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下黔之驴教案2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黔之驴》教案2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黔之驴》教案2

《黔之驴》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

2.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驴,在人们眼中,仿佛只知整天拉车、拉磨,是一种驯良的动物。

殊不知它也曾让百兽之王老虎心惊胆寒而远远逃遁。

只不过因为它没有把握这大好机会,一步步丧失了自己的优势,终成为老虎的盘中餐、腹中食。

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柳宗元的寓言故事《黔之驴》。

二、整体感知1.感知全文。

(1)齐读全文,矫正字音,如慭(yìn)、狎(xiá)、踉(liáng)、(hǎn)。

(2)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全文意思。

(3)学生质疑(学生对书未下注的部分生字难句可提出疑问)。

(4)师生共同解疑,教师提示应着重掌握的文言现象。

实词出近:接近,靠近。

胜:能承受。

技:技艺。

词类活用蹄:用蹄子踢。

(名词作动词)句式以(之)为神:把它当作神。

(5)朗读全文。

要求:朗读时体会词句含义,并想象具体的故事情节。

(6)即兴表演《黔之驴》。

具体安排:请两位学生分别饰演驴和虎,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表演。

(7)请学生当导演,对演员的表演进行指导。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对表演进行指导、评说。

①表演时,动作、神态、语言结合课文。

虎动作:见、窥、近、遁、视、近、荡倚冲冒、跳踉、大、断、尽神态:慭慭然、大骇、甚恐喜语言:技止此耳驴动作:一鸣、蹄之神态:不胜怒②驴与虎的关系变化,即虎是如何一步步进逼,驴是如何一点点丧失自己的优势的。

虎惧驴→虎识驴→虎戏驴→虎吃驴③虎与驴的形象分析虎: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勇于出击,战胜对手。

驴:没有自知之明,外强中干,虚张声势。

(8)再邀请两位学生表演,注意刚才“导演”所提的要求在表演中有无体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黔之驴教案2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黔之驴教案2苏教版

黔之驴一、教学重点分析驴、虎形象特点,理解寓意。

二、教学难点分析驴、虎形象特点,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背诵课文。

2.提问词语解释。

3.翻译课文。

【目标展示】分析驴、虎形象特点,理解寓意。

【新知研习】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 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虎后来又为什么吃掉驴?——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六个层次,(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3)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4)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6)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第一层,写虎被驴这个“庞然大物”所吓住,“以为神”三个字,把老虎的敬畏心理写活了。

下面极形象地用“蔽”、“窥”、“稍”等词,勾画出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底,又害怕的神态。

第二层,写虎渐渐出来靠近驴,“憖憖然”写出虎小心谨慎的样子,希望能摸清驴的底细而又小心谨慎的心理。

第三层,写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走,以为将要来咬自己了。

驴子不仅外形大,而是嗓门大,怪不得虎害怕。

但驴的叫只是它的本能,并没有对虎构成威胁,所以虎来来回回又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第四层,写虎日久天长,更加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驴子,在它周围走动,心有余悸,始终不敢向驴进攻。

第五层,写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来激怒驴子,看看驴还有什么本领。

果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蹄之”。

经过多日的调查研究,虎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自然非常高兴。

第六层,写虎吃掉了驴,取得了胜利。

这一层写得痛快淋漓,老虎威风大震,“跳踉大阚”,从动作、声音两个方面写出它一往直前的气势,终于把庞然大物的驴吃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黔之驴教案2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黔之驴教案2苏教版
2.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黔之驴形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性。
3.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内涵和文化背景,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文内容理解:黔之驴是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黔驴,因为自大而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理解黔之驴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2.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学生需要正确地读写和运用这些生字词,包括一些特殊的字词和成语。教师需要挑选出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2)生字词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还包括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读写和运用。教师需要挑选出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3)表达技巧学习:本节课的重点还包括让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例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并通过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技巧。
3.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例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5.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语言能力: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朗读、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课文中学习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1教学目标: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当素未谋过面的一只驴和一只老虎见面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一篇寓言故事。

2、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柳宗元?(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小结)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调任柳州刺史,逝于柳州,又称“柳柳州”。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

《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狠,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包括《临江之麋[mí]》《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

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其作品文学艺术价值极高,和韩愈合称“韩柳”,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山水游记散文“永州八记”流于后世。

著有《柳河东集》。

师: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二、分析新课1、导入:同学们,有一句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文章要多读才能领会其内容,尤其是文言文。

好,下面就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散读课文,读出感情注意节奏,还要注意手中的笔,也应该动起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让学生进行例子练习。

4.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2)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结合注释解释生词和短语。

2.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特点,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3.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黔之驴》教案2 (新版)苏教版 .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黔之驴》教案2 (新版)苏教版 .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黔之驴》教案2 (新版)苏教版
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计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能口译全文。

2、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3、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老虎的心理、动作描写来分析老虎认识驴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得到启示。

课时数:2
正文(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蔽、窥、遁、近、视(之)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
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
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
比喻仅有的一点
然大物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对此,你有什么看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之《黔之驴》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之《黔之驴》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之《黔之驴》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黔之驴》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寓意。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黔之驴》,使学生懂得诚实、自信和勇敢的品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黔之驴》的基本内容理解和主旨把握。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和人物形象分析。

2.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某些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对课文寓意和作者意图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课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课文《黔之驴》的作者和背景。

3.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黔之驴》,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问题。

3.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寓意。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4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第四章: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课文《黔之驴》的内容,绘制一幅故事情节的插图。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黔之驴》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反思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合作态度、沟通能力和贡献度。

6.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绘制的插图是否能够准确表达故事情节,注意绘画技巧和创意。

阅读学生写的读后感,评价其对课文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第七章:拓展活动7.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七年级下学期《黔之驴》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七年级下学期《黔之驴》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七年级下学期《黔之驴》教学设计(精选12篇)七年级下学期《黔之驴》篇1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人。

2.吸取“驴”的教训,努力增长才干,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

二、学法引导学生自读全文,实施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迁移,联系上学期学习的《<伊索寓言>两则》作比较阅读,把握寓言的特点,再用反向思维去多角度解读寓意。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直译)。

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感知,再加上教师的讲解。

2.难点: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得到启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四、课时安排l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①重点字词;②《词典》对“黔驴技穷”的解释;③随堂练习。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强化诵读训练,指导学生熟记文言实同的含义。

2.准确直译文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掌握重点实词,准确直译文章。

3.理解这篇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1.简介作家作品情况并解题。

2.教师范读文章,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准下列字音:(三)教学过程1.学生对照课后注释翻译文章,教师补充说明。

2.教师板书重点词及复杂句对学生进行再次训练。

船——用船。

蔽——隐藏。

窥——偷看。

稍——渐渐地。

憖然——小心谨慎的样子遁——逃走。

且——将要。

噬——咬。

异能——特殊的本领。

习——习惯、狎——亲近而不庄重。

计——盘算。

(口阚)——怒吼。

跳踉——跳跃。

蹄——踢。

3.在理清文章字面意思的前提下,把虎从畏驴到食驴的六个层次分出来。

并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动作的词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

(3)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举例说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

(3)掌握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的解释。

(2)对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的课文《黔之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黔之驴》,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与同桌进行交流讨论。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引导学生进行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2. 教师强调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鼓励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欣赏。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黔之驴教案三篇

黔之驴教案三篇

•••••••••••••••••黔之驴教案黔之驴教案三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黔之驴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黔之驴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说说本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一则笑话。

笑话中的鸡妈妈通过自己的聪明战胜了猫,保护了自己的孩子。

现在有这样一头驴,它要比鸡妈妈的体形庞大得多,可是却没有鸡妈妈那么聪明,它的结局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瞧瞧。

(板书课题)二、出示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说说本文的寓意。

三、目标的实施:1、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不会读的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

3、齐读。

4、自由朗读课文,弄懂文章的大意。

(前后左右四同学一组,共同完成。

)5、检测。

6、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虎刚刚见到驴时,表现怎样?(2)虎发现驴有几样本领?它为什么敢接近驴呢??(3)驴的结局如何?(4)你如何来评价驴和老虎?(5)你觉得本文有什么寓意?学生读并且思考讨论。

评价7、提问:本文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思考几分钟?)8、老虎在吃了驴这个庞大的动物之后,它的名声大震,不多久,它便成为了百兽之王。

可是,它逐渐地骄傲起来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动物放在眼里,而且到处欺负弱小的动物。

动物们敢怒不敢言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好事者运来来了一头驴,这头驴从其他动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头驴的遭遇后,它决定为他们驴子家族洗刷耻辱。

大家想知道结果怎么样吗?那好,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将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吧!(分组)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黔之驴,从而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好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我们也就只会像那头驴一样。

如果我们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黔之驴》(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黔之驴》(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难点:看事物从多个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见解。




教学Leabharlann 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导入新课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好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我们也就会像遥远的黔地那头驴一样,落得可悲的下场。如果我们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
揭示目标
1、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教师出示课堂作业。
⑴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多角度分析寓意
①从老虎的角度我们懂得: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②从驴子的角度:
我们不能做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要有真才实学。
⑵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一些成语,你能想出几个?还能说出意思吗?
2、看事物从多个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见解。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2、用课文中的词语说说老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
3、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心理的词;找出文中描写驴子的词,用自己的话概括老虎和驴子的形象特点。
4、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5、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一些成语,你能想出几个?还能说出意思吗?
黔之驴
课题
黔之驴
课时
2课时
(总第课时)
科任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看事物从多个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见解。

黔之驴七年级教案教学设计

黔之驴七年级教案教学设计

黔之驴(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黔之驴(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设想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理解课文所讲道理是教学的重点,结合课后练习三,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是本文的难点。

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读懂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简介寓言特点。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二、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通读课文。

思考: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做课后练习三。

三、学生分段口译课文。

学生对照注释边读边讲,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强调以下内容:1.课后练习三所列的词语要-一落实,让学生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

2.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以为以为且噬己也认为以为神把(它)当作②之黔之驴的,结构助词。

放之山下虎见之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它,代词,代驴。

③然庞然大物也愁愁然都是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

3.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名词充当状语。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

这里作动词用。

)四、朗读课文并复述大意。

五、课文分析。

1.利用课后练习一,清理课文的层次,熟悉每个层次里的关键性词语。

2.在做好课后练习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概括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

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合物。

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成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3.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明确:寓言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我们既可以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又可以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寓意。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黔之驴》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黔之驴》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的一些常识。

2、能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

3、能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常用古汉语字典》。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第二块:语文活动:复述课文内容
课后学习:1、回家将文章内容复述给自己的家人听。

2、抄写一定量的字词句解释,最好是自己不熟练的。

《黔之驴》(二)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寓意的深广含意。

2、揣摩文中描写动作与语言的句子,能熟读成诵。

课前学习:1、能流畅地讲述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并能说出其中的寓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
第三块:语文活动:讲述寓言故事
课后学习:1、反复诵读课文,直到能正确、流畅地背诵全文。

2、自己创作一个寓言故事。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 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期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标记。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后访谈: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学习收获。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黔之驴》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作者柳宗元及其作品的介绍3. 图片素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或图片4. 视频资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5.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七、教学步骤1.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七级语文下黔之驴教案

七级语文下黔之驴教案

七级语文下《黔之驴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寓意。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来推断作者的意图和表达的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黔之驴》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黔驴因为自负自己的力量而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

2.2 教学重点: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和理解。

课文的结构和叙事手法分析。

课文中蕴含的寓意和哲理的探讨。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出黔驴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黔驴的特点和为什么黔驴会被称为“黔驴”。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进行标注和解释。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叙事手法。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归纳出课文中黔驴的特点和行为。

3.4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对课文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黔驴的行为对自己的人生有何启示。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作业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黔驴的寓言故事。

选择一个生词或重点句子,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4.2 作业要求:寓言故事要具有创意,能够体现黔驴的特点和寓意。

分析和解读要准确,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对课文寓意和哲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改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黔驴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初一下学期《黔之驴》教案

初一下学期《黔之驴》教案

初一下学期《黔之驴》教案一. 教学目标1.了解《黔之驴》的作者、内容和背景,了解黔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人性的美好和丑恶。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正确评价和欣赏文学作品。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二.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黔之驴》的作者、内容和背景,了解黔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人性的美好和丑恶。

2.难点: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 教学内容(一)课前导入•在课堂上播放《黔之驴》的MV视频,让学生了解该作品的大致情节和主旨。

(二)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作家刘三姐的背景以及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

•了解黔南地区的民俗风情,让学生了解黔南的地理位置、气候、民风、民俗、历史等。

(三)情节轮廓•通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故事情节,解析《黔之驴》的情节,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的结构和脉络。

(四)语言韵律•学习黔南方言,并歌唱黔南民歌,了解黔南方言的特点和语音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感。

(五)扩展阅读•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或文章,让学生阅读与黔南地区相关的文学作品或自然地理学科的教材,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六)课堂总结•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四. 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2.通过多媒体技术,配合音乐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黔南的美丽风光和珍贵文化。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复述、分析和归纳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4.引导学生扩展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 课后作业1.作家刘三姐所写的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有什么特点?(不少于200字)2.读完《黔之驴》后,你对黔南地区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验?(不少于300字)3.阅读与黔南地区相关的散文或诗歌,选出一篇进行朗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之驴》教案
主备人:孟祥惠审核人:李玉学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能口译全文。

2、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3、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老虎的心理、动作描写来分析老虎认识驴的过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 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

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二、质疑讨论
1、作者简介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

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

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

《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

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2、正音、读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幻灯片显示易读错字,由学生读出,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黔qián 窥kuī骇hài 遁dùn
噬shì狎xiá踉liáng 憖yìn
2)、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

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3)、学生举手朗读。

4)、集体朗读。

三、反馈交流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1.字词释意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却以为神: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避偷看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以为且噬己也:将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益狎: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计之曰::盘算
技止此耳:只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乃去:才离开
2.请学生结合已知字词意思翻译全文
3.幻灯片显示参考译文.
4.补充强调
船:用船(名作状)至:到了
稍:渐渐且:将要
蹄:用蹄子踢(名作动)止:只仅
尽:吃光(用做动词)断:咬断
四、拓展迁移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用自己的话讲这则故事
2、复习重点字词
二、质疑讨论
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和心理的词语。

2、分析这些词语的妙处?
3、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4、从这则寓言中你知道哪些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三、反馈交流
1、动作的有: 蔽、窥、遁、近、视(之)、荡倚冲冒、跳踉……
心理的有: 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
2、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3、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

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4、黔驴之技: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四、拓展迁移
1、文章题目为“黔之驴”但笔墨大量写虎,是否“文不对题”?
提示:以虎称驴,结合社会背景,作者借文嘲讽的是像驴那样的人。

2、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

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

*能写出自己的观点并持之以据即可。

五、小结
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一次性学习了三个成语,更感受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受益匪浅。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诵读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