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9课社会主义市抄济体制的建立教案北师大版
2020年高三历史教案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教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供大家学习参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点1:2020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20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1949—1956)(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1.建国初的经济状况及原因:(1)状况(经济全面崩溃):工业停产、交通瘫痪、通货膨胀、生活困苦(2)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党*的疯狂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从而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二)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一五计划)1.时间: 1953年到1957年底止。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一五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步骤。
2.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起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由此开始起步。
其特点是:同时并举。
4.结果: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以钢铁、机械和化工增长得最快,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在东北建成了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开始改变我国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意义)。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三大改造)1.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方式:农业——参加合作社;手工业——参加合作社;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3.意义:实质是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9课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
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难点: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材整理1历史性的转折1.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国民经济仍徘徊不前,人民生活没有改善。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1)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工作重点: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意义(1)是党和共和国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
(2)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
(3)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了序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轻巧识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教材整理2经济体制的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①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②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
(2)内容①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土地承包到农户,用家庭个体经营取代生产队的集体经营。
②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3)影响①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
③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2)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
(3)内容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所有制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逐步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由过去平均主义单一分配制度,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对国民经济: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历史岳麓版第三单元第一课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规定为: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和影响。
课标分析: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在的经验教训。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学生对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等概念“一知半解”,因此,我在学案中设计了概念解析。
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简要过程,准确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等历史概念。
二、能力目标:1、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过程中充满了艰难与曲折;2、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有清晰的认识,并从中感悟经济发展与本国国情相适应,要依照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3、通过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的分析,认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原因、成就与弊端及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深刻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二、教学难点:认识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高中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对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历程,以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往往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
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处于初步阶段,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定义、内涵和特点理解不够深刻,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教学活动进一步加深认识。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教学深入浅出地进行教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b.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历程;c.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c. 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b.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c.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1. 活动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教学。
2. 概念解释: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它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是什么,以及与其他经济体制的区别。
3. 分组探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种经济体制(如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等),请他们讨论和总结各自经济体制的特点,然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特点概述:教师总结学生的探讨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
5.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和特点,如全民所有制经济、按劳分配等。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解析史料、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四、教学设计:单元引言分析:引言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实现百年富强梦想和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途径。
本单元内容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大阶段。
前一阶段经历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三个时期,这一阶段,既取得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
后一阶段,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并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插图、表格以及适当引入课外材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背景、重要性及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造成国民经济严峻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第二是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第三是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而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则作出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50 到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
掌握中共八大到中共十五大的探索历程。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特点、作用及实质。
2.过程与方法: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线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敬业的热情;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远指导意义。
二、重点难点1.重点:建国七十年的成就及挫折反思2.难点:结合十九大及“两会”报告,联系本部分知识确立考向和复习内容三、教学安排由于学生已经进行了一轮复习,对本章内容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设计中注重历史阶段特征的再现与运用,通过学生板演与解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深化。
另外充分利用近五年高考题,找出备考的规律与关键。
四、教学设计1、课堂导入学生展示时间轴并尝试解读2、课堂讲授明明白白备考1.课程标准(1)概述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考试大纲(1)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扎扎实实备考第一幕学生互助巩固主干知识时间历史事件主要影响有何启示1952 年1953 年1956 年1958 年1965 年1978 年1984 年1992 年21 世纪初第二幕学科宏观综合1.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土地改革(1950~1952 年底):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开辟了道路。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9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
2.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历史性的转折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国民经济仍徘徊不前,人民生活没有改善。
2.召开:1978年12月。
3.内容(1)思想路线: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共和国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
(2)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
(3)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思维点拨]“左”倾错误的结束“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两个凡是”的实质仍然是坚持“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始彻底纠正“左”倾错误。
二、经济体制的改革1.农村改革(1)原因①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②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内容:把集体土地承包到农户,用家庭个体经营取代生产队的集体经营。
(3)影响①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
高中历史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人民版必修2
内蒙古海拉尔市第一中学高中人民版必修2历史: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掌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目的、内容、实质和作用;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内容、发展过程和意义;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措施和历史作用。
【自主学习】1.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文革’’后的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1978年5月,开始了关于的讨论。
(2)内容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抛弃了“’’的“左”倾错误方针。
③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上来。
④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以为中心。
(3影响2、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①经济上:全国普遍实行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政治上: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委员会。
(2)城市①中心环节:增强活力,把企业搞活。
②具体措施a: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分配,实行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评价: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结合本课的学习,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课堂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时期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1)材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3)实现从材料二到材料三的转变的关键是什么?这个转变说明了什么?材料三请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中的探索过程中,我国政府进行的成功和失败的探索各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特点是什么?指出图3所示的地区与前两者开发时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最大的优势是什么?(3)说明材料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图表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哪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进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课堂练习】1.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探索有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二者是最根本的相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始终注意反地“左”倾错误思想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2.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见右图)。
北师大版必修2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必修2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内容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开展的关系。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
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比照,专题讨论。
阅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讨论方案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利弊。
通过比拟法,探究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开展,才能推动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三、教学策略1.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实立。
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2教学方法需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放映影片和图片资料,把课文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依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学生为本,目的明确,环环相扣〃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一些有新意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尝试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主体、新颖、互动、实践〃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课件材料: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开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高中历史教案-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精品
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苏联的经济体制建设》。
大家知道,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那接下来应当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所面临的新难题。
而关于这个问题革命导师马克思早已做出了设想: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说一说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有何特点?学生: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排斥市场。
教师:对,但是请大家注意,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却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面对这样的情况,列宁是选择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直接发展公有制还是利用一定程度的私有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其特殊性,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历史会做出不同的在选择展示材料:1918年初,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协约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许多人对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不理解、困惑甚至反对。
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趁机带头反对苏维埃政权,在各地建立起形形色色的政府,他们还煽动中小农民、工商业者同他们一起叛乱。
无产阶级政权处于危机之中。
教师:通过这段材料,请同学们总结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哪些问题?学生:我们发现,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既面临着外部威胁,又面临着内部叛乱,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下。
教师:很好,甚至列宁在一次赴工厂演讲的活动中还遭人开枪刺杀,生命垂危。
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猖獗,1918年9月2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
为了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资源都集中起来用于战争,列宁决定跟随理想选择公有的办法,采取了理想中的应急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_8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_8《改革开放》教学设计一、本课在本单元和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讲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本课教学内容在中国现代史中起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学生了解这段历史,不但有助于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更有助于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是实现个人梦想、国家、民族梦想的必由之路。
因此,《改革开放》这节课不仅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②.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
③拓展升华环节,培养史论结合思想、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积极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现实敏感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道路中的问题必须通过坚持深化改革来解决,引导学生正确客观认识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学做用相结合的能力。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9课社会主义市抄济体制的建立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提出新经济基本框架的会议;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市场经济建立与完善的十年;社会主义的新目标2、情感态度价值观1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使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
2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进入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道路。
3、能力目标:1让学生收集资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化。
2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3在分组探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教学方法:1研究性学习;2学生讲述;3老师点拨。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第2~4课所学内容,然后教师提问: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和伟大决策?(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经济开放。
提问:随着改革开放进行,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首先引导学生明确:什么叫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想搞清这个概念,必须首先理解什么叫做经济体制?所谓经济体制通俗地说就是抽象意义上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经济运行调节机制,价格体制,等等。
经济体制一般分为两种: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那么,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体制。
这里所说的资源是指我们可以掌握、支配、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
计划经济体制是指依靠行政手段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因此,上述两种经济体制的主要区别在于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教学设计 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教学思路分析: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挫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遇到挫折时的心理反应,加深学生对挫折的理解。
通过列举名人、伟人、生活中凡人遇到的挫折,让学生体验到挫折是难免的。
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总结归纳。
导行阶段过程中始终贯穿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
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内容,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
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2.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
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国企改革的实质和目标。
【教学难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高中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抄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抄济1市场配置资源学案新人教版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1 市场配置资源一、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试判断:在市场经济中,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存在计划。
( )提示错误。
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包括两种手段,一种是宏观调控即计划,一种是市场调节;但是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
试判断: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
( )提示错误。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存在,但当时并不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因而当时就没有市场经济。
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时才有了市场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试判断:市场总是能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提示错误。
市场调节也存在固有的弊端。
二、市场秩序1.规范市场秩序的原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措施: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4)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一、知识梳理新中国经济发展线索及特征发展线索:(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1949年至1952年为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实行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并取得初步发展。
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方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956年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由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背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提出了脱离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结果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造成各生产部门比例失调等。
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3)“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由于党和人民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各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中共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提出新经济基本框架的会议;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市场经济建立与完善的十年;社会主义的新目标2、情感态度价值观1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使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
2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进入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道路。
3、能力目标:1让学生收集资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化。
2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3在分组探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教学方法:1研究性学习;2学生讲述;3老师点拨。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第2~4课所学内容,然后教师提问: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和伟大决策?(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经济开放。
提问:随着改革开放进行,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首先引导学生明确:什么叫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想搞清这个概念,必须首先理解什么叫做经济体制?所谓经济体制通俗地说就是抽象意义上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经济运行调节机制,价格体制,等等。
经济体制一般分为两种: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那么,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体制。
这里所说的资源是指我们可以掌握、支配、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
计划经济体制是指依靠行政手段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因此,上述两种经济体制的主要区别在于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
提问: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从1957年到1978年的20余年间,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但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以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
(引出: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原因提问:为什么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学方法:教师提供相应材料,并要求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阅读课文进行分组讨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分析,并进行总结归纳。
)1、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起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播放视频资料,使学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形成正确认识。
)但是,这种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这主要表现在:①所有制的形式单一,排斥多种经济形式;②政企职责不分,形成企业办社会的现象;③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企业和职工都吃“大锅饭”;⑤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一定的自主权;等等。
这些弊端使得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①平均主义泛滥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多利益,但是,劳动者的收入与“不干者”、“少干者”毫无区别,这就使劳动者往往不思进取,“出工不出力”。
②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
1953—1978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1%,远低于同期亚洲“四小龙”的增长速度;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206.4 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7位。
其中出口额为97.5亿美元,仅占到世界份额的 0.75%,居全球第28位,进口108.9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0.81%,居全球第27位。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外汇储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到1978年外汇储备仅有8.4 亿美元,远低于同期的韩国(27.4亿美元)、泰国(19.7亿美元)和菲律宾(17.5亿美元)外汇储备。
(通过表格数据对比分析说明。
)③商品供应严重不足,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优先重点发展重工业,而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这就导致各种食品和轻工业品严重短缺,市场供应贫乏,绝大多数商品都需要凭票证购买,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从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民在温饱线上徘徊了长达20年之久。
(通过展示相关票证以及图片资料说明。
)总之,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阻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2、对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
改革开始以前,我国20多年的经济建设实践表明,单靠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制度和体制方面的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尝试将市场和计划两大经济手段结合起来,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在市场调节作用得以发挥的时期,生产发展得快,经济充满活力。
市场调节作用得到发挥的企业和地区,机制灵活,生产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快;反之,受传统体制影响较大的地区或企业,机制较为僵化,生产增长缓慢。
从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体会到市场经济能有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
(教学方法:播放视频资料。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围绕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沿途发表许多重要谈话。
历史上的市场经济都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因此,人们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而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针对这种观念,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精辟、透彻的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人们的思想束缚,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澄清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
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理论在我国确立并非一朝一夕,它的建立与逐步完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学方法:展示有关材料,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1979年,我国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的方针,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的主张。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进行观念更新的上述过程,是在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长达14年的时间内逐步实现的。
这一观念更新的过程表明,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国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而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具体化、系统化,这就引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到2000年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99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这是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质文件,必将进一步失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规定:(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以上五种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措施(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分析、概括。
)围绕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党和政府出台了重大改革措施:(1)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价。
到1993年,绝大多数农产品包括粮食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粮价全面放开后,实行市场定价为主,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原来的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自由采购。
(2)改革金融体制。
确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
组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
(3)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实行银行售汇制,消除外汇双重汇率,实行人民币牌价与外汇调剂市场价并轨,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