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教师版)

合集下载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例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原文】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

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讲别人的的好话为快乐,以交了不少有益的好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

以骄纵作乐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大吃大喝为快乐,是有害的。

”方法归纳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句,联系全文、全段或语境,弄清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抓住要点,理清层次,做到高屋建瓴,胸怀全局。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例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例3、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归纳二:标名词,定主宾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的前后往往要断句。

名词(代词)常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动词(形容词)做谓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和代词,基本可以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余、吾、予、而、尔、汝、公、卿、君、若、彼、其、此、其、之……例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9《文言文阅读》第九课时:断句(教师版)

9《文言文阅读》第九课时:断句(教师版)
(选自《归庄集·严祺先生文集序》)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二、整体阅读训练专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5.(1)如果见他来了,怎么能不理睬他的诚意呢?
(2)(是)效法圣贤的道德学问,不是效法他们的辞章文采。
(3)这种特长(能力)不是别的,而是能够提出独特见解,不因循守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训练专场答案:
1.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2.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朔城区一中高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___姓名___学生使用时间2014年_月_日
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
编号
编写时间
《文言文阅读》(九)
董晓荣
2014.8.8
导学目标:文言断句
温故知新:
岑参有一首诗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精妙的比喻句描写边塞雪天的奇美风光,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借酒消愁,你可以用这样的诗句来告诫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很赞赏荆轲的侠气忠魂,他说:“其人虽已没,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教师版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8《文言文阅读》第八课时:断句(教师版)

8《文言文阅读》第八课时:断句(教师版)
2.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3.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选自《老子·七十七章》)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从现有高考试题来看,断句考题分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形式,多采用客观题形式。可能就考查的文言文段出题,也有可能另外单独出题。
分析:在“曰”后断句,屡试不爽。其次,人名“宋忠”、标志词语“耳”“也”都是解答断句题的重要提示。
答案: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三、找名词,定句读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可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所以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断句。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时间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植物名等,可据此断句。

文言文断句1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1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11.(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用斜线“/”给下列文字断句。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①为己忧。

夫以百亩之不易②为己忧者,农夫也。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选自《孟子•滕文公上》)注:①皋陶:人名,舜时的司法官。

②易:治。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答案(2)分人以财谓之惠/ 教人以善谓之忠 /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 /为天下得人难/【参考译文】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

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

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

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

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

(他的恩德功绩多么)广大辽阔啊,百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2.(江苏省盐城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6处)。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

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

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

(李渔《闲情偶记》)答案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3.(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① 者乎二三子其佐我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

一、导入相传明代的书画家祝枝山,在某年除夕,应邀为一个财主家写了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看后大怒,当即告到县衙。

公堂上祝枝山却说写的全是“吉庆之词”。

你知道财主怒从何来,祝枝山又如何辩解吗?二、温习旧知,总结妙法。

A. 划线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你能总结出一些断句的小妙招吗?1、2、3、4、5、B. 选择题:6、1. 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B.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C.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D.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2.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3.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王慧芳教师版文言文断句

王慧芳教师版文言文断句

答案: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
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 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 者/未之有也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参考译文: 齐桓公问管 仲:“当君王的人,应 把什么当作最宝贵 的?”(管仲回答 )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 (于是) 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 “我所说的‘天’ ,不是苍 苍莽莽的天。给民众当君主的,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 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 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 百 姓怨恨他们的君主, 最后政权却不灭亡的, 是从来就没有 过的。”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 /穷而在下如冰雪 /冱寒之穷冬 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 /其不为果哉者 /则又如雪之有 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 /而不为世用 /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 也 /及其以善及人 /而有成物之心 /其不为果哉者 /则又如雪之有 生物弭灾之功也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段文字介绍了“精神”是怎样产生的,可以以文
言虚词和句中的顶针格作为断句的标志。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文中虚词是重要的断句标志。 如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 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面一 般要断开。 句尾词: “也、 矣、 焉、 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 “与 (欤 )、 邪 (耶)”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 末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表疑问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 如、奈何”等词与“如之何、若之何”等固定结构,一般 可构成疑问句,只要上下文意贯通,就可断句。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教案衡阳县三中语文组邹玲英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2、能自由诵读文言文,并且养成良好的断句能力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老师冒昧的地问你们一句,你们要如实回答,今天教室里多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紧张吗?为了调节一下紧张气氛,现在,我们来看一则趣味断句(二)趣味断句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据说从前有一个老头儿,他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个小儿子,老头子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

因为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

你认为他是怎样断句的?(请学生思考)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翻译:略)后妻又是怎样断的?后妻: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翻译:略)总结: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同时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

所以,我们真的不能小看断句了。

那么,何为断句呢?(三)什么叫断句?断句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因为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近三年这个考点在高考中呈上升态势(四)考点解析: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五)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技巧;2、初步理解文言材料,读懂文意,正确给文段断句;3、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六)基本要求:1、内容符合情理;2、符合语法规范。

(七)高考回放,感悟断句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正确答案:参考译文:请大家总结刚才面对断句时是如何抽丝剥茧,使自己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八)断句妙计(同桌可以讨论一下,教师归纳)前提:读文段,通文意。

不管给我们什么文段,第一步就是阅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⑴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⑵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凭语感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

阆中中学新城校区高2012级文言文断句训练1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髡左衽矣岂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从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衽(认)。

微:没有。

谅:遵守信用,渎(独)。

岂能拘泥于匹夫匹妇的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渎而不为人知呢。

”子贡问:“管仲的人格有问题罢?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是公子纠的人,他不能为公子纠殉难,反倒替齐桓公当家,管仲的人格有问题罢?”孔夫子答他说:“管仲帮齐桓公,尊王攘夷,一统天下,老百姓直到今天还得到他的好处,没管仲,连我今天都要因亡国而做胡人打扮了!管仲是大处着眼的人,他哪里会像一般匹夫匹妇一样,默默无闻去殉难,默默无闻的去守那些匹夫匹妇的人格标准呢!”2、然病情万状各有所宜当攻不攻与当补不补厥弊惟均偏执其法固非竟斥其法亦非也但病情有千差万别的情况,各自都有适宜的治法。

应当使用攻法却不用攻法和应当使用补法却不用补法,二者的弊病完全相同。

片面地坚持他的方法固然是错误的,彻底地批驳他的方法也是错误的。

3、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到水里去洗衣服。

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

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触碰他们呢,期许他们会有些害怕,但是小孩无知,竟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

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其威风,但是对于不怕它的人,它的威风就无法显示啦!4、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楚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乔山人善琴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於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於断林荒楚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鶻,相和悲鸣。

文言断句练习教师版

文言断句练习教师版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划线地部分断句(限断六处,分)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翻译】: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地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地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崇敬良师是最便捷地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地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地智慧,寻求仁义地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地捷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地文言文断句.(限处)(分)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史记·孟尝君列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处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参考译文: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地宾客以及犯罪逃亡地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优厚地对待他们,因此使天下地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地食客有几千人,无论地位高下,待遇全部与孟尝君(田文)一样.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在屏风后常常有侍史,负责记录孟尝君与宾客地谈话内容.孟尝君询问宾客父母地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前去问候他们地父母并献上礼物.……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地宾客不挑拣,都优厚地对待他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请用斜线()给下文画线地部分断句.(分)司马迁在著述《史记》过程中接触到地前贤事迹,使他深有感触:“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对两处分,共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译文: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难事,而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地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地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敌国,回国后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地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处事中表现地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地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处)(分)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子曰:“……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地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地国家,不居住在动乱地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地划线部分断句.(限处)(分)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选自苏轼《留侯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译文:现在来看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最后刘邦之所以能胜,项羽之所以失败,完全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正因为不能忍耐,虽然所向无敌,但他滥用武力任性暴怒终归失败.刘邦却能够忍耐,保存实力发展壮大,等待时机而最后消灭项羽,这完全是张良给他谋划地结果.后来当淮阴侯韩信夺取齐地之后请求刘邦封他为假王时,刘邦大怒,立刻从言语和面部表现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还是不善于忍耐,要不是张良及时劝阻他能最终获得胜利么?司马迁曾想象张良是一位高大奇特地人物,后来才知道他长得相貌和妇人女子一般,觉得相貌与他地志向和气节一定也不相称,其实这正是张良地过人之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一、故事引入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

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的美人,非常高兴。

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

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什么是断句呢?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二、考点解读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译文】魏舒身高八尺二寸,不善于和常人交往,年轻的时候擅长射箭,如山林或野外打猎,常常收获很多,后来担任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常和部将参佐们玩射箭游戏,魏舒在旁边给他们计分。

后来有一次参加的人不够,就让魏舒充数,结果魏舒百发百中,加上他对于射箭的言辞恰如其分,极尽射箭的精妙。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重庆卷已经把断句作为必考专题,所选语段不长,有故事性或分析评论,可能涉及文史哲知识;断句三分,一般六处,对选文的整体或者部分进行断句,只用斜线(/)断开,不加标点。

三、方法指津(一)基本方法: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文言文断句并翻译教师

文言文断句并翻译教师

文言文断句并翻译(教师卷)1.答案: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限12处)(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参考译文】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就喜欢弓箭,搞到几十个好弓箭,自己认为没有能可比的了。

近来我把收藏的弓箭拿给做弓箭的人去看,工匠却说我这些弓箭都不是好木材做的。

我问原因,工匠说,木材的质地不平直,纹脉都是斜的,弓箭虽然有劲,然而射出的箭不会平直。

我才明白从前辨识(弓箭)的方法还不准确。

我凭借弓箭打天下,认识这些弓箭还不完全,况且天下的事物这么多,怎么能都了解清楚呢!2.答案: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限13处)【译文】奖赏和惩罚的政策,说的是奖励善的惩罚恶的。

奖励用来鼓励立功,惩罚用来杜绝奸邪的行为。

奖励不能不公平,惩罚也不能不同等。

通过赏赐使他们知道被给予好处的原因,那么勇士就会为了正义奋不顾身;通过惩罚使他们知道被惩罚的原因,那么做坏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惧了。

所以奖励不能无根据地实施,惩罚不能随便地乱用,如果没有根据地奖励,有功劳的人就有怨言,随便地惩罚,那么正直的人就会忌恨。

3.答案: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限12处)【译文】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

如果认为童心是不可以保留的,也就否定了真心。

童心是绝对不掺假的纯正的心,这是人生初始阶段的本性之心。

如果丢掉了童心,就是失掉了真心;失掉了真心,就失掉了真正做人的心;做人而不真诚,就会丢掉人所具有的真诚的本性。

4、(2012年湖北卷)答案: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断句练习 教师版

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断句练习 教师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教师版)1、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

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

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

值祥私起,空斫得被。

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

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译文:王祥对待他的后母朱夫人非常谦恭谨慎。

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实很好,后母一直让他看守那棵树。

有一次,王祥正看守李树时忽然起了风雨,王祥就抱着树哭泣。

王祥曾经在别的床上睡觉,后母亲自前往,准备暗中砍死王祥。

正好那时王祥起床,后母空砍在被子上。

等到王祥回来,知道后母因为没能杀死他而遗憾不已,因而跪在后母面前请求一死。

后母于是终于被王祥所感动,从此爱护他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2、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

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译文:骠骑将军的为人,话语不多,从不随便多言多语泄漏机密,他作战有勇气,一往无前。

皇帝曾经要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看用兵方法谋略怎样就行,不必学古人兵法。

”天子给他建造住宅,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消灭,没法考虑家的事!”因此,皇帝更加重视喜爱他了。

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4、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译文: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

文言断句练习(教师版)

文言断句练习(教师版)

文言断句练习(教师版)【试一试】(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断句具体方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是第一人称代词。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是第二人称代词。

之、其、彼、渠,是第三人称代词。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

曹、辈、侪、属、类等表示复数,相当于们。

⑵疑问代词“谁”“孰”“何”“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练习】1.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2.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寺作草堂3.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译文: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得小一点。

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

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了。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断句讲义 教师版

断句讲义 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断句强化复习【解题策略】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

湖南省的断句题通常会以客观选择的形式出现。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

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

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

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

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不能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7、根据文章结构断句。

文言中有些文段,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断句
——抓标志,当“断”则“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初步熟悉文言断句方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等形式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
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归纳方法并灵活运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题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有一个穷秀才,他很穷,天天吃不饱,所以就想办法去混口饭吃。

他有一个挺富裕的朋友,每当人家差不多要开饭时,他就会到人家家里‚拜访‛,而且还编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让他朋友留他下来吃饭。

这一天,秀才又‚拜访‛友人。

友人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让他离开,就打算看看情形再说。

天突然下雨,秀才说:‚天下大雨了!‛那个富朋友想来想去,就留一张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便走回自己房间,心想:一会儿再来,看你还好不好意思留下。

可是一会儿那个富朋友回来时,看到秀才还在那,就问:‚呀,你怎么还在这儿,你不走吗?‛秀才就说:‚是你叫我留下的啊!‛富朋友就奇怪了,问怎么回事。

秀才指着那张纸条:,就笑着说:‚你都这么客气了,我还好意思走吗。

‛那富朋友差点晕过去。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

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

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

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上个故事充分的说明了句读的用法,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因为古文的章法非常紧凑,文章中即使是哪一句看不懂,看不明白,只要联系上下文,意思就很明白。

所以读古文是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容易变成是在望文生义了。

二、解析考情、把握方向
1、近5年的真题选文均出自史传类作品(二十四史),传主品质突出,业绩十分显著。

2、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明年继续考查文言断句题可能性很大。

3、考试题型为客观选择题,分值为3分。

4、语料来源是直接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取语料
三、巧借标志,自主探究
第一组:
1、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
2、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
1、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
2、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
方法归纳:借助名词断句
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

第二组: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句首:其、犹且、是故、而句尾:嗟乎、乎、矣、焉(共13个)
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句首:则句尾:矣、乎(共9个)
方法归纳:借助虚词断句
知识链接:
虚词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

‚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加圆圈(。


‚也‛‚者‛常常表停顿,或句(。

)或逗(,)酌情看。

第三组:
1、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方法归纳: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四、迁移巩固、学以致用
(一)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弘曰‛‚谚言‛
,‚人情乎‛的‚乎‛,‚事不谐矣‛的‚矣‛。

参考译文
湖阳公主新近死了丈夫,光武帝与她一起谈论朝廷群臣,悄悄地揣摩公主的想法。

公主说:‚宋公的威仪容貌、道德器量,所有的朝臣都比不上。

‛光武帝说:‚且待慢慢想办法。

‛后来宋弘被光武帝引见,光武帝便叫公主坐在屏风后面,于是对宋弘说:‚谚语讲,‘升了官就换朋友,发了财就换老婆’,这应是人之常情吧?‛宋弘答道:‚我听说‘贫贱时的朋友不能遗忘,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不能抛弃’。

‛光武帝回头对公主说:‚事情不能成了。


(二)、(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1)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

條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秦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解析:可根据年号、官职名等标志来断句。

全文翻译: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

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

当时蔡條是尚书,孙傅给他陈述天下的事情,劝告他要立即有所变更。

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

蔡條没有采用他的话。

升到中书舍人。

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

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

在想认为他说的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

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责备的有点过头而已。

许翰也被罢职离开。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完成一轮教材p104---105练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