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知道的动物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 全国通用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 全国通用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1 了解身边常见的动物,包括宠物、野生动物等。

1.2 能准确地说出动物的名称、生活习性和重要价值。

1.3 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了解如何爱护动物,做到不捕捉、不杀害、不虐待动物。

二、教学内容2.1 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1.认知宠物猫、狗、鱼等常见的宠物。

2.认知象、熊猫、狮子等常见的野生动物。

2.2 知识技能1.掌握基本的动物相关词汇。

2.了解宠物、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3.知道动物的重要价值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善意情感。

2.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平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生对于宠物、野生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2.学生理解动物的重要价值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难点:1.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平衡。

2.如何让学生从情感上真正爱护动物。

四、教学策略4.1 情境教学策略学生通过模拟亲近自己的宠物、观察野生动物的生活等真实情境来增强其对于动物的认知和理解。

4.2 教学游戏策略设置游戏化的活动,如跳绳比赛、画画比赛等,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与认识动物。

4.3 实用教学策略通过讲解和观察,使学生学会如何保护动物,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5.1 前期准备1.为学生准备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小狗、小猫、水族箱等。

2.提前准备好关于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知识以及优秀的动物友好活动项目等资料。

5.2 导入采用“一图一说”的方式,用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下宠物、野生动物的常见品种,并询问学生是否有养过宠物,是否去过动物园等。

5.3 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1.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宠物和野生动物。

2.用PPT等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宠物、野生动物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出处、生活习性和重要价值。

5.4 知识技能1.让学生绘制一些身边常见的动物,通过画画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动物的认知和理解。

2.通过讲解宠物、野生动物的重要价值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及与人类的关系。

认识动物教案

认识动物教案

认识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3.发展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不同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2.发展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

2.小动物模型或图片,如熊、老虎、兔子等。

3.课堂白板和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动物的思考。

2.教师可以提问如下问题来导入:- 你喜欢动物吗?你们家养过动物吗?- 你知道有哪些动物?它们长什么样子?- 你希望和哪种动物成为朋友?为什么?Step 2.学习新知1.教师出示一系列小动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每个动物的特征,如颜色、形态、大小等。

2.教师示范描述一个小动物的特征,并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词汇和句式,例如:- 这是一只胖乎乎的小熊,它有一副圆圆的大耳朵。

- 这是一只快乐的小兔子,它有两只长耳朵和一条短尾巴。

Step 3.拓展探究1.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小组,为每个小组分发幼儿绘本或图片册,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其中的动物,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描述。

2.学生们可以自由提出问题,以激发对动物更多的兴趣,促进他们对动物特征的深入观察和描述。

Step 4.归纳总结1.教师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展示他们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

2.教师将学生的描述和观察结果整理成表格或概括出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名称。

Step 5.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系列动物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描述动物的特征和名称。

2.学生可以互相交流,猜测对方描述的动物是什么,并给予反馈。

六、教学延伸:1.游戏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猜动物游戏,通过描述动物的特征和行为,让学生猜出是哪种动物。

2.实地考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动物展览馆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动物。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
3.想一想,回答问题。
4.倾听。
5.想一想,举手回答。
四、总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拓展
1.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学习了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动物,现在老师用橡皮泥制作了刚才观察的仓鼠宝宝的模型,你能用橡皮泥把你观察的或者喜欢的动物制作出来吗?
3.请学生参照学生活动手册制作一个动物模型。
1.回忆这节课的知识,举手回答。
三、寻找动物的准备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这个花坛里去寻找动物,看看你们标记的地方能不能找到这种动物。
2.我们可以去哪里找动物?
3.我们应该怎样找动物?找到后观察什么,怎么记录?
(1)怎么找?
在教室里进行模拟寻访(教师讲解或示范,学生表演),在模拟时解决以下问题:①到场地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②对于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如何来观察,如蝴蝶、蜈蚣等。
1.想一想。
2.猜谜语。
二、寻找校园里的动物
1.刚才我们猜的鱼、蜘蛛都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动物,我们周围还生活着什么动物?你在哪里见过它?
2.你在校园里见过哪些动物,规范回答句式。
3.这些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你认识它们吗?如果认识请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对于不认识的动物,可以请认识的学生介绍一下,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下,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校园动物。
(2)教师巡视指导。
①抓住主要特点画动物。看看学生有无把凭空想象的成分画上去的情况。
②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仔细观察每个部分的特点。
③图画上适当加文字(或拼音)标注。
(3)展示学生的活动手册。
①同学们先猜猜,画上是哪种动物?
②你觉得画得好,好在哪里?
③你觉得画得不好,不好在哪里?你能指出问题在哪里吗?

第1课《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1课《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

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入学习活动。

通过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

“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

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

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最能引发他们关注的对象。

通过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参观动物园等渠道,他们对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比较模糊。

在科学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

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

这意味着一年级的学生更难以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

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2.能说出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图示描述观察和发现的特征。

教科版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全)

教科版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全)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能说出动物具有的某些共同特征;3.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4.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图示描述观察和发现的特征;5.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6.培养亲近、研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能说出动物具有的某些共同特征;3.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图示描述观察和发现的特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关于动物的各类视频和图片、玩具熊、学生活动手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声音导入,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1.小朋友们,早上好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又好念的儿歌,它的名字叫做《动物宝宝去旅行》。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物宝宝是怎样去旅行的吧!哦,有声音,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

二、分段熟悉儿歌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儿歌内容“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1.学习儿歌“大象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师:原来是火车开来的声音,谁在火车上?(大象)大象爷爷在说话呢,我们来听听大象爷爷说了什么。

师:大象爷爷在说着“大象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让我们一起念一念,小朋友们那你们知道旅行是什么意思吗?(自由回答)师:小朋友们的答案可真丰富呀!旅行就是我们出远门去游玩的意思,大象爷爷开着长长的火车出去旅行,火车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2.学习儿歌“青蛙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师:大象爷爷还请了其他小动物一起去旅行,我们来看看他请了谁。

是青蛙宝宝,它是怎么说的?(青蛙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 (请个别幼儿练习说)3.学习儿歌“小兔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师:小朋友,接下来要上火车的小客人,你们猜会是谁呢?老师来告诉你们一个关于这个动物宝宝的小谜语,仔细听哦“耳朵长长吃蔬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对啦,是小兔,小兔宝宝怎么说的,(小兔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

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
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动物的特征、分类和生活环境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动物知识体系。
2.讨论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动物的观察和认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动物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动物的行为和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知识储备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潜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5.增强了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学习动物的知识,学生增强了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他们了解了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到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种环保意识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6.提升了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通过课堂展示和点评,学生提升了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这些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动物是什么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动物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动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动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动物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

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本课是动物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起将开启学生观察动物的探索之旅。

教材设置了三个板块,一是“聚焦: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通过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知道和喜欢的动物,来暴露学生对动物的初步认识,引出对动物特征的细致观察和探索;二是“探索: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的特点,把它画下来”,这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来详细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三是“研讨: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玩具熊是动物吗?”,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一起分析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初步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引导学生运用对动物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来判断玩具熊是否是动物,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动物的关注从幼小时候就开始了,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观察过一些动物,但都是无意识的、零碎的认识。

虽然学生已经有了对植物初浅的观察经验,初步知道如何观察、比较、记录、描述,但是由于动物的身体结构更加复杂,而且很多时候是处于动态的,所以学生对于动物的观察难度要比植物大,这就需要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指导,从而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开展观察活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生知道动物具有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共同特点。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记录、描述动物的主要特点。

2.学生能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动物的共同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表现出探究兴趣。

2.学生能认真仔细观察,真实详尽记录、描述小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了解动物的某些共同特点。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动物》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对周围常见动物的观察和了解,让学生知道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的动物充满了兴趣。

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动物的名字和特征,但缺乏系统化和深入的了解。

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有一定的观察和实践基础,但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习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的观察。

2.准备一些动物的标本或者模型,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3.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观察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物的标本或者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如“请大家观察这只动物的体型、颜色、爪子等,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等,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动物。

3.操练(10分钟)教师可以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观察校园里的动物,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动物的模型等。

《我们知道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

《我们知道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

《我们知道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2.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方式3. 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动物的外貌和特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自感受动物的生活方式。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活动设计:1. 第一课时: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通过图片展示介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不同种类的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

-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特征的比较,让他们发现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第二课时: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方式- 安排学生到动物园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动物的生活方式和习性。

- 回到教室后,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引导他们总结动物的生存技巧和适应策略。

3. 第三课时: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 介绍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现状,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

- 组织学生制作动物保护海报或宣传册,倡导大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五、评价方式:1. 完成课堂笔记和小组讨论记录2. 参与实地观察和动物保护活动3. 制作动物保护海报或宣传册六、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动物保护志愿活动2. 鼓励学生进行动物相关主题的科学研究和作品创作七、教学资源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2. 动物园门票和交通费用3. 动物保护宣传资料通过本次《我们知道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在实践中感受到动物的魅力和可贵,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培养出一批爱护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新一代。

小学科学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引言】在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动物的知识。

了解动物的特征、分类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物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我们知道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识常见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能够初步分类常见的动物,并掌握相应的分类依据。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思考和保护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PPT、教材、图片、小动物模型。

2. 学生:教材、绘画纸、颜色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动物的种类,并引导他们讨论动物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2. 新知讲解(15分钟)a. 按照教材的内容,逐个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包括猫、狗、鱼、鸟、兔子等。

在介绍动物的特征时,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种类、大小、外形、动作等方面的特点。

b. 通过示范和实物模型,让学生触摸、感受不同动物的毛、羽、鳞等外表特征,并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和保护意义。

3. 分组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小组需要了解所选动物的习性、栖息地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或者根据自身的观察和感受进行总结。

4. 分类概念引入(10分钟)a. 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每个小组所研究的动物的共同特点,并引入分类的概念。

b. 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例如按照是否有脊椎、是否能飞行等方面进行分类。

5. 动物分类游戏(10分钟)将学生分成两队,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依据回答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此环节可增加互动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6. 动物课堂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对所研究的动物进行简要的展示,包括动物的习性、栖息地、保护现状等。

幼儿园教案:认识动物

幼儿园教案:认识动物

幼儿园教案:认识动物一、活动目标1.增强幼儿对动物的认识,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2.掌握动物的中英文名称,能准确说出动物的名字。

3.认识不同的动物卡片,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二、活动准备1.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玩具模型等教具。

2.准备一些动物的中英文名称卡片。

3.准备一些关于动物的故事、儿歌等资料。

三、活动过程1.引入话题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地球上有很多动物吗?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呀?为什么喜欢它呢?2.介绍动物教师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玩具模型,向幼儿介绍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等,让幼儿了解动物的基本特点。

同时,教师用中文和英文说出动物的名字,让幼儿学习动物的中英文名称。

3.认识动物卡片教师将各种动物的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自己观察卡片上的动物,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特点。

教师可引导幼儿用中英文表达。

4.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有关动物的游戏,如“猜谜语”、“拼图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教师可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5.故事、儿歌等延伸活动教师可利用一些关于动物的故事、儿歌等资料,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唱歌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等,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活动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了解动物,增强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五、活动建议1.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动物开始介绍,逐渐增加难度。

2.在游戏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使游戏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3.在延伸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资料,如故事书、儿歌等,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更多有关动物的资料。

4.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宝宝认识常见的动物教案

教宝宝认识常见的动物教案

教宝宝认识常见的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宝宝认识常见的动物,包括猫、狗、鸟、兔子、鱼等。

2. 帮助宝宝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3. 培养宝宝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图画,准备一些生动形象的动物图片或图画,以便向宝宝展示。

2. 玩具动物,准备一些玩具动物,让宝宝触摸、感受动物的外观和形态。

3. 故事书,准备一些关于动物的故事书,可以通过故事来引导宝宝认识动物。

4. 视频资源,准备一些简短的动物视频,让宝宝观看,了解动物的生活场景。

三、教学内容。

1. 介绍动物,通过图片或图画向宝宝展示常见的动物,比如猫、狗、鸟、兔子、鱼等,让宝宝看清楚动物的外观特征。

2. 描述动物,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比如猫咪有柔软的毛、会喵喵叫,狗狗有四条腿、会汪汪叫,鸟儿有翅膀可以飞翔等。

3. 触摸动物,让宝宝触摸玩具动物,感受动物的外观和形态,比如猫咪的毛茸茸的、兔子的耳朵长长的等。

4. 讲故事,通过故事书向宝宝讲述一些有趣的动物故事,让宝宝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5. 观看视频,播放一些简短的动物视频,让宝宝观看动物的生活场景,比如猫咪在玩耍、狗狗在追逐等。

四、教学活动。

1. 观察动物,让宝宝观察图片或图画中的动物,引导宝宝说出动物的名称和外观特征。

2. 描述动物,老师或家长向宝宝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引导宝宝模仿说出来。

3. 触摸动物,让宝宝触摸玩具动物,感受动物的外观和形态,比如摸摸猫咪的柔软毛、摸摸兔子的长耳朵等。

4. 讲故事,向宝宝讲述动物故事,可以让宝宝参与其中,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或动作。

5. 观看视频,播放动物视频,让宝宝观看动物的生活场景,引导宝宝描述视频中动物的行为和特点。

五、教学总结。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宝宝可以初步认识常见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外观特征和习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宝宝参与,让宝宝通过观察、触摸、描述等方式来认识动物,培养宝宝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幼儿园中班主题《我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我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我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区分不同的动物;3.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培养科学兴趣。

教学内容知识点1.动物的基本特征;2.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3.动物的分类。

教学方法1.课堂观察:观察动物的外观、动作、生活习性等;2.幻灯片展示: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3.绘本故事:通过阅读绘本故事,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4.实物展示:带领孩子们观察、摸索各种动物模型或真实的动物。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动物的基本特征1.通过课堂观察,向学生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并简单描述它们的外形和特征;3.分小组进行小游戏,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特征将图片分类,比如:有尾巴的动物、会飞的动物等。

第二课时:认识陆地动物1.展示各种陆地动物的图片,如老虎、狮子、大象等;2.向学生介绍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习性,例如:老虎是夜行性动物,大象喜欢在水边沐浴等;3.阅读与陆地动物相关的绘本故事。

第三课时:认识水生动物1.展示各种水生动物的图片,如鲨鱼、海豚、鲸鱼等;2.向学生介绍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习性,例如: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海豚可以跳出水面等;3.观看有关海洋和水生动物的视频片段。

第四课时:认识家禽、宠物1.展示各种家禽、宠物的图片,如小鸟、金鱼、兔子等;2.向学生介绍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习性,例如:小鸟可以飞上天空,金鱼需要水的环境等;3.向学生展示实物模型或者真实的宠物,并让学生互动。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多种途径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他们对动物的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本次教学过程还可以改进的点是,应该更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孩子们的学习风格来展开教学,来满足需要更多学生的需求。

认识小动物:班级科学教案策划

认识小动物:班级科学教案策划

认识小动物:班级科学教案策划一、教学目标通过开展这一课程,学生能够:1.认识不同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特点和生活环境。

2.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记录观察结果。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加强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观察小动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如兔子、小鸟、金鱼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要求学生猜测这些小动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2.学习环节(1)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公园或小区观察小动物,并记录下来它们的特点、习性和生活环境。

(2)回到教室,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心得和发现。

(3)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如蜜蜂、蚂蚁、蝴蝶、蜻蜓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4)通过视频、图片、图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

3.练习环节(1)让学生用画笔或彩笔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绘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小动物展览,展示他们所观察的小动物和了解到的知识。

学生可以用课件、海报、小册子等形式进行展示。

4.总结归纳让学生回忆和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经验,为下一次科学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四、教学建议1.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如PPT、教学视频等,加强教学效果和参与度。

2.科学探究活动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建议提前到考察或实践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

3.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个人口头报告、小组展示、学科测试等。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可以通过考察学生观察小动物的结果和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老师也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个性化评价。

六、课程延伸1.学生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小动物的分类和生态环境,加深对生态物种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4. 作业评价:在作业评价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作业完成情况和作业的进步。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我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我给予指导和建议。通过作业评价,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板书设计
1. 重点详细阐述
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中,我将以动物的特征和分类作为重点详细阐述的内容。通过列出动物的主要特征,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方式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动物的基本概念。同时,我将展示不同类型动物的分类,如鸟类、鱼类、哺乳类等,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动物的分类体系。
9. 反馈评估工具:准备一些反馈评估工具,如学习问卷、答题卡等,以便在课堂结束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教学指导手册:教师自己提前准备好教学指导手册,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动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动物的奥秘。
6. 在线资源: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的在线资源,如教育平台的相关教学视频、动物科普网站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7. 安全提示:如果涉及实验操作,提前向学生讲解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遵守实验室纪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8. 教学工具:准备好教学所需的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 1 我们知道的动物》_25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 1 我们知道的动物》_25
师:作为最为庞大的陆生动物,大象几乎没有天敌,它们的生存范围一度非常广阔,在经历了全球几次重大的气候变化之后,仍然能够存活下来,然而怎么顽强的生物如今为什么会走到灭绝的边缘呢?
师:有一幅图片很好的说明了真正的原因,请看!
师:主要的答案就是:非法象牙交易!
师:象牙对大象来说,是用来御敌和取食的重要工具,
师:而对人类来说,象牙曾是比肩黄金的硬通货,
师:年龄越大象牙越大,而且象牙将近三分之一都长在头骨内。这也是一根象牙最为粗壮的部分,
师:所以盗猎者会优先猎杀年长的大象,残忍的切下大象的头部,获取完整的象牙,师:失去首领和长辈的象群,渐渐迷失,瓦解为毫无秩序的个体,
师:而失去亲人的小象则会带着悲痛和饥饿死去。
博物馆课程-大象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展示金沙太阳节祭看图片中的人在干什么呢?
生:举行活动
师:是啊,他们在进行祭祀活动。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进行祭祀活动呢?
师:原来!在很久以前,人对于一些自然现象、自身的生老病死无法理解,因此他们相信“万物有灵”,神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他们相信与神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因此人们常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目的在于与天地神灵沟通,希望得到庇佑。
师:从长相上看亚洲象额头有两个凸起,耳朵较小,位置相对靠后。非洲象的额头较为平整,耳朵宽大,位置相对靠前,
师:它们都有一个长鼻子,全部由肌肉组成,既能捡取重达1吨的物体,也能捡起花生那样小的物体,非常灵活。
师:它们主要以树叶,树皮,水果为食。每天要花12小时来吃掉大约300千克的植物,
师:里面包含了大量其他动物不吃的荆棘,既为更多的植物提供生长空间,也为其他动物提供了食物,
师:而在我们神奇的金沙博物馆,就有这么一个地方,古蜀王国一处专用的滨河祭祀场所—金沙博物馆遗迹馆。

小学科学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我们知道的动物引言: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动物。

动物是孩子们身边的亲密伙伴,而且动物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引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通过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个适用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孩子们拓宽知识视野,培养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名称、特征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2. 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形、行为和生活习性;3. 培养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心;4.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a. 哺乳动物:猫、狗、老虎等;b. 鸟类:鸡、鸭、鸟等;c. 爬行动物:蛇、鳄鱼、龟等;d. 水生动物:鱼、鲸、海星等;e. 昆虫:蚂蚁、蝴蝶、蜜蜂等。

2. 动物的特征和习性:a. 哺乳动物:哺乳喂养、四肢行走;b. 鸟类:羽毛、喙、卵生;c. 爬行动物:冷血动物、有鳞片的皮肤、爬行行走;d. 水生动物:鱼类的鳞片、鳃呼吸;e. 昆虫:六足、复眼、昆虫触角。

3. 动物的生态角色:a. 食草动物:羊、牛、鹿等;b. 食肉动物:老虎、狮子、狼等;c. 杂食动物:熊、猴子等;d. 食腐动物:秃鹫、鬣狗等;e. 捕食者:蛇、鹰等;f. 受食者:小鼠、兔子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与描述: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学生可以观察该动物的外形、行为、生活习性等,并通过绘图或文字描述进行呈现。

后续可由各组轮流进行展示和分享。

2. 制作动物图册:学生利用书籍、互联网等资源,搜索和收集不同动物的图片和信息,并制作一本动物图册。

图册中应包含该动物的名称、特征、生活习性等内容。

学生可以借助各种美工工具和技巧,使图册更加生动有趣。

3. 动物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角色进行扮演。

可以通过制作道具、服装等形式,创造出动物的生活场景。

《我们知道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

《我们知道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

《我们知道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珍爱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三、活动内容:1.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动物,然后进行调查和钻研,了解该动物的生活习性、食性、栖息地等相关信息。

2. 学生根据所选动物的特点,设计一个海报或展示板,展示动物的图片、基本信息以及有趣的事实。

3. 学生可以选择应用各种形式来展示他们所了解的动物,比如制作模型、绘画、手工制作等。

4. 学生还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科普演讲,向同砚们介绍他们所选的动物,并分享有趣的知识。

四、活动流程:1. 第一周: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并开始进行调查和钻研。

2. 第二周:学生准备展示材料,包括图片、文字描述等。

3. 第三周:学生制作海报或展示板,并准备好展示所选动物的其他形式作品。

4. 第四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小组交流和互动。

五、作业要求:1. 海报或展示板内容清晰、准确,包括动物的基本信息和有趣的事实。

2. 其他形式作品可以是手工制作、绘画、模型等,要求精美、有创意。

3. 演讲要求简洁明了,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六、评判标准:1. 海报或展示板的内容完备、准确,设计美观。

2. 其他形式作品具有创意和想象力。

3. 演讲内容清晰、表达流畅,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

七、延伸活动:1. 可以邀请动物园或野生动物珍爱组织的工作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物的了解。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增加实地体验的机缘。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同时增强对动物的珍爱认识,让他们在欣赏动物的同时,也能够尊重和珍爱它们的生存环境。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享受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知道的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2.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观察,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培养亲近动物、研究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

教学具准备:
为学生准备:动物卡片或动物标本、玩具熊、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仓鼠(活体)、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已经认识的动物
1.同学们,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你都见过哪些动物呢?
2.(课件出示几种常见动物的图片)这里还有些动物,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二、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
1.学生共同观察,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

(1)(出示一只小仓鼠活体)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知道它原来生活在哪里吗?
(2)今天这只仓鼠宝宝来给我们当模特,老师想请同学们看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3)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会跑、会吃东西、有头、有嘴巴、有尾巴、有脚等)
(4)同学们真厉害,把仓鼠宝宝的特点都找出来了。

(教师出示课件,总结仓鼠的特点)
2.学生分组观察,并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

(1)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种动物标本。

你能像观察仓鼠宝宝那样,观察这些标本吗?找找你们小组的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
(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交流集中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等方面。

让我们来开一个“动物介绍大会”吧!哪个小组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观察的动物?请小组成员带上你们的动物标本,到前面来介绍一下它吧。

(小组介绍,其他同学可以指出其描述不全面的地方并做补充)3.画一画我们观察的动物。

每个小组观察的动物各具特色,我们用笔把它画下来吧。

怎么画呢?
(1)教师示范,边观察标本边画,先画身体中间的部分,这是主要部分,然后再画上脚、头、翅膀等,最后可以画一画头上的眼睛、嘴。

(教师可提示学生观察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动物的步骤,学生可以参照学习,同时教师提出画的要求:真实,看到什么画什么,尽量画得像)
(2)学生在活动手册上开始画图。

教师巡视指导。

①抓住主要特点画动物。

看看学生有无把凭空想象的成分画上去的情况。

②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仔细观察每个部分的特点。

③图画上适当加文字(或拼音)标注。

(3)交流反馈。

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活动手册。

①请同学们先猜一猜,画上是哪种动物?(指向画得像不像)
②你觉得画得好,好在哪里?(指向有没有突出动物的特征)
③你觉得画得不好,不好在哪里?你能指出问题在哪里吗?(指
向真实记录)
④让学生简单修正一下自己的画。

三、概括动物的共同特征
1.(出示课件)这张图片里有些是动物,有些不是动物,你能分辨出来吗?
2.汇报交流。

3.玩具熊为什么不是动物呢?谁能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4.教师汇总学生的发言:原来玩具熊是没有生命的,它不会动,不需要吃食物,不会长大,所以它不是动物。

那么动物都有什么特点呢?
5.刚才我们说的,也就是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你能再来说一说吗?
(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形成班级记录单,参考课件内容)
四、总结和拓展
1.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学习了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动物,现在老师用橡皮泥制作了刚才观察的仓鼠宝宝的模型,你能用橡皮泥把你观察的或者喜欢的动物制作出来吗?
3.请学生参照学生活动手册制作一个动物模型。

板书设计:
我们知道的动物
动物的特点(班级记录单)
日期:
1.能自己运动6.吃食物
2.有嘴7.需要空气
3.会长大8.会繁殖
4.有身体9.会排泄
5.有生命10.……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