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蜀相 2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长春版

合集下载

公开课《蜀相》的教案设计

公开课《蜀相》的教案设计

公开课《蜀相》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蜀相》一诗的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杜甫及其背景。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简单介绍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背后的意义。

1.3 教学步骤:引入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

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意见,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蜀相》一诗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内容:分析《蜀相》一诗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分析意见,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

第三章:诗歌背景知识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蜀相》一诗的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状态。

3.2 教学内容:介绍《蜀相》一诗的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状态。

3.3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蜀相》一诗的历史背景,如时代背景、历史事件等。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如对国家的忧虑、对英雄的敬仰等。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分析意见,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

第四章:小组讨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3 教学步骤: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提供讨论话题,如:“你觉得《蜀相》一诗中的主题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如对英雄的敬仰、对国家的忧虑等。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蜀相》课文教案-最新范文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蜀相》课文教案-最新范文
3.补充知识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学习古诗
(一)练习朗读古诗,提出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一边朗读,一边理解诗意。
诸葛丞相的祠堂到哪去找?就在城都南郊柏树成林的地方。碧绿的春草掩映着台阶,黄莺藏在树叶后面欢唱。诸葛亮自从三顾茅庐起得到刘备知遇,为蜀国制定开创基业完成统一的大计,费尽了心机,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北伐未成便以身殉职了,常使后代英雄未为之惋惜落泪。
(三)在朗读中学会鉴赏、品味。
开头两句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开门见山,洒洒落落。
三、四两句诗,自与空两字使句意相反相成写出祠中凄凉,冷落的景象和气氛,渗透着作者瞻仰祠堂时无比感伤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耐人深思。
五、六两句诗不但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悼念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出来,而且还写进了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心境,由咏古而抒了怀,感情充沛,具极大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
一、落实字词
频(频繁、频率、捷报频传)
蜀:1.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后来扩展到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四川省的别称。
丞相:古代帮助皇帝进行统治的一级官吏。
祠堂: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庙宇或房屋。
二、了解诗人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杜甫的古诗。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公开课《蜀相》的教案设计

公开课《蜀相》的教案设计

《蜀相》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蜀相》的背景及作者杜甫。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简介杜甫及唐代诗歌背景。

引导学生朗读《蜀相》全文。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

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教学目标:分析《蜀相》的诗意、诗境和诗歌结构。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蜀相》的意象、意境。

讲解诗歌的结构、韵律。

2.3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

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诗歌特点。

第三章:情感体验3.1 教学目标:感受诗歌中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3.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情感体验。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手法。

创作以“蜀相”为主题的诗歌或散文。

4.3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创新思考。

提供创作素材,让学生自由发挥。

第五章:课堂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拓展阅读范围。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推荐与《蜀相》相关的诗歌作品。

5.3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相关诗歌作品。

第六章:课后作业布置6.1 教学目标: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2 教学内容:布置与《蜀相》相关的作业,如分析其他杜甫诗歌。

6.3 教学方法:提供作业指导,明确作业要求。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作业成果。

第七章:评价与反馈7.1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7.2 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语文公开课《蜀相》教案

语文公开课《蜀相》教案

语文公开课《蜀相》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蜀相》的诗意和背景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意学会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培养阅读和解读古典诗词的能力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蜀相的敬仰和感慨之情认识历史人物的伟大贡献和崇高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蜀相》的诗意和主题思想的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分析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古典诗词的阅读和解读方法的掌握2.2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深入剖析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运用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价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引入诗词主题,展示蜀相的历史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蜀相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历史人物和情感表达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蜀相》诗词,理解诗意和主题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词和难点学生总结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3.4 诗歌解析教师对《蜀相》进行详细解析,解读诗意和主题教师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进行鉴赏学生跟随教师的解析,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评价学生的诗歌解析和表达能力4.2 学生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蜀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评价学生对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4.3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出改进措施学生表达对诗词的喜爱和收获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资源选用权威出版的《蜀相》诗词版本,确保教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相关的文学鉴赏教材和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5.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蜀相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背景寻找相关的诗词鉴赏视频和文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5.3 实物资源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展示和播放相关视频提供纸质版诗词和注释,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预习《蜀相》诗词,了解蜀相的历史背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蜀相的资料,如历史故事、人物评价等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对蜀相有如此的敬仰之情6.2 课中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和主题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学生进行诗歌解析,解读诗意和主题6.3 课后活动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蜀相》的读后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继续阅读其他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评价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反思教学资源的使用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信息第八章:教学计划8.1 课时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课时,确保每个章节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讨论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时安排,以保证教学效果8.2 教学进度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计划,明确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进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第九章:教学评估9.1 学生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对诗词的理解、意象分析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包括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9.2 教师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对教师的教学资源使用进行评估,包括教材的选取、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实物资源的使用第十章:教学总结10.1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和改进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10.2 教学展望展望未来的教学,提出改进措施和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教学目标:此环节需重点关注,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整个教案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语文公开课《蜀相》教案

语文公开课《蜀相》教案

语文公开课《蜀相》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蜀相》的诗意和背景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表现手法解读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语言表达和记忆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诗歌创作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和忧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培养批判性思维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杜甫的生活背景和历史背景讲解《蜀相》的创作背景和动机2.2 课文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分析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解读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2.3 诗歌鉴赏和分析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表现手法探讨诗歌中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对诗歌意义的影响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杜甫的生平介绍引起学生对《蜀相》的兴趣和好奇心3.2 朗读和背诵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提高语言表达和记忆力3.3 解读和分析学生自主解读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3.4 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每组选择代表进行分享和交流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表现4.2 诗歌解读和分析评估学生对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的创意写作和诗歌创作能力4.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察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考问题的深度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蜀相》的全文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解读5.2 杜甫生平介绍提供杜甫的生平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创作动机5.3 相关文学评论和解析提供相关的文学评论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诗歌的意义和价值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杜甫的生平背景让学生收集与《蜀相》相关的资料或评论,进行初步解读6.2 课堂活动朗读和背诵:通过集体朗读和个别背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解读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或课堂讨论,深入解读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创意写作:让学生模仿杜甫的诗歌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6.3 课后活动让学生向家长或朋友介绍《蜀相》,传承文化精髓第七章:教学策略7.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培养批判性思维7.2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7.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材料和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第八章: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8.1 诗歌语言的理解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和翻译引导学生查阅词典和参考资料,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8.2 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解读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互相启发和补充,深化对诗歌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第九章:教学反思与改进9.1 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估教学效果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9.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教学效果评估的结果,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第十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10.1 教学计划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实际情况10.2 时间安排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也要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第十一章:教学评估与反馈11.1 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语文公开课《蜀相》教案

语文公开课《蜀相》教案

语文公开课《蜀相》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蜀相》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能够背诵并默写《蜀相》。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情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敬仰之情,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了解杜甫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介绍《蜀相》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情境。

2.2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的特点。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对偶等。

2.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歌,理解每个句子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探讨诗句中的重点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刘备、诸葛亮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蜀相》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背景。

3.2 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诗句的意义和意象。

3.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3.4 诗歌鉴赏让学生欣赏诗歌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学生尝试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和讨论。

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包括诗歌默写和作文。

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写作能力。

4.3 课堂测试进行一次课堂测试,测试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蜀相》的全文,包括注解和译文。

提供杜甫的其他诗作,供学生拓展阅读。

5.2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图像和相关信息。

使用动画和图片等资源,辅助教学。

5.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文章,供学生深入研究。

2017-2018年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蜀相》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7-2018年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蜀相》公开课教学设计

《蜀相》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2.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

2.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2.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1.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2.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点拨式教学、点拨法。

课前准备准备好相关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看对联,猜名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今天来学习杜甫怀念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

二、新课学习(一)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参考:一个可怜的杜甫。

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

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

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

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

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温故知新:1.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

语文公开课《蜀相》教案

语文公开课《蜀相》教案

语文公开课《蜀相》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蜀相》。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诗歌的韵律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2)了解历史上的蜀汉政权,认识诸葛亮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3)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忠诚热爱,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蜀相》。

2.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典故。

3.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教学难点:1. 诗中典故的理解。

2. 诗歌韵律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及相关场景。

(2)简介蜀汉政权及诸葛亮在其中的地位。

(3)提问:同学们对诸葛亮有什么了解?他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蜀相》,感受诗歌的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了解典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典故。

(2)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

5. 情感共鸣(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2)联系现实,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蜀相》。

2. 写一篇关于《蜀相》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文内容。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歌所表现的历史场景。

3. 利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韵律特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 蜀相▎ 长春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 蜀相▎  长春版

《蜀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人论世,了解杜甫及本诗创作背景;2 体会杜甫诗歌运用的手法和技巧,在整体把握诗意的前提下学习炼字题解题方法;3 掌握七律诗歌诵读技巧,在诵读基础上,领会诗情,背诵诗文。

过程与方法:1课前观看《百家讲坛(诗圣杜甫)》相关节目,结合冯至传记作品了解杜甫;2反复诵读体悟感情,理解情与景的关系及作者眼中之景于心中之情;3问题导引,完成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

情感与评价:1体会作者壮志难酬的愁苦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2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担当意识,爱祖国,爱人民。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通过探究作品中人物及作者的形象、经历和情感,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教学难点】炼字题题型归纳和解题方法(《考试大纲》中把古代诗文阅读作为必考内容,而在近年试卷中炼字类试题又频繁出现。

学生在平时的考练中对此类试题虽有接触,但解答时往往是见题解题毫无章法,所以,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尤为重要。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PPT课件导学案【教学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阅读《中外名人传记》中《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一文,了解杜甫生平及与本诗相关背景。

重温诸葛亮的《出师表》,读对联“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整理诸葛亮相关事迹。

【教学过程】一导入言为心声,文人的作品往往就他们心声的流露。

从《望岳》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豪情壮志的杜甫;从《月夜》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孤单寂寞的杜甫;从《春望》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思乡爱国的杜甫;从《登高》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晚景凄凉的杜甫……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却一生也未能实现。

当他站在“千古第一贤相”诸葛亮的祠堂前,又会让我们读到他怎样的心声呢?一起走进《蜀相》。

小学六年级语文《蜀相》优质教材教案(优秀10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蜀相》优质教材教案(优秀10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蜀相》优质教材教案(优秀10篇)语文公开课蜀相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重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一提起诗,我们就会想到李白,想到杜甫,李白代表诗歌浪漫主义的高峰,杜甫代表着现实主义的高峰。

大家想想我们曾经学习过杜甫哪些诗篇?记得哪些诗句?(师生共同回顾)今天让我们走进杜甫,学习他的另一篇名作《蜀相》。

二、参读资料,了解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的广阔社会生活,其诗作被誉为“诗史”三、诵读感知,觅得诗心1、学生自读诗歌。

2、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

4、集体再次齐读。

5、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悲凉、伤感。

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6、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

同学们推荐一位。

7、诗言志。

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学生归纳:“寻”字。

因为作者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寻”能表达这种感情。

“泪”字。

因为全诗表达得是作者的惋惜之情,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教师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 蜀相▎ 长春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 蜀相▎ 长春版

《蜀相》教学设计(秦龙)【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蕴美。

2、理解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3、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教学重点】1、理解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

2、分析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学法指导】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蕴美;让学生讨论,分析作者的情感和主旨,点拨,指导学生掌握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人物竞猜(教师读,学生猜)他是历史名人。

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是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

他被封为武乡侯,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武庙,把他和春秋时代吴国的孙武并列。

以后在历代武庙中他的地位都很高,常常和管仲、乐毅并列。

他对维护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有突出贡献。

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设立堰官,他当年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

他曾经辅佐两代蜀国君主。

刘备三顾茅庐,向他问计,他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联吴抗曹的道路。

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他的《出师表》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有口皆碑的名篇范作。

他曾六次北伐中原。

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他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功勋卓著,但也不无遗憾。

作为政治家,他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作为军事家,他五次北伐无功而返。

但是由于他对统治者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诸葛亮受到了历朝历代上自官方、下到民间的广泛推崇,被视为道德的典范、政治家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去世后,蜀国朝廷封他为忠武侯,这就是后人称诸葛亮为“武侯”的来历。

在中国,由官方批准修建的纪念性建筑中,除了纪念孔子的文庙之外,最多的就是关帝庙,其次就是武侯祠。

《蜀相》公开课教案

《蜀相》公开课教案

《蜀相》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蜀相》这首诗,使学生了解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文的含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蜀相》,感受诗人对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蜀相》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中典故和修辞手法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资料。

2. 学生预习《蜀相》这首诗,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蜀相》这首诗的历史背景。

2. 朗读诗文学生齐读《蜀相》,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翻译诗文学生自主翻译诗句,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僻词语的含义。

4. 分析诗文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讨论交流6. 拓展延伸介绍与《蜀相》相关的文学典故和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9. 课后反思10.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讨论交流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对《蜀相》这首诗的掌握程度,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蜀相》为例,讲解诗文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 运用比较分析法,将《蜀相》与其他唐诗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蜀相》 教案.doc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蜀相》 教案.doc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蜀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个一类字,3个二类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3、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对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赞扬。

教学重点:结合历史背景,体会“老臣心”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对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赞扬。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一、解题1、同学们,请看课题,谁能说一说“蜀相”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

2、指名朗读这首诗。

指导朗读,注意把调值读够,把音读饱满。

3、齐读古诗,注意要读标准。

二、解大意1、指名说这首诗的大意。

2、解释“长”、“频烦”诗中的与我们现在所写的“频繁”意思相同。

“自”、“空”。

3、谁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介绍写作背景。

4、遥隔526年,作者来到武侯祠又轻轻地呼唤了一声“丞相”,从这一声丞相当中,你体听到了什么?(思念、崇敬、仰慕)三、理解诗文前四句,感受武侯祠的景象。

5、看武侯祠的图片,当年诗人来到武侯祠,这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读诗的前四句,边读边想象,当年的武侯祠是什么样的。

伺机指导学生朗读。

6、作者也许在问丞相“丞相啊,这凄凄的碧草你还看得见吗,这婉转的声音你还听得见吗?”我们带着作者的这种思念再来读读前四句。

四、理解诗文后四句,感受丞相的“老臣心”7、武侯祠的冷寂,肃穆该勾起作者多少的哀思啊。

你看看后四句你读懂了什么,哪些没读懂,哪些地方似懂非懂,一会儿可以把问题提出来。

(学生默读)解读“老臣”,字典中并没有这个词,书下注释也没有,能不能通过读,感受到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老臣。

再前面我们听到了作者轻轻地呼唤了一句“丞相”,在这里他又深情地赞叹了一句“老臣”。

借助“开济”了解“老臣”,请了解蜀汉知识的同学说说丞相是如何辅助先帝开创基业,又是如何辅佐幼主继承大业。

出示《三国志》里的文字,看你能不能理解“老臣心”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蜀相》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蜀相》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蜀相》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
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历史背景,体会“老臣心”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对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赞扬。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蜀相。

优质《蜀相》详细教学设计

优质《蜀相》详细教学设计

《蜀相》详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学情分析:古诗鉴赏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在鉴赏古诗时,学生对课文能基本把握;但是,单独做题时,却一筹莫展,无从下手。

我在教授《蜀相》这首诗时,主是让学生通过本诗的学习,掌握单元要求“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采用“提问法”来授课。

为此,设计了读、问、背、练这几个环节,力图让学生通过掌握作者和主人公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迅速进入诗歌中去,并能从诗歌中读出个人的体会。

重点难点:1.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一、导入新课(2分钟)师:同学们,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是: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还没有横批,如果让你们用一位历史人物的名字作为横批,会是谁呢?生:诸葛亮。

师:是的。

这幅对联正是对诸葛亮一生主要事迹的描述。

历史上,许多诗人以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杜甫的《蜀相》。

师:所谓诗歌的学习的方法之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逆”,即为迎受、接纳,考证、探究,追溯、反求。

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蜀相》。

活动2【活动】介绍诗人和写作背景二、介绍诗人和写作背景(6分钟)师:对于诗人杜甫,我们首先是从他的诗歌中慢慢熟悉的,我们学习过的杜甫的诗歌,我们最为熟悉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 蜀相▎ 长春版 (2)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 蜀相▎ 长春版 (2)

《蜀相》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对《蜀相》进行赏析。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看对联,猜名人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杜甫怀念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二、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1、读诗,回答:这是一首什么题材,什么体裁的诗呢?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七言律诗;从题材上看,是怀古咏史诗《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分五言、七言,通常是8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超过8句,则称排律或长律。

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

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韵味。

揣摩感情基调——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听朗诵,然后学生读)怀古咏史诗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抒发壮志难酬、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关键抓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或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领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分析技巧:运用什么方法抒情2、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寻,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相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中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语言的妙处并背诵古诗。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感悟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课前预习杜甫的诗文,并归纳整理。

2.师生查找关于诗人杜甫的资料。

3.多媒体、幻灯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落实字词
频(频繁、频率、捷报频传)
蜀:1.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后来扩展到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四川省的别称。

丞相:古代帮助皇帝进行统治的最高一级官吏。

祠堂: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庙宇或房屋。

二、了解诗人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杜甫的古诗。

《绝句》、《春夜喜雨》、《春望》、《登高》、《江畔独步寻花》
2.学生介绍杜甫
杜甫(712~770) 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成为“诗史”。

3.补充知识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学习古诗
(一)练习朗读古诗,提出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一边朗读,一边理解诗意。

诸葛丞相的祠堂到哪去找?就在城都南郊柏树成林的地方。

碧绿的春草掩映着台阶,黄莺藏在树叶后面欢唱。

诸葛亮自从三顾茅庐起得到刘备知遇,为蜀国制定开创基业完成统一的大计,费尽了心机,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惜北伐未成便以身殉职了,常使后代英雄未为之惋惜落泪。

(三)在朗读中学会鉴赏、品味。

开头两句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开门见山,洒洒落落。

三、四两句诗,“自”与“空”两字使句意相反相成写出祠中凄凉,冷落的景象和气氛,渗透着作者瞻仰祠堂时无比感伤的内心感受。

寓情于景,耐人深思。

五、六两句诗不但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悼念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出来,而且还写进了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心境,由咏古而抒了怀,感情充沛,具极大的感染力。

(四)你能想像出诗人杜甫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吗?
杜甫一生不得志。

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

2.了解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准备“三国故事会。

板书设计:
蜀相 [唐]杜甫
第一部分:武侯庙之所见(碧草、黄鹂)
第二部分:武侯庙之所感(悼念、崇敬丞相;诗人壮志难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