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神奇的眼睛(沪科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6神奇的眼睛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4.6神奇的眼睛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了解眼睛的神奇之处,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设计意图1.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3.让孩子们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知道眼睛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难点: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图片、视频、模型等;2.学具:画笔、画纸、手工材料等。
五、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神奇的眼睛故事,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2.基本构造:展示眼睛的图片和模型,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眼睛的基本构造,如眼皮、眼球、瞳孔等;3.功能介绍:讲解眼睛的功能,如看东西、调节焦距等,并通过视频演示眼睛如何工作;4.游戏体验:让孩子们通过游戏亲身体验眼睛的功能,如蒙眼感知、看图找不同等;5.保护眼睛:讲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用眼方法和注意事项;6.动手制作: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护眼小道具,如护眼罩、眼保健操卡片等;六、活动重难点1.重点: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难点: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基本构造的认知我选择了生动的图片和模型来展示眼睛的各个部分,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看到眼睛的内部结构。
在介绍基本构造时,我特别强调了瞳孔的作用,它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能够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多少,保护眼睛免受强光的伤害。
我还引导孩子们注意到,眼睛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协作的,只有当它们正常工作时,我们才能看清楚周围的世界。
二、功能介绍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眼睛的功能,我使用了视频来演示眼睛是如何工作的。
在视频中,我展示了眼睛如何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改变焦距,从而看清楚不同距离的物体。
4.6 神奇的眼睛-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目标梳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 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3. 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4. 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
1.重点:近、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2.难点:近、远视眼矫正方法。
知识梳理一、眼睛的视物原理1.眼睛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1)眼睛的构造: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玻璃体等,如图所示。
(2)主要部分的作用。
a. 晶状体:相当于①。
b. 视网膜:相当于②。
2.眼睛的视物原理如图所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进入人眼的光线经过这个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③、缩小的实像。
分布在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
人就能看到物体了。
3.眼睛的调节作用看近处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睫状体收缩舒张晶状体变凸、变厚④、变薄焦距变小变大眼球的折光能力⑤变弱图示①凸透镜②光屏③倒立④变长⑤变强二、视力的矫正1.近视眼(1)特点:能看清⑥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2)成因:晶状体变⑦,折光能力变强,远处的物体成像在⑧。
(3)矫正:佩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镜。
(1)特点: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2)成因: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⑨,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
(3)矫正:佩戴⑩制成的远视镜。
⑥近处⑦厚⑧视网膜前⑨变弱⑩凸透镜三、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1)结构: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
(2)原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⑪、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
(3)使用:将放大镜放在物体的上方,适当调整距离,就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观察物体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
2.照相机(1)结构:主要由镜头、光圈、调焦环、快门、底片等组成,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⑫,胶片相当于光屏。
(2)原理: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⑬,如图所示。
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4.6神奇的眼睛教案
教案: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4.6神奇的眼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 学会用透镜解决实际问题,如矫正近视和远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能解释一些与眼睛相关的现象;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能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透镜现象;3. 学会用透镜解决实际问题,如矫正近视和远视,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睛的视物原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 教学重点:掌握眼睛的视物原理,能运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明塑料尺、玻璃板、透镜;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透镜,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透镜的原理和作用。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3. 凸透镜和凹透镜演示:利用透明塑料尺、玻璃板和透镜,现场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透镜的原理。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透镜相关的实例,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透镜的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透镜现象,如眼镜、相机、投影仪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矫正近视和远视:讲解如何通过佩戴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近视和远视,让学生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视物原理;2.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4.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副眼镜的镜片,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并说明理由。
2. 答案:根据眼镜镜片的形状和厚度,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并解释原因。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4.6神奇的眼睛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4.6神奇的眼睛一、教学内容(1)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四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2)详细内容: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及方法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提高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重点: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模型、幻灯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或身边人使用眼睛的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神奇的眼睛。
2. 知识讲解:(1)利用图片和模型展示眼睛的构造,讲解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包括光线经过眼球各部分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再由神经传送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例题讲解:以近视和远视为例,讲解其成因和矫正方法。
(1)眼球的主要结构有哪些?(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3)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分别是什么?如何矫正?6. 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如何保护眼睛,分享自己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2. 视觉的形成过程3. 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4. 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及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
(2)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列举三种保护眼睛的方法。
2. 答案:(1)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眼球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部分,各部分协同工作,使光线经过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进而产生视觉。
(2)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经过角膜、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6神奇的眼睛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4.6 神奇的眼睛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光与眼睛,第6节神奇的眼睛。
2. 详细内容:(1) 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 理解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能解释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重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眼球、凸透镜、光屏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眼睛,思考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2. 知识讲解:(1)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眼球的结构和功能;(2) 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 解释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一些与凸透镜成像相关的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凸透镜成像和近视、远视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2. 凸透镜成像规律;3.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一支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请问像是放大还是缩小?(2) 一个人站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地方,他在凸透镜中的像是什么形状?2. 答案:(1) 像是放大;(2) 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光线通过凸透镜时的成像规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课件 4.6 神奇的眼睛
显微镜原理 显微镜上有两组凸透镜,分别称为目镜和物镜.当来 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 镜的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的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 的小物体了.
练习: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_凸__透__镜,被观察的物体应 放在__焦__点__和__2_倍__焦__距__以__内___的位置,成放大的实像, 该像在目镜的___焦__点__以__内____成放大的___虚___像, 两次放大 , 提高了放大倍数 .
三、望远镜
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 前,就像物体被拉近了.
原理:
望远镜和显微镜相似,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即 物镜和目镜.与显微镜不同的是,望远镜上物镜的 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 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四、照相机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
神奇的眼睛
一、放大镜 放大镜就是: 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
成像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 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题: (1)应把物体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 (2)要想使物体看起来更大该怎么办?
(1)应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2)物体在焦点以内,且靠近焦点处.
二、显微镜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 是凸透镜.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 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 见的物体.
2.放映幻灯时,要想得到更大的像,应该采取的办 法是(D ) A. 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 , 幻灯片靠近镜头 B. 使幻灯机离银幕靠远些 , 幻灯片也离镜头远些 C. 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 , 幻灯片离镜头远些 D. 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些 , 幻灯片离镜头近些
答:将幻灯片倒放在离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 距的地方(或倒放在稍大于焦距的地方)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4.6神奇的眼睛
看近处物体
看远处物体
三、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晶状体如何调节:
人眼看远处物体时,
人眼看近处物体时,
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 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
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 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
焦距变大,远处来的光线 焦距变小,近处来的光线
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 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
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4.6神奇的眼睛 (共21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4.6神奇的眼睛 (共21张PPT)
4.图中是人眼晶状体调节光路图,其中描 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是_A__B_,描述近视
眼的成像情况是__D__;描述远视眼的成像 是_C___;描述矫正近视眼的方法的是_F__; 描述矫正远视眼的方法的是__E___。
阅读教材P77信息窗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透镜焦度? 焦距的倒数,Φ=1/f,单位:m-1 2、什么是眼镜的度数? 镜片的度数就是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D=100Φ, 单位:度 3、眼镜的正、负度数是什么意思?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 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小资料
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 位。中小学生近视率高达34%, 其中高中生达到70%左右。为什 么会有这么多学生会近视呢?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4.6神奇的眼睛 (共21张PPT)
1.近视患者需佩戴由 凹透镜 制成的眼镜, 是由于该透镜对光有 发散 作用。远视 患者需佩戴由 凸透镜 制成的眼镜,是 由于该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4.6神奇的眼睛 (共21张PPT)
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6神奇的眼睛
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6 神奇的眼睛一、设计意图:本次课程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眼睛的相关知识。
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难点:理解眼睛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模型等;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外观和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2. 讲解:讲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如角膜、瞳孔、晶状体等,以及它们的功能;3. 实践: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眼睛模型,加深对眼睛结构的理解;4. 讨论:让孩子们谈谈对眼睛的认识,以及如何保护眼睛;6. 作业:让孩子们画一幅关于眼睛的画,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难点:理解眼睛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眼睛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神奇的眼睛”课程中,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引入环节的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眼睛图片和视频,通过直观的展示,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愿意主动去了解眼睛的知识。
讲解环节中的实践操作是另一个重点。
我让孩子们亲手制作眼睛模型,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眼睛结构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这个环节的设计,使我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4.6神奇的眼睛(原卷版)
沪科版八年级上第四章《多彩的光》4.6 神奇的眼睛【知识梳理】一、眼睛与视力的矫正:1、正常眼成像原理: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当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厚薄,从而改变它的焦距,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
2、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利用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利用凸透镜矫正。
4、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区别:近视眼看得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视眼看得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看不清,远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而看不清。
二、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在一倍焦距内远离物体。
4、显微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它的作用相当一个投影仪,使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它的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5、望远镜:物镜:它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它的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放大一次。
【易错点】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但二者有区别:照相机要先减小物距,再增大像距,而投影仪要先增大像距,再减小物距。
4.6神奇的眼睛-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四章
多彩的光
五、生活中的光学仪器
显微镜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 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第6节 神奇的眼睛 section 6 magical eyes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四章
多彩的光
五、生活中的光学仪器
望远镜
能使很远的物体成 像在眼前,就象物 体被拉近了。
第6节 神奇的眼睛 section 6 magical eyes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 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 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 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 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 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 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四章
多彩的光
【思考】
所有人的眼睛都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吗?
第6节 神奇的眼睛 section 6 magical eyes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四章
多彩的光
三、近视及其矫正
成因
第6节 神奇的眼睛 section 6 magical eyes
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成 像于视网膜前。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6节 神奇的眼睛
section 6 magical eyes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眼睛的故事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 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 那么能让我亲眼目赌一下该有多好。 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 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 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 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 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 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 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说课稿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眼睛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原理。然后,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分为四个部分:课题、眼睛结构图、视觉形成过程和重点知识点。课题部分用大字写出“神奇的眼睛”,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眼睛结构图和视觉形成过程部分,我将用简洁的线条和符号描绘眼睛的结构和光线传播过程,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重点知识点部分,我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以便学生抓住重点。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视觉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眼睛的结构和视觉形成原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注重板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尽量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表达复杂的概念。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眼睛的模型和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动画演示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视觉的形成原理。
2.安排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光线通过不同介质时的传播和折射现象。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刻感受眼睛中光线的传播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分享观察结果。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眼睛的健康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提高。
4.评价与反馈: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给出建设性意见。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6神奇的眼睛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6神奇的眼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本节课主要介绍眼睛的构造、视觉的形成以及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眼睛的构造: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
2. 视觉的形成:光线经过眼球各部分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
近视可以通过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可以通过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掌握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睛的构造、视觉的形成、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难点: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凸透镜、凹透镜、幻灯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眼睛的构造:教师展示眼球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 理解视觉的形成:教师通过幻灯片演示光线经过眼球各部分的折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视觉的形成。
4. 探究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教师通过幻灯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并演示矫正方法。
5. 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为什么看电视时要离得远一些,如何保护视力等。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构造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2. 视觉的形成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 视觉3.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 凹透镜矫正远视: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 凸透镜矫正七、作业设计1. 简述眼睛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4.6 神奇的眼睛(课件)
2. 眼睛的视物原理
人眼看见物体的过程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1)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 膜上,形成物体的倒立倒立、缩小的实像; (2)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 给大脑,大脑将倒立图像处理后翻转过来,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提出问题: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是通过调节像距来 得到清晰的像。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不能变,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 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探究实验 利用充水的透明橡皮膜模拟晶状体的变形与调焦。
实验器材: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水、蜡烛、 光屏等 实验步骤: 1.将透明橡皮膜、注射器、水、乳胶管、止水夹按图装配,利 用注射器可以改变透明橡皮膜内水的多少,从而改变橡皮膜的厚 薄程度,改变焦距。透明橡皮膜和水构成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 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
沪科版 八年级全册物理 多彩的光
4.6 神奇的眼睛
情景引入:观察
我们的眼睛,是怎样看到美丽的世界的?为什么近视的 同学需要戴眼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人老了也需要带 眼镜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两种眼镜一样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
一、眼球
1.眼球的结构:
凸 透 镜
(胶片)
眼球的主要结构有: 晶状体、角膜、睫状体 、瞳孔、 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
膜上成的像清晰。
成的像清晰。
② 投影仪
①投影仪原理:
物距u:f<u<2f 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 v>2f
2F F
f 2f
F
2F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6神奇的眼睛 (共41张PPT)
D.所成的像可能是虚像
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下方,要使像成
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上_____(填“上”或“下”) 调整.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 镜25 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缩_小_(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 有_照_相_机_.
近视眼及其矫正
实验6: 当f=10 cm(当作正常眼),u=70 cm
时,调节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换上f=5 cm的凸透镜(当作近视眼),
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 在凸透镜前插上凹透镜(或学生的近视
眼镜),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
近视眼及其矫正
矫正: 在眼球前加一凹透镜,使光先发散一
在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若要使距 离透镜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成像在光屏上,该 怎么办?
当睫状体放松时, 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 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 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 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 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 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 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 的物体.
这是晶状体和睫状体共同所起的调节 作用形成的.
实验4: 利用水透镜,模拟晶状体的调焦,
体会人眼能看到远近不同物体的原理— —人眼通过晶状体的自动调焦功能来看 到远近不同的物体.
实验5: 利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验证眼睛调焦
的问题——当f=10 cm,u=21 cm时,调 节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透 镜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f=15 cm, 调节u(大约70 cm),仍能在光屏上成 像.
思考: 若晶状体不能调节或调节能力减弱,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看清物体的范围减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 光能力太强,成 像于视网膜前。 2、矫正: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 的近视眼镜。
四、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晶状体太薄,折 光能力太弱,成 像于视网膜后。
2、矫正: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 的远视眼镜。(老 花眼镜)
交流感悟 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归纳 症状 产生的原因 成像的 矫正的 位置 方法
探究领悟
玻璃体 晶状体 瞳孔 视网膜
角膜
视神经
一、人眼看物原理:
晶状
视网膜则相当于一个光屏。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 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 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 的物体。
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 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 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 的物体。
练习: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凸透 镜,被观察的 物体应放在物镜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以内 的位置,成 放大的实像,该像在目镜的 一倍焦距以内 成放大 的 虚 像,两次放大 , 提高了放大倍数 .
三、望远镜
能使很远的 物体成像在 眼前,就象 物体被拉近 了。
望远镜原理:
望远镜和显微镜相似,也是由 两组凸透镜组成,即物镜和目镜。 与显微镜不同的是,望远镜上物镜 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 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四、照相机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
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 胶片相当于 光屏 。
胶 片 镜头
思考题:要使照相机底
片的像变大,应如何移动 照相机并调节镜头?
答:
应使照相机靠近物体,
并使镜头向前伸(即拉长暗箱)。
五、幻灯机、投影仪
原理:物体到
凸透镜的距离 在2倍焦距和焦 距之间时,成 倒立、放大的 实像.
正立方大虚 凸 1、放大镜就是____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 ____ 同 侧,物体应放在离放 像,像与物在放大镜的____ 小 于焦距的位置。 大镜____ 凸 透镜,来自物 2、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____
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 倒立缩小实 个______的像。胶卷相当于光屏 ______。 3、照相机的成像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 u>2f 缩小 实 像。 ________时,成倒立、 ______的____ 4、投影仪的成像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 实 f<u<2f ________时,成倒立、放大 ______的____像。
思考题:要在屏幕上得到正立、放大的
图像,应如何放置幻灯片?
答:将幻灯片倒放在离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 距的地方(或倒放在稍大于焦距的地方)
交 流 感 悟
1.下图中是人眼晶状体调节光路图,其中 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是_ AB _____,描 D ;描述远视 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是_____ C 眼的成像是_______ ;描述矫正近视眼的 方法的是______ F ;描述矫正远视眼的方法 的是_____ E 。
交 流 感 悟
4、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 立的像 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 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 、放大的像 5、某初三毕业班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 A ) 镜头,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跟镜头不动,人站近一些
小结: 1、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 2、近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 3、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 4、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投 影仪的成像原理。
交 流 感 悟
2、不正确用眼等原因都会导致患上近视眼,有近视眼 的人大多数是采用戴近视眼镜进行矫正,现取一块近 C ) 视眼镜片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片的中央比边缘薄 B、对光有发散作用 C、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是一块凹透镜 3、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知识回顾
物 距 u
u>2f
像 的 特 点 大小 倒正 虚实 缩小 倒立 等大 倒立 放大 倒立 放大 正立 实像 实像 实像
像 距 v
f<v<2f
u=2f
f<u<2f
v=2f
v>2f
u=f
u<f
不成像 虚像
----
凸透镜成像 1、眼睛看物体和______________的原理是一样的。其中 晶状体 凸 透镜,________ 视网膜 相当于光屏,物体 ________相当于____ 2 倍焦距以外,在________ 视网膜 上成________ 倒立 、 一般在____ 实 像。 缩小 的_____ ________ 远 处的物 近 处的物体,不能看清____ 2、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
⑴应把物体放在离放大 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 ⑵要想使物体看起来更大该 怎么办?
答: ⑴应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⑵物体在焦点以内,且靠近焦点处。
二、显微镜
显微镜(图4-56) 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凸透镜。 用显微镜可以 观察微生物、细胞 等人眼无法看见的 物体。
显微镜原理
显微镜上有两组凸透镜,分别称 为目镜和物镜。当来自被观察物体 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 的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 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近 只能看 视 清近处 眼 物体 远 视 眼
只能看 清远处 物体
晶状体 太厚
晶状体 太薄
视网 膜前 方
配戴 凹透 镜
视网 膜后 方
配戴 凸透 镜
读写姿势
要正确
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一、放大镜 放大镜就是:
一个短焦距的
凸透镜 成像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 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