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针灸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针灸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1 . 2治 疗 方 法
注: 治疗前后 组内比较均 P < 0 . 0 1 , 组间 比较 P < 0 . 0 1 。
见表 2 。
所有患者均进行两周基础治疗 , 内容包括 : 糖尿病健康教育 、 合理饮食 、 适量运动和血糖控制。 两周后 , 在基础治疗之上. 治疗组
表 2 两组 患者治疗前后 M N C V和 S N C V情 ̄ R( m/ s )
胺联用的治疗疗效 , 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 般 资料
两 组患者治疗 3 个 疗程后 , 症 状和体 征改善情况 、 肌 电图检 查 运动神经传导 速度 ( M N c V) 和感觉 神经传 导速度 ( S N C V) 的具 体结果如下 。
2 . 1症状 和 体 征
法平补 平泄 , 留针 2 0 m i n , 1 次/ d , 连针 1 0 d停 2 d , 3 0 d为一个疗 3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最 常见 的糖 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 其 程, 共 针灸 3 个疗程 。 对 比治疗前后组 内及组 间症状 和体征变化 .
或初期并无症状 , 因而很 容易被忽视 。 糖尿病周 并肌 电 图检查 运动神经传 导速 度 ( M NC V ) 和感 觉神 经传导速 度 初期症状不明显 , 围神经 病变是 多种机制综 合作用 的结果 : N a + _ K  ̄ - A T P酶 活性降 ( S N C V ) 。 低、 果糖堆积 、 肌醇 消耗 、 必须脂 肪酸代谢 异 常、 前列腺 素代谢异 1 . 3疗 效评 价
【 关键词1 糖尿病周围神 经病 变, 针 灸, 甲钴胺 , 中西针药结合
【 中图分 类号】 R 5 8 7
【 文献标识码 】 A

针罐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针罐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4 典 型 病 例
患者 甲, 女, 5 0 岁, 2 0 1 1 年1 0月 自诉颈部疼 痛右手示 指 、 中 指麻木 2 年 。经推拿 、 中药 热敷 、 骨通 贴 膏等 治疗后 疼 痛稍有 好转 , 但 手指麻 木 无改 善。查体 : C 4 —7棘 突及棘 突 旁压 痛 明 显, 右侧臂丛牵拉 试 验 ( +) , 叩顶 试 验 ( +) , 椎 动 脉扭 曲试验 ( 一) 。颈椎 四位片提示 : 颈椎退 行性变 。经针 刺及放血 疗法治 疗2 次后疼痛 明显缓解 , 手指麻木有所减轻 , 治疗 1 周后疼痛消 失, 手指麻木症状 有所 减轻 , 2 周后手指麻木症 状明显减轻 。 5 颈椎病护理 5 . 1 临床护理 : 增加 患者对 治疗 的认识 和倾 向性 , 使治 疗充分
针 罐联 合 治 疗 糖尿 病周 围神 经 病 变 疗 效 观 察
任 辉
摘 要: 目的 : 观察针罐联合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的疗效。方法 : 将7 2 例 患者 随机分成 治疗组和对照组 , 治疗组 采用西 药治疗 加用针刺及背部膀胱经走罐疗 法治疗 , 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 , 均为 3 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症状 、 体征 的改善及神 经传导速度 的变化 。结果 : 治疗组优 于对照组 ( P<0 . 0 5 ) 。结论 : 针 罐联 合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 值得 临床推 广。 关键词 : 糖尿病周 围神 经病 变; 针刺治疗 ; 走罐 疗法
3 疗 效 观 察
3 . 1 疗效 标准 : 参照 《 中医病 证 诊 断疗 效 标准 》 【 2 ] 相关 标 准 。 治愈 : 临床症状 、 体 征消 失 , 功能恢 复正 常 。显效 : 临床 症状 消 失或 明显减轻 , 体征明显好 转 , 功能基本恢 复正常 。有效 : 临床 症状 、 体征减轻 , 但 遗 留部分症 状 、 体征 功能 障碍 。无 效 : 治疗 前后症状 、 体 征无 变化或加重。 3 . 2 结果 : 治愈 3 例, 其中 1 例在第 1 疗程治愈 , 2 例经第 2 疗 程治愈 , 显效 1 2 例, 有效 2 0 例, 有效率 8 8 . 8 9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肌萎缩 、肌 无力好 转,腱 反射 、肌 电图、神 经传 导速 度显著改善,为显效 ; 患者肢体疼 痛、麻木 、感觉异常症状减 轻,
1 一般资料 . 1 选 择 20 0 9年 7 一0 1 1 月笔者 所在 医院收治 的 9 例 月 21 年 0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其 中男 5 例,女 4 1 5例,年龄 3  ̄ 2岁, 57 平均 5 .岁 ; 程 11 1 5 病 ~7年,平均 85年。将 9 . 6例患者 随机 均分 为 治疗 组与对照 组,每组 4 例 ,两 组患者 性别 、年龄、病程 、 8 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5, P 00 )具有可 E 陛。 1 D N的临床诊断标准及 纳入标准 . P 2 D N的临床诊 断标准 : P 患者具有典 型糖尿病 症状 ,空腹 血 糖 (B 1 7 mo L,餐后 2h F G ≥ .m l 0 / 血糖或随机血糖≥ 1.mm l ; 1 o L 1 / 患者 四肢有刀割痛、 灼痛 、 感觉过敏等异常感觉 , 有运动异常现象, 肌 肉萎缩或 肌力减弱或 ; 踝反射、膝腱反射 、肱二 / 三头肌 反射 减弱或消失 ; 电图出现异常或感 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慢 。所 肌 有患者 均排 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周 围神经病 变 [ 2 】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P ) D N 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 发症, 其发病原 因主要为缺血 及代谢 障碍 。临床 统计数据显示 , 大于 6 % 的糖 尿病患者可并 发周 围神经病 ,主要 临床表现为肢 0 的影响,至今临床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仍无明确有效 的治疗方
法。2 0 0 9年 7 - 0 1 l 月笔者所在 医院收 治的糖尿病周 围 月 21 年 O
著 改善周围神经的血供 , 对恢 复周围神经 的正常功能具有 重要 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文献综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文献综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文献综述摘要】从国内外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理研究、治疗研究及中医中药、针刺、灸法及外治法对本病的干预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以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实验研究进展情况。

结果提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复杂多变,中医药在探寻其发病机理及药物的作用机理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疗效确切,前景可观。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068-02前言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糖代谢紊乱,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并可并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等多脏器的慢性损害。

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1]。

由于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只是对因治疗及对症处理,并强调早期治疗,一旦神经病变出现临床表现及结构改变,则病变多难以逆转,疗效不甚理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学的“消渴”日久而致的“痹证”、“痿证”、“脉痹”、“血痹”、“皮痹”范畴[6]。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结合脏腑辨证论治对本病治疗效果较好。

1.古代文献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现代西医学病名,古代无此记述,但类似于本病征候的表现在古代文献中亦有所论述。

《素问?逆调论》:“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

”《丹溪心法》载:“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烦疼。

”戴元礼《秘传证治要决》:“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也。

”《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指出体虚是消渴与痹证的病因。

《王旭高医案》中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

《临症指南医案?三消》则直言“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

当归四逆汤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当归四逆汤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48药品评价 2016年第13卷第24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发生率最高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的感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有改善本病症状,延缓病变进展的作用,但经本科多年的临床实践,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比单独中医药治疗效果要更明显。

以下就是我科近两年来应用当归四逆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并与单独使用当归四逆汤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的报告。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来源于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

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0.8±1.8)岁。

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2.8±1.5)岁,病程5~10年,平均(7±1.4)年,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1]:①肢体麻木、疼痛;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神经病变;④肌电图示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

⑤排除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疾病。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辨证为阳虚寒凝的诊断标准,四肢冰凉,怕冷,四肢肌肤麻木不仁,疼痛,特别是夜间加重,遇寒明显,舌质淡胖,舌苔白,脉沉细涩。

1.3 治疗方法 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并在继续原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的方法治疗。

治疗组,以当归四逆汤为主作者简介:汪朝振,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

电话:0791- 86263765;E-mail463197871@收稿日期:2016-10-18 接受日期:2016-11-24当归四逆汤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汪朝振,陈俊,张太阳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江西 南昌 330006[摘要]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综合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综合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摘要:目的:将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并观察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对照分析法,分为30例治疗组与30例对照组,前者予甲钴胺静推及中药汤剂内服和泡脚治疗,后者实施常规甲钴胺静推、依帕司他片口服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震动感觉阈值(VPT)变化情况。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43(95.56),对照组38(84.44),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治疗后腓神经VPT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数据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将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的有修复效果,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综合治疗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及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其中以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最为常见,其典型症状为双侧远端对称性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通过相关体格检查和神经辅助检查,易于被发现和诊断,故早期的筛查、诊断和积极干预,有利患者症状的改善和神经的修复。

本文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研究中使用的资料、方法和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其诊断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提出的诊断标准[1]:①明确的糖尿病病史;②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③临床症状和体征与DPN的表现相符;④有临床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者,5项检查(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中任1项异常;无临床症状者,5项检查中任2项异常,临床诊断为DPN[2];⑤排除以下情况:其他病因引起的神经病变,如颈腰椎病变、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征;严重动静脉血管性病变等;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

针灸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针灸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针灸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目的分析探讨针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隨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43/4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21%(33/47),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针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情况,导致机体内代谢紊乱、血管损伤以及神经因子缺乏等情况,进而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产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进而表现为跟腱反射消失。

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足和交感神经失控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2]。

该次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讨针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该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为该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患者空腹血糖值≤8.0 mmol/L,餐后2 h血糖值≤10.2 m mol/L。

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针刺感、烧灼感等,膝跳反射和跟腱反射消失。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5∶22;患者年龄为46~78岁,平均为(60.13±6.12)岁;病程为2~11年,平均为(6.68±2.14)年。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概况
针灸临床杂志2 0 0 5 年第 2 1 卷第 1 0 期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概况
丁淑 强
(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 天津 3 0 0 1 9 3 )
摘 要: 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 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方面 阐述了针灸治疗本病的方法与疗效, 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发病及针灸作用机理, 提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具有广阔前景。提 出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针灸疗法; 针灸作用机理; 动物实验 中图分类号: 8 5 8 7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5 一 0 7 7 9 ( 2 0 0 5 ) 1 0 一 0 0 4 9 一 0 2
同时按摩排肠肌、 承山、 足三里、 涌泉等穴。每日2 次, 每次 3 0 m i n , 2 0日 为1 疗程, 总有效率为 9 4 %.
2 针刺治疗的机理研究
2 . 1 针灸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何竟等图运用光镜、 电 镜和神经肌电图等检测手
段研究针刺对实验性糖尿病鼠坐骨神经的影响。表明 针刺可延缓或减轻由糖尿病所致的大鼠周围神经损
灸结合效 果最佳。 王瑞辉等[ 2 5 1 研究表明, 针刺可使糖 尿病大鼠 血糖水平下降, 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 总胆固
醇和甘油三脂降低, 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王宏
才 等 [ 2 7 1 探 讨针刺对糖尿病大鼠 前列环素( P G I 2 ) 及血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P G I 2 的降低及 T X A 2 的升高, 为临 床针刺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提供了实验依据。唐晓琼
进 神经 再生。 赵彩霞等 [ ” ] 采用中 药复方足浴结合按 摩治疗D P N 7 4 例, 方药组成如: 黄蔑6 0 g , 丹参5 0 g , 赤 芍5 0 g , 川芍5 0 g , 木瓜5 0 g , 伸筋草5 0 g , 透骨草5 0 g , 桂

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随机选取64例我院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i组和ⅱ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再给予i组患者行西医弥可保结合中药汤剂治疗,给予ⅱ组患者西医弥可保治疗,均治疗4周,对比其治疗结果。

结果疗程结束后,i组总有效率为93.7%,ⅱ组总有效率为78.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是发生于糖尿病当中比较常的一种慢性并发症[1]。

本案选取了64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组,在行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西医弥可保治疗及西医弥可保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了对比。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案患者64例,将其平均分为i组和ⅱ组,其中i 组18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处36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岁;糖尿病病程处1.5年到20年间,而末梢神经病变病程处1年到12年间。

ⅱ组17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处36.5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岁;糖尿病病程处1.3年到20年间,而末梢神经病变病程处8个月到12年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都无较大差异(p>0.05),无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与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2],其临床症状主要有:上下肢麻木且伴有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等,且有分布如“手套型”或“袜套型”的感觉障碍,患者位置感、音叉震颤及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

1.3方法两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再给予i组患者行西医弥可保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将500μg的弥可保以肌注形式注入患者体内,每日一次。

中药汤剂治疗坚持“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原则[4]。

主方:太子参10g、黄芪30g、生地黄20g、丹参20g、当归10g、白芍20g、红景天10g、川芎15g、细辛3g、赤芍10g。

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2例临床观察

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2例临床观察

1 0 0 ̄/ m i n , 留针 3 0 m i n , 每1 0 mi n行 针 1次 , 每 日 1次 。 穴位注射取 双侧足三 里 , 选取 1 m L一次性无 菌注射器抽 取复方当归 注 射 液 ( 湖 北 民康 制 药有 限公 司 , 国药 准字 Z 4 2 0 2 1 4 1 0 ) 1 m L , 同时避 开血 管刺 入皮 下 , 予提 、 插 等补
0 1 , 我们 在 甲钴铵注射液治疗 的基础上采取 灵龟 八法 开穴
针刺联合 复方 当归注射液穴位 注射 治疗 D P N 9 2例 , 并 与 单纯 甲钴胺 注射液治疗 9 2例对照观察 , 结果如下 。 1 资料 申脉。选 好穴 位后 使用 5 % 酒精 全部 1 8 4例均为河北 省秦皇 岛市 中医医
作者简介 : 周颖 ( 1 9 7 5 一) , 女, 主治 医师 , 学 士。从事 内分 泌科 临
床工作 。
度提高 5 m / s 以上 或者恢 复正 常 ; 有效 : 患 者临床症 状及 体征有所改善 , 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有所好转 , 患者神经传
京大学 出版社 , 1 9 9 4: 1 8 6 .
周 颖 佟 杰 徐 江红 郑新 颖 杨 荣 阁 陶 李 秦皇岛 0 6 6 0 0 0 ) ( 河北 省秦 皇 岛市 中医 医 院内分 泌科 , 河北
【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灵龟飞腾 ; 针刺疗法 【 中图分类号】 R 2 4 6 . 1 ; R 5 8 7 . 2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6 1 9 ( 2 0 1 4 ) 0 2 - 0 2 5 1 — 0 2
分患者可 能出现致 残情况 , 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 身
制、 适 当运动 , 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调控血糖 , 患者 血糖 控制平稳后开始进行周 围神经病变 的治疗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探讨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探讨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探讨李 梅(云南省老年病医院康复科,云南 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分析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云南省老年病医院接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针刺配合穴注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2例。

对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为针刺配合穴注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疗法进行治疗。

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针刺配合穴注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23%)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0.95%),P <0.05。

治疗后,针刺配合穴注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的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其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常规治疗组患者,P <0.05。

结论: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血糖水平,提高其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

[关键词]针刺;穴位注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传导速度[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01-0136-02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柴胡疏肝散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低于比较组患者,P <0.05。

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柴胡疏肝散组3053.6±4.337.8±2.816.8650.001比较组3054.2±4.540.3±3.213.7870.001t 值0.527 3.220P 值0.5990.0023 讨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2012年至2015年的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9%[4]。

丹参粉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丹参粉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符合 WH 19 0 99年诊断标准 …。 ( )皮肤感觉异常 ,自发性疼痛 , 1
应用 S S统计 软件进行分 析 ,计 量资料 采 A
用f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以 P<0 0 .5为差异 有统 计
双下肢麻木 ,末端袜套感 ; ( )步态不 稳似脚 踏棉花或活 动 2
受 限 ;( ) 腱 反 射 减 弱 或 消 失 ,浅 感 觉 减 退 ; ( ) 神 经 电 生 3 4
00 .5,见 表 1 。 )
制 、 口服降糖药 或胰 岛素 治疗 控 制空腹 血糖 在 6—8 m lL mo , /
餐后 2 h血糖 <1. m lL ,同时 口服肠溶 阿司匹林 10 g 1 1 mo ) / 0m 。
2 2 临床疗效按上 述标 准统计 治疗 组总有 效率 为 8 . % , . 28

4 6・ 6
P C PVD Ma c 0 2 J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2 1

Vo . 2 No 3 1 0 .

中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
丹 参 粉 针 联 合 中药 汤 剂 治 疗 糖尿 病周 围神 经 病 变 疗 效 观 察
李 成科
【 摘要 】 目的 观 察丹参粉针联合 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 P ) 的 临床 疗效。方法 选择 7 DN 0例 确诊为 D N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 例采用丹参粉 针联 合 q药汤剂治疗;对照组 3 例单纯采用 中药汤剂治疗。 P 5 - 5
两组疗程均 为 2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 1 ,有效 1 ,无效 6例 ,总有 效率为 8 . % ;对照组显效 1 ,有效 l 2例 7例 28 0例 2 例 ,无效 1 ,总有效率为 6 . % 。两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0 0 ) 3例 82 P< . 5 。结论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浅析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浅析
桃红 2 g 红花 2 g 鸡血藤 2 g 0, 0, 0 ,白芍 2 g 桑寄生 2 g 0, 0, 苍术 2 g 0 ,黄柏 2 g 0 ,在 中药组方 中抓住 “ 、瘀 ”病机 虚 关键组方 ,方 中以黄芪益气 固表 为主 ,丹参 、桃仁 、红 花、赤芍入血 分,活 血化瘀 ,通络止痛 ,行滞止痛 ,散 瘀 消瘕 ;当归补血 ,以助 药力;佐以熟地 黄滋 阴补血 ;
明确糖尿病后 , 平时未予饮食控制 、间断 口服格列 齐特 、 二 甲双胍 等降糖药物,空腹血糖波动 lm l O mo/ L左右。2
年前 出现双下肢麻 木、疼 痛、发 凉后 ,改 用诺和灵 3 R 0 皮下注射控制血糖 ,空腹血糖波动 8 mo/ m l L左右。 目前
应 用诺 和 灵 3R 用 量 为 早 、 晚 各 2 、 1 0 0 0皮 下 注射 , 自
痹 ”范畴 。中医认识其病 因病机 乃是消渴 日久 、阴精 亏 耗 ,无 以载气 ,燥热亢盛 ,伤阴耗气而致,气 阴两虚 , 气虚无力推动血行 ,阴虚 日久 ,络脉空虚 ,血行脉道 不
充 ,即久病入络 ,瘀血阻滞于脉络 ,脉络阻滞 ,气 血运 行 不畅而致诸症 。总体病机 为气 阴两虚 、血脉痹 阻L。 2 J 现代 医学认 识该病 :糖尿病病 因及发病机理 尚不完全清 楚。一般认 为由于绝对或相对胰 岛素分泌不足而致糖代 谢紊 乱,能量代谢 ( 包括 蛋白质 、脂肪 、水 电解质 )失 常,致血液 成分 、血液动 力学改变 ,微循环障碍致神经 细胞轴突 、鞘膜中代谢 失常而致病[。 J J 2 中西医并用优势互补 糖尿病 周围神 经病变 的发病 原因和 发病机制 尚未完 全阐明 ,目前认为主要是血糖等代谢紊 乱所导致 的氧化 应 激、血管性缺血 、缺氧 、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等 。另外 , 自身免疫因素、维生素缺 乏、遗传和环境 因素等也可 能 与 D N 的发 生有关 , P 主要病理变化是无髓鞘神经纤维轴 突变性,甚至消失,有髓鞘神经 纤维髓鞘节段 性或 弥散 性皱缩或脱髓鞘 ,以及髓鞘再生引起的郎飞结散节长度

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活疗。

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及临床症状评分,并统计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scV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治疗后’rCsS神经症状评分、神经反射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TCSs神经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针刺疗法;电刺激疗法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因素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同构成糖尿病三联症。

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超过1/2会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120例均为我院针灸科理疗室就诊的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1—75岁,平均(47.62±8.97)岁;糖尿病病程3~9年,平均(6.55±1.75)年;DPN平均病程(2.5±1.2)年。

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4岁,平均(47.51±8.60)岁;糖尿病病程2~8年,平均(6.61±1.69)年;DPN平均病程(2.8±1.3)年。

五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五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4106··医学循证·五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贝叶斯网状Meta 分析卢春键1,刘薇1,林少霞1,朱燕娴1,皮敏2*【摘要】 背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而以针刺为代表的中医外治法在治疗DPN 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何种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DPN 的疗效较好尚缺少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 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 分析评价5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DPN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经预调查后确定常用的DPN 中医外治法有5种,分别为针刺、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穴位注射、艾灸。

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 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12-29,筛选关于上述5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DPN 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

运用RevMan 5.3、Stata 15.0、ADDIS 1.16.6软件完成绘图及数据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44项RCTs,包含3 471例DPN 患者。

贝叶斯网状Meta 分析结果显示,5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其中针刺效果最佳〔OR =0.20,95%CI (0.11,0.36)〕;除穴位按摩之外,其他4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在改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率(MNCV)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其中中药穴位注射效果最佳〔MD=-4.50,95%CI (-5.91,-3.11)〕;5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在改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率(SNCV)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其中艾灸效果最佳〔MD=-9.03,95%CI (-12.59,-5.47)〕;除穴位按摩之外,其他4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在改善腓总神经MNCV 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其中艾灸效果最佳〔MD=-6.34,95%CI (-9.31,-3.30)〕;除穴位按摩之外,其他4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在改善腓总神经SNCV 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其中针刺效果最佳〔MD=-5.70,95%CI (-8.03,-3.31)〕。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5.170中医针灸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刘现锋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中风康复科,山东淄博255035[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的治疗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收治的100例DPN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行西药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西药甲钴胺片+针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神经电生理指标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

结论针灸结合西药甲钴胺治疗DPN 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灸;应激反应;神经传导速度[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8(a)-0170-04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Mecobalami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LIU XianfengDepartment of Stroke Rehabilitation, Zhangdia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ibo, Shandong Province, 25503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DPN admitted to Zhangdian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Zibo City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them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mecobalamin tablets,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mecobalamin tablet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stress response indicators, dis⁃ease severity scores,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and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OD and MDA in both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s of SOD and MD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CM syndrome score and TCSS score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 compared to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TCM syndrome score and TCSS scor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as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作者简介]刘现锋(1980-),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神经康复。

细银针针刺双经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疼痛的临床观察

细银针针刺双经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疼痛的临床观察

细银针针刺双经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疼痛的临床观察张莉;张金玲;刘世伟;扈培增;常玲玲;刘艳红;吴汉利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2
【摘要】目的:观察细银针针刺双经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于2023年1月~2023年9月在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60例2型DN伴周围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等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

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细银针针刺双经辅助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疼痛。

【总页数】5页(P2315-2319)
【作者】张莉;张金玲;刘世伟;扈培增;常玲玲;刘艳红;吴汉利
【作者单位】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潍坊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桂蜡外敷双涌泉穴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5例疗效观察
2.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3.针刺配合益气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4.益气温阳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5.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有效率影响评价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有效率影响评价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有效率影响评价发布时间:2021-11-23T08:42:15.3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9期作者:卜健[导读] 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采取针灸治疗时的作用。

方法:2020年2月~2021年2月,纳入我院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卜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卫生院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采取针灸治疗时的作用。

方法:2020年2月~2021年2月,纳入我院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n=50)和B组(n=50);B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A组采取针灸治疗;比较疗效及血糖水平。

结果:A、B两组的疗效分别为98.00、88.00%,数据有差异,P<0.05。

A组和B组的血糖水平在治疗前比较时无差异,P>0.05;治疗后数据有差异,P<0.05。

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采取针灸治疗时提升疗效,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灸;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发病原因往往是由于代谢紊乱所致。

近年来,在大量国内学者研究中指出,选择合理的针灸对于此病干预效果极其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病变症状,保障临床治疗效果[1]。

本文便对针灸治疗展开深入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2月~2021年2月,纳入我院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男女之比为26:24,年龄53~79岁,平均(68.35±2.51)岁;B组男女之比为27:23,年龄52~80岁,平均(68.63±2.73)岁。

比较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甲钴胺片治疗,(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7)0.5 mg/次,3 次/d,口服。

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方法医治,将胰俞,脾俞、肾俞作为主穴,将气海、关元、太冲、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作为辅穴;继续留针0.5h后取针,结合患者具体的病情,辨证行针,1次/d。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尤良震;申国明;王浩;何莹;王芹【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6【摘要】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阴虚、瘀血、痰浊等。

主要采用中药制剂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注射液、针灸、中药外治以及联合治疗的方法,具有一定优势。

但在临床资料收集、研究方法、疗效评价、研究深度上还存在不足。

今后,应更加积极规范地开展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

%Chinese medicine considers,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is mainly Qi deficiency,Yin deficiency,blood stasis and phlegm turbidity and so on. There are a lo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treat DPN,and the effect is exact. There are decoctions,TCM injections,acupuncture,external therapy and combined treatment of the TCM therapy for DPN.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clinical data collection, research methods,efficacy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depth. In the future,we should carry out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DPN with more actively and ethically for Chinese medicine.【总页数】3页(P1160-1162)【作者】尤良震;申国明;王浩;何莹;王芹【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合肥 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4【相关文献】1.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J], 马运涛2.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J], 董妍妍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J], 董妍妍4.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J], 张明珠;李娜;虞梅5.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J], 张明珠;李娜;虞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 果
回顾性分 析 2 0 1 3 年l 0 月一2 0 l 4 年1 0 月该院 收治 的 1 1 2 例
D P N患者 临床资料 , 均符合 WHO糖 尿病 与 D P N诊 断标准 , 按
治疗方法分 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 每组 5 6 例。 研究组男 3 6例 , 女2 0 例, 年龄 4 0~6 8岁 , 平均 ( 5 3 . 2 7± 2 . 6 3 ) 岁, 糖 尿 病病 程 2— 1 7 年, 平均 ( 1 1 . 3 6 ±1 . o 8 ) 年, D P N病 程 0 . 5~4 年, 平均 ( 2 . 1 8 - 4 . 0 . 2 7 ) 年; 对照组男 2 6例 , 女1 4例 , 年龄 4 1~6 9 岁, 平均 ( 5 4 . 3 9 -2 4 . . 7 5 ) 岁, 糖尿病病程 2~1 6年 , 平均 ( 1 O . 5 3 ±1 . o 6 ) 年, D P N病程 0 . 4—3
控制水平 。 【 关键词 1 针刺 ; 麻疼汤 ;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变 ; 治疗 ; 效果
【 中图分类号 】 R 5 8 7 ,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4 0 6 2( 2 0 1 5 ) 0 6 ( a ) - 0 1 尿 病 新 世 界2 0 1 5 年 6 月
针刺联合汤剂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 的临床疗效分 析 .
刘淑 清
吉林省 梨树 县中医院 内科 , 吉林四平
1 3 6 5 0 0
【 摘要 】 目的 分析针 刺结合麻疼汤治疗 糖尿病周 围神 经病变 ( D P N ) 的临床疗 效 。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2 0 1 3 年1 0 月—2 O 1 4 年 l 0 月该 院收治 的 1 1 2 例D P N患者 临床资料 , 按 治疗 方法分 为研究组 与对照组 , 每组 5 6 例。 对照组予 呋喃硫胺 片 +甲钴
0 . o 5 ) , 如表 1 。
2 . 2 治 疗 前 后 两 组 血 糖 水 平 变 化 比 较
治疗后 两组 F B G、H b A l c 、2 h P B G水平均低于治疗 前 , 且研
究组 ( 5 _ 4 5 ± 0 . 7 3 ) 、( 6 . 3 5± O . 6 5 ) mm o l / L与 ( 8 . 4 4 + - 2 . 3 2 ) % 低于对 照
1 . 4统 计 方 法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 般 资料
数 据以 S P S S 2 0 . 0软件 统计分 析 , 计 量资料 以均数 . - 标 准 4
差 4 - ) 表示 , 组 问比较 以 , 检验 , 计数资料 以百分 比 ( %) 表示 ,
以’ 【 检验 , 当P < 0 . 0 5时 ,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糖尿 病周 围神 经病 变 ( D P N ) 是指在 排除其 他 因素情 况下 ,
熟地各 1 5 g , 当归 1 2 g , 川芎 、 赤芍、 三七各 1 0 g , 全蝎 6 g , 桂枝 5 g 。
. 3观 察 指 标 糖 尿病 患 者 出现 的与周 围神 经 功能 障碍相 关 的临 床症 状或 体 1
观察 两组治疗前后运 动神经传导速度 ( MC V ) 与感觉神 经传 导速 度 ( S C V ) 改 善情况 , 均包 括正 中神经 与腓 总 神经 , 并 分析
血糖指标变化情况 , 包括空腹血糖 ( F B G ) 、 餐后 2 h 血糖 ( 2 h P B G ) 、 糖化血红蛋 白 ( Hb A l c ) 。
年, 平均 ( 1 _ 7 9± 0 . 2 4 ) 年。 两组临床基线资料 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 义( P > o - 0 5 ) 。
1 . 2方 法
2 . 1 治 疗前 后 两 组 神 经传 导速 度 改 善 情 况 比较
治 疗后 两组 正 中神 经与腓 总神经 的 MC V、S C V均快 于治
征, 高血糖是 引发 D P N的主要 因素 , 因此积极控制 患者血糖 水 平 是改 善其 D P N临床症状 的重要措 施 。 该 研究针 对 已选 定的该
院于 2 0 1 3 年 1 O月一 2 0 1 4年 1 O月收治 的 1 1 2例 D P N患者分别 予 以呋 喃硫 胺片 +甲钴胺 片和针 刺联合麻疼汤 治疗 的效果 进行 分析 , 现将结果报道 如下。
胺 片治疗 , 研究组予针刺 联合麻疼汤治疗 , 分 析两组治疗效 果 。 结果 治疗后两组 正中神经与腓 总神经的 MC V、S C V均快 于治疗 前 , 且研究组 快于对照组 ; 治 疗后两组 F B G、Hb A l c 、2 h P B G水平 均低于治疗 前 , 且研究组低 于对照组 , 比较 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6 v < o . 0 5 ) 。 结论 针刺联合麻疼汤治疗 D P N疗效 确切 , 可显著改善患者运 动 、 感 觉神经传导速度 , 并提升 血糖
对 照组 1 3服 呋喃硫胺 片 ( I - I 3 3 0 2 1 5 7 7 , 2 5 m g ) 5 0 m 次 , 3次 / d ,
疗前 , 且研究 组 ( 4 5 . 6 6. 4 - 3 . 3 7 ) 、 ( 4 6 . 1 5. - 4 5 . 0 6 ) m / s 与( 4 3 . 2 7 4 - 6 . 8 9 ) 、 ( 4 4 . 3 7± 4 . 7 2 )m / s 怏 于对 照 组 ( 3 7 . 8 2 4 - 2 . 6 5 ) 、( 3 9 . 5 6. - 4 3 . 6 4 ) m / s 与( 3 3 . 4 2. 4 - 6 . 2 5 ) 、( 3 8 . 6 5 - 4 - 3 . 9 2 ) m / s , 比较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