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治关系的先赋性与后致性:一个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吉林、黑龙江卷(无答案)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吉林、黑龙江卷(无答案)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本试卷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该理论的贡献在于()①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成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②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③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④拓展了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下表显示了中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

政治关联_企业绩效与企业行为的研究综述

政治关联_企业绩效与企业行为的研究综述

政治关联、企业绩效与企业行为的研究综述马晓维苏忠秦曾琰谢珍珠(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031)摘要:自Krueger开创性地指出企业家花费时间和金钱与政府官员建立关系能给企业带来利益以来,企业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政治关联(political connections)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主要理论和实证文献。

在实证文献综述中,从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与企业行为影响的这两个维度出发,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阐述了这些文献的概念定义、度量方法、样本选择及主要结论。

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制度背景;政治关联;企业绩效;融资行为引言Krueger[1]开创性地指出,企业家花费时间和金钱与政府官员建立关系,可以给企业家带来巨大的利益,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政治关联在世界各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司法独立性较差或者政府官员比较腐败的国家。

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政治关联能给企业带来各种好处,例如更优惠的银行贷款、更低的税率、更多的政府救援、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政府补贴。

但是,关于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的研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一些学者发现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有正的影响[2-11],另一些学者却发现政治关联对公司绩效有负的影响[12-1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政治关联的主要理论和实证文献,不仅可以使国内学者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脉络,也可以为国内学者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更加深入的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及企业行为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阐述了政治关联的定义以及在实证研究中的度量方法。

第三部分从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角度综述了实证研究文献。

第四部分从政治关联与企业融资等行为的角度综述了实证研究文献。

第五部分为总结与未来研究展望。

政治关联的定义及度量政治关联相关研究都会涉及经济学中寻租(rent-seeking)的概念。

企业家政治关系的先赋性与后致性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经验数据

企业家政治关系的先赋性与后致性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经验数据
表1政治关系的类型
后致性政治关系
1
0
先赋性政治关系
1
(1,1)
(1,0)
0
(0,1)
(0,0)
2.3.1“组合1”、“组合2”、“组合3”与“组合4”的比较
前文的分析显示,企业先赋性政治关系和后致性政治关系都对企业突破行业壁垒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相比于“组合4”,“组合1”、“组合2”、“组合3”更容易进入高壁垒行业。
Key words:Ascribed;achieved;political connection;barrier
1 引言
虽然国内外诸多学者(Krueger,1974;石秀印,1998;Faccio,2006;Peng & Luo,2000;Bertrand,2007;Joseph等,2007;Goldman等,2009)的研究经常会涉及到开办私营企业前政府任职经历这种具有先赋性特征的政治关系,但是目前大多数关于企业政治关系(Political connection)的研究都将“政治关系”特指为企业成立后参与政治生活而形成的政治关系。政治关系能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但是不同学者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徐细雄等,2010),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学者的研究仅仅着眼于将有政治关系和没有政治关系两类企业进行比较,回避了企业成立之前就存在政治关系的情形。企业家从政经历能够为企业带来自创立的时候就有的政治网络,也是政治关系的一种。为了和现有研究的“政治关系”进行区别,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前者称为“先赋性政治关系”,而称后者为“后致性政治关系”。
基于上面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企业家后致性政治关系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

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的运用----谈企业的柔性管理

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的运用----谈企业的柔性管理

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的运用----谈企业的柔性管理主题: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的运用----谈企业的柔性管理时间:2010年5月4日地点:中国前沿企管主讲人:海陆空老师主持:燕子文字整理:紫菱今天晚上和大家分享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的运用,对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解,现在有很多人喜欢以狭隘的眼光和成见去理解,这是不科学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政治思想工作也一样需要不断的更新。

现代企业管理学家提出的“柔性管理”就是对政治思想工作的全新诠释。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的运用----企业的柔性管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冯成略在他的《红色管理》一书中指出: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是最成功的融合中西方先进理念并获得成功的一个组织,是最具有标竿意义的一个管理案例。

而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战争时期,毛主席指出:“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

政治思想工作就是去动“天下之心”。

就是以合乎人的本心的方法去做好人的工作,以达到“为天下之事”的目标。

延伸到企业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人性化管理。

当代企业管理学家给“柔性管理”的定义:柔性管理法则--今天的企业管理,正在朝着科学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刚性管理;而管理者或多或少都忽视了,管理也应该有其柔性的一面。

在21世纪的今天,虚拟组织、柔性团队正在成为管理的主流,企业的柔性管理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具体到职能管理层面,企业柔性管理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符合最大多数人期望的发展愿景;2、感情管理;3、塑造企业文化;4、推行民主管理;5、重视人才培训;6、人才资源开发;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如由集权向分权的过渡,金字塔型向网络型组织过渡,组织机构的弹性权变设置等;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增强战略的灵活性,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强调营销组合来吸引消费者,刺激购买、实现销售;强调生产的柔性化,如制造业采用柔性生产线来组织灵活生产、突出多品种、小批量、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强调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使管理具有更灵敏、快速的特点;强调视觉标识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理论基础和影响作用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理论基础和影响作用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理论基础和影响作用分析近年来,食品安全、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议题。

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维度以及影响作用,旨在为后续的学术研究以及企业有效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标签:企业社会责任;演进逻辑;定义及维度;影响作用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49021 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24年,由学者Sheldon首次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随后,企业界也相继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如1948年,惠普公司创始人David Packard提出,企业应该在盈利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1953年,学者Bowen发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并在书中给出了商人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揭开了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开端。

总结已有文献,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开创时代,提出企业应将社会责任视为社会义务。

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纷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主要代表为学者H.R.Bowen。

Bowen(1953)首次明确提出社会责任的概念,并以规范的方式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商人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者采取某些行动时,为了遵循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所需要履行的诸多义务”,此概念对后续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后续学者如Carroll(1979)、Brown和Dacin(1997)、Sen和Bhattacharya(2001)的研究中大力推广。

(2)第二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发展时期,社会责任概念研究深入、多视角。

20世纪60—70年代,大量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探讨,研究向多视角,纵深化发展。

Davis(1960,1967)、Frederiek(1960)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定义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浅谈企业社会关系网和企业发展

浅谈企业社会关系网和企业发展

系包 括 同 乡 、血 亲 、姻 亲 、朋 友 和同学 等 。它 能够牵 动 诸 多资源 的流 动 ,影 响其 流 向 ,因而成为 一种具 有 资源配 置 功 能 的资源 。 比如企业 的先 赋性关 系可 能使企 业起 步 时优
Hale Waihona Puke 先 获得 一 些关 键 性 社 会 资 源 ,顺 利 进 入 市 场 ,攫 取 “ 第
2 企 业构 建社 会关 系网的原 则
第 一 ,社 会关 系 网是具 有发 展性 的 ,它 是一个 由注重 封闭性 关 系网络 向注 重开放 性关 系 网络转变 的过 程 。封 闭 的社会 关 系网 ,有 着特 定 的对象 ,固定 的关 系 ,并 且具 有

疏 ,肯定 不单 指血 缘亲 疏 ,也 不单 指空 间远近 ,而是 由交
企 业 管 理
中国市场 21 第3 期 ( 01年 1 总第62 4 期)
浅 谈 企 业社 会 关 系 网和 企 业 发 展
邹 翔
40 1) 00 4 ( 重庆 市 电力公 司 南岸供 电局 ,重庆
[ 摘
要 ]本 文 分析 了企业社 会 关 系网的形成 原 因及其 所带 来的弊 端 ,并提 出了企 业社 会 关 系网的 维护措施 。 [ 献标识 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 10 — 4 2 (0 1 1 02 一 1 0 5 63 2 1 )3 — 08 O
的信息 和知识 重复 性高 ,其有 效性 受到 限制 。 而弱关 系 分 布 范 围很 广 ,能把社 会 经济特 征不 同的个 体联 系起来 ,为 人 们提供 了接 近超 越其所 属社 会 圈的信 息通道 。
3 企 业社 会关 系 网的弊端
第 一 ,众 所周 知 的是亲疏 有别 。一般 依 照中 国人 的 标 准 ,表 不如 亲 , 自家人 ,总 比外面熟 人 亲。 Ⅲ门在外 一 定 从 同 乡攀起 ,因为 同 乡 比 陌生 人 亲等 。 社会 关 系讲 的 亲

创业板企业政治关系来源、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履行动机

创业板企业政治关系来源、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履行动机

创业板企业政治关系来源、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履行动机作者:乐菲菲,张金涛,孟丽来源:《当代经济管理》 2019年第1期【摘要】根据关系来源不同,将政治关系区分为直接型政治关系和间接型政治关系,采用创业板2012~2015 年的数据研究发现:直接型政治关系和关系层次对经营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间接型政治关系对经营绩效和社会责任均没有显著影响。

经营绩效对社会责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能够调节政治关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中组部“18 号文” 没有对企业经营绩效和社会责任产生明显的影响。

研究说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来自于政治关系的激励。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政治关系;经营绩效;社会责任;履行动机[中图分类号] F279.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9)01-0023-07一、引言企业与政府之间建立隐晦关系的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学术界将这种关系称之为“政治关系” 或“政治关联”,尤其在制度不健全、法律不完善的地区表现较为明显[1]。

自Fisman (2000)创造性的研究开始[2],现有研究发现,虽然政治关系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更多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性资源[3-4],并且能够有效削弱企业融资约束[5],但是却对企业经营绩效存在不确定性的影响,学术界称之为“扶持之手” 与“掠夺之手” 的争论。

尽管经验证据表明,政治关系不尽然对企业带来十足的好处,但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企业普遍存在与政府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

近些年来,公众对企业回报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原来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基础上不断通过捐助、建立公益基金,甚至是增加雇员的形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有学者认为,政治关系提供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6],甚至有观点认为企业通过捐赠强化政治关联[7],主要表现为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会更加响应政府号召,回报社会[8]。

企业家政治关系的先赋性与后致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经验数据

企业家政治关系的先赋性与后致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经验数据

绪论·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山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社会网络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企业家政治关系的研究工理论假设与研究模型·先赋性政治关系与后致性政治关系的差异·先赋性政治关系对后致性政治关系的作用·先赋性政治关系和后致性政治关系相互作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1L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变量测量上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假设检验·结果分析上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图1-1本文的研究结构Hlb:企业家先赋性政治关系对企业资本的增值能力起着促进作用;Hlc:企业家先赋性政治关系对企业的融资能力起着促进作用:Hld:企业家先赋性政治关系对企业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Hle:企业家先赋性政治关系对企业的高壁垒进入能力起着促进作用。

3.2后致性政治关系与企业经营学者们大都以企业家目前是否参与政治作为企业家有没有政治关系的衡量标准(Faccio,2006;Josepheta1.,2007;Ferguson&Voth,2008;罗党论etal,2009),因此对企业家后致性政治关系的研究比较多。

在这些人中,Faccio(2006)和罗党论等(2009)人对政治关系的界定比较典型。

Faccio(2006)认为,如果·企业中至少有一个大股东或一名高管是国会议员、政府部长、州长或与政府高官关系密切,那么该企业就被视为具有政治关系。

而罗党论等(2009)则指出聘请前任政府官员进入董事会等行为也应该看成企业拥有政治关系。

和对先赋性政治关系的研究相似,在后致性政治关系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方面,研究者们认为企业家政治关系实际是一种独特的社会资本(Li&Atuahene.Gima,2001)。

和政府建立良好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组织上获得合法性(曹正汉,2006),而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影响企业经营的资源(Child,1994),其中包括贷款优惠、税收折扣和市场势力等(Faccio,2007)。

“先赋带后赋”——论家族式企业中两种人际关系交合作用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先赋带后赋”——论家族式企业中两种人际关系交合作用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经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一、引言在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和人际沟通交往尤为重要。

自古以来,社会人际关系就在中国社会交往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国人就天然地落在人际关系网络里,不论是从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以血(亲)缘为基础的伦理关系,还是至今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社会交际后建关系,都对中国社会发挥了作用。

人际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先赋关系和后赋(建)关系,通常情况下,这两种关系在社会中会分开存在,先赋关系体现在家庭联系中,而后赋关系出现于工作组织中。

本文我将围绕家族式企业中两种人际关系交合存在的特例探讨这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二、相关概念的概述1.先赋关系:即血(亲)缘关系,顾名思义是建立在血(亲)缘基础上的,是指由婚姻或生育而产生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其他亲属,其强调的是与生俱来和无可改变的。

2.后赋关系:即后建关系,是一种个人后天通过自身的沟通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多是建立在信任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的。

强调着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社会关系的主体和范围的角度出发,二者的概念是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其中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先赋关系是先天与生俱来的,是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存在的,其有一定的法律依据来保护,更是一种人内心的约定俗成的认同感,后赋(建)关系则更侧重于通过某种互惠合作的共同纽带来维持,但较先赋关系的长期稳定来看易破裂。

综上所述,从广义和理论上讲,二者都包括在社会关系中,二者是相互对应而存在。

三、先赋与后赋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存在现状在中国现有的组织单位中,先赋与后赋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存在现状可以分为三类,即仅存有先赋关系、仅存有后赋关系、先赋与后赋关系交合共存。

第一类仅存有先赋关系的组织在中国社会里多体现为个体户、小型商铺;第二类仅存有后赋关系的组织较易理解,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都可以算作在这一类中的组织;最后一类,先赋与后赋关系交合共存的组织表象较为明显,具体体现就是家族式企业。

企业政治关联的本质属性探讨

企业政治关联的本质属性探讨
是 无形 的 , 但它 又不 同于人力 资本 , 它主要 指个人 的人 脉关 系 、 诚信程度 、 行为准则 、 个人道德 、 团队精神等 , 它
各种机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 的缺 陷 , 所 以现实世界 中 寻租活动大量存在 , 尤其是在不完善 的市场 国家中更为 严重 。 目前在我 国的混合经济背景下 , 政府 掌握着 资源 分 配权 , 并且大量 的垄断 、 特权 、 管制等存 在 , 这样 就使 寻租行 为有 了生长土壤 。寻租行为 大致 可分为两种 : 一 种是直接对政治官员或部 门进行私 下行贿 , 一种是通过 各种 渠道与政府 官员或 部 门建立 良好 的政治关联 来获
社会资本最初是社会 学领域的概念, 用于分析 不同 社会群体和个人 的基 本特征与发展轨迹 。 法 国社会 学家 P i e r r e B o u r d i e u ( 1 9 8 0 ) 较早 提 出社会 资本 的概念 , 将 其
定义 为“ 实 际或潜 在资源 的集合 体 , 这 些资 源与 由相互 默认或 承认 的关系所 组成 的持久 网络有关 , 行 动者能够
企 业政 治关 联 的
敖 小 波 摘要: 政 治关 联主要是指企业与政府部 门或官员 的密切联 系 , 在当前我 国经济 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本文 以社会 资本理论 、 寻租理论 、 制度及制度变 迁理论为基础 , 通过考察我 国 目前企业政治关联 的现状 , 发 现政治关联具有社会 资本 、 寻租手段 、 非正式制度三种属性 。这使 我们 对企业政治关联有着更为清楚 的认识 。 关键词 : 政治关联 ; 社会资本 ; 寻租 ; 非 正式制度 历来政商关系都是人们津津乐 道的话题 。 商人在经 商过程 中,随着经营规模 的扩大和经济影 响力 的增加 , 便要 面临如何处理与政府官 员关 系 的棘手 问题 。 官 商博 弈, 也是 中国两千年来 皇权 和绅权相互依赖 又相互 斗争 的延续 。企业与政府 的这种 密切联 系 , 一般被学术界称 为政治关联 。今 日之 中国处于改革 开放的大变革 时期 , 各项政治 、 经济 、 文化 制度改革都方 兴未艾 , 政治关联 在

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作者:张先春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第20期虽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逐渐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却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

企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实证明,将政治工作和企业管理正确结合,也可以起到积极影响。

一、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员工,而在企业的管理中,人也是最重要的管理要素。

企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强化员工思想,规范员工行为,使之符合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

二、逐利性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一切活动的目标都是提高经济效益。

而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盈利,它是企业所有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的思想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主动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多样性,没有固定的模式,并且方式多样,既有行为示范和语言交流,又包括法律的、经济的、精神的以及物质的刺激。

因此要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员工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结合条件要想完成企业管理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完美结合就必须以人为纽带,在这一方面,我认为应该切实做好以下两点:一、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是思想政治工作者。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企业管理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理论保证。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主心骨,其思想政治素质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如果管理者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很可能不会尊重政工干部的劳动,轻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劳动价值,怀疑政治工作的地位,这无疑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积极性的沉重打击,会导致他们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有时候甚至会导致工作的敷衍了事、走过场,这对企业目标的实现也有很强的阻碍作用。

企业家政治关系的先赋性与后致性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经验数据

企业家政治关系的先赋性与后致性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经验数据

企业家政治关系的先赋性与后致性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经验数据谢琳1李孔岳2张景茹3(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2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3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珠海 519015)摘要:关于企业家政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数着眼于对有政治关系和无政治关系的两类企业进行比较研究,至于先赋性、后致性政治关系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能力影响的差异程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研究立足于全国私营企业问卷调查资料,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根据先赋性与后致性对政治关系进行分类后,各类政治关系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能力的影响有一定的区别,而这种区别的背后,是嵌入性关系和市场性关系在起作用,即嵌入性关系和市场性关系的相互转化主导着不同种类政治关系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能力的影响,先赋性政治关系企业只有继续投入资源获得后致性政治关系才能显著影响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能力。

关键词:先赋性;后致性;政治关系;行业壁垒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Entrepreneur’s Ascribed and Achieved Political Connection on the ability to enter high-barrier industri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Xielin1Li Kongyue2Zhang Jingru3(1 Business School, Sun Y at-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275)(2 Business School, Sun Y at-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275)(3 China Export & Cred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Guangdong Zhuhai 519015)Abstract:Till now, most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political connection focu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enterprises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onnection, but subdividing political connection into ascribed and achieved political connection by their forming time and examining the two category’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ability to enter high-barrier industries are almost never done by academic and theoretical circle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made the first try. Based on the NO.16 national survey data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two categories of political connection, as mentioned ascribed political connection and achieved political connections impacted the ability to enter high-barrier industries distinctly. And the fundamental strength which made the distinction was the conversion of market connection and embedded connection. So the results were enterprises with ascribed political connection typically had larger scale, and only if they continue to invest resource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s, can they lift the ability to enter high-barrier industries.Key words: Ascribed; achieved; political connection; barrier1 引言虽然国内外诸多学者(Krueger,1974;石秀印,1998;Faccio,2006;Peng & Luo,2000;Bertrand,2007;Joseph等,2007;Goldman等,2009)的研究经常会涉及到开办私营企业前政府任职经历这种具有先赋性特征的政治关系,但是目前大多数关于企业政治关系(Political connection)的研究都将“政治关系”特指为企业成立后参与政治生活而形成的政治关系。

从先赋到后致

从先赋到后致

从先赋到后致:新中国60年社会流动机制嬗变杨黎源内容提要社会阶层结构位序的变化既表现为社会流动过程,也表现为社会流动机制作用的结果。

新中国60年社会流动的基本轨迹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流动机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

新中国的前30年,社会流动机制以先赋性规则为主导;后30年,社会流动机制在指导思想、规则选择和政策导向方面实行了三大转变,后致性规则日益成为主导社会流动的基本原则。

在今后的社会变革中,自主、公平、平等的流动机制的继续完善和发展,将促使中国社会不断进步和活力喷涌。

关键词新中国流动轨迹流动机制流动规则三大转变社会流动机制是指决定人们在其社会中获得一定地位和实现社会流动的历史背景、制度设置、动力路径、主导规则的某种组合作用。

而决定社会流动机制性质的则是流动规则,即先赋性规则和后致性规则。

所谓先赋性规则是指与生俱来的、个人不能选择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国家制度、政策安排、教育环境、家庭背景、天赋秉性等内容,是社会流动的基础。

所谓后致性规则是指人们通过后天的勤奋学习和主观努力,而获得的向上社会流动的机会,同时社会按照人的能力、努力程度和工作实绩,给予相应的社会评价和社会地位。

一定社会的流动机制的价值取向决定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而社会流动规则的选择又决定了社会流动的内容、形式和结果。

探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机制及变化的一般规律,揭示现行社会流动体制存在的弊端,确立后致性为主导的社会流动规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流动的理论和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60年社会流动机制演化的基本轨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由此带来社会阶层结构的重塑。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流动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由原来主要通过国家政策性安排转向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社会流动。

人们在社会流动过程中自致性因素的作用增多,先赋性因素的作用开始减弱。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四章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四章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个案研究与变量研究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个案研究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比较政治学的缺陷及其控制?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归 纳 法
40
10
20
30
40
10
20
30
40
100
3、肯定或否定假说
100
3、尝试性结论
50
50
10
20
30
40
10
20
30
40
学习时间-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
比较政治研究的推论类型:归纳两
种逻辑的交替使用。
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
察;而归纳法是从观
察开始,逻辑和观察
都很重要。在实际研 归
的因素

个案性质 严格的、狭隘的 宽泛的,繁多的 相对狭隘的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研究的基本取向
取向 特性
个案研究取向
Case Study Orientation
个案研究
集中比较
变量研究取向
Variables Study Orientation
真伪对照
统计分析
数量特征 单一个案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研究的基本取向:变量研究
Variables Study 因变量:需解释的对象 自变量:导致其他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 干预变量: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中介物
自变量
因变量
干预变量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基本取向:个案与变量的过渡
发生变化的,这一变化是如何 导致和影响社会变迁的。
个体的人及其行为; 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 有关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数 据资料;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动 机和行为选择; 自然科学的方法同样适用 于对人类的研究。

《企业的性质》背景知识及相关思考

《企业的性质》背景知识及相关思考

《企业的性质》背景知识及相关思考一关于科斯(1)科斯的生平罗纳德·哈里·科斯,出生于1910年12月伦敦近郊的威尔斯登(Willsden),193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博士学位。

先后在英园的利物浦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

1961年后任美国《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

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2)科斯的学术生涯科斯一生从事产权的理论研究。

其理论形成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30年代对正统的微观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指出市场机制运行中存在着摩擦即存在着交易费用,减少磨擦的关键是产权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在分析企业的起源、性质和生产纵向一体化的过程中,科斯首次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经济分析,奠定了现代西方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的基础。

第二阶段,50——60年代中期,科斯在分析“外部性”问题时,全面分析了产权明晰化在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产权的经济功能在于克服外部性,降低社会成本,从而在制度上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把科斯的产权思想概括为“科斯定理”。

(3)科斯的主要著作1 1950年《英国的广播:垄断的研究》(British Broadcasting:A Study in Monopoly) 21988年《厂商、市场与法律》(The Firm,the Market,and the Law)31970年《经济学与经济学家论文集》(Essays on Economics and Economists)4 1937年《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发表于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家》杂志5 1960年《社会成本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发表在《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二关于《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1937年发表于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家》杂志,当时并未引起重视,20多年后,当科斯的另一篇重要论文《社会成本问题》问世后,《企业的性质》一文才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

自致性与先赋性,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火影忍者》杂感

自致性与先赋性,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火影忍者》杂感

⾃致性与先赋性,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对?——《⽕影忍者》杂感社会分层理论中将⼈获得社会地位的因素分为⾃致性因素和先赋性因素。

所谓⾃致性因素,⼤致就是通过个⼈努⼒能够实现的,如教育。

所谓先赋性因素,⼤致是与个⼈出⾝相关的,如家庭状况。

这两个因素很难完全区分开来。

⼀⽅⾯,先赋性因素会对⾃致性因素产⽣影响。

如家庭状况会对个⼈教育⽔平产⽣影响。

另⼀⽅⾯,⾃致性因素也会对先赋性因素产⽣影响。

家庭背景相似的两个⼈,最后的成就也存在差异。

现代社会,是⾃致性因素在社会地位获得过程中起到更重要作⽤的社会。

《⽕影忍者》中展现了⼀个⾃致性因素在与先赋性因素抗争中屡屡落败的社会。

虽然岸本很早以前在中忍考试中,通过⼩李与宁次的故事对这⼀问题进⾏了“说明”,提出个⼈努⼒也是可以改变⾃⼰的。

但事实是什么样的呢?从⼏场战⽃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蛇丸与鼬的战⽃、迪达拉与鼬的战⽃,都是瞬间被秒杀。

固然鼬很强,但何尝不是天⽣的瞳⼒发挥作⽤?⽽后⼤蛇丸与佐助的战⽃,迪达拉与佐助的战⽃,瞳⼒⼜起到了⾄关重要的作⽤。

表⾯上看来,他们是通过⾃⼰的忍术在战⽃,技不如⼈输了很正常。

但这公平吗?他们的起点本来就不⼀样。

⽐如说⼩李和宁次,也许在体术上没有差别,但⼩李是在透⽀⾃⼰的青春和未来啊。

真正让我对⽕影的世界彻底失望的,是兜的战败。

他算是运⽤技术提升⾃⼰最透彻的⼈了。

凭借⾃⼰的天赋改造⾃⼰,成为“仙⼈”,⼏次将鼬和佐助逼上困境。

结果,却败在了伊邪那美⼿上。

这个战⽃表⾯上体现了“邪不胜正”,这个术也被赋予积极意义。

但我看到这个结局的时候,⼼⾥⼗分的不爽,并对药师兜表⽰惋惜。

凭什么啊?⽕影⾥有⼤量的⾎迹界限存在,也有很多⼤世家以及他们世代相传的秘术。

从⽊叶村建⽴时,斑和柱间⾝上所承续的特质就暗⽰忍者的世界充满了不公平。

虽然这个世界被爱与正义所掩盖。

鸣⼈,这⼀原本被视为极其励志的⾓⾊,随着故事的发展,也成为爱的光环下最⽜的“忍⼆代”。

所以,作为出⾝平凡的忍者,你以怎样的⼼态来⾯对这个世界呢?。

帕森斯社会理论

帕森斯社会理论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摘要: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

他对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了批评、扬弃、吸纳与充实,从而形成一个综合体系。

本文主要对其有关社会理论进行分析归纳。

关键词:帕森斯社会行动结构功能在帕森斯五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其思想学说发生一些变化。

他早期的主要理论倾向是建构关于社会价值如何引导个人行动的志愿行动论,一种唯意识的行动论,后期逐渐关注个人、社会与文化三个系统的整合问题,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系统论。

他还对社会进化做了系统考察,形成了所谓的新进化论观点。

一、社会行动理论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以社会学家帕雷托、迪尔凯姆、M.韦伯和经济学家A.马歇尔的学术思想为经验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析。

帕森斯认为,他们对一般社会理论的探讨虽然方法论起点不同,但都趋向意志自主的行动理论。

在此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帕森斯提出了自己的意志论行动理论。

他认为,社会行动最基本的单位是单元行动。

在分析的意义上,单元行动具有如下性质:①有一个行动者,即在各种不同的目标与用以达成目标的手段之间作出选择和决定的主体;②有某种行动目的,也就是引导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某一种事情的未来状况;③有一定的行动情境,这样的情境包含两个要素,即行动者能加以控制的手段要素和不能控制的条件要素;④有一定的行动规范取向。

单元行动就是由目的、手段、条件、规范这样一些要素构成的。

每一种行动都涉及主观目的,并构成行动中的意志自主因素。

这种意志自主的努力,使行动情境得以区分为手段与条件。

而规范作为一种主观要素,对行动者的这种努力起着调节作用。

帕森斯认为,单元行动中相互关联的这些性质,构成了各种行动科学的共同参照系。

帕森斯在强调行动者主观选择行动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外在的各种因素对行动者的影响。

行动的情景是以“社会客体”,即追求自身一定目的的其他的个别行动者与集体行动者为其组成要素的。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异及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异及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异及相互关系郑祖泉【专题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号】G2【复印期号】2005年06期【原文出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杭州)2005年02期第105~110页【作者简介】郑祖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内容提要】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在目标上、方法上、部分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在职能属性上、表现形态上、内容范围上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性,使两者产生相互结合的可能和内在要求,并构成相互促进和吸收的基础。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性,又说明两者各有其特殊意义,不可偏废,也不可简单替代。

正确把握两者的同异,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相对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辩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异/关系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特定的文化系统,一般是指企业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观念形态文化这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的统一体。

每个子系统各有自己的特定的内容。

企业物质形态文化包括企业劳动环境、机器设备、企业产品等要素,企业制度形态文化包括企业体制安排、战略选择、组织机构和各项具体管理制度等要素,企业观念形态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等要素。

它们共同形成了企业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有序结构。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一般是指研究企业员工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其具体内容,则包括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社会实践,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从思想上引导、规范员工的行为,为企业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服务和保证的一系列理论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两者不能等同划一,不能简单替代,但具有相对统一性,能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性(一)目标上的共同性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推动人们的物质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政治关系的先赋性与后致性:一个理论综述摘要: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政治关系的研究,大体着眼于对企业现有的政治关系,即后致性政治关系进行探讨,忽略了企业在创立之初即有的政治关系,即先赋性政治关系的研究。

本文分别对企业政治关系的先赋性与后致性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认为两者的关系性质及作用机制不同,不加区分地对两种进行研究可能造成偏误,并进一步认为这可能就是造成目前诸多关于政治关系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政治关系先赋性后致性一、引言先赋性与后致性是社会学中研究社会流动或分层机制时的规则分类(张宛丽,2004),社会学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便源起于先赋性与后致性理论。

“地位获得”范式的研究一般会先按照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社会声望等因素对各种职业地位进行评分,然后看子代职业评分与父代职业评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一些中介因素(如父代受教育程度、子代受教育程度、子代初职地位评分)的关系。

如果上述关系主要通过子代受教育程度来间接传递,那么影响代际流动的因素主要是“自致性因素”,即“后致性”;如果上述关系主要通过父代职业地位来直接传递,那么影响代际流动的因素就主要是“先赋性因素”(张翼,2004)。

自Krueger(1974)开启政治关系理论研究的先河以来,政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为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关注的热点。

借鉴先赋性与后致性的逻辑和分析思路研究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关系,可以将私营企业的政治关系区分为先赋性政治关系及后致性政治关系。

企业行动的发起、召集人无疑是企业家,企业家在构建企业的政治关系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国内外关于企业政治关系的研究大都着眼于企业家(或高管)的政治关系。

如同先赋性是指继承来的社会地位一样,先赋性政治关系是企业成立之时,因为私营企业主自己或直系亲属担任国家公务员或在大型国企担任主要负责人而使企业拥有一定的政治关系。

后致性的政治关系则是企业成立后,私营企业主努力搭建,或政府给予企业政治“荣誉”使企业拥有的政治关系。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政治关系的研究,大体着眼于对企业现有的政治关系,即后致性政治关系进行研究,对企业在创立之初的政治关系,即先赋性政治关系却少有研究。

就企业政治关系与企业经营及其成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来看,大多数着眼于对有政治关系和无政治关系的两类企业进行比较研究,回避了企业成立之前就存在政治关系的情形。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文献的基础上揭示先赋性政治关系和后致性政治关系的异同,为下一步基于本土情境开展企业先赋性政治关系研究提供借鉴。

二、企业后致性政治关系的研究当前学者们研究的大都集中在后致性政治关系,因此在本部分,“政治关系”指的就是“后致性政治关系”。

1.后致性政治关系的界定随着政治关系(political connection)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学术界开始广泛关注企业政治关系,而且如何界定政治关系却难以统一。

Faccio (2006,2010)认为,如果企业中至少有一个大股东或一名高管是国会议员、政府部长、州长或与政府高官关系密切,那么该企业就被视为具有政治关系。

和Faccio 的思路相似,Johnson等(2003)、Joseph等(2007)、Ferguson & V oth(2008)依据不同的制度环境,从企业高管身份的角度,对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进行了大体相似的界定。

我国学者卫武等(2004)从政治策略的角度(政治公益策略、政治公关策略、政治参观策略、政治参与策略、政治宣传策略、企业党建策略、政治媒体策略等诸多方面)来诠释企业家政治关系的内涵。

而胡旭阳(2006)、胡旭阳等(2008)、罗党论等(2008)、罗党论等(2009)、邓建平等(2009)、李四海(2010)则从民营企业高管行为的视角界定政治关系,即民营企业通过参与政府活动而形成的关系,比如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民营上市公司聘请前任政府官员进入董事会等。

关于企业政治关系及其强度的测量,因不同学者采用的统计方法不同而存在差异,方法各有千秋。

胡旭阳(2006)、胡旭阳等(2008)、邓建平等(2009)以企业家政治身份的高低来衡量政治关系的强度,如果企业家或企业高管是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则代表政治关系最强,省级人大代表或省级政协委员次之,依此类推;Agrawal等(2001)、陈冬华(2003)、Fan等(2007)、罗党论等(2008)、罗党论等(2009)以董事会成员中有政府背景的董事比例来衡量;Khwaja等(2005)、Jayachandran(2006)用政治捐赠的多少来反映政治关系强度;Bushman等(2004)则以企业中国有股的比例来衡量政治关系的强弱。

2.企业建立后致性政治关系的行为动因(1)直接的利益动因Anthony Downs(1957)认为人们无论做任何事都会比较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此来决策自己是否实施行动。

企业的政治参与行为也同样如此,目的是寻求投入最少,利益最大——也就是说,当不能给民营企业带来收益时,企业将不会寻求建立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带来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进入规制行业的机会(徐细雄等,2010)。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对于某些政府管制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仍然因其较大的经济规模、长期的经营和国家信用的支持而获得显著的优势,而这种制度和政策上的进入障碍明显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入(刘小玄,2003),致使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市场壁垒与制度壁垒的双重压力,存在不正当竞争、信息约束以及关键资源不足等问题,使得民营企业管理者必须建立同政府部门和其它国有企业的关系(Luo等,1997)。

胡旭阳(2006)的研究显示,在中国的转轨过程中,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起到了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降低民营企业进入政府管制行业壁垒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家有强大的动机建立政治关系,而这种政治关系可以通过影响制度环境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Krueger,1974;Morck 等,2005;Mobarak等,2006;Acemoglu,2007;Wiwattanakantang,2009)。

政治关系还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企业资源(Fisman,2001;徐细雄等,2010),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大量的稀缺资源仍然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通过私人企业家不断编织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各种资源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Child,1994;李路路,1997;石秀印,1998;戴建中,2001),而这种通过政治关系获得的资源主要包括优惠融资和投资待遇(Johnson等,2003;Sapienza,2004;Cole,2004;Dinc,2005;Khwaja等,2005;Charumilind等,2006;Charumilind等,2007;Faccio,2006;Claessens等,2008;余明桂等,2008;罗党论等,2009;Francis等,2009;李维安等,2010)、政府采购合同的获得(Goldman等,2009;Boubakri等,2008)和税收减免及政府救济(Adhikari 等,2006;Bertrand,2007;Faccio等,2006;吴文峰等,2008;Boubakri等,2008;潘越等,2009)(2)非直接的利益动因企业建立后致性政治关系除了直接的利益动因外,还有一种非直接的利益动因。

这种非直接的利益动因意味着企业建立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并不是获取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发展政治关系作为正式制度的替代品(曹正汉,2006;罗党论等,2009;Qi等,2010)。

转型经济意味着产权保护法律尚不健全(Choi等,2000;Hoskission 等,2000;Li等,2002),尤其是在中国这样有着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民营企业存在的合法性曾经备受质疑,民营企业要“合法”地发展,往往就只能建立政治关系解决经营合法性问题、政治歧视问题、政治谈判能力问题(曹正汉,2006),即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起到了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作用(胡旭阳,2006),使之赢得与公有制经济相比相对公平的待遇。

因此,越是正式制度不完善、产权保护不力的地区,企业就越愿意建立政治关系。

Chen等(2005)、Li等(2006)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发展越落后、政府管制越多、非正式的税负越重、法律保护越不力的地区,私营企业主越有动机开展政治关系活动。

Faccio(2006)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认为在腐败程度较高,外资进入较难、法律体系较不完善和司法独立性较低的国家,企业的政治关系行为越普遍(徐细雄等,2010)。

第二,作为企业的政治荣誉而存在。

由于企业绩效本身比较突出,政府主动给予企业家一定的政治地位,企业家则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接受这种政治安排。

曹正汉(2006)就认为,并不是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都有能力获得政治谈判地位,比如进入人大和政协,成为这些组织的一份子。

这是一场发生在市场之外的政治竞争,由企业的综合实力决定,是经济决定政治。

邓建平等(2009)注意到,政府官员要“下海”到民营企业任职通常选择经营绩效较好、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任职。

同时,在行业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企业家也较容易担任高级别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即政府要“根据有较高政治素质、有较大社会贡献、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阶层中有较大影响和热心工商联工作的标准,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和政治安排工作。

①①见《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统发[2008]12号)3.企业建立后致性政治关系的模式和渠道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嵌入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的,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才能理解具体经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Granovetter,1985;Zhou Xue Guang,2003)。

中国的民营企业并不是以孤立的、原子状态存在并开展交易和竞争的,其创办、生存和交易活动都深深嵌入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

中国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系,包括正式的组织形式和非正式组织的形式两种(李宝梁,2001)。

正式的组织形式即制度化途径主要有: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企业建立中共基层党组织;组建民间协会和其他社团等(朱光磊等,2004)。

对于非制度化途径(白重恩,2005;刘学民,2009),其建立遵循一种“渗透模式”,这一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交际阶段,即利用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或诉诸以前的联系,或使用中间人关系,通过袭(承袭已有的关系资源),认(主动与他人确认共同的关系基础),拉(没有既有关系或既有关系太远时努力拉上),钻(通过各种手段接近权威人物),套(套交情、套近乎),联(扩展关系网络),不断地把对自己有用的人纳入自己的关系网络;二是交情阶段,如果交际阶段进展顺利的话,双方就会通过相互尊重、交流思想、礼尚往来等情感性色彩较强的方法发展友情关系,从而由初步的人际信任发展到互惠的信任,进而再发展到更深的人际信任,为将来利用关系奠定感情和资源基础(李孔岳,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