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息系统开发

合集下载

电算化常考的信息系统开发流程

电算化常考的信息系统开发流程

电算化常考的信息系统开发流程信息系统开发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软硬件设备和网络资源将人员、设备、方法等各种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特定的规范和要求,开发和构建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处理系统。

在电算化领域中,信息系统开发流程是一种管理方法,它以一系列步骤和活动的形式,指导和推进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算化常考的信息系统开发流程。

1.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是信息系统开发的起点,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中,开发团队与用户充分沟通,获取用户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约束条件。

需求分析的目标是确保开发出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 用户需求调研:通过对用户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包括功能需求、业务需求、技术需求等。

- 需求规格说明: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详细、清晰、可验证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用例模型、数据流程图、活动图等。

- 需求确认与评审:与用户进行多次确认和评审,确保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概要设计阶段概要设计阶段是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体架构设计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将用户需求转化为系统的高层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模块划分、数据结构设计、接口设计等。

- 系统结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 模块划分与功能设计:将系统功能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和职责,并进行详细的功能设计。

- 数据库设计:设计系统所需的数据库模型,包括表结构、关系、索引等。

3. 详细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基础上,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将概要设计中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现方案。

- 接口设计:定义系统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确保各模块能够协同工作。

- 算法设计:设计系统中涉及的算法和计算模型,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各种业务逻辑。

- 界面设计: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使其直观、易用、良好的用户体验。

计算机软考试准备资料

计算机软考试准备资料

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一、信息的概念和特点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单位为比特(bit,位)2、信息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无限性、动态性、依附性、变换性、传递性、层次性、系统性、转化性。

3、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多个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执行特定的功能以达到特定目标的集合体。

4、信息系统概念:就是输入数据后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5、信息系统,自上而下规划,自下而上实现,自顶向下的数据分析。

6、输入数据得到信息。

7、信息使用者是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8、信息管理者是指负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人员9、系统转化分为:分段转化、直接转化、并行转化10、信息系统工程包括: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11、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分为:硬件网络集成项目、软件产品实施型项目以及软件开发型项目。

12、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及存储介质、通信系统、信息采集设备、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7大部分。

13、詹姆斯·马丁计算机的4类数据环境,文件环境、应用数据环境、主题数据环境、信息检索系统环境二、国家信息化体系6个素1、国家信息化6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

2、信息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材料、能源3、信息网络:三网合一: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电视网4、信息技术:反应了效率、效果、效益。

5、信息化人才: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合理利用人才是信息化人才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6、信息化政策和法规、标准: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三、电子政务主要4个模式1、G2G:政府对政府,包括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和业绩评价系统。

2、G2E:政府对公务员,是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3、G2B:政府对企业,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和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等。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1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1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第一章信息系统基础1.基本概念(P4)信息系统是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如下图。

从信息系统的定义可知,信息系统是一个专门的系统,它通常是一个为组织或企业的各层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系统。

2.电子政务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P13)孤岛式计算机系统阶段、初级互联阶段和公共服务阶段(1)孤岛式计算机系统阶段:是早期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其特点是以部门划分,各级部门之间没有数据往来,只为部门内部提供信息服务。

(2)初级互联阶段:孤岛式的计算机系统联成网络并组成大型的数据中心,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了统一的政府公共应用平台、公共数据库等。

(3)公共服务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信息系统运行模式是通过公共的IT基础设施满足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逐渐建立较完善的电子政务。

第二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P19)(1)系统规划阶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起始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总的信息需求,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规划,其中包括确定拟建系统的总体目标、功能、大致目标和粗略估计所需资源,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及资源和应用环境的约束,把规划的系统建设内容分解成若干开发项目,以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

同时包括研究建设拟建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的选择以及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2)系统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拟定系统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分批进行系统开发。

(3)系统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以系统分析中的新系统逻辑方案为依据,惊醒总体结构设计和代码设计、数据逻辑与物理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等详细设计,提出系统详细设计方案,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信息系统开发与项目安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开发与项目安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开发与项目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科技发展部信息系统开发相关安全控制,保障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开发、测试和投产过程的安全性,规范信息系统获取、开发与维护过程中的职责定义与流程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科技发展部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获取、开发、实施、投产各过程及项目实施的管理。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三条科技发展部风险管理组负责制定相关规定,并监督各部门落实情况。

第四条各部门安全组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规定在本部门的落实情况。

第五条项目需求部门除提出功能需求外还负责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提出系统安全需求。

第六条项目建设部门承担具体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实施,负责进行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保证系统设计、开发、测试、验收和投产实施阶段满足项目安全需求和现有的系统安全标准和规范。

组织系统安全需求、设计和投产评审。

第三章信息系统开发与项目安全管理规定第七条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各阶段(尤其是需求设计、测试及投产等重要阶段)评审时,评审内容必须包括相应的安全要求,具体要求参见附件2:信息安全功能设计检查列表。

第八条系统安全评审时,应提交相应安全设计、实现或验证材料,对于评审中发现的问题相关责任部门应及时整改。

第九条对于公共可用系统及重要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应进行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修改。

同时,网上公开信息的修改发布遵循业务部门的相关管理规定,只有经过授权流程后才能修改相应信息。

第十条安全需求分析(一)在项目的计划阶段,项目需求部门与项目建设部门讨论并明确系统安全需求分析,作为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的组成部分。

(二)项目需求部门与项目建设部门应对系统进行风险分析,考虑业务处理相关流程的安全技术控制需求、生产系统及其相关在线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等约束条件下,确定系统的安全需求。

(三)系统安全保护遵循适度保护的原则,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同时实施与业务安全等级要求相应的安全机制:1.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建立适当的安全管理控制机制,保证数据信息在处理、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信息被非法使用、篡改和复制。

第三章 MIS开发概述(new)

第三章 MIS开发概述(new)

程序员、系统专家中起重要的联系作用;能主持
会议、座谈、倾听。
• 管理技能
管理项目、资源、风险和变动。
管理信息系统(MIS)精品课程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MIS开发的认知模型生命周期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概述 结构化开发方法 原型法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CASE方法 开发方法比较 系统开发人员与开发方式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MIS)精品课程
3.3 结构化开发方法
3.3.1 概述 3.3.2 基本思想 3.3.3 开发步骤 3.3.4 优缺点
管理信息系统(MIS)精品课程
3.3 结构化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结构化方法、工程 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法的结合,它是 迄今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 种。
管理信息系统(MIS)精品课程
3.1.2 MIS开发的生命周期
系统 评价 系统 维护 开发 设计 初步 调查 可行性 研究
验收
系统运行和维护
系统规划
审批
系统 转换
系统实施 系统设计
审查 详细 设计 总体 设计
系统分析
详细 调查
编程 调试
逻辑 设计 审计
管理信息系统(MIS)精品课程
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MIS)精品课程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3.1 MIS开发的认知模型生命周期
3.1.1 MIS开发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模型
3.1.2 MIS开发的生命周期
管理信息系统(MIS)精品课程
3.1.1 MIS开发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模型
1. 认知过程

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知识点

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系统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系统的特性: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相似性第二章,管理系统1,人类活动的三大基本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2,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激励职能3,企业管理五大基本功能:生产,销售,研究发展,财务,人事第三章,信息与信息系统1,信息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2,信息的性质:事实性,扩散性,传输性,共享性,增值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滞后性3,信息是管理的基础表现在:1)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2)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3)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4)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5)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6)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4,策略过程:情报阶段,设计阶段,决策阶段5,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的区别:1)结构化决策是建立在清楚地逻辑基础上,依照习惯或者标准作业规划完成的决策2)非结构化决策是没有明觉得决策规划,依照决策者的经验,直觉,学识做出的决策6,信息系统的定义:输入数据,通过疾厄宫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7,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和输入,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使用第四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1,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1)技术手段复杂2)内容复杂,目标多样3)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4)环境复杂多变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的规划阶段,信息的分析阶段,信息的设计阶段,信息的实施阶段,信息的运行和维护阶段3,企业过程:为实现某个预定,产出的逻辑相关的一系列任务4,企业过程特征:1)每个企业过程都有输入和产出2)企业过程可能跨越组织边界3)企业过程有层次性5,商务规则: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属性的类型和数值,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6,早期开发不足:目标含糊,通信误解,步骤混乱,缺乏管理控制7,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原型法8,建立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1)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2)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使命是组织的存在价值和长远发展设想,它是组织最本质、最总体、最宏观
的“内核”。 微软公司的使命是:“领导计算机软件新潮流,向全世界提供一流的计算机 软件平台和工具。” 迪斯尼公司——使人们过得快活 索尼公司——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 惠普公司——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耐克公司——体验竞争、获胜和击败对手的感觉 沃尔玛公司——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与富人一样买到同样的东西 IBM公司——无论是一小步,还是一大步,都要带动人类的进步
3.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开发方法 结构化开发方法,又称生命周期法( 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是最老的系统开发 方法之一。 采用结构化思想、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按照用户至 上的原则,先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大模块,自顶向下进 行模块分解,然后,再自下而上按照系统的结构将各个 模块进行组合,最终实现系统的开发。
优缺点
3.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 委托开发 委托开发是现在非常流行的软件外包方式之一。该方式 适合于使用单位无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开发 人员但资金较为充足的单位,双方签订系统开发项目协 议。
优缺点
3.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
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方式是指用户和拥有丰富经验的机构或专业人员 共同开发系统。如果企业有开发系统的能力但是能力较弱, 或者缺乏经验丰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或者缺少高水 平的程序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希望通过和有经验的开 发单位合作开发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让企业自身的员工 也参与到系统的建设中,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 优缺点
面向对象是把构成问题事务分解成各个对象,建立对象的目的不是为 了完成一个步骤,而是为了描叙某个事物在整个解决问题的步骤中的 行为。

管理信息系统05

管理信息系统05

(三)面向对象开发法(Object-oriented Method,OOM) 1.基本思想: 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象组成的,每种对 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的对象 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
2.面向对象开发法的开发过程 (1)进行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对系统将要面临的具体管理问题及用户对系统 开发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弄清要干什么。
2.原型法的工作流程 (1)确定用户的基本要求; (2)开发一个原型系统; (3)征求用户意见; (4)修改原型。
3.原型法的优缺点 (1)优点 原型法贯彻“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符合人们 认识事物的规律,易被用户接受; 用户与开发者思想易于沟通,能调动用户参与的 积极性。 (2)缺点 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 不适合大量运算及逻辑性强的模块; 每次反复都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配合 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程序。
(4)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出的系统付 诸实施,内容包括设备的购买、安装与调试,程 序设计及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系统测试 与转换等。 (5)系统运行与维护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系统投入正常运行后 的管理、维护和评价工作。
3.结构化系统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1)优点 强调了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在整 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进行 总结,从而能够对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发 现、反馈和纠正,避免造成浪费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业务状 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 级到高级建立MIS。
应用时机:初装和蔓延阶段,各种条件(设 备、资金、人力)尚不完备,常常采用这种开发 策略。
两种策略优缺点的对比
策略 优点 缺点 备注

第三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第三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 2.信息的采集 信息的采集是指根据特定目的和要求,将分散蕴涵在不 同时空内的有关信息采掘和积积聚起来的过程。 • 3.信息的表达 表述形式:文字表述、数字表述、图形表述、表格 (文不如表,表不如图)
信息的采集
1.信息源的分类 • 个人信息源、实物信息源、文献信息源、数据库 信息源、组织机构信息源 • 按地点分:内源、外源 • 按时间分: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 2.信息采集的原则 3.信息采集的途径:内部、外部 4.信息采集的方法
3.1.2 信息和数据
数据的定义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数据是对事实、概念、 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这种特殊的表达形 式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或自动化的装置进行通讯、 翻译转换或者加工处理。 • 还有几种比较典型的对数据的定义。 • 我们的定义是:数据是使用约定俗成的关键字,对 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进行 抽象表示,以适合在这个领域中用人工或自然的 方式进行保存、传递或处理。
因特网 映射 交易文件 数据库 文本文件 电子数据交换工作原理 转换 EDI标准格式文件
信息的定义
• 我们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物质和能量存在 及变动的有序形式,以及接受主体对这个形式的 能动的反映及改组。 • 客观性内涵(客观信息):客观世界本身所具有 的性质,只存在于信源。 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 主观性内涵(主观信息):产生于生活主体和客 观世界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这种信息的存在还 须考虑信宿。
信息的分类(续)
• 4.按正式程度分 正式信息:较有规律的,经常性的信息。如发 票的内容,成绩的多少等。 非正式信息:不大有规律。如意见、判断和传说 等。 • 5.按内容保密度或传递范围分 公开信息:信息是公开的,可以共享的。 半公开信息:内部信息,能在一定范围使用。 非公开信息(保密信息):一般不能公开使用。 有保密级别并有一定的保密时间。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本章内容3.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概述3.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3.3各种开发方法的具体内容3.4不同方法的集成应用第一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概述1. 1 由本企业自行开发•这种开发方式需要有出色的领导和自己的开发队伍,包括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

•自行开发的主要优点如下。

(1) 用户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2) 系统维护容易。

(3) 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队伍。

•自行开发的主要缺点如下。

(1) 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

(2) 难于摆脱本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性的管理方式的影响。

(3) 用于企业内部的开发费用高。

1.2 委托开发•利用外部专门提供信息系统建立和维护的公司,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企业应派出精通管理业务的人员参与开发方案的研究、监督,控制工作的进展,以保证工作的质量。

•委托开发的优点如下。

(1) 开发周期短。

(2) 企业不必组织本企业的开发队伍,如果选择了好的开发单位,企业能密切配合系统开发管理工作,使之符合现代信息处理要求,则可开发出水平较高的系统。

•委托开发的缺点如下。

(1) 由于要由软件公司对企业的系统进行专门的开发,需要的费用很高。

(2) 当企业管理发生变化或扩展时,系统维护工作困难。

1.3 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企业抽出部分出色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包括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等,同时外部信息系统开发公司也派出相应的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等各类专业人员。

双方共同组建一个临时的团队,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合作开发的优点如下。

(1) 在合作开发中,可发挥软件公司技术力量强、本企业人员对管理业务熟悉的优势,共同开发出具有较高水平而适用性又强的系统。

(2) 有利于企业计算机应用队伍的培养与提高。

当企业管理发生变化或扩展时,系统维护工作变得比较容易。

•合作开发的缺点如下。

(1) 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

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
7.6联想信息化:
7.7政府信息资源:是指政府生产和收集的信息,它包括政府业务流程(办公)产生的大量的文书记录和报表数据、调查统计得到的信息等。
7.8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府信息资源指政府生产和收集的信息,它包括政府业务有成产生的大量的文书记录和报表数据、调查统计得到的信息等。
2.2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工作的前瞻性的全局安排,是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重点、步骤、人员技术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谋划。
2.3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组织战略为指导,以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定义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战略,规划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未来架构----组织结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架构等,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供一幅完整的蓝图,全面系统地指导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11信息化组织机构:广义的是指整个组织机构。狭义的是指组织中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的机构,也称信息部门(或IT部门)。
2.12CIO机制:是以组织CIO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支撑,以业务部门为信息化实施主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第三章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3.1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IS)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
3.2信息系统资源:是由各种组成要素或者子系统资源构成。
3.3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充分利用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的五大管理职能,对信息系统资源的进行科学的管理。
3.4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是为了使开发的信息系统项目可行并且目标明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开发任务,对需求、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有序、经济和优质而进行的一系统工程化的活动。

信息系统开发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开发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等。

第三条信息系统开发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综合治理,动态管理;3. 责任到人,奖惩分明;4. 遵循国家标准,适应业务需求。

第二章安全要求第一节项目启动第四条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在启动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明确项目安全需求和防护措施。

第五条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背景及目标;2.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3. 风险应对措施;4. 安全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

第二节设计与开发第六条信息系统设计应遵循安全原则,确保系统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七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以下安全要求:1. 代码编写:遵循安全编码规范,防止常见安全漏洞;2. 系统架构:采用合理的系统架构,提高系统安全性;3. 数据安全:确保数据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的安全;4. 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技术,防范网络攻击;5. 身份认证:采用强认证机制,确保用户身份真实可靠;6. 访问控制:合理设置用户权限,限制非法访问;7. 安全审计:对系统操作进行审计,确保安全事件可追溯。

第三节测试与验收第八条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后,应进行安全测试,确保系统符合安全要求。

第九条安全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1. 功能测试: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满足需求;2. 安全测试:检查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3. 性能测试:评估系统性能是否符合要求;4. 兼容性测试:确保系统在不同环境下正常运行。

第十条信息系统验收前,应进行安全验收,确保系统符合安全要求。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第十二条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规范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管理,提高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信息资源,订立本规章制度。

2.本规章制度依据《企业内部管理法规》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确保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部门、个人使用和开发维护信息系统的相关人员。

第二章信息系统开发第三条前期准备1.在开发信息系统之前,应订立认真的项目计划,包含项目目标、需求分析、时间布置、资源调配等内容。

2.项目计划应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向项目组全体成员进行宣布。

第四条系统需求分析1.系统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步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2.在需求分析阶段,应充分与用户沟通,确保对用户需求的准确理解。

3.需求分析报告应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作为后续开发工作的依据。

第五条系统设计与开发1.在系统设计与开发阶段,应订立认真的技术方案和开发计划,并定时完成各项工作。

2.开发过程中应进行适当的代码审查,确保代码质量和安全性。

3.开发完成后,应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功能正常。

第六条系统上线和运维1.上线前应充分测试,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2.上线后需要建立特地的运维团队,负责系统的监控、维护和更新。

3.运维团队应及时响应用户反馈的问题,并进行故障排出和修复。

第三章信息系统维护第七条维护内容1.信息系统维护包含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和数据库维护等方面。

2.维护工作应定期进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维护过程中应及时备份数据和系统配置,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第八条维护人员管理1.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并定期参加培训,提升自身本领。

2.维护人员应依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标准进行维护工作,保证维护质量和效率。

3.维护人员应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九条安全管理1.信息系统维护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系统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会计信息系统第3章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ppt

会计信息系统第3章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ppt
第三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
二、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五)实现
任务包括编程(是将详细设计说明转化为所需求 的程序语言)和模块测试。
(六)组装测试 组装测试是将经过模块测试的各个模块进行装配
并测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第三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
二、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主要内容
一、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二、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三、 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 讨论题
第三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
一、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一)快速原型法
1.快速原型法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2.快速原型法的前提条件 3.快速原型法的优点和缺点
(二)生命周期法
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组成 2.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基本原理 3.SDLC的优缺点
第三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
一、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三)面向对象法
1.面向对象法的基本原理和三大要素 2. OO法的主要概念和机制 3. OO法的特点
第三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
二、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一)可行性研究 现有系统分析 经济的可行性 技术的可行性 操作的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被审批后,便可着手进行软 件开发的计划工作: ⒈目标范围计划 ⒉开发进度计划 ⒊人员培训计划 ⒋硬件配置计划 ⒌软件开发方式 ⒍费用支出计划
第三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
第三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
二、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二)需求分析 需求又可以分为:
l.用户需求 2.系统需求 3.软件设计描述。 软件系统需求常常分为:
功能需求 非功能需求 领域需求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第三章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是软件工程的传统模型。

A . CASE模型B .面向对象模型C.生命周期模型 D •快速原型模型2.采用生命周期模型开发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将系统的开发分解成若干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开发顺序是()。

A .呈线性顺序独立执行B .部分重叠执行C .随机进行D .上述三者都不对3.完成会计软件的配置和安装,属于生命周期模型开发会计信息系统全过程中的()阶段的任务A .系统调查B .系统设计C .系统实施D .系统维护4.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采用原型模型开发的条件是()A .系统规模较大B .系统规模较小C.系统规模较小,且有相应的软件工具的支持D .上述三者都不行5.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一种环境,让计算机帮助开发者方便、快捷、自动地产生出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图表(如数据流程图、模块结构图)、程序和说明性文档等,这种开发方法是()A .生命周期法B .原型法C.面向对象方法D . CASE方法6.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中,进行可行性研究是一重要的工作,其中()上的可行性的评价,是指对“系统的设备、能源、环境条件以及目前的计术水平和配备的技术力量”等方面是否支持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的评价。

A .经济B .技术C .组织D .以上都不是7.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思想是()A .高内聚、低耦合的抽象技术B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抽象技术C.自底向上,逐层合并的抽象方法 D •以上三者都不是8.用生命周期法开发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系统分析阶段的基础工作包含()A .对会计人员开展培训B •对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如手工系统)进行调查C.对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初步设计D .对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详细设计9.数据流程图的主要作用是()A •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B •描述系统的控制流程C.描述系统的程序流程D •描述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10.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系统测试,测试对象是()A .源程序B .整个计算机会计系统C.系统总体设计D •详细设计各阶段的文档11.继承性是()开发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A •生命周期模型B •快速原型模型C.面向对象方法D . CASE方法12.数据流程图的绘制过程,是对新系统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和形成新系统()的过程。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一)验证个人信息,包括核验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明、工作经历和专业资格证书等信息。
(二)审核信息科技员工的道德品行,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职业操守。
(三)确保员工了解、遵守信息科技策略、指导原则、信息保密、授权使用信息系统、信息科技管理制度和流程等要求,并同员工签订相关协议。
(四)评估关键岗位信息科技员工流失带来的风险,做好安排候补员工和岗位接替计划等防范措施;在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后及时变更相关信息。
(六)配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信息科技风险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监管意见进行整改。
(七)履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其他相关工作。
第二条我司应设立分管信息科技的副行级领导,直接向行长汇报,并参与决策。副行级领导的职责包括:
(一)直接参与本银行与信息科技运用有关的业务发展决策。
(二)确保信息科技战略,尤其是信息系统开发战略,符合本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一)信息分级与保护。
(二)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
(三)信息科技运行和维护。
(四)访问控制。
(五)物理安全。
(六)人员安全。
(七)业务连续性计划与应急处置。
第八条我司应制定持续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确定信息科技中存在隐患的区域,评价风险对其业务的潜在影响,对风险进行排序,并确定风险防范措施及所需资源的优先级别(包括外包供应商、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
第四条运营管理部职能交叉,要部门协调是信息系统中涉及账务交易的操作、系统参数变更、事件管理的主要部门。运营管理部的职责包括:
(一)运行与维护应实行职责分离,运行人员应实行专职,不得由其他人员兼任。运行人员应按操作规程巡检和操作。维护人员应按授权和维护规程要求对生产状态的软硬件、数据进行维护,除应急外,其他维护应在非工作时间进行。

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规章制度

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规章制度

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保护信息资产,特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业界标准,规范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各项工作要求和流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涉及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的部门和人员,包含但不限于技术开发部门、运维部门、安全部门以及涉及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外聘服务供应商。

第二章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第三条项目启动1.在新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启动前,应编制认真的项目计划,包含项目目标、范围、工期、人力资源需求和预算等内容,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2.项目启动后,应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构成员角色和职责,并订立项目沟通机制和会议布置。

第四条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阶段应充分沟通和了解用户需求,认真记录用户的功能、性能和界面等需求,形成认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2.需求更改应及时评估影响和风险,并通过更改管理流程进行掌控和审批。

第五条系统设计与开发1.在系统设计阶段,应订立认真的系统架构设计和模块设计,并明确开发人员的编码规范和文档规范。

2.开发过程中,应采用版本管理工具进行代码管理和版本掌控,确保代码的可追溯性和可恢复性。

3.在开发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满足需求。

第六条系统上线与验收1.上线前,应进行系统运维团队的培训,确保运维人员熟识系统的部署和配置。

2.在上线过程中,应订立认真的上线计划和回滚方案,以应对可能的问题和风险。

3.上线后,应与用户进行验收,确认系统满足需求,并记录用户的反馈看法和改进建议。

第三章信息系统维护管理第七条日常维护1.对已上线的系统,应建立完善的日常巡检机制,对系统硬件、软件、网络等各个方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定期备份系统数据,同时进行数据恢复测试,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果项目不再可行就取消它; • 如果项目范围增加了,就重新评价并调整费用和进度; • 如果不能改变项目预算和进度,并且项目预算和进度不足以实现所 有的项目目标,就减少范围。
• 不必害怕取消和返工
3.1.3 系统开发基本原理
• 分而治之:通过不断的将一个大系统分解 成更容易管理的小系统,分析员可以简化 问题解决的过程 • 设计系统时应考虑到增长和变化:企业在 不断的变化,业务需求在变,业务的优先 次序在变。相应的,支持业务的信息系统 也必须不断变化。
3.2 FAST系统开发过程
FAST
3.2.1项目确定 3.2.2项目阶段 3.2.3跨生命周期活动
3.2.1 项目确定
项目的推动力
解决问题 利用机会 执行指示
PIECES框架
性能Performance 信息Information 经济Economics 控制Control 效率Efficiency 服务Service
3.2.2 FAST项目阶段
经典项目阶段: 范围定义阶段 问题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 逻辑设计阶段 决策分析阶段 物理设计和集成阶段 构造和测试阶段 安装和发布阶段
3.2.2 项目阶段
3.2.3 跨生命周期活动
调查研究(信息收集和数据收集):调查研究 对于一个项目的早期阶段至关重要。 记录文档和演示汇报:这两种沟通技术在系统 开发项目中很常见。
–更快实现系统 –许多企业没有能力提供人力和专业知识开发内部 方案 –将开发费用平摊到客户 –软件供应商负责对软件进行改进和修改 –利用同行业的相似性,减少重复开发
缺点
– 形成对供应商的依赖 –购买系统很少能反映理想方案 –改善业务过程以适应软件会遇到阻力
3.3.4混合策略
• 任何一个项目都可以选择使用多条开发路线的组 合 • 使用什么开发路线总是在范围定义阶段期间进行 选择,并作为工作陈述的一部分进行协商 • 一种常见的混合了模型驱动开发路线和快速应用 开发路线的策略是增量开发策略。
使用全面规格说明,容易正确地构造系统
缺点:
项目持续时间长,需要时间收集实事、绘制和验证模型
模型能达到的需求理解程度最多和用户理解程度一样 降低用户在项目中的主动参与 不够灵活,用户在设计之前必须完全说明需求,设计必须完全记录
下技术说明才能构造
3.3.1模型驱动开发策略
三种流行的模型驱动开发技术:
– CASE工具的一种能力,能够直接从系统模型生成初始 的软件或者数据库代码。
逆向工程 – CASE工具的一种能力,能够直接从软件或者数据库代 码生成初始的系统模型。
3.4.1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
3.4.2 应用开发环境
应用开发环境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ADEs)
3.3.5 系统维护
3.4 自动化工具和技术
3.4.1 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 3.4.2 应用开发环境 3.4.3 过程和项目管理器
3.4.1 CASE
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CASE) –使用支持系统模型的绘图和分析的自动化工具。有 些CASE 工具提供原型和代码产生能力。 CASE 资料库(CASE repository ) –系统开发人员的数据库,存储系统模型、详细描述和说 明、以及系统其他开发产品的地方。也称字典或者百科 全书。 正向工程
3.4.3 过程和项目管理器
过程管理软件 Process manager application
– 自动化工具,帮助记录文档并管理方法学和路线 及其交付成果和质量管理标准。也称methodware.
项目管理软件 Project manager application
–自动化工具,帮助规划系统开发活动、估计和分派 资源(人力和经费)、调动活动和资源、按照进度和 预算监控进展、控制和修改进度资源、以及报告项目 进展。
– 集成化的软件开发工具,提供了以最快速度和最高 质量开发新系统程序所需要的全部工具。也称集成开发 环境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DE) ADE 工具:
•程序语言或者解释器 •界面构造工具 •中间件 •测试工具 •版本控制工具 •帮助文件著作工具 •资料库链接
600 143 80
5.5 1.3 .728
1.8 .96 .518
3.1.2系统生命周期与开发方法
转换 Life cycle stage Life cycle stage 系统生命期
系统开发
运行与维护
使用系统选择的IT
使用系统开发方法学
报废
系统生命周期
3.1.2系统生命周期与开发方法
• 系统开发方法是一个十分正式且精确的系统开发过程,它 为系统开发人员和项目管理者定义了一组活动、方法、最 佳实践、交付成果和自动化工具,用来开发和维护大部分 或所有的信息系统和软件。 • 系统开发方法确保:
3.1.1能力成熟度模型
3.1.1 能力成熟度模型
初始级:
–系统开发项目没有规定的过程可以遵循 –开发成败主要取决于项目团队的经验和技能 –项目开发过程不可预测、不可重复 –项目之间的文档不一致
可重复级:
– 建立项目管理过程和实践跟踪项目成本、进度、功能 –组织采用开发过程,但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开发过程可能不 同 –开发成败仍主要取决于项目团队的经验和技能. –可以重复早期项目的成功经验
3.1.3 系统开发基本原理
• 将信息系统作为重要的投资看待
– 成本效益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都要进行 – 分阶段的系统开发方法提供了几次重新评价成本效益、风险和可 行性的机会 – 大多数系统所有者想从其系统中获得超出投资范围之外的功能
– 建立多个可行性检查点 – 在每个检查点上,所有的费用都被认为是过去的,所以它们同决 策无关 – 在每个检查点上,分析员应考虑
–研究并理解问题、问题的上下文和问题的影响 –定义方案必须满足的需求 –确定满足需求的侯选方案,并选择最佳方案 –设计和/或实现选出的方案 –观察并评估该方案的影响,相应的细化该方案
3.1.3 系统开发基本原理
• 确立开发阶段和开发活动:不同的作者、 专家以及公司对开发阶段和开发活动的数 量和范围的描述都不尽相同。 • 在开发过程中记录文档:为了促进不断变 化的关联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文档必须 随同整个系统开发工作同时展开。
– – – – 提供一个一致且可再生的方法 降低了错误的风险 为各个项目生成完整且一致的文档 由于所有人都使用同样的过程,所以可以在项目之间灵活的分配 系统分析员、设计人员和构造人员 – 后来者可以方便的获得和理解以前的工作成果。
3.1.3 系统开发基本原理
• 让用户参与:系统用户的参与对于成功的系统开 发是必需的。交流不畅和误解仍是系统开发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 • 使用一套问题解决步骤:问题包括真正的问题、 改进的机会、来自管理层的指示
3.1.1 能力成熟度模型
系统开发过程对质量影响
CMM Project Statistics for a Project Resulting in 200,000 Lines of Code
Organizati Project on’s CMM Duratio Level n (month s) 1 2 3 30 18.5 15 Project PersonMonths Number of Defects Shipped 61 12 7 Median Cost ($ millions) Lowest Cost ($ millions) Highest Cost ($ millions) 100+ 1.7 .933
第3章 信息系统开发
本章主要内容
3.1系统开发过程 3.2 FAST开发过程 3.3 开发路线和方法 3.4自动化工具和技术
3.1系统开发过程
坚持使用现代的严格的方法学可以在两年 内使70%的系统开发组织的生产率至少提 高30%。
使用一致的系统开发过程: –提高效率,管理层可以在项目之间调动资源; –产生一致的文档,减少维护系统的生命期费用; –改善质量
–系统遇到不可预期问题时,开发过程仍可以根据对问题的 影响的预测和度量进行调整
3.1.1 能力成熟度模型
优化级:
–根据4级建立的度量和数据分析,对标准化过程 进行持续监督和改进。
–调整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和最佳实践,包括调整开 发过程本身。
–经验教训在组织内共享,保证质量,并消除低效 率。
–注意,每个等级都是下一等级的先决条件。
3.3.3商用软件包开发策略
• 为了实现业务需求,必须仔细地选择封装 式软件方案 • 封装式软件方案不仅需要花钱购买,而且 也可能更需要花钱实现 • 软件包通常必须定制并集成到企业中 • 软件包很少能实现让用户完全满意的所有 业务需求
3.3.3 商用软件包开发策略
3.3.3商用软件包开发策略
优点
RAD优点: –适用于用户需求不确定不明确的项目 –鼓励用户和管理层主动参与 –项目具有较高可视性和支持程度 –用户和管理层看到可工作的方案更快些 –错误和遗漏更早发现 –测试和培训是原型法的自然副产品 –迭代方法更自然,因为变化是必然的 RAD缺点: –可能增加运行、支持和维护费用 –省略问题分析阶段 –RAD可能不鼓励分析员考虑其他更有价值的技术方案 –对速度的重视可能会破坏质量 –抛弃原型可能被视为产品的时间和精力的损失
3.3.2 快速应用开发策略
3.3.2 快速应用开发策略
时间盒
–在一段不能延长的时间内(通常60-90 天),系 统的某个版本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内投入运行。
优点:
有规律向用户和管理层发布运行系统,提高和保持 管理者和用户对项目的热情,因为系统工作版本按 照有规律的模式进行发布。
3.3.2快速应用开发策略
3.1.3 系统开发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