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
第十章情绪的实验研究
第十章情绪的实验研究第十章情绪的实验研究第一节情绪实验研究中的变量人类存在着六种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高兴、生气、伤心、害怕、惊奇和厌恶)两种基本的情绪研究策略根据一系列已知的情绪反应寻找引起这种反应的各种刺激(准实验研究)选择一种具体的刺激模式作用于有机体,确定所导致的情绪变化(实验研究)一、认知变量1、情境变量让被试直接处于某个情境中(战场上、飞行跳伞现场)让被试观看一个实际发生的情景(悦目的人像、紧张性电影、他人遭受电击)控制认知所依据的因素(期望)2、认知解释实验者操纵的对情境或其他情绪刺激的认知解释(真实的或虚假的)3、自我报告情绪状态量表情绪特质量表从形式上区分:情绪体验的直接提问形容词检核表等级评定量表(分化情绪量表)二、行为变量1、情绪性行为——在特定情绪状态下的典型情绪性行为2、情绪表现——身段表情、面部表情、言语表情3、完成行为——某种操作性行为(旷场反应)三、生理变量(一)研究方法1、损伤法2、电刺激法3、化学刺激法(二)生理指标1、皮肤电反应2、循环系统的指标(心跳或脉搏、血管容积、血压)3、呼吸(吸气呼气比率法、I分数法、次数法)4、语图5、脑电波6、生化指标测慌仪测慌仪又称为多项生理记录仪根据情绪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而制成的生理反应指标综合测量仪器,它可以同步记录各项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管容积、呼吸、皮肤电反应与脑电波等两个测量指标对关键词的有意义或不正常反应对关键词的反应时间延长四、情绪研究的方法刺激-反应法刺激-反应法认为情绪是联系刺激和反应间的中间环节,通过刺激和反应间的联结来推测内部情绪。
–条件性情绪技术——根据条件化的结果来推断内部情绪–双跑道程序——改变其中某条跑道后出现奖赏的概率,观察被试通过两条跑道的时间,并推断相应的情绪状态(Amsel)。
评价优点–控制相当严密–程序内部可操纵的变量多–解决了研究伦理方面的难题不足–主观因素会干扰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只可用于研究情绪本身情绪诱导法情绪诱导法指研究者运用一定的方法直接操纵情绪状态,然后记录或观察积极或消极情绪下被试的各种心理、行为或生理指标,以探讨情绪和其他这些指标间的关系。
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
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作者:李靖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04期摘要: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早期的研究广泛采用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联的道德情景故事,研究者们试图探索在不同的道德情景中,一个人对他人的情绪体验,并对他人产生情绪体验的情景做出原因推论,也就是对道德情绪做出归因。
阐述了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基本概念,论述了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进展。
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道德情绪判断;归因,结果定向;道德定向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228-021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界定道德情绪判断是指儿童对与道德有关的情景或事件的情绪判断。
道德情绪归因是在一定道德情景中,个体对他人的情绪体验,并对使他人产生情绪体验的情景作出原因性解释和推断,也有研究者认为道德情绪归因是个体根据当事人情绪反应的知觉,根据他对行为当事人所处情景的理解所作出的道德情绪原因的一种道德推理。
综上所述,道德情绪归因是指个体对某种道德情景中的主人公可能产生的情绪作出判断后,同时对作出这种情绪判断的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
2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研究进展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研究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一方面继承了早期研究的特点,广泛采用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联的道德情景故事,研究者们试图探索在不同的道德情景中个体对他人的情绪体验,并对他人产生情绪体验的情景故事作出原因推论。
此外,该类研究与早期研究不同的是研究者并不关注儿童做出哪一种水平的道德判断,他们关心的是儿童做出这种情绪判断的原因,以此找出儿童欧冠道德发展的情绪、情感动力。
2.1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1980年Barden等人研究了儿童对情绪经验的移情性认识。
发现面对一个其过失行为未被人所觉察的犯过者,年幼儿童与年长儿童具有不同的情绪归因;大部分4~5岁儿童推断犯过者将感到愉快和开心,而9~10岁儿童则预期犯过者将感到难过或不安。
青少年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研究
2 1 研 究对 象 . 从 山东省某 市 两所 普通 中学 随机选取 1 2岁 、4 1
岁和 l 三 个 年 龄 组 被 试 , 中 1 组 男 生 4 6岁 其 2岁 1 人, 女生 4 1人 ( 2 0±0 0 1岁 ) 1 组 男 生 3 1. .0 、4岁 2 人, 生 5 女 0人 ( 4 3 1 .7±0 4 9岁 ) 1 组男 生 3 .8 、6岁 7
年期乃 至 成人 期 p 。Ket ae 等 的 研 究 表 明 , rtnur e 随
着青少年在道德信念上 的认知变化 , 其对 自我道德 情绪 的 归 因 和 道 德 判 断 准 确 性 之 间 的 相 关 性 增
高 ; ugty 5 M rar d等对 比了青 少年 和童 年后 期 的个 o 体 之间 的道德情 绪 归 因的 反应 差 异 , 未发 现 两个 并 年龄 组之 间的显 著差 异 , 没有 对 不 同 年龄 的青 少 但
1 问题提 出
化 引;al Se n等针对 青少年 个体在 犯过情 境 中的 内 e
疚 和惭愧情 绪 归 因 的研 究 发 现 ,4岁 和 l 青 少 1 6岁
道德发 展既 包括 道 德认 知 的发 展 , 包 括道 德 也 情感 的发展 , 对于 道德心 理 的研究 , 不仅 要重视 个体 道德认 知 的 发 展 , 应 关 注 个 体 道 德 情 感 的研 究 。 还 关 于道德情感 的研 究 , 有 代表 性 的就 是 道 德情 绪 具 判 断 (u g n f oa e o o ) 其 归 因 ( ti — jdmet rl m t n 及 om i a r u tb t no oa e t n 研究 , i f rl mo o ) o m i 即在 不 同道 德 情境 中个
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方法
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方法1. 实地观察法:通过长期的实地观察,了解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认知表现,包括他们在家庭、学校或社交场合中的行为和决策。
2. 情境情感法:设计情境情感激活实验,通过呈现不同的情境和情感激活,观察儿童对道德问题的认知和反应,以获得他们对于道德问题的理解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3. 故事情境法:以故事情境作为研究工具,编写不同道德情境下的故事,观察儿童对于不同情境下的道德决策和解释方式。
4. 问题解决法:提供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观察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道德认知能力和解决策略。
5. 角色扮演法:通过让儿童扮演不同角色,观察他们在角色扮演中对于道德问题的态度和表现,以了解他们对道德认知的发展和变化。
6. 项目合作法:让儿童参与道德教育项目,观察他们在项目合作中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表现,以获得关于道德认知的相关信息。
7. 长期追踪法: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观察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轨迹和变化规律,以了解他们道德认知的演化过程。
8. 思维导图法:通过让儿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揭示他们对道德问题的认知结构和关联性,以了解他们的道德认知模式。
9. 观察记录法:通过记录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和决策,分析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特点。
10. 访谈法:采用访谈的方式,与儿童进行深度交流,探讨他们对于道德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以获得深层次的道德认知信息。
11. 单项任务法:设计道德认知相关的单项任务,观察儿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道德决策和行为表现,以获得有关道德认知的细节数据。
12. 群体对比法:选取不同背景和教育水平的儿童群体,进行对比分析其道德认知的差异和共性,以探究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
13. 视频录制法:通过录制儿童在道德情境下的行为反应,进行行为分析和细节观察,以揭示他们的道德认知表现。
14. 游戏角色扮演法:设计道德教育游戏,观察儿童在游戏角色扮演中的道德认知发展和学习效果。
15. 纵向比较法:选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纵向比较研究,观察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
儿童在亲社会两难反应中的判断和情绪归因
本科毕业论文(2016届本科毕业生)题目:儿童在亲社会两难反应中的判断和情绪归因学生姓名:张月荣学生学号:12034003学院名称: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张珊珊二零一六年五月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引言 (1)1文献综述 (2)1.1核心概念界定 (2)1.1.1亲社会行为 (2)1.1.2儿童亲社会行为表现 (2)1.1.3禁止性行为 (2)1.1.4儿童禁止性行为表现 (2)1.1.5儿童道德情绪归因 (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亲社会行为的界定 (2)1.2.2对婴幼儿早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2)1.2.3助人行为的研究 (3)1.2.4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 (3)1.3以往研究不足 (4)1.4问题提出 (4)1.4.1研究目的 (4)1.4.2研究假设 (4)1.5研究意义 (4)1.5.1理论意义 (4)1.5.2现实意义 (5)2研究方法 (5)2.1研究对象 (5)2.2研究工具的设计 (5)2.3研究程序 (6)2.3.1量表测量 (6)2.3.2确认基线水平 (7)2.3.3亲社会道德困境故事 (8)2.3.4禁止道德困境 (9)2.4.实验假设 (9)3结果分析 (10)3.1儿童亲社会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 (10)3.2儿童亲社会行为在不同需求水平上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 (10)3.3两样本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11)3.4简单愿望故事对亲社会情境故事的回归分析 (11)3.5简单愿望故事对禁止性故事的回归分析 (12)4讨论与建议 (12)4.1讨论 (12)4.1.1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和需求水平上的差异 (12)4.1.2简单愿望故事对亲社会行为和禁止性行为的预测作用 (12)4.1.3建议 (12)4.1.4不足之处 (12)5结论 (14)参考文献 (15)附录一:实验图片 (17)附录二:故事及问题 (19)附录三:数据 (22)致谢 (28)儿童在亲社会两难反应中的判断和情绪归因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儿童在亲社会两难反应中的判断和情绪归因。
关于皮亚杰的道德判断研究
关于皮亚杰的道德判断研究作者:丁璐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年第01期【摘要】皮亚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他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和行为的理论独具一格,是他毕生六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对儿童心理研究的伟大成就,并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已引起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有不少心理学工作者从事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和行为理论的研究。
这必将对我国德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皮亚杰儿童教育心理学道德规范【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19-02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
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20世纪30年代,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道德判断的起源和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种明显的“道德实在论”特征,造成儿童“道德实在论”的主要原因是成人的约束;“公正”观念的发展经历一个从服从到平等、从平等到公道的发展过程,造成儿童公正观念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协作等。
这些蕴涵于道德发展理论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以为改革我国传统的德育提供多方面的启示,并从变革德育观与创新道德教育方法做出具体阐释。
1. 儿童对规则的态度在皮亚杰看来,只有当儿童意识到有一种义务去遵从这些规则时,规则对儿童来说才能成为他行动的准则,否则的话,它只是一种单纯的规则而已。
皮亚杰明确地指出,我们在分析儿童的行为时,必须善于把只是以规则为满足的行为和包含有义务的意识的行为区分开来。
因此,义务的意识(有时也称之为义务感)是皮亚杰用来标志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研究进展
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研究进展1引言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儿童如何形成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的观点,如何成为行为举止得体、有道德感的人是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2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率先开始将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量化的研究,他们从构建主义的角度详细地阐释了道德的发生发展过程。
他们认为道德的发展是道德规则和道德判断自我构建的过程。
2.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他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具体划分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四个阶段。
这些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并且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
2.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观点,他强调道德判断在道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先有道德判断上的成熟,随后才是道德行为上的成熟。
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并不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儿童道德判断的构建来自社会互动。
科尔伯格通过分析儿童和青少年在假设的两难情境中的判断,提出了一个详细、系统的以三水平六阶段为核心的道德发展理论,即前习俗阶段(服从于惩罚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道德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则取向阶段),后习俗道德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他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不可逆的,每一个道德发展的阶段都有质的差异,每一个个体需要经历道德发展的所有阶段,最终才能达到了道德成熟。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都认为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顺序,都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的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关心他人的利益,他们两人都肯定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基本历程,许多跨文化研究已证实了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从效果论到动机论,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从受外部权威控制到受内部道德原则支配,从他律到自律,从道德实在论到道德主观主义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而柯尔伯格所描述的阶段比皮亚杰更加具体、细致,反应了一些道德认知的社会内容,因而更具有显示意义(陈琦,2001)。
儿童心理理论实验报告(共4篇)
儿童心理理论实验报告(共4篇)儿童心理理论实验儿童心理理论实验1.实验原理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意图、愿望、信念等的认识和理解,并以此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心理理论问题自Premack和Woodruff(1978)提出以来,对它的研究已经成热点之一。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约出现在4岁左右,主要标志是获得对“错误信念”的认知。
2.实验目的考察3-5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特点3.实验方法3.1 被试3岁、4岁、5岁儿童各30人3.2 实验仪器与材料自制的视频、计算机和打印好的结果记录纸3.3 实验程序向儿童播放录制好的位置转移任务,要求被试回答小明回来后,到哪个地方找她的小球,记录被试的口语报告结果。
录像过程,如下图所示(由大学生扮演)4.实验结果与整理4.1 按年龄和性别分别统计通过位置转移任务的人数4.2 用卡方检验,分析儿童心理理论的年龄和性别差异5.问题与讨论5.1 多大年龄的儿童拥有心理理论5.2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有何趋势5.3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是否存在性别差异附:实验记录纸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篇二:幼儿心理学有意记忆实验报告学前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幼儿有意记忆的发展实验对象:xxxx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男女各10名作为实验参与者实验目标:1、比较小班、中班、大班幼儿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差别。
2、感知与体验研究幼儿记忆的实验方法与过程。
实验材料:小猫、小羊、小鸡、小猴、小猪、牛奶、面包、巧克力、雪糕、果冻、鱼、虾、西红柿、黄瓜和茄子图画各一张,共15张。
实验过程:1、实验前的准备过程:准备好实验用的基本材料、场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各个年龄班收取男女幼儿各10名。
2、两种识记任务的实验在不同的实验环境下同时进行:(1) 无意识记:给幼儿出事15张图片,请幼儿给图片分类。
关于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研究进展
关于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研究进展*【摘要】该文阐释了道德情绪的基本概念,论述了关于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近期研究结论及其影响因素。
3~10岁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经历了一个从不高兴到高兴再到不高兴的发展过程,这一进程受到儿童的内在社会认知能力(儿童能否理解愿望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特性、考虑道德因素的能力、观点采择能力,对犯过者人格特质的理解等)及其所处的外在情境因素(所面临情境或者事件的性质、情境的不一致性等)的影响。
最后,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道德情绪道德情绪判断社会认知能力1 引言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过去一直把重点放在儿童对公正概念的认知发展以及意图和结果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上;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认知发展理论不能给道德机能提供完整的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情绪反应是否会介入儿童对个人道德价值的判断,以及儿童是如何评价不同的情绪反应的。
情绪是否可以是道德的?它对高层次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有什么影响?情绪通常被理解为个人化的、偏颇的,具有两极性,因而情绪往往被看作是使人的评价、认知产生偏差,是不理性的,例如我们平时说某人很情绪化,就是这个含义。
Pizarro指出[1],把情绪和道德判断看成对抗性的传统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并提出了情绪性道德判断的理论模型,认为情绪尤其是移情在道德判断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近一些哲学家提出,情绪可以帮助人们区分特定情境下的道德特征,驱动道德行为,阻断不道德行为[2]。
人们对情绪在道德中作用的认识的这种变化,与现代心理学机能主义情绪理论[3]是一致的:人们对行为的情绪反应的预期,可能会影响到其行为决定。
因此,许多研究者陆续开始从道德情绪判断的角度来考察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发展2.1 道德情绪的界定Eisenberg 指出,道德情绪通常都是“自我意识的情绪”,这些情绪之所以被称作“自我意识的”,是因为个体对自我的理解和评价是这些情绪的主要成分[2]。
从幼儿心理理论分析幼儿道德心理发展
从幼儿心理理论分析幼儿道德心理发展摘要:从幼儿心理理论角度思考道德心理的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从幼儿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如:道德发展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自律道德、观点采择、移情和道德情绪归因判断等;二是从幼儿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道德心理研究幼儿心理理论一、引言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
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
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
幼儿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幼儿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幼儿心理理论”的阐述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幼儿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幼儿心理理论是幼儿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幼儿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
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幼儿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幼儿获得了心理理论。
关于在此以后幼儿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韦尔曼认为,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
幼儿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
随着年龄发展,幼儿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心理理论”,即幼儿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幼儿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与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
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课题中采用了独创的临床研究法(谈话法)。
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向儿童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然后分析儿童所作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从中长出规律性的东西。
皮亚杰认为,道德是由种种规则体系构成的,道德的实质或者说成熟的道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儿童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这是公道的基础。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因此,皮亚杰着重从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研究儿童道德的开始和发展规律。
关于儿童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判断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要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的性质,采用直接的提问法是不可靠的,把儿童放在实验室里剖析,更是不可能。
只有从儿童对特定的行为的证明价中才能分析他们的道德认识。
因此,皮亚杰与他的合作者采用了间接故事法。
他们设计了许多包含着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讲给儿童听,然后请他们对故事中主人公的特定行为进行评价,并说出评价的理由。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
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进行判断,他们只注意行动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面人的命令或规定。
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后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客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属于自律水平的道德。
皮亚杰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柯尔伯格的理论认为道德判断作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可以区分出6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对伦理困境的回应更为适当。
[3]柯尔伯格的研究表明,道德判断发展的年龄指标远远超出早些时候皮亚杰的研究结果[4]也宣称逻辑与道德发展贯穿各建构的阶段。
皮亚杰道德判断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并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进行了皮亚杰道德判断实验。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判断特点,验证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科学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10名4-5岁、10名5-6岁、10名7-8岁、10名9-10岁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材料:皮亚杰道德判断实验材料,包括对偶故事和道德判断题。
3. 实验步骤:(1)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每组5人。
(2)向每个实验对象讲述一个对偶故事,故事内容如下:小明和小红在公园玩捉迷藏,小明不小心打翻了小红的花瓶,小红伤心地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红又故意打翻了小明的玩具,小明也伤心地哭了起来。
(3)向实验对象提出以下问题:问题1:小明和小红为什么会哭?问题2:你认为小明和小红的行为对错?问题3:如果小明向小红道歉,小红会原谅他吗?(4)记录实验对象的回答,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对象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4-5岁儿童:大部分儿童认为小明和小红都会哭,但不知道为什么哭,对问题的回答较为模糊。
(2)5-6岁儿童:部分儿童认为小明和小红都会哭,因为他们不小心打翻了东西;部分儿童认为小红哭是因为小明打翻了她的花瓶,小明哭是因为小红打翻了玩具。
(3)7-8岁儿童:大部分儿童认为小明和小红都会哭,因为他们不小心打翻了东西,不知道故意打翻的;部分儿童认为小明和小红都会哭,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对。
(4)9-10岁儿童:大部分儿童认为小明和小红都会哭,因为他们不小心打翻了东西,不知道故意打翻的;部分儿童认为小明和小红都会哭,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对,不知道故意打翻的。
2. 实验分析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1)4-5岁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的道德判断受自身经验的影响,对问题的回答较为模糊。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规律的方法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规律的方法皮亚杰是一位著名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对于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通过实验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的方法如下: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这个阶段出现在幼儿期,主要表现为儿童没有道德规范。
此阶段的儿童的行为是主观而自我中心的,不会考虑道德标准。
皮亚杰对儿童进行了实验,其中一项实验是将儿童与一个人偶置于同一空间中,当研究者故意破坏偶人时,儿童并不会认为这样是不道德的,因为他们没有形成道德观念。
在这个阶段,儿童往往会依赖于外部的惩罚和奖励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阶段:道德相对主义阶段儿童进入到这个阶段后,开始产生基于表面信息的道德判断,此时他们的行为开始受到社会影响。
在这个阶段,儿童认为“对与错”是固定的,但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对与错。
比如,如果一个小女孩打了一个小男孩,但是小女孩先被小男孩打了,那么儿童可能认为小女孩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如公正、平等、回报等。
第三阶段:道德绝对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真正理解和实践了普遍原则和公正的道德观念。
他们开始了解和尊重道德规则,将自己的行为与道德法则相一致。
例如,一个儿童知道“不撒谎”的原则,那么他会避免撒谎,即使他可能会因此受到惩罚。
在这个阶段,道德规范已经充分内化,成为自我节制和行为规范,儿童的道德意识更加强烈,自觉使用通用的伦理价值观来评价他们自己和别人的行为。
综上所述,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实验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规律,他主张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渐复杂化和内化道德行为和观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从没有道德规范,到依赖惩罚和奖励规范自己的行为,再到理解和尊重道德规则,将自己的行为与道德法则相一致。
这个过程是长期的,需要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介绍在心理学领域,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对儿童的认知和道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征。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并介绍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
观察方法皮亚杰使用了一种结构化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儿童道德发展。
他经常使用故事情境和道德困境来激发儿童的道德思维和判断。
观察的重点是儿童对不同情境中的道德问题的反应和解决方法。
故事情境皮亚杰会给儿童讲述一些具有道德内容的故事情境,如“一个男孩偷了一支笔,然后坦白了”或“两个朋友为了一块巧克力而争执”。
通过观察儿童对这些情境的回答、反应和解释,皮亚杰能够了解他们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
道德困境道德困境是皮亚杰经常使用的研究工具之一。
他会给儿童提供一个有争议的情境,让他们在道德和非道德之间做出选择。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偷药问题”,即一个人的妻子将死亡,他无法承受损失并找一个人偷药救妻子。
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在这些情境中的选择和解释来了解他们的道德观念和判断能力。
阶段理论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以下是他提出的三个主要阶段:先知阶段(4-7岁)在先知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主要基于外部的惩罚和奖励。
他们会遵循规则是因为害怕惩罚,而不是出于内在的意愿。
儿童在这个阶段往往无法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感受,缺乏共情能力。
具体运作阶段(7-11岁)在具体运作阶段,儿童开始理解并采纳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他们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和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判断道德问题。
儿童在这个阶段会更加关注公平和正义,并开始考虑他人的立场。
形式运算阶段(11岁及以上)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具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考虑到道德问题更多的因素。
他们能够理解道德规则的灵活性和相对性,并开始自主地做出道德判断。
儿童在这个阶段会将道德观念和个人价值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
儿童情绪管理小组前后测
儿童情绪管理小组前后测1. 介绍儿童情绪管理小组前后测是一项针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评估活动。
情绪管理是指儿童在面对不同情绪时,能够有效地表达、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及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情绪管理能力对儿童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儿童建立自信、增强自我控制、提高社交技能等。
本次前后测的目的是通过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评估,了解他们在参加儿童情绪管理小组前后的变化情况,以及评估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前后测的对比,可以评估小组活动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并为今后的教育和干预提供参考。
2. 测量工具为了准确评估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变化,我们使用了以下测量工具:2.1 情绪观察量表情绪观察量表是一种用于记录儿童情绪表现的工具。
通过观察儿童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表现,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不同情绪的反应和表达方式,以及是否能够适当地调节情绪。
情绪观察量表包括一系列描述性的情绪表现,如愤怒、悲伤、快乐等,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如哭泣、笑、退缩等。
评估者根据观察情况,将每一项情绪表现进行评分。
2.2 情绪自评量表情绪自评量表是一种让儿童自己评估自己情绪的工具。
通过让儿童选择与自己当前情绪最相符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自己情绪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情绪自评量表包括一系列描述性的情绪表现,如生气、伤心、开心等,儿童需要选择其中一项与自己当前情绪最相符的描述。
评估者根据儿童的选择,进行情绪自评的评分。
2.3 情绪管理问卷情绪管理问卷是一种让儿童评估自己情绪管理能力的工具。
通过让儿童回答一系列与情绪管理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自己情绪的认知、理解和调节能力。
情绪管理问卷包括一系列与情绪管理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应对生气、如何安慰自己等。
儿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答案。
评估者根据儿童的回答,进行情绪管理能力的评分。
3. 测量过程为了进行儿童情绪管理小组前后测,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1 前测在儿童参加情绪管理小组之前,我们先进行前测。
儿童情绪成长小组前测后测
儿童情绪成长小组前测后测介绍情绪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感受和体验,而儿童的情绪成长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儿童情绪成长小组前测后测被设计出来。
本文将探讨该小组的目的、方法和预期效果。
小组目的儿童情绪成长小组的目的是帮助儿童提高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儿童将学习如何识别不同的情绪,了解情绪的起因和影响,以及学会有效地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包括儿童、家长和专业辅导员。
儿童作为小组的核心参与者,他们将通过与其他儿童的互动和专业辅导员的指导,提升情绪成长的能力。
家长的参与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儿童在小组外的情绪成长。
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将以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和绘画等形式展开。
以下是小组活动的具体内容:1. 情绪识别游戏通过玩情绪识别游戏,儿童将学会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表达,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他们将学会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来推断情绪。
2. 情绪起因和影响的讨论小组成员将一起讨论情绪的起因和影响。
他们将分享自己在不同情绪下的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情绪对他们自身和他人的影响。
3. 情绪调节技巧的学习专业辅导员将向儿童介绍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寻求支持等。
儿童将学会如何利用这些技巧来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儿童将模拟不同情境下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方式。
他们将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挑战。
5. 情绪绘画儿童将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画画,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人的作品来理解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
前测和后测为了评估小组对儿童情绪成长的影响,将进行前测和后测。
以下是前测和后测的内容:前测•情绪识别能力测试: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人物表情,儿童将被要求识别出对应的情绪。
•情绪起因和影响问卷:儿童将填写一份问卷,回答关于情绪起因和影响的问题。
儿童情绪成长小组前测后测
儿童情绪成长小组前测后测
摘要:
1.儿童情绪成长小组的简介
2.前测后测的含义和目的
3.前测后测的具体内容
4.前测后测的结果分析
5.对儿童情绪成长的启示和建议
正文:
儿童情绪成长小组是一个致力于帮助儿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的团队。
他们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课程,帮助儿童学会如何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
前测后测是儿童情绪成长小组常用的一种评估方式。
前测是在活动或课程开始前对儿童进行的情绪能力测试,后测则是在活动或课程结束后再次进行的情绪能力测试。
通过前后的对比,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儿童在情绪管理方面的进步情况,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依据。
前测后测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儿童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评估。
在测试中,会采用一些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比如情绪识别测试、情绪表达测试、情绪调节测试等,以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根据前测后测的结果,儿童情绪成长小组可以对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他们在情绪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此基础上,他们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儿童进一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如果发现儿童在情绪表达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可以建议儿童参加一些相关的课程或活动,比如情绪表达训练、角色扮演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总的来说,前测后测是儿童情绪成长小组进行情绪管理能力评估和指导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实验报告
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实验报告道德判断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人们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
而儿童作为社会的未来,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探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情况。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的对象是6-8岁的儿童,实验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道德判断的情境实验,第二部分是道德判断的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实验的情境是这样的:实验者给儿童讲述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然后实验者会问儿童这个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故事的内容如下: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去公园玩。
在公园里,小明看到了一个小孩的玩具车,他非常喜欢,就把它拿了过来。
小红看到了,告诉小明这是别人的玩具车,不能拿走。
但是小明不听,还是把玩具车带回了家。
请问小明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第二部分实验是问卷调查,问卷中包含了一些道德判断的问题,例如:如果你看到别人掉了钱包,你会怎么做?如果你的朋友做了坏事,你会不会告诉老师?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6-8岁的儿童对于道德判断的能力正在逐渐发展。
在实验中,大部分儿童认为小明应该受到惩罚,这表明他们已经能够区分对错,并且能够对不道德的行为做出评价。
2. 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
在实验中,女孩的道德判断能力比男孩更强,年龄越大的儿童道德判断能力也越强。
3. 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与家庭教育有关。
在实验中,家庭教育水平高的儿童道德判断能力更强,这表明家庭教育对于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正在逐渐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包括性别、年龄和家庭教育等因素。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儿童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促进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家庭中学会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道德心理学研究方法
访谈法的分类
直接---间接 非结构性----结构性-----半结构式 个别----集体
对偶故事法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去吃饭, 就去开餐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 有一个盆子,盆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倒了盆叫亨利的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
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归因 道德情感(移情、情境) 道德行为
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
理论或思辨研究的方法:弗洛伊德、艾里克森 (现象学)描述性的方法: 观察 个案 访谈 实证性的研究方法: 测量、 评定、 实验
1、道德认知的研究
1.1访谈法: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 柯尔伯格:两难问题法(MJI) 1.2 纸笔测验: 莱斯特:确定问题测验(DIT) 乔治·林德:道德判断测验(MJT)
医生的困境
一个妇女患了癌症而且没有任何治愈的希望。她非常痛苦
而且虚弱到大剂量的像吗啡那样的止痛药也足以使她致命。当
她稍微有点力气的时候,她请求医生给她足够的可以致命的止 痛药。她说她再也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了,而且无论如何都会 死的。医生遵照了她的意愿。
道德情感的研究(移情、情境)
实验法 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巴利、拉塔内:旁观者效应
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 漠。
道德行为的研究
班杜拉等:攻击反应实验 沃尔斯特抗拒诱惑实验
1961年,班杜拉等人进行了攻击反应实验, 被试为72名3-5岁的儿童。每次实验者将 一名儿童带入实验室。实验室内的一角放有 玩具娃娃和一些修理工具,一个成人站在那 里。在一种条件下,儿童看到成人拿起玩具 娃娃,拳打脚踢。同时还喊着:“打你的鼻 子”,“打倒你”。在另一种条件下,儿童 看到成人
道德判断访谈法(MJI)
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教育科学学院06级应用心理莫丹、刘小旭、于娟、马达1实验目的道德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成份,道德心理及其发展己成为教育发展心理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20年来,西方道德心理研究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研究者们日益将视角转向了儿童的道德情绪发展,他们力图通过研究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动向。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者们通过考察儿童在道德情境中对情绪以及引起情绪的原因的判断来揭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与规律[1]。
此次实验设计我们对道德判断与情绪判断进行了分离,从一个侧面探讨儿童道德认知、道德情绪情感及道德行为之间的内在发展关系,研究探讨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并找出其发展规律,从而为幼儿道德教育特别是正面引导和教育进一步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2实验原理2.1 儿童道德发展的早期研究道德心理及其发展的早期研究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
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细致的研究,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经由前道德到他律道德再到自律道德的发展里程。
50年代末期,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进一步丰富、充实了皮亚杰的研究成果。
经过他本人三十多年的努力工作,柯尔伯格建构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模式。
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柯尔伯格将皮亚杰的道德认知理论扩充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把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划分成前习俗道德、习俗道德及后习俗道德三个基本阶段。
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对于相同文化中的儿童道德发展具有普遍性,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中也获得了广汪的跨立化。
从这些早期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一,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即道德认知方面。
在道德发展理论中,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其二,研究大多采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故事法创设儿童熟悉的情景,从他们对不同情境的道德推理与判断中揭示其道德发展的心理机制。
2.2 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研究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Judgment and Attribution of Moral Emotion)研究兴起于70年代末期,该研究一方面继承了早期道德研究的优点,研究中广泛采用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联的道德情景故事,研究者们企图探索在不同的道德情景中,一个人对他人的情绪体验,并对使他人产生情绪体验的情景作出原因推论,即对道德情绪盘作出归因;另一方面,与早期研究不同的是,研究者并不注重儿童作出哪一水平的道德判断,他们关注的是儿童作出这种情绪判断的原因,以此找出儿童道德发展的情绪、情感动力。
研究发现,不同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对“情绪归因”的解释和界定不尽相同。
西方的研究者们认为,情绪归因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个人对他人的情绪体验,并对使他人产生情绪体验的情境作出原因性解释和推断,即对情绪作出归因[2]。
而另外的一些研究者则认为,情绪归因就是指个体根据他对行为当事人情绪反应的知觉,根据他对行为当事人所处情境的理解所作出的情绪原因的一种推理[3]。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虽然研究者们对情绪归因的界定不尽相同,但从中可以看出,“情绪归因”具有一些基本的特点:首先,情绪归因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中。
这种情境既可以是一般情境,又可以是某种特定情境,比如犯过情境、亲社会情境、成败情境等;其次,情绪归因是一种认知归因。
[4]以往的情绪归因研究就是考察个体对情绪体验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断,即是什么引起了这些情绪体验。
按照情绪的功能主义理论观点,情绪是一种重要的内部监导系统,它有评价事物和推动行为的作用,不同的道德事件所引起的情绪反应不同,而人们对情绪反应的预期则可影响到其行为决定。
例如,一个人如果预期某行为会使自己感到愧疚,他将放弃这一行为。
因此,从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的角度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能够更为有效地揭示儿童道德发展的内部机制,这一点己经为大量的研究所证实[5-11]。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始于“快乐的损人者”(Happy Victimizer)现象即“儿童虽然知道损人行为不对,却认为损人者会感到高兴”。
它是研究儿童道德情绪归因问题的一个新的方法和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对道德情绪归因定向的一种解释。
这一现象表明,年幼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体验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情绪判断中逐渐将道德因素考虑在内,因此这一现象随年龄增长有所减弱。
尽管研究结果表明,“快乐的损人者”现象在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然而,不同的研究者对此所揭示的判断与归因模式并不相同,有时甚至相反[12]。
2.3 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的特点与发展规律Barden R等人的研究表明,年幼儿童倾向于推断成功的犯过者会体验到愉快的情绪,失败的犯过者会体验到难过的情绪;而年长的儿童则不管犯过者的行为成功与否,认为他们都将体验到难过、羞愧、内疚的情绪。
分析发现,年幼儿童在情绪归因时依据的是行为的结果,而年长儿童依据的则是是否违反了道德准则,因此儿童道德情绪归因是由“结果定向”向“道德定向”发展[13],这一规律得到了Nunner-Winkler等的实验支持[13]。
Yuill从行为动机和结果的匹配关系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年幼儿童的情绪归因是结果定向的,但年长儿童的情绪归因需要考虑对行为者意图的理解,是意图定向。
此后,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提出儿童道德情绪归因应该遵循“结果定向———意图定向———道德定向”的发展规律。
年幼儿童(3岁)认为情绪由行为结果的客观价值决定,而对年龄稍长的儿童(5—7岁)来说,情绪是由个人意图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最后,年长的儿童(10岁)在情绪归因时考虑的是道德因素6。
我国一些学者的实验研究也支持了Yuill的研究结论[1,2]。
但Lourenco并不完全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在情绪归因上,4—8岁儿童都以结果定向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归因的可变性增多,除结果定向和基本上获得一致认同的道德定向外,还有移情定向(儿童表现出对受害者身体伤害及损失的关心或者对故事情境的关心)、外部惩罚定向(儿童将行为的结果归咎于行为本身的客观价值,反应偏向于结果,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外部惩罚)等[13,1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年幼儿童的道德情绪归因是结果定向,这一点获得了几乎所有研究的支持,但年长儿童的道德情绪归因表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除道德定向外,意图定向、移情定向以及外部惩罚定向等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
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的转折年龄虽然受到情境、动机与结果的匹配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时间不一,但大体可以确定是在6—8岁这个阶段。
即3—6岁的儿童在情绪归因时倾向于结果定向,而8岁以上的儿童则倾向于道德定向、移情定向等多样化定向。
2.4 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的影响因素2.4.1道德情境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们选用最多的是犯过情境,比如偷拿他人的东西、伤害他人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的研究者就提出,研究只采用犯过这一情境似乎不够全面,因此把犯过情境和抗诱情境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又有研究者指出以犯过情境来推断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有失偏颇,与犯过情境相比,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面临大量的亲社会情境。
在亲社会情境中儿童的情绪归因定向应该与犯过情境中是吻合的,但是情绪判断却正好相反,有关的实验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
当然,也有人认为把犯过和亲社会情境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揭示情绪归因的本质。
我们认为单一情境只能反应情绪归因的一部分特点,为了从总体上把握儿童道德情绪归因问题,跨情境设置是比较合理的。
2.4.2行为动机与结果的匹配关系早在1984年,Yuill就从行为动机和结果的匹配关系上考察了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情绪归因,结果表明, 3岁和5岁儿童尚不能区分动机与结果相匹配和不相匹配这两种情况,直到7岁,儿童才具有这种情绪归因能力[3]。
而Nunner-Winkler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5岁儿童就能区分动机与结果的匹配关系,这与Yuill的结论略有不同,与此同时Nunner-Winkler等还考察了经验因素、具体获益因素对情绪归因的影响[2,15]。
我国研究者的验证性实验表明,行为动机与结果的匹配关系对儿童的情绪判断、情绪归因以及情绪归因定向发展的转折年龄都有一定影响。
2.4.3社会认知因素情绪归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过程,因此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发展这一变量是情绪归因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首先,儿童对行为动机和意图的理解能力及其发展会影响情绪归因,这在上面已经论述;其次,儿童社会归因能力的发展变化也是影响情绪归因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认知因素;最后,儿童对复杂情绪的理解能力及其发展也会影响到他的情绪归因[15]。
3实验假设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很早就具备了某些复杂的道德知识,他们能够区分道德准则与社会习俗的违规[16]。
而为什么幼儿的认知性道德知识并没有导致相应的情绪性产生呢(如期望犯过者感到难过而不是高兴)?对于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究竟该作如何解释?曾经有研究指出,“年幼儿童有能力理解和组合刺激中的多维信息,这是一个基本假设”。
[7]柯尔柏格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儿童不会将自律性因素整合到道德判断中去,他们的道德判断以享乐主义和内在的特性如服从权威与害怕惩罚为基础[4]。
这是否说明“快乐的损人者”模式并不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上面的分析,本研究假设: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是一个“高兴—害怕—难过”的三级判断,其归因模式为“个人定向—惩罚定向—道德定向”。
通过综合考察儿童对意图的理解及其对道德的认知。
首先,年幼儿童认为犯过者将为其成功的行为结果感到高兴,其情绪归因为结果依存[16]。
其次,在作出难过、内疚等消极的情绪判断前有一个过渡期,儿童认为犯过者会为其行为结果而感到担心或害怕。
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理论表明,年幼儿童道德发展遵循服从惩罚与权威定向的规律,6岁左右的儿童在道德情绪判断中既受行为结果影响又要考虑行为者的意图,在意图与道德冲突中儿童选择了折中的方法。
最后,年长儿童在判断与归因中全面考虑道德因素,因而对犯过者会作出难过、内疚等消极的情绪判断,在归因中以道德定向为主。
4实验过程4.1 被试实验被试分别为4、6、8岁儿童各20名,各组平均年龄为4岁、6岁和8岁,男女比例各半,从桂林市两所普通幼儿园和小学随机抽取。
4.2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本实验采用与儿童实际生活密切相联的故事情境,用临床访谈的方法进行。
实验材料为Nunner-Winkler设置的小故事[8]。
为了使幼儿正确理解故事内容,我们给每个故事都配上三张相应的图片(15×10cm)说明,用图画的形式描述出故事的全过程。
同时,按道德侵犯的程度将故事情境人为分成三类:①说谎情境,②偷拿情境,③身体伤害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