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互动中的想象接触研究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课件(1)
受到了未曾预料的打击;当个人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 至超过期待值,或没有遭到预期惩罚,他就会赞同这种行 为。 ▪ 霍曼斯将 5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 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将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 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霍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 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 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 对个人来说,投资大小与得利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
绑架、劫持人质、爆炸、纵火等; ➢ 3)攻击目标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目标一般为游客和大众,
间接目标是政府; ➢ 4)是所有犯罪中最能造成人们恐惧心理的行动; ➢ 5)崇拜者和实施者是极少数极端主义分子。
▪ 冲突结果有四种类型:
➢ 引退; ➢ 强加; ➢ 皈依; ➢ 妥协。
▪ 使对方就范的方式有三种:
(二)社会互动的功能
▪ 确立社会关系。 ▪ 学习、传播社会文化。 ▪ 认识某人、某事。 ▪ 认识、完善自身。 ▪ 情感交流、满足。 ▪ 目标、目的的达成。
三、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
(一)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基本观点:社会互动是一种交换关系。 交换的内容:
▪ 规律: [法]塔尔德:《模仿律》(1901)
下降律:下层社会模仿上层。上行下效 几何级数律: 先内后外律:
3、从众
▪ 含义:
指个人受别人行为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 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 式。
▪ 从众的3种形式:
➢ (1)盲从: 缺乏判断 ➢ (2)屈从: 违心 ➢ (3)跟从: 表里一致、心悦诚服
(二)编剧理论(戏剧、拟剧)
《2024年族际互动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范文
《族际互动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同族群间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族际间的集体记忆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成为了维系和促进族群关系的重要纽带。
本文将从族际互动的视角出发,探讨集体记忆的形成、演变和影响,旨在深入理解不同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认同。
二、集体记忆的形成与演变(一)集体记忆的定义集体记忆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对共同经历的回忆、认知和认同。
这些记忆通过文化传承、社会交流等方式得以保存和延续。
在族际互动中,不同族群的集体记忆相互碰撞、交融,共同构成了多元文化的社会记忆。
(二)集体记忆的形成集体记忆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等。
在族际互动中,不同族群的成员通过交流、共享、传承等方式,将共同的经历和记忆内化为集体的记忆。
这些记忆在代际传承中不断积累和丰富,形成了具有独特性的文化传统。
(三)集体记忆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集体记忆也会发生变化。
新的历史事件、文化交流等都会对集体记忆产生影响,使其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族际互动中,不同族群的集体记忆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
三、族际互动与集体记忆的关系(一)族际互动对集体记忆的影响族际互动是不同族群间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它对集体记忆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互动中,不同族群的成员通过分享经历、交流文化等方式,将各自的集体记忆相互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元的社会记忆。
(二)集体记忆在族际互动中的作用集体记忆在族际互动中起到了维系和促进族群关系的作用。
通过共享集体记忆,不同族群的成员能够增强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从而促进族群间的和谐共处。
同时,集体记忆也是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四、案例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集体记忆研究以某多民族国家为例,该国各族群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不同族群间的集体记忆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该国各族群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共同经历和记忆,以及这些记忆如何通过族际互动得以传承和发展。
最低限度群体
“认同”的含义溯源
• 心理学家贝特·汉莱密认为,“认同由三个层次展 开,即从群体认同经过社会认同到自我认同。
• Rununens(1993)曾对自我认同(self identity)、个人 认同(personal identity)、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进 行了区分。他认为,“自我认同”关注独特个体 的特质,而不是他人的状态;“个人认同”是用 来指自我对自我认同的结果,换言之,是由个体 作出的自我认同;而“社会认同”用来指他人认 同自我的结果,它是由另一个社会行动者赋予和 指派的认同行为(陈晶,2004)。
社会认同理论
•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由英国社会 心理学家塔吉菲尔等(Tajfel, et al, 1982, 1987)提出 , 是群际行为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
• 其对社会认同的界定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源自于他的特定知识,这种知识涉及一个社会 群体(或多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资格以及与之相 连的价值和情感意义。”
“认同”的含义溯源
• 可见,从英文identity 译为汉语“认同”是较为恰 切的译法。但在使用汉语“认同”需要特别注意 ,它容易掩盖和弱化的两点原英语identity 的内涵 :一是identity 中本身所包含的是“差别”含义; 二是identity 的动态和静态意蕴的结合。
群体间互动的名词解释
群体间互动的名词解释群体间互动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的各种社会交往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合作、竞争等,从而塑造了社会的形态和动态。
群体间互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它不仅促进了知识、文化、经济等领域的进步,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在群体间互动中,人们可以通过语言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通过语言的运用,个体和群体之间可以传递信息、分享经验、沟通思想。
语言交流的方式丰富多样,既可以是口头交流,也可以是书面交流。
不同的文化背景、语境和语言习惯会对交流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跨文化的群体间互动中,语言的翻译和理解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
除了语言交流,群体间互动还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来进行。
身体语言包括姿势、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它们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例如愤怒、喜悦、拒绝等情绪和态度。
非语言符号则可以是图像、符号、符咒等,例如交通标志、商标、图表等。
通过身体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人们在群体间互动中可以快速、直观地传达信息和表达意图。
在群体间互动中,合作和竞争是两个重要的元素。
合作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协作行为。
合作可以发生在各个层面,例如团队合作、合作学习、国际合作等。
合作的关键在于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和共同目标的协调,通过合作,个体和群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递和目标实现。
竞争则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追求有限资源、地位或利益而进行的争夺行为。
竞争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和创造力,促使个体和群体不断提高和进步。
竞争也可以促进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促使经济的繁荣。
然而,竞争也可能导致不公平、压力和冲突,并对个体和群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群体间互动中,合理的竞争和合作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合作和竞争,群体间互动还可以包括其他形式,例如分享、帮助、互动影响等。
分享是指个体在群体间交流中主动分享自己的资源、经验和知识,通过分享可以促进知识的传递和社会的进步。
群际接触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
群际接触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作者:马文婷王大伟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8期摘要群际接触理论认为群际接触具有改善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
近年来,群际接触理论的相关研究不断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群际接触的前因变量和发生机制。
已有的研究表明,群际接触具有泛化性、次级传递、不对等性等特点。
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促进积极效果的因素以及阻碍群际接触积极效应的条件。
关键词群际接触理论偏见群际关系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群际接触(Intergroup Contact)理论认为群际接触具有改善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该理论被认为是心理学中促进群际关系的最有效策略之一。
自Allport(1954)提出群际接触假说(Intergroup Contact Hypothesis)以来,群际接触成为社会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不断有研究者在各种领域内探索群际接触对偏见降低的影响及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并在最初假设的基础之上探讨群际接触的特点等,逐步完善该理论(Pettigrew, Troppb, Wagnerc& Christc,2011)。
研究者的不断努力促成了群际接触理论的形成,本文将在前人基础之上对群际接触理论的概念、效果、特点进行整合。
1 群际接触的效果对于群际接触的效果,早期学者持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一些学者赞同Allport的群际接触假说,认为群际接触能够显著降低由于缺乏充足信息或存在错误信息而产生的偏见。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群际接触只会加剧群际冲突,隔离才是降低群体间冲突的有效方法。
虽然隔离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群体间的冲突。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万里长城、德国的柏林墙,隔离注定要失败。
一直以来,群际接触被认为是心理学中促进群际关系的最有效策略之一。
Pettigrew和Tropp对515个研究和超过250000个被试进行了元分析,揭示了群际接触除了降低偏见,群际接触还能降低接触焦虑、减少个体威胁和群体威胁,获得群际信任(Pettigrew,Troppb, Wagnerc, & Christc, 2011)、缓解互动压力。
作为一种传播研究方法的幻想主题分析
作为一种传播研究方法的幻想主题分析作者:原永涛曾娅洁来源:《今传媒》2021年第09期摘要:幻想主題分析(Fantasy Theme Analysis,FTA)作为一种流行的修辞批评方法,近年来渐被导入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但国内对此的系统深入讨论还不多见。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梳理了FTA概念、命题和操作要领,再从传播学视角阐释了它的方法价值和应用逻辑,最后反思其理论思想对于群体传播研究和公众认知研究的参考意义。
结论认为,FTA致力于诠释群体乃至社会公众对特定议题的想象与认知图景,在既有的传播话语分析方法之外开辟了一条群体传播研究的有益路径;同时研究者也应谨慎关注它所呈现的群体幻象与社会真实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幻想主题分析;研究方法;群体传播;社会认知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122(2021)09-0147-0420世纪有两种学术思潮对传播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一是哲学和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由罗素(Bertrand Russell)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等人确立起来的分析哲学,普遍将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本质上是一种“ 语言分析” [1] 。
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社会背景下的人际关系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并引发了社会学思维方式的变化 [2] ;其二是社会建构学派的兴起。
以伯格(Peter Berger)和卢克曼(Thomas Luckmann)的经典著作《现实的社会建构》为标志,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是在表达主观意义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而且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学理论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知识社会学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 [3] 。
当代传播学研究从这两种思潮中吸收了营养,分别发展出当前被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即话语分析和框架分析。
其共同的前提假设是,新闻文本中特定句法或词语的选用代表了言说者对事件的认知,也暗示了其希望受众如何认知 [4] 。
网络趣缘群体虚拟互动的关系逻辑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
e s t s — r e l a t e d g r o u p i n he t v i r t ua l i n t e r a c t i v e p r o c e s s .Th e r e s e a r c h in f d s ha t t :wi hi t n g r o u p s ,o b v i o u s l y he t r e i s n e t wo r k s t r u s t nd a n o r ms ,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s o c i a l c a p i t a l t h e o r y, t h r o u g h t h e c a s e a n a l y s i s , he t p a p e r t a k e s 8 s a mp l e P o s t Bar a s t h e ma i n na a ly s i s o b j e c t , nd a
g r o u p s ,t h e r e l wa a ys i s a p h e n o me n o n t h a t s o c i l a c a p i t l a o v e r lo f ws .
Ke y wo r d s S ci o a l Ca p i t l I a n t e r e s t s -r e l a t e d Gr o u p L o g i c l a Re l a t i o n s Po s t Ba r
— —
Fr O m t h e Pe r s p e c t i v e o f S o c i a l Ca p i t a l T h e o r y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社会心理学第10版
目录分析
第10版社会心理学的目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从目录可以看出,这本书主要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它 涵盖了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同时还介绍了社 会认同、群际关系、组织行为学和公共政策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帮助读者更好 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 大量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也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感受
同时,书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作者用生动的案例和通俗的语言解 释了各种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书中 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也让我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感受
这本书还强调了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 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书中的“心 理学很有用”“试一试”“写一写”“批判性思维的应用”等版块也加强了我在 日常生活中对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与深度思考。
精彩摘录
“异常心理是指心理活动异常或行为异常的心理状态。” 这句话是对异常心理的定义,它指出了异常心理是心理活动异常或行为异常 的心理状态。异常心理涉及到各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它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 领域之一。
精彩摘录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教育、工业/组织、司法、临床/健康、 咨询等多个领域。”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社会心 理学第10版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心理学
心理学
应用
行为
心理
人类
介绍
社会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六章社会互动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互动的概念本质及其社会学意义,掌握有关社会互动的各种社会学理论、社会互动的本质特征、一般结构及基本类型。
联系社会学关于社会网研究的基本内容,对社会结构如何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做深入的讨论。
此外在本章中介绍社会学对集合行为与社会运动的研究。
重点难点:1. 社会互动的理论2.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的区别第一节社会互动的概述一、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特点(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人在社会中生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即发生相互作用。
个人的行为引起他人的行为反应,他人的行为、期望又引起个人相应的行为反应,这种相互依赖、彼此相关的相互作用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互动。
所以社会学认为所谓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相互影响性的行动方式和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社会互动:首先,社会互动的主体是个人及群体;其次,社会互动是“相互性”行为;其三,社会互动中行动的目的性或有意识性;其四,社会互动是以信息的传递为前提和基础的;其五,信息的传递是通过媒介进行的,所以在两个行动主体之间展开的互动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也可以借助书信、电话、电报等间接形式非面对面地展开;其六,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二)社会互动的特点:1 自主性:社会行动主体有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对自身行动选择和支配的权利和自主能力。
从对互动对象的选择、确立或改变自己的目标到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他人行为作出何种反应。
体现着行动主体在行动中的创造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2、强制性:社会行动主体是在其特有的地位、角色和社会环境力量下采取行动的,即受到环境的制约。
体现着行动主体在行动中的被动性、盲目屈从性。
二、社会互动的构成及其形式(一)构成社会互动必须要具备下列几个要素:1 行动者。
即互动的主体。
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2 需求。
3 环境。
在特定的环境当中,个人或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都要适应他周围的环境,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
自像的身份认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与张力
自像的身份认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与张力自像是个体在心智中对自我的概念与认知,在形成个体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与张力。
本文将探讨自像的身份认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与张力,以及这种互动与张力对个体和群体带来的影响。
一、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个体的身份认同受到群体的影响,而群体也因为个体的加入而不断变化。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是相互依存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通常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视为一种“双向式社会化过程”。
个体在不同的群体中,会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
例如,一个人可能在家庭中被视为一个照顾他人的角色,而在工作场所中则被视为一个有领导能力的角色。
个体通过参与不同群体的活动和建立不同的社会关系,来塑造自己的身份认同。
群体对于个体认同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通过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互动和交流,从而形成对自身的认同。
群体提供了一个参照群体,使个体能够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并通过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比较和交流来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二、个体与群体的身份认同的张力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伴随着张力的存在。
个体的身份认同不仅受到群体的影响,也受到个体的内在需求和个性特点的制约。
个体在追求与群体的认同同时,也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身份认同的张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个体可能感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不够突出,与群体的期望和价值观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例如,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可能会对群体中的某些观点持有不同意见,从而引发冲突。
2.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与归属感。
个体渴望被群体接纳和认同,但同时也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
这种互相矛盾的需求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形成了认同与归属感的张力。
个体需要在个人与群体认同之间找到平衡点。
3.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与角色。
个体可能面临着在群体中与他人争夺地位和角色的竞争。
个体需要通过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互动和交流,来寻求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并与他人达成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
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社交媒体想象的互动
新闻学与传播学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社交媒体想象的互动■ 陈阳张睿丽【内容摘要】在微信朋友圈里,人们除了发布公开且分享的内容之外,也会发布私密且独享的内容,即自己一人可见的朋友圈聚焦“想象的互动”这一有趣现象,通过访谈41位研究对象,并收集他们的自我报告,考察他们发布私密朋友圈的原因和内容特征,可以发现,宣泄负面情绪、维护重要社会关系,以及增强自我认同和理解,是发布私密朋友圈的主要原因。
私密朋友圈的涉及对象往往是重要他人,而非现实生活里的陌生人作为一种自我传播方式,私密朋友圏与传统私人日记既有相似也有差异_.想象的互动解决了现实生活里碰到的问题,因此人们才会主动而持续地发布仅自己可见的私密朋友圈【关键词】微信朋友圈;社交媒体;想象的互动;自我传播截至2020年9月,微信及WeChat合并的月活跃 用户数已经高达〗2. 1亿1,成为我国影响力最大的社 交媒体。
然而,跟“公开且分享”相反,有时候人们会 持续主动地发布仅自己一人可见的朋友圈,朋友圈里 的他人完全看不到这些私密内容,即“私密且独享”的朋友圈。
过往研究要么认为这种现象是严格的前后台 控制手段2,要么认为这是个人的伪装隐瞒策略:1。
对 私密朋友圈现象的研究处于研究的边缘角落,并不能 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这恰好构成了本文 的研究焦点,即人们为什么持续主动地发布仅自己一 人可见的私密朋友圈。
比起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 际传播,国内新闻传播学术界对自我传播的关注并不 多,本文是自我传播研究领域的一次初探性研究。
一、想象的互动1.概念及功能想象的互动(imagined interactions)是一种社会认 知过程,个人在此过程中想象与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 互动,并通过这种互动间接地在与他人的预期或过去 的交流中体验自己。
4这一概念根植于社会学的象征 互动论。
象征互动论的奠基人米德讨论了内部对话(internalized conversation) ,在这种对话中 ,通过回顾自己行 为的替代结局,个体行动者有意识地监察社会行为。
群际接触理论 代际互动
群际接触理论,也称为“群际接触假设”,出现于20世纪40-50年代,是消除两个或多个群体间对立关系的理论,其认为在群体成员互相不接触的情况下,往往对对方的真实情况不会特别了解,有可能会产生误会;而增加不同群体成员间的社会性接触将有助于群体间关系的改善,也是研究减少偏见的经典理论之一。
群际接触理论形成于二战之后的美国,刚刚过去的世界大战使美国社会意识到为避免因分裂而被征服的下场就必须实现国家团结,而首当其冲必须解决的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种族(白人与黑人)关系问题。
一大批著名学者为这一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 G.W.)成为集大成者,他的经典著作《偏见的本质》一书被视作群际接触理论形成的标志。
在社会心理学的视域中,导致群际冲突的主要原因在结构上可以区分成三个方面:认识上的刻板印象、态度上的偏见以及行为上的歧视。
这些群际冲突动因的形成源于不同群体彼此之间缺乏充足信息或持有错误信息,群际接触能通过增进了解、缓解焦虑、产生共情等机制来提升群际关系,而接触效果的泛化和接触方式的拓展进一步使得群际接触理论的政策应用价值大幅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群际接触的积极效应是有条件和存在限度的,严重违背最优条件可能导致消极接触并对群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而诸如群体文化差异和利益竞争等问题也无法在群际接触的理论框架中得到彻底解决。
写得好的社会学博士申请个人陈述
写得好的社会学博士申请个人陈述示例好的社会学博士申请个人陈述应该简洁明了、逻辑清晰,并且充分展示申请人的学术兴趣、研究经验和潜力。
以下是一个示例:
我热衷于社会学研究,深信社会学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我专注于社会心理学方向,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证研究经验。
通过研究,我认识到社会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性,因此决定继续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
我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社会认同、群际关系和偏见等领域。
在过去的项目中,我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不同社会群体的认同建构和群际互动过程。
通过这些研究,我锻炼了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并积累了宝贵的研究经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计划进一步深化对社会认同和群际关系的研究,并尝试将研究视角拓展至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领域。
我相信,社会学博士学位将为我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更深入的研究能力,使我能够在该领域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我期待着能够加入您的社会学博士项目团队,与优秀的同行们共同探索社会学的前沿问题。
我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和团队协作,我们能够为社会学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以上是一个示例个人陈述,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在撰写个人陈述时,要突出自己的学术兴趣、研究经验和潜力,同时表达出对未来研究的设想和热情。
“群际关系视野下的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专题简介
合 ,就群 际关 系而言 ,这是一种突破 ,亦是一 场挑 战。近十年来 ,一线城 市的外来 流动人 口规模 急剧上 升 ,不仅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来到城市 ,越来 越多 学生也选 择到大 城市就 读和工作 。 由高校 大学生 代表 的 、典型 的流动人 口群体 ,他们对 当地校 园 以及社 会 的融 人是一 个复杂 的过程 。此 外 ,在群 体间互 动 的过程 中,群体矛盾或 冲突不可避免 ,弱势群体则 会试 图以发起 群体行 动的方式 改变 自己所 面临 的不
群体地位合理性与归属感 :歧视感知的 中介》 《 现实与网络情境下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感对群体行动 的驱
动》 。
1 9 3
本 ,其 中 《 心 理学 是什 么》 一 书 ,在 我 国香 港 和 台湾地 区相继 出
版 ,并获得首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普及奖 。该专 题是顺利 结题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 参与群体行 动 :中国文化背 景下群
体行动驱动 的社会心理机制 ”研究成果 。
人类作 为群居性动物 ,不能离群索 居。个体需 生活在 一定 的群体社会 环境 中 ,从 国家 和地 区、种族 或民族 ,到年龄 、性别 、血缘 ,诸多 因素促使社会关 系形成 ,从而构成不 同的群体 。“ 物 以类聚 ,人 以群 分” ,社会群体生 活可以说是人们 的基本 生活方式 ,一个人通 常不仅 仅只属 于一个 群体 ,而是若 干群体 的 成员 。群体形成 的关键在 于群体成员之 间的互 动 ,群体 的运作 方式会影 响成员 的态度 ,促进或 抑制他们 的发展 。群体成员 同样 能够通过 自己的努力使 群体发 生变化 ,做 出明智或失败 的决策。 群体类 型多种多样 ,不 同群体之 间同样存 在互动 以及相互 的影 响。在 当今 的流动性 社会 中 ,无论是
积极接触与消极接触对群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Vol. 28, No. 2, 316–32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20.00316316 积极接触与消极接触对群际关系的影响*赵鹤宾 王昌成 夏 勉 王旭杰(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摘 要 群际接触研究中存在的“积极偏向”阻碍了对群际接触的全面认知, 因而, 近年来消极接触开始被纳入研究之列。
当前的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研究以问卷法为主, 另外还涉及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以及实验法。
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分别会提升和恶化群际关系, 群际情绪、群际信任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权威主义、亲密性起调节作用。
在积极接触效应和消极接触效应的关系上, 存在不对称性检验和交互作用检验两种研究思路, 并均得到了实证研究证据的支持。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不同效价接触, 尤其是消极接触的泛化效应, 拓展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的效应范围, 完善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的作用机制, 并进一步探索影响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不对称性效应的因素。
关键词 积极接触; 消极接触; 积极偏向; 不对称效应; 交互效应 分类号 B849: C91 群际接触理论是近70年来社会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以此为基础的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都可有效改善群际关系, 且具有跨群体和跨文化一致性(Lemmer & Wanger, 2015; Miles & Crisp, 2014; Pettigrew & Tropp, 2006; Zhou, Page-Gould, Aron, Moyer, & Hewstone, 2018; 李森森, 龙长权, 陈庆飞, 李红, 2010)。
然而, 也有研究发现随着群体间接触的增多, 偏见并没有显著地减少, 反而是保持着原有的水平甚至于增加(Barlow et al., 2012)。
模拟情境中工作团队成员互动过程的初步研究及其测量
心 理 学 报 2005,37(2):253~259 A cta Psychologica S in ica253 收稿日期:2004-04-16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发展基金资助。
作者感谢匿名评审人对本文提出的宝贵建议。
通讯作者,张志学,E 2mail:zxzhang@gs m.pku .edu .cn模拟情境中工作团队成员互动过程的初步研究及其测量3刘雪峰 张志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摘 要 团队已经成为当今许多组织中的主要工作方式。
已有文献虽然表明工作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对于团队工作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但却缺乏测量团队成员互动的量表。
本研究在了解影响团队绩效的互动因素的基础上,编制出一个测量工作团队互动过程的量表。
该测验将团队互动分为结构和人际两个维度,分别包括五个和四个题目。
测验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用作测量团队互动的工具。
关键词 工作团队,互动过程,量表,信度,效度,团队绩效分类号 B849:C931 问题的提出 工作团队是一个由不同成员组成的,为达成某个特殊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共同承担责任的群体[1]。
共同承担责任是工作团队区别于一般群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团队研究中,研究者也都是以承担某项具体职能、共同承担责任、彼此相互依赖的小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的。
因此,工作团队能以项目小组、研发小组、销售小组、质量控制小组以及管理小组等不同的形式出现。
一般认为,团队能否有效地工作取决于团队能否管理好内部成员的互动以及团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2]。
在组织为团队提供必要的支持的条件下,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管理对于提高团队绩效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还有研究表明[3],团队能否产生高业绩的重要条件在于是否具有清晰的任务结构和角色界定。
在问题解决型团队中,尤其需要每位成员能够与别人分享自己掌握的信息以及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反,如果小组中有人“免费乘车”,将会对团队的工作绩效产生负面影响[4]。
最低限度群体
社会认同的理论体系
❖ 社会认同化过程
经过了社会范畴化和与认同化交织的社会比较 过程后,如果产生的是积极区分,则会产生对 内群体的认同。所谓社会认同化过程,就是认 同建构过程,也就是行动者将其成员资格内化 为其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即主观上已经认同相 关内群体,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 (membership)有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价值 承诺(方文, 2008)。
社会认同的理论体系
❖ 社会范畴化
现实生活中,由于情境的复杂性,对某个体进 行范畴化的线索是多元的,促使你将个体归入 一类范畴而不是另一类范畴取决于哪种线索会 被率先激活(activation)或称启动(priming, Higgins et al, 1977),而影响社会知识激活的 因素包括范畴的相似度的可接近性 (accessibility)和差异性的可用性 (applicability)或称吻合优度(goodness of fit)。
社会认同理论的逻辑基础
❖ 旧群体观
以Lewin(1948)、Campbell(1958)、Rabbie和 Horwitz(1988)等人为代表的理论家认为,共同 命运体验是界定群体的关键因素;以 Sherif(1969)为代表的思想家更强调某种正式的 或内隐的由地位和角色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结构; 还有人(如Bales, 1950)认为,群体必须由面对面 的互动的人构成。
“认同”的含义溯源
❖ 汉语中的“认同”是一个复合词,其意义是由“认”和 “同”复合而成。李素华(2005)曾详细辨析该词在古代和 现代汉语中的意涵。“认”在古汉语中主要由三种涵义: 一是认识、辨明;二是认为、当作;三是承认。在现代汉 语中有:认识、分辨;没有关系的建立某种关系;同意、 承认;认吃亏等四种含义。“同”在古代汉语中的涵义有: 相同、一样;二是一同、共同;三是参与、干预。在现代 汉语“同”的涵义主要有:相同、一样;跟……相同;共 同、一起。“认同”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涵义:一是认为 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二是承认、认可。根据 “认”和“同”涵义的复合来说“, 认同”还有赞同、同 意的意思,其义与承认有相似之处。是一个人的前后统一 特性或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构成与其他人 的差别(沈晖,2005)。
组间行为的社会认同理论-北大未名BBS
附录2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泰弗尔(Henri Tajfel)特纳(John C. Turner)导言本文目的,是为了呈现一种群际冲突(inter-group conflict)理论的纲要,以及与此理论相关的一些基本资料。
然而,这种有关群际行为和群际冲突的研究路径(approach),首先必须置于和研究同样问题的其它路径有关的脉络中。
大多数有关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将注意力集中于个人偏见和歧视的模式,以及人际互动的动机序列。
这种研究路径的典范,依次见诸于权威人格论,以及挫折、攻击和转移(displacement)论的各种版本及其修订当中。
其共同点,在于强调导致偏见态度或歧视行为的个体内(intra-individual)或人际心理过程。
但是,个体或人际行为同群际冲突的脉络性的社会过程及其心理后果之间复杂的交织过程,还没有引起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
和这些研究路径不相同的,是Sherif和其同事的研究。
这个研究被Campbell 称之为“现实群体冲突理论”(realistic group conflict theory, RCT)。
它对群际行为解释的出发点,在于Sherif所称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功能关系。
其中心假设是“群体利益的现实冲突导致群际冲突”。
这个中心假设,具有欺骗性的简洁,直觉上的可信,并且已得到强有力的经验支持。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Sherif夫妇所开创的RCT,既为群际敌意提供了一种原因论(etiology)的解释,并且也提供了一种群体竞争理论。
这种竞争理论,就其特征而言,是现实主义的和工具性的,大体上由外在于群际情境的奖赏所驱动。
在争夺稀缺资源时,对立的群体利益,促进竞争;而积极的相互依存的目标(超然目标,super-ordinate goals),则会助长合作。
通过竞争,相互冲突的利益,发展成外显的社会冲突。
但群际竞争,似乎也会提高内群体的士气、凝聚力和合作。
因此,群际利益的现实冲突,不仅会创造敌对的群际关系,而且也会提高对内群体的认同化过程(identification)和积极依恋(attach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想象接 触 ( i m a g i n e d c o n t a c t ) 以与外群体成 员社会 互动 的 心理模 拟 ( m e n t a l s i t m u l a t i o n ) 过 程 为基础 ,不涉 及 面对 面 的 实际接触 。它强调对达到 目标 的心理过程进行 积极模拟 ,通 过这种积极模 拟的过程 改善对外 群体 的认 知 , 并控制 好情 绪 , 应对 紧张焦虑 , 从 而产 生积极的外群体态度。
想象接触 以与外群 体成 员社 会互 动的心理模拟过程为基 础。这种心理模拟与实 际社会互 动过 程相 似 ,可 以提供一些 丰 十 会背景 、社会角色和特殊群体 的信 息 ; 同时它也涉及 与现 实情境一样 的、相互依存 的行 为。当个 体进行想象与外群体 成员接触 时 ,与外群 体成 员成功互动 相关 的概 念得 到激活 , 包括互动过程 的舒适感 、对 未来 前景的担心 、外群体 消极 的 态度等。 二、想象接触 改善群际关系的研 究 已有研究 发现 ,在一系列群体 、一系列背景 中 ,想 象接 触都 可 以像 现实接触 一样 ,显著降低 群 际接 触所 引发 的焦 虑 ,并且现实接触和想象接触有相 同的作用机制 。
【 关键词 】 想 象接触 ;群 际态度 ;群 际焦虑 ;群 际行 为
从A l l p o  ̄( 1 9 5 4)提 出群 际接触假说 以来 , 群 际接 触一 直被认为是减 少偏 见 、改善群际关系最有效 的方法 之一。然 而 在现 实环 境 中 ,由于 对接触 机会 的要 求较 高 ,群 际接 触 ( i n t e r g r o u p c o n t a c t )的实现受 到很多接触 条件 的限制 。研究 表明 : 即使是 让被试想象与外群体 的接触 ,也 可以降低群际 偏见 。 想象接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 一 )想 象接 触 的概 念
青年与社会
社 斗 纵 横
群 际互动中的 想象接触研究
黄群 英
【 摘
赵 玉 芳
4 0 0 7 1 5)
( 西 南大学。重庆
要】对积极接 触的心理模拟 能激活与 外群体成
员成 功 互 动 相 关 的概 念 ,从 而减 少群 际 焦虑 和 对 外群 体 消 极 评 价 ,并 影 响 群 体 态度 和行 为 。
体、 不 同背景 中证实 了想象 接触效应 。但是也有 越来越多研 究证 明想象接触 在一些条件 下无效 ,甚 至起 反作用 。那么 , 具体 在什么情境 下想象接触 起何种作用 ?哪些 因素会 促进 、 阻碍 或者限制想象接触积 极效应 的实现 ?需 要在未来 的研 究
中进 一步明确。 第二 ,完善研 究方 法 , 提高研 究的生 态效度 。想象 接 触研 究中一直缺乏纵 向的 、多层次 的研 究 ,在一定程度 上削 弱了当前研究结果 的可靠性 、稳定性 。虽然 想象接触 可以改 善对外群体 的态 度 ,但 是这种效应会持续 多久 尚未可知 。想 象接触所产生 的态度 变化是否 内化 ,有 哪些 内化途径也是 也 是今后研究需要解决 的一个重要 问题 。因此 ,需要在未来 的 研究 中扩展想象 接触研究 的生态化 水平 ,将想象接触 应用充 分的 、不断变化 的复杂社会 背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 第 三 ,在更 广 阔的 背景 下应 用想 象 接触。西 方 国家 现 有想象接触 的研 究主要集 中于种族 、宗教和 国籍等群 际问题 的研究 。然 而 ,群际现象属于情境嵌 入模型 的问题 ,即不同 国家 的群 际问题 因文 化和社会 制度差异而异 。与 国际相 比 , 中 国的社会 阶级 阶层划分有其 自身的特点 。在构建 和谐社会 的背景下 ,我国也存在一些 客观 、不容忽视 的群 际问题。如 由于大众媒 体的介入和社会 民众的影响 ,社会整 体对 富二代 的公 共形象 “ 炫 富 、绯 闻、事 故 ”产 生 的一定放 大效应 等。 想象接触 ,是否能够在一定 程度上减少对 “ 富二代 ”群体的 偏见 ,打破 “ 富二代 ” 自我 实现语 言的悲剧性循 ?这 类问题 是 中华 民族的大文化背景 中的亟待解决 的群 际问题。在今后 的研究 中 ,应注意将想象接 触提供 的理论解 释与这些具体 问 题 的解 决相结合 ,以更 广泛的应用想像接触 ,在这个过程 中 深化对想象 接触 的理解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想象 接触 理论 。 参考文 献
( 二 )想 象接 触 效 应 的 理 论 基 础
人对希腊人 比想象户外场景 的人有 更强 的未来接 触意 图,个 体表现 出对外群体 的宽容 ,也促进 了群体之 间的和平 相处 。 三 、想 象 接 触 理 论 研 究展 望 在 中国文化背景 下进 一步完善想象接触 理论 ,不仅能够 拓展想象 接触理论的研究对象 和研 究领域 ,也能 为想象接触 理论 在中国的实践提供依 据。未来我们可 以在以下几个方 面 进行研究 : 第 一 , 明确 想 象 接 触 的 作 用 边 界。 虽 然 自从 T u r n e r , C r i s p , a n d L a mb e  ̄( 2 0 0 7 ) 首次 证 明想 象接触 可以降低 群际偏 见 、改 善群际态度 以来 ,后续 也有很多研究 在不同的 目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