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03

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03

第二章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一课时)第1课时水的分解1、能从微观描述水的组成,体会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2、从微观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能说出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了解分解反应。

【学习重点】通过水的电解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原子【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探究水的组成。

学生活动:完成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仪器、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和方法:结论: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是由___________对结论的微观解释: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____原子和_____原子进行了从新组合。

每____个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_____个_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

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因而属于________变化,所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探究原子的概念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是由________构成,铜是由________构成,金刚石是由_________构成,氦气是由_________构成。

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共建:分子与原子有什么关系?→→+三、系统总结:四、诊断评价:1、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图,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A 连接电池_____极,若A 试管得到10mL 气体,则B 试管得到______mL 气体。

_____极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极生成的气体可以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水的分解与合成

水的分解与合成

[ 阅读 ] 课本中的化合反应的概念,并回答与分解反应有什么不 同? [讨论]请你辨别下列反应是分解反应还是化合反应? 1、镁带的燃烧 2、酒精燃烧、3、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在一定 的条件下合成碳酸氢铵 [阅读并讨论]P40 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讨论它们的 区别 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练习]请你辨别下列各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导电性、传热性、溶解性、延展性、可塑性、弹性、可燃性、氧 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稳定性。 四:重点演练(7 分钟) 1、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 ) A、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 C、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联系与区别: 分子由原子构成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自主探究 :(10 分钟) [氢气的燃烧实验] 从电解水的实验我们看到,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那氢气燃烧 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那么水又是怎样 合成的呢? [提出问题] 氢气燃烧的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生成物可能是水。 [实验]将氢气点燃,并用一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 [描述现象] 发出淡蓝色火焰,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放热。 [分析结论]氢气燃烧生成物是水 [问题反思]为什么要使用纯净的氢气? [学生练习]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 氢气+氧气 ——→ 水 [讲述]氢气作为新型燃料(21 世纪理想燃料)的优点有哪些,教 会学生辨证地看问题。 1、资源丰富(来源广)。2、热值高。3、生成物是水、无 污染。 [讨论]怎样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去解释水的合成?
塞,观察。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1、电解水是 变化。正极产生 生 。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 和 体积比为 。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 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 和 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 成新的微粒。 [归纳]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水分子的变化-优秀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水分子的变化-优秀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版本】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本节课主要学习教材至的内容。

【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

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认知水平有限,但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对于化学学科还处于兴奋好奇的状态。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如何在水分子的运动原理基础上分析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实质,从而揭示化学变化的实质。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氢气和氧气,为今后学习二者的性质做出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的分解和合成的微观解释,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并能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物质,形成物质世界的微粒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水分解的微观解释。

3、了解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

难点:知道水分解的微观解释【教学方法】教法:讲解、启发、讨论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和小组协作三者结合【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播放一段杭州G20峰会文艺晚会视频,接着学生阅读有关“水的形成”材料,并让学生猜想水可能由哪些元素组成,从而引出新课。

(PPT展示相关内容)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从视觉上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再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去感知水可能是怎样组成的,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水的分解看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发学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若在水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是否会发生变化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接着师生合作进行实验探究。

(PPT展示相关内容)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探究2-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两玻璃管内产生了气体,气体可能是什么呢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忆:“负氢正氧,氢二氧一”,完成[小试牛刀]②得出文字表达式③引导学生得到实验结论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本节课的新知识。

《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

《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

《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 《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的全部内容。

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解、氢气燃烧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进一步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3、能正确的分析出常见物质的构成粒子,是分子还是原子.4、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5、进一步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具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二、重点: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现象、结论及反应类型的区别。

难点:区别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

三、学法指导:比较与对比法。

当我们要寻找两件事物相同和不同之处时,就需要比较和对比。

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似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

本节课中“水的分解与合成"、“分子与原子”、“化学反应与分解反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等知识就采用了比较和对比的方法.四、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

2、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保持不变的微粒是和,生成的新微粒是和。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则不可以再分。

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4、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和等,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是由构成;铜、金刚石、氦气等是由构成.5、由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水的分解与合成3

水的分解与合成3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解释: 当给水通电时,水分子分成了氢原 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 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 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 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
分解
原子
重新组合
新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__________,原子_________, 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 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 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 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 子不可再分。 子不可再分。
复习提问 1.水的三态变化是_______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是_______ 1.水的三态变化是_______变化 物理”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 2.在此变化中水分子发生了那 2.在此变化中水分子发生了那 些变化? 些变化? 3.在水中插入电极 通直流电, 在水中插入电极, 3.在水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 水分子会如何变化? 水分子会如何变化?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 A.分子重新组合 A.分子重新组合 B.分子分解为原子, B.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分子分解为原子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5.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5.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A.水冷凝为冰 A.水冷凝为冰 B.糖溶解到水中,水变甜 B.糖溶解到水中, 糖溶解到水中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体温计指示出体温的高低 D.体温计指示出体温的高低 )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课题2 水的组成(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_1

课题2 水的组成(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_1

课题2 水的组成第1课时【基础达标】1.(2024·自贡)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M、N气体体积比为1:2B.点燃N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C.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答案】D【解析】A、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左管与负极相连。

产生的是氢气,右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故M、N气体体积比为:2:1,不符合题意;B、由A的分析可知,N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无法被点燃,不符合题意;C、水由水分子构成,水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4·宣城模拟)2022年3月23日,王亚平在“太空课堂”用水和两块木板搭建了一座液桥(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水分子不再运动B.太空中,水分子体积变大C.太空中,水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D.太空中,水分子存在间隙【答案】D【解析】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因此太空中的水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说法错误;B、在太空中,水分子组成不变,故体积不变,说法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D、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隙,说法正确;故选D。

3.(2024·顺义一模)用下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两支试管内应装满水B.2中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水中含有氧气C.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D.实验目的是探究水的组成【答案】B【解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A、实验前两支试管内应装满水,选项说法正确;B、2中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而不是含有氧气,选项说法错误;C、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选项说法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因此实验目的是探究水的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练习 含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水的分解01知识管理1.水的分解实验现象: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气体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_______的木条________,该气体是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________,该气体是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记:“负氢正氧,氢二氧一”。

点拨: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和在电解过程中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消耗了氧气,所有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

2.分解反应定义:由________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

注意: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02基础题1.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B.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D.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本溪改编)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若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 L气体,那么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为()A.a L B.0.5a LC.2a L D.无法确定3.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水通电分解时,发生改变的是()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点燃四氧化三铁A.铁+氧气――→点燃水B.氢气+氧气――→高温氧化钙+二氧化碳C.碳酸钙――→点燃水+二氧化碳D.石蜡+氧气――→5.电解水时,小明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数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6.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接通直流电源后,D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A电极为电源的________。

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

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

参评教案
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水的分解与合成
濮阳市第五中学程瑞隔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
濮阳市第五中学程瑞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水的组成并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电解水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及综合分析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电解水和验证气体的微型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不是盲目服从于课本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教学难点:理解水分子电解的微观过程以及气体的验证方法。

三、对本课题分析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事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

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四、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设疑提问法、实验验证法,多媒体直观形象展示法
五、教具准备:注射器、小玻璃药瓶、输液管、稀硫酸、双氧水、锌粒、二氧化锰粉末、火柴、小木条、酒精灯、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水的分解与合成
一、电解水实验二、实验结论
1.宏观现象; 1. 宏观:
2.微观过程: 2. 微观: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水的分解与合成

水的分解与合成

氢气的燃烧试验 : 操作: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操作: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 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而冷的烧杯, 干燥而冷的烧杯 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而冷的烧杯,并用 手触摸烧杯。 手触摸烧杯。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淡蓝色的火焰 烧杯内壁有水雾, 的火焰, 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用手 触摸烧杯,烧杯发烫。 触摸烧杯,烧杯发烫。 结论: 结论: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 并放出热量。 水,并放出热量。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 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 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等。 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等。 注意: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化学性质相同 注意: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 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 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 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 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 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 吸水性等。 性、吸水性等。
在物理变化中, 2(1).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间隔、运 在物理变化中 分子的间隔、 动速率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动速率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2). ×.化学变化的过程是构成反应物分 化学变化的过程是构成反应物分 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3). √
4.知识提升: 知识提升: 知识提升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而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 是不可分的,原子只能重新结合。 是不可分的,原子只能重新结合。 (2)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分子中的 )化学变化的实质: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一)水的分解导学案主备:林震 审核:黄新钟 课型:新授 授课人: 时间:一、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进一步了解水的组成,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重点)2、掌握分解反应的定义及特点。

(重点)3、认识原子与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掌握二者的本质区别。

(难点) 二、前置自学(1)预习课本39页,完成下列内容:1、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通 电(填直流或交流),并且在水中事先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

2、水电解实验的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 。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填大或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填大或小)。

(3)体积比大约是 。

(2)预习课本40页,完成下列内容:3、检验气体:水在通电条件下产生两种物质,正极上是 ,体积较 ,能 负极上是 ,体积较 ,能 。

4、水电解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

由 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5、在水电解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 (改变或不变),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进行了 ,即破坏 ,形成 。

++ +(3)预习课本41页,完成下列内容:6、大多数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 、 、 等,而金属和 稀有气体是由 构成的,如金是由 构成,氦气是由 构成。

三、交流展示: 四、合作探究: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2、画出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以两个水分子为例)3、分子、原子的比较。

五、达标拓展:1)AB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解水的反应是分解反应B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水通电后,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所得到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D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所得到的气体体积比1:23、能从电解水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③水通电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 ④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A 、①③B 、①②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A 、分子的质量大,而原子的质量小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水的分解 (1)

水的分解 (1)

1、通过电解水,得到的错误信息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B)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3、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 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 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 反应方程式为: 高氯酸铵→氮气+氯气+水+氧气 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一、水的分解 结论: 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②水是
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 原子不能再分。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
二、原子
原子很小 原子间有间隔 性质: 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二、水的分解
(一)电解水的实验
直流电源
返回
实验探究: 1.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 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 液面有什么变化? 两极都产生气泡,连接正负极玻璃管的液面都下降, 中间的玻璃管的液面上升。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 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1:2。
2.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处,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气体
气体能燃 烧产生淡 蓝色火焰
该气体是 氢气
结论:1、电解水是 化学 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氢气和氧气, 二者的体积比为 2︰1 。 3、实验说明①水通电分解生成 氢气 和氧气 ② 水是由 氢元素和 氧元素 组成的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 质的分子 没有 (填“有”或“没有”)发生 变化,只是分子的 距离 和 排列方式 改变 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 的分裂成原子, 原子 重新组合成新的 分子

第二节第一课时水的分解与合成之水的分解

第二节第一课时水的分解与合成之水的分解
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
水—生命之源
一、水的分解
1. 水的电解实验
仪器、装置
实 验 演 示 ( 动 画 )
实 验 演 示 ( 动 画 )
返回
实验分析
一、水的分解
正极管内的气体 1体积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负极管内的气体 2体积 能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通电
氧气

氢气
含 H、 O 两种元素
O2
H2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OH HO NhomakorabeaH
水分子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重播
O
H H H
O
H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
水 H 2O
通电
氧气

氢气
O2
H2
氢气 和______ 水通电生成______ 氧气
宏观
氢气氧气的体积比是2:1
水是由_________ 和_________ 氢元素 氧元素 组成的。
水分子有H、O原子构成
水分子分解
1、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 学反应。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 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 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 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而原子不能再分。
3、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 子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式是H2O
微观
H、O原子的个数比为 2:1
1.你对水的组成有什么认识?
2.水的煮沸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 么不同?
3.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而且可 以循环使用。你是怎样看的?
你还想继续学习吗?
结束

水的分解与合成

水的分解与合成
点燃
பைடு நூலகம்氧化镁
2、分解反应:

通电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 + O2
(1)定义:
H2O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 反应 (2)判断:(一变多)AB A+B
(3)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
一、水的分解
问题: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是怎样变化 的?
分裂
氢原子
+
氧原子
分裂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 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4.能从电解水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C ) ①水电解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 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 可再分 ⑤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量不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5.试从微观角度描述下列实验的变化过程。
微观过程:
点燃
水 H2O
点燃
3、氢能源的优点: (1)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2)产物是水没有污染 4、注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 氢气不纯,点燃发生爆炸(验纯)
五、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2、构成物质的粒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铜原子保持铜的化学性质
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 直流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
一、水的分解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的实验
正极 有气泡产生 现 象 1体积 负极 有气泡产生 2体积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的实验
正极 有气泡产生 1 体积 该气体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氧气 负极 有气泡产生 2 体积 该气体能燃烧,产生 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氢气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 鲁教版
②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相关知识
⑴分子的基本性质。
⑵水的三态变化实质上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⑶水的净化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沉淀、蒸馏等。其中蒸馏能得到纯净的水。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本节通过熟悉的水做知识的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重 点
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难 点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变化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性质是一个静止的属性。变化由性质决定,性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
变化的叙述模式为:某物质怎么样了
性质一般的描述:
某物质易、可、能(或不易、不可、不能)+变化
如:蜡烛在燃烧是化学变化,而蜡烛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则是物理性质。
知 识 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水的分解
现象
反应式
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
(第一课时)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两倍),能被点燃,是氢气。
结论:
水 氢气+氧气
H2O H2+O2

九年级化学全册 2.2《水的分解与合成》知识梳理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2.2《水的分解与合成》知识梳理 鲁教版

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知识梳理1.水的分解(1)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产生____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较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较大,二者的体积比是________。

(2)气体的检验:体积较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种气体是________。

体积较大的气体接近火焰时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这种气体是________。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状况下,水是________、________的液体,密度是________,在101 kPa 下,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沸点是________。

答案:(1)气泡 2∶1 (2)氧气 氢气 (3)水−−→−通电氢气+氧气 (4)无色 无味 1.0 g ·cm -3 0 ℃ 100 ℃2.分解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3.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________,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 ________;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________。

答案:不可再分 氧气 铜4.水的合成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1)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氢气具有________。

(2)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淡蓝色 水珠 可燃性 来源广泛 燃烧热值高 无污染5.化合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6.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________。

(完整版)水的分解与合成

(完整版)水的分解与合成

加热
加热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长话短说 :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水分子分解图
讨论分析动画和图片 获得的信息
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 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 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 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所以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物质不同分子不同。 分子变化,物质也发上了变化。
似曾相识燕归来
你是否对这滴水很熟悉呢?可否谈 谈看到这滴水你想到了什么?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
水的分解与合成
水的三态变化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在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变化的是 什么?属于什么变化?三态的变化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探究天地
探究课题: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二、氢气的燃烧
现象: 1.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
2.(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 杯内壁出现水雾
文字表达式:
点燃
氢气 +氧气 → 水
(H2 O2 H2O )
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分解反应: 一变多 AB → A +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导:0010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第1课时)
主备人:王家梅使用时间:2011年月日
【学习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
2、认识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3、初步学会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
4、激情投入,全力以赴享受学习过程
【重难点】
水的电解实验及其微观解释
【学习指导】
结合生活实践及规律,认真观察分析视频和图片,掌握“水的分解”
【知识链接】
1、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属于变化,变化过程中不
变的是和,改变的是和。

2、水由构成,每个水分子由和构成。

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学习过程】:
(一)自学课本P39第一自然段
(谈一谈)你的收获
(二)活动天地:[水的电解]:
1.电解水实验中,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水在通电作用下分解。

由于
纯水的导电能力弱,通常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或,目的是为了。

2.观察现象:
①通电后,电极上产生。

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填“大”或“小”,下同),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较。

③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

3、检验气体:
(查阅资料: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①体积较小的气体用检验,现象是,这种气体是
②体积较大的气体用检验,现象是,这种气体是
+
5.分解反应:由种反应物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

(1)、特点:“一变多”
(2)、判断依据:化学变化、一变多
<牛刀小试>:
(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水+二氧化碳
B.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一氧化碳+氧气−
−→
−点燃二氧化碳
B.铜+氧气−
−→
−加热氧化铜
C.碱式碳酸铜−
−→
−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食盐水−
−→
−高温食盐+水
6.微观解释
水由水分子构成,当水分解时,水分子先分解为和,然后每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构成了氢气和氧气。

7、【观察思考】观察下图,分别从宏观、微观谈谈你获取的信息
宏观:(1)
(2)
点燃
加热
点燃
初三化导:
0010
微观:(1)
(2)
(3)
(4)
(5)
【总结】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知识归纳】
通过水的分解实验获得的结论:
1、水在通直流电作用下分解,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即正氧负氢
2、产生氢气的体积为氧气体积的倍。

即V氢气:V氧气= ,
即氢2氧1
3、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氢气能,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4、电解水是变化,是将能转化为能。

5、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知识整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当堂检测]
1.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
B.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D.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③水通电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
④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3.实验装置如下图,根据图回答
(1)a接极,b接极,
c是气,d是气.
(2)检验c时可用,现象是:
检验d时可用,现象是:
(3)若其中的一只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10ml,则另一只试管产出的气体体积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