在盆地边缘,且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

[温馨提示]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聚落,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育在平原上。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影响深刻)、气候、水文.(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形态分布形,线路曲折工程较低较高造价(3)交通线路走向: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

(4)科技因素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温馨提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交通线建设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但自然因素不能忽略,科技是保障.错误!错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情景导入先思考-——————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的城市形态为什么呈带状?提示:兰州处于黄河谷地中,受南北山地的限制,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 核心要点掌握好—————-—不同地形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高原、山区和平原等地形使聚落的分布产生明显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方法技巧很重要-——————分析影响聚落分布因素的方法1.主导因素分析法在影响聚落分布的诸因素中,总有一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因素,在分析时要紧紧抓住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时3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指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影响深刻。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区域聚落规模分布聚居人口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较大相对集中,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较多南方丘陵地区和山区一般较小相对分散较少3.典型案例(1)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流阶地上。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中下部。

思考冲积平原地区一定都是聚落分布密集区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一定,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影响深刻)、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平原山区限制因素较少较多线路形态呈网络状呈“之”字形,线路曲折工程造价较低较高特别提醒山区交通线选址的技巧(1)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尽量穿过等高线稀疏地区。

(3)选择地势较低处修建,如鞍部和河谷。

思考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三、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逐步增大。

2.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筑梯田、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

1.不同地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形态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分布、形态、密度及成因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密度小较小大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2.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一轮专题复习——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高三的一轮专题复习课,学生经过了三年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

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具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动力,这对本节课的复习提供了保障。

但是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高一阶段学习的,所以对基础知识点遗忘较多。

针对学情,本节课教师先以课前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帮助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回顾,并利用早读加强了记忆。

课上通过课堂探究案,以一些经典例题为切入口,加强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

(二)教材分析“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在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都有不同形式的呈现。

本节课作为高三一轮复习,是对这四个版本教材的整合。

地形是自然地理五大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内容中所占比重最大。

而本节课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是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两部分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学习时要注意分析透彻。

各版本教材的特点是条款式、结论性的语言很少,地理图片、小问题很多,这就要求形成以基础知识的落实为主线,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地理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则引导学生将碎片式的知识点以网络的形式建构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三)教学目标1. 理解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说明地形对我国南北方聚落影响的差异;2. 过案例说明地形对聚落选址、形态特征、未来拓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3. 通过案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选址、形态分布、线路疏密所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探究法、图式教学法等(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学视频二、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效果测评】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构思】
本节课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课标理念,采用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达到教养性、教育性、发展性的目的,同时把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综合评价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2、比较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布局和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3、结合实例,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对未知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通过阅读教材和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等方法完成。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讨论方式加以突破。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探究法、讨论法
四、活动设计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一课时)
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2、地形对聚落的类型、规模的影响。

3、地形、河流对聚落的分布、发展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江苏江阴华士高级中学何金洪邮编 214421一、知识要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便利灌溉,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大河冲积平原地区: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现代城市的分布受地形的影响仍然很大,平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例如: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在地形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地形上的城市数目比例大致是1%、32%和67%。

而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形。

美国的三大城市带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也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2)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

山区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巴西高原比亚马孙平原的城市要多。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很大:堆积地貌中的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1).地表形态对乡村形态的影响圆形或多边形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流较少、平原面积大、地形完整、开阔和平坦。

这样的自然环境,一般在以水源、交通路口等中心地带易形成乡村聚落。

带状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

(2).地表形态对城市形态的影响①城市形态的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1.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2.冲积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不是。

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

2.3课时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学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3课时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学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三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2.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综合思维) 3.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4.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材料的技能,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第1课时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自主预习】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2.分类:①和②。

3.分布(1)我国古代:坐落在③。

(2)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④,多呈⑤、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较多。

(3)我国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⑥,空间分布相对⑦,聚居的人口较少。

(4)塔里木盆地:分布在⑧、⑨中下部。

【答案】①城市②乡村③河流阶地上④大⑤团聚型⑥较小⑦分散⑧山前冲积扇⑨洪积扇【合作探究】情境导入图中聚落分布密度与地形有何关系?主题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主题探究情境不同地形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如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呈狭长的条带状;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平原则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图甲是某山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图乙是某平原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

任务1 分析图甲中A处的聚落形态及形成条件。

【答案】呈条带状分布。

位于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河漫滩地形,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任务2 说明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的主要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且相对开阔,聚落的分布、规模受地形的限制较小,因而聚落分布相对密集,规模也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山区地形较为复杂,地势起伏较大,聚落多分布于山间盆地或谷地等相对平坦的地区,因而聚落的分布较为分散,规模较小。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案(2)湘教版 必修1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案(2)湘教版 必修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1、设计思想:按新课程标准要求适当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目标紧紧围绕课标“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并适当引导学生分析影响聚落分布的其他条件。

2、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增加对家乡的了解,并强化学生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3、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剖析、对“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的探讨,使学生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并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活动案例的剖析教学方法:课件动画演示、讨论合作学习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几组图片的分析、比较,引出聚落的概念以及分类板书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聚落的概念及分类[比一比]: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区别[介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板书(二)地形条件对聚落的影响及其表现[比一比] :读图,比较一下不同地形影响下,南北方乡村的规模、形状、人口数量等方面的区别。

板书1、地形对乡村分布的影响(列表比较)[看一看]:读图“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区分布图”和“我国大城市分布图”,讨论一下,地形对大城市的分布有何影响作用?——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

[比一比] :读图,比较一下,平原、高原、山区地形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板书2、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案例分析]:请阅读课文P89—90页活动中的三个案例,“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丽江古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分小组讨论一下所提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指点]: 答案要点1、(1)图4-3是山区的聚落,图4-4是平原的聚落(2)山区地形复杂,耕地面积小而分散,以散居最为方便;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广阔,聚落规模大,多呈团聚式2、(1)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夏无酷暑;又因为纬度较低和地形的阻隔,受冬季风的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案 湘教版必修1(202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案 湘教版必修1(202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设计思路根据《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采用学生熟悉的案例作为分析材料,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本节课主要采用“湖州市区和安吉县的聚落、交通”进行对比,得出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布局的影响.湖州市区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安吉以山区为主的地形,对比非常明显,选取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比如牟山隧道、安吉县交通情况等。

案例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讲,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整个必修Ⅰ的总结与拓展;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地形对聚落交通线的影响”是第四章第一节,它在本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第一节课的分析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分析方法总结出来,为以后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根据《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本节课用2课时来完成,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二节地形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本节课采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案例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培养学生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在初中学习过地形的种类,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基础。

提前布置给学生“争做湖州城市、乡村导游”这一课题,广泛搜集材料,实地考察,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地形对聚落影响教案

地形对聚落影响教案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2、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3、能选用一定的资料、图片和相关的案例分析说明“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提高从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不同地形特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三)过程与方法:1、聚落的特点和类型采用以学生自主交流为主的启发法。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通过图片展示对比、案例分析、小组合作、问题讨论方式加以突破。

3、在案例剖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发展学生学会合作能力。

(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好态度;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导入):如果让你在右图中为甲村的建造选择一个地点,你会选择那里?请说出你的理由。

1、聚落的概念:2、聚落的分类试比较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不同点。

3、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及聚落形态的影响案例一: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风景名胜ABCDE F农田海洋图例码头公路(1)甲乙两幅图哪个是山区聚落,哪个是平原聚落?(2)比较两种聚落在规模、聚居人口、分布和形态方面有何区别?占地规模聚居人口分布 形态 平原聚落 山区聚落(3)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案例二、课本P89(活动2)阅读“丽江古城”材料并思考,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那些有利的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案例三、课本P90(活动3)阅读“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并思考以下问题: 1、该地区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系?2、总结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3、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的聚落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讨论:1、如果在A 、B 、C 、D 、E 、F 六地中建一聚落,你会 选择哪一地?建什么类型的聚落?请说明理由。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年级高三学科地理执教杭生根流水号学习要求:【】【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海底主要地貌类型】【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知识梳理:【】聚落分布原因高原地区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区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一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十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平原区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⑴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⑵在山岳地区,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

【海底主要地貌类型】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

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

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⑴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是不断生成扩张一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是地壳的诞生处,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⑵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的,形成六大板块。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很少发生变形,板块边界则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带。

(3)人陆板块与人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人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融为岩浆。

⑷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卞倾,陷落,形成了地球表面最洼的地方一一海沟。

如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⑸人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

高二地理上册教案5篇

高二地理上册教案5篇

高二地理上册教案5篇1.高二地理上册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2.高二地理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B、运用资料和图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A、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B、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初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规律B、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C、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地球内外部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特点教学难点: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基本特征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3.高二地理上册教案篇三一、教材分析: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

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一、知识要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便利灌溉,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大河冲积平原地区: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现代城市的分布受地形的影响仍然很大,平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例如: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在地形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地形上的城市数目比例大致是1%、32%和67%。

而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形。

美国的三大城市带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也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2)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

山区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巴西高原比亚马孙平原的城市要多。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很大:堆积地貌中的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1).地表形态对乡村形态的影响圆形或多边形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流较少、平原面积大、地形完整、开阔和平坦。

这样的自然环境,一般在以水源、交通路口等中心地带易形成乡村聚落。

带状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

(2).地表形态对城市形态的影响①城市形态的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1.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2.冲积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不是。

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教案-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知识要点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地表形态。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图J)教学目标
1.了解地形、气候、水和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2.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影响。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便利灌溉,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大河冲积平原地区: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现代城市的分布受地形的影响仍然很大,平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例如: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在地形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地形上的城市数目比例大致是1%、32%和67%。

而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形。

美国的三大城市带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也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2)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

山区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巴西高原比亚马孙平原的城市要多。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很大:堆积地貌中的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
(1).地表形态对乡村形态的影响
圆形或多边形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流较少、平原面积大、地形完整、开阔和平坦。

这样的自然环境,一般在以水源、交通路口等中心地带易形成乡村聚落。

带状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

(2).地表形态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①城市形态的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1.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
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冲积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
不是。

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3. 塔里木盆地中的城镇分布有何规律?
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和主要交通线上。

此处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相对发达。

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有何影响?
①沿山脉成条带状分布。

②城市分布在山前洪积扇或冲积扇中。

由于水流流出山谷口时,地势变平缓。

水道变阔,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所形成的。

③地势平坦,往往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水资源比较丰富等。

本文发表于《考试报》高考地理(新课标版)2006-2007学年第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