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__说课稿(背诵精华版)

合集下载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徐海龙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归去来兮辞》是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册中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

第五单元是汉魏晋散文,汉魏晋散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本文的作者陶渊明是汉魏晋散文作者中最杰出的代表。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散文中较重要的一篇作品,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评价其“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

”。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辞赋的特点,了解陶渊明文中的所述之志;(2)背诵课文能力目标:鉴赏本文感情真挚,用语朴实,用典自然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高尚情操,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3.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地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作者鄙视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2)背诵全文。

4.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2)归纳实、虚词的用法。

二、说教法1、朗诵教学法。

本文属于辞赋,宜抓住辞赋押韵的特点,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指导诵读中引导学生鉴赏文章。

2、点拨教学法。

以文中表现陶渊明思想的语句为重点进行点拨教学。

三、说学生高一(6)班学生平时上课课堂气氛较好,学生反映较敏捷,能跟随老师思路,积极配合老师。

但是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在文章的翻译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设计: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对陶渊明所做的定位来引入,先让学生明白陶渊明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在文章中去细心体会;2、授课设计:(1)、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初步领会文章意思;(2)、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以方便学生背诵文;(3)、教师找出一些能表现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和学生一起分析,很深层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对文章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句的理解;(4)、解决课后练习题。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说教材:《归去来兮辞》选自人教版高中必修5第二单元,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古代抒情散文,都是古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读来让人荡气回肠。

《归去来兮辞》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描写了陶潜回归田园的乐趣以及志向。

说学情:我接下来的授课是基于这样的学情的,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前面三段之后,对陶渊明隐逸诗人的形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陶渊明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的解读和深化,因此我根据我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说目标:体会陶渊明在走投无路之时所产生的新志向重难点:作者看似追求恬淡闲逸的田园生活的表面之下深层次志向的体会说教法:讲授法、提问法、朗读法说教学过程:首先抛出问题,作者在课文的前面一部分交代了归隐的原因,描写田园生活的乐趣,但作者在政治黑暗无望,官场失意之后,他的志向就仅仅在于此吗,在田园中消沉,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吗?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第四自然段的学习。

我们刚刚提出的问题,其实作者自己也在问“胡为乎惶惶欲何之?”结合后面的文本来回答这个问题,“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欺“提问:陶渊明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体会到陶潜“临清流而赋诗”的志向,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进行点拨:陶渊明此时虽然扬弃了儒家功名富贵的观念,但作为一个文人,他还是坚守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时候,发见了一条可以施展自己聪明才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崭新的人生坦途:“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最终陶渊明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这可是他开辟出的一条光照千古的人生道路啊!这个时候作者已经找到了他的人生志向,所以他可以放心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板书设计将会在我接下来的授课中展现出来。

《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
内容解读
文章描述了作者从官场回归田园的过程,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 的厌恶。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
艺术特色与鉴赏
艺术特色
文章语言简练、质朴,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 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鉴赏
从艺术角度来看,《归去来兮辞》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 展示了陶渊明高超的文学造诣,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 由、超脱精神的追求。文章中所描绘的田园生活景象,也为 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体验。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 发布教学资料、作业等,方 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互动教学:通过课堂提问、 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师生 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
以上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 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通 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等方 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
思维能力提升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思 考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思维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
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和互评 ,了解学生对《归去来兮辞并序 》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认同程度。
教学反思内容及改进措施
教学内容与方法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参与度
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能够积极思考、提问和讨论,以 及作业完成情况等。
教师自身表现
反思自身在授课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课堂组织、时间控 制等方面,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未来教学计划展望
完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归去来兮辞优秀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优秀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作者是东晋时期的陶渊明。

这篇辞赋作于作者辞官归隐之初,文中不仅描绘了作者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更抒发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归去来兮辞》是古代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对于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提升文学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目标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够流畅地翻译全文;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诵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归隐情怀,领悟其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在于理解文中的字词和句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则是体会作者归隐的深层原因,以及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说学情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

但对于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和这篇辞赋的深刻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高二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在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感受作者的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掌握字词读音和含义。

2、合作学习法: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法:学生深入思考文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一篇重要文言文。

这篇文章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它在教材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掌握文章的大意,能够流畅地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和文学审美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陶渊明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点字词和句式的讲解与积累。

对作者情感变化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难点文中所体现的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领悟。

二、说教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章的韵律之美,理解文意。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归纳总结法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理解和记忆。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引出课题《归去来兮辞》。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进一步感受文章的韵律之美。

3、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标注出疑难字词。

小组内交流讨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讲解疑难字词和句式。

4、研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心为形役”的无奈到“归去来兮”的喜悦,再到“田园将芜胡不归”的急切,以及归途中和到家后的愉悦。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点击浏览该文件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品析本文丰富细腻心理描写。

(2)结合文章内容,训练学生联想、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精神,丰富个人对生活认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海伦·凯勒精神世界。

(2)品析文章心理描写。

一、导入:(1)朗读《我生活故事》中认识“水”片断。

(2)从正常人角度体会残疾人感受而谈。

二、默读课文默读要求:(1)海伦·凯勒虽是残疾人却感受细腻,我们虽为健康者,却不如其感受之细,哪些内容是她体会到了,而你却未体会到呢?(2)海伦·凯勒精神力量源泉是什么?三、浅析课文:(1)深入体会作者叙写,跟随其进入五彩绚丽精神世界。

(引导学生捕捉文章思想内涵)(2)海伦·凯勒精神力量源泉:珍爱生命,战胜困苦、善待生命……四、作业:(1)找出一句话,其内容触动了你,说说何以触动了人你?(2)课外阅读:读《语文读本》其他片断或借阅《我生活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自学展开联想、想象,提高自己思维能力。

(2)阅读思路规范训练,引导学生说话要有序。

(表达训练)一、导入:上一节课我要求大家找出课文中对你触动最大一句话,并谈谈自己感受。

现在,就请大家来谈一谈。

二、交流:(1)教师示范:第85页第一段第1、2句话触动了我。

我整日与家中小东西们相伴在一起,却从未仔细看看它们,海伦却从感谢它们把一所房屋“改变成家”角度来仔细观察它们。

我也应该看看它们,感谢它们带给我温暖,安全和情感。

我们要善待生活中每一件事物。

(2)学生交流(教师依学生情况而随时调整)(3)小结:结合学生交流内容,总结板书,请学生再体会本文作者珍爱生命、战胜困苦,善待生命种种精神。

三、联想、想象训练:(1)要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海伦·凯勒最渴望,如果我给你一个机会来诉说,你最渴望是什么呢?请你来谈谈你假如……(2)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扩展思维,畅谈自己愿望。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教师编制考试)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教师编制考试)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篇经典的抒情小赋《归去来兮辞》。

我的说课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归去来兮辞》出自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为“走进自然”,通过观照自然,体味作者浸入自然中的生命见解和艺术个性,提升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力和欣赏力。

《归去来兮辞》以抒情立志为宗,叙写了作者辞官回乡之后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归于自然的田园之乐和洒脱不羁的情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古诗文的教学要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自然清新、优美深沉的语言特点,把握奚、飏、熹微等重点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鉴赏古诗文的能力;3.4.感受陶渊明旷达的情怀,体会本文表现出的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情怀;《归去来兮辞》语言简洁凝练,手法精妙,极具艺术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将“感受陶渊明的思想情感”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说学情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学中我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高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但主动性有所欠缺,我会抓住时机,积极引导,让学生主动感知文本。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不断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语感;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感知文本。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在魏晋的天地间飘荡着这样一个自由的灵魂,他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却高呼“但使愿无违”;他举家艰难,功业难成,却徐吟:“性本爱丘山”。

他不愿心为形役,不愿趋于奉承,不愿富贵通达,方宅十余亩足矣,草屋八九间足矣。

他就是陶渊明。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陶渊明,看《归去来兮辞》带我们怎样启迪。

这样设计导语,可以让学生回忆起关于陶渊明的一些诗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对于本节课,我将贯彻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归去来兮辞》选自人教版高年级语文必修一第四课,本文是陶渊明的一篇文言文,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习本文,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鉴赏能力,树立高洁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

再加上初中阶段对文言文的知识学习已有一定的积累。

但由于第一次接触辞体,所以在理解内容上,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从而掌握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读懂文章大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析词句,理解作者归隐的原因,体会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辞官归隐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表现的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喜悦以及遗世独立、乐天安命的隐士精神,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词句,理解作者归隐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向往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五、说教学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所以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通读感悟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对比分析法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鄙弃官场生活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实词的一词多义。

3.朗读理解课文,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探究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与率性而为的个性。

【教学设想】因课文内容比较艰深,故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1.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

2.分类归纳古汉语常识。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例: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例:①景翳翳以将入。

(景,太阳。

今常用义“景色”、“光景”等)。

②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亲属戚属。

今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3)一词多义。

(归纳“奚、胡、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行、引、乘、策”等四个实词的一词多义。

)疑问代词例:奚①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②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胡①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曷①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焉①复驾言兮焉求(什么)何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实词见教材练习二(4)词类活用例: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颜怡。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世。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作名词,空膝的小屋。

)策扶老以流憩(流,动词作状语,没有定规地随时随地。

)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感吾生之行休(行,动词作状语,将要。

)(5)古汉语特殊句式宾语前置例: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焉求”,即“求焉”,求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

)注:以上为预习参考题。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独立或与同学一起完成,以扫清阅读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8篇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8篇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8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晚上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一、说教材: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如此推崇,可见此文自然很值一读。

我今天就来说一下这篇文章,《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

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得以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全篇围绕着作者的乡间生活写着归隐的乐趣,如顾盼园中之景的悠然自得,如春种秋收的田中之乐。

然而在作者快然隐居的背后我们分明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隐士,是世乏知音的孤寂,还有一丝有些犹疑的洒脱。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数量的名篇”。

《归去来兮辞》所在的单元也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诵读和背诵。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文为自读课文和这届高一学生基础比较好的特点,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辞的文体特点和诗人所述之志。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1、鉴赏本文感情真挚,用于朴素,用典自然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租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隐,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其中,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及涵咏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体味作者在述志中渗透出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法:在教和学的舞台上,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

传统的“一言堂”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地位,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法:1、自读法。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自读课文,相对于本单元其他篇目,它的词句理解难度较低。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是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五课。

是由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辞。

作品通过叙述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篇文章是学生在先前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对于文言文的进一步学习,也为学生积累文言现象、学习古文奠定了基础。

学生学习本篇文章,应了解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本篇课文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来学习到的第三篇文言文,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总是存在畏难心理,对于文言知识的分析、对于文言文的解读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所以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积极融入课堂,学好古文。

目标:
第一:疏通文意,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中各类文言现象
第二:通过学习本文,进一步提高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第三: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和辞官归隐的情怀。

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序言告诉我们什么事情作者辞官又做官的过程
作者为什么不想继续做官第一段作者厌倦了黑暗腐败的官场,对他来说,物质的享受并非自己的追求,精神的愉悦才是最终的归宿
作者辞官后,做了一些什么呢?第二段、第三段,作者惬意于家中生活,纵情于山水之间,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
作者辞官后真的快乐吗?第四段乐忧相生
在第二段中作者写了哪些意向?松、菊、酒、云、鸟,
这些意向预示着什么呢?。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精选3篇)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精选3篇)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精选3篇)《归去来兮辞》篇1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辞官归隐、放飞心灵的欢快喜悦之情。

2、品味语言,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落实文言知识点。

学习重点:1、把握文意,体会感情。

2、落实文言知识点:(1)实词活用:怡、日、悦、乐、棹、善(2)重要虚词:以(3)文言句式: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倒装句: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学习难点:1、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让学生在体味文章情感的基础上,理解陶渊明的辞官归隐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坚守高贵、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

学习时间为1课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当代作家周国平在他的《灵魂只能独行》一书里讲了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个典故:有一次苏轼饭后踱步,他掂着大肚子问他的侍从:我这一肚子装的是什么?他的前呼后拥的侍从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是文章,有的说是见识,苏轼皆不以为然,只有他的侍妾朝云一语中的:先生藏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是的,苏轼是一个不屈己媚人的大丈夫,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满腹经纶,却仕途坎坷,他最崇拜的人就是陶渊明,(出示陶渊明的头像),他曾经和了陶渊明的全诗,对陶渊明的诗文备加推崇。

欧阳修说:“两晋无文章,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宋庠也说:“陶公之《归去来兮辞》,是南北朝文章之绝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陶渊明,一起欣赏他的《归去来兮辞》。

学习内容和步骤如下:一、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的教学,诵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文言文的课堂要不断传出书声琅琅。

本文的诵读分三个层次:首先让学生明确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后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初步感知。

其次,教师指导诵读,引领学生把握几个重点句的情味。

首句“归去来兮”应读出冲出牢笼、放飞心灵的解脱、畅快之情,第三段首句“归去来兮”应读出享受家园之乐的舒适、宽慰之情,末段首句“已矣乎”则要读出诗人参透一切、彻底放下的旷达之情。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一、选课和背景本篇说课的选课是《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五言律诗,作者是先秦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是屈原创作的《楚辞》之一。

楚辞是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文学类型,属于诗经和后世各家统称的楚辞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学习《归去来兮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楚辞这一文学类型,了解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这篇《归去来兮辞》以其简洁优美的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备受文学爱好者的青睐,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归去来兮辞》的作者、创作背景及文学特点。

2.掌握《归去来兮辞》文中的词语和语法结构。

3.理解《归去来兮辞》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并从中领悟文学艺术的魅力。

能力目标:1.通过解析词句,梳理篇章结构,使学生学会语言分析和领会诗歌的艺术之美。

2.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自信。

情感目标:1.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鼓励学生对于故乡和家乡的热爱和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教材分析《归去来兮辞》是楚辞中的一篇,全诗共有四十句,每句五言。

整篇诗的内容是篇中人物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乡、亲友等的怀念之情的表达。

全诗以“归去来兮”为呼唤,旨在表达人生有归处、人有返乡之心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对家乡和亲友的情感。

2.讲解(1)文学背景和创作背景屈原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

屈原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楚国流传千古的美丽诗篇”。

《归去来兮辞》也是在屈原流亡归隐后创作的。

屈原曾经担任过楚国大夫的职务,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政治才干。

然而,他的政治理念却与当时的国君有所冲突,不得不背井离乡,在流亡途中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PPT课件
教学目 标设计
说重点 难点
说学情
说三维 目标
2020/3/23
3
2020/3/23
教学目标设计——说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指出,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 “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 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 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语文学科教
学指导意见》(试行)指出,教师与学
2020/3/23
6
教学目标设计——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
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唱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自主合
作探究,挖掘文本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陶潜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
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 美,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固穷守节的隐士 情怀。
世外桃源!采菊东篱,洒落诗情丝丝片片;悠然南山,陶醉骚
客万万千千。蓦然回首,你依然站立于那一爿精神净土,把酒
临风,衣袂翩翩!(闫相同)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预习时为陶渊明写颁奖词,并以学生写的颁
奖词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既让学生温故知新,进一步走
近作家,又有意识训练学生积累运用教材中的写作素材,提高
学生思考、运用的能力。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
——《归去来兮辞》说课2020来自3/23筠连县中学 闫相同
1
《归去来兮辞》说课流程图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 教学过程 设 计 学法指导 设 计
教学设计 反思
2020/3/23
2
《归去来兮辞》说课——
(一)教学目标设计
说教材
说课程 标准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word文档资料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word文档资料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下面这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是之前我在上到这一片文章的时候写的,今天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

师生一同背诵。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

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

他长于诗文辞赋。

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读出情感、气势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

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背诵精华版)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背诵精华版)

5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上午的1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板书《归去来兮辞》)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归去来兮辞》是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5课,与《荷塘月色》共同构成“走进自然”这个模块。

本单元旨在在自然的怀抱里净化自己的灵魂,放飞自己的情感。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一篇文言文,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习此篇课文对帮助学生学习以后的文言文,树立高洁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这是他们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三篇文言文。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文言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有所欠缺。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辞的文体特点;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2、能力目标:了解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辞官归隐的情怀,提高品位语言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了解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辞官归隐的情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三种(1)诵读法主要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2)讨论法主要是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点拨法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含义2、学法:我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高一下学期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范文精选

高一下学期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范文精选

高一下学期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范文精选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着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下学期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范文,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开场白: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二,说教材
《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的是诗人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数量的名篇.《归去来兮辞》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诵读和背诵.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归去来兮辞_说课

归去来兮辞_说课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是家居之乐; “过门更相呼”“言笑无厌时”是交游之乐; “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是农耕之乐;

环节三:体悟“忧”
活动一:字词切入
细读诗文,体会陶渊明“乐”背后所隐现的
“忧”,找出相关的意象和表达情感的词语 请一名同学诵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回 答
归 去 来 陶兮 渊 明辞
主讲人:德州二中 孟霞
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熟读文章,积累文言知
识,理清思路;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完成 有关陶渊明的主题单元探究。 2、情感和态度目标:体会陶渊明浸入自然中 的生命感悟,进而热爱自然,敬畏自然,走 进自然的怀抱!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体会陶渊明“归去”后的 “乐”与“忧”的内涵
感情线索
自 责 自 悔
自 安 自 乐
乐 天 安 命
作业:
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生活是怎样的?想象成一 幅画面,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散文化的语言 描绘出来。
第二课时
目标:通过解读文本中的乐与忧,走进作者复 杂的情感世界
环节一:学案展示
伴着古筝曲《归去来》,朗读自己写的散文
片段
环节二:体会“乐” 陶渊明回归田园,内心喜悦,文中 哪些词句表现了这种“乐”?请加 以概括
自读诗文,圈画重点,然后小组交流, 由小组代表发言 (8分钟)
环节二:体会“乐”
“乐; “悦亲戚之情话”“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 而始流”的交游之乐; “或植杖而耘耔”的“农耕之乐” 你能不能从陶渊明的其他诗中寻到这些“乐” 的踪迹,思考2分钟,然后回答
第一课时
目标:熟读文章,积累文言知识,理清思路
环节一:完善学案,积累知识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说教材《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必修课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他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得以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结合新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和课文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2.疏通文句归纳掌握重点语句,帮助理解课文。

3.诵读并背诵全文,疏通文章行文思路。

4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三说教法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单元设置要求,我将主要运用诵读法,问答法和点拔法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课文以古筝曲《渔舟唱晚》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回答在欣赏这首古筝曲时,讲述了一种安逸闲适没有世俗纷扰的生活,接着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对陶渊明所作的定位来引入,回顾学过的田园诗文代表作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题目介绍“辞”的文学知识。

3.诵读课文,走进陶渊明的心灵世界。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停顿,在进行朗读指导师共同感受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4.划分段落,思考问题,理清文章思路,归纳文言知识点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以及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品味作品之美。

⑴陶渊明为什么要归去?解读第一段:“心为形役”,注意本段文言知识点。

――归去的原因: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⑵归去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解读二三段:分组思考,合作学习。

每组自由选择一个或几个辞句将辞句内容设想成为一幅画面,用形象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画面,展现陶渊明的生活情趣。

――归去的生活:闲适宁静悠然自得。

⑶作者又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思考?解读第四段:由木欣欣以向荣,作者心生悲叹,抒发的人生感叹“聊城与归尽,乐复天命复奚疑?”――归去的感悟:顺应自然,乐乎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松桃民族中学黄英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板书《归去来兮辞》)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
《归去来兮辞》是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5课,与《荷塘月色》共同构成“走进自然”这个模块。

本单元旨在在自然的怀抱里净化自己的灵魂,放飞自己的情感。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一篇文言文,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习此篇课文对帮助学生学习以后的文言文,树立高洁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这是他们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三篇文言文。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文言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有所欠缺。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辞官归隐的情怀,提高品位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
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辞官归隐的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三种
(1)诵读法主要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齐读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2)讨论法主要是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点拨法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含义
2、学法:我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体现在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的过程中
(2)合作学习体现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的过程中
(3)探究学习体现在质疑问难,与文本深层次对话的过程中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疏通文意,解决字词问题。

第二课时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论证方法,鉴赏语言。

本节课共6个学习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我会通过播放背景音乐《渔舟唱晚》,以《桃花源记》导入新课。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在八年级,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它刻画了一个没有世俗纷扰、安逸闲适的世界。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同类题材的文章《归去来兮辞》。

(板书:陶渊明)
这样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感知作者、辞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背景方面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我会加以补充
2、字词问题学生课下已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进行了梳理,
课上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就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增加文言文的知识积累。

3、然后,请学生听配乐朗诵,思考问题: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明确:作者辞官归乡
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提炼文章观点,初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完成教学目标一。

环节三、再读文本理清思路
我会设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问题1、序言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教师泛读序言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做官又辞官的过程
问题2、作者为什么不想继续做官?
此问题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
明确:作者厌倦了黑暗腐败的官场。

对他来说,物质的享受并非自己的追求,精神的愉悦才是最终的归宿。

(板书:精神愉悦)
3、作者辞官后,他干什么呢?
此问题引导学生小组朗读第2、3段
明确:作者惬意于家中生活、纵情于山水之间。

在乐于田园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板书:乐于田园)
4、作者辞官后,真的快乐吗?
此问题引导学生齐读第4段
明确:作者在文中乐的背后隐现出忧。

有出世的逍遥,也有误入歧途的痛悔;有颐养天年的安乐,也有人生苦短的感叹;有家人亲友相伴之乐,也有曲高和寡,知音难寻的伤感;有离开官场的决绝,也有对国事的一丝牵挂。

全文可说是乐忧相生。

(板书:乐忧相生)
通过这4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可以把握作者思路,了解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辞官归隐的情怀。

完成教学目标二,突破教学重点。

环节四、三读文本赏析意象
我以第二段为例,设置问题,让学生探讨意境之美
问题1、在第二段中,陶渊明写了哪些意象?
引导学生明确:松、菊、酒、云、鸟
问题2、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明确:松菊等意象不仅给陶渊明带来了生活的快乐,其凌霜傲雪的高洁品质也坚定了他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

通过这2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可以深化对陶渊明情感的理解,真正领会他追求自我、躬耕田园的归隐之心。

完成教学目标三,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五、四读文本拓展延伸
我通过设置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迁移。

讨论1:就观点“辞官归隐”和“达济天下”进行辩论。

此次辩论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诀别官场的宣言书。

作者心怀天下之心是不变的,“达济天下”的抱负在黑暗的官场是无法实现的,因而他更乐于归隐田园,做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

他的高洁与坚定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讨论2:与“饮酒”一诗作比较阅读,找出二者的同异之处。

此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归隐之心
通过这2个讨论问题,意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是教学目标三的延伸。

环节六、总结
我会和学生一起梳理文章脉络,要求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这一环节意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

同时布置两个作业
1、必作作业:1、积累重要字词,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2、背诵课文
2、选作作业:将本文改为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散文,500字以上。

我的板书设计: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精神愉悦
乐于田园
乐优相生
其中,作者乐于田园、辞官归应的情怀是本文的重点(划),
作者乐忧相生的复杂情感是本文的难点(划)。

我这样设计板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把握文章脉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说教学反思
最后,我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1、本课以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学生预习程度有限,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也高低不齐,学生可能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太准确。

因此,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以及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完成了教学。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