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第六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课件岳麓版

合集下载

【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6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课件岳麓版-推荐

【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6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课件岳麓版-推荐

本课总结
新中国的政治 制度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形成 内容 地位 方针 作用
目的与意义
岳麓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第二单元 ·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激情阶段
这幅画有什么寓意?
(1)“青天白日”旗被扔在地上,总统削 去了,意味着国民党垮台了,统治中国 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了,一个旧政 权被推翻了。
(2)即将升起的红旗,意味着新政权即将 诞生了。
陈逸飞 油画《占领总统府》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基本形成:1954年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届一次会议召开 2.任务: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作为统一战线 组织存在。 3.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多党合作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2) 多党合作以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 (3)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与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 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与保护,享有宪法 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 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内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1954年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选举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经国家主席提名,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统一战线
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 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 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组织。

(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建设》精品课件

(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建设》精品课件

致公党 九三学社 科技部部长万钢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
民盟成员 商务部副部长
一 三 一 探究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分布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2.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1)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维护了各民族的平 等地位;巩固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建设
导入新课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 1954年9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了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你还了解历史上哪些具有宪法 性质的文献呢?
• 中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有:《钦定宪
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苏
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共同纲领》。
毛泽东当选为 国家主席
刘少奇当选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
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要保证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等在各级政协 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在换届时,政协委员不少于
60%,政协常委不少于65%,政协副主席不少于50%
(此项要求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6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课件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6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课件岳麓版

选举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经国家主席提名,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享有全国的最高立法权、决策权、决定权、监督权(制定与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
小结 一个特色: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
二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同纲领》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两大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本课总结
形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内容
地位
新中国的政治 制度建设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维护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还巩固了祖国统一和 各民族的团结;
(2)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共同纲领》与宪法所确认。 (3)我国民族自治机关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4)民族自治区:省级行政机构,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方针
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目的与意义
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 联系材料一、二,找出两部宪 法有什么共同点?材料三反映 在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 ①皇帝或天皇都有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 人民实际无权。 ②表现在由专制集权向民主政治发展,由人 民无权向人民主权发展。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课件(共28张PPT)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课件(共28张PPT)

最好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
策也是最成功的。”其中的“民族政策”是指 ( C)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特别行政区制度
再见
问题:作为民主党派的代表,张澜在讲话中反对什么制度,赞成 什么制度? 张澜反对中国以前实行过的总统制、内阁制,反对苏联和东 欧国家实行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赞成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 立由人民掌握政权的、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们正在行使投票权和表决权,右为宋庆龄在投票
(1)“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含义是什么?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为什么受到民主党派的热烈欢迎?
(3)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有何历史意义?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历史背景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歌词,回答问题: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宪法》所确认。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
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依法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体现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提高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 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毛泽东
1957年8月,周恩来在全国民族 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报告
依据材料回答:
采取民族区域 自治政策 (1)中国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中国各民族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各民 族在革命战争中结成了战斗友谊。 (2)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是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教材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这些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内容,对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政治制度这一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明确政治制度的概念和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建设,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和民族和谐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建设。

2.难点:各种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建设。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各种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3.史料分析:教师提供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制度建设的背景和过程。

4.小组竞赛:学生分组进行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岳麓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岳麓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建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诞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共同纲领”过程与方法:1、综合使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1、理解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2、了解中国国情,感受骨肉同胞盼团圆的殷切情感,为实现祖国统一尽自己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难点:理解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情景创设导入,播放大连市区人大代表选举大连市第十一中学投票点的投票现场录相资料,由问题“大家知道中国公民从何时起取得了选举权?其法律和制度的依据又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导入新课。

同时屏幕打出本课学习目标。

(二)新授内容(问题引领,合作探究)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因为课堂的大量时间要留给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与展示,课前我给学生下发了预习学案,基础知识留给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前预习基础上使用基础知识作答。

问题1:新中国的政权有何特色?(阅读材料分析,学生独立思考口头作答,小组加分)问题2:“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为一个大解放区,如果你是新中国的一个普通农民,有哪些事让你喜欢?(学生独立思考口头作答,小组加分)问题3:新中国建立后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过渡到本课重点内容)(学生独立思考口头作答,小组加分)概括为一部大法、三大制度。

新岳麓版八下历史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新岳麓版八下历史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一、课标要求: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初建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等都是这一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表现,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今中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真实反映。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力目标: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2.了解中国国情,感受骨肉同胞盼团圆的殷切情感,为实现祖国统一尽自己一份力量。

三、重点、难点把握:1、重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难点:认识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四、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一发现问题一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教师引导、解决问题一延伸问题一课下探究、研讨五、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营造:多媒体展示《窑洞对》毛泽东延安时期建国思想的资料。

教学导语:在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当时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提出自己的主张,请看大屏幕《窑洞对》。

设计意图: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新中国诞生设计一: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历史条件的四幅图片。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归纳出新中国成立历史条件、过程和历史意义。

设计二:多媒体展示:三幅不同历史时期的旗帜的图片。

请同学们思考:1、上面三幅旗帜分别代表了什么政府?2、图三代表的政权与图一图二所代表的政权有何本质区别?(正因为建立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岳麓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优质课教学设计_3

岳麓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优质课教学设计_3

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本课内容讲述了在经历近代屈辱历史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方面艰难探索的历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延续了专题三,影响着专题五,更是我国政治制度探索的开始。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再度崛起奠定了基础,三大政治制度更是新中国政治建设的起点和内容。

且《共同纲领》、54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本节内容更是今年高考的高频考区。

教学重难点针对课标要求、考纲解读及近五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确定“三大制度的建立、内容和意义,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为本节内容重点。

突破策略:通过四个探究问题创设情境、设问引思、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教师适当点拨。

难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及三大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突破策略:通过情境创设、分解问题,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教师引导将抽象概念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

学情分析我任教的是高三文科班,学生经过基础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具备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水平。

一部分学生有着较高的目标,所以复习中主要是协助学生巩固知识、使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学习中一定要通过补充图文材料、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依托新的情景材料协助学生重构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实行理性思考。

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整体设计理念:“考情引领、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展示思维、提升水平”。

以“提升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水平”为核心,以“注重创设情境,注重调动学生”为原则。

二、【教学流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播放《开国大典》节选视频,展示涉及三大制度的最新时政三幅图片。

设计意图:视频资料的播放使学生感悟先进中国人不懈的抗争与探索,体会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骄傲。

三幅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明确本节内容的主干知识就是三大政治制度从而使我们的复习方向明确、重点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