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有引力定律
高中物理第三章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案1教科版必修2
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作用.2.知道天体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万有引力,以及如何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预测未知天体是万有引力定律最辉煌的成就之一,通过对海王星发现过程的了解,体会科学理论对探索未知世界思想的指导作用.2.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与交流,掌握计算天体质量的思路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预言未知天体和彗星回归,让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太阳、地球的质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2)教学重点1.行星(人造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2.会用已知条件来求中心天体的质量(3)教学难点会用已知条件来求中心天体的质量(4)教学建议这节课通过对一些天体运动的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很小,常常觉察不出来,但在天体运动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将起决定性作用,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计算天体的质量.在讲课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有两条思路要交待清楚:1.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即F引=F向,用于计算天体(中心体)的质量,讨论卫星的速度、角速度、周期及半径等问题.2.在地面附近把万有引力看成物体的重力,即F引=mg.主要用于计算涉及重力加速度的问题.这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这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主要知识点就是如何求中心体质量及其他应用,还是可发现未知天体的方法.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基本定律,为了使学生对定律的发现历史和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条件允许,希望教师能讲一讲.还可补充讲讲地球上物体重量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并可起到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作用.通过这节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以致察觉不出,但在天体运动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多媒体屏幕打出 PPT1. )教师:请同学描述一下这幅图片.学生活动:这是我们生活的太阳系 , 它是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组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九大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教师:九大行星为什么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学生活动:太阳与行星之间存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使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力:.过渡:自从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万有引力定律就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 ( PPT1 上打出课题)(板书)§ 3.3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导入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说明(一)设置问题,引起思考引入:通过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我们知道,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问题一:两个质量都为 60 kg 可以看成质点的人,相距 1 m ,试估算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大?感性认识: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弱,是感觉不到的,一般的测量方法也无法测出,所以一般不考虑.另一方面,体现出卡文迪许在当时的条件下测量 G 值,是很有开创性的.说明:两个人相距 1m 时,不能把人看成质点而简单套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上面的计算是一种估算.进一步设问:体验性计算:计算常态物体、超大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体会万有引力常量的“小”,以及万有引力对大质量的物体更有意义.显示构建的“质点模型”图片.如果两物体质量是 60 × 1021kg ,相距1m,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广呢? F =2.4 × 1035N感性认识:超大质量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巨大的,不可忽略.引言: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可以撬起地球.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的运动是遵循万有引力定律的.那么——问题二:你用万有引力定律,能“称”出地球的质量吗?明确给出学习的任务:“测”地球的质量.显示地球图片.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吉姆·皮布尔斯,以表彰他“关于物理宇宙学的理论发现”,另外一半授予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米歇尔·麦耶和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兼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迪迪埃·奎洛兹,以表彰他们“发现一颗环绕类日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
3.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二.预言彗星回归 预言彗星回归
阅读教材P49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页 阅读教材 1.哈雷彗星预言成功证明了什么? 哈雷彗星预言成功证明了什么? 哈雷彗星预言成功证明了什么
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2.若告诉你彗星绕太阳运动的半长轴约为地球公转半径 若告诉你彗星绕太阳运动的半长轴约为地球公转半径 的18倍,你能算出彗星的周期为多少年吗? 倍 你能算出彗星的周期为多少年吗?
课后练习
完成教材P51页,《练习与评价》
3.3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自主学习
1.万有引力对天文学的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万有引力对天文学的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万有引力对天文学的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2.用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地球的质量? 用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地球的质量? 用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地球的质量 3.为什么称“海王星”是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为什么称“ 为什么称 海王星”是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76年 年
三.预言未知Leabharlann 体 预言未知星体阅读教材P49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页 阅读教材 1.为什么说“海王星”是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为什么说“海王星”是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为什么说 2. 海王星和冥王星的预言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 海王星和冥王星的预言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
1.确定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展示了科学 确定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 确定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 理论超前的预见性 2.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冯·劳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冯 劳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厄说: 厄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牛顿引力理论对 行星轨道的计算那样, 行星轨道的计算那样,如此有力地树立起 人们对年轻的物理学的尊敬.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人们对年轻的物理学的尊敬 从此以后,这 门自然科学成了巨大的精神王国……” 门自然科学成了巨大的精神王国 海王星和冥王星的轨道与计算结果仍然不能完全符合,人们猜测也许在冥 王星外面还有未发现的大行星.但是,距离遥远,太阳的光芒到达那里已经 太微弱了,从地球上很难看出究竟.尽管如此,黑暗寒冷的太阳系边缘依然 牵动着人们的心,搜寻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导学天地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思路和过程,知道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统一性.● 2.知道万有引力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吸引力.● 3.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适用范围.● 4.会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 ● 发展要求 ●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史上的意义.● 2.体会科学规律发现过程中猜想与求证的重要性. ● 说明● 不要求计算空心球体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学法指导本节课讲述牛顿通过对月—地检验发现,地面物体受到地球的作用力,与月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为同一种力,并且大胆的提出世界上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具有“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的吸引力,经过直接或间接的检验,上述大胆的假设与推论成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中G 叫做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物体,直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才测出了这个常量,使万有引力定律更具有了实用价值.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 自主探究● 1.月—地检验 ● (1)检验目的: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地球上苹果下落的力是否为同一种力.● (2)检验方法:由于月球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则月球轨道上物体受到的引力是地球上的 ● .根据 ,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应该是它在地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2601.计算对比两个 就可以分析验证两个力是否为同一性质的力.● (3)结论:加速度关系也满足“反平方”规律.证明两种力为同种性质的力. ● 2.万有引力定律 ●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 成反比. ● (2)公式: . ● (3)说明:式中G 是比例系数,叫做 ,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英国物理学家 比较准确地测出了G 的数值,通常取● 1.月—地检验的结果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 2.万有引力定律中说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那么是不是所有引力都能用公式F=G 2rMm 来计算呢?● ● ● 3.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面上的物体也应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该引力是否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G= .引力常量是自然界中少数几个重要的物理常量之一. 理解升华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月—地检验牛顿在思考使月球做圆轨道运动的向心力与地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否是同一性质的力时,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理想实验:设想有一个小月球非常接近地球,以至于几乎触及地球上最高的山顶,那么使这个小月球保持圆轨道运动的向心力当然就应该等于它在山顶处所受的重力,如果小月球突然停止做圆轨道运动,它就应该同山顶处的物体一样以相同的加速度下落.如果它所受的向心力不是重力,那么它就将在这两种力的共同作用下以更大的加速度下落,这与我们的经验是不符的.可见,重力和月球所受的向心力是同一性质的力.牛顿根据月球的周期和轨道半径,计算了月球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a=224Tr π =2.74×10-3 m/s 2 假设地球周围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维持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则物体的重力也应满足G ∝221rm m ,因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表面物体到地心距离(地球半径)的60倍,所以当把物体放置在月球轨道上时,G 应为地面附近的2601,则此时的重力加速度为g ′=22601601=='m Gm G g ≈2.72×10-3 m/s 2,这一数值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向心加速度十分接近,从而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性,即使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力与地球对物体施加的重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都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以上结论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理论基础.2.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F=G221rm m 式中的质量的单位用kg ,距离的单位用m ,力的单位用N ,G 是比例系数,叫做引力常量.(3)适用条件: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但公式F=G221r m m 只能用来计算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其中r 为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对于两个均匀球体,可等效为质量集中在球心的两个质点,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如果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两个物体均可视为质点.例如:如果两个物体相距无穷近,由公式F=G221r m m 可判断它们之间的引力就会无穷大,这种说法对吗?不对,因为两物体相距很近时,就不能看作质点,故公式F=G221r m m 就不能用来计算引力. (4)引力常量G①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原理:卡文迪许扭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大球和小球间产生力矩,此力矩与金属丝力矩平衡.万有引力力矩使T 型架转动,T 型架转动时带动平面镜也发生转动,进而使入射到镜面上的光线发生偏转,从刻度尺上读出光线偏转时移动距离,进而计算偏转角度,利用金属丝扭转力矩和扭转角度的关系,求出扭转力矩,从而求出大球和小球间的万有引力,利用F=G 2r Mm ,即G=MmFr 2,求出G.②测定G 值的意义:a.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b.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3.物体在地面上所受的引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圆周运动,自转圆周运动需要一个向心力,是重力不直接等于万有引力而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的原因,如图6-3-1万有引力为F ,重力为G ,自转向心力为F ′.当然,真实情况不会有这么大偏差.图6-3-1(1)物体在一般位置时F ′=mr ω2,F ′、F 、G 不在一条直线上(2)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 ′达到最大值F max ′ F max ′=mR ω2,此时重力最小: G min =F-F ′=G2RMm -mR ω2. (3)当物体在两极时F ′=0 G=F ,重力达最大值G max =G2R Mm. 可见,只有在两极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其他位置重力要小于万有引力.由于自转需要的向心力很小,一般情况下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例题评析应用点一: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理解例1:如图6-3-2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 ,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m 1、m 2,半径大小分别为r 1、r 2,则两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图6-3-2A.G221rm m B.G2121r m m C.G22121)(r r m m +D.G2221)(r r r m m ++试解: .(做后再看答案,效果更好.) 思路分析: 公式F=G221r m m 中r 的物理意义应是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而不是物体表面间的距离.解析: 两球质量分布均匀,可认为质量集中于球心,由公式可知两球间万有引力应为22121)(r r r m m G++,D 选项正确.答案为D. 思维总结:(1)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质点或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2)均匀球体之间万有引力的计算应取两球心间距离. 拓展练习1-1: 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r 趋于零时,根据公式F=G221rm m ,请探究分析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将如何变化?应用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例2已知均匀球体对其他物体的万有引力等效于将其全部质量集中于球心时对其他物体的万有引力,如图6-3-3所示,有一半径为R 的均匀球体,球心为O 1,质量为8M ,今自其内挖去一个半径为2R的小球,形成球形空腔的球心为O 2,将小球移出至图示位置与大球相切,小球球心为O 3,图中O 1、O 2、切点和O 3四点共线,求此时小球与大球剩余部分之间的万有引力.图6-3-3思路分析: 将均匀球体挖去一小球后变成了不均匀的球体,此时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来计算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但我们利用割补法来求解.解析: 小球质量为:m=大小V V ·8M=3334)2(34R R ππ·8M=M大球对小球O 3的万有引力为F 1=G222932)23(8R M G R M M ⋅=⋅ 小球O 2对小球O 3的万有引力为F 2=G 222RM G R M M =⋅ 小球O 3与大球剩余部分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F 1-F 2=22923R GM .答案:22923R GM思维总结:对于有规则几何形状、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几何中心的距离;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规则物体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题中注意发散思维的应用,本题的创新之处有两个:其一出题新,由质点间的引力和均匀球体的引力扩展到了有空腔的球体上;其二,解题的思路新,巧妙地运用了割补法来求解.拓展练习2-1: 如图6-3-4所示,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 的球体对球外质点P 的万有引力为F ,如果在球体中央挖去半径为r 的一部分球体,且r=2R,则原球体剩余部分对质点P 的万有引力变为( )图6-3-4A.2F B.8F C.F 87D.4F 应用点三: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例3: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0,物体在距离地心4R (R 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 ,则g/g 0为 ( )A.1B.1/9C.1/4D.1/16 试解: .(做后再看答案,效果更好.)思路分析: 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忽略地球的自转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解析: 地面上:G2R mM =mg 0. ①离地心4R 处:G2)4(R Mm=mg②由①②两式得:161)4(20==R R g g .答案为D. 思维总结:(1)切记在地球表面的物体:mg=G2r Mm成立的条件是忽略地球的自转. (2)物体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所受的万有引力通常也用mg 表示,只是g 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再等于地面附近的g.拓展练习3-1: 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月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试计算月球的向心加速度.● 自我反馈 ● 自主学习● 1.2601牛顿第二定律 结果● 2.乘积 二次方 F=G 221rm m 引力常量 卡文迪许 6.67×10-11 N ·m 2/kg 2 ● 例题评析● 拓展练习1-1: 略 ● 拓展练习2-1: C ● 拓展练习3-1:36001g ●演练广场夯实基础1.月—地检验的结果说明 ( ) A.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力 B.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不是同一种类型的力 C.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物体质量有关,即G=mgD.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除与月球质量有关外,还与地球质量有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发现的B.卡文迪许扭秤是用来验证万有引力定律是否正确的C.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是牛顿D.万有引力常量是一个有单位的常量3.两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若两个半径是小铁球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 )A.2FB.4FC.8FD.16F4.一个质子由两个u 夸克和一个d 夸克组成.一个夸克的质量是7.1×10-30 kg ,求两个夸克相距1.0×10-16 m 时的万有引力.5.如果已知地球的质量m=5.98×1024 kg ,太阳的质量M=1.97×1030 kg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R=1.49×1011 m ,那么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多大?6.两艘轮船,质量都是1.0×104 t ,相距10 km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大?将这个力与轮船所受的重力比较,看看相差多少.7.已知地球半径为R ,将一物体从地面移到离地面高h 处时,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h 为 ( )A.RB.2RC.2RD.(2-1)R8.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9倍,地球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那么在地球表面重力为600 N 的人到火星表面上的体重变为 .9.地球半径为R ,在离地面h 高处和离地面H 高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 能力提升10.某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1∶5,假如某人在星球上和地球上跳高,则他在星球上和在地球上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跳起的高度之比是多少?11.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能拉着3 kg 的重物产生最大为10 m/s 2的竖直向上的加速度,g 地=10 m/s 2,将重物和绳子均带到月球表面,用该绳子能使重物产生沿月球表面竖直向上的最大加速度为 ( )A.60 m/s 2B.20 m/s 2C.18.3 m/s 2D.10 m/s 212.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 N ,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a=21g 的加速度随火箭向上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物相互挤压力为90 N 时,卫星距地球表面有多远?(地球半径R 地=6.4×103 km ,g 取10 m/s 2)13.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均匀球体,其球心O 与另一质量为m 的质点B 距离为l ,如图6-3-5所示,若切除以OA 的中点为球心、质量为m ′、以R 为直径的球体C ,求剩余部分对质点B 的万有引力?图6-3-5拓展阅读卡文迪许实验卡文迪许测引力常量时所做的实验,即卡文迪许实验.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00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H.Cavendish )于1789年巧妙地利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卡文迪许的实验装置如图6-3-6所示.图6-3-6在一根金属丝下倒挂着一个T 形架,架的水平横梁两端各装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T 形架的竖直部分装有一面小平面镜,两个小球由于受到质量均为M 的两个大球的吸引而转动,使金属丝发生扭转.当吸引力的力矩跟金属丝的扭转力矩平衡时,T 形架停止不动.根据平面镜反射的光点在标尺上移动的距离可算出金属丝的扭转角度,结合事先测定的金属丝扭转角度跟扭转力矩的关系,就可以算出扭转力矩,从而算出引力F 和引力常量.卡文迪许测定的引力常量G=6.754×10-11 N ·m 2/kg 2.在以后的八九十年间,竟无人超过他的测量精度.引力常量的测定是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重要实验,它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卡文迪许把他的这个实验说成是“称地球的重量”(应该是“称地球的质量”).有了G 值后,我们还可以“称”出太阳或其他星球的质量.参考答案演练广场1.AD2.D3.D4.3.36×10-37 N5.解析:根据公式F=G2R Mm,代入数据有: F=6.67×10-11×2112430)1049.1(1098.51097.1⨯⨯⨯⨯ N=3.54×1022 N.答案:3.54×1022 N 6.解析:根据公式F=G221rm m ,代入数据有: F=6.67×10-11×2427)10()100.1(⨯ N =6.67×10-5 N.假设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 m/s 2,重力G=mg=1.0×107×10 N=1.0×108 N ,重力远远大于万有引力.答案:6.67×10-5 N 重力远远大于万有引力 7.D8.解析:在火星表面的重力由万有引力提供ma=2R GMm∴表面的加速度为 a=2RGMg a =2火火R M ×地地M M 2=91×4=94 ∴ma=94mg=94×600 N ≈266.7 N. 答案:266.7 N 9.(hR H R ++)210.解析:根据公式mg=2R GMm得星球表面的加速度为 g=2RGM, ∴地星g g =2星星R M ×地地M R 2=51×(21)2=201,根据运动学公式h=gv 22,得地星h h =星地g g =20.答案:20∶111.C12.解析:卫星在升空过程中可以认为是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卫星离地面为h ,这时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G2)(h R Gm+地在地球表面2地R GMm=mg ①在上升至地面h 时,F N -G2)(h R Mm+地=ma②由①②得22)(地地R h R +=m aF m gN -h=(maF mgN --1)R 地代入数据h=1.92×104 km. 答案:1.92×104 km13.解析:质量为M 的均匀球体对B 点的引力大小为 F 1=G2lMm质量为m ′的均匀球体对B 点的引力大小为: F 2=G2)2(R l mm -' 剩余部分对B 的万有引力为F=F 1-F 2=G 2lMm-G 2)2(R l mm -'. 答案:G 2lMm -G 2)2(R l mm -'。
万有引力公式大全
万有引力公式大全
万有引力公式:
- 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由埃及物理学家弗朗西斯•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现,它定义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表明它们间的力成比例取决于它们之间的质量和距离:F=G×m1×m2/r2
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 为牛顿圆弧系数;m1和m2分别为互相作用物
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 能量守恒定律:由爱因斯坦提出,它定义了系统中物质能量的守恒定律,表示物质能量转换及其保持守恒性:E = mc2
其中,E为物质能量;m为物质质量;c为光速。
- 动能定律:也称为牛顿第二定律,它表明受力物体的动量变化和力的大小成正比:F=dp/dt
其中,F为外力;p为物体动量;t为时间。
- 势能定律:由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提出的定律,它表明物体的势能取决于它们
之间的距离:U=G×m1×m2/r
其中,U为物体之间的势能;G 为牛顿圆弧系数;m1和m2分别为互相作用物体的
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 物理定律:它涉及运动物体的运动,并定义了各种基本物理概念,如动量、内能和势能:
F=dp/dt
W=F×d
E=m×v2/2
其中,F为外力;p为物体动量;t为时间;W为功;d为物体运动的距离;E为内能;m为物质质量;v为物体运动的速度。
6-3万有引力定律
不论是开矿前还是开矿后,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的向心力都是万有引力提供,故在开矿前G 4π2 m2 R 2 T0 开矿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T=2π R3 G(m1+Δm) m1m2 R2 =
因Δm>0,故T0>T,所以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 确选项为BD.
答案:BD
点评:求解该题应把握以下三点: m1m2 (1)地、月间的万有引力应用F=G 2 来计算. r (2)地、月质量的乘积m1· 2变化影响万有引力的变 m 化. (3)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 力.
与反作用力,大小应当相等,所以,我对地球的引力等于
我的体重588N.
(1)1789 年 , 英 国 物 理 学 家 卡 文 迪 许 用 “ 扭 秤 实
验”(如图所示)比较准确地测出了G的数值.
(2)标准值G=6.67259×10 - 11N·m2/kg2 ,通常取G= 6.67×10-11N·m2/kg2.
∴FN1=mg,当升到某一高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有 g FN2-mg2=m , 2 mg 17 ∴FN2= +mg2= ×mg, 2 18 4 ∴g2= g.设火箭距地面高度为H, 9 Mm 4 gR2 R ∴mg2=G· ,∴ g= ,∴H= . 9 (R+H)2 2 (R+H)2
(1)定律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 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 方成反比.
m1m2 (2)公式F=G 2 . r 式中,质量的单位用kg,距离的单位用m,力的单位 用N,G称为引力常量.
(3)万有引力定律适用的条件
①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的相互作 用. 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或球壳间的相互作用,也 可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其中r是两个球体或球壳的球心间
高中物理必修2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
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1 月——地检验(1)牛顿的思路: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太阳的引力,人跳起后又能落回地球是因为人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些力是否是同一种力?是否遵循相同的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通过实验来验证,这就自然想到了月球.(2)月一地检验:基本思想是如果重力和星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都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那么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就应该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1/3600,因为月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3)检验过程:牛顿根据月球的周期和轨道半径,计算出月球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3224 2.710m/s ra Tπ-==⨯.—个物体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9.8m/s 2,若把这个物体移到月球轨道的高度,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导出21a r ∝(21a r ∝,而32r k T =,则21a r∝).因为月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32212.7210m/s 60a g -==⨯.即其加速度近似等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的值.(4)检验结果:月球围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十分接近地面重力加速度的1/3600,这个重要的发现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即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引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本质上是同一性质的力,遵循同一规律. 2 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互相吸引,引力的方向良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1m 和2m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122m m F Gr=,其中11226.6710N m /kg G -=⨯⋅,称为万有引力常量,而12m m 、分别为两个质点的质量.r 为两质点间的距离.(3)适用条件:①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用本定律来计算,其中r 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 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 ④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近似适用,其中r 为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4)注意:公式中F 是两物体间的引力,F 与两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不要理解成F 与两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5)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①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是自然界中物质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任何客观存在的两部分有质量的物质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作用.②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③万有引力的客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它的存在可由卡文迪许扭秤来观察,只有在质量臣大的天体间,它的作用才有宏观物理意义.④万有引力的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有关,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和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和周围有无其他物体的存在无关.(6)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大意义.它把地面上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力,使人们树立了认识并支配宇宙自然规律的信心,解放了思想. 3 引力常量的测定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地球、月球的质量和半径,月地距离,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以此估算G 的大小,发现G 值是很小的,那么如何测定G 的大小?牛顿之后的100多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得出了G 值,当时测量11226.74510N m /kg G -=⨯⋅.目前标准值为11226.6725910N m /kg G -=⨯⋅,通常取11226.6710N m /kg G -=⨯⋅.引力常量G 的三点说明:(1)引力常量测定的理论公式为212Fr G m m =,单位为22N m /kg ⋅.(2)物理意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 的质点相距1m 时的相互吸引力.(3)由于引力常量G 很小,我们日常接触的物体的质星又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很难觉察到它们之间的引力,例如两个质量各为50kg 的人相距1m 时,他们相互间的引力相当于几粒尘埃的重力.但是,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可以将直径为几千米的钢柱拉断. 4 引力常量测量的意义(1)卡文迪许通过改变质量和距离,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2)第一次测出了引力常量,使万有引力定律能进行定量计算,显示出真正的实用价值.(3)标志着力学实验精密程度的提高,开创了测量弱力的新时代.(4)卡文迪许实验是物理学上非常著名和重要的实验,学习时要注意了解和体会前人是如何巧妙地将物体间的非常微小的力显现和测量出来的;引力常量G 的测定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G 的测定,则万有引力定律只有其理论意义,而无更多的实际意义.正是由于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G ,才使得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实验不仅用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更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例如,可以用测定地球表面物体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测定地球的质量,电正是由于这一应用,使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是“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5 重力加速度的基本计算方法(1)在地球表面附近(h R 处的重力加速度g .(不考虑自转) 方法一: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2Mmmg GR=,229.8m/s M g G R ==. 式中245.8910kg M =⨯,66.3710m R =⨯.方法二:利用与地球平均密度的关系,得3224/343M R g G G G R R R πρπρ===. (2)在地球上空距离地心r R h =+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221M g G r r'=∝,22g R R g r R h '⎛⎫⎛⎫== ⎪ ⎪+⎝⎭⎝⎭,则()22R g g R h '=+.(3)在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任意天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22M M g G R R '''=∝'',2g M R g M R ''⎛⎫= ⎪'⎝⎭,则2M R g g M R '⎛⎫'= ⎪'⎝⎭.上述中M 均为地球的质量,g 均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6 物体在赤道上失重的四个重要规律地球在不停地自转,除两极之外,地球上的物体由于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都处于失重扶态,且赤道上的物体失重最多,设地球为匀质球体,半径为R ,表面的引力加速度为0g g ≈,并不随地球自转变化.(1)物体在赤道上的视重等于地球的引力与物体随同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之差. 如图6-3-1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N mg F m R ω-=.所以物体在赤道上的视重为2N F mg m R mg ω=-<.(2)物体在赤道上的失重等于物体绕地轴转动所需的向心力. 物体在赤道上的失重,即视重的减少量为2N F mg F m R ω=-=. (3)物体在赤道上完全失重的条件.设想地球自转角速度加快,使赤道上的物体刚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0N F =,有20N F mg mR ω=-,则22200002v mg ma mR m m R R T πω⎛⎫==== ⎪⎝⎭.所以完全失重的临界条件为209.8m/s a g ==,01rad/s 800ω=,07.9km/s v =,025024s 84min T ===. 上述结果恰好是近地面人造地球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角速度、线速度和周期. (4)地球不因自转而瓦解的最小密度.地球以T =24h 的周期自转,不发生瓦解的条件是赤道上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或等于该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即22mg m R T π⎛⎫≥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243M g GG R R πρ==, 所以,地球的密度应为32318.9kg/m GTπρ≥=. 即最小密度为3min 18.9kg/m ρ=.地球平均密度的公认值为30min 5523kg/m ρρ= .足以保证地球处于稳定状态. 7 万有引力定律的两个重要推论推论一:在匀质球层的空腔内任意位置处.质点受到地壳万有引力的合力为零,即0F =∑.推论二:在匀质球体内部距离球心r 处,质点受到的万有引力就等于半径为r 的球体的引力,即2M mF G r ''=.例题1 (1)天文观测数据可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为27.32天,月球与地球间相距3.87×108m ,由此可计算出加速度a =0.0027m/s 2;(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 2,月球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3630,而地球半径(6.4×106m )和月球与地球间距离的比值为1:60.这个比值的平方1:3600与上面的加速度比值非常接近.以上结果说明(). A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力 B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不是同一种类型的力 C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物体质量有关,即G=mg D 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除与月球质量有关外,还与地球质量有关例题2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122Gm m F 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1m 和2m 是球体,就可用上式求解万有引力 B 当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C 两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而与12m m 、是否相等无关D 两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例题3 两艘轮船,质量都是1.0×104t ,相距10krn ,它们之间的引力是多大?这个力与轮船所受重力的比值是多少?例题4 如图6-3-4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 ,如果从球上挖去一个直径为R 的球,放在相距为d 的地方.求下列两种情况下,两球之间的引力分别是多大?(1)从球的正中心挖去;(2)从与球面相切处挖去;并指出在什么条件下,两种计算结果相同?例题5 关于引力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引力常量是两个质量为1 kg 的质点相距1m 时的相互吸引力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给出了引力常量的值C 引力常量的测定,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D 引力常量的测定,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例题6如图6-3-5所示,火箭内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启动后,以加速度2g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对平台的压力为启动前压力的1718.已知地球半径为R .求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g 为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例题7某星球“一天”的时间是T =6h ,用弹簧测力计在星球的“赤道”上比在“两极”处测同一物体的重力时读数小10%,设想该星球自转的角速度加快,使赤道上的物体会自动飘起来,这时星球的“一天”是多少小时?例题8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向心加速度223.3710m/s a -=⨯,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29.77m/s g =,试问:(1)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地球赤道上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多大?(2)要使在赤道上的物体由于地球的自转完全失去重力(完全失重),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应加快到实际角速度的多少倍?例题9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数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例题10 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转周期为1s 30T =,问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体的稳定,不致因自转而瓦解?(计算时星体可视为均当匀球体,引力常量11226.6710N m /kg G -=⨯⋅)基础演练1如图6-3-7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 ,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12m m 、,则两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A 122m m Gr B 1221m m G r C ()12212m m G r r +D ()12212m m G r r r ++2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B 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D 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3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地球可看成球体,半径为R .忽略地球的自转,则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A GM g R = B g GR = C 2GMg R= D 缺少条件,无法算出 知能提升1假如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大,关于物体的万有引力以及物体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在赤道地面上物体的万有引力不变B 放在两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不变C 放在赤道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减小D 放在两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增大2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0g ,物体在距离地心4R (R 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 ,则0/g g 为(). A1 B1/9 C1/4 D1/163地核的体积约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地核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经估算,地核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__kg/m 3.(地球的半径66.410m R =⨯,万有引力常量11226.710N m /k g G -=⨯⋅,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4月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4,在地球和月球表面分别用长度相同的细线拴住一个小球,使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通过圆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在地球上是1v ,在月球上是2v ,求地球与月球的平均密度之比.5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 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10m/s 2,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 R 星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 M 星地.6某宇航员在飞船发射前测得自身连同宇航服等随身装备共重840N ,在火箭发射阶段,发现当飞船随火箭以/2a g =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到某位置时(其中g 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其身下体重测试仪的示数为1220N .设地球半径R =6400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1.03 1.02=).问: (1)该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g '是地面处重力加速度g 的多少倍? (2)该位置距地球表面的高度h 为多大?最新5年高考名题诠释考题1 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 1.4小时,引力常量11226.6710N m /kg G -=⨯⋅,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 A 331.810kg/m ⨯B 335.610kg/m ⨯C 431.110kg/m ⨯D 432.910kg/m ⨯考题 2 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A0.2 B2 C20 D200考题3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10和1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0.2gB0.4g C2.5g D5g考题 4 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 轨道半径变小B 向心加速度变小C 线速度变小D 角速度变小例题5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1h 和2h 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1T 和2T .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 .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A 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 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C 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D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考题6 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A 1243G πρ⎛⎫ ⎪⎝⎭B 1234G πρ⎛⎫ ⎪⎝⎭C 12G πρ⎛⎫ ⎪⎝⎭D 123G πρ⎛⎫ ⎪⎝⎭考题7 质量为m 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 ,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A 线速度v =角速度ω=C 运行周期2T =向心加速度2Gm a R= 考题8 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 ,速度为v ,引力常为G ,则().A 恒星的质量为32v T G πB 行星的质量为2324v GT π C 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vT πD 行星运动的速度为2v Tπ。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编辑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1]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
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
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中文名万有引力定律外文名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表达式F=(G×M₁×M₂)/R²提出者艾萨克·牛顿提出时间1687年应用学科数学、自然哲学、物理学、自然学等适用领域范围物理学、自然学等推理依据编辑伽利略在1632年实际上已经提出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初步想法。
布里阿德在1645年提出了引力平方比关系的思想.牛顿在1665~1666年的手稿中,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离心力定律,但向心力这个词可能首先出现在《论运动》的第一个手稿中。
一般人认为离心力定律是惠更斯在1673年发表的《摆钟》一书中提出来的。
根据1684年8月~10月的《论回转物体的运动》一文手稿中,牛顿很可能在这个手稿中第一次提出向心力及其定义。
万有引力与相作用的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是发现引力平方反比定律过渡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必要阶段.·牛顿从1665年至1685年,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才沿着离心力—向心力—重力—万有引力概念的演化顺序,终于提出“万有引力”这个概念和词汇。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三卷中写道:“最后,如果由实验和天文学观测,普遍显示出地球周围的一切天体被地球重力所吸引,并且其重力与它们各自含有的物质之量成比例,则月球同样按照物质之量被地球重力所吸引。
另一方面,它显示出,我们的海洋被月球重力所吸引;并且一切行星相互被重力所吸引,彗星同样被太阳的重力所吸引。
由于这个规则,我们必须普遍承认,一切物体,不论是什么,都被赋与了相互的引力(gravitation)的原理。
3 万有引力定律
行星m
F
F′
太阳M
二、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类比
M ' F 2 r
跟太阳的质量成正比,
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的二次方成反比。
三、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方向:沿着太阳与行
星间的连线。
m F 2 r
类 牛 比 三
G为比例系数,与
太阳、行星无关。
牛三
F 和F ′是一对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那么可以得出F大
故它们之间的引力很小,且小于它们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故两人没吸引到一起。
三、引力常量的测定
1.1687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曾经设想过几种测定
引力常量的方法,却没有成功。 2.其间又有科学家进行引力常量的测量也没有成功。 3.直到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了扭秤 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对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做了精 确的测量和计算,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例2. 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下列 办法可采用的是( ABC ) A. 使两个物体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B. 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
C. 使两物体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 两物体的距离和两物体质量都减小为原来的1/4
F g 2.7 103 m / s 2 向心加速度为:a m 3600 根据当时实验观测数据T=27.3天,r=3.8×108m,
M 地 m果
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
FG 引力,以及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遵循规律: Mm r2
4 2 求得的月球的向心加速度为:a 2 r 2.7 103 m / s 2 T
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三大定律-同步卫星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精要1、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F=G ,其中G=6.67×10-11N·m2/kg2(3)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而该公式在中学阶段只能直接用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的计算(匀质球体或匀质球壳亦可)。
(4)万有引力是一种场力在空间只要存在有质量的物体,它就会在周围空间建立起引力场。
任何一个有质量的物体进入这个引力场,就会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这是由于进入引力场的物体也在周围空间形成自己的引力场,并通过引力场与其它物体相互作用。
2、地球上物体重力变化的原因(1)自转的影响当物体位于纬度F处时,万有引力为F=G ,向心力为F n=mω2RcosF,则重力mg= 当物体位于赤道时,F=0°,mg=F-F n=G -mω2R;当物体位于两极时,F=90°,mg=F=G 。
可见,物体的重力产生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但在一般情况下,重力不等于万有引力,方向不指向地心,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从赤道到两极,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2)地面到地心的距离R和地球密度r的影响由于地球是椭球体,质量分布也不均匀,根据F=G = ρGRmr可知,随着R和r 的变化,重力也会发生变化。
说明: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从赤道到两极,重力变化为千分之五;地面到地心的距离R每增加一千米,重力减少不到万分之三。
所以,在近似计算中,mg≈F。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重力加速度g=M(2)行星绕恒星、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G =ma n又a n= =w2r=()2r,则:v= ,w= ,T=2p(3)中心天体的质量M和密度r由G =m()2r可得M= ,r=当r=R,即近地卫星绕中心天体运行时,r= 。
4、人造地球卫星(1)发射速度、宇宙速度和环绕速度发射速度(v0)是从地面将人造卫星沿切线方向送入轨道的初速度;宇宙速度(v n)是最小发射速度,如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环绕速度(v)是人造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高一物理教案6.3万有引力定律
例1.由公式
Mm F G 2 r
可知,当两物体之间的
6. 操场两边放着半径为r1、r2,质量分别为m1、m2
的篮球和足球,两者的直线间距为r,这两球间的万
有引力大小为(
C)
m1m2 B. 大于 G 2 r
D.无法判断
A. G m1m2 2 r
m1m2 C. 小于 G 2 r
练习1.万有引力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引
力,为什么当两个人靠近时并没有吸引到一起?
【解析】由
GMm F= 2 r
知,当两人靠近时,
由于G值很小,故它们之间的引力很小,
且小于它们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故两人没
吸引到一起。
6.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找关键词)
(1)普遍性:它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 间,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他作用力。 (2)普适性:G是一个仅和m、r、F单位选择有关, 而与物体性质无关的恒量。 (3)相互性:两物体间的相互引力,是一对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4)宏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 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体间,它的作用才有 宏观的意义。 (5)特殊性:万有引力的大小只与它们的质量有 关,与它们间的距离有关。与其他的因素均无关。
1.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只有在天体之间才体现出来
D
)
B.一个苹果由于其质量很小,它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几乎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 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表达式:221r m m G F = ○3万有引力定律是两个具有质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宇宙中物体间的一种基本作用形式。
公式中的r 应理解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对地表附近的物体,r 是物体和地心间的距离。
G 称作引力常量:G =6.67×10-11N ·m 2/kg 2(不要求记住)○4适用条件: 1、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只适用于计算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比物体本身大得多时,也可用于近似计算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2、质量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用于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来计算,式中的r 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3、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也可用计算,式中的是球体球心到质点的距离。
2. 三种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 7.9 km/s ,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 11.2 km/s ,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 16.7 km/s ,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1.在处理天体的运动问题时,通常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 运动,其所需要的向心力由 万有引力 提供.其基本关系式为:在天体表面,忽略自转的情况下有:2. 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r f m r Tm r m r v m r Mm G 22222)π2()π2(====ωmg R Mm G =23.体质量M、密度ρ的估算方法点拨1.分析天体运动类问题的一条主线就是F万=F向,抓住黄金代换GM= gR22.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也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3.因卫星上物体的重力用来提供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与重力有关的仪器不能使用,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进行.4.卫星变轨时,离心运动后速度变小 ,向心运动后速度变大 .5.确定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①测重力法;②单摆法;③平抛(或竖直上抛)物体法;④近地卫星环绕法.【典型题解】类型一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例1(2009·南京模拟)图1所示是我国的“探月工程”向月球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过程简图.“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1)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 月,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则“嫦娥一号”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多少?(2)若已知R 月= R 地/4,g 月= g 地/6,则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多少倍?解析 (1)设“嫦娥一号”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是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对于靠近天体表面的行星或卫星有类型二 中心天体质量、密度的计算例2 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看作匀速率圆周运动,轨道平均半径约为1.5×108 km,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 N ·m2/kg2,则可估算出太阳的质量大约是多少?(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解析 题干给出地球轨道半径r=1.5×108 km,虽没直接给出地球运转周期数值,但日常知识告诉我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5天,周期T=365×24×3 600 s=3.2×107 s.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故太阳质量r Tm r Mm G 22)π2(例3美国“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成功登陆,登陆时间选择在6万年来火星距地球最近的一次,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仅有5 580万千米,火星车在登陆前绕火星做圆周运动,距火星表面高度为H,火星半径为R,绕行N圈的时间为t.求:(1)若地球、火星绕太阳公转为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分别为T地、T火,试比较它的大小;(2)求火星的平均密度(用R、H、N、t、万有引力常量G表示);(3)火星车登陆后不断地向地球发送所拍摄的照片,地球上接收到的第一张照片大约是火星车多少秒前拍摄的.解析(1)设环绕天体质量为m,中心天体质量为M,类型三卫星变轨问题例3 (2009·山东卷·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解析由于变轨过程中需点火加速,所以变轨后飞船的机械能增大,选项A错误;宇航员出舱前后均与飞船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了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出舱前后航天员都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正确;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90分钟,而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小时,所以飞船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选项C 正确.只要在同一点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即加速度相同,选项D 错误.答案 BC例4“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动机关闭,轨道控制结束,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图2中MN 之间的一段曲线表示转移轨道的一部分,P 是轨道上的一点,直线AB 过P 点且和两边轨道相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D )A.卫星在此段轨道上,动能一直减小B.卫星经过P 点时动能最小C.卫星经过P 点时速度方向由P 向BD.卫星经过P 点时加速度为零解题归纳 卫星的变轨问题应结合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去分析,因为变轨的过程中不满足稳定运行的条件F 向=F 万,而是在原轨道上因为速度减小做向心运动而下降,速度增大做离心运动而升高,但是一旦变轨成功后又要稳定运行,这时又满足F 向=F 万,进而按规律分析即可,在这里要注意,因为原轨道上的速度减小做向心运动轨道降低了,但是降低后在低轨道运行的速度要比原高轨道的速度大.(2009·上海十校联考)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点火后飞船开始做直线运动时,如果认为火箭所受的空气阻力不随速度变化,同时认为推力F (向后喷气获得)和重力加速度g 不变,则火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入轨后,飞船内的航天员处于平衡状态C.入轨后,飞船内的航天员仍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但该引力小于航天员在地面时受到的地球对他的引力D.返回地面将要着陆时,返回舱会开启反推火箭, 这个阶段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类型四 万有引力与航天科技例4(2009·天津卷·12)2008年12月,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的数据确认了银河系中央的黑洞“人马座A ”的质量与太阳质量的倍数关系.研究发现,有一星体S2绕人马座A 做椭圆运动,其轨道半长轴为9.50×102天文单位(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为一个天文单位),人马座A 就处在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观测得到S2星的运动周期为15.2年.(1)若将S2星的运动轨道视为半径r=9.50×102天文单位的圆轨道,试估算人马座A 的质量MA 是太阳质量MS 的多少倍(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黑洞的第二宇宙速度极大,处于黑洞表面的粒子即使以光速运动,其具有的动能也不足以克服黑洞对它的引力束缚.由于引力的作用,黑洞表面处质量为22rGM mr GMmm 的粒子具有的势能为Ep=- (设粒子在离黑洞无限远处的势能为零),式中M 、R 分别表示黑洞的质量和半径.已知引力常量G=6.7×10-11N ·m2/kg2,光速c=3.0×108 m/s ,太阳质量MS=2.0×1030 kg ,太阳半径RS=7.0×108 m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利用上问结果,在经典力学范围内求人马座A 的半径RA 与太阳半径RS 之比应小于多少(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整数).解析 (1)S2星绕人马座A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人马座A 对S2星的万有引力提供,设S2星的质量为mS2,角速度为ω,周期为T ,则rE=1天文单位 ⑤代入数据可得 =4×106 ⑥(2)引力对粒子作用不到的地方即为无限远,此时粒子的势能为零,“处于黑洞表面的粒子即使以光速运动,其具有的动能也不足以克服黑洞对它的引力束缚”,说明了黑洞表面处以光速运动的粒子在远离黑洞的过程中克服引力做功,粒子在到达无限远之前,其动能便减小为零,此时势能仍为负值,则其能量总和小于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粒子在黑洞表面处的能量也小于零,则有例5(2009·四川卷·15)据报道,2009年4月29 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 阳系其他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 直径2~3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 155°的倾斜.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 )22r m M G S A备考作业1.(2009·安徽卷·15)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 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由于v甲>v乙,所以甲离地面的高度小于乙离地面的高度,甲的周期小于乙的周期,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大.由于甲、乙质量未知,所受向心力大小无法判断.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D项.2.(2009·上海市高三物理质量抽查卷)某探月卫星经过多次变轨,最后成为一颗月球卫星.设该卫星的轨道为圆形,且贴近月球表面,则该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率约为(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近地地球卫星的速率为7.9 km/s)()A.1.8 km/sB.0.4 km/sC.11 km/sD.36 km/s3.(2009·徐州三检)卫星甲、乙、丙在如图4所示的三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甲与卫星乙的运行轨道在P点相切.不计大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甲运行时的周期最大B.卫星乙运行时的机械能最大C.卫星丙的加速度始终大于卫星乙的加速度D.卫星甲、乙分别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等4.(2009·苏锡常镇学情调查二)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质量为1.24 t,在某一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一号”卫星定点在北京正上方太空,所以我国可以利用它进行电视转播B.“亚洲一号”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平面重合C.若要发射一颗质量为2.48 t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则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将比“亚洲一号”卫星轨道半径小D.若要发射一颗质量为2.48 t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则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和“亚洲一号”卫星轨道半径一样大解析同步卫星一定在赤道上方,周期24 h,且高度一定,所以本题应选择B、D.答案 BD5.(2009·长春调研)如图5所示,从地球表面发射一颗卫星,先让其进入椭圆轨道Ⅰ运动,A、B分别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和远地点,卫星在远地点B变轨后沿圆轨道Ⅱ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沿轨道Ⅱ运动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B.卫星在轨道Ⅱ上C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A点的速度C.卫星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D.卫星在轨道Ⅱ上C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A点的加速度6.(2009·苏北四市联考)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2009年被定为以“探索我的宇宙”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年.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完成了既定任务,于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成功撞月.如图6为“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的模拟图,卫星在控制点1开始进入撞月轨道.假设卫星绕月球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根据题中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B.可以求出月球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引力C.“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点1处应减速D.“嫦娥一号”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7.(2009·天津模拟)2007年10月24日18时29分,图7星箭成功分离之后,“嫦娥一号”卫星进入半径为205 km 的圆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在这个轨道上“奔跑”一圈半后,于25日下午进行第一次变轨,变轨后,卫星轨道半径将抬高到离地球约600 km 的地方,如图7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质量为m 的“嫦娥一号”卫星在地球上空的万有引力势能为Ep=(以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r 表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1)质量为m 的“嫦娥一号”卫星以速率v 在某一圆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求此时卫星距地球地面高度h1.(2)要使“嫦娥一号”卫星上升,从离地面高度h1再增加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发动机至少要做多少功?rm gR28.(2009·上海卢湾区)牛顿在1684年提出这样一些理论:当被水平抛出物体的速度达到一定数值v1时,它会沿着一个圆形轨道围绕地球飞行而不落地,这个速度称为环绕速度;当抛射的速度增大到另一个临界值v2时,物体的运动轨道将成为抛物线,它将飞离地球的引力范围,这里的v2我们称其为逃离速度,对地球来讲逃离速度为11.2 km/s.法国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于1796年曾预言:“一个密度如地球而直径约为太阳250倍的发光恒星,由于其引力作用,将不允许任何物体(包括光)离开它.由于这个原因,宇宙中有些天体不会被我们看见.”这种奇怪的天体也就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黑洞(black hole)”.已知对任何密度均匀的球形天体,v2恒为v1的2倍,万有引力恒量为G,地球的半径约为6 400 km,太阳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09倍,光速c=3.0×108 m/s.请根据牛顿理论求:(1)求质量为M,半径为R的星体逃离速度v2的大小;(2)如果有一黑洞,其质量为地球的10倍,则其半径满足什么条件?(3)若宇宙中一颗发光恒星,直径为太阳的248倍,密度和地球相同,试通过计算分析,该恒星能否被我们看见.。
高中物理必修二---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
第2节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 1.知道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2.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和表达式,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时的作用,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难点) 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并且了解引力常量G 的测定在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意义.(重点)一、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设行星质量为m ,行星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r ,则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m r2. 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太阳与行星的地位相同,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相同(设太阳质量为M ),即F ′∝M r2. 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F ′,又由于F ∝m r 2、F ′∝M r 2,则有F ∝Mm r2,写成等式F =G Mm r2,式中G 为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都没有关系. 二、月—地检验1.猜想: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遵从“平方反比”的规律.2.推理: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约是它在地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的1602. 3.结论:计算结果与预期符合得很好.这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三、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2.表达式:F =G m 1m 2r2. 3.引力常量G :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量得出,常取G =6.67×10-11N ·m 2/kg 2.判一判 (1)地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必然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2)若只知道某行星的自转周期和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则可以求出太阳的质量.( )(3)已知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4)海王星是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5)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9 km/s.( )(6)在地面上发射火星探测器的速度应为11.2 km/s<v <16.7 km/s.( )提示:(1)× (2)× (3)× (4)√ (5)√ (6)√做一做 在牛顿的月-地检验中有以下两点:(1)由天文观测数据可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为27.32天,月球与地球间相距3.84×108 m ,由此可计算出加速度a =0.002 7 m/s 2;(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 2,月球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3 630,而地球半径(6.4×106 m)和月球与地球间距离的比值为1∶60.这个比值的平方1∶3 600与上面的加速度比值非常接近.以上结果说明( )A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B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C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物体质量有关,即G =mgD .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除与月球质量有关外,还与地球质量有关提示:选A .通过完全独立的途径得出相同的结果,证明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和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故选项A 正确.想一想 如何通过天文观测计算月球绕地球转动时的向心加速度呢?提示:通过天文观测我们可以获得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及月球的公转周期,所以我们可以利用a n =4π2T2r 计算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对天体间引力的理解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是相互的,沿两个星体连线方向,指向施力星体.2.公式中G 为比例系数,与行星和太阳均没有关系.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也适用于行星和卫星间.4.该引力规律普遍适用于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与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地球卫星之所以能绕地球运动也同样是因为它受到地球的引力,假设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m ,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轨道半径为r ,则应有F =4π2mr T2.由此有人得出结论:地球对卫星的引力F 应与r 成正比,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在何处?[解析]不正确.F与r成正比,是建立在周期T不变的前提下的,由开普勒第三定律,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r发生变化时,周期T也在变化,所以不能说F与r成正比.[答案]见解析求解天体间或实际物体间的引力问题时,限于具体条件,有些物理量不便直接测量或直接求解,此时可利用等效的方法间接求解,或通过舍去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方法建立简化模型,或通过相关公式的类比应用消去某些未知量.(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F=mv2r,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v=2πrT,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公式,它是由速度的定义式得到的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r3T2=k,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D.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解析:选AB.物理公式或规律,都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建立的.有些是通过实验获得,并能在实验室进行验证的,如本题中选项A、B.但有些则无法在实验室证明,如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是根据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每一条都是经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故开普勒的三大定律都是在实验室无法验证的定律.公式F=GMmr2来源于开普勒定律,无法得到验证.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互相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公式F=Gm1m2r2,其中G=6.67×10-11N·m2/kg2,称为引力常量,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适用条件(1)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2)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计算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中r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3)计算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为球心与质点间的距离(4)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近似适用,其中r为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特性 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太阳与行星、地球与月球之间,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相互性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宏观性 在地面上的一般物体之间,由于质量比较小,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比较小,与其他力比较可忽略不计,但在质量巨大的天体之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特殊性 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和它们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与周围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无关命题视角1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对于质量为m 1和质量为m 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F =G m 1m 2r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所受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 趋于0时,万有引力无穷大C .当有第三个物体放入这两个物体之间时,这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将不变D .两个物体所受的引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解析] 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始终等大反向,故选项A 错误.当物体间距离趋于0时,物体就不能看成质点,因此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用,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不会变得无穷大,选项B 错误.物体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只与两物体的质量m 1、m 2和物体间的距离r 有关,与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无关,故选项C 正确.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同种性质的力,选项D 错误.[答案] C命题视角2 引力常量的测定正是由于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G ,才使得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实验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更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例如,可以用测定地球表面物体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测定地球的质量,也正是由于这一应用,使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是“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重力加速度g 取9.8 m/s 2,则还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就能运用所学知识得出地球的质量,并具体估算一下地球质量大约为多少?[解析] 由地球表面物体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得mg =G mM R 2,即M =gR 2G,因此,要求出地球质量,还要知道引力常量G ,地球半径R .将G =6.67×10-11 N ·m 2/kg 2,R =6.40×106m 代入可得M ≈6.02×1024 kg.[答案] 引力常量G ,地球半径R 6.02×1024 kg引力常量测定的意义(1)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通过改变小球的质量和距离,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2)引力常量的确定使万有引力定律能够进行定量的计算,显示出真正的实用价值.(3)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是物理学上非常著名和重要的实验,扭秤实验巧妙地利用等效法合理地将微小量进行放大,开创了测量弱力的新时代.【通关练习】1.(2020·江西上饶期中)下面有关万有引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 =G m 1m 2r2中的G 是比例常数,其值是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 B .地面附近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都是地球引力C .苹果落到地面上,说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苹果对地球也有引力D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解析:选A.G 是比例常数,其值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A 错误;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面附近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都是地球引力,B 正确;地球吸引苹果的力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因此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苹果对地球也有引力,C 正确;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D 正确.2.(多选)关于引力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引力常量是两个质量为1 kg 的质点相距1 m 时的相互吸引力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测出了引力常量的值C .引力常量的测定,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D .引力常量的测定,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解析:选CD.引力常量的大小等于两个质量为1 kg 的质点相距1 m 时的万有引力的数值,而引力常量不能说是两质点间的吸引力,选项A 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但他并未测出引力常量,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在实验室中第一次比较精确地测出的,所以选项B 错误;引力常量的测出,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而且也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这也是测出引力常量的意义所在,选项C 、D 正确.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F 可以分解成重力mg 和随地球转动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其中F =G Mm R2,而F ′=mω2r .从图中可以看出: (1)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 、mg 、F ′三力同向,此时F ′为最大值F ′max =mω2R ,重力为最小值,G min =F -F ′=G Mm R2-mω2R . (2)当物体在两极时,F ′=0,F =mg ,此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重力为最大值,G max =G Mm R 2. 当物体由赤道向两极移动的过程中,向心力逐渐减小,重力逐渐增大,只有物体在两极时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才等于重力.(3)在高空中(如绕地球转动的卫星),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 ′=G Mm (R +h )2.由此可知,离地面的高度h 越高,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 ′就越小.(4)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地球上空,重力加速度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总之,除在两极外,都不能说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但由于分力F ′远小于引力F ,所以在忽略地球自转的问题中,通常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 =GMm R2. 2.对重力加速度的“再认识”(1)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天体表面处,万有引力等于或近似等于重力,则G Mm R 2=mg ,所以g =GM R2(R 为星球半径,M 为星球质量).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 1g 2=R 22R 21·M 1M 2. (2)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若设离天体表面高h 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h ,则G Mm (R +h )2=mg h ,所以g h =GM (R +h )2.可见,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逐渐减小.由以上分析可推得,天体表面和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 h g =R 2(R +h )2. 命题视角1 万有引力的大小计算两艘轮船,质量都是1.0×104 t ,相距10 km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大?这个力与轮船所受重力的比值是多少?(g 取10 m/s 2)[解析] 轮船之间的万有引力F =G m 1m 2r 2=6.67×10-11×1.0×107×1.0×107(10×103)2N =6.67×10-5 N.轮船的重力G =mg =1.0×107×10 N =1.0×108 N. 两轮船间的万有引力与轮船所受重力的比值为 F G = 6.67×10-13. [答案] 6.67×10-5 N 6.67×10-13命题视角2 “填补法”在引力求解中的应用有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密度均匀球体,在距离球心O为2R 的地方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现在从M 中挖去一半径为R 2的球体,如图所示,求剩下部分对m 的万有引力F 为多大?[思路点拨] 挖去一球体后,剩余部分不再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能直接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求解.可先将挖去部分补上来求引力,求出完整球体对质点的引力F 1,再求出被挖去部分对质点的引力F 2,则剩余部分对质点的引力为F =F 1-F 2.[解析] 完整球质量M =ρ×43πR 3 挖去的小球质量M ′=ρ×43π⎝⎛⎭⎫R 23=18ρ×43πR 3=M 8由万有引力定律得F 1=G Mm (2R )2=G Mm 4R 2 F 2=G M ′m r ′2=G M 8m ⎝⎛⎭⎫3R 22=G Mm 18R 2 故F =F 1-F 2=G Mm 4R 2-G Mm 18R 2=7GMm 36R 2. [答案] 7GMm 36R 2命题视角3 天体重力加速度的相关问题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火星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19,那么地球表面上质量为50 kg 的宇航员.(1)在火星表面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若宇航员在地球表面能跳1.5 m 高,那他在火星表面能跳多高?(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思路点拨] 本题涉及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求法,应先求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再求宇航员在火星表面所受的重力;然后再利用竖直上抛运动规律求上升的高度.[解析] (1)在地球表面有mg =G Mm R 2,得g =G M R2同理可知,在火星表面上有g ′=G M ′R ′2 即g ′=G ⎝⎛⎭⎫19M ⎝⎛⎭⎫12R 2=4GM 9R 2=49g =409 m/s 2 宇航员在火星表面上受到的重力G ′=mg ′=50×409N =222.2 N. (2)在地球表面宇航员跳起的高度H =v 202g在火星表面宇航员跳起的高度h =v 202g ′综上可知,h =g g ′H =10409×1.5 m =3.375 m. [答案] (1)222.2 N (2)3.375 m1.涉及重力与引力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1)由物体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GM R2,即GM =gR 2,这是一个常用的“黄金代换式”.(2)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故受力分析时不能重复分析,即分析万有引力时就不必再分析重力.(3)对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通常只分析重力;对随地球的自转运动或卫星问题只分析万有引力.(4)除非专门研究随地球自转问题,计算时都可认为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2.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求解相关综合问题时,首先必须明确问题涉及哪些知识内容,需要运用哪些物理规律,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无论问题是涉及运动学规律,还是动力学规律,联系的桥梁都是重力加速度g ,要注意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特别是明确星球表面上g 0=G M R 2,高度h 处g =G M (R +h )2,即g 随h 增加而减小.(2)在地球上运用的运动学规律和动力学规律,在其他星球上仍然适用,只是重力加速度g 不同.3.应用挖补法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找到原来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挖去部分所受的万有引力与剩余部分所受的万有引力之间的联系.(2)所挖去的部分为规则球体,剩余部分不再为球体时适合应用挖补法.若所挖去部分不是规则球体,则不适合应用挖补法. 【通关练习】 1.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 ,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A .0B .GM (R +h )2C .GMm (R +h )2D .GM h2 解析:选B.由G Mm (R +h )2=mg 得,g =GM (R +h )2,故B 项正确. 2.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d RB .1+d RC .⎝⎛⎭⎫R -d R 2D .⎝⎛⎭⎫R R -d 2解析:选A.如图所示,根据“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可知,地面处的球壳对地面与矿井底部之间的环形部分的引力为零.设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质量为M ,由地球表面的物体m 1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可得m 1g =G Mm 1R 2,即g =GM R2;再将矿井底部所在的球壳包围的球体取出来进行研究,设矿井底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取出的球体的质量为M ′,半径r =R -d ,同理可得矿井底部处的物体m 2受到的重力m 2g ′=G M ′m 2r 2,即g ′=GM ′r2,又M =ρV =ρ·43πR 3,M ′=ρV ′=ρ·43π(R -d )3,联立解得g ′g =1-d R,选项A 正确.[随堂检测]1.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B .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D .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解析:选C.物体的重力是由地球的万有引力产生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选项A 、B 错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选项C 正确;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因为宇航员受到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了宇航员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选项D 错误.2.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他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 )A .0.25B .0.5C .2倍D .4倍解析:选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宇航员在地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F 1=GM 地m R 2地,在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F 2=GM 星m R 2星,所以F 2F 1=M 星R 2地M 地R 2星=12×22=2,故C 正确. 3.某行星可看成一个均匀的球体,密度为ρ,若在其赤道上随行星一起转动的物体对行星表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引力常量为G )( )A .4πG 3B .3πG 4C . 3πρGD . πρG解析:选C.根据G Mm r2=m ⎝⎛⎭⎫2πT 2r ,可得T =2πr 3GM ,将M =43πr 3ρ代入,可得T =3πρG ,故选项C 正确. 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 .如果从球的正中心挖去一个直径为R 的球,放在相距为d 的地方.求两球之间的引力是多大.解析:根据匀质球的质量与其半径的关系M =ρ×43πR 3∝R 3,两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 =M 8,M ′=7M 8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这时两球之间的引力为F =G M ′m d 2=7GM 264d 2. 答案:7GM 264d 25.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 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10 m/s 2,空气阻力不计)(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 星∶R 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 星∶M 地.解析:(1)设竖直上抛小球初速度为v 0,则 v 0=12gt =12g ′×5t ,所以g ′=15g =2 m/s 2.(2)设小球的质量为m , 则mg =G M 地m R 2地,mg ′=G M 星m R 2星所以M 星∶M 地=g ′R 2星gR 2地=15×116=180.答案:(1)2 m/s 2 (2)1∶80[课时作业] 【A 组 基础过关】1.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体都随地球自转,所以有( ) A .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 B .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南纬30°大C .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两极处大D .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解析:选A.由F =G MmR 2可知,若将地球看成球形,则物体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受到地球的引力都相等,此引力的两个分力一个是物体的重力,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在赤道上,向心力最大,重力最小,A 对;地表各处的角速度均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B 错;地球上只有赤道上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指向地心,其他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均不指向地心,C 错;地面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与地面支持力的合力,D 错.2.如图所示,两球的半径小于R ,两球质量均匀分布,质量分别为m 1、m 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G m 1m 2R 21B .G m 1m 2R 22C .G m 1m 2(R 1+R 2)2D .G m 1m 2(R 1+R 2+R )2解析:选D.由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r ”的含义知:r 应为两球心之间的距离,故D 正确. 3.(多选)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运行周期大于乙的运行周期B .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D .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答案:AC4.(多选)质量为m 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 ,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A .线速度v =GMRB .角速度ω=gRC .运行周期T =2πRgD .向心加速度a =GmR2解析:选A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出:G MmR 2=m v 2R ,得v =GMR,故A 正确;根据mg =mω2R ,得ω=gR,故B 错误;根据mg =m 4π2T 2R ,得T =2πR g ,故C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2=ma ,a =GM R2,故D 错误.5.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 1和r 2,若它们只受太阳引力的作用,那么这两颗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 .1B .m 2r 1m 1r 2C .m 1r 2m 2r 1D .r 22r 21解析:选D.设行星m 1、m 2的向心力分别为F 1、F 2,由太阳与行星之间的作用规律可得:F 1∝m 1r 21,F 2∝m 2r 22,而a 1=F 1m 1,a 2=F 2m 2,故a 1a 2=r 22r 21,D 正确.6.两个质量均为m 的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 ,O 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也为m 的物体从O 沿OM 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解析:选D.m 在O 点时,所受万有引力的合力为0,运动到无限远时,万有引力为0,在距O 点不远的任一点,万有引力都不为0,因此D 正确.7.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0,物体在距离地心4R (R 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 ,则gg 0为( )A .1B .19C .14D .116解析:选D.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和在离地心高4R 处的加速度均由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产生,所以有地面上:G MmR2=mg 0①离地心4R 处:G Mm(4R )2=mg ②由①②两式得g g 0=⎝⎛⎭⎫R 4R 2=116.【B 组 素养提升】8.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解析:选D.在嫦娥四号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随着h 的增大,探测器所受的地球引力逐渐减小但并不是均匀减小的,故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象是D.9.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若从地球表面高h 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 m ,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 )A .10 mB .15 mC .90 mD .360 m解析:选A.由平抛运动公式可知,射程x =v 0t =v 02h g ,即v 0、h 相同的条件下x ∝1g.。
万有引力内部公式、外部公式
万有引力内部公式、外部公式
万有引力是牛顿在1687年提出的重要物理定律,描述了两个物
体之间的引力作用。
在万有引力定律中,内部公式和外部公式分别
用于描述物体内部和外部的引力作用。
内部公式:
在牛顿力学中,内部公式通常用于描述物体内部的引力作用。
对于一个球形物体,内部公式可以表示为F = (4/3)πGρr,其中F
是内部引力,G是引力常数,ρ是物体的密度,r是物体的半径。
这个公式表明了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引力作用。
外部公式:
外部公式则用于描述物体外部的引力作用,通常采用牛顿的万
有引力定律来描述。
根据牛顿的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
的质量和距离成正比,可以表示为F = G(m1m2)/r^2,其中F是两
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这个公式适用于描述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
如行星、恒星等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总结起来,内部公式和外部公式分别用于描述物体内部和外部的引力作用,它们都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万有引力定律 重力1
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星球,绕其中心轴PQ自转,AB与PQ是互相垂直的直径.星球在A点的重力加速度是P点的90%,星球自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星球的密度为()A.B. C.D.故选:D.2火星表面特征非常接近地球,适合人类居住.我国宇航员王跃与俄罗斯宇航员一起进行“模拟登火星”实验活动.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9.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g,若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在忽略地球、火星自转影响的条件下,下述分析正确的是()A.王跃在火星表面受的万有引力是在地球表面受万有引力的29倍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4 g 9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29倍D.王跃以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时,可跳的最大高度是9 4 h3. 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某行星后进行科学观测:该行星自转周期为T;宇航员在该行星“北极”距该行星地面附近h处自由释放一个小球(引力视为恒力),落地时间为t。
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B. 宇宙飞船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小于C. 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D. 质量为m的宇航员在该星球表面赤道处的重力是【答案】AD4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遵循平方反比律,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
例如电场中反映各点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E =F /q ,在引力场中可以有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反映各点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如果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位于距离地心2R 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映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A . 4gB .2gC .2)2(R Mm G D .R M G 25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 小球落回原处。
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三大定律之间的关系
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三大定律之间的关系引言: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而牛顿三大定律则描述了物体运动的规律。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定律之间的关系。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概述万有引力定律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
根据该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这个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表达为F=G*(m1*m2)/r^2,其中F表示引力的大小,G是一个常量,m1和m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
二、牛顿三大定律的概述牛顿三大定律是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
这三个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1.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不会自发改变自己的运动状态。
2.动量定律: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
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所以动量定律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3.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也就是说,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对物体A也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三、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三大定律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三大定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因此,可以将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引力看作是物体所受的力,而加速度则是由引力引起的。
2.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的关系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是相互作用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大全万有引力公式都有什么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万有引力定律是什么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
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何两个粒子都通过连线方向的力相互吸引。
这种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个物体的化学成分和它们之间的介质类型无关。
伽利略在1632年实际上已经提出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初步想法。
布里阿德在1645年提出了引力平方比关系的思想.牛顿在1665~1666年的手稿中,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离心力定律,但向心力这个词可能首先出现在《论运动》的第一个手稿中。
一般人认为离心力定律是惠更斯在1673年发表的《摆钟》一书中提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有引力定律(预习案)
【预习目标】
1.翻阅资料详细了解牛顿的“月――地”检验。
2.知道万有引力的内容及表达式,理解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预习内容】
1.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 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
上,引力的大小与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 成反比。
即F= 。
2. 引力常量:英国物理学家 首先在实验室比较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 的数值。
G 的数值是G = 。
【预习自测】
1.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2
r Mm G 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顿是在开普勒揭示的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万有引力定律仅适用于天体之间
B .卡文迪许首先用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引力常量G 的数值
C .两物体各自受到对方的引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也大
D .当r 等于零时,万有引力为无穷大
2.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说法是( )
A .天体间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B .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C .万有引力与质量、距离和万有引力恒量都成正比
D .万有引力定律对质量大的物体适用,对质量小的物体不适用
3.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是m 1和m 2,当它们相距为r 时,它们之间的引力是F=__________。
(1)若把m 1改为2m 1,其他条件不变,则引力为______F 。
(2)若把m 1改为2m 1,m 2改为3m 2,r 不变,则引力为 F 。
(3)若把r 改为2r ,其他条件不变,则引力为_____ F 。
(4)若把m l 改为3m 1,m 2改为m 2/2,r 改为r/2,则引力为_________
4.你和你周围的同学之间有没有万有引力?能否计算你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假设两人的质量都为50kg ,相距1m )
【我的疑惑】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2.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守相同的规律。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学习重点】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难点】
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使学生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是同性质的力联系起来。
【方法指导】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
【自主探究】
一、月—地检验
(阅读教材P36页,完成下面问题)
“月—地检验”要检验什么?如何检验?(已知月球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0倍,R地球=6400km)
二、万有引力定律
(阅读教材P37页,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万有引力?并举出实例。
2.万有引力定律怎样反映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其数学表达式如何?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是什么?
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巩固练习】
1.要使两物体间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可采用的方法是( )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保持不变
B.使两物体间距离增至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C.使其中一个物体质量减为原来的1/4,距离不变
D.使两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减为原来的1/4
2.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距离地心4R(R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0,则为g0 /g()
A. 1 B 1/9 C. 1/4 D. 1/16
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例】假如月亮绕地球公转可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月亮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R,试求解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
【巩固练习】
有两个大小一样同种材料组成的均匀球体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用上述材料制成的两个半径为原来2倍的均匀球体靠在一起,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为多少?
【课后作业】
1.请完成教材P38页1、2、3题
2.完成课时训练和课后练习与问题
【学习反思】
训练案
1.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B. 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D. 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2.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受万有引力F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是()A.F与r成正比B.F与r成反比
C.F与r2成正比 D.F与r2成反比
4.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可以认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力,那么6400km高空物体的重力与它在地面上的重力之比是()
A 2:1
B 1:2
C 1:4
D 1:1
5.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地球可看作球体,半径为R,忽略地球的自转,则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A g=GM/R
B g=GR
C g=GM/R2
D 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6. 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火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10,忽略火星和地球的自转,如果地球上质量为60kg的人到火星上去,则此人在火星表面的质量是kg,所受的重力是N;在火星表面由于火星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是m/s2,在地球表面上可举起60kg杠铃的人,到火星上用同样的力可举起的质量是kg。
(g=9.8 m/s2)
7.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0=9.8 m/s2,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在距离地面高度h=1.0×103m 的空中重力加速度g与g0的差值多大?取地球半径R=6.37×10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