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三单元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测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A 毳.衣(cuì) 雾凇沆砀..(hàng dàng) 觥.筹交错(gōng) 铺毡.对坐(zhān)B.宠辱偕.忘(xié) 忧谗.畏讥( chán ) 淫雨霏霏..(fēi) 心旷神怡.(yí)C.是日更.定(gēng) 浩浩汤.汤(shāng) 林壑尤.美(yóu) 拏.一小舟(ná)D.山肴.(ráo) 薄暮冥.冥(míng) 阴翳.(yì) 伛偻..提携(yǔ lǚ)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2分)A.玉盘珍羞直万钱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C.属予作文以记之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3.下列加点字与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A.更有痴似相公..以记之..者 B.属予作文C.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D.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范仲淹、欧阳修同属宋代文学家,都是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在本册分别学习了他们的《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
B.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
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
清兵南下灭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C.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被人称为“诗史”D.韩愈,字退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在贬谪湖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直挂云帆济沧海2.请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故意做作故做姿态()彻底觉悟或者醒悟()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声音突然中止()为人处世的道理()原指人或事物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风雪遍地形容气候恶劣暗指人生路上的挫折很多仿佛冬天一般()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非常明确、肯定没有一点可疑的地方()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解不开的谜团()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也用来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形容山势险峻()搬弄是非破坏团结()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船遇顺风行走迅速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答案】(装模作样)(大彻大悟)(惊心动魄)(叹为观止)(戛然而止)(人情世故)(销声匿迹)(风雪载途)(周而复始)(毫无疑问)(天衣无缝)(不解之谜)(目空一切)(海枯石烂)(悬崖绝壁)(挑拨离间)(光明正大)(袖手旁观)(不知所措)(一帆风顺)【解析】3.(1)鞠躬尽瘁 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后出师表》)3.(2)捐躯赴国难 ______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3.(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_______________ (李纲)3.(4)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__ (陆游《病起书怀》)【答案】(1)死而后已【解析】(1)注意“已”的正确书写【答案】(2)视死忽如归【解析】(2)注意“忽”的正确书写【答案】(3)不可以尺寸与人【解析】(3)注意“尺”“寸”的正确书写【答案】(4)忘忧国【解析】(4)注意“忧”的正确书写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4.(5)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种著名的贬官文化让一群山山水水中原本寂寂无名的亭台楼阁在失意文人的笔下不经意间扬出了墨香站成了诗文有人认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贬官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儒家心系天下、心境旷达的传统思想你赞同这一论述吗?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 湖中/人鸟声/俱绝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答案】C【解析】(1)C项“诗赋”是“唐贤今人”的故“唐贤今人诗赋”中间不能停顿“唐贤今人诗赋”作“刻”的宾语故其前应停顿“于其上”作状语其前应停顿故正确节奏划分应为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答案】D【解析】(2)D项译文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乐意动用法以……为乐【答案】B【解析】(3)B项“依次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众宾欢’四幅图景”错误四幅图景的顺序依次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答案】(4)①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②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解析】(4)①回曲折、回环临居高面下②意意趣情趣乎相当于“于”【答案】(5)赞同欧阳修虽遭贬谪却并未意志消沉反而寄情山水、洒脱旷达、随遇而安进一步励精图治使滁州政治清明百姓和乐因此才有了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这正是他心系天下、心境旷达的具体表现【解析】(5)作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本文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本文以一个“乐”字贯串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的同时也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表现了欧阳修虽遭贬谪却并未意志消沉突出他心系天下、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所以赞同这一论述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5.(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答案】(1)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解析】(1)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增强了作品的意蕴“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显然此典是表达对故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百年此处指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贬谪亲旧凋零物是人非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答案】(2)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用“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蓬勃的新生力量既抒发了仕途屡遭打击的愤懑、失意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坚信未来的阔大胸怀又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解析】(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沉舟”“病树”“千帆过”“万木春”等都是比喻“沉舟”“病树”是自比“千帆过”“万木春”则是比喻蓬勃的新生力量作者虽然对自己仕途屡遭打击感到愤懑、失意但对新生力量的崛起又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体现了诗人坚信未来的阔大胸怀又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6.(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①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摸”字有何表达作用?)②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6.(3)“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6.(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既然是“大约” 为什么又说“的确”?【答案】(1)【甲】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进看榜后喜极而疯【解析】(1)文段分别选自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概括情节时一般表述为人物+事件【甲】文段叙述了“我”最后一次看到孔乙己到店里喝酒的情形【乙】文段描写了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喜极而疯的情节【答案】(2)①“摸”字有从袋里往外掏出的意思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 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后来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②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形象地刻画出范进得知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后发疯的丑态【解析】(2)①“摸”是用手探取、寻找的意思句子用这个动词形象地写出孔乙己的动作缓慢、艰难“摸”字与上文“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境况的悲惨说明孔乙己已经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②“看了一遍”“又念一遍”“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往后一交跌倒”是动作描写“噫!好了!我中了!”是语言描写“牙关咬紧”是神态描写该句综合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出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丑态讽刺了当时社会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思想的腐蚀【答案】(3)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使孔乙己的出场具有悲剧意味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剧结局【解析】(3)本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表现了天气的寒冷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联系环境中的人物可知此处景物还烘托孔乙己境遇的凄惨使孔乙己的出场具有悲剧意味结合后文对于孔乙己命运的交代可知此处悲凉的景物暗示了他悲剧的命运【答案】(4)“大约”和“的确”在这里不矛盾“大约”表估计猜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这句话也流露出“我”对孔乙己的同情【解析】(4)当句中出现看似矛盾的词时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们这样就能解读出它们的合理性说“大约” 是因为孔乙己后来再也没有在店里出现过但又没有听到他死的消息没有见到他的尸体对他的“死”只能是个猜测说“的确” 是从孔乙己每次到店里大家对他的态度以及他受伤后人们对他的看法来判断的人们对他没有同情没有关爱只有极力地嘲讽与取笑孔乙己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得不到任何人的关爱与帮助的所以他的死是必然的而且这句话出现在文末这样看似矛盾的用词还能起到发人深思的作用7.(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①“我”考上大学那一年 _______________②去年 _______________7.(2)联系上下文品析⑥⑦段画线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妙处①父亲红红的眼睛盯住那粒花生米②我以晚了就没有回去的火车为由坚决打发父亲回去7.(3)关于文章①—⑤段的内容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7.(4)简要分析本文题目“一粒花生米”的作用7.(5)联系全文请在文末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父亲送“我”上学“我”因厌恶父亲的卑微的生活方式而拒绝父亲入校②“我”下岗了在送儿子上学时发生了与当年类似的事“我”才真正理解父亲【解析】(1)①处根据第⑧段“而后我脑海里尽是闪动着一粒花生米弹跳的影子还有父亲那串卑微的动作和神情我无法接受父亲的那串历史以致四年大学时光他没能跨进儿子的学校一步” 结合“我考上了大学”“父亲坚持要把我送到学校”等表明时间的语句可知横线上应该填“‘我’因厌恶父亲的卑微的生活方式而拒绝父亲入校”②处根据第⑨段“去年我下岗了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 第⑩段“在送儿子入学的火车站旁边的小饭馆发生了和父亲当年相似的一幕” 第⑬段“我顺手抓起桌子上的一团粗糙的餐巾纸试图堵住从我眼眶里溢出来的辛辣的东西”可知横线上应该填“‘我’下岗了在送儿子上学时发生了与当年类似的事‘我’才真正理解父亲”【答案】(2)①“盯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目光紧紧跟随花生米落地的全过程从而表现出因贫穷而卑微的父亲对花生米的看重②“打发”表明“我”对父亲的卑微的动作、神情充满了不满和鄙弃之情【解析】(2)①“盯住”本义是集中或显著地注意句中父亲的目光紧紧跟随花生米落地的全过程不错眼珠表现父亲对花生米的看重体现了他因贫穷而卑微的特点生动形象②“打发”本义是从某处撵走这里是“我”不满父亲捡掉落地上的花生米卑微的动作、神情而把父亲故意撵走拒绝父亲进校园体现了“我”对父亲的鄙弃之情【答案】C【解析】(3)A项文章①—⑤段写父子俩人在小饭馆吃饭并不是为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B项第⑤段父亲因喝酒才不慎掉落花生米才有后面的内容喝酒的情节与中心有关不可删去D项文章并没有提及父亲的“无知”故选C【答案】(4)成为贯串全文的线索以一粒花生米之小反衬出情感的深重引人深思【解析】(4)文章的题目一般起到的作用有交待主要人物、概括主要内容点明文章主旨抒发强烈情感是行文的线索等本文“一粒花生米”贯串始终“我”考上大学那一年父亲送“我”上学在小饭馆吃饭捡起掉在地上的花生米“去年我下岗了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 当“一粒花生米以同样的方式落在儿子的脚边”“等儿子去洗手间的时候我弯下腰捡起扔进嘴里” 因此“一粒花生米”是行文的线索一粒花生米很小但父亲对“我”的情感“我”对儿子的情感是那样真反衬出情感的深重发人深省【答案】(5)应填入“……” 表明直到此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当年的心境既后悔自己当初对父亲的态度也感慨于自己生活的辛酸用省略号能够更好地将那种复杂、一言难尽的情感表现出来【解析】(5)从文章内容来看等儿子去洗手间的时候在小饭馆里“我”也重复父亲当年的动作让“我”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既为自己当初对父亲的态度后悔、愧疚也感慨于自己生活的辛酸种种复杂情感涌上心头用省略号能更好地表现这种一言难尽的情感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收到言已尽而意犹未尽的效果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槐()穗()lǒng()罩 líng()仃8.(2)文段中有一词有错别字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_ 应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 8.(3)文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4)将文段中画线句“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改为反问句8.(5)结合语境分析文段中画线词语“察言观色”的意思【答案】(1)huái, suì, 笼, 伶【解析】(1)“槐”读作“huái” “穗”读作“suì” “lǒng 罩”的“lǒng”写作“笼” “líng 仃”的“líng”写作“伶”【答案】(2)好象, 好像【解析】(2)“好象”应写作“好像”【答案】(3)通感, 拟人【解析】(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一句中“香气”原本是嗅觉这里说成“是浅紫色的” 换成是视觉的范畴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一句中“察言观色”“试探”等词赋予紫藤萝人的情态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答案】(4)香气难道不也是浅紫色的吗?【解析】(4)肯定句改为反问句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据此“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改为反问句应为香气难道不也是浅紫色的吗?【答案】(5)观察别人的说话和脸色指揣摩别人的心意这里指门前紫藤萝开得稀落【解析】(5)察言观色留意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结合文段中“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可知这里指门前紫藤萝开得稀落9.(1)给这段文字中画线的词语注音①肆意_______________②步履_______________9.(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jiān xiǎn)_______________ ②(chén jìn)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sì yì, ②bù lǚ【解析】(1)①“肆意”应读作“sì yì” ②“步履”读作“bù lǚ”【答案】(2)①艰险, ②沉浸【解析】(2)①“jiān xiǎn”应写作“艰险” ②“chén jìn”应写作“沉浸”10.(1)阅读下面的文字探究画线部分的内涵写出四种节气的名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10.(2)仔细观察右面的形象标志根据画面的内容写出该节气的名称及其含义10.(3)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材料三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答案】(1)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解析】(1)根据节气歌写出对应的的节气即可夏满芒夏暑相连这句话中包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答案】(2)清明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解析】(2)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理解图片内容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可知此图片的介词是清明然后围绕清明的习俗进行阐述即可【答案】(3)示例这三则材料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地位、形成、影响、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解析】(3)材料一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地位材料二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原因和影响材料三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 选择最佳答案。
(每小题1分,共10分)1. Tom is afraid __________ in the dark.A. ofB. forC. inD. with2. Let’s wait for him here, _________?A. will youB. would youC. shall weD. do we3. Don’t worry. I’m sure you_________ the exam.A. passB. will passC. passedD. passing4. Lucy is good at Singing. She can be a famous __________.A. singerB. nurseC. driverD. waiter5. Simon speaks Chinese ________ his brother.A. well thanB. better thanC. worse thanD. the worst of6. My parents don’t allow me _________ too much time on the internet every day.A. spendB. spentC. to spendD. spending7. The little boy enjoys _________ in the swimming pool.A. swimB. to swimC. swimmingD. swam8. Liu Wei is one of the best pianists in the world. He plays the piano __________.A. badlyB. wellC. worseD. worst9. I prefer _________ Chinese food to Western food.A. eatB. ateC. eatingD. to eat10. Sometimes, we can get a lot of information _______ TV programs.A. onB. fromC. inD. at二. 完形填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考号:.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忧谗.(chán) 阴翳觥.筹交错(gōng) 政通人合B.谪.守(zhé) 伛偻樯.倾楫摧(qiáng) 心旷神怡C.毳.衣(cuì) 沆砀拏.一小舟(lá) 朝晖夕阴D.淫.雨(yíng) 绮户泉香酒洌.(niè) 静影沉壁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但是来听讲的,只有几个学生!而且他们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还不是借此出来看看夜市罢了!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研制、运行和发射了多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
B.马头琴的起源传说是把酸奶勺子蒙上牛皮,拉上马尾演奏,被称之为“勺形胡琴”。
C.在体育测试前,老师再三提醒我们要注意各项动作要领,切忌不要违规和失误。
D.我们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人深知“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
②立己达人,兼善天下。
③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④中国人历来重信践诺,与中国打交道,只会收获合作共赢的友谊与实实在在的利益。
⑤中国愿意和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也欢迎别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
A.②①⑤④③B.③①④②⑤C.③②①④⑤ D.②④①⑤③5.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你的同桌小明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你想劝说他以达到既保护他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他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第三次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泉香酒洌.(liè)伛偻.提携(lǘ)觥.筹交错(gōng)B.朝晖.夕阴(huī)宠辱偕.忘(jié)淫雨霏.霏(fēi)C.樯倾楫.摧(jí)浩浩汤.汤(tāng)水声潺.潺(chán)D.岸芷汀.兰(dīng)薄暮冥.冥(míng)金樽.清酒(zūn)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玉盘珍羞直万钱B.山肴野蔌C.百废具兴D.属予作文以记之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C.《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D.《行路难(其一)》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其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薄.暮冥冥(迫近)B.宠辱偕.忘(一起)春和景.明(景物)去.国怀乡(离开)C.峰回.路转(曲折,回环)D.拥.毳衣炉火(裹着,围着)宴酣.之乐(酣睡)直挂云帆济.沧海(接济)5.名句默写。
(10分)(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概括了山间四季的不同风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一季一幅画面,都紧紧抓住山林泉石的特点,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属予作文以记之B.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 百废具兴D. 是亦不可以已乎?【答案】D【解析】A项“属”同“嘱” 嘱托B项“辩”同“辨” 辨别C项“具”同“俱” 全、皆D项没有通假字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2.(1)海内存知己 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2)________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3)万籁此都寂 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4)______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2.(5)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6)________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2.(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涯若比邻【解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涯”“蒸”“磬”“贱”等字词的书写【答案】(2)气蒸云梦泽【解析】略【答案】(3)但余钟磬音【解析】略【答案】(4)黄发垂髫【解析】略【答案】(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略【答案】(6)浮云游子意【解析】略【答案】(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略3.(1)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3.(2)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答案】(1)红军不怕远征难【解析】(1)根据“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可推知答案注意“征”的正确书写【答案】(2)万水千山只等闲【解析】(2)根据“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可推知答案注意“等”“闲”的正确书写4.春蚕到死丝方尽 _______________【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蜡炬成灰泪始干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5.(1)_______________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5.(2)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5.(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天气寒冷卖炭翁处境艰难心情复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4)毛泽东的名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化用了《北冥有鱼》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荡胸生曾云【解析】(1)注意“曾”的书写【答案】(2)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2)注意“作”的书写【答案】(3)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解析】(3)由“表现天气寒冷卖炭翁处境艰难心情复杂”可推知答案注意“贱”的书写【答案】(4)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析】(4)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推知答案注意“抟”的书写6.古诗词积累请在下面表格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答案】(1)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2)表达了词人向往革命却不被世俗所了解的孤独、悲伤之情 ,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意思是“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天狼”喻指辽和西夏作者借出猎这一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意思是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想到这一点词人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表达了词人向往革命却不被世俗所了解的孤独、悲伤之情(3)根据“正面揭示了自己与征人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又不愿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可以推知答案注意“勒”的书写7.(1)___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7.(2)独坐幽篁里 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7.(3)“刮目相待”在《孙权劝学》中的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5)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6)《木兰诗》中通过天子赏赐侧面体现木兰功劳之大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朔气传金柝【解析】(1)注意“柝”的书写【答案】(2)弹琴复长啸【解析】(2)注意“啸”的书写【答案】(3)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解析】(3)刮目相待意思是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孙权劝学》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用来指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进步令人改变对他的看法与“刮目相待”意思相同据此可推知答案注意“更”的书写【答案】(4)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解析】(4)扑朔迷离抓住兔子的耳朵把它提起来雄的脚必搔爬(扑朔)雌的则把眼眯起(迷离)由此可辨雄雌但在奔跑时则很难分辨是雄是雌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出自《木兰诗》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注意“雌”的书写【答案】(5)此夜曲中闻折柳【解析】(5)注意“折”的书写【答案】(6)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解析】(6)由“通过天子赏赐侧面体现木兰功劳之大”可推知答案注意“勋”的书写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保尔和冬妮娅分手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述8.(2)保尔历经磨难不自弃最终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成为无数人讴歌和学习的典范而曾经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样子却“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 你如何看待二人的不同结局?8. (3)请仿造例子续写一节诗爷爷从这本书中走过那时沧桑的国土被分割掠夺枪林弹雨急湍险涡他没有丝毫退缩!他的前方有一轮红日似火——保尔·柯察金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爸爸从这本书中走过适逢春天的故事传唱全国百业特举潜心摸索他累苦不说他的心中有一盏明灯闪烁——保尔·柯察金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答案】(1)冬妮娅开始是纯洁的很愿意帮助工人阶级也很同情他们冬妮娅的友好、热情、美丽、活跃深深吸引了保尔所以两人才走到一起最后保尔为了苏维埃政权红军共产主义的胜利外出打仗和冬妮娅分开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保尔在不断成长为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断奉献自己的生命而冬妮娅身上的小资产阶级风气已经深入她的思想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信仰就不同最终分手【解析】(1)解答此题需结合名著内容及选段内容联系故事情节作答从两人的相识、成长环境、价值观等角度联系情节内容分析即可【答案】(2)示例保尔和祥子都身处逆境环境给予他们的不断的考验但保尔在逆境中成长祥子在逆境中堕落这是因为保尔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他不只是为自己而活所以他能够在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能在自杀的精神危机中战胜自己最终成为真正的钢铁战士而祥子的追求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终极目标就是成为像刘四爷那样在北平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祥子理想的局限性造成了他在反复失败后对未知的前路充满了迷茫这最终导致他彻底失去生活的信心从上进好强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解析】(2)解答此题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两部名著的内容从人物性格、理想追求、社会环境等角度谈自己的看法即可注意不要脱离原著内容【答案】(3)我从这本书中定过幸遇复兴的凯歌响彻云霄百废俱兴争先探索我没有迷茫我的心中有一位巨人端坐保尔.柯察金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解析】(3)解答此题需掌握仿写和续写的要求(结构一致话题一致修辞一致格调一致)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承爷爷、爸爸从书中得到的启迪来写“我”的感受注意要和时代相连。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常碰到的声音是()。
A. 电波声B. 特高频声C. 记者采访声D. 牛的叫声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A. 120米/秒B. 330米/秒C. 340米/秒D. 360米/秒3. 在同一介质中,频率越高的声音波长()。
A. 越长B. 越短C. 不变D. 不确定4. 人对声音强弱的感觉与声音的()有关。
A. 频率B. 波长C. 幅度D. 速度5. 物体在振动时发出声音,这表明物体是()的。
A. 不振动B. 振动C. 不确定D. 不振动或振动都有可能6. 振动发生时,机械波传播的方向是(),而()的反光规律则与波传播无关。
A. 切线方向,光的折射规律B. 波垂直方向,光的折射规律C. 波垂直方向,光的反射规律D. 波传播方向,光的反射规律7. 声音传播的区域是()。
A. 黑暗的地方B. 有声源的地方C. 安静的地方D. 有空气的地方8. 光的()与位移方向垂直。
A. 幅度B. 性质C. 频率D. 振动方向9. 声音是一种物质波,必须靠介质才能传播,所以声音不能在()传播。
A. 真空B. 水中C. 空气中D. 铁棒中10. 下列关于声音和光的说法,哪一个是不对的?A. 光的速度大于声音的速度B. 声波和光波都是波动现象C. 光传播时需要媒质,声音传播时不需要媒质D. 声音的频率越高,语音越尾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振动100次所花的时间是0.1秒,那么它的频率是__1000__Hz。
2. 光的波长决定了它的__颜色__。
3. 波长越长,频率越__低__。
4. 近处的建筑的声音传的比较__远__。
5. 物体在其自然频率上受到迫振时会发生__共振__现象。
6. 鸟的叫声属于__声波__。
7.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则不需要__介质__。
8. 声音波是__机械波__。
9.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__衰减__。
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A.《水浒传》——我国第一部讽刺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C.韩愈——和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等并称“唐宋八大家”。
D.《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2.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中说的“佳时”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B.《醉翁亭记》《卖油翁》的作者都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C.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更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D.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此外还有号和谥号等用以称呼,范仲淹谥号“文正”,若范仲淹与滕子京同游岳阳楼,其间互称“子京”“文正”更显亲近。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梓,原指古时住宅旁栽种的桑树、梓树,后人用“桑梓”来指代家乡。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是白居易的字;“赠”指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D.英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草房子》等。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宋濂,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予之分,本文是一篇赠序。
C.《北冥有鱼》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饮酒》的作者是陶渊明,他名潜,字元亮,是东晋诗人,我们还学过他的《桃花源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训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训练测试题(附答案)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焙.烧pèi 晦塞.sè嬉.戏xī探骊.得珠líB.俨.然yǎn 犀.利xī镶嵌.jiàn 言简意赅.gāiC.姣.丽jiāo 赧.颜nǎn 戏谑.xuè寸积铢.累zhūD.繁琐.suǒ疏.漏shū羡慕.mù囊.萤映雪ráng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错.综复杂(交错)浮光..掠影(指水面上的反光)B.读破五车..(五车的书)探骊.得珠(黑龙)C.一筹.莫展(计策、办法)行成于思,毁于随.(不经意,随便)D. 寸积铢.累(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无关宏旨..(大意,主要的意思)3.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兀兀穷年无待饶舌食古不化B.家喻户晓蓦然回首两脚书橱C.声誉卓著鞭辟入里灯火阑珊D.融汇贯通举一反三衣带渐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B.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教师们正在努力改进教学质量。
C.我们将来希望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D.《三国演义》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鲁达等人的英雄好汉事迹。
5.换一种表情动作(如低头、流泪、哭……)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3分)例句:沉默,不等于失败,沉默有时是金,有时是惊雷的前奏。
仿句:6. 默写诗句。
①焚膏油以继晷,②业精于勤,荒于嬉;,③,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④衣带渐宽终不悔,。
⑤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⑥陈水扁一意孤行,决定终止“国统会”、“国统纲领”,导致民意急剧下跌,真是,。
(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句子回答)⑦写出有关“成功”的至理名言2句。
7.模仿下面的内容,写一句话,并且举一例加以论证。
我心存感激,因为生活让我感到爱是圆的,美是甜的。
一位在生活中不很顺利的姑娘写信向一位杂志社的编辑倾诉她生活中的不幸,她在信上说她生活至今也未曾穿过一双新鞋。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化合物?A. 氧气B. 水C. 铁锈D. 空气2.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哪种物质来检验二氧化碳?A. 火焰B. 石蕊试液C. 澄清石灰水D. 铜片3. 下列哪种物质是单质?A. 盐酸B. 氢气C. 硫酸铜D. 纯净水4. 下列哪种反应是化合反应?A. 灼热的木炭与氧气反应B. 铁与稀盐酸反应C. 水通电分解D. 灼热的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5.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A. 铜丝B. 氯化钠C. 氧气D. 铁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2.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水,这是一种分解反应。
()3.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
()4. 铁锈是由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合物。
()5. 盐酸和硫酸铜都是混合物。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
2.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
5.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化合反应的特征。
2. 什么是催化剂?举例说明。
3. 简述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4. 什么是单质?5. 简述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会氧化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水通电分解氢气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氯化钠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铁与硫酸铜反应硫酸亚铁和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举例说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并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分析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并说明原理。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盐酸和硫酸铜溶液的酸碱性。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九年级Unit 3 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15分)( ) 1.—Jim enjoys listening to pop music. ______________.A. So does Helen.B. Also is HelenC. Helen likes alsoD. So Helen does( ) 2. Our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strict _______ us and he is strict ________his teaching.A. with, atB. with, withC. at, atD. with, in( ) 3. —What’s the matter?—They said I should not be allowed here. They don’t allow __in the waiting room.A. smoking, to smokeB. to smoke, smokeC. to smoke, smokingD. smoking, smoking( ) 4. He doesn’t do his homework ______________, though he has __________.A. carefully enough, enough timeB. enough carelessly, time enoughC. carelessly enough, enough timeD. enough carefully,enough time( ) 5. The little child was too _____________ to hear the end of the long speech.A. sleepyB. asleepC. sleepD. sleeping( ) 6. Everyone ____________to have at least eight__________sleep at night.A. needs, hour’sB. need, hours’C. needed, hour’sD. needs, hours’( ) 7. We should go to school at 8:00 ______________ school mornings.A. atB. inC. onD. of( ) 8.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my PDA.I will get it ___________ .A. repairB. repairingC. to repairD. repaired( ) 9. ——Excuse me, you are _________ of my passing through.——I’m sorry, here you go.A. on the wayB. in the wayC. out the wayD. off the way( ) 10. Jill didn’t finish the homework,_________.A. eitherB. tooC. alsoD. neither( ) 11. You must concentrate more _________ your English.A. toB. inC. onD. at( ) 12. That is a good way to keep _________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ppy.A. eitherB. noneC. allD. both( ) 13. Don’t get_________ when you study in groups.A. noiseB. noisesC. noisyD. noising( ) 14. We should learn _________ each other.A. toB. fromC. forD. of( ) 15. The children often take time to do things like_________.A. volunteerB. to volunteerC. volunteersD. volunteering二.完形填空(15分)Small cars may take the place of(代替)big cars in the future(将来). There is 1 for only two people in such a car. If everyone2 such a car , there will be less pollution3 (污染)the air. There will also be more space for 4 cars in cities, and the streets will be less crowded. The little cars will cost 5 less. Driving will be 6_ ,too, as these little cars can go only 65 kilometers per hour. If big cars are still used along with the small 7 , two sets of road will be8 in the future. Some roads will be used 9 the big, fast cars, and 10 roads will be needed for the slower small ones.( ) 1. A. place B. space C. a room D. seat( ) 2. A. rides B. drives C. pushes D. pulls( ) 3. A. for B. on C. in D. at( ) 4. A. stopping B. stop C. parking D. park( ) 5. A. lots of B. many C. much D. more( ) 6. A. danger B. dangerous C. safe D. safer( ) 7. A. one B. ones C. seat D. seats( ) 8. A. need B. needing C. needs D. needed( ) 9. A. as B. by C. for D. in( ) 10. A. the other B. the another C. another D. other三.阅读理解:(20分)( A )Hundreds of years ago there lived a king in a small country. He liked swimming. When summer came, he always went to another palace by a forest with his guards and returned to the capital in autumn.One afternoon the king went swimming in a river in the forest b ut he didn’t tell others about it. He was very happy when he swam in the water. After that he heard a great noise and saw a big bear coming at him. He tried his best to run away. He ran and ran and at last he lost his way. He was hungry and tired when he f ound an old house. There was an old farmer in it. “It’s your king,” he said to the old man.” I’m hungry now. Bring me something to eat quickly!”The old man had nothing dear. He only had four eggs. The king ate them and felt better.” How much must I pay yo u for that?”“Eighteen pounds.”“How dear they are! Are eggs rare(稀有的)here?”“No,” answered the old farmer. “We have only one king in our country!”( ) 1. _________, he was happy.A. The river was beautifulB. He was swimming in the waterC. The water was warmD. The king could swim for a long time( ) 2. When the king saw the bear, he _________.A. asked the old farmer to help himB. cried for helpC. ran away quicklyD. ran outside the forest( ) 3. At last the king found _________.A. an old houseB. his guardsC. his capitalD. the bear( ) 4. The king felt better because _________.A. he could sleep in the farmer’s houseB. the bear couldn’t find hi mC. he ate four eggsD. the farmer knew he was a king( ) 5.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story?A. The King and the Old FarmerB. The King in the ForestC. The King and the BearD. The Kind hearted King( B )An old scientist recently made several tests with different animals to find out which was cleverer than other animals.In one test the old scientist put a monkey in a room where there were several boxes. Some boxes were inside other boxes. One small box had some food in it. The scientist wanted to watch the monkey and to find out how long it would take the monkey to find the food. The scientist left the room. He waited a few minutes outside the door. Then he got down on his knees (膝盖) and put his eyes to the keyhole. What did he see? To his surprise, he found himself looking into the eye of the monkey. The monkey wa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door and looked at the scientist through the keyhole.( ) 6. The scientist did the test to see ____________.A. if the monkey would steal (偷) the foodB. if the monkey would look for the foodC. if the monkey was cleverer than other animalsD. if some boxes were inside other boxes( ) 7. In one test the scientist put a monkey __________.A. into a small boxB. into several small boxesC. into a box where there was some foodD. in a room( ) 8. After the scientist left the room, the monkey_________.A. began to eat foodB. began to look for foodC. looked at the scientist through the keyholeD. came into the boxes one after another( ) 9. The scientist_______________.A. got down on his knees and waited outside the doorB. got down on his knees and heard with his earsC. left the room for a long timeD. looked at the monkey through the keyhole with his eyes( ) 10. To the scientist’s surprise ______________.A. the monkey got down on its kneesB. the monkey came out of the roomC. the monkey looked at the scientist through the windowD. the monkey put its eye to the keyhole四.任务型阅读: (10分)Country Capital Language(s)India New Delhi Hindi and EnglishCanada Ottawa English and FrenchRussia Moscow RussianEgypt Cairo ArabicSingapore Singapore City Malay, Chinese, Tamil andEnglish根据上面的表格用一个或两个词完成下面句子:1. If you go to , maybe some people can understand you.2. Egyptians speak .3. If you go to , you must learn Russian well.4. The capital of Singapore is .5. From the form(表格), we can see t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language.五.词汇(一)根据所给汉语和首字母,写出正确的英语单词,使其句意完整: (10分)6. —What’s the result?—My mother will make the ________________(决定).7. .Don’t get your ears p_______________.8. Only then will I have a chance to a____________ my dream.9. All the students must c__________________ their attention on their work.10. At last, they s_______________ in finishing that hard work.(二)综合填空(15分)用方框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使短文意思正确通顺。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2分)1.按要求默写。
(每空1分,共9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满江红》词中的“”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词句。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运用典故,正面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樱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安陵君/其许寡人B.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4.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旅店)B.以头抢.地尔(碰,撞)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D.死亦我所恶.(讨厌,憎恨)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我特地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
)C.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虽然这样,但是,接受的封地是从先王那里,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轻易交换!)D.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6.下列旬中加点词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敢出一言以.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益慕圣贤之.道往送之.门C.或遇其.叱咄其.如土石何D.足肤皲裂而.不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7.根据阅读积累,下面语句为评论《儒林外史》的一项是()(2分)A.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直挂云帆济沧海2.春蚕到死丝方尽 _______________【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蜡炬成灰泪始干3.(1)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3.(2)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把这一方涉及的过程安插给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答案】(1)囫囵吞枣【解析】(1)根据“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可得出答案【答案】(2)张冠李戴【解析】(2)根据“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把这一方涉及的过程安插给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可得出答案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4)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烨然若神人B. 故自号曰醉翁也公问其故C. 四时之景不同至若春和景明D. 往来而不绝者绝巘多生怪柏【答案】A【解析】(1)A项“然”都是“……的样子”B项因此/缘故C项景色/日光D项断绝/极高故选A【答案】C【解析】(2)A项介词在/比B项介词用/因为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并列D项表并列/表修饰故选C【答案】D【解析】(3)D项本文意在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答案】(4)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到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解析】(4)①得领会寓寄托②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渔捕鱼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哪一句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5.(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6.(2)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6.(3)阅读第⑥段的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6.(4)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答案】(1)婆媳争吵妥协寄居, 捐建学校拾荒依旧【解析】(1)根据小说情节可知“凌晨拾荒捡养弃婴”对应的是第①~③段“为救弃婴倾其所有”对应的是第⑥⑦段“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对应的是第⑧~⑩段“子辈相求决然离去”对应的是第⑪⑫段由此可确定第一空对应的是第④⑤段第二空对应的是第⑬段由此可概括两处的主要内容为“儿媳妇以离开家相要挟王婆婆不得不带弃婴寄居他处”“王婆婆用资助的余钱捐助建学校而她依然坚持拾荒” 然后根据主要内容改写成“四字短语+四字短语”的结构即可【答案】(2)示例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给你们买房子先前收养孩子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这笔钱我要用它来回报社会【解析】(2)作答时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故事情节进行揣摩在需要儿子儿媳帮助时儿子儿媳大骂拒绝在得到社会资助后儿子儿媳却打起了爱心捐款的主意王婆婆严词拒绝的同时批评教育儿子儿媳还可联系下文王婆婆捐建学校的行为表达出王婆婆感恩和回报社会的精神综上以王婆婆的口吻进行表达即可【答案】(3)示例一动作描写通过对拿钱等一系列动作的描绘(或运用动词“咬”“撕”“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王婆婆救弃婴的决心和对这笔钱的不舍从而表现王婆婆的善良仁爱示例二细节描写对存钱位置的描述表现了王婆婆这笔钱来之不易和王婆婆对钱的珍视(或通过咬牙颤抖的动作细节表现王婆婆的决心和不舍)示例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做“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表现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不舍【解析】(3)首先这句话是对王婆婆得知弃婴患重病之后准备拿钱救助弃婴的描写展现了王婆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拿钱的一系列动作其次抓住句中“像”这个关键词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作“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再联系后文内容不难得出这句话写出了王婆婆决心救助弃婴而又不舍得辛苦钱的矛盾心理综上选择自己更有把握的角度阐释具体写法分析妙处时要落到人物形象特征的刻画上【答案】(4)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②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或正确的金钱观、纯真)③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解析】(4)解答时根据上下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7.(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7.(2)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弟弟是个怎样的人(答出两点即可)7.(3)文章的语言朴实真挚有表现力请从A、B两处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处品味7.(4)文章的结尾写到“月台上一个女孩蹲下身双手抱头泣不成声……”请你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她此时的心理活动【答案】(1)示例一位家境贫穷的女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供弟弟读书她决定放弃上大学就在此时弟弟也决定放弃学业和舅舅一起打工支持姐姐读书【解析】(1)解题本题先通读全文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文章人物是一位家境贫穷的女孩事件是她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供弟弟读书决定放弃读书结果弟弟也决定放弃学业和舅舅一起打工支持姐姐读书据此进行概括即可注意语言连贯【答案】(2)①勤劳孝顺替家里干活任劳任怨对父母照顾有加②善良懂事爸爸爱面子弟弟替他挡下祸端道歉③无私为完成姐姐的梦想和舅舅去省城打工为姐姐赚学费牺牲了自己的梦想④机智幽默从他和舅舅的策划、他说的话可以看出【解析】(2)解答本题需要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弟弟替家里干活任劳任怨对父母照顾有加可以看出他勤劳孝顺爸爸爱面子弟弟替他挡下祸端道歉表现了他的善良懂事为了姐姐的学费和舅舅去省城打工而牺牲了自己的梦想表现了弟弟的无私从对弟弟的语言描写和他与小舅策划打工的事中可以看出弟弟机智、幽默【答案】(3)A “她”的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女孩的善良懂事知道体谅父母为家人着想宁愿舍弃自己的前途来无私支持弟弟B 弟弟知道直接告诉姐姐自己的打算姐姐必定会坚决反对就有意回避这个问题假装对省城好奇以便顺利和舅舅出去打工来支持姐姐读书可见弟弟的细心对姐姐和父母的关心爱护【解析】(3)此类题的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 A句“摸了摸口袋里的通知书没有拿出来”运用动作描写“摸了摸”“没有拿出来”表现了她的犹豫但最终决定让弟弟去读书表现了她善良懂事 B句“真的吗?”“那明天我去你家看看我还没去过省城呢”运用了语言描写弟弟通过假装对省城好奇和舅舅出去打工来支持姐姐读书可见弟弟的细心对姐姐和父母关心爱护【答案】(4)示例我是多么傻啊!弟弟明明早就打算放弃学业和舅舅打工来让我读书我是多么幸福啊!有这么好的弟弟、父母他们都在关爱着我我要好好读书将来回报他们【解析】(4)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本题要用第一人称“我” 结合上文弟弟的信“姐姐原谅我和小舅合伙欺骗了你……从今以后你的一切开支就由我来承担”可以明确她的心里有对弟弟的感激、为自己没有发现弟弟要去打工的后悔、还有以后报答家人的心理据此进行描写即可注意语言简洁流畅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完成①某同学搜集了一个交友典故——割席断交下面与此相关的一组人物是()A.管宁、华歆 B.俞伯牙、钟子期 C.管仲、鲍叔牙 D.廉颇、蔺相如②朋友有多种最可交之友当是益友、诤友、素友、挚友其中“诤友”是指()A.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发展有益的朋友B.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朋友C.情趣相投、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朋友D.能够直言规劝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的朋友8.(2)请你根据提示修改下面语段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 A择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亲或学问相轻或然诺相信或才技相合等要两相共赢昭昭可鉴毕竟 B择友只有志趣相投互为“人镜” 补充提高才能增加获取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读一本圣贤经传或一篇名人诗篇使身心得到滋补境界得以升华 C而这是从一般人那里难以得不到的①A句词语搭配不恰当应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②B句有一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调换位置③C句表意不恰当应删除“_______________”8.(3)下面是搜集到的图表请根据要求做题你对待网络交友的态度是什么?①请根据图表提取一条结论②针对图表中的观点你更赞成哪一个?请说明理由【答案】(1)①A, ②D【解析】(1)①“割席断交”讲述的是东汉末年管宁和华歆一同学习管宁专心致志而华歆心有旁骛管宁认为华歆与自己的人生理念不同所以与华歆割席断交故选A ②诤友诤直爽地劝告诤友就是能直言规劝的朋友故选D【答案】(2)①相轻, 相成, ②获取, 增加, ③不【解析】(2)①A搭配不当“学问相轻”的意思是在学问上双方互相轻视这与朋友的关系矛盾应改成“学问相成” ②B语序不当应是“获取”“智慧” 而不是“增加”“智慧” 正确语序是“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 故将“获取”和“增加”互换位置③C否定失当“难以”和“不”双重否定表肯定不符合句意应删除“不”【答案】(3)①示例一绝大部分人对网络交友都存在戒心可以交流但不愿深入沟通示例二只有极少部分人对网络交友选择信任态度愿意交换个人信息或与网友见面②赞成B 理由网络是虚拟的网络交友很难弄清对方的身份、职业、性格、为人品质等具体情况防止受骗我们要谨慎交友【解析】(3)①通过阅读图表可知柱状图B“存在戒心可以交流但不愿深入沟通”的网友占比最大占总体的一半还多故可以总结出“绝大部分人对网络交友都存在戒心可以交流但不愿深入沟通” 而根据柱状图C、D则可以看出“愿意坦诚相待”和“愿意交换个人信息或与网友见面”的网友占比很小两者加在一起才10%左右故可以总结出“只有极少部分人对网络交友选择信任态度愿意交换个人信息或与网友见面” ②对于赞成哪种观点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考虑当今网络的安全问题和学生的年龄阶段选择赞成B比较恰当可以从网络的虚拟性、易遭受网络诈骗等方面阐述理由9.(1)给这段文字中画线的词语注音①肆意_______________②步履_______________9.(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jiān xiǎn)_______________ ②(chén jìn)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sì yì, ②bù lǚ【解析】(1)①“肆意”应读作“sì yì” ②“步履”读作“bù lǚ”【答案】(2)①艰险, ②沉浸【解析】(2)①“jiān xiǎn”应写作“艰险” ②“chén jìn”应写作“沉浸”10.(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更迭()缝隙()目dǔ()轻 fú()10.(2)“饱经沧桑”中“经”的意思是()10.(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10.(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黑褐色的枝干是风霜雨雪磨砺出来的斑斑岁月是不屈生命的见证!【答案】(1)dié, fèng, 睹, 拂【解析】(1)根据积累“迭”应读作“dié” “缝”应读作“fèng” “目dǔ”应写作“目睹” “轻fú”应写作“轻拂”【答案】C【解析】(2)饱经沧桑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经经过经历故选C【答案】(3)比喻, 拟人【解析】(3)画线句中把“朵朵杏花”比作“一片片白雪”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目传情”“暗递秋波”等词赋予杏花以人的动作神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答案】(4)示例黑褐色的枝干不就是风霜雨雪磨砺出来的斑斑岁月不就是不屈生命的见证吗?【解析】(4)将感叹句改为反问句时将句中的肯定词“会”“是”“能”等改为否定词“不会”“不是”“不能”等在句首加上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等在句尾加上“呢”“吗”等语气词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将感叹号改为问号结合本题来看要将“是”改为“不就是” 在句尾加上“吗” 把感叹号改为问号即黑褐色的枝干不就是风霜雨雪磨砺出来的斑斑岁月不就是不屈生命的见证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正确的是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C.镁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Mg 2-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活泼金属:镁、锌、铜B.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铜、熟石灰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浓硫酸D.常见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无机盐3.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氧气4. 下图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2C.核外电子数为47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6.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 B.氯化钠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分解反应B.可能是氧气与一氧化碳的反应C.“◎”可能是催化剂D.4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8.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水煤气(混合气体),下图即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水的质量比为8:9D.反应后生成的和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9.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反应前反应后A.①、②微粒的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三种元素C.③中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是+2价 D.①表示的是阳离子,③表示的是原子10.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九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苏格兰人民起义。
B.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C.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D. 英国成立共和国。
2.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C. 英国的高压政策。
D. 启蒙思想的影响。
3.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A. 来克星顿的枪声。
B. 萨拉托加大捷。
C. 约克镇战役。
4.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三级会议的召开。
B. 攻占巴士底狱。
D. 雅各宾派专政。
A. 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B.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D. 它是法国大革命胜利的标志。
6.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把雅各宾派专政推向高潮的领导人是()A. 罗伯斯庇尔。
B. 拿破仑。
C. 路易十六。
D. 克伦威尔。
A. 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和等级制度。
B. 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D. 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A. 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都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9.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是()A. 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B. 1688年的宫廷政变。
D. 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10.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三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这表明美国()A. 决心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 建立了较民主的政治体制。
C. 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一。
11. 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这主要是因为()A. 英国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谪守(zhé)浩浩汤汤(tāng)淫雨(yín)B. 朝晖(huī)骚人(sāo)樯倾楫摧(qiáng)C. 隐曜(yào)岸芷(zhǐ)汀兰(dīng)D. 宠辱偕忘(jiē)心旷神怡(yí)霏霏(fēi)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 琅琊伛偻雾凇沆砀静影沉壁。
B. 金樽婵娟峰回路转横无际崖。
C. 酒洌阴翳琼楼玉宇波澜不惊。
D. 林壑喧哗朝辉夕阴气象万千。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越明年()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微斯人()4.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玉盘珍羞直万钱。
D.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5. 默写填空。
(12分)二、阅读理解(45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连月不开()薄暮冥冥()去国怀乡()春和景明()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微斯人,吾谁与归?3. 用原文语句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1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9小题每题1分,第10—12小题,每题2分,共15分。
)
1、根据因果关系排列下列时间,正确的是()
①从猿进化到人②直立行走③劳动④制造和使用工具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2、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 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3、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就出自该地区()
A.金字塔
B.汉莫拉比法典
C.佛教
D.种姓制度
4、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
这个家庭可以投()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5、在唐朝时一位中国人去了日本,回来后,他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土地是国家分给农民的
B.有些年轻的贵族子弟游手好闲,但靠世袭也有官做
C.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D.天皇的权力很大,和我们的皇帝差不多
6、下列史实中,促进了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
①玄奘西游取经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③鉴真东渡日本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
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8、世界上三大宗教在古代都曾被统治者所利用,因为这些宗教教义中有一些共同点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
这一共同点主要是指()
A.宣扬众生平等 B.教人忍受苦难,放弃斗争
C.主张教徒皆兄弟 D.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升入天堂
9、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说明()
A.西方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罗马是欧洲的中心 B.西罗马帝国强大繁荣,罗马是帝国的中心 C.罗马与欧洲各地的陆上交通十分方便 D.意大利富庶、繁荣,是欧洲的文化中心10、“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和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
处在于()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1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得到空前发展
B.封建主日益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12、下面对公元前6世纪到2世纪古代世界发生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评价正确的是()
①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不同文化间的矛盾与碰撞②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③客观上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④战后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材料题(15分)
16、(8分)在学习了古代东方和西方的战争后,有两个同学就战争的影响问题争论不休。
小民坚持说,战争是残酷的,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应全面否定。
小涵坚持说,我们应一分为二、客观地看待战争的影响,战争既有校级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请回答:
(1)古代东西方之间有哪几次重要的战争?(3分)
(2)结合几次战争的影响,说一说你支持哪一位同学的观点?为什么?(5分)
17、(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练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下图
图一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图二 2001年阿富汗内战中石雕巴米扬大
佛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塔利班政权炸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途径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其开拓者是谁?
(2)“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4分)
(3)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我们该如何将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落实到行动中去?(1分)
18、读史有感题(10分)
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从中国传到欧洲的重要科技发明有26项,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世纪强大后的欧洲却把中国变成了殖民地。
(1)中国传到欧洲的重要科技发明中,被誉为“四大发明”的是什么?(2分)
(2)四大科技发明先后传入欧洲,其中起桥梁纽带作用的是哪国人?(1分)该国人还曾经是西汉哪一条陆路的主要商旅?(1分)
(3)在传入欧洲的诸多发明中,其中一项为欧洲航海家的壮举提供了重要条件,另一项揭开了军事上的革命的序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这里的“壮举”、“革命”分别指什么?(2分)
(4)19世纪欧洲的创新发明敲开了腐朽的大门,结束了清朝的什么外交政策?(1分)开始了中国历史的哪段时期?(1分)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5)你从古近中外综合国力变化的史实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分)
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废除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分赠给贵族,采邑不得世袭,受赠者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
材料三:646年,新年伊始,天皇发布了《改新之诏》:废除氏姓世袭制度;把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改革丧葬制度,禁止皇室、贵族营造大型陵墓……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该制度有何发展?(2分)
⑵材料二中的内容与哪次改革有关?这场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⑶材料三中的改革在历史被称为什么?在政治方面有何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⑷以上三次改革的性质是否一致?为什么?(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拜占廷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律》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
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2分)
(2)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2分)“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廷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