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鉴赏》第四讲
戏曲鉴赏知识点总结
戏曲鉴赏知识点总结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人民对生活、情感、价值观念的表现和诠释。
戏曲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意义,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戏曲鉴赏是研究戏曲艺术的一门学科,主要介绍戏曲的形式特点、历史渊源、表演艺术、演出流派等相关知识,通过对戏曲作品的赏析,深入探讨其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
一、戏曲的起源和发展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歌舞祭祀仪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戏曲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性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主要有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等多种剧种,每种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艺术特色。
同时,戏曲的演出形式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从传统的庙会演出、街头巷尾的民间传唱,到现代的舞台推广和大众娱乐形式,戏曲已经成为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产品。
二、戏曲的传统表演形式1. 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它起源于明代的皮影戏和话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京剧以其高度规范的表演方式、饱满的音韵美和优美的动作形态,成为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京剧的表演通常包括唱、念、做、打四大要素,演员需要通过声腔、唱腔、念白、动作、表情等多种手段来完成角色的表演,而且要求演员在表演时能够准确地掌握传统的动作和唱词,以表达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戏曲的内涵和审美。
2. 粤剧: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地方性戏曲剧种,它以其流畅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悠扬的音乐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粤剧的表演中,演员通常借助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服饰道具,通过旋律感柔和、曲调婉转的唱腔来诠释角色的情感和性格,以达到情感交流,引发观众共鸣的目的。
同时,粤剧的表演方式也非常注重动作和表情的处理,演员需要通过细腻的动作和真实的表情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这种表演方式使粤剧在中国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戏曲鉴赏教案
戏曲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戏曲的历史和发展。
2. 学习并掌握中国戏曲的基本表演艺术。
3. 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中国戏曲。
教学重点:1. 中国戏曲的历史、发展和表演艺术。
2. 不同类型的中国戏曲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将表演艺术与文化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中国戏曲。
2. 如何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中国戏曲。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观看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并进行分析。
3. 实地观摩戏曲表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讲述中国戏曲的历史和发展,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二、讲授1.什么是中国戏曲?2.中国戏曲的历史和发展。
3.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包括唱腔、音乐、舞蹈、服装和化妆等方面。
4.不同类型的中国戏曲及其特点,如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三、讨论1.学生分组,就不同类型的中国戏曲进行讨论,探讨其特点和表演艺术。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表演艺术与文化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中国戏曲。
四、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素材,欣赏不同类型的中国戏曲,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实地观摩带领学生参观戏曲表演现场,感受戏曲的氛围和魅力。
六、总结通过讨论和观看,总结中国戏曲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其表演艺术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七、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中国戏曲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写出论文或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戏曲的历史、发展、表演艺术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同时,实地观摩戏曲表演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戏曲的氛围和魅力。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中国戏曲进行研究和分析,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京剧艺术知识与欣赏第4课件
四平调也叫平板二黄
四平调与二黄声腔很接近,四平调也叫平 板二黄。只有原板、慢板两种板式,而这 两种板式的旋律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行 进速度上有别。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基 调就是四平调唱腔。再如京剧《游龙戏凤》 也基本上是四平调。 请大家多看看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和 《游龙戏凤》。
《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 贵妃醉酒》
《游龙戏凤》 游龙戏凤》
正德帝: 【四平调】 孤王我离却了燕京地,梅龙镇上闲散心。 将玉玺交与了龙国太,朝中大事托付众卿。 我这里木马儿一声振,唤出提茶送酒的人,啊,畅饮杯巡。 李凤姐: 【四平调】 自幼儿生长在梅龙镇,兄妹卖酒度光阴。 我兄长巡更去守夜,他言说店前有一位军人。 我这里捧茶把客堂进,急忙回转绣房门,啊,习线针。
【西皮摇板】 隔轿西望路漫漫, 盼他早日到灵山。 取得真经遂孤愿, 【西皮散板】 我大唐享太平亿万斯年。
《二进宫》唱词 二进宫》
李艳妃(白)呀! 【二黄摇板】 听说杨波搬兵到,不由哀家喜眉梢。将太子付与小姐抱, (李艳妃将太子抱给徐小姐。) 徐小姐:双手付与老年高。 (徐小姐将太子抱给徐延昭。) 徐延昭:用手接过大明后,你保幼主坐龙楼。 (徐延昭将太子抱给杨波。) 杨波:用手接过龙一条,二目圆睁把臣瞧。 趁此机会生计巧,浑身上下似水浇,难以保朝。 徐延昭:大人不必生计巧,你的心事某猜着。 莫不是保幼主嫌官小?快将杨波加封号。
高拨子的戏不多
高拨子的板式比较多,上下句落音都比较 自《杨门女将》中的高拨子唱腔 板式基本相同,都是由高拨子导板、回龙、 原板、摇板、散板等板式组成的唱段。 请大家多听听《徐策跑城》和《杨门女将》 中的高拨子唱腔。 但是在《野猪林》中林冲有一段高拨子唱 腔,请欣赏。
《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霸王别姬》
《京剧欣赏》第四讲
(4)红生 王鸿寿(1850——1925)王鸿寿祖籍江苏。幼在自家昆、徽班习昆曲武丑和徽 戏靠把老生。青年时在太平军徽班度过,后投师朱湘其。同治十年前后,在上 海庆乐、天仙、天乐、丹桂等茶园搭班。王鸿寿的表演风格形成于清末,是京 剧红生行当的创始人,所表演的红生戏别具一格,于继承前辈艺人米喜子、程 长庚等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造与发展,被尊为红生之祖。王鸿寿擅 演关羽,久在上海等地演出,他突破了原北派(即米、程一系)关羽戏的局限, 变北派塑造关羽形象以肃穆庄严为主的演法为南派的威武激昂,冲淡对关羽的 过分“神化”,而加强其刚劲雄武的描绘。王鸿寿对关羽的扮相、服饰、工架、 武打、唱、念、表演作了多方面的丰富与创新:变关羽的揉胭脂脸为勾银朱脸, 增加了脸谱的线条,加浓脸谱的色彩;变关羽戴黑满或黑五绺髯口为黑三绺; 为关羽设计了独用的夫子盔、掩心甲、软靠,特制了青龙刀;借鉴关羽的各种 塑像、画像设计了多种优美的造型,又设计了特殊的趟马和刀花亮相;唱法上, 他以高亢的嗓音唱徽调,并以昆曲吹腔、梅花板、南韵拨子、西皮、二黄、唢 呐二黄等互相配用的方法作为关羽独有的唱腔;注重做派,融合文武老生、武 生及架子花脸的表演特色,使之兼有庄重、沉雄、勇猛、威武等多种特色,并 增设一名马童来丰富关羽的舞蹈动作。 他亲传的弟子有周信芳、李洪春、林树森、赵如泉、刘奎官等人。夏月润、 李吉来、唐韵笙等人扮演关羽,无不宗法王鸿寿。
二 流派简介
杨宝森(1909—1958)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 曾祖父杨贵庆工刀马旦。祖父杨桂云为“四喜班”的著 名花旦。其父辈中,长子杨孝亭,亦演花旦,著名琴师 杨宝忠为孝亭之子。次子杨孝芳,工武生,兼学铜锤花 脸;杨宝森为孝芳之子。 杨宝森幼师从裘桂仙,开蒙学戏。后拜鲍吉祥学老 生,宗余派。他虽未拜在余叔岩门下,但多方求师访友, 扩宽学习之路,曾得到名师陈秀华及堂兄杨宝忠的指点, 向余派研究家张伯驹问艺,也曾向王瑶卿求教,不断提 高艺术修养。 杨宝森的演唱,颇具余派稳健含蓄、韵味纯厚的艺 术特点。利用嗓音偏低、音域宽、嗓子坚韧耐久、胸腔 共鸣较好的长处,调动鼻音,听起来不觉干涩。在“泣 音、擞音、哭腔”等方面的运用上十分巧妙,因而使声 音甜美、柔和圆润、宽畅饱满。他以醇浓的韵味、婉转 的旋律、稳健的节奏所表现苍凉、悲哀、凄惨、沉郁的 感情,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代表剧目有《伍子胥》、 《清宫册》、《李陵碑》《击鼓骂曹》等。 杨宝森的弟子和追随者有汪正华、梁庆云、马长礼、 李鸣盛、蒋慕平、朱云鹏等。
《戏曲鉴赏》讲座
“戏曲鉴赏”(讲座)提纲周华斌第一讲: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
(特别之处一个字--神)戏曲总体上的美学特征——神形兼备的戏剧表演体系。
(超乎神形的戏剧表演体系)1、时空自由(超越或穿越时空的自由)——唱白相间的语言形态。
(阿甲:“分场、上下场的舞台方法”)2、角色分类——脚色行当。
(类型化)(典型人物是谁)3、表演技艺——四功五法。
(技巧性)(在观众看来神奇的地方是什么)4、音乐体制——南腔北调、文武场面。
(含曲牌体、板腔体、综合体以及声腔剧种)(不只是介绍,应有典范故事或人物的举例)5、舞台美术——切末、脸谱、服饰、道具。
(写意化、装饰性)(符号美学事物的特殊含义)第二讲:中国戏曲的历史沿革(上)。
(戏曲的前世与今生上和下)1、戏曲的发生与成熟。
(含宋金杂剧)2、元代戏曲。
(利用武侠的噱头)(杂剧与南戏)3、关汉卿、王实甫等元曲大家。
(有突出的介绍人和故事和故事里的故事)4、《琵琶记》与荆、刘、拜、杀。
(标题可为话题性增加悬疑性)第三讲:中国戏曲的历史沿革(下)。
(戏曲的前世与今生上和下)1、明清戏曲。
2、《四声猿》、《宝剑记》、《红梅记》、汤显祖“四梦”。
3、南洪北孔。
(怎样一情形,人气文章的争斗)4、“花雅之争”与京剧的形成。
(集众家之所长的典范**)第四讲:京剧艺术的集大成。
(天子门下的艺术纷争)1、场上艺术的崛起。
2、昆、徽、汉、梆的交流与融合。
3、京剧各行当流派的盛行。
(平定天下的艺术,政治)第五讲:大戏与小戏。
(大戏与地方戏的民族气质)1、中国戏曲的小戏传统与大戏追求。
(为什么这样,体现中央和地方在戏剧上的心理上的)2、建国后地方戏曲剧种的凸显。
(秦腔、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川剧)3、传统题材、新编古代题材、现代题材“三并举”。
(戏曲未来的源代码)第六讲: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
(别样红的**)1、文化大革命“样板戏”的出现。
(文化大革命“样板戏”的别样诞生)2、“样板戏”的“三突出”原则。
戏曲鉴赏完整版PPT课件
第一段舞蹈:骑马,抬轿。
表达了得中状元,衣锦还乡的喜悦心情。
第二段舞蹈:划船,乘船。
呈现了一幕轻松,朴实的生活场景。
SUCCESS
THANK YOU
2019/8/19
戏中的演员通过什么方式来演绎 故事?唱做并重!
• 上京
• 掌府大小姐掌明珠,自幼与陈光祖订有婚约,后因陈家
感受锣鼓音乐的魅力!
脸谱:是戏曲的重要特征之一
• 通过脸谱的造型和颜色、图案,开宗明义
地告诉欣赏者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 伦理特征。这样的划分使得舞台上的人物 形象清楚明白,欣赏者不用再费心猜测、 推理、判断。
• 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分为: • 揉,勾,抹,破 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
色;
• (2)花旦,扮演青年女性角色; • (3)老旦,扮演老年妇女角色; • (4)武旦扮演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
净行:俗称花脸,可分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
• 正净
• 武净
• 副净
• 指扮相不俊俏的人物,但是并非专指品质上 • 的丑恶。既可以演阴险狡诈的人,也可以是 • 正直善良的形象。一般在鼻子处沟画一小块 • 白粉,所以叫“小花脸”。丑主要分“武丑”
谢谢! 再见!
SUCCESS
THANK YOU
2019/8/19
和
• “文丑”两种。武丑是会武艺的丑角,又叫 • “开口跳”这是因为要擅长念白和跳跃之故。 • 文丑是不会武艺的丑角,常常是滑稽可笑的 • 人物。年老诙谐的人物为“老丑”。“彩旦”
&
剧中的演员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演绎故事?
戏曲的重要特征: 唱,念,做,打!
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戏曲鉴赏英文名称:Chorus and Conduction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总学时:32 学分:2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6适用专业:全校专业适用层次:本科先修课程: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音乐学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戏曲是一种集合音乐、文学、美术等诸多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结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通过本课程的讲解、赏析、教唱,不仅让学生从宏观戏曲发展史、传统戏曲剧种名段赏析实践中去初步感悟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魅力;了解戏曲的表演、唱腔、伴奏等基本内涵;把握当前影响较大的戏曲剧种风格;而且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所学对象,集中到浙江本土戏曲文化,通过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两段家乡特色戏曲唱段,深刻了解和把握本地域的戏曲文化,力求使学生能够成为中国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者、传播者、传承者。
另外,本课程的设置也是“戏曲进课堂”课程群体系之一。
(二)教学基本要求戏曲欣赏与实践课程以普及传统戏曲艺术为宗旨,以具体剧目的欣赏与演唱为中心,强调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课堂讲授与课外体验阅读相结合、听赏代表曲目与学唱规定曲目相结合、校内课堂学习有关内容与社会实践(体验、调查、观摩)相结合。
做到以下六个字:“听”—听讲授、听录音等。
“唱”—模拟演唱、熟唱或背唱代表曲目(段)。
“做”模拟、装扮不同剧目、不同行当、不同角色的表演。
“观”—观看相关剧目作品、专业演出等。
“思”—思考、分析、感悟优秀的文化遗产等。
“传”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传播、传承者。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A 戏曲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关联B 戏曲的流派文化C 怎样鉴赏戏曲侧重当代性、实践性。
组织学生开展影视创作现状的调查、当代影视热点问题的讨论,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使用教学资源。
戏曲鉴赏
戏曲鉴赏前言: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今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淮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
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 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
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
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
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 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
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
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中国戏曲中的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戏曲欣赏教案
戏曲欣赏教案教案标题:戏曲欣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习不同地域和类型的戏曲表演形式。
3. 培养学生对戏曲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戏曲的概述:包括戏曲的起源、分类和发展历程等。
2. 不同地域和类型的戏曲表演形式:如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3. 戏曲的表演要素:包括唱、念、做、打等。
4. 戏曲的音乐特点和唱腔:如曲调、音域、音乐结构等。
5. 戏曲的服装和化妆:介绍戏曲角色的服饰和不同化妆风格的意义。
6. 戏曲的舞台布景和道具:了解戏曲舞台的布景构造和常用道具。
教学步骤:第一课:中国传统戏曲的概述1. 导入:通过观看精选戏曲片段,引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2. 介绍戏曲的起源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背景。
3.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戏曲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课:不同地域和类型的戏曲表演形式1. 导入:播放不同地域和类型的戏曲表演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戏曲的特色。
2. 介绍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不同类型的戏曲,包括其表演风格和代表3. 学生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戏曲类型,进行简短的表演展示。
第三课:戏曲的表演要素1. 导入:观看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注意观察戏曲的表演要素。
2. 介绍戏曲的表演要素,包括唱、念、做、打等,以及它们在表演中的作用。
3. 学生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经典戏曲,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第四课:戏曲的音乐特点和唱腔1. 导入:播放戏曲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音乐特点。
2. 介绍戏曲的音乐特点,包括曲调、音域、音乐结构等。
3. 学生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戏曲,分别学习其中的唱腔,进行小组合唱。
第五课:戏曲的服装和化妆1. 导入:展示不同戏曲角色的服饰和化妆照片,引发学生对戏曲服装和化妆的兴趣。
2. 介绍戏曲角色的服饰和不同化妆风格的意义。
艺术鉴赏 课件 第四章 戏曲鉴赏
第四章 戏曲鉴赏
《梨花颂》属于一部曲式,A 宫民族调式,共 51 个小节,非方整性结构。1 ~ 8小节为前奏部分,分为两个乐句,旋律优 美、婉转,凸显出高贵大气的杨贵妃形象,为整曲做铺垫。9 ~ 46 小结为本曲的主体部分,共 7 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梨花 开, 春带雨”和“梨花落,春入泥”为平行乐句,节奏平缓大气,既描绘了故事发生的场景,也为最后的悲剧结果烘托气氛。 主体部分是按照中国音乐特有的起承转合来进行创作的,短短几句歌词就将故事交代清楚,让人久久回味。唱腔通过大量装饰 音的运用更加婉转流畅,更显情感细腻丰富,与歌词的搭配恰到好处。47 ~ 51 小节为尾声, 与前奏部分互相呼应,升华主题 ,给人们留下无限遐想。
第四章 戏曲鉴赏
二、戏曲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实践是培养与提高戏曲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2)熟悉和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才能准确理解作品。 (3)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很好地鉴赏作品。 (4)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影响着鉴赏者对戏曲作品的审美欣赏。 三、戏曲艺术鉴赏的规律及方法 ( 一 ) 戏曲的创作与表演探索 (1)创新戏曲创作方法,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 (2)打破传统艺术舞台特点,创新艺术表现手段。 (3)重视戏曲演员的二度创作,适当增加一些表演语汇。 ( 二 ) 戏曲艺术鉴赏方法探索 (1)多次阅读剧本内容。 (2)理清戏曲内容上的冲突。 (3)对舞台说明要细细品味。
第四章 戏曲鉴赏
一、戏曲艺术鉴赏的前提 ( 一 ) 戏曲艺术鉴赏的一般性 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予以感知、体验、联想,并选择、判断、掌握的思维过程和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项审美 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作为一项审美实践活动,鉴赏总是以对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基于经验而又 超于经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作为一项双向互动的创造性审美活动,鉴赏既受到审美对象自身的结构形式、 形象内容的框范和制约,同时又根据审美主体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审美趣味、价值标准和文化积淀对审美对象加以丰富、 完善和升华。因此可以说,兼及感性与理性、注意选择与品味的艺术鉴赏,较之其他对待艺术的态度更为合理、可取。鉴赏是 发挥作品艺术功能和社会效应的必要手段。作为审美教育的戏曲鉴赏,是更适合于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和较高文化素 养、艺术积累的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艺术审美方式。 ( 二 ) 戏曲艺术鉴赏的特殊性 首先,戏曲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表演艺术。 其次,戏曲是一种高文化含量的舞台艺术,无数文人知识分子和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参与,提升了传统戏曲的艺术含量和文 化品位,古老的戏曲朝着更为多元化的路径发展。
戏曲鉴赏知识
戏曲鉴赏知识戏曲,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就像一坛陈酿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你想想,那舞台上,演员们一亮相,一举手,一投足,那韵味,那风采,简直绝了!那扮相,那唱腔,可不比现在那些流行的玩意儿差。
咱先来说说这扮相。
戏曲里的角色,那脸上的妆容,那身上的行头,都是有讲究的。
就拿花旦来说吧,那脸蛋儿画得跟花儿似的,漂亮得很。
这就好比咱们出门精心打扮,不同的场合得穿不同的衣服,画不同的妆,戏曲里也是这个理儿。
你说要是乱了套,花旦画个大花脸,那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再说说这唱腔。
那声音,或高亢激昂,或婉转悠扬,就像山间的溪流,时急时缓,听得人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
这高音啊,就像是山顶上的呐喊,能冲破云霄;这低音呢,又像是深夜里的低语,丝丝入扣。
你听听那《霸王别姬》里虞姬的唱段,那叫一个悲,那叫一个绝,仿佛能把你的心都给唱碎了。
还有这身段。
演员们在台上的动作,那可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一个转身,一个甩袖,都透着功夫。
这就好比是舞蹈,可又比舞蹈多了几分韵味。
那眼神,那表情,都在给你讲故事呢。
戏曲的故事也有意思得很。
什么才子佳人啦,什么英雄好汉啦,什么神话传说啦,应有尽有。
这些故事,可都是咱老百姓的智慧结晶。
它们教咱们做人的道理,告诉咱们善恶有报。
就像《窦娥冤》,那窦娥多冤啊,可最后还是沉冤得雪,这不就是告诉咱们要相信正义吗?不过,现在好多年轻人不太喜欢戏曲,觉得它老土。
这可真是大错特错!戏曲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记录着咱们的过去,传承着咱们的文化。
要是把它丢了,那可就像丢了传家宝一样可惜。
咱们可得好好把戏曲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
别等到以后想看都看不到了,那才叫后悔莫及呢!戏曲这么好的东西,咱们怎么能让它在咱们这代人手里没落了?咱们得让它发扬光大,让全世界都知道咱们中国戏曲的魅力!。
《京剧欣赏》第四讲共49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京剧欣赏》第四讲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艺术学各专业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鉴赏》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鉴赏水平;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戏曲艺术在高校的接受和传承。
《戏曲鉴赏》课程内容选择采取知识与能力并重、作品鉴赏与价值导向并举的标准,包括戏曲发展简史、戏曲舞台艺术、戏曲文本、戏曲唱腔艺术以及戏曲剧种等内容。
教学内容上,注重点线面的结合。
既有脉络的梳理,也有经典作品的赏析;既有舞台艺术的鉴赏,也有文本艺术的探讨和唱腔艺术的实践;既包括对传统戏曲探讨,也包含对现代作品的鉴赏。
使课程有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和人文性等特色。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讲戏曲艺术特征1.戏曲的综合性了解2.戏曲的程式性掌握3.戏曲的虚拟性理解第二讲戏曲表演功法1.四功:唱念做打了解2.五法:手眼身法步理解第三讲戏曲装扮艺术1.戏曲脸谱了解2.戏曲服饰了解3.戏曲髯口与头面了解第四讲戏曲脚色行当1.生了解2.旦了解3.净了解4.丑了解第五讲戏曲音乐体制1.曲牌体理解2.板腔体理解第六讲戏曲声腔1.明代戏曲声腔了解2.清代戏曲声腔了解第七讲昆曲唱腔鉴赏与实践1.平声字唱腔了解2.上声字唱腔了解3.去声字唱腔了解4.入声字唱腔了解第八讲关汉卿《单刀会》《救风尘》1.《单刀会》主题与人物理解2.《救风尘》创作艺术掌握第九讲《浣纱记》《宝剑记》1.《宝剑记·夜奔》了解2.《浣纱记·寄子》了解第十讲《西厢记》鉴赏1.《西厢记》的故事流变了解2.《西厢记》主题理解3.《西厢记》人物塑造掌握4.《西厢记》艺术特点掌握5.《佳期》《拷红》赏析了解第十一讲《牡丹亭》鉴赏(上)1.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2.《牡丹亭》故事来源掌握3.《牡丹亭》的情节结构掌握第十二讲《牡丹亭》鉴赏(下)1.《牡丹亭·游园惊梦》了解2.《游园惊梦·冥判》了解第十三讲《长生殿》1.《长生殿》的主题掌握2.《长生殿》语言艺术掌握3.《长生殿》之《埋玉》《弹词》赏析了解第十四讲《桃花扇》1.《桃花扇》的主题与人物掌握2.道具“桃花扇”的作用。
《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纲《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纲课程代码:700122014课程英⽂名称:Chinese opera appreciation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专业:汉语⾔⽂学专业⼤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纲使⽤说明(⼀)课程的地位及教学⽬标中国戏曲鉴赏课是汉语⾔⽂学专业(留学⽣)的⼀门选修课。
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它的某些因素早在我国上古时期就产⽣了,⼀直到唐代产⽣了成熟的戏剧形式——参军戏,然后宋杂剧,元杂剧,宋元南戏,⼀直到明清的传奇,戏剧不断的成熟,丰富,繁荣,在古代⽂学长河⾥,它独⾃形成⼀道风景。
是我国古代不可忽视的⼀种艺术样式。
我国现在极富魅⼒的京剧,还有各地的地⽅戏,都证明戏剧这种艺术样式的⽣命⼒。
该选修课就是对古代戏剧的产⽣,发展作⼀个梳理,对戏剧⽂学中的重要作品作详细的介绍,对戏剧表演中的⼀些特征及⾓⾊知识作准确的讲解。
戏剧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本课程⼒在让同学们对戏剧能有⼀个全⾯的了解,从⽽更好地推动同学们对古代⽂学的学习。
该选修课⼒求详细的对古代戏剧作⼀下梳理,辅助学⽣对古代⽂学的学习,使学⽣对戏剧有⼀个更好的认识与掌握。
并为有兴趣的学⽣提供⼀个未来研究的铺垫。
该选修课⼒求借助多媒体,原典的阅读等⼿段引⼊最新的研究观点,对戏剧的剖析⼒求准确,⽣动,新颖,挖掘出更多的意蕴。
使学⽣对古代戏剧的产⽣,发展有⼀个全⾯的了解,对⼀些重要的戏剧作品有⼀个详细的把握,对戏剧表演中的⼀些知识能够熟练掌握。
通过教学⼒求培养学⽣独⽴分析作品的能⼒,培养他们鉴赏戏剧作品的能⼒。
(⼆)知识、能⼒及技能⽅⾯的基本要求1.通过学习戏曲常识及欣赏戏剧作品,让学⽣进⼀步了解戏曲⽂化艺术。
懂得如何去欣赏戏曲,从⽽更加熟悉和热爱中国传统⽂化。
2.使学⽣理解中国古代⽂化。
3.使学⽣理解戏曲的含义。
(三)实施说明1.⼤纲适⽤于汉语⾔⽂学专业(留学⽣)三年级使⽤。
《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戏曲鉴赏英文名称:Chorus and Conduction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总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全校专业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戏曲是一种集合音乐、文学、美术等诸多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结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通过本课程的讲解、赏析、教唱,不仅让学生从宏观戏曲发展史、传统戏曲剧种名段赏析实践中去初步感悟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魅力;了解戏曲的表演、唱腔、伴奏等基本内涵;把握当前影响较大的戏曲剧种风格;而且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所学对象,集中到浙江本土戏曲文化,通过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两段家乡特色戏曲唱段,深刻了解和把握本地域的戏曲文化,力求使学生能够成为中国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者、传播者、传承者。
(二)教学基本要求戏曲欣赏与实践课程以普及传统戏曲艺术为宗旨,以具体剧目的欣赏与演唱为中心,强调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课堂讲授与课外体验阅读相结合、听赏代表曲目与学唱规定曲目相结合、校内课堂学习有关内容与社会实践(体验、调查、观摩)相结合。
做到以下六个字:“听”—听讲授、听录音等。
“唱”—模拟演唱、熟唱或背唱代表曲目(段)。
“做”模拟、装扮不同剧目、不同行当、不同角色的表演。
“观”—观看相关剧目作品、专业演出等。
“思”—思考、分析、感悟优秀的文化遗产等。
“传”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传播、传承者。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A 戏曲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关联B 戏曲的流派文化C 怎样鉴赏戏曲侧重当代性、实践性。
组织学生开展影视创作现状的调查、当代影视热点问题的讨论,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使用教学资源。
2、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多思考,多与同学探讨,多向老师请教。
3、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4、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评。
京剧艺术鉴赏与学习教案
京剧艺术鉴赏与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戏曲艺术》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京剧艺术鉴赏与学习”。
内容包括京剧的起源与发展、行当与角色、脸谱艺术、音乐与唱腔、经典剧目欣赏以及京剧艺术的基本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鉴赏能力,学会分析京剧中的人物形象、唱腔和表演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模仿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体验京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京剧的行当与角色、脸谱艺术、音乐与唱腔的鉴赏。
重点:京剧的起源与发展、经典剧目欣赏、京剧表演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京剧表演视频、京剧音乐CD、脸谱道具。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京剧片段,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 讲解京剧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
3. 分析京剧中行当与角色,通过实例讲解不同角色的特点。
4. 欣赏京剧脸谱艺术,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欣赏各种脸谱。
5. 学习京剧音乐与唱腔,让学生体会京剧唱腔的美感。
6. 欣赏经典剧目,分析剧目的艺术特色和表演技巧。
7. 课堂实践:分组练习京剧表演基本技巧,如身段、步伐、手势等。
8.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京剧唱腔,进行角色扮演。
六、板书设计1.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2. 京剧行当与角色3. 京剧脸谱艺术4. 京剧音乐与唱腔5. 经典剧目欣赏七、作业设计答案:《霸王别姬》、《红灯记》、《沙家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京剧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唱腔和表演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京剧社团,深入学习京剧表演;开展京剧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京剧的行当与角色的讲解;2. 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与识别;3. 京剧音乐与唱腔的学习;4. 课堂实践中的京剧表演基本技巧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剧目分析和表演技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戯曲鉴賞
第四讲
1949年之后的戏曲发展
•“改戏、改人、改制”(1949-1952)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1953-1957)
•从“以现代剧目为纲”到“三并举”(1958-1965)
•“文化大革命”与“一枝独放”(1966-1977)
新中国戏曲大事记
•1950年岁尾,219位京剧和各地方戏剧种的戏曲艺人相聚北京,参加了新中国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先后成立了戏曲领导机构“戏曲改进局”和由43位专家和艺术家组成的、顾问性质的机构“戏曲改进委员会”。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由总理周恩来签发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1957年春,宣布大规模阶级斗争已经结束,大胆放手开放戏曲剧目
•1957年秋,反右斗争,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 铲毒草抓右派
•1958年大跃进提出“争取在三五年内各剧种剧团现代剧目达到20%-50%”“写中心、唱中心、演中心”
•1959-1961年庐山会议,“反右倾”斗争,三年自然灾害提出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三并举”(现代戏、新编历史戏、传统戏)方针•1962年提出“抓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阶级斗争” ,江青策划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1963年“四清运动”(农村中“清工分、清帐目、清仓库、清财物”;后期城乡中“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开始戏曲问题论争,提出“大写十三年”,禁演《李慧娘》
•1964年进一步开展“社教”运动,批判杨献珍“合二而一” 大力提倡现代戏,批判写“中间人物”,江青发表《谈京剧革命》
•1965-1966年春“文化大革命”前夜,姚文元发表批判《海瑞罢官》文章“清官”问题争鸣
昆剧《十五贯》
•此剧原为(清)朱素臣著,目前所说的《十五贯》一般是指陈静据此以及小说《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进一步改编(执笔)、浙江昆苏剧团在1956年首演的版本。
•1956年,周传瑛、王传淞两位昆曲老艺人倾尽心血,经过整理排演了《十五贯》获得成功。
由上海北上进京,在北京吉祥剧院,两个月间连演47场,轰动全国。
•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曾两度观看昆曲《十五贯》,发表相关讲话,对该剧给于了高度的重视与肯定。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专题社论,深入探讨了艺术价值和深远影响。
从1956年到1964年的八年间,全国陆续成立起一批昆曲院团,竞相上演《十五贯》,演出场次愈千。
《十五贯》剧情简介
•无锡县肉铺老板尤葫芦借得十五贯本钱作生意,他对女儿开玩笑说是卖她的身价钱,女儿信以为真,当夜逃走。
•深夜,赌徒地痞娄阿鼠闯进尤家,为还赌债盗走十五贯钱并杀死尤葫芦,过后反诬告苏戍娟犯了谋财杀父罪。
戍娟出逃后,与不相识的客商伙计熊友兰同行,邻人发现产生怀疑,而熊身上正巧带钱十五贯,于是两人被扭送县衙见官。
知县过于执听信诬告,定成娟勾奸夫、盗钱杀父之罪,判苏、熊二人死刑。
•监斩官况钟觉得内中有冤,力争缓斩。
他详细调查,发现娄阿鼠破绽,继而又乔装算命先生。
套出娄阿鼠杀人的口供,最后将娄带回县衙,升堂问罪,澄清了黑白是非,使杀人者伏法,蒙冤者昭雪。
样板戏(Model Drama)
?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
?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后来陆续出现9部作品: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红色娘子军》、《杜鹃山》、《磐石湾》;钢琴伴唱《红灯记》;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交响乐《智取威虎山》等,不在?°样板戏?±之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
三突出:
?1.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2.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3.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其具体实践是在文艺创作中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等等。
样板戏的¡°前世今生¡±
•《沙家浜》前身:沪剧《芦荡火种》
•《红灯记》前身:电影《革命自有后来人》
•《海港》前身:淮剧《海港的早晨》
•《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创作于1958年之前
舞剧《白毛女》片断
《沙家浜》剧情简介
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