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 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6.6综合探究六 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同步测试-文档资料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6.6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 )A. 邓稼先B. 王进喜C. 袁隆平D. 雷锋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设立()A. 成为农村改革的开端B. 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 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D. 回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 )A. 青藏铁路B. 京广铁路C. 京哈铁路D. 兰新铁路4.人类在发展历史的不同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下面归纳正确的是()① 1840年—1901年屈辱岁月,悲壮抗争② 1931年—1945年民族危机,全面抗战③ 1949年—1956年巩固政权,民主革命④ 1979年—2019年改革开放,高速发展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5.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
”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A. “发展才是硬道理”B. “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C. “摸着石头过河”D. “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6.1984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除现在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
同年,中央作出了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决定,这些城市中位于广西的是()A. 大连B. 北海C. 宁波D. 青岛7.(2019•金华)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国有经济地位日益巩固B.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失C. 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D. 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8.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A. 乡镇企业B. 国有企业C. 私营企业D. 中外合资企业9.党的▲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同步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
04354
1 / 9
综合探究六 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一、新中国的召唤
1.背景:__中华民族伟大复兴__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
__新中国__的建立为实现这一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杰出代表:1949年8月—1955年11月,以__李四光__、__钱学森__、__华罗庚__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二、信仰的力量
1.民族精神的核心:__爱国主义__。
2.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始终是新中国的__脊梁和骄傲__
,陪。
《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课件历史与社会九年级PPT课件优质课公开课评优课
追梦之旅第三站:感受新时期的时代精神
小组合作与分享成果三:
抗震救灾精神
1.事迹介绍: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全国各地区各部门 和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调集 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 暖、献爱心,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追梦之旅第二站:感受新中国的民族精神
请同学们利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谈谈新中国建设时期(1949——1978),各行
各业涌现些出哪些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他们是如何引领当时的社会风尚或者成
为新中国的脊梁和骄傲的。
艰
—— ——
以爱甘当国主义为
苦 创
核螺 心的
业
民丝钉族精神
大
庆
雷精Leabharlann 锋爱神精
厂
神
如
家
:
孟
亲民爱民—— 焦裕禄
2.当时我国科研人员研制核武器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客观条件:自然条件恶劣、生活艰苦等。 主观条件:科学技术基础薄弱、科研人员的水平不高、苏联的背信弃义等。
3.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研制成 功两弹一星,对此你是如何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 星”精神。这一精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提供了强大的 精神动力。
感走 受在
追梦之旅第一站:
钱学森等
以爱国
新 复 感受新中国的召唤
主义为
中兴
核心的
国之
的 路 追梦之旅第二站:
精上 神
感受新中国的民族精神
九年级历史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2)掌握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历史事件;(3)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性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2)运用史料对比分析法,解读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艰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3)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历史事件;(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意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2)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性与成果的取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2)提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2)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及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史料对比分析:(1)让学生阅读相关史料,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2)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的政策措施,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艰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教学方法不当或课堂管理问题;3.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新人教]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目标】1. 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 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新中国成立的背景: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垮台。
2.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
3.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我国的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1. 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2.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教学难点】1.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解放战争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2. 新课导入:讲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3. 课堂讲解: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4. 案例分析:讨论我国在冷战格局下的外交政策。
第二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知道三大改造的意义。
2. 掌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3.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
【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改革,三大改造。
2.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内外形势: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我国的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意义。
2.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教学难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2. 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2. 新课导入:讲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意义。
3. 课堂讲解: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4. 案例分析:讨论我国在冷战格局下的外交政策。
第三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知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意义。
2.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
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件:第六单元 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 综合探究六 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
第六单元
综合探究六
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
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要点梳理
★要点提示
★达标集训
★要点梳理
一、追梦的国土:感受新中国的召唤 富强 ,是亿万人民的百 独立 、________ 统一 、民主、________ 1.在近代中国,________ 新中国 的建立,让人们对此充满希望。 年梦想。__________ 钱学森 、____________ 华罗庚 等为 2.从1949年8月到1955年11月,以李四光、__________
我国国防建设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
爱国主义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
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第 14 页
(2)将材料二空格补充完整。为什么 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着手发展这些国
防尖端科技?在表格中补充近年来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成就一例。这些努
力形成了我国在科技领域哪一特有的精神财富? (3)感悟精神和科技的力量,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材料三:
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二、成长的骄傲:感受新中国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的核心:____________ (1)甘当螺丝钉——雷锋精神 为人民服务 。 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全心全意 ______________
1962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要点提示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两弹一星”
两弹——(原子弹、氢弹)核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达标集训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兴国之路》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兴国之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兴国之路》是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
本课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发展道路和制度优势,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我国的发展道路和制度优势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升华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形成系统化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发展道路和制度优势,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发展道路和制度优势。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的发展历程,增强国家认同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视频资料、相关文章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我国发展历程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的发展历程,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教案教学设计1
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长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感悟英雄模范的各种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核心要素。
过程与方法:在课前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课堂开展先进模范事迹故事会,以案例形式,感受各类模范人物身上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新中国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学习英雄模范的各种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做民族精神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弘扬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2重点难点(一)重点:了解新中国成长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悟英雄模范的各种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核心要素。
(二)难点: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对于共和国成长的作用。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展示年代尺,请同学们思考中华民族在追求百年复兴的道路上,哪几个节点特别具有标志性意义?(认识到1911年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以及2050年这四个节点尤为关键)教师解释与引导,这4个时间点代表着中国百年复兴梦的初显,梦的起航以及梦的跨越和圆梦时刻。
在追求复兴之路的伟大征程上,精神始终是支撑我们民族前行的不竭动力。
由此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活动2【讲授】追梦之旅第一站:感受新中国的召唤出示钱学森资料以及教材第60页,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问题1:假设你是当时的钱学森,一边是较高的社会地位,优越的物质生活以及美国人民的盛情挽留,一边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你的选择是什么,并说明理由?问题2:“……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依然决然回国,对此,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问题3:钱学森、李四光等科学家和学者欣然接受祖国的召唤,纷纷回国,对新中国建设有什么意义?活动3【讲授】追梦之旅第二站:感受新中国的民族精神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2相关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今天,我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扩散,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2)当时科研人员研制的主客观条件是怎样的?(3)在主客观条件如此艰难和薄弱的基础上,中国依旧创造了科技奇迹,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对此你是如何来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2.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谈谈新中国建设时期(1949──1978),各行各业涌现些出的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典型。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课标)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第一章:走进历史的天空1.1 历史的天空:夏商西周的更迭1.2 春秋战国:争霸与变革1.3 秦朝的统一与崩溃1.4 汉朝的兴衰:西汉与东汉第二章: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落2.1 三国鼎立与三国归晋2.2 南北朝的更替:南朝与北朝2.3 隋朝的繁荣与灭亡2.4 唐朝的盛世与衰落第三章:民族关系与重大事件3.1 辽宋夏金:民族关系与和战3.2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3.3 明朝的兴衰:开拓与封闭3.4 清朝的统治与人民的抗争第四章:近代化的探索与抗争4.1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4.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4.3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4.4 军阀割据与北伐战争第五章: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5.1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背景5.2 抗日战争的经过与胜利5.3 解放战争的进程与胜利5.4 新中国的成立与历史意义第六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6.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6.2 社会主义建设:1956-1966年6.3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6.4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第七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7.1 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7.2 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7.4 中国的全球影响力第八章: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关系8.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实施8.2 各民族的团结与共同繁荣8.3 民族关系的现状与挑战8.4 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第九章:中国的外交关系9.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9.2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方针9.3 中国与主要国家的外交关系9.4 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与合作第十章:历史的重温和思考10.1 历史的重要事件回顾10.2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10.3 历史的传承与创新10.4 面向未来的历史责任感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走进历史的天空解析:夏商西周的更迭是中华民族早期历史的重要阶段,涉及到多个神话传说人物的史实背景,如大禹、启、汤、盘庚等,需要重点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长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感悟英雄模范的各种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核心要素。
过程与方法:在课前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课堂开展先进模范事迹故事会,以案例形式,感受各类模范人物身上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新中国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学习英雄模范的各种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做民族精神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弘扬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2学情分析
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整体水平不够理想,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上课发言积极,部分同学表现的比较出色,但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成绩极不理想。
从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的错误比较多,对于老师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多数部分学生能主动学习,深得老师赞赏。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
但仍有个别学
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孩子要特别注意。
3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新中国成长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悟英雄模范的各种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核心要素。
(二)难点: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对于共和国成长的作用。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年代尺,请同学们思考中华民族在追求百年复兴的道路上,哪几个节点特别具有标志性意义?
教师解释与引导,这4个时间点代表着中国百年复兴梦的初显,梦的起航以及梦的跨越和圆梦时刻。
在追求复兴之路的伟大征程上,精神始终是支撑我们民族前行的不竭动力。
由此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学生通过相互讨论,认识到1911年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以及2050年这四个节点尤为关键。
利用年代尺回顾历史,既能培养学生的时序感,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历史学习的参考方法。
同时也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追梦之旅第一站:感受新中国的召唤
出示钱学森资料以及教材第60页,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
问题1:假设你是当时的钱学森,一边是较高的社会地位,优越的物质生活以及美国人民的盛情挽留,一边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你的选择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问题2:“……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依然决然回国,对此,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问题3:钱学森、李四光等科学家和学者欣然接受祖国的召唤,纷纷回国,对新中国建设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钱学森资料
思考并回答问题1,答案开放式,只要选择和理由一致就可以了。
思考并回答问题2,
体会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思考并回答问题3,体会民族精神对新中国建设的作用。
问题1通过创设情境和开放式问题的设计,一方面通过自己与钱学森选择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钱学森所做选择的艰难和伟大之处,更易体会钱学森等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浓的爱国情,另一方面对选择也没有固定答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问题3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对新中国建设的作用。
追梦之旅第二站:感受新中国的民族精神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2相关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今天,我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扩散,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
(2)当时科研人员研制的主客观条件是怎样的?
(3)在主客观条件如此艰难和薄弱的基础上,中国依旧创造了科技奇迹,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对此你是如何来理解
两弹一星精神的?
2.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谈谈新中国建设时期(1949──1978),各行各业涌现些出的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典型。
思考:他们是如何引领当时的社会风尚或者成为新中国的脊梁和骄傲的?
学生阅读教材P62相关内容,
思考并回答问题1,着重体会研制原子弹对于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
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思考并回答问题2中体会研制两弹一星的艰难。
提高思考并回答问题3,同时在前两问为铺垫的情况下,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学生各抒己见,介绍新中国建设时期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
(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孟泰精神等)
活动一问题1的设计,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的能力。
问题2考查学生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
问题3的设计,是在前两问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件和具体人物的分析,体会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通过活动二的设计,培养学生收集资料,选取资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在感悟先进人物各种优秀品质的同时体会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理解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追梦之旅第三站:感受新时期的时代精神
教师出示活动要求和探究单
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阅读和收集材料的基础上,
(1)在活动探究单上填写本小组认为最能代表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典型事迹或典型人物;(2)派出本小组代表与集体分享你们组的成果;(3)看看哪一个小组的成果最能震撼人心,被同学们点赞最多的胜出。
活动探究单
典型事迹或典型人物:
事迹介绍(文字或视频):蕴含着的时代精神内涵:
教师对“深圳速度,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高铁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进行归纳,提炼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以及作用。
学生分小组阅读挑选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合作选取最具时代精神特质的材料;小组推选最能胜任任务的代表上台解说;全班以点赞的方式在各小组代表中推选所讲故事最符合时代精神特质并且解说最生动
的小组代表;上台颁奖。
各小组解说包括:深圳速度,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高铁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
学生听取老师的讲解,集体归纳出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大致关系,以及两者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作用。
通过本探究活动,真正落实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理念;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选取资料、分析资料以及合作能力;活动中比赛奖励机制的引进,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氛围的活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活动二、三是对活动一基础上的总结和深化,通过直观的感悟各种精神品质到归纳时代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理性思考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对于共和国建设的作用。
叙写人生启迪
归纳小结组织板书,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回顾共和国的追梦之旅,感悟中国的沧桑巨变,叙写中华民族精神给你的人生启迪?
学生回顾本堂课,在自己的纸上写上人生启迪。
通过本活动设计,既是对上面追梦之旅的总结,更是对追梦之旅,对本课学习的进一步升华,从对精神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和实践的高度,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理念。
本课是一节综合探究课,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来推荐并且全班评选“最能代表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典型事迹或典型人物”等活动的设计体现了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线索设计明确。
本课以一次追梦之旅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始末。
在3个追梦过程中,分别感受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创新和发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领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共和国建设起到精神支撑的作用,最终必将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最后通过叙写人生启迪,升华本节课的主题,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行动。
2.不足之处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涉及的先进事迹不够精练,容易泛泛而
谈,学生感悟不够透彻。
(2)这类课型教师既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剖析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强大的情感渲染能力,这是教师应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