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

合集下载

畜禽养殖安全保证措施

畜禽养殖安全保证措施

畜禽养殖安全保证措施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增加,畜禽养殖行业也越来越重视安全保证。

为了确保畜禽养殖环境的安全和禽畜产品的质量,该行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疾病的传播、保护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畜禽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生物安全1. 疫情监控无论是传染性疾病还是其他病原体,安全监测都是畜禽养殖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检查,养殖场可以尽早发现疫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病害的传播风险。

2. 养殖场隔离在养殖场建立隔离区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原体的传播。

隔离区应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和治疗设施,并且应该定期对隔离区进行消毒和灭菌,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3. 兽医检疫兽医检疫是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关键环节。

养殖场应配备有资质的兽医人员,并按照检疫标准对畜禽进行定期检查和防疫接种,以确保养殖动物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

二、环境安全1. 粪便处理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是一种潜在的环境污染源。

采取合适的粪便处理方式,如堆肥、厌氧消化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气味的传播。

2. 废水处理畜禽养殖行业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如果不加以处理,会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域,对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应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实施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

3. 噪声控制养殖场内产生的噪声不仅会对养殖动物产生负面影响,还会扰民。

采取隔音、隔振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噪声的传播,保持养殖场的环境安静。

三、营养与饲料安全1. 合理饲养养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以确保畜禽获得适宜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同时,要注意防止过度饲养和药物滥用,以避免给畜禽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2. 饲料安全畜禽养殖的食品安全关键在于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应加强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测,确保饲料中无添加违禁药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以及合理的饲料配方,从而保证养殖动物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3. 疫苗接种适时、适量地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畜牧业的生物安全管理和疾病控制策略

畜牧业的生物安全管理和疾病控制策略

畜牧业的生物安全管理和疾病控制策略畜牧业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畜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增加,畜牧业的生物安全管理和疾病控制策略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中的生物安全管理和疾病控制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畜牧业的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是指在生物领域中预防、控制和消除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危害因素的科学方法和措施。

在畜牧业中,生物安全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畜禽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畜禽的生长环境对其健康状况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确保养殖场的卫生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养殖场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粪便、浸泡消毒设备等。

其次,要确保饲养环境的通风良好,并定期检查和清理水源、饲料和床材等,以预防病原体的传播。

2. 畜禽种群的健康监测和管控畜禽种群的健康监测对于发现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常规体检和疫苗接种等是确保畜禽种群健康的关键步骤。

此外,应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疾病疫情,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防止进一步传播。

3. 动物运输和交易的生物安全管理动物运输和交易是畜牧业中常见的活动,但也是传播疾病的潜在途径。

因此,对于动物运输和交易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要求运输车辆、容器和设备符合卫生要求,并对动物进行隔离和检疫,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疾病的有效控制。

二、畜牧业的疾病控制策略疾病控制是保障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下面介绍几个畜牧业中常见的疾病控制策略:1. 疫苗接种计划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制定并执行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对重要传染病进行疫苗免疫,可以降低动物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此外,增加疫苗研发和应用的投入,提高疫苗的质量和效果,也是疾病控制的关键策略。

2. 疾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建立畜牧业疾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可以及早发现和应对潜在疫情。

通过动物疾病监测、病原体检测和采样调查等手段,及时获取疫情信息,并对高风险区域和种群进行重点监测和防控,以最大程度保护畜禽健康。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在养鸡场中,消毒是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或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鸡舍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

鸡舍的消毒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或物理消毒方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漂白粉、氯化钠、过氧化氢等。

在选择消毒剂时,应注意剂量的控制和配比的准确。

消毒剂的浓度过高可能对鸡只和饲料造成不良影响,而浓度过低则无法达到有效杀菌的效果。

应选择具有广谱杀菌能力的消毒剂,能够有效灭活病毒、细菌和真菌。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也需要注意。

在消毒前,应先将鸡舍进行清洁,清除鸟粪和垃圾等杂物,确保消毒剂能够直接接触到鸡舍表面。

清洁后,将消毒剂稀释到适当的浓度,使用喷雾器或喷洒器均匀地喷洒到鸡舍的各个角落。

消毒剂应避免直接喷到鸡只身上,以免对其造成伤害。

消毒剂使用后,应将鸡舍密封一段时间,以便消毒剂充分发挥杀菌作用。

然后打开通风设备将鸡舍内的异味排出,等待鸡舍彻底干燥后,方可放入新的鸡只。

除了化学消毒剂,物理消毒方法也是常用的消毒方式之一。

物理消毒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烘烤、紫外线消毒和蒸汽消毒。

高温烘烤可以通过烧火或燃气热风炉对鸡舍的表面进行加热,达到杀菌的效果。

紫外线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灯对鸡舍进行照射,杀灭细菌和病毒。

蒸汽消毒可以使用蒸汽喷雾器或蒸汽洗净机对鸡舍进行蒸汽喷洒,通过高温和湿热的作用消灭病原微生物。

消毒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和环保。

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戴上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避免接触和吸入消毒剂。

鸡舍清洁和消毒的废水要进行正确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消毒剂的包装物也应妥善处置,以防止二次污染。

养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之一是消毒。

消毒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或物理消毒方法,如漂白粉、高温烘烤、紫外线消毒和蒸汽消毒。

在消毒过程中,注意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和剂量,正确使用消毒剂,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到鸡舍表面,同时确保鸡只的安全。

消毒后,应注意处理废水和包装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鸡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鸡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鸡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鸡场生物安全防控是保障鸡场生产安全和鸡群健康的重要措施。

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可以防止疾病传播、减少经济损失,并确保鸡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鸡场生物安全管理、病害监测与预防、动物检疫、环境卫生和人员管理等方面探讨鸡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一、鸡场生物安全管理1.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入场消毒、隔离措施、人员防护等。

2.加强鸡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如围墙、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防止外界病原体的侵入。

3.建立健全的鸡群追溯体系,及时记录鸡群的疫苗接种情况、饲养管理等信息,以便追溯疫情来源和病原体传播路径。

二、病害监测与预防1.定期进行鸡群健康监测,包括体温、粪便检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加强对鸡场周边环境的病原体监测,如采集周边水源、土壤等样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原体来源。

3.定期组织鸡场员工进行疫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动物检疫1.严格执行动物检疫制度,对进入鸡场的动物进行检疫,确保没有携带病原体。

2.建立健全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定期进行动物疫病检测,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四、环境卫生1.定期进行鸡舍和设备的清洁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2.严禁饲养环境中的污染物,如饲料霉变、温度过高等,以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3.合理安排鸡群的密度,确保鸡舍通风良好,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五、人员管理1.鸡场员工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员工健康无传染病。

2.员工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3.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员工严格遵守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鸡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确保鸡场生产安全和鸡群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病害监测与预防、做好动物检疫、保持环境卫生和加强人员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疾病传播风险,保障鸡场生产的稳定和安全。

鸡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的落实需要鸡场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努力,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从而提高鸡场生物安全的水平。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之消毒篇
鸡的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疾病的影响。

因此,保持养鸡场的生物安全至关重要。

在养鸡场,消毒是防范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环境消毒
(1) 物理方法
搬走鸡和饲料,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鸡舍内部及外部,清除鸡粪等杂物。

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消毒剂包括氯粉、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甲醛等。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 使用氯粉消毒,将50g的氯粉溶入每桶10升的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喷雾瓶中进行喷洒。

· 使用甲醛消毒,使用甲醛熏蒸,将甲醛倒入专业熏蒸机中,调节好温度和时间,进行熏蒸。

2. 饮水设备消毒
每星期对饮水设备进行消毒一次,具体方法如下:
(1) 将饮水器中的水完全倒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饮水器太阳晒干。

(2) 将5g的次氯酸钠溶解在每升水中,做成消毒液,用消毒液将饮水器中的喝水口和水槽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消毒时,一定要穿戴好防护装备,戴上口罩、手套等,以防止消毒剂污染。

(2) 不要混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否则会发生化学反应,损害环境和人体健康。

(3) 在熏蒸时,要确保鸟舍内没有鸡,否则会对鸡造成伤害。

(4) 消毒后一定要等到消毒剂挥发干净后再放入鸡和饲料。

(5) 消毒后要彻底清洗和冲洗消毒所使用的器具和设备,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总之,消毒是养鸡场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科学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防范疾病的传播,保障鸡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养鸡场生物安全

养鸡场生物安全
饲养密度和疫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5.2、确保饮水质量
水是很多病原特别是细菌的载体
5.3 确保合理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过高易发沙门氏菌,过低易发IB等病毒性疾病 湿度:太高易发球虫病和曲霉菌病; 太低易发大肠杆菌病和其它呼吸道病
5.4 提高空气质量:
降低空气中载菌数,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5.5、粪便及时处理
2、根据不同疾病的发病特点设计免疫日龄:
重点考虑各种疾病的发病日龄 一般考虑在发病高峰的日龄阶段的前1-2周免疫 发病日龄小的疾病要实施母体免疫:各种年龄阶段都要发的疾病要考虑 终生免疫
3、参考不同疫苗的免疫特性。
活苗:可在体内繁殖,接种量小、产生免疫力快、免疫途径广泛,但 有毒力返强、与野毒发生重组而出现变异株、免疫后排毒等潜在的危险。
1、科学选址和畜舍的合理布局 选址: 远离居民点、交通要道、其它养殖场、屠宰场、市场, 地势较高,有充足和卫生的饮水等。 布局:生产、销售、管理和生活区严格分开
2、严格的卫生与消毒:
鸡舍:平时清扫,冲洗,喷雾等,空舍后加熏蒸等。 养殖场大门:消毒池勤换液,人员通道的消毒等
3、全进全出(All –in and All- out)
5、考虑疫苗间的干扰
弱毒苗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
6、结合生产需要
商品代免疫程序简单;祖代和父母代既要考虑产蛋下降性疾病,又要 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
(二)、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
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
1、疫苗保存条件正确,过期不用。 常检查冰箱及疫苗的物理性状。
2、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不要随意调整免疫时间 3、免疫途径选择正确,不要随意更改 4、免疫剂量按照说明书,不要随意更改
2、临床表现

规模养鸡场如何防治鸡新城疫

规模养鸡场如何防治鸡新城疫

规模养鸡场如何防治鸡新城疫鸡新城疫是由禽传染性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粪便和体液传播,牧场管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防治鸡新城疫,以确保养鸡场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规模养鸡场防治鸡新城疫的建议。

1.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干燥清洁,定期清除鸟群排泄物和废弃物。

定期对养鸡场进行消毒,特别是对鸡舍、饲料器和饮水器等关键部位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病毒在饲养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2.饲料和饮水的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安全,定期对饲料和饮水进行消毒。

禁止使用含有动物或植物病原菌的饲料和饮水,避免交叉感染。

3.严格动物进出管理:引进新的禽类应经过检疫,确保携带病毒的鸟类不进入养鸡场。

对从外部引进的鸟类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必要的病毒检测,确保引进的禽类没有携带病毒。

4.加强动物健康监测:建立健全的动物健康监测体系,定期检测鸡群的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状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例如立即隔离患病鸟类、进行病毒检测,并对病鸟进行治疗或扑杀,以避免扩散。

5.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对养鸡场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有关鸡新城疫的基础知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等。

加强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工作流程的规范,避免病毒通过人员的接触传播。

6.实施生物安全措施:通过建立生物安全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养鸡场等方式,控制外部病原体的输入。

实施严格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戴防护服等,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7.密切监测和报告:建立养鸡场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收集和汇报疫情信息,以便实施针对性的对策和控制措施。

同时,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及时报告疫情,接受指导和支持。

总之,规模养鸡场在防治鸡新城疫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加强疫病预防、监测和控制措施的落实,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加强动物的健康监测,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饲料和饮水的管理,培训工作人员并落实个人卫生习惯。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机组合,可以有效地防治鸡新城疫,保障养鸡场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

疾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生物安全构建!1、生物安全就是一种以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为主的,包括全程良好的饲养方法和管理措施在内的预防疫病发生的生产体系。

随着我国养鸡生产的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2、建立生物安全的作用: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扩散,减少药物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传染病综合防治与建立鸡场生物安全的关键措施:科学选址是基础、完善管理是根本、有效消毒是关键、确切免疫是核心、科学用药是补充、针对用药是减少损失。

4、全面了解和正确使用消毒剂的几个观点:(1)预防重于治疗。

(2)药物预防不是万能的,药物预防不能代替消毒,消毒可以减少投药。

(3)疫苗保护率不是100%,而且很多病还没有疫苗,疫苗不能代替消毒。

(4)有效消毒才是鸡群健康防病的关键。

常用消毒剂按成分分类:1、氧化类:杀菌机理: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病毒。

以表面消毒为主,如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次氯酸钠等,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

2、醛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或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杀菌特点: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

如甲醛、戊二醛等。

戊二醛具有杀菌谱广,高效,腐蚀性小,易溶于水,稳定性好。

作用较甲醛强2-10倍。

在碱性水溶液中PH值调为7.7-8.3在20℃下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繁殖体,作用时间只需1-2分钟,杀灭各种病毒如疱疹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只需作用10分钟。

3、酚类:杀菌机理:使蛋白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杀菌特点:对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具有多个羟基酚类植物的总称,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多酚类物质能够明显抑制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和溃疡,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4、碱、盐类:杀菌机理:使蛋白变性、沉淀或溶解;杀菌特点:能杀死细菌繁殖体,能杀死细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难杀死的微生物。

养殖场中的疫病预防措施和风险评估

养殖场中的疫病预防措施和风险评估

养殖场中的疫病预防措施和风险评估养殖业是农业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保障人类食品安全和满足人们对动植物产品的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疾病威胁,因此,采取科学的疫病预防措施和风险评估对于保障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一、疫病预防措施:1.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养殖场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定期检查,对畜禽的体温、体重、粪便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2. 严格控制来源:选择信誉好、养殖条件优良的种畜禽进行购买,避免选择来源不明或养殖环境不合格的种畜禽,以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3.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控制畜禽的饮水和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增强免疫力。

严格消毒,保持养殖环境卫生。

加强饲养环境的通风和排泄物的处理,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4. 实施疫苗接种:根据需要,养殖场应进行疫苗接种来预防常见的畜禽疫病,例如禽流感、猪瘟等。

疫苗接种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进行,确保免疫的有效性。

5. 畜禽健康管理:加强畜禽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和防疫接种,注重畜禽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的配对,避免疾病的传播。

6. 提高员工卫生意识:培养员工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避免疾病通过人员传播给畜禽。

7. 防止跨物种传播:减少不同物种的接触,避免疫病通过跨物种传播,例如疟疾、禽流感等。

二、风险评估:1. 疾病流行程度评估:对养殖区域内常见的疾病进行评估,了解病源、传播途径、感染率等,科学确定防病策略。

2. 养殖环境评估:对养殖场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包括卫生状况、通风情况、消毒措施等,确保养殖环境无病原体滋生和传播的风险。

3. 动物健康评估:对动物个体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包括体温、体重、行为等,及时发现有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的传播。

4. 牲畜产品安全评估:对养殖畜禽产品进行安全评估,确保产品无病原体和残留药物,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5. 采食安全评估:对饲料原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饲料无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通过饲料传播疾病。

养鸡场卫生防疫的措施

养鸡场卫生防疫的措施

养鸡场卫生防疫的措施养鸡场是养殖家禽的场所,为了确保鸡只的健康和生长,卫生防疫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养鸡场卫生防疫的措施,以确保养鸡环境的清洁和鸡只的健康。

一、养鸡场环境清洁1. 定期清理鸡舍养鸡场应定期进行鸡舍的清理,清除鸡舍内的残饲料、粪便和废弃物。

鸡舍内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2. 消毒处理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是防止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可以使用消毒液对鸡舍内墙壁、吊顶、地面等部位进行喷洒或涂抹,以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扩散。

3. 鸡舍内外清洗定期对鸡舍内外进行清洗,包括清洗饮水器、喂料器、环境控制设备等。

清洗时要充分用水进行冲洗,确保彻底清除污垢和病菌。

二、健康饲养管理1. 合理饲喂养鸡场应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饲喂量。

饲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饲料。

2. 清洁饮水鸡只需要清洁卫生的饮水,饮水器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同时,要确保喂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修复漏水或堵塞等问题。

3. 控制环境温度鸡只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养鸡场应合理设置环境温度,确保鸡只的舒适度和生长发育。

在寒冷季节,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提供适宜的温度。

三、疫病监测和防控1. 病害监测养鸡场应定期对鸡只进行疫病监测,包括观察鸡只的行为、体型、食欲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可以配备专业的兽医人员进行疫病的监测和诊断。

2. 预防接种养鸡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病的发生。

接种疫苗能够提高鸡只的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 隔离治疗对于病情发现的鸡只,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隔离治疗时,需注意鸡只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以促进其康复。

四、员工卫生教育1. 员工培训养鸡场员工应进行相关的卫生防疫培训,了解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卫生意识。

2. 穿戴防护养鸡场员工在工作中应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以减少与鸡只的直接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养鸡场生产中的生物安全

养鸡场生产中的生物安全

2.充足合格的饮用水供给。
3.饲料和饮水及运转过程中的防污染控制。
4.饲料和饮水的质量检测。
六、垫料及废弃物、污物处理
垫料、粪尿、污水、病死鸡、其它废弃物是疾病传播中最主要的控制对象,是病原的主要集存地。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死鸡要进行焚烧处理,严禁买卖。
养鸡场生产中的生物安全
一、发挥鸡舍的隔离功能
通过良好的建筑及设施配备,防止鸡舍外的有害病原进入鸡群是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鸡场位置:贯彻隔离原则。鸡场应远离居民区、畜禽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集贸市场、交通要道(通常最好有1.5-2公里的距离)。鸡场的设施应合理利用地势、气候条件、风向及分隔空间。
2.合理划分功能单元: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需要,合理划分功能区。要便于对人、鸡、设备、运输,甚至空气走向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以便发生问题时可以进行紧急处理,达到隔离目的。
3.房舍建筑:应注意相对密封性,便于环境控制;便于清洗和消毒,为鸡群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生存环境。
4.周围环境:以尽可能减少和杀灭鸡舍周围病原为目标,便于进行经常性的清洗和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二、严格的人员控制
人是禽病传播中最大的潜在危险因素,是最难防范和极易忽略的传播媒介。
1.专门设置供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可对工作人员及其常规防护物品进行可靠的清洗及消毒处理,最大程度的防止人对病原的携带。
2.杜绝一切外来人员的进入,尽可能谢绝参观访问,尽可能减少不同功能区的工作人员的交叉,一旦交叉要有可行的清洗和消毒处理措施。
2.避免不同品种、不同来源的鸡群混养,贯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尽量做到免疫状态相同。
3.从鸡场大小和结构出发合理掌握饲养密度。
4.尽可能减少日常饲养管理中的应激发生,防止生产操作中的污染和感染。

养鸡场生物安全

养鸡场生物安全

养鸡场生物安全鸡舍内的一切用具,应建立消毒制度,如蛋盘、喂料器等均应洗净后,用消毒液浸泡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晒干后备用。

蛋箱、蛋盘、收蛋箱等,每次用完后应立即洗净并烘干,鸡舍内运送鲜蛋的车辆,应在使用后及时冲洗干净并晾干。

鸡舍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和工作鞋也应定期消毒。

鸡舍内应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并应有适当的通风换气设备,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鸡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应定期除尘和消毒。

鸡舍内应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以促进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鸡舍内应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鸡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地方,严禁饲喂发霉、腐败变质的饲料。

饲料配方应合理,营养成分应满足鸡的营养需要,以保证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鸡的抗病能力。

饮水应清洁卫生,无污染,饮水器应定期清洗消毒。

饮水器数量应足够,以保证每只鸡都能饮到清洁的饮水。

饮水器应定期检查维修,避免因漏水或溢水而使饮水污染。

养鸡场应定期进行灭鼠灭虫工作,以防止鼠类和昆虫传播疾病。

灭鼠灭虫药物应选用低毒、高效的药物,并应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时间,以避免对鸡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应做好防鸟工作,防止鸟类进入鸡舍传播疾病。

在当今时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作为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人们生命健康、环境以及其他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生物安全的含义、重要性、趋势和挑战,并列举一些实践案例,以强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具备高度安全防护设施和严格管理制度的实验室,用于研究和处理高致病性、高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

生物安全是指在特定的实验室、研究设施或生产区域内,通过一定措施和标准来保障人员、动物、环境和物品等的安全,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泄漏和侵害。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人们生命健康:高致病性、高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如埃博拉病毒、炭疽菌等对人类具有极大的威胁。

养殖厂生物安全措施与瘟疫防控

养殖厂生物安全措施与瘟疫防控

养殖厂生物安全措施与瘟疫防控一、引言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厂的生物安全措施和瘟疫防控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厂生物安全措施与瘟疫防控的相关内容。

二、养殖厂生物安全措施1. 生物隔离措施养殖厂应设立严格的生物隔离区域,禁止外界的人员和动物进入。

同时,进入隔离区域的员工要接受必要的消毒和防护措施,防止各种病原体的传播。

2. 规范的养殖环境养殖厂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饲料残渣和粪便,定期对场地进行消毒,并确保水源清洁。

此外,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减少动物间的接触,从而降低传染风险。

3. 动物检疫工作养殖厂应建立完善的动物检疫制度,定期对进厂的动物进行检疫和筛查,确保患病或携带病原体的动物不得进入养殖场。

检疫工作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4. 健康管理措施养殖厂要加强对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包括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同时,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动物的状况和治疗情况,便于日后跟踪和预防。

三、瘟疫防控1. 疫苗接种针对常见的养殖动物瘟疫,如禽流感、猪瘟等,养殖厂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疫情的发生。

2. 隔离和处理感染动物一旦发现动物感染疫情或患上凶险病,养殖厂应立即将其隔离,防止疫情的扩散。

同时,要对感染动物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治疗、安全处置和消毒等。

3. 监测和报告疫情养殖厂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对动物的异常症状进行及时观察和诊断,一旦发现疫情,则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4. 健康教育和宣传养殖厂要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疫情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

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结论养殖厂生物安全措施和瘟疫防控是养殖业发展的基础。

通过严格遵守并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健全的疫情防控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养殖厂还应主动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与疫病控制手册

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与疫病控制手册

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与疫病控制手册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养殖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疫病的威胁。

为了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安全,养殖场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与疫病控制手册。

以下是关于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和疫病控制手册的分点详述:1.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制度养殖场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可以有效执行。

这包括明确责任人,明确操作程序,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等。

2.加强入场动物检疫养殖场应对所有引入的动物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无传染性疾病携带者进入。

应设立专门的检疫区域,进行隔离检疫,避免疫病传播。

3.养殖场清洁与消毒养殖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疫病的传播。

清洁包括清理动物粪便、定期更换饲料等,消毒则可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

4.合理的动物密度控制养殖场应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设定养殖密度。

避免过高的动物密度导致疾病传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5.加强饲料与饮水管理养殖场应选择优质饲料,并对饲喂车间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因饲料污染导致疫病暴发。

同时,要保证动物拥有充足的饮水,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

6.严格管控访客和车辆为了避免外来病原体的传入,养殖场应实行访客管理制度和车辆登记制度,对所有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消毒等必要措施。

7.建立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可能的疫情。

可开展定期的疫情监测,比如对动物体温、食欲、精神状态等进行观察,以及设立快速报告通道,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

8.建立疫病控制手册养殖场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疫病控制手册,明确各项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手册应包括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治疗措施等内容,使养殖场员工能够了解疫病防控的具体方法。

9.加强员工培训养殖场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对生物安全和疫病控制的认知和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疫病的识别和处理方法、生物安全措施的执行等方面。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养鸡场的防疫管理工作,确保鸡群健康、产品安全,提高养鸡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养鸡场的日常防疫管理工作,包括鸡舍卫生、疫苗接种、疫病监测等方面。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

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经常、及时。

对鸡舍卫生、饮水、饲料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和清洁,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处理。

3. 系统、科学。

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流程进行防疫管理,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

四、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1. 鸡舍卫生管理(1)对鸡舍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鸡舍内干净、通风。

(2)定期更换鸡舍内的垫料、铺草,保持鸡舍内干燥。

2. 饮水管理(1)保证饮水设施的干净卫生,定期清洁消毒,保证饮水无污染。

(2)保证饮水的新鲜,水质清洁。

3. 饲料管理(1)储存饲料要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

(2)定期清理饲料箱,避免发霉变质。

4. 鸡群监测(1)对鸡群进行定期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处理。

(2)定期检测鸡群的体温、产蛋量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 疫苗接种(1)根据养鸡场的实际情况,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保证鸡群的免疫力。

(2)严格按照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接种的有效性。

6. 疫病监测(1)对鸡群进行常规疫病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建立疫病监测台账,记录每次监测情况,做好疫情追溯。

7. 疫情处理(1)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播。

(2)对发病鸡进行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3)对疫情原因进行调查,做好病株分离、鉴定工作。

8. 防疫培训(1)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疫培训,提高员工防疫意识和知识水平。

(2)建立员工防疫培训档案,记录每次培训情况。

五、附则1. 养鸡场应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进行防疫管理,不得擅自变更管理措施。

2. 养鸡场应建立完善的防疫档案,定期进行自查和外查,确保防疫措施的执行。

3. 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养鸡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及时整改。

畜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

畜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

畜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畜禽养殖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疫病防控和生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疫病防控的措施以及畜禽养殖中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生物安全是指保护动植物及其产品、灾害事故预防、控制和处理等一系列措施,目的是确保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

在畜禽养殖中,生物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传播,减少经济损失。

其次,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能够保护养殖动物的健康,提高生产效益。

另外,生物安全对于促进畜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二、疫病防控的措施(一)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有利于采取迅速、有效的防控措施,阻止疫情扩散。

同时,加强动物疫苗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二)完善兽医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兽医卫生监督,确保畜禽养殖场的卫生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建立健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审批制度,严禁非法使用禁用药物。

(三)健全隔离和消毒制度建立养殖场的隔离区和消毒设施,对新进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疫病动物进入生产区。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洁,以减少疫病传播的可能性。

(四)加强养殖管理养殖场应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保证动物的合理饲养条件,提高其抗病能力。

加强饲料管理,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另外,加强养殖场的安全防护,防止野生动物和害虫带入病原体。

三、畜禽养殖中的挑战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畜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疫苗研发和推广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些新型疫病的防控依然困难重重。

其次,资源有限的兽医和技术人员难以满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的需求。

另外,一些养殖场存在管理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养鸡场疾病防控预案模板

养鸡场疾病防控预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鸡场疾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鸡场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鸡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鸡场疾病防控体系,确保鸡群健康。

2. 降低鸡场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

3.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保障养殖产品质量。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鸡场疾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

2. 设立防疫小组,负责日常防疫工作。

3. 设立兽医室,负责鸡群健康监测和疾病诊疗。

四、防控措施1. 生物安全措施- 严格执行鸡场出入管理制度,对进出人员进行严格消毒。

- 定期对鸡舍、设备、场地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 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2.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鸡群免疫状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 严格执行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效果。

3. 疾病监测- 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对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分析死亡原因。

4. 药物防治- 根据疾病发生情况和兽医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防止药物残留。

5. 疫情报告- 发生疫情时,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 及时向养殖户通报疫情信息,加强防控意识。

五、应急处理1. 疫情应急响应- 疫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等措施。

- 组织兽医、防疫人员开展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2. 疫情处置- 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封锁,限制人员、车辆进出。

- 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 加强对周边鸡场的疫情监测,防止疫情蔓延。

3. 疫情总结- 疫情结束后,对疫情原因、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经验教训,完善防控措施。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培训与宣传- 定期对养殖人员进行疾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 利用多种渠道宣传疾病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

2. 监督与检查- 定期对鸡场疾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禽畜场生物安全防控制度

禽畜场生物安全防控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禽畜场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禽畜场,包括养殖场、孵化场、种畜禽场、屠宰场等。

三、生物安全防控制度内容1.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1)建立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禽畜场进行风险评估,包括病原微生物、动物疫病、生物安全设施等。

(2)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类管理,明确防控措施。

2. 生物安全设施建设(1)禽畜场应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设置隔离区、消毒区、观察区等。

(2)生物安全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3.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生物安全责任。

(2)加强员工生物安全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4. 病原微生物管理(1)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管理制度,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2)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类管理,加强监测、检测。

5. 动物疫病防控(1)严格执行动物疫病防控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处置动物疫病。

(2)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提高防控能力。

6. 消毒与灭源(1)制定消毒与灭源方案,对禽畜场进行定期消毒。

(2)对禽畜排泄物、尸体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7. 食品安全(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确保禽畜产品安全。

(2)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管理,防止药物残留。

8. 应急处置(1)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对突发生物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处置。

(2)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责任与义务1. 禽畜场负责人是生物安全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以下义务:(1)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2)加强员工生物安全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3)定期检查、维护生物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员工应自觉遵守生物安全防控制度,履行以下义务:(1)认真学习生物安全知识,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浅谈规模养禽场的生物安全

浅谈规模养禽场的生物安全

浅谈规模养禽场的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防控家禽疫病、保障家禽及其产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家禽业生产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养禽场的选址布局、隔离、消毒、饲养管理、免疫与检疫措施、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家禽与家禽产品的安全监控及公共卫生等内容。

重视并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对于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实现禽产品放心消费以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

1 当前影响生物安全的主要因素1.1 硬件设施建设未达要求突出表现在:养禽场距离居民区过近,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并可能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排污不成体系,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全,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内部布局不合理,净道、脏道交叉、重复或根本没有净道、脏道之分;生活区与生产区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分开。

1.2 关键环节不够到位较普遍的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2.1 隔离不严:购入的家禽没有经过规定的单独饲养、观察确认无病后才转入正常养殖;病禽隔离有时没有真正实施。

1.2.2 消毒不彻底:消毒池设计不合要求,消毒水的配比、更换不科学,导致消毒效果打折;入场人员、车辆消毒不完全;禽舍内外定期消毒(包括带禽消毒)流于形式;转群或出售后的空栏舍清扫不干净,消毒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另外饲养的器具只使用不消毒情况也多见。

1.2.3 废弃物处置未完全开展:污水排放无序,禽毛到处可见,病死禽处置不合要求(喂狗、下鱼塘等时有所见);粪便堆积到一定数量才运走,臭味扑鼻,没有做到日产日清。

1.2.4 免疫程序不科学:没有考虑到周边特别是本场的实际,照抄照搬别场的做法,致免疫效果达不到保护水平。

1.2.5 免疫监测开展较少:日常几乎没有开展疫病监测,引种前对引入家禽的疾病背景了解不足。

1.2.6 管理混乱:未做到“全进全出”,一个禽场饲养不同品种、不同用途或不同阶段的家禽,还有的水、旱禽共处一场,杂居混养;人员串岗较多等。

1.3 软件建设多有缺失。

主要是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不齐,凭经验办事的“老把式”不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
作者:汪宏才杨峻罗青平潘爱銮蔡传鹏李朝国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4年第09期
摘要:根据湖北省生态养殖的技术特点,简要阐述规模化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为湖北省生态养鸡场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疫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9-0020-02
生态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高端家禽的养殖方式,主要适合于我国地方品种土鸡的饲养。

地方鸡以其高蛋白、低脂肪、风味独特和药用保健等优点,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在这一趋势下,我国多个地方先后开展了地方鸡的生态养殖,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成为我国集约化养鸡的一个重要补充。

据统计,2014年,湖北省规模化生态养鸡存笼3 000多万只,仅谷城县1 000只以上规模的生态养鸡达220万只,京山县1 000只以上养殖规模达150万只。

地方鸡生态养殖模式以其独特的品种优势、良好的生态效益、健康的养殖理念,形成一种农林牧相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

目前,生态养鸡刚刚起步,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积极探索。

如疫病防控是制约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的问题之一。

生态养鸡主要是在野外、开放场地进行饲养,难以对周围环境和疫病进行控制。

山林、滩涂、果园、茶园等养殖场所面积较大果树、茶树、杂草等则是虫、鸟喜欢驻留的场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较复杂,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尤其对散养鸡群的危害较大。

鸡群活动范围大,场地面积大,致使环境彻底消毒难以进行。

养殖环境中水源较多,水质无法控制。

人们在采摘果、茶,砍伐林木等作业时,随意进出养殖区,容易引进外部传染性疾病。

鸡舍简陋、蛛网丛生、鸡粪遍地,卫生状况堪忧,疫病防控极为复杂。

单纯采用疫苗、抗菌素等对生态养鸡场进行疫病防控效果不佳,因此,采用生物安全措施进行疫病防控势在必行。

1 湖北省生态养殖现状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西、北三面环山。

全省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植被茂盛,是理想的生态养殖地区。

湖北省在规模化生态养殖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2013年目前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生态养鸡生产方式的认定工作。

目前,已有近150家生态养鸡场(合作社)通过生产方式认定。

推广的品种主要有欣华鸡、江汉鸡、景阳鸡、郧阳白羽乌鸡、郧阳大鸡、洪山鸡、麻城绿壳蛋鸡等优质地方品种[2]。

养殖规模大多集中在500~5 000只,养殖场地以荒山、林地、果园、茶园为主。

雏鸡阶段以全价饲料为主,育成及产蛋期以配合饲料加青料的方式。

近几年来,环境污染严重,病原变异加快,动物疫病不定期流行,对生态养殖业影响很大。

据杨峻等[3]对湖北省地方生态养鸡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雏鸡及青年鸡的主要疾病有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白痢(Pullorum Disease,PD)等9 种疾病,发病率为33.6 %,病死率31.8 %。

成年鸡主要疾病有新城疫、禽流感和巴氏为杆菌病(Avian Pasteurellosis,AP)等7 种疾病,发病率为29.5 %,病死率为30.0 %。

造成生态养鸡场鸡群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是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认识不够。

2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必要性
生物安全是一个综合性控制疾病发生的体系,即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所有的有效安全措施的总称[4]。

养殖业的生物安全又可分为用来避免(防止)病原体进入畜禽群或养殖场的外部生物安全和当病原体已存在时防止疾病在畜群或农场内向未感染动物散布或向其他农场散布的内部生物安全[5]。

其基本思想是隔离、清洁、消毒。

据调查,我湖北常见禽病就有30多种,在生态环境和免疫压力下,病原变异加快,鸡群呈现“老病新发,新病不断涌现”的状况,给家禽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如何控制病原微生物及周围环境因素,使鸡群处于健康状态,充分发挥鸡群的生产能力,这就需要对鸡群进行综合性防疫。

湖北省是家禽养殖大省,地方鸡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其主要养殖模式为生态养殖,常见的有山林、滩涂、果园、茶园等养殖场所。

由于这些场所都是天然、开放的,对于疫病防控相对较难。

因此,必须从生物安全的角度出发,建立生态养殖模式下的疫病防控体系。

据统计,虽然由于实施生物安全要添置额外的设备和使用额外的材料而使生产成本提高,但这可由药费开支下降56%得到更多的补偿。

饲料用药开支减少82%,疫苗成本减少11 %。

生物安全与兽医支出总计的结果,使总开支减少了44 %[6]。

因此,兽医生物安全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传染病控制方法,同时也是所有传染病预防的前提[7]。

3 生态养殖场实施生物安全的主要措施
针对湖北生态养殖的特点,建立适合我湖北生态养殖的生物安全防疫体系,需要首先对养殖环境进行生物安全评估,真正地检查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适合本场或本区域(养殖合作社)的生物安全体系。

一般情况下,对于场地选择、规划等,根据饲养规模、场地类型自行设计,符合生态养殖模式即可。

下面从养殖模式、引种以及疫病防治等方面对生物安全的实施进行阐述。

4.1 规范饲养管理,严格按照“553”模式进行养殖
湖北省推广的规模化高效生态养鸡“553 模式”,其内涵是:一群鸡数量不大于500 只,一亩地饲养数量不大于50只,鸡群更新日龄300 d左右。

该模式是从生态养鸡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生态平衡、疫病防控等方面综合提出的适合湖北省的养殖模式。

分群饲养,便于管理,有利于疫病防控。

亩平50只,每只鸡超过10m2的活动空间,密度低,鸡只活动范围大,对生态环境及机体健康十分有利。

选择轮牧方式,建立生态鸡舍,拦网隔离。

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合理安排育雏时期。

4.2 引种及鸡苗质量
养殖场在引种及购买商品代鸡苗时,应选择信誉好的种鸡生产企业。

鸡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的收益。

购买前先调查企业的信誉、规模以及疾病净化情况。

尤其是种鸡,是否进行过禽白血病、鸡白痢等净化,禽流感、新城疫等主要疫病的免疫,抗体是否达到要求,雏鸡体质是否健康等。

近年来,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家禽养殖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影响鸡群的免疫预防效果,目前所知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疾病有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禽白血病(Avian Leukemia,AL)、传染性法氏囊炎(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等。

主要蛋传性疾病有:大肠杆菌(Avian Colibacillosis,AC)、沙门氏菌(Avian Salmonellosis,AS)、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产蛋下降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e,EDS)、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等。

一般情况下,免疫抑制因子往往协同作用,引起家禽免疫抑制。

如新城疫、禽流感等经过多次免疫仍然发病,免疫抑制病的发生还会引起细菌性疾病的增加。

蛋传性疾病在育雏初期就开始表现,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等引起雏鸡的早期死亡,而禽白血病则在后期产生肿瘤,引起生产性能下降,最后只能淘汰处理。

4.3 坚持生物隔离、消毒,防止病原体扩散
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车辆进行消毒;对育雏舍、鸡棚、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对鸡场内废弃物进行清理、无害化处理;消毒药轮换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

对病鸡采取隔离治疗或扑杀,防止疫情扩散,做到“早、快、严、小”。

4.4 药物防治
众所周知,抗生素的滥用使得目前细菌耐药性增加。

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

生态养鸡在野外环境中,鸡群接触细菌的机会增加,单纯依靠抗生素控制细菌性疾病不可取,而微生态制剂、中草药等在细菌病的防控中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微生态制剂真正被重视起来并应用于畜牧业,是从20世纪60~70 年代人类发现了抗生素的种种弊端之后才开始的[8]。

它不仅可以直接防病治病,还可以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发育。

中草药良好的预防作用和治疗效果,正逐渐被广大养殖户所采用。

因此,抗生素可作为最终选择,但不是惟一选择。

4.5 免疫预防
疫苗免疫是控制传染病的一种方法,但不是最好方法。

刘秀梵[5]认为,疫苗是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把它当作第一道防线,必须在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方面设防线。

目前我国疫病防控体系还不健全,对于重大疫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要求,必须进行疫苗接种。

生态养鸡场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生物安全评估,对本地区常发传染病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合理制订免疫程序。

适合湖北省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