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一——“对写法”

合集下载

古典诗词中的“对写法”

古典诗词中的“对写法”

古典诗词中的“对写法”“对写法”有人又谓之“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所谓的“主”,指抒情的主体,即抒情主人公;所谓的“客”,指抒情的对象,即抒情主人公情之所指的人或物。

诗人在表达主观情感的时候,往往不从自身写起,而是把抒情主体“我”放在客体的位置,把客体放在抒情主体的位置,假想客体对“我”的思念、牵挂、留恋、期待等复杂的情感。

明明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是对方不忘自己;明明是自己孤独难耐,却说是对方盼望团圆;明明是自己不忍离去,却说是对方难以割舍……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

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儿,现在诗人却从对方落墨,想象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而孩子还不懂得母亲为何要思念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即以妻子望月的神态和姿式衬托她对丈夫的思念,又通过对妻子的心理展示,细腻地传达离情别意,这也正是作者心理的真实流露。

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的最后两句采用“对写法”,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却说故乡的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上增添新的白发。

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诗的一、二句叙事写景暗含惜别之情,三、四句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消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

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表现对方因思友而产生的愁绪又深又浓。

对写法诗歌鉴赏

对写法诗歌鉴赏

对写法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常见表现手法,主要通过描述对方的行为、情感或心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念。

这种手法常常使用虚拟的场景和情节,通过想象和象征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对写法诗歌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情感表达:对写法通过描述对方的行为、情感或心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念,因此,情感表达是鉴赏对写法诗歌的重点之一。

要从诗中感悟到诗人的思念之情、渴望相聚的情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痛苦和无奈。

2. 场景描绘:对写法常常使用虚拟的场景和情节来表达情感,这些场景描绘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要从诗中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场景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以及这些场景所表达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3. 语言技巧:对写法诗歌的语言技巧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要从诗中感受到诗人所使用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语言的节奏、韵律和形象感。

4. 思想主题:对写法诗歌的思想主题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要从诗中思考到诗人所表达的人性、命运和人生意义等主题,以及这些主题所体现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

总之,对写法诗歌鉴赏需要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主题和象征意义,以及领悟诗人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和文化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对写法诗歌的美妙之处。

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

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





关注几首诗歌 1、赠内人(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2、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3、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答案】 (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 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 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 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 远。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 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 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 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 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诗人本欲表达自己 渡荆门送别 对某物的一种情感,但 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 李白 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的物上,表面上看是移 情别恋,而实质上作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对此物的眷顾更深,感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情也更真,能够受到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倍增情感”的效果, 这就是诗词中“对写法” 的一种表现形式。
练练手检测 (一)、故园之思
1移情于物
(二)、兄弟之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移情于人
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 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 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 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 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 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 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 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 回味和遐想。这是诗词中 “对写”艺术手法的最常见 的一种表现形式,常常使用 一些诸如“忆”“想 得”“遥知”“遥怜”之类 领字来结构全篇。

(完整版)对写法

(完整版)对写法

对写法古代思亲思乡诗中有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这种方法称之为“对写法”。

此种写法的好处是行文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表达情感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试举例赏析。

乙亥岁除渔梁村宋黄公度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这首《乙亥岁除渔梁村》写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农历为乙亥年。

这年十月,专横跋扈、卖国投降的秦桧死了,群臣纷纷起来揭露他的罪恶,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

公度在这年十二月奉诏回临安。

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山下的渔梁村(今福建浦城县西北)。

逆旅逢佳节,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写自己多年来仕途奔波,宦海沉浮,阅历很多,仿佛是谙练世情,老马识途,却又觉得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未免有茫茫身世之感。

当看到年复一年,时光流逝,而功业未就,老大无成,又有岁月蹉跎,流年虚度的嗟叹。

除夕夜本该是合家团圆的夜晚,但这时诗人客居他乡,只好到梦境中去寻求家人团聚的欢乐,却被爆竹声惊醒了。

在漫漫的长夜中,诗人独自伴着昏暗欲灭、摇曳不定的灯光,听着窗外传来的辞旧岁的爆竹声,更觉得旅况的孤单寂寞,叫人心碎,又添新愁。

在诗句中,“爆竹“渲染了节日的气氛,“残灯”、“永夜”又刻画环境的凄凉,从中我们不难悟出诗人旧愁添新愁的内涵。

接着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天气,“云容山意商量雪”描绘雪意浓酣,垂垂欲下的客中实景,进一步映衬游宦在外的艰辛和飘泊羁旅的寂苦,“柳眼桃腮领略春”句又联想到腊尽春来,春回大地的旖旎风光。

“柳眼”指初生的柳叶,“桃腮”指桃花,从岁末欲雪到春光明媚,在时间上有一个大的跨度,但诗人却用对偶的手法,把不同时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通过对比来增加境界之美,从而表达了他在长期贬谪之后,终于盼来了重新起用的喜悦心情。

同时还可以看出他对这次临安之行充满了希望,因为残冬将尽,春天将临,他可以尽情领略“桃红柳绿”的春色,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中的“对写法”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中的“对写法”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中的“对写法”高考语文复习:古诗中的“对写法”表现新情的古诗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对写法。

所谓“对写法”,就是明确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并不直接描述,而是从对方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五年(756)。

这年的六月,安禄册兵破潼关,玄宗仓皇奔蜀,七月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改元至德。

其时,诗人杜甫正携家避难,暂置鹿阝州的羌村,本人则只身去灵武,途中不幸被叛军掳至长安。

八月,杜甫在长安望月思家,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五言律诗。

诗一开头,就点出了诗人思念鹿阝州亲人这个主习题。

但诗人并不直接从自己方向落笔,而是从对面设想着笔:“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

”写妻子望月思念自己的情形。

第二联通过“未解忆长安”的小儿女,进一步衬托出妻子的孤寂。

第三联笔锋一转,从想象中正面描写妻子月下久伫的动人形象,进一步映衬妻子思念自己的深情。

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结束这种相思之苦的愿望。

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鹿阝州的妻子和儿女,诗人却从对面落笔,写鹿阝州的妻子在月光下思念羁居长安的丈夫。

诗人巧用对写法,把他们夫妻之间缠绵悱恻的感情表达得委婉动人。

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体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就说着远行人。

”冬至在唐代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

一、二句交代诗人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冬至这个佳节,孤灯一盏,形影相吊,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溢于言表。

三、四句诗人不从正面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里人如何思念自己的情景。

家里人深夜还没有入睡,围坐在灯下,惦念着远行的游子。

诗人运用对写法,把自己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表达得蕴藉深沉,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落笔对面显深情——兼谈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ZHUAN)

落笔对面显深情——兼谈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ZHUAN)

落笔对面显深情——兼谈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ZHUAN)“对写法”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

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

这种“主客移位”的方法,使得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

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一、落笔对方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这是诗词中“对写”艺术手法的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常常使用一些诸如“忆”“想得”“遥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清人浦起龙谈到这首诗时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这两句话,突出点明了此诗所采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对写法”。

天宝十五年,杜甫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

当时其妻小寄居在鄜州羌村。

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此诗之妙,在于从对方(妻子)写起,使意思深入一层。

首联想像妻子思念自己的情形:“闺中”指代自己的妻子;颔联以“长安”代指流落到长安的自己;颈联进一步猜想妻子在夜已深的情况下,凝神久久望月的情景: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尾联以美好的祝愿作结,意味隽永。

备受欣赏的是颈联描绘的情景:妻子夜不能寐、辗反侧、黯然伤神,自己也不禁伤心落泪。

巧用“对写法”,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将夫妻间真挚而深沉的爱恋表达得淋漓尽致。

无怪后人称《月夜》:“五律至此,无忝称圣矣。

”又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往今来,漂泊异地的游子,羁縻他乡的旅人,读这首诗时,都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一——“对写法”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一——“对写法”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一——“对写法”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一——“对写法”在表现怀人主题的诗歌中,为了更好地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诗人往往借助于一种较为特殊的表现手法——“对写法”。

所谓“对写法”,就是诗中主人公明明在苦苦思念对方,但诗人却不进行直接的描述,而是从对方的角度入手,将这种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对写法”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诗经》。

《周南·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的闺怨诗作。

第一章写思妇思念远在他乡的征人:“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后三章则以思家念归的征人口吻来写,反复铺陈他在旅途中的辛劳和愁思,从而将思妇怀人的惆怅之情从征人思归这一角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到了唐代,用对写法写成的怀人之作更为多见。

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___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

而诗人蹊径独辟,想像兄弟们重九相偕登高、遍插茱萸时因感到少了客居在外的自己而倍生思念之情。

这一写法,不仅有新意,而且把诗人思念兄弟的情意表达得曲折而浓郁。

___的《除夜作》讲述了除夕之夜,一家欢聚,而诗人却身居客舍,远离家人,只能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

承前一、二两句,诗人似乎应该倾吐此刻的思乡之情了。

可是,诗人笔峰一转,撇开自己,从千里外的家乡写起:“故乡今夜思千里。

”“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

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另一种表现。

___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描写了在邯郸驿里逢冬至的情景。

诗人抱着膝盖坐在灯前,想象着家中的亲人也在这个深夜坐着,说着远行人的故事。

这种对写法的运用,让诗人在思念家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

对写法

对写法
无可奈何。这一曲笔, 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 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二、移情于物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诗人不说自己思念 故乡,而说故乡水 恋恋不舍地一路送 “我”远行,怀着 深情厚意。从对面 写来,越发显出自 己深切的思乡之情。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对写法,诗人表面 上写黄莺不舍自己 离去,在挽留中凄 然啼别,采用拟人 化手法,移情于物, 实际上是表达自己 对湖上亭的依恋之 情。
《从军行七首》(其一)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 人思念亲人、怀恋乡 王昌龄 土的感情,却从对面 写来:不直说征夫对 烽火城西百尺楼, 妻子的思念有多么苦 切,而说他想到妻子 黄昏独坐海风秋。 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 自己而忧愁伤心,夫 更吹羌笛关山月, 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 无那金闺万里愁。 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
诗词表现手法之对写法
主客移位 落笔对方,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 更加含蓄深沉。
一、移情于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四两句诗人改变 写作角度,不再写自 己如何思念亲人,而 是由对面写来,想象 家中弟兄重九相偕登 高、遍插茱萸时因感 到少了旅居在外的自 己而倍生思念之情。 诗人运用对写法,把 对兄弟的思念情意表 达得曲折而浓郁。

诗词鉴赏手法之对写法

诗词鉴赏手法之对写法

发展前景
随着诗词创作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写法将有更广阔的 发展空间,为现代诗词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二:对写法的传承与普及
传承价值
对写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 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应当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
普及途径
通过举办诗词比赛、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诗 词的欣赏水平和创作能力,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对写法 的技巧和精髓。
可能影响诗歌美感
02
对写法可能会打破诗歌的和谐和美感,使诗歌显得过于复杂和
混乱,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可能过于强调对比
03
对写法可能会过于强调对比和反差,使诗歌显得过于刻意和做
作,失去自然和真实的美感。
05
对写法的实例解析
李白的《静夜思》
总结词:隐喻象征
详细描述:李白在《静夜思》中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月光比喻为故乡的 思念,通过描绘月光的皎洁和清冷,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情景交融
将景物与情感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意 境。
寓情于景
通过景物的描写,暗示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表达情感
1 2
直接抒情
通过直接表达情感,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
间接抒情
通过描述景物或事件,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
3
对比抒情
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情感,突出诗人的情感和态 度。
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
通过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 象或事物。
详细描述
比喻对写法是一种常见的诗词鉴赏手法,诗 人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 个相似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来突出它们 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 想。例如,诗人可以通过比喻将爱情比作花 朵,来表达爱情的美丽和珍贵。

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

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

“对写法”是我国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在中学诗歌鉴赏中常常碰到。

所谓“对写”,是指抒情主人公有意撇开自己,从对方着笔,虚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形象真挚的表达自己的思念怀想,将深沉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真切动人,使诗歌意境更显深邃。

运用此法,可以收到一石二鸟之效,得一击两鸣之功,能极大的增强抒情力度,丰富诗歌意境。

如唐代诗人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的构思巧妙之处就在于运用了对写法。

诗人搬家之际,湖上亭的一草一木如此深情,柳条藤蔓牵住衣襟,黄莺更是不舍以至啼鸣。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借景和物抒情,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深深依恋,诗趣盎然。

再如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

两相对照,不觉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有着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袭人。

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惯常写法诗人应要倾吐此刻的悲凉心绪了,可是,诗人却又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

”其实,这也正是“我”“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

可见,对写法可使诗作含蓄蕴藉,别具韵味,耐人咀嚼,这就有必要对“对写法”的特点加以探讨。

一.巧用衬托,虚实相生古诗中有不少诗句是将设想之境与当前之境进行对比或衬托,以虚衬实,来抒发心中的情怀。

而这种设想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比直接写自己来得委婉、曲折,但感情却达到了双向交流的结果。

具体的意象,典型的细节,虚实的意境与衬托的手法结合在一起,使诗歌感情显得更加深沉,更加动人,艺术感染力更强。

如唐代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首两句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了将士忠勇敢战的献身精神,尾二句笔锋一转,不再写将士,也不写自己感慨,而匠心独运的写闺中妻子仍然梦着已成白骨的丈夫。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对写法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对写法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对写法1问:什么是对写法?答: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作翻进一层的写法,。

属于虚写,能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的空间,感情抒发得更加真挚感人。

2苏幕遮 [ 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问:词的下阙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答:“五月渔郎相忆否?”这句话使用了对写法,即想象对方的行为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在这盛夏的五月曾经在一起钓过鱼的老朋友们,你们是否想念我呢?从“鱼郎”思念自己的角度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想象为虚,眼见为实,从而使诗歌做到虚实结合,令人遐想不已。

3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这首诗的三、四句使用了怎样的创作手法?答:“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使用了对写法,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写节日之际,家人深夜围坐在一起,念叨着我这个漂泊在异乡的游子,!“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这样抒发思亲之情更有创意,也更加感人。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问:此诗的三、四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答:诗歌的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

三、四句使用了对写法,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

诗人遥想的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

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

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这就曲折有致的表达,有新意,也有深情。

5唐·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诗词鉴赏手法之对写法

诗词鉴赏手法之对写法

THANKS
在对写法中,作者通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而是 通过描述他人或景物的形象和情感来间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 思想。
特点
间接性
对写法不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而是通过描述他人或景物的形象和情感来间接传达 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形象性
对写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为主,通过细腻地刻画人物或景物的形象和情感来感染读者,使读 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虚实结合
对写法中,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或景物形象通常是虚实结合的,即既有真实的描写,也有虚 构的成分,以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02
对写法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对写法起源于古代诗词,可以追溯到《诗经》和《楚辞》 时期。
在古代,对写法被广泛应用于抒情和表达思想,成为诗词 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
发展历程
在唐宋时期,对写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成为文人 墨客表达情感、感悟人生的常用手法。
总结词
通过描写春雨的细腻与周围环境的静谧,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详细描述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巧妙地运用了对写法,将春雨的细腻与周围环境的静谧相 互对比,突显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春雨的细腻和柔和,以及 周围环境的静谧和安宁,表达了他对春雨的深深喜爱。
《登高》中的对写手法运用
总结词
明清时期,对写法的运用更加广泛,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魅 力的艺术风格。
现状
现代诗词创作中,对写法仍然被广泛运用,成为表达情感 、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写法在当代诗词创作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诗词 爱好者所喜爱和推崇。
03
对写法的应用范围和场景
文学创作
01
丰富文学表现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对写法”技巧

古典诗词中的“对写法”技巧

古典诗词中的“对写法”技巧古典诗词中的“对写法”技巧"对写法",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主客移位。

诗人思乡怀人,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将作者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

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一、落笔对方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前两句是“直写法",使"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最能表现客人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后两句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对写法",笔锋陡转出新:反过来写自己"遥想"这一天,"兄弟"们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人"的心理活动。

从而烘托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使诗意反复跳跃,既朴素自然,又含蓄深沉,情感曲折有致,更浓郁,更鲜明。

二、移情于物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的物上,表面上看是移情别恋,而实质上作者对此物的眷顾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受到"倍增情感"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对写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戎昱在搬家时所作的一首七绝。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全诗如童话般的意境。

对写法

对写法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之,“对写法”是诗人在诗 歌结尾翻空出奇的写作技法,它突 破了传统的、直抒胸臆的写法,不 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展 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对方着笔, 描写对方的动作、情态、语言,表 面上看是写对方,实际上是表现自 己怀人思乡的真挚情感。以“彼” 写“此”。言在“彼”而意在 “此”。既明快有力,又含蓄委婉、 耐人咀嚼。
由《涉江采芙蓉》 谈古典思乡诗中的“对写法"
“对写法”是古代怀人思乡诗 中的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 人自己怀人思乡,在诗中却撇开自 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 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内 心真挚的情感。这种“主客移位” 的写法,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意蕴。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蓖少一人。 高适在他的《除夜作》诗中也巧妙地使用了 “对写法”。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自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半,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对写法

对写法

对写法古代思亲思乡诗中有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这种方法称之为“对写法”。

此种写法的好处是行文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表达情感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试举例赏析。

乙亥岁除渔梁村宋黄公度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这首《乙亥岁除渔梁村》写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农历为乙亥年。

这年十月,专横跋扈、卖国投降的秦桧死了,群臣纷纷起来揭露他的罪恶,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

公度在这年十二月奉诏回临安。

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山下的渔梁村(今福建浦城县西北)。

逆旅逢佳节,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写自己多年来仕途奔波,宦海沉浮,阅历很多,仿佛是谙练世情,老马识途,却又觉得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未免有茫茫身世之感。

当看到年复一年,时光流逝,而功业未就,老大无成,又有岁月蹉跎,流年虚度的嗟叹。

除夕夜本该是合家团圆的夜晚,但这时诗人客居他乡,只好到梦境中去寻求家人团聚的欢乐,却被爆竹声惊醒了。

在漫漫的长夜中,诗人独自伴着昏暗欲灭、摇曳不定的灯光,听着窗外传来的辞旧岁的爆竹声,更觉得旅况的孤单寂寞,叫人心碎,又添新愁。

在诗句中,“爆竹“渲染了节日的气氛,“残灯”、“永夜”又刻画环境的凄凉,从中我们不难悟出诗人旧愁添新愁的内涵。

接着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天气,“云容山意商量雪”描绘雪意浓酣,垂垂欲下的客中实景,进一步映衬游宦在外的艰辛和飘泊羁旅的寂苦,“柳眼桃腮领略春”句又联想到腊尽春来,春回大地的旖旎风光。

“柳眼”指初生的柳叶,“桃腮”指桃花,从岁末欲雪到春光明媚,在时间上有一个大的跨度,但诗人却用对偶的手法,把不同时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通过对比来增加境界之美,从而表达了他在长期贬谪之后,终于盼来了重新起用的喜悦心情。

同时还可以看出他对这次临安之行充满了希望,因为残冬将尽,春天将临,他可以尽情领略“桃红柳绿”的春色,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一——“对写法”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一——“对写法”
古典诗词“对写法”例说
在表现怀人主题的诗歌中,诗人为了更好地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往往借助于一种较为特殊的表现手法“对写法”。

所谓“对写法”,就是诗中主人公明明在苦苦思念对方,诗人却不进行直接的描述,而是从对方着笔,将这种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对写法”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诗经》。

《周南·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的闺怨诗作。

第一章写思妇思念远在他乡的征人:“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后三章则以思家念归的征人口吻来写的,反复铺陈他在旅途中的辛劳和愁思,从而将思妇怀人的惆怅之情从征人思归这一角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到了唐代,用对写法写成的怀人之作更为多见。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在构思上,诗人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却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

三、四两句诗人蹊径独辟,想像兄弟们重九相偕登高、遍插茱萸时因感到少了客居在外的自己而倍生思念之情。

这一写法,不仅有新意,而且把诗人思念兄弟的情意表达得曲折而浓郁。

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之夜,一家欢聚。

而诗人却身居客舍,远离家人,只能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

承前一、二两句,诗人似乎应该倾吐此刻的思乡之情了。

可是,诗人笔峰一转,撇开自己,从千里外的家乡写起:“故乡今夜思千里。

”“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

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另一种表现。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体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就说着远行人。


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此时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

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

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写“思家”之情的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像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

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

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三五月明之夜,诗人身在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念鄜州的亲人,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题为《望月》,诗人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是“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诗圣不落窠臼,自出机杼,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诗的前三联,全从对面写来,只写妻子“独看”
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尽含其中。

两地望月,一样相思,“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离乱的深沉悲哀。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是一首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
情。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

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

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作为诗余的词,在思乡怀人的作品中同样也有“对写法”的运用。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中,有“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其妙处全在摹拟“对想”:本是诗人自家登楼,极目天际,却偏写故园闺中之佳人,也应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之归来!这样写来,自是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

[思考链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请找出本诗中运用对写法的诗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
“洛阳亲友如相问”句运用了对写法,辛渐要回洛阳,诗人明明托他问候洛阳亲友,而诗人却转换笔锋写洛阳亲友对自己的询问,构思新颖,把对亲友
关切之情表达得婉曲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