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3.4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4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让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现象。
例如:小明买了 4 个苹果,每个苹果 3 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如果小明先算4×3,再算3×4,结果一样吗?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a. 让学生举例说明乘法交换律的现象。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
(2)乘法结合律a. 让学生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的现象。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
3. 实践应用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华有 6 块巧克力,他每天吃 2 块,可以吃几天?如果小华先算6÷2,再算2÷6,结果一样吗?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略)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现象,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实践应用环节,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语言表达,力求严谨、简洁、生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乘法口诀。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乘法的哪些性质?二、探究乘法交换律(10分钟)1.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讨论:观察例题,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3.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三、探究乘法结合律(10分钟)1.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讨论:观察例题,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3.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四、练习运用(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2.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
2.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导入、探究、练习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讨论、总结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反思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六、运用游戏深化理解(10分钟)教学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如“乘法接力”,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学生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对乘法交换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的知识,这节课是正式概括出任意两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从中发现对任意两个整数相乘有同样的性质,进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这个术语。
1和0在乘法中都具有特殊性,要通过让学生进行口算观察,让学生明白、发现特殊的地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概括、应用中学习知识。
学情分析乘法交换律的教学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计算从几组算式间的联系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乘法的交换律,最后抽象出用字母表示的定律。
它是由学生经过自己探索得到的,在学生心中就有实感,有了实感就有认识,有了认识就有理解学生理解了才能运用,理解得透彻就能熟练运用。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说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
说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的熟练使用。
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1,猜谜:“兄弟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让学生回答谜底(纽扣)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纽扣?生:(因为扣错纽扣了,衣服穿出去会让人笑话)师:纽扣交换了位置会闹笑话,我们刚学了什么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系?谁愿意把加法交换律说给同学们听?(要求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有哪些运算定律,谁愿意猜猜?学生:可能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师:你们怎么会想到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学生:(根据加法中的运算定律来猜的)师:你们能根据加法中的运算定律,大胆来猜想乘法中有什么运算定律,这份勇气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表扬的,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呢?(让学生说一说,能说多少就多少)二,验证猜想验证乘法交换律1,师:同学们说得好像有道理但是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乘法是不是具有你们猜想的运算定律呢?怎样确认你们自己的猜想呢?你们想不想自己来亲自验证一下呢?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乘法交换律”,我们分组合作完成这个光荣而又有意义的任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6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 逻辑推理:通过探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 数学建模: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
3. 数学思维:通过发现和证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乘法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4. 针对部分学生缺乏课堂参与和合作意识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小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律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3.6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本节课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律。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2)——乘法分配律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第7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3)—— 乘法分配律
R·四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 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推进新课
参加这次植树活动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列式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1)(4+2)×25 (2) 4×25+2×25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 以先把他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相加,结果不变。
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能用a、b、c三个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a+b)×c=a×c+b×c 或a×(b+c)=a×b+a×c
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56×(19+28)=56×19+28
( ×)
32×(7×3)=32×7+32×3
( ×)
64×28+36×28= (64+36) × 28
( √)
2. 观察下面的竖式,说一说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
25 ×1 2
50 250
300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12=25×2+25×10
随堂练习
分别说说上面两道算式所表 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4×25+2×25:先算挖坑种 树和抬水浇树的各多少 人,再算总人数。
(4+2)×25:先计算每 组多少人,再算总人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表达和交流。
还有,学生在总结回顾环节提出的问题和疑问,让我意识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盲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我计划在课后增加一些针对性的辅导和答疑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普遍较好,他们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操作,较快地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的基本概念。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关注和反思。
首先,学生在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时,有时会忽略运算符号,导致计算错误。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强调注意运算符号的重要性,并在练习环节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避免错误:学生在运用运算定律时可能忽略运算符号,如将加法与乘法混淆。教师需强调注意运算符号,并提供相关练习强化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计算时因改变顺序或分组方式而得到相同结果的情况?”(例如,分成两组的苹果数量与一次性计算的总数相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奥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以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材为例,详细介绍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例如,2×3=3×2。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积不变。
例如,2×3×4=(2×3)×4=2×(3×4)。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两个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入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讲解乘法交换律: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2×3=3×2,解释乘法交换律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3. 讲解乘法结合律: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2×3×4=(2×3)×4=2×(3×4),解释乘法结合律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例题,如5×6×7,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如8×4×3,并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6. 板书设计: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公式和例题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7.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作业题,如8×5×2,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下数学第8课-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 表示两个因数,则可以写成:
a×b=b×a
小组合作版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的?
小组合作版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
1、根据题意,独立解答。 2、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运算定律,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能 继续研究吗?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3、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主题图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乘法结合律
讲解版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 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我是这样计算的。 25×4=100(人) 我这样算也可以。
4 ×25=100(人)
讲解版
一 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5×4=100(人)
25×(5×2) =25×10 =250(桶)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a×b)×c=a× (b×c)
自主探究讲解版
分别观察下面的式子,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么?
练习七
=60 =100 =80 =100
=70 =90 =120 =200
练习七
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15 25×7×4= 25 ×4 ×7
(a×b)×c=a× (b×c)
小组合作版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小组合作版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小组合作: 1、根据题意,独立解答。 2、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运算定律,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能 继续研究吗?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3、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中的一些规律,如:2×3和3×2的结果相同,4×5×6和4×(5×6)的结果相同。
从而引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a. 出示例题:2×3=3×2,4×5=5×4,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2)乘法结合律a. 出示例题:4×5×6=4×(5×6),3×2×7=3×(2×7),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使学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3. 教学准备(1)课件: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动画演示。
(2)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并交流解题心得。
5.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导入和动画演示,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课堂练习环节,学生分组合作,积极参与,提高了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不足之处:在讲解乘法结合律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改进措施:针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难点,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乘法结合律的作用。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提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在课堂表现积极,参与度高,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2. 教师评价: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能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但在乘法结合律的理解上,仍需加强引导和练习。
4. 改进方向: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注重乘法结合律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设计(优秀3篇)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设计(优秀3篇)乘法交换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的主题图,第34—35页的例1(乘法交换律)和例2(乘法结合律)以及练习五中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尝试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说一说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探究新知。
1、主题图引入(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定多名学生说一说。
)2、学习例1。
(1)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指定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4×25=100(人)25×4=100(人)(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启发思考: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即:4×25=25×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5)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6)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分组讨论交流)(7)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学生齐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苏
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正确运用于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2. 教学难点
•多种方法解决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
•课堂练习
•学生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
四、教学流程
1. 教学准备
•PPT课件
•黑板、彩色粉笔、讲义
2. 核心内容讲解
2.1 乘法交换律
•回顾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应用。
•引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PPT展示乘法交换律的实例,加深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掌握。
2.2 乘法结合律
•通过PPT展示乘法结合律的实例,引出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3. 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PPT和黑板练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4. 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主探究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课堂氛围和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生测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做好下一节课的教学准备。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年级:四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本质。
2.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1. 乘法口诀表。
2.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回忆乘法的基本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还有什么有趣的性质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a.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吗?b. 讲解: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c. 举例:例如,3 × 5 = 5 × 3 = 15。
2. 讲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a.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吗?b. 讲解: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c. 举例:例如,2 × (3 × 4) = (2 × 3) × 4 = 24。
3.让学生通过计算器验证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a. 分组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b. 讨论并分享验证结果。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 讲解并分析练习题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强调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简便计算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验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②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③ 实际应用:通过例题展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 关键词:
① 乘法交换律
② 乘法结合律
③ 实际应用
3. 板书设计:
```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积极性。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深入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尝试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
(2)探索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推广,了解其他数学运算定律及其应用。
(3)参加数学竞赛或活动,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竞争力。
(4)加入数学社团或小组,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共同进步。
2. 例题二:
题目:计算下列乘法表达式,并说明使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a) 5 × 7 + 5 × 3
(b) (5 × 7 + 5 × 3) × 2
解答:
(a) 5 × 7 + 5 × 3
= 35 + 15
= 50
(b) (5 × 7 + 5 × 3) × 2
= 50 × 2
= 100
在(a)中,我们使用了分配律,即将5乘以7和3分别计算,然后相加。在(b)中,我们使用了结合律,即将(5 × 7 + 5 × 3)和2相乘。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推理和归纳的方法,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适用范围和运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原理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师准备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教学PPT或黑板。
2.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学生准备:1. 学生回顾和复习乘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定义,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相关的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与讨论: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并鼓励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思路。
4. 应用与拓展: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解决,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进行巩固练习,并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61~6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验应用乘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你能在下列的内填上合适的数吗?28+320=320+ ;(27+138)+62=27+( + );35+ = +35。
提问:你能说出填数的依据吗?谁能用字母分别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出示:在下列○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10=10○4 (2○3)○5=2○(3○5)。
谈话:同学们,这两道题的○里既可以都填写加号,也可以都填写乘号。
如果填加号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而如果填乘号,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是啊,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3.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乘法中的运算规律,首先来研究乘法是不是有交换律呢?【说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通过复习填数和在等式中填运算符号,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对加法运算律的回忆,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不是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乘法运算律的欲望。
同时,引导学生把加法运算律的活动经验和学习方法迁移到乘法运算律的学习中来,促进主动学习。
】二、举例验证探索规律(一)探索乘法交换律。
1.情景中感知乘法交换律。
出示例题。
(略)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列出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子吗?学生列式:3×5=15(人)或5×3=15(人)。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及运用。
难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
2. 学生准备数学课本、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乘法运算,提问学生已经学过的运算定律。
2. 新课讲解:(1)讲解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讲解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3. 举例说明:(1)运用乘法交换律举例:3 ×4 = 4 ×3(2)运用乘法结合律举例:(2 ×3) ×4 = 2 ×(3 ×4)4. 练习环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6 ×22 ×3 ×4 ×5(2)学生互相讨论,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方法。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五、课后反思:1. 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练习中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情况。
3.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制作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更好地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七、作业布置:2 ×4 ×63 ×5 ×2 ×42. 选做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优质课件
课堂练习
=60 =80
=70 =120
=1000 =100
=90 =200
14
课堂练习
2.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15 25×7×4= 25 × 4 ×7 (60×25)× 8 =60×( 25 ×8) 125×(8× 14 )=(125× 8 )×14 3×4×8×5=(3×4)×( 8 × 5 )
8
新课讲解
方法一
先求25个小组,一共种多少 棵树,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 )×2 = 125×2 = 250(桶) 答:一共要浇 250 桶。
9
新课讲解
先求每组同学种树要浇多少 桶水,再求25个小组种树一 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 25×10 = 250(桶) 答:一共要浇 250 桶。
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 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
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与结合律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
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能正确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2
情境导入
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想一想列什么算式计 算?
5×4 = 20(棵)
4×5 = 20(棵)
3
新课讲解
根据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相同的?
25×4 = 4×25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4 × 5 = 5 × 4 7 × 8 = 8 ×7 53×72 = 72× 53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 的关系?
小 组 合 作 展 风 采
• 加法结合律:(a+b)+c=a+(b+c) • 乘法结合律:(a×b)×c=a×(b×c)
填 上用 合乘 适法 的结 数合 。律
(65×145) ×43= 65× ( 145 ×43 ) 205×(85 ×30)= (205×85 ) ×30 (38×112) ×14= 38× ( 112×14 ) 278×(25×27)= (278×25 ) ×27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165+126=126+ 165
(2)(316+73)+127 =316 + ( 73 + 127 )
(3)225×4= 4
×225
)
(4)(6×35)×4 = 6 ×( 35 × 4
你能很快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 数的积吗?
680
660
500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23×15×2
(5×4) ×6=5× (4×6) (36×84) ×12=36× (84×12) (158×68) ×25=158× (68×25)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 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因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 (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 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45
14
6 5
9
1、填空:
1)交换两个( 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 法交换律。
2)先乘( 前 )两个数,或者先乘( 后 )两个数,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3)4×25=25 ×4,用字母表示为 a ×b=b ×a
4)(25 ×5) ×2=25 ×(5 ×2),用字母 表示为 (a×b)×c=a×(b×c)
•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 × ★= ★ × ▲
• a×b=b×a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 律。
5×4=4×5 36×84=84×36 158×68=68×158
填 上用 合乘 适法 的交 数换 。律
145 65 65×145=__×__ 31 109 109×31=__×__ 98 44 44×98=__×__ 273 346 346×273=__×__
18×7 124×35
= ○ = ○
7×18 35×124
上面因数,而且两个 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数 的乘积相等。
乘法交换律
你能仿照加法交换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一下乘法交换律吗?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 律。 a+b=b+a • 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 律。 •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45×32
69×17
每组要种5棵 树,每棵树要浇 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 水?
我先计算一共种 了多少棵树。
(25×5)×2
一共有25个小 组
=125×2 =250(桶)
一共要浇多少桶 水?
每组要种5棵 树,每棵树要浇 2桶水。 我先计算每组植的 树要浇多少桶水。
+
×
÷
-
-
÷
× +
复习: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猜一猜: 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
负责挖坑种树的 一共有多少人?
我是这样 计算的。
25×4=100(人)
一 共有25个小组, 每组里4人负责挖 坑、种树。
我这样算 也可以。
4×25=100(人)
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660
=1000
1、头桥中心小学6个年级的同 学参加跳绳比赛, 每个年级有5 个班,每班有23人参加。一共 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2、明光小学新建了一幢5层的 教学楼,每层有6个教室。每个 教室放24张课桌,一共需要多 少张课桌?
+
÷
- 什么收获? ×
这节课你有
-
÷
× +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 乘法交换律。 a×b=b×a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 ×c=a× (b×c)
你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乘法结合律呢?
(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数)
★ ×● (▲ × ★) × ●=__ ▲ ×(__ __)
a ×(__ c b × __) (a × b) × c = __
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
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有什么发现?
• 加法交换律:a+b=b+a • 乘法交换律:a×b=b×a
=23× (15×2) =23×30 =690
5×37×2
=(5×2)×37 =10×37 =370
想一想,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才简便。
25 ×37 ×4 =25 ×4 ×37
=100 ×37 =3700
15 ×22 ×2
=30 ×22
5 ×25 ×2 ×4
=10 ×100
=15 ×2 ×22 =(5 ×2) ×(25 ×4)
25×(5×2)
一共有25个小 组
=25×10 =250(桶)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 样的关系? = 69× (72×28) (69×72) ×28 ○ = (15×45) ×207 15× (45×207) ○
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1、每组算式中有三个因数,而且三个因数 的位置相同,只是运算顺序不同。 2、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数的乘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