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保护技术

合集下载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对既有运营隧道影响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对既有运营隧道影响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对既有运营隧道影响摘要: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为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人口聚集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已形成复杂的地下交通网络,穿越既有隧道成为隧道建设的新常态,而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多次下穿施工会对既有隧道产生扰动致使其变形、应力叠加,进而影响既有线的安全运营.关键词: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隧道;影响1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的问题情况1.1地表和结构物沉降问题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势必会对周围岩土体产生一定的扰动,造成地表沉降或隆起。

目前学术界通常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表沉降量的大小和施工对地表沉降的横向影响范围进行研究。

1.2主动加固方案效果评价针对盾构隧道下穿的各种类型的铁路结构物,学者和技术人员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采用了具有针对性的加固方案。

2盾构隧道下穿施工的影响分析2.1既有隧道拱底隆沉规律分析(1)两次下穿施工造成既有线发生不均匀沉降,最终沉降曲线均呈现不对称的双峰式,最大沉降位置为新建两线中间偏向第二次下穿施工的轴线位置.(2)第一次下穿施工(右线)时,当切口环距既有上行线轴线底部7.2m,由于盾构机的土舱压力对前方土体产生挤压,底部各测点呈现隆起状态;当切口环到达既有上行线正下方时既有隧道发生沉降,最大沉降位于右线轴线正上方,最大沉降为2.6mm,约占第一次下穿完成时最终沉降的80.5%;随着盾构机继续向前掘进,各测点继续沉降,但沉降幅度逐渐减小;第一次下穿完成时最终沉降达到3.23mm,约占最终沉降的40.2%.(3)第二次下穿施工(左线)时,当切口环距既有隧道7.2m时整线均隆起,隆起最大位置为新建左线正上方;当切口环到达既有隧道正下方时整线呈沉降状态,最大沉降为6.92mm,约占最终沉降的86.1%;随盾构机切口环继续向前掘进沉降继续增加,但沉降幅度有所减缓;两线施工完成时最大沉降为8.04mm.(4)下行线的最终沉降略小于上行线,而最大隆起略大于上行线;但最大隆起、沉降位置与上行线一致.当切口环通过既有下行线轴线底部7.2m时,下行线达到最大隆起;当切口环通过既有下行线轴线底部21.6m时,既有下行线最大沉降达到最终沉降的87%,最终沉降的最大值为7.1mm.2.2土舱压力对既有线沉降的影响(1)隧道工程的沉降不仅与土罐压力的大小密切相关,而且随着土罐压力的增大,营业线的最终沉降量先增大后减小。

盾构法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地铁既有运行线施工技术

盾构法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地铁既有运行线施工技术


辫滂

髫矗
Layout of radial grouting hOle
妇韵蠢驴础嚣妁赫矗
…福华路
离酱
辩 悄

,.簿
S3 S2
砭始粥
g“”7xoj(5X4 炙"缀1
4)当盾体处于既有线隧道的下方时,用二次注 浆机向盾体外侧注入高稠度膨润土,以填充土体与 盾体之间环形间隙。注浆压力不超过土仓压力,如 土仓压力明显升高,则立即停止注膨润土。 4.2.6施工监测措施 1)地面沉降监测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
形、沉降,甚至有可能影响既有1号线隧道的安全,所
以经研究决定:采用严格控制盾构机掘进参数的方 法,不预先加固直接掘进下穿既有1号线隧道。 左右线各采用1台海瑞克盾构机进行下穿地铁
万方数据
樊华真:盾构法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地铁既有运行线施工技术
105
既有运行线的施工。盾构机由石厦站始发,施工完 成石厦一购物公园站区间后,在购物公园车站过 站,二次始发进行下穿地铁1号线盾构施工。 在盾构机下穿既有隧道前,对盾构机进行维修 保养,确保盾构机以最佳状态下穿交汇区。进行下 穿地铁1号线施工时,在自动监测系统反馈的监测 数据指导下,采用了向盾体周围注入膨润土的方 法,土压平衡模式直接掘进通过既有运营隧道。 4.2施工关键技术 4.2.1掘进前盾构机检查 盾构机在下穿既有隧道前,对所有设备进行彻 底的检查和维修(刀具、注浆系统、盾尾刷等),特别 是土压传感器的检查,以确保盾构机在绝对良好的 状态下穿地铁l号线。 1)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发泡系统维修 对盾构机同步注浆管路进行清理,保证4条注 浆管均可用。对注浆泵进行维修,保证2台泵均可 用。对注浆压力传感器进行维修,保证每个传感器 压力显示正确。对发泡管路进行疏通,确保发泡系 统可用。 2)土压平衡系统及数据传输系统 为指导盾构掘进,土压力的显示必须正确,掘 进数据必须可以传输到地面监控室,以便值班人员 了解盾构施工情况,所以需要做好如下工作:清理 土压传感器,检查传感器的连线,确保土压力在面 。板显示正确;维修数据传输系统,确保可用。 3)盾构油脂注入系统 为确保盾尾注浆时不漏浆或少漏浆,必须对盾 尾油脂注入系统进行检查维修,检查油脂泵、油脂 管路,确保油脂管路畅通。 4)刀盘和刀具 在盾构始发前,对盾构机刀盘磨损的地方要用 耐磨合金进行补焊,确保刀盘的掘削性。刀具全部 更换,确保刀具的耐磨性,避免因刀盘或刀具原因 而影响下穿地铁1号线隧道施工。 4.2.2采用合理掘进模式,确保下穿过程连续作业 根据下穿区域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 用土压平衡模式进行该段隧道掘进。掘进过程中 始终保证土仓压力与作业面水土压力的动态平衡, 同时利用螺旋输送机进行与盾构推进量相应的排 土作业,掘进过程中始终维持开挖土量与排土量的 平衡,以保持正面土体稳定。另外,做好掘进、拼装 等各工序的衔接以及盾构队作业班的交接工作,尽 量减少非工作时间。在掘进过程中,各关键岗位 (盾构司机、管片拼装工、电瓶车司机、龙门吊司机) 选用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定岗定人。在施工过

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建筑物的保护

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建筑物的保护

摘要:某城市地铁隧道在距某 22 层高的宿舍楼仅5.4m 位置下穿通过,该楼为筏板基础,无桩基,基础埋深较浅,在与此楼如此近距离的施工过程中,减少对该楼的扰动,对该楼的保护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关键词: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建筑物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某宿舍楼位于某城市两条路交口东侧繁华地段,周围建筑物较密集。

宿舍楼为框架结构,地上 20 层,地下 2 层,筏板基础,无桩基,基础埋深较浅,隧道近距离下穿建筑物。

宿舍楼与区间隧道的立面关系见图1,隧道外轮廓与楼箱基底板的最近距离仅为 5.4m,隧道中线距该楼投影距离为8.9m 。

正线隧道贴近宿舍楼北侧经过,隧道采用矿山法开挖。

1.2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隧道结构上层处在粘土层中,下部结构处于细砂及卵石层中。

对隧道结构有影响的地下水层为第一层台层潜水,该层的水位标高为43.54~48.09。

水层的埋深为 2.6~8.2m,该层的土质情况为粉土和砂土层,隧道刚好位于该土层中。

1.3 工程环境宿舍楼地处繁华地段,来往行人及车辆流量较大。

位于此处隧道上方地下市政管线较密集,包括重要的市政管线如:污水管、雨水管、电力管、热力管等,埋深在 2.5~9.0m。

业主委托设计院该路段进行探地雷达检测工作,发现区间隧道左线 K3+230~+293 为松散区。

2 施工方案隧道区间左、右线竖井以东 K3+187~+225、k3+261~+294 段穿越宿舍楼。

原设计中 K3+187~+225、k3+261~+294 这两段区间隧道从地面上增设隔离桩进行隧道结构与宿舍楼之间土体的加固,以降低隧道开挖对既有建筑物(宿舍楼的扰动)。

但在 K3+187~+225 段,西侧宿舍楼北侧的隔离桩措施在设计上后来被取消,因此在K3+187~+225段区间主体结构开挖时采取洞内加固的方法进行施工,以减少对宿舍楼的扰动。

2.1 洞内加固施工过宿舍楼段洞内仍采用矿山法施工。

左、右线同时开挖,上下导坑同时作业,其总体施工顺序如图 2 施工工艺流程图。

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运营隧道施工技术

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运营隧道施工技术
s t e n n u l i g s t e n a s d b h ed b r g a e p e e td e t me t d b i n et me t u e y s il o n r r s n e .T e me s r st k n u n h o n ft e l a d l c i h a u e a i g d r g t e b r g o h i i
t n lu de h o i o fn r — o s ld to fN0 1 Mer i e。wh c n l d sf l i s e to n e a rn ft u ne n rt e c nd t n o o p e c n o i ai n o . to ln i i h i c u e u l n p ci n a d r p i g o i he s e d e u p n ,a c r t o to ft e t r tf r e,p e s r n c ic a gn ae d rn rng,t l i ha hil q i me t c u ae c n r lo h h us o c r su e a d mu k d s h r i g r t u g bo i i i y smu — me n o r u i g a d s c n a y g o tn n i l ni rn a ur me t r x ai td. F rt e s k ft e e me s e usg o tn n e o d r r u i g a d tme y mo t i g me s e n ,a e e p ta e o o h a e o h s a —
中 图 分 类 号 : 45 4 U 5 .3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 6 2— 4 X(0 8 0 0 8 0 17 7 1 20 )4— 4 3— 6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隧道的施工技术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隧道的施工技术





工 表 明 , 拼装管 片 的过 程 中 , 构 机有 微 量 的后 退 , 在 盾 前仓 土压力 变小 。据 统 计 , 拼装 管片 前 后 的 土压 力 变 化值 可达 0 1MP 。因此 , . a 在穿越 施 工拼 装 时 , 土压 力
少 , 注浆性 差 。但 考 虑到本 区段地 质变 化大 , 可 建构 筑
的 自稳 性 、 工工 艺 、 道 埋 深 、 面荷 载 等 一 系列 制 施 隧 地
2 工 程 地 质 描 述
下穿段 地层 自地 表 而 下 , 至 盾 构 区 间顶 板 分 别 直
约 因素 , 何 避 免 较 大 的扰 动 , 为 需 优 先 考 虑 的 问 如 成
题。
2 下 穿段 为典 型 的上 软 下硬 地 层 , 进过 程 中容 ) 掘 易 出现堵 仓 、 刀 盘 、 糊 刀具 异 常 损 坏 等诸 多 问题 , 成 造 施工 无法 正常 进行 。 3 拼装 管 片时 , ) 前仓 的土 压力 产 生 波 动 。实 际施
物保 护要求 高 , 合盾 构施工 特点 , 结 采取 钢花管 注浆 加 固地 层 , 支护盾 构上 方土体 , 并 以达到盾 构进洞 要求 。
在隧道 内采 用地 质 钻 机进 行 钻 孔后 , 带 泄 浆 孔 将 的钢 花管 下入地 层 , 闭孑 口, 取 静 压 注浆 措 施 , 封 L 采 使 水 泥浆液 在压力 条件 下 , 均匀 地渗入地 层 , 而 提高 较 从
地基 承载 力 , 低 地 层 的渗 透 能 力 , 证 盾 构 进 洞 安 降 保 全 。该方 法在 裂 隙发育 地 层 条件 下 , 注浆 可 取得 加 固
粉质黏 土呈 硬塑 状 , 土 呈 密 实状 。各 地 层 具体 力 学 粉

北京地铁十号线超近长距离平行盾构隧道施工

北京地铁十号线超近长距离平行盾构隧道施工
[ 0120 收稿日期 ]2010[作 者 简 介 ] 杨 健 康,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教 授级高级工程师, 北 京 市 朝 阳 区 慧 忠 里 320 号 100101 , 电 话: ( 010 ) 84838230 , E-mail : yangjiankang@ bucc. cn
图1 十号线 11 标段盾构区间总平面 The total plan of the bid 11 Fig. 1
所楼群 、 京顺路 、 机场高速路 、 三元桥 和 东 三 环 主 辅 路 、 南北小街 8 号 楼 群 等 风 险 源; ③ 水 文 地 质 复 杂 隧道进入承压水 1. 2m 等 。 该区间盾构隧道穿越 ⑥ 粉质黏土及 ⑥ 2 粉土, 隧道 顶部为 ⑥ 粉 质 黏 土, 底 部 为 ⑥ 2 粉 土 层, 距 ⑦2 粉 细 砂 层 0. 2 ~ 2. 6m 。 场区在 30. 00m 深 度 范 围 内, 主要存在三层地下 水, 与区域地下水类型分布特征基本 符 合 , 即分别为上 层滞水 、 潜水和承压水 。 2 技术难点
of Beijing Metro Line 10
区间隧道在右 K16 + 270 ~ K16 + 350 段 临 近 南 小 街 8 号楼, 为住 宅 楼, 筏 基, 其 上 部 为 壁 板 式 结 构。最 初设计该楼至右线隧道最 小 净 距 仅 为 3. 7m , 采用钻孔 灌注桩作为隔 离 桩 对 该 楼 进 行 保 护 , 由于扰民及民扰 同时又 等原因无法 实 施 。 为 了 使 地 铁 工 程 得 以 进 行,
20 ~ 30mm / min 。 ③ 合 理 选 用 注 浆 材 料
3
并 确 保 注 浆 量。同 步 注 浆 细水泥浆液 同 步 注 浆 工 艺 , 量 控制在 5. 0 ~ 5. 5m , 注浆压力控制在 0. 35MPa ;合理 确定配合比, 保证浆液在进入间 隙 后 4h 内 初 凝 。 ④ 盾 构推进 过 后 每 6 环 进 行 一 环 环 箍 注 浆, 注浆压力为 0. 35MPa , 以注浆压力 控 制 为 准 。 ⑤ 控 制 好 盾 构 姿 态, 确保盾尾间隙均匀 , 加大盾尾油脂压 注 量 , 防止浆液通 实际盾尾油脂量比正常推进每环多 20kg 。 过盾尾流失, ⑥加 强 施 工 过 程 管 理, 确保盾构连续穿越 在穿越前 对盾构机及其它辅助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修 。 通过采取以 上 措 施, 得到如下控制地面沉降的试 验效果:后行盾构隧道引 起 的 附 加 沉 降 在 14mm 左 右; 无论采用惰性 浆 液 还 是 硬 性 浆 液 , 管片脱出盾尾时产 相同的盾构采用硬性 生约 3mm 左右的沉降难以避 免 , 浆液较惰性浆液的最终累计沉降量要小 。 3. 4 先行隧道加固保护措施 两条隧道间距变小 , 后行 隧 道 会 对 两 隧 道 调线后, 间的土体产 生 扰 动 和 推 力 , 可 使 先 行 隧 道 变 形。为 了 增强隧道间土 体 的 抗 压 、 抗 剪 能 力, 控 制 管 片 变 形、 隧 道偏移, 进而减少或降低对先行隧道 的 卸 载 作 用 , 根据 设计要求采取了以下措施 。 1 ) 后行隧道施工前 , 对先行隧道周围土体的加固 在已经施工完成的先行隧道内通过 注 浆 对 土 层 进 行加固 。 由于通过原有注浆孔进行注 浆 加 固 后 的 加 固 范围有限,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情况 , 在管片的吊装孔 1 根长 1. 5m 42 的钢花管进行注浆加 打 入 5 根长 3m 、 固。 对先行 隧 道 在 里 程 左 K16 + 149. 198 ~ 左 K16 + 525. 52 ( 1 140 ~ 1 453 环) 内的每环隧道进行花管注浆 ,

进洞段盾构近距离穿越已运营地铁隧道施工工法(2)

进洞段盾构近距离穿越已运营地铁隧道施工工法(2)

进洞段盾构近距离穿越已运营地铁隧道施工工法进洞段盾构近距离穿越已运营地铁隧道施工工法一、前言近年来,城市地铁的建设日益迅速,为了实现地铁线路的连续运营,需要在已运营地铁隧道附近进行新线路的建设。

进洞段盾构近距离穿越已运营地铁隧道是一种高难度的工程施工工法,但是却可以实现对地铁线路的干扰最小化。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进洞段盾构近距离穿越已运营地铁隧道的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充分利用已运营隧道的结构承载能力,避免新隧道施工对地铁运营的影响;2. 施工过程中无需开挖复杂建造坑,降低工程建设的难度和风险;3. 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定位技术,保证新隧道与已运营隧道之间的安全距离,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4. 工期短、施工效率高,能够迅速完成隧道施工作业。

三、适应范围进洞段盾构近距离穿越已运营地铁隧道的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地铁线路需要延伸,但是已运营隧道的附近有限制区域,无法进行传统的施工方式;2. 地铁隧道沿线有重要建筑物、地下管线等需要避让,传统施工方式不适用。

四、工艺原理进洞段盾构近距离穿越已运营地铁隧道的工艺原理是基于以下关键技术和措施:1. 基于先进的定位和控制技术,精确测量已运营隧道和新建隧道的位置和几何形状;2. 通过合理布置隧道衬砌和土压平衡系统,减小对已运营隧道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3. 采用盾构机具和附属设备,实现对新建隧道的掘进和衬砌作业;4. 配合运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已运营隧道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五、施工工艺进洞段盾构近距离穿越已运营地铁隧道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现场勘测与设计:通过对隧道周围环境和条件的详细调查和分析,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2. 设备安装与调试:安装盾构机和相关设备,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工作;3. 隧道掘进:盾构机在预设计轨迹下掘进新隧道,同时进行土压平衡和衬砌作业;4.施工监测与调整:运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已运营隧道的位移和变形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施工参数的调整;5. 隧道验收与通车:完成隧道的掘进和衬砌作业后,进行隧道验收和安全检查,确保新隧道可供通车运营。

顶管近距离穿越运营中地铁隧道的施工技术

顶管近距离穿越运营中地铁隧道的施工技术

顶管近距离穿越运营中地铁隧道的施工技术提纲:1.顶管近距离穿越地铁隧道的施工方式和原理2.顶管穿越地铁隧道的安全性分析3.顶管穿越地铁隧道的施工细节和注意事项4.顶管穿越地铁隧道施工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5.顶管穿越地铁隧道施工中的成功案例1.顶管近距离穿越地铁隧道的施工方式和原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愈加广泛。

而地铁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还为城市土地的开发留下了宝贵的空间。

但是,在地下空间越来越密集的情况下,地铁线路施工面临的挑战也愈加严峻。

在地铁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很难避免出现地下管道穿越的情况。

传统的开挖方法不仅破坏性大,而且施工难度大。

而顶管技术,就是一个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的施工方法。

顶管技术是指通过隧道顶部进行管段的铺设,从而实现对地下管道的穿越。

顶管技术其实是一种内隧道掘进方法,穿越地下管道时与开挖地面的距离通常不超过30厘米。

其原理是:首先在距隧道顶部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开挖一个孔洞,再将一个设有钻头和推进器的管道(顶管)由孔洞的起始点钻向终点,随后在得到足够的距离后就可以启用大型的钻机和推进器来穿越管道。

2. 顶管穿越地铁隧道的安全性分析顶管技术在穿越地下管道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安全性。

穿越地下管道在技术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操作规范。

穿越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管道的深度、位置、尺寸及材料等多个因素,专业人员需要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进行严格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在规划和设计阶段,需要全面分析和评估现场风险和隐患,并依据分析结果确定适合的施工方案。

在施工阶段,需要一步步清晰明确地进行各项操作,并对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钻头和推进器的位置和精确度,确保其始终垂直于地面,不会对地铁隧道的负荷造成影响。

最重要的,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外情况进行预判和应对,如管道偏位、土层不均等问题。

3. 顶管穿越地铁隧道的施工细节和注意事项在顶管穿越地铁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细节和注意事项:(1) 钻头和推进器的选择和使用。

隧道预留超近距离地铁盾构穿越条件研究

隧道预留超近距离地铁盾构穿越条件研究

地下 连续 墙与 长 S MW 工法 桩相 结合 的 基坑 支 护方 案 , 并在 设 计 中采 取一 系 列综 合措 施 , 预 留了盾 构顺 利 下 穿条 件 , 既 同时 确 保 了隧道 基坑 施工 及后期 安 全, 对今 后类 似工 程具 有一 定参 考价 值 。 关键 词 : 留盾构 超近 距离 穿越 ; 短地 下连 续墙 ;MW 工 法桩 ; 宾三 路 隧道 ; 预 超 S 迎 上海 市 中 图分类 号 : 4 54 U 5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9 7 1 ( 0 1 0 — 19 0 10 — 7 6 2 1 )7 0 8 — 3
[】 宝树 .隧 道 工 程 施 工 要 点 集 [ .北 京 : 民交 通 出 版 , 1关 M】 人
2 0 0 3,1 2 6 5 —1 3.
[】 俊 鹏 , . 4李 等 开挖 过 程 中隧 洞 围岩 应 力 释 放 规 律 的 数 值 研 究
『J 利与建 筑工 程 学报 ,0 7, 1 。 J. 水 2 0 (2) 【】 传庆 , . 力 释 放 法在 隧洞 开 挖 模 拟 中若 干 问题 的 研 究 5张 等 应
21 年 7 01 月第 7 期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管理施工
19 8
隧道预 留超 近距 离地铁 盾 构 穿越 条 件研 究
高 卫 平
( 海 市 政 工 程 设 计 研 究 总 院 ( 团 ) 限 公 司 , 海 20 9 ) 上 集 有 上 0 0 2

要: 结合 上海 市迎 宾三 路 隧道需 预 留超 近距离 地铁 盾 构穿 越工 程实 例 , 对该 穿越 节点 基坑 支护 方案 进行 比选 , 用 了超 短 采
图 1 地铁 1 7号线 与 迎宾 三路 隧道 平面 关 系图

盾构穿越既有地铁运营线控制措施与效果分析

盾构穿越既有地铁运营线控制措施与效果分析

Control Measures and Effect Analysis of Shield Passing
Through Existing Metro Operation Line
CHENG Guoliang1 ꎬ LIU Baolin2 ꎬ DONG Yong2 ꎬ CHEN Jian2
(1. Wuhan Metro Group Co.ꎬ Ltd.ꎬ Wuhanꎬ Hubei 430070ꎬ Chinaꎻ 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况实时调整每个千斤顶的推力ꎬ实时管控铰接千斤
后应具有较好的均质性、自立性ꎬ且土体无侧限抗
构机推力油缸的受力状态ꎬ进而达到纠偏的效果ꎮ
平面加固范围为盾构相交处结构边线外放 3mꎬ
盾尾密封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至关重要ꎬ一般采
上ꎬ涵盖整个 ③3 淤泥质粉质黏土层ꎮ 地质加固如
1) 盾尾设 3 道钢丝刷密封ꎬ为抵抗高水压力及
为避免地面沉降、稳定管片结构ꎬ管片背后需
间隙ꎮ 其中同步注浆材料、浆液配合比、注浆参数、
施工过程中ꎬ注浆压力不应小于油脂压力ꎬ以防盾
施工工艺等应根据实际工程地质和环境条件试验
尾密封效果受砂浆进入盾尾油脂腔影响ꎮ
确定ꎬ主要指标如下ꎮ
4) 采取人工和自动方式在漏水、渗水、漏泥浆
部位处集中压注盾尾油脂ꎮ
变化以及人为操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一
定程度的偏差ꎬ当这种偏差过大时会产生盾构偏离
2 1 3 号线隧道加固
预定隧道轴线现象ꎬ进而影响隧道衬砌质量和使盾
3 号线的地质条件较差ꎬ基底位于 ③3 淤泥层ꎬ
管片受损ꎮ 因此ꎬ需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
ϕ800mm@ 700mm旋喷桩ꎬ其设计要求为:土体加固

盾构施工近距离下穿地铁线路沉降控制技术

盾构施工近距离下穿地铁线路沉降控制技术

2 盾 构 下穿 既 有 地 铁 线 施 工
2 . 1 工 程 施 工 的 难 点
防止地 面变形 过大 而危 及 周 围 环境 安 全 , 同 时作 为 管
片外 防水 和结构 加 强层 。
北京 地铁 昌八联 络线 盾构施 工工程 下穿 既有地 铁
8号 线 , 属 于特 级 风 险 源 , 综合 施 工 环 境 、 工程 地 质 等
施 工 同步 注浆 液的 配合 比, 以及 对盾构机 和 同步 注浆参数 的调整 实现 沉降控 制 , 可为今后 的 类似 工程提
供借 鉴 。
关键 词 : 地铁
盾构施 工 下 穿既有线 沉 降控制
中图分类 号 : U 4 5 6 . 3 文献标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1 9 9 5 . 2 0 1 3 . 0 5 . 2 7
因素 , 本 工程施 工难 点如 下 :
同步 注浆 的浆 液需 第 一 时 问注 入缝 隙 内 , 并 快 速
初凝 , 穿越 既有 8号 线 段 , 主要 为黏 土 和粉 质 黏 土 , 该
1 ) 既 有 8号 线 出入 段线 为正在 运 营 区 间 , 必须 确
保地 铁列 车 的运行 安全 , 盾 构 穿 越施 工 时 的保护 标 准
与盾 构 隧道 的 的间距 很 小 , 最 小 间距 仅 有 3 . 1 8 n l , 施
工影 响 的敏感度 高 。 3 ) 在穿 越段 , 没有 对 既有 8号线 隧道 进 行 侧 向加
固的条件 , 只能依 靠 调整 盾 构 参数 及 加 强施 工 技 术来
控 制沉降 。
4 ) 区间穿越 段为 斜 穿 , 隧道 为转 弯 半径 3 5 0 i n的 圆曲线 , 且 存在 1 . 6 5 % 的上 坡 , 推 进过 程 中 , 盾构 姿态 的调 整易 对周 围土 体 造成 影 响 。小半 径 穿 越 , 姿 态调 整难 度较 大 , 对 注浆 等工作 控制难 度较 大 。

盾构始发即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盾构始发即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盾构始发即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摘要:文章结合杭州地铁2号线中河北路站至凤起路站区间下穿已运营的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实施情况,主要对既有运营隧道保护、主要技术方案和措施、下穿施工过程盾构机参数、应急与联动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在该技术措施指导下,成功进行了穿越,且达到了既有运营隧道保护要求,确保了1号线运营安全,对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铁;盾构;下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1.引言近年来,各地地铁建设空前发展,经常会在既有建(构)筑物附近、上方或下方进行地铁隧道工程的施工。

地铁新建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具有诸多优势已形成共识,在复杂施工环境下,确保新建隧道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控制盾构施工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扰动及保护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尤为重要。

随着城市地铁线网的逐步完善,今后将越来越多的出现新线盾构施工下穿或上跨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情况。

因此,对此项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工程概况2.1 地铁2号线盾构下穿1号线运营隧道情况杭州地铁2号线中河北路站至凤起路站区间为盾构施工,线路出中河北路站后,沿凤起路道路下方向西敷设,过延安路口后进入凤起路站。

区间在凤起路延安路口与地铁运营1号线武林广场站至凤起路站盾构区间近距离立体交叉,净距最近处为2.46m。

区间与1号线立体交叉段设11.058‰的纵坡进入凤起路站,此处2号线区间隧道埋深约17.2m,1号线隧道埋深8.5m。

该区间采用两台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其中上行线从中河北路站始发,穿越1号线隧道后磨除过街通道地连墙,进入2号线凤起路站;下行线从2号线凤起路站始发,磨除过街通道地连墙,穿越1号线隧道,掘进至中河北路站接收。

盾构掘进断面6340mm,管片外径 6200 mm、内径5500mm,管片宽 1.2m。

两线区间隧道的相互关系见图1~图2。

图1盾构穿越1号线运营隧道平面图图2盾构穿越1号线运营隧道立体示意图2.2工程地质2号线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④4淤泥质粉质粘土及⑤2层粉质粘土隧道底为⑤2层粉质粘土;2号线区间与1号线区间之间所夹土层为④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层与④4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地质条件较复杂。

超大直径土压盾构上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

超大直径土压盾构上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

( )受 2 C 号线 运 营维 护条 件限 制 , 穿越 前无 法对 其进 行 有效 的预 加 固 : ( )穿越段 濒 临 黄 浦江 , d 轨交 2号线 隧 道 自身受 潮 汐 影 响产 生规 律 性变 形 , 日振幅 约为 1m ; 每 m
35 5 环处 上穿运营中的轨交 2 号线隧道 ,平面斜交 角度
绝对 沉降 量小 于 1 m; 5m
1 工 程概 况
根 据 上海外 滩 隧道 盾构 施 工实 际 工程 情况 ,我 们 采 用 了 目前 国 内最 大 1. 42 m土 压 平衡 盾构 进 行施 工 。该 隧 7 道 西1.5m 3 ,管片 厚 度 0 ,环宽 2 m 9 .m 6 ,盾 构在 3 5 4 环
( ) 营 中的轨 交线 隧道 保 护标 准高 , b 运 地铁 结构 设施
模 型采 用最 接 近实际 工况 的分 步 开挖 施 工模 型盾 构 推
作者简介 : 段创峰( 9 1 )男 , 1 8 一 , 研究生 , 工程师 。 作者地址 : 上海市浦 东福 山路 50号(0 12 。 0 20 2 ) 收稿 日期 : 0 2 0 — 4 2 1— 5 2
段 创 峰 上 海 城建 ( 团 ) 司 集 公
上 海 2 02 0 12
摘 要: 以上海 外滩 隧道盾 构施 工 为实例 ,对 国 内最 大直 径土压 平衡 盾构 超近距 离 上穿 运 营地铁 隧道 施工 技术 ,及 控制
措 施进 行 了全 面的分析 研究 。通 过前期 穿越 过程 数值计 算分 析 ,给 出穿越 施工 过程 中轨 交 2 号线 位移 定 性趋势 及定 量 参 考 ;通过施 工 过程信 息化 监控 及穿越 段施 工参 数优 化 ,保 障 了整 个穿 越施 工过程 顺 利 、安全 。最 终将 轨交 2 号线 隧

站端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施工保护工法

站端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施工保护工法

站端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施工保护工法站端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施工保护工法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求逐渐增加,地铁交通成为了城市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然而,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由于地下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地铁线路的建设工程中常常面临既有地铁运营线的穿越施工问题。

站端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施工保护工法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站端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的施工保护工法是指在地铁运营线正常运行期间,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保证现有线路的连续运营,同时实施施工保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首先,站端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的施工保护工法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勘察。

施工团队需要详细了解既有地铁运营线的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路基土质、横断面形状、沉降控制和地铁运营线埋深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评估和分析不同施工阶段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其次,站端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的施工保护工法在施工期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是地面保护,采用临时加固措施,如设置临时基坑、悬挑梁等,保护既有地铁运营线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加强现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地面沉降和振动等异常情况。

另外,还需要对盾构机进行专门的保护和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盾构机的施工参数,如推进速度、土压平衡等,确保盾构机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还需要对盾构机进行定位和引导,避免与既有地铁运营线发生碰撞和冲击等事故。

此外,施工期间还需要加强与既有地铁运营线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协作。

及时共享施工进展和风险控制情况,协商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

最后,站端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的施工保护工法还需要进行施工后的检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评估施工对既有地铁运营线的影响和损伤程度,及时采取修复和加固措施,恢复地铁运营线的正常运行。

盾构超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盾构超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1)由于穿越地层为无水中砂层,当盾尾脱衬砌 管片后,管片背后土体处于无支护悬空状态,土体将会 向盾尾空隙移动,甚至于土体会产生局部坍塌,进而引 起松散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2)由于盾构掘进引起既有出入段线隧道结构应 力场重新分布,从而导致正在运营的既有出入段线隧道 结构变形,而隧道结构变形会引起轨道变形,若超过限 值将影响地铁运营安全。
主要为密实状态的<2-5>中砂层,级配良好,成分为石
英、长石及暗色矿物等。底部含砾石,个别粒径较大。
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补给来源主要
来自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及绿化带灌溉水的入渗补
给,地下水水位埋深 22.7~26.6 m。该段盾构法隧道底
埋深最低处为 17.1 m,地下水位于隧道以下。
2 风险分析
(1)根据西安地铁在全断面砂砾石地层盾构法 施工经验,本区间工程施工宜选用大推力、高扭矩、 耐磨性能强并配置合理刀具的盾构机。为此,施工中 采用了中国中铁土压平衡盾构机,该盾构机总推力 37 000 kN,主驱动为液压驱动,功率为 945 kW,额定 扭矩 6 000 kN · m,脱困扭矩 7 200 kN · m,以满足在西 安地区砂层推进的需要。
新建盾构隧道与既有出入段线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 极为复杂,平面投影关系上,两者呈近 30°相交,在空 间相对位置关系上,结构相交最近处净距仅为 0.99 m, 最远处净距约为 3.44 m。根据 D B11/T 716-2010《穿越 既有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要求》,交叉角度越小,新 建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出入段线隧道的影响范围越大。 由于本工程是小角度斜下穿,因此既有出入段线隧道同 一横截面处左右轨的沉降可能会出现轨道高差。另外, 新建盾构隧道的施工必然会引起土层的应力重分布,进 而会引起既有出入段线隧道产生附加位移和附加内力。 因此,在新建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

盾构隧道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控制技术

盾构隧道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控制技术

盾构隧道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控制技术摘要: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命脉所在,必须保证它的运营。

因此,需要不断的研究盾构隧道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控制技术,这种研究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它可以广泛应用到各大工程,所以它是具有珍贵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地铁;施工技术1研究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新建地铁线路穿越既有线的交叉换乘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新建线路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时,形成“T”形换乘站形式。

在该类型穿越工程中,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确保盾构隧道下穿施工过程中将既有运营地铁线路的沉降变形控制在安全限值范围内是核心技术问题。

为此,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考虑盾构下穿变形控制,即在既有地铁结构底板施工前事先设置预埋桩基的新型地下结构,但是,该种预埋桩基主动变形控制技术的相关理论研究缺乏,相关工程案例少见,尤其是既有地铁线路的沉降变形演化机制、既有桩基的荷载传递机理以及不同的桩基设计参数对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等不清楚。

2盾构隧道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风险因素分析2.1环境条件严苛。

盾构施工将无可避免地导致路基沉降,进而引起轨道变形,在浅埋深且上部地铁荷载反复施加的联合作用下,势必对地铁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影响。

2.2地质条件复杂。

上下层土体的显著差异给盾构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掘进参数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盾构机发生抬头现象。

软弱地层自稳能力差,在盾构机扰动下极易出现涌水、涌砂现象,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且大粒径卵石不仅对盾构机刀具损耗严重,还容易造成超挖以及排碴困难。

2.3盾构掘进参数控制要求高。

①土舱压力:盾构土舱压力直接决定着掌子面的稳定状态,需精准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盾构施工的正常进行。

若土舱压力偏小,将难以平衡掌子面水土压力,使掌子面向盾构机方向产生位移,造成地层损失,进而引发地表沉降,轨道变形。

若土舱压力过大,掌子面受过量挤压,将导致掌子面前方地表隆起,同样对上部结构不利。

盾构近距离下穿已建地铁隧道醮施工技术

盾构近距离下穿已建地铁隧道醮施工技术
收稿 日期 :2 0 t 3 - 0 5 — 1 4
图 1 隧 道 平 面 关 系 示意
1 . 2 土层地质条件 轨交7 号线隧道所处的土层主要为④层淤泥质黏土及 ⑤1 黏土层 ,本区间隧道所 处的土层主要为( 2 层灰 色砂质
[ 2 ] 陈博 , 刘伟 . C T F  ̄ E 凝 土增 效剂于管桩 当中的研 究应 用【 J ] . 广 东建材,
[ 3 ] 彭春 元 , 林远 煌, 余斌 , 等. 混凝土 增效 剂对C 6 0  ̄ ? Z 上混凝 土 性能 的
影响[ J ] . 混 凝土, 2 0 1 1 ( 5 ) : 7 3 — 7 4 .
[ 4 ]A L O N S O C , A N DR A D E C , C A S T E L L 0 N T E M. C h o n d e t h r e s h o l d
v a l u e s t o d e p a s s i va t e r e i nf o r c i n g b a r s e mb e d d e d i n a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1 2 .
隧 道左 线 :穿越轨 交7 号 线隧道 影 响范 m3 3 . 6 m( 2 8 环 ), 即1 3 号线 K 2 2 + 7 9 5 . 6 0 7 k m— K 2 2 + 8 2 9 . 1 6 4 k m,与轨 交7 号 线 隧道 呈8 3 。 左右斜 交。 本 区 间隧 道在 穿越 7 号 线 区段 的平 面 线形 为 R 7 9 9 . 3 2 m的左 转弯 曲线段 ,竖 向线形 为0 . 6 %的上 坡
段 ( 图1) 。
轨交7 号线呈 “ 井”字形相交。该站距离长清路站北端头井

复杂环境下盾构近距离穿越地铁车站施工技术

复杂环境下盾构近距离穿越地铁车站施工技术
Ex i s t i n g Me t r o S t a t i o n un d e r Co mp l e x Co n d i t i o n s
J I ANG Hu a l o n g ( C h i n a R a i l w a y 1 8 t h B u r e a u G r o u p C o . , L t d . , B e q i n g 1 0 0 0 0 6 ,C h i n a )
( 中铁 十八局 集 团有 限公 司,北 京 1 0 0 0 0 6)
摘要 : 为解决盾构 工法近距离下穿运 营既有地 铁车站 中盾构 总沉降 控制 问题 , 通 过采取盾 构施 工前对 障碍物进 行探测 、 区间与车 站之 间土体的加 固、 盾构推进和注浆参数 的合理 确定及盾构机注浆 系统的改进 等一系列措 施 , 确保 了盾 构在 整个下穿 过程 中的顺 利推进 , 并使整个施工过 程的总沉降量控制在 一1 . 7 m m以 内, 达到 了施工 前评估 报告要 求 的 一 3~+ 2 m m的控 制标准 , 为盾 构下
f u t u r e .
Ke y w o r d s : B e i j i n g Me t r o ; s h i e l d b o r i n g u n d e r n e a t h e x i s t i n g s t a t i o n ;s e t t l e m e n t c o n t r o l
第 3 3 卷 第6 期 2 0 1 3年 6月
隧道建 设
Tu n n e l Co n s t r u c t i o n
V0 1 . 3 3 No . 6
J u n. 2 01 3
复 杂 环 境 下 盾 构 近 距 离 穿 越 地 铁 车站 施 工技 术

盾构穿越沿线管线保护方案及技术措施

盾构穿越沿线管线保护方案及技术措施

盾构穿越沿线管线保护方案及技术措施根据已有资料,本工程区间沿线管线繁多,有雨水、污水、输配水、热水、燃气、电信、电力、路灯等管线,但多数埋深较浅,盾构施工对其影响较小。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城市中心管线复杂,管线埋设并不完全规范。

因此需要对沿线重要管线的一定要摸排清楚,联系管线产权单位甚至管线改移单位确认相关信息,最终确认管线与区间隧道的相对关系。

(1)调查范围与重点技术措施本工程隧道沿线市政公共管线众多,除已知地下管线外在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必定还有为数不少管线有待查明。

因此在施工前除对已知管线进一步的详细核查外,尚需对沿线地下管线进行详细调查,特别是应对高压水管、煤气管、砂浆抹口管等对沉降特别敏感的管线作尽可能详实的调查。

(2)主要保护技术措施1)施工前组织管线调查小组,配备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调查。

2)对照管线图和隧道设计图,确定在工程影响范围内但未显示的现有管线分布情况。

3)进一步收集在隧道施工范围内的所有管线图纸和管线竣工资料,结合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及管道的试验结果,分析、确定现有管线种类、位置、形状、尺寸、材料、入孔位置、接口状况,并将分析情况、结论递交有关部门确认。

4)必要时到现场进行人工挖孔探测。

5)查清各类管线允许变形量,并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报工程师备案。

6)在施工前对有关区段及其周围的各类管线(包括架空线)和建筑物、构筑物进行调查,在施工中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保护好各类管线的完整与安全。

7)通过当地管线单产权位了解隧道沿线的管线分布,并召开管线协调会,现场确认管线位置,并与有关部门协调来确定相应的管线保护方案。

8)加强穿越管线盾构施工参数的控制,控制好施工引起的沉降,并做好隧道内外应急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处理现场发生的以外情况,避免出现不可控险情或发生。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施工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随着项目工程的施工生产局面逐步打开,施工机械增多,劳动力增加,危险源也随之而来。

更显示出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紧迫感、必要性、重要性。

市政隧道近距离上跨已运营轨道交通区间保护设计研究与应用

市政隧道近距离上跨已运营轨道交通区间保护设计研究与应用

市政隧道近距离上跨已运营轨道交通区间保护设计研究与应用发表时间:2018-09-17T16:39:31.1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刘星[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和周边基坑工程大量涌现且规模不断加大。

1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长沙 410005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和周边基坑工程大量涌现且规模不断加大。

由于建设时序的原因,必然会存在后续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轨道交通隧道造成影响的问题,基坑开挖对临近或下卧地铁隧道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针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本文以在建的市政隧道上跨轨道交通已运营区间隧道为例,对安全保护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实际应用于本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后续市政建设和地铁建设中类似的工程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使用价值。

关键词:市政隧道;上跨;轨道交通隧道;板凳法;研究与应用1 引言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的建设轨道交通工作,轨道交通主要线路还是在地下,各地的地质情况各有特点,针对长沙本地的特殊地质条件下且该隧道底板最近处距离已运营隧道仅2米的距离,风险很高,相对全国其他城市此安全距离偏小。

本文对从保护设计层面针对该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轨道交通安全保护设计做了土层加固及开挖时序的建模分析,通过建模分析总结出土层加固结合板凳法保护设计方案能有效保护已运营轨道交通隧道,对后续线路的安全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支持。

2 工程概况湘府路(湘江大道~浏阳河西岸)快速化改造工程在书香路西侧~刘家冲北路东侧段采用隧道方式敷设,隧道全长约2150m,双向六车道,隧道宽约29.2m,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主体结构暗埋段为双孔矩形现浇混凝土结构(单孔三车道),敞开段为U型结构。

湘府路隧道在1号线节点处覆土0.5m。

隧道结构底板主要位于<4-14>卵石土层。

围护结构采用600mm厚地下连续墙,明挖顺作施工,局部半逆作盖挖法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保护技术白廷辉尤旭东李文勇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地铁二号线隧道与地铁一号线隧道交叉段盾构工程的分析、得出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一些保护技术措施,包括盾构施工参数的优化匹配技术、信息化施工技术等。

关键词:软土土压平衡式盾构参数优化信息化施工The Protection Technique during Passing of Shield throughthe Operating Metro TunnelBai Tinghue et al.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nalysis of shield engineering in the section of crossing of metro line No.2 trnnel with metro line No.1 tunnel,some protective technical measures for passing of shield through the operating metro tunnel were suggested ,ineluding Optimization of constrction parameters for the shield,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tc.Keywords Soft Soil,shield with balance of earth pressure,optimization of parameters,information construction1 工程概况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区间隧道人民公园站——河南中路站是地铁二号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位于上海黄浦区内人民公园东西端之间,全长837,429m。

隧道外径为6.2m,内径为5.5m。

隧道衬砌每环宽1m,每环由一块封顶块,两块邻接块,两块标准块,一块落底块共六块构成。

纵向均采用M30螺栓手孔式连接,衬砌设计强度C50,抗渗强度S8,衬砌接缝防水采用由水膨性橡胶和氯丁橡胶复合压制成的弹性密封垫。

由两台从法国引进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掘进施工,盾构外径为6.34m,长度为6.54m。

二号线该区间段与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新闸路站区间段在人民公园站附近交叉。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南北向贯穿市中心区的现代快速有轨交通线,于1994年12月基本建成,1995年4月全线试运营。

一号线人民广场站——新闸路站区隧道于1992年4月至1993年10月掘进施工,施工采用的盾构和管片型式与二号线相同。

地铁二号线人民公园站——河南中路站上下行线区间隧道盾构分别于1998年5月和7月在地铁一号线运营隧道下方穿过,一、二号线两条隧道相距为1m左右,走向基本正交,如图1所示。

保证二号线两台盾构先后安全顺利地穿越运营中的地铁隧道,是盾构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难题。

图1 地铁一号线和地铁二号线的交叉示意图2 地质条件该工程沿途场地较为平缓,地面标高约为3m,表层为褐黄色黏土,隧道主要穿越灰色淤泥质黏土,、灰色黏土层。

灰色淤泥质黏土属滨海~浅海相沉积,饱和,流塑~软塑,为高压缩性土。

灰色黏土属滨海~沼泽弱谷相沉积,软塑~可塑,为高偏中压缩性土。

隧道所穿越的主要土层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表1:表13 一号线的保护要求为保证一号地铁列车的安全顺利运行,一号线隧道保护的具体技术指标如下:a、由于邻近建筑物的施工开挖等影响所造成的运营隧道的沉降及水平位移<20mm;b、因打桩、爆破引起的振动峰值<2.5cm/s;c、地铁隧道变形相对曲率<1/2500;d、地铁道隧道变形曲率半径>15000m;e、因建筑物垂直荷载及施工引起的外加荷载<20kpa。

考虑到人民公园车站东井施工已对两条运营隧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要求其影响范围控制在10mm以内),并鉴于隧道周围粘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需要较长的时间,以及土体的蠕变特性,在二号线盾构穿越施工期间应将其对一号线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更小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其对一号线的最终影响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

在二号线盾构掘进施工期间,一号线具体的保护技术要求是:沉降及位移<5mm另外,二号线盾构从一号线隧道下部的一侧穿越到另一侧的过程中,对一号线运营隧道左右两则将产生一个沉降差,这将导致一号线的列车轨道左右两侧产生高差,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根据一号线列车的实际运营情况,要求在二号线盾构穿越过程中,左右两侧轨道高差<4mm。

4 工程的技术难度(1) 国内盾构施工现状。

在目前的隧道建设中,盾构法施工较为普遍。

在软黏土中建造地铁,土压平衡式盾构是一种较为新型常用的盾构。

通过以往大量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对地面沉降能有效的控制,即通过盾构施工参数的优化匹配,对地表隆沉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其变化值可以控制在几毫米的范围内。

但是,对于盾构在下部超近距离穿越运营隧道的影响分析还未完全成熟,国内还没有相仿的工程和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

在上海这样地铁飞速发展的大都市里,这是首例盾构如此超近距离穿越运营隧道。

图2 二号线盾构推进前一号线的纵向沉降曲线(2) 地铁二号线人民公园地铁车站的开挖对一号线及其周围土体产生沉降变形的影响。

人民公园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为22.12m,车站与一号线的最近距离约为10m。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围护连续墙的最大水平位移达10.3cm,基坑土体的位移也较大。

虽然对地铁一号线隧道进行了些保护技术措施,基坑开挖对隧道仍产生一定的影响。

图3给出了基坑开挖后二号线盾构推进一号线隧道的纵向变形曲线。

从图可以看出。

二号线盾构推进前一号线隧道的沉降已达10mm,这样更增大了二号线盾构掘进穿越的技术难度。

图3 信息化施工的流程示意图(3)地铁二号线盾构刚刚出洞,处于试推进阶段,未进入正常的推进阶段。

盾构的试推进阶段的目的是:根据具体的土性和环境(如盾构埋深等)条件,通过盾构推进过程中大量的监测数据,来调整优化盾构的各施工参数(如盾构推进时的土舱压力、出土量、推进速度等),使盾构推进时对环境的扰动和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内。

由于二号线盾构刚刚出洞,处于试推进阶段,盾构各施工参数还没有调整到最优化阶段,还没有适应具体的土性等条件,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没有调整到最小。

在这种条件下穿越地铁一号线运营隧道,必将增加其技术难度。

5 盾构施工参数的优化技术盾构掘进的施工参数:土舱压力、出土量、推进速度、注浆量、注浆压力等。

优化并匹配盾构施工参数,能相应的减小盾构施工时对周围土体的扰动程度。

盾构各施工参数不是相互独立,许多参数是相互联系、连锁改变的。

因此,不仅要对盾构的施工参数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对盾构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和匹配。

在二号线盾构穿越一号线期间,主要作到以下几点:(1) 由于地铁一号线隧道位于二号线盾构施工的正上方,盾构的土舱压力直接影响一号线隧道变形,在盾构穿越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舱压力,同时也必须严格控制与土舱压力有关的施工参数,如:推进速度、出土量等,以保持盾构掘进面稳定和平衡。

以往的工程实践表明,这个平衡是一个个动态的平衡,由于推进速度和出土量等的变化,土舱压力也会在土层压力值附近波动。

因此施工中应特别注意调整推进速度和出土量使土舱压力波动控制在最小的幅度范围内,以减少一号线隧道的变形和沉降。

(2) 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通过同步注浆及时填充建筑空隙,减少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变形。

要合理控制注浆压力,尽量作到填充而不是劈裂。

注浆压力过大,管片外的土层将会被浆液扰动而造成较大的沉降,并易造成跑浆。

同时,注浆压力过小填充速度过慢,填充不足,也会使变形增大。

实践证明,注浆压力应控制在(1.1~1.2)倍的静止土压力值。

(3) 严格控制盾构的姿态,盾构姿态的变化不宜过大、过频,以降低土层的损失和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减少一号线隧道和它本身隧道的沉降。

(4) 在地铁一号线变形影响控制较好的情况下,使盾构保持均衡施工,在最短的时间内穿越一号线隧道,减少盾构施工对一号线隧道的影响。

(5) 在盾构推进调整优化施工参数的过程中,要及时接受监测的反馈信息,用其来调整优化盾构推进过程中的施工参数,实现信息化施工。

6 以监测与反馈为基础的信息化施工技术监测是施工效果的直接反应,是地铁盾构施工中对重要建筑物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

所谓信息化施工是指:通过监测数据的反馈分析,判断当前的施工状况是否科学合理,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信息,指导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在地铁二号线穿越一号线的重大工程中,由于没有充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通过全面及时的监测反馈分析来实行信息化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二号线盾构的掘进路线距一号线很近,仅有1m左右,在二号线盾构掘进穿越时,一号线隧道的变形对其反应很灵敏,如果盾构掘进施工时控制稍有偏差,一号线隧道的变形马上就会反应出来。

因此,穿越时实行信息化施工显得非常有效,也非常必须。

只有通过信息化施工,才能保证地铁一号线的安全和正常运营,保证地铁二号线盾构的按期穿越。

在信息化施工过程中,监测反馈的全面快速是其重要环节。

针对二号一盾构穿越一号线的实际情况,具体实施如下:(1) 获取全面的监测数据。

为了能获取全面的监测数据,保护地铁一号线的安全和正常运营,对一号线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全面的反应一号线的变形状况。

其监测途径主要有:① 垂直沉降监测;② 水平位移监测;③轨道左右两侧高差监测;④ 隧道断面收敛变形监测,其中断面收敛量测包括拉尺式收敛测试和巴塞特收敛测试。

为了能快速的获取一号线的沉降监测数据,及时的反馈指导二号线盾构的掘进穿越,在一号线上下行线隧道内分别布置了连通管的监测,利用连通管监测快速准确的特点,快速及时的采集数据。

(2) 快速及时的数据反馈指导。

为了能保证监测数据快速及时反馈,实现信息化施工,在二号线穿越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通讯工具,将一号线的监测数据和盾构的施工参数,快速的传递给分析中心,分析中心通过科学的分析判断将盾构施工参数的调整信息传递给盾构推进的工作面,指导盾构的掘进。

图3为该工程信息化施工的流程示意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号线两条隧道正在运营(早5:00~晚11:30)盾构施工必须连续慢掘进穿越,自动化采集一号线隧道的变形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信息化施工的一个重要体现。

连通管沉降监测,水平拉杆测斜仪量测水平位移,巴塞特自动量测隧道椭圆度等均使自动化量测变成现实。

7 其它辅助技术措施(1) 二号线采取的二次注浆加固措施。

二次注浆加固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同步注浆的不足,同时也是保护地铁一号线的有效措施。

其基本的方法是:先从二号线内朝下方注浆,减少二号线本身的沉降,使二号线本身处于稳定的状态,然后,在与一号线交叉的地方,通过二号线隧道管片壁上的注浆孔朝左右和斜上方注浆,对一号线进行注浆加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