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探讨
盲插支气管堵塞器在单肺通气临床应用论文
盲插支气管堵塞器在单肺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普通胸外科手术麻醉通常用单肺通气技术,目的是为了防止术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进入健侧肺,确保气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和病灶扩散,避免术侧肺膨胀,有利于手术进行。
我们采用盲插支气管堵塞器的方法用于单肺通气,有效地解决了单肺通气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ⅱ~ⅲ级,术前无心、脑、肾功能障碍,肺功能检查为正常或轻、中度通气功能障碍,术中需行单肺通气普胸手术患者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17~72岁,体重在45~72kg,其中,左单肺通气16例,右单肺通气26例。
手术种类为肺叶切除术16例,食道癌根治术6例(其中食管上段癌2例、食管中下段癌4例),肺大疱切除术20例。
1.2 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常规肌注长托宁0.01mg/kg,咪达唑仑0.04mg/k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常规直接动脉压(i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度(spo2)监测。
静注芬太尼3~5ug/kg,丙泊酚1.5~2.0mg/kg或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全麻诱导,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单肺或双肺通气。
调节呼吸参数:潮气量(vt)8~10ml/kg、呼吸频率(rr)12~16次/分、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etco2)30~40mmhg。
术中泵注丙泊酚8~10mg·kg-1·h-1维库溴铵1~2ug·kg-1·min-1,间断静脉推注芬太尼和吸入1%~2%异氟醚维持麻醉。
1.3 插管通气方法麻醉诱导后,喉镜直视下插入普通单腔气管导管(内径7.0~8.0mm),当导管气囊通过声门后,向术侧旋转90度进入气道,盲探法使单腔气管导管插入术侧支气管内,导管气囊充气后听诊双肺呼吸音,证实单腔气管导管在已插入术侧支气管,用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支气管堵塞器的管径外壁,沿单腔气管导管置入支气管封堵器一定的深度,使封堵塞气囊超过单腔气管导管尖端位置或有阻力感为止,以门齿为标记记录堵塞器放入深度。
支气管堵塞器在胸科手术中的运用
支气管堵塞器在胸科手术中的运用目的对支气管堵塞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份收治的70例实施胸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35例。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双腔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实验组患者在临床上则采用支气管堵塞器进行单肺通气。
对两组患者的PaO2、PaCO2、PAW以及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PaO2、PaCO2以及PAW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支气管堵塞器对胸科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操作较为便捷,损伤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值得推广和普及。
标签:支气管堵塞器;胸科手术;运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单肺通气技术在临床上开始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主要具有两个优点,①是能够为整个手术提供较好的视野情况,有利于医师的手术操作;②是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对肺部进行隔离,防止两侧肺部出现交叉感染。
双腔气管导管以及支气管堵塞器都可以实现单肺通气技术,其中应用较多的主要为双腔气管导管,然而由于其管腔较小且周徑较大,因此在插管上难度较大,加上气道阻力的影响,对患者的支气管、咽喉以及声带都存在损伤的情况,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了严重影响。
支气管堵塞器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在胸科手术中应用效果具有优越性。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70例实施胸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支气管堵塞器进行单肺通气,效果显著。
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实施胸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33例。
年龄范围为44~70岁,平均年龄为58岁。
封堵器在胸科手术的研究进展
封堵器在胸科手术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和手术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胸科手术的相关操作趋于微创,这使得支气管镜等诊断性操作在临床中也获得广泛的开展。
尤其是单肺通气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使得手术视野更加理想,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但是传统单肺通气主要采用双腔气管导管,存在一定的手术难度,对术者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限制。
支气管封堵器具有对患者呼吸道损伤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能提供良好的肺萎陷、术中移位易调整等优点,在胸科手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研究在综合相关文献内容的基础上,对封堵器在胸科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封堵器;胸科手术;研究进展胸外科手术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常规胸科手术如食管癌、肺癌、贲门癌以及纵隔肿物等手术;左右两侧胸腔手术的患者;存在困难气道且术中需要单肺通气;此外冠心病手术、骨科椎体手术以及椎体肿瘤侵及胸壁[1]。
上述胸科手术中,封堵器作为重要辅助工具,其重要性和广泛性得到了显著的关注和重视。
为提高临床胸科手术封堵器应用效果以及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本文对封堵器在胸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1.封堵器的发展和种类1.1封堵器的发展支气管封堵器最早出现于1936年,Magill在开展胸科手术中应用末段带气囊的长管对支气管进行封堵,随后该装置得到不断的改进,并与单腔气管导管进行配套应用[3]。
临床利用封堵器扩大了单肺通气的适应症,而且还具有以下的优势:避免感染、避免大量出血的患侧肺污染健侧、进行支气管灌洗、针对大量漏气或单侧肺严重病变需要控制通气分布以及改善外科术野[4]。
1.2封堵器的种类目前临床支气管封堵器的常见种类包括了①美国Cookcriticalcare生产的ArndtBlocker:特点是封堵器和纤维支气管镜被突出于封堵器顶端的导丝环所连接,因此操作中能够轻松借助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引导以确保封堵器能够到达支气管树的理想位置[5]。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 Use of the Coopdech Bronchial Blocker as a tracheal tube introducer in a patient
BB-小儿
• Anaesthetic management for a left pneumonectomy in a child with bronchopleural fistula. 2000 Pediatric Anesthesia
perfringens pneumonia. 2005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Case report of using a connector (phycon TCB bronchial blocker) for
pediatric one-lung anesthesia. 2007 Masui • Single lung ventilation in a young child for repair of coarctation of
• BB 始于1936,Magill 在胸科手术中使用末端带气囊的长管封堵支气管,后 改进与单腔气管导管配合使用。(带套囊尿管)
• 现 BB 不断有新品面世。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BB 类型
பைடு நூலகம்
Arndt BB
Cohen BB
TCB Univent BB Fuji BB
E Z BB
Coopdech BB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篇数 ~ 2018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Bronchial Blocker (BB)—— PubMed
Clinical Trial
➢28 ➢1996 – 2018 ➢1/y
支气管阻塞器的临床应用
阻塞器出现术前定位错误、术中移位的机 率并不低于双腔管!
患侧大量出血、分泌物很多(湿肺),需 要积极吸引时,阻塞器的通道口径太小, 不适用此类情况!
使用阻塞器时,肺萎陷很慢,往往需要吸 引器帮助排气,注意每次数秒、间断、低 压吸引,否则可致负压性肺水肿(negative pressure pulmonary edema)!
CONCLUSIONS: Clinicians should be aware of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inor airway injuries that may impair patient satisfaction when using a double-lumen tube instead of an endobronchial blocker for one-lung ventilation.
Airway injuries after one-lung ventila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double-lumen tube and endobronchial blocker: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controlled trial.
第一例患者因气管受压,变形、移位,双腔支气 管导管即使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下也难以到位, 而且有造成气道严重损伤的可能。
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支气管阻塞器至左主支气管, 置入过程对气管内粘膜不造成任何损伤,纤维支 气管镜直视下定位准确,且有效隔断左侧湿肺。
当病变左肺切除后,退出阻塞器行普通气管导管 通气。
Arndt支气管阻塞器型号
C-AEBS-5.0-50-SPH(SPHERICAL) C-AEBS-7.0-65-SPH C-AEBS-9.0-78-SPH C-AEBS-7.0-78(ELLIPTICAL)
封堵器应用
总 结
1、观念转变,像喉罩使用早期困扰 2、优点:困难气道,插管简便,定位容易,封 堵效果确切;微创 3、缺点:肺手术吸痰、血困难 4、充分技术准备、平时培训、交流
谢
谢!
使用流程
1、插管前充分润滑导管 封堵器 纤支镜 2、常规麻醉诱导 3、正常插入普通的气管导管≥7.0# 4、先将封堵器的高容低压球囊完全抽憋 5、向指定方向,左、右插入封堵器 6、纤支镜插口插入光导纤维镜。初学者最好配 合纤支镜一起使用,熟练后再盲插,来定位封堵 器高容低压球囊
技 巧
支气管封堵器在开胸手术 中的应用
封堵器适应症:
1、既往口腔或咽喉、颈部有手术史或放疗史需 行开胸手术的患者,气道充满挑战性---困难气 道:避免更换导管往返ICU;术中临时肺隔离 2、非开胸侧肺既往有手术史,单叶切除,无法 耐受单肺通气:单叶封堵。 3、声门或气道有狭窄的患者;病态肥胖:清醒 单腔封堵 4、心脏手术、脊柱手术、食管手术
1、插封堵器前充分吸引,减少分泌物 2、封堵器与纤支镜、单腔管内侧均需充分润滑 3、换体位需要重新确认封堵气囊的位置 4、单腔导管前端与隆突保持一定距离2-3cm, 方便封堵器旋转置入 5、单腔导管右边侧孔妨碍封堵器进入右主支气 管,可旋转单腔导管180度 6、术侧肺萎陷慢,有时需要人工辅助
金支气管封堵器的研制及其实验研究
的封堵器,每只犬封堵3—4支支气管;(3)在x线透视下用OLYMBUS P30纤支镜引导,先行进入靶支 气管;(4)沿纤支镜工作通道将导丝导人支气管,固定导丝,体表放置金属块定位,缓慢撤出OLYMBUS P30纤支镜;(5)OLYMPuS C30纤支镜沿导丝进入靶支气管,用于双重定位,将Cook 8F套管套入导丝, 沿导丝滑人支气管;(6)撤出导丝,将推送器套入鞘管,将支气管封堵器旋入推送器的螺栓,回抽推送器, 将封堵器完全拉入鞘管内;(7)将鞘管连同推送器及封堵器套入套管,缓慢推动推送器将封堵器推入支 气管内;(8)待封堵器完全膨胀并确实固定于支气管壁后旋转推送器操作杆,释放封堵器;(9)用OLYM.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
书面交流
8mm,金属丝直径为0.15 mm,网孔间距离为1 mm。取一定量316 L不锈钢热轧后分别拉成直径0.23
mm、0.4 mm、O.83
mm金属丝,3股0.23 mm金属丝经缠绕制成推动导丝内芯,0.4 mm金属丝作外环,
二者经缠绕制成推送导丝主体,0.83 mm金属丝车制成螺距0.25 mm螺丝,与导丝主体焊接成导丝,与 操纵杆装配成推送导丝,操纵杆一侧设有固定螺丝,一端留有固定孔,固定推送导丝。 动物实验:16只健康四系杂交犬,雌雄不限,体重10一15 kg,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朝鲜 鼓状;B组:圆柱状;C组:垭铃状;D组:蘑菇状。每组4只,实验分4次完成。采用速眠新0.2 ml/kg,肌 肉注射(全身麻醉),2%利多卡因气道局部麻醉。(1)全身麻醉下行气管切开并放置气管套管;(2)选择 靶支气管及相匹配的封堵器,封堵肺组织(<肺总容积的30%),选用直径大于靶支气管直径2—4
书面交流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
支气管堵塞器在胸科手术中的运用
支气管堵塞器在胸科手术中的运用作者:谭波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堵塞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份收治的70例实施胸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35例。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双腔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实验组患者在临床上则采用支气管堵塞器进行单肺通气。
对两组患者的PaO2、PaCO2、PAW以及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PaO2、PaCO2以及PAW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支气管堵塞器;胸科手术;运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单肺通气技术在临床上开始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主要具有两个优点,①是能够为整个手术提供较好的视野情况,有利于医师的手术操作;②是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对肺部进行隔离,防止两侧肺部出现交叉感染。
双腔气管导管以及支气管堵塞器都可以实现单肺通气技术,其中应用较多的主要为双腔气管导管,然而由于其管腔较小且周径较大,因此在插管上难度较大,加上气道阻力的影响,对患者的支气管、咽喉以及声带都存在损伤的情况,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了严重影响。
支气管堵塞器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在胸科手术中应用效果具有优越性。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70例实施胸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支气管堵塞器进行单肺通气,效果显著。
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实施胸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33例。
年龄范围为44~70岁,平均年龄为58岁。
其中包括35例食道癌患者,15例纵膈肿瘤患者,9例肺大泡患者,11例肺癌患者。
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不存在心脑疾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
《2024年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预测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左肺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范文
《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预测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左肺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来预测支气管封堵器在左肺单肺通气时的应用效果。
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右主支气管长度与封堵器选择及左肺通气效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单肺通气技术在临床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支气管封堵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在实现单肺通气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封堵器的选择与患者个体差异,尤其是右主支气管长度之间的关联性尚不明确。
因此,本研究通过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来预测封堵器的使用,以优化左肺单肺通气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进行单肺通气手术的患者,确保其符合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测量方法:利用影像学手段(如X线或CT)对患者的右主支气管长度进行精确测量。
3. 封堵器选择:根据测量的右主支气管长度,结合临床经验,选择合适的支气管封堵器。
4. 临床观察:记录手术过程中左肺通气的效果、封堵器的稳定性及术后恢复情况。
三、结果分析1. 数据收集:收集患者的右主支气管长度、封堵器型号、左肺通气效果等数据。
2.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右主支气管长度与封堵器选择及左肺通气效果之间的关系。
3. 结果显示:右主支气管长度与封堵器的选择存在一定关联性,较长的右主支气管可能需要更大尺寸的封堵器以实现有效的左肺通气。
此外,合适的封堵器选择能够显著提高左肺通气的效果和稳定性。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通过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可以预测并选择合适的支气管封堵器,从而提高左肺通气的效果和稳定性。
这一发现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封堵器,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
此外,本研究还强调了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来预测支气管封堵器在左肺单肺通气时的应用效果。
《2024年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预测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左肺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范文
《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预测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左肺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支气管封堵器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在左肺单肺通气(OLV)手术中,精确的支气管管理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个体差异,准确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并预测其与支气管封堵器的适配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与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左肺单肺通气之间的临床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需要进行左肺单肺通气手术的患者,排除具有严重心肺疾病或呼吸道解剖异常的患者。
2. 测量方法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对患者的右主支气管进行三维重建,并通过专业软件测量其长度。
3. 支气管封堵器选用临床上常用的支气管封堵器,其尺寸根据测量得到的右主支气管长度进行选择。
4. 研究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CT扫描,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并记录相关信息。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选定的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左肺单肺通气,观察手术效果及患者耐受情况。
三、结果1. 右主支气管长度测量结果通过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成功测量了入选患者的右主支气管长度。
结果显示,不同患者的右主支气管长度存在一定差异。
2. 支气管封堵器应用效果根据测量得到的右主支气管长度选择的支气管封堵器,在左肺单肺通气手术中表现出良好的适配性和通气效果。
患者耐受情况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3. 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左肺单肺通气手术的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术后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通过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可以更好地选择适配的支气管封堵器,从而提高左肺单肺通气手术的效果和患者安全。
同时,本文还发现,不同患者的右主支气管长度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的测量和选择。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首先,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研究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其次,本研究仅关注了右主支气管长度与支气管封堵器适配性的关系,未考虑其他呼吸道解剖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经支气管镜腔内封堵治疗气管支气管瘘的临床应用
经支气管镜腔内封堵治疗气管支气管矮的临床应用【摘要】气管支气管段是一种具有复杂临床表现、临床处理困难的严重疾病,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但存在较大的风险与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介入呼吸病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经支气管镜腔内封堵技术成为一种创伤与风险较低的治疗手段,并且在相当一部分气管支气管樱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文将对经气管支气管镜腔内封堵治疗支气管疼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气管支气管痿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病,往往引起患者反复感染、长期营养消耗,不但造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和临床预后变差,而且极大地加重了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
气管支气管疹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常见原因包括肿瘤、手术并发症、外伤、感染等。
尽管气管支气管痿的病因较为复杂,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手术相关与非手术相关两大类,后者又以恶性肿瘤侵蚀最为常见。
针对气管支气管樱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支持治疗。
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封闭樱口并修复受损的组织。
然而,气管支气管痿患者往往一般状态差,合并局部感染,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治疗。
即使接受手术治疗,风险高且术后复发率高,因此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介入呼吸病学技术的发展,经支气管镜腔内封堵治疗支气管樱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本综述将对经支气管镜腔内封堵治疗支气管矮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气管支气管矮的临床分类在临床上我们可以根据疹的发生部位以及与邻近腔隙或器官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分类。
按照痿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①中央型气管支气管瘦(痿口位于气管及段以上的支气管);②外周型气管支气管痿(痿口位于段以下的外周支气管)。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其与邻近腔隙或器官之间的关系分为:①支气管胸膜樱;②气管/支气管消化道痿(气管/支气管食管痿和气管/支气管胃疼);③气管/支气管纵隔痿;④其他少见部位的痿(如支气管胆道樱、支气管肾疼等)。
《2024年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预测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左肺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范文
《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预测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左肺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于某些复杂的手术和诊疗过程,如肺部手术、肺癌的局部治疗等,采用左肺单肺通气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然而,如何准确预测并选择合适的支气管封堵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
本文通过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探索其对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左肺单肺通气预测的指导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分析其与支气管封堵器选择的关系,以预测支气管封堵器在左肺单肺通气中的适用性。
同时,通过临床实践验证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指导依据。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接受左肺单肺通气手术的病患为研究对象。
2. 数据采集: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测量,包括右主支气管长度等关键数据。
3. 预测模型建立:根据测量数据,建立右主支气管长度与支气管封堵器选择的预测模型。
4. 临床实践:在手术过程中,根据预测模型选择合适的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左肺单肺通气。
5. 数据分析:对临床实践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量和分析,我们成功建立了右主支气管长度与支气管封堵器选择的预测模型。
该模型预测准确率高,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左肺单肺通气。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我们发现采用预测模型进行选择封堵器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通气效果显著提高,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五、讨论本研究通过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来预测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左肺单肺通气的适用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认为这一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首先,通过对右主支气管长度的测量和预测模型的建立,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选择适合患者的支气管封堵器,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其次,通过本研究的实践验证,我们发现在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后,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这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4年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预测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左肺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范文
《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预测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左肺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来预测支气管封堵器在左肺单肺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通过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测量方法、封堵操作及术后效果进行详细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
一、引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左肺单肺通气是许多胸科手术中常用的通气方式,而支气管封堵器的选择和定位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因此,对右主支气管长度的测量及与封堵器应用的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方法1. 术前准备:选择适合进行左肺单肺通气手术的患者,并排除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干扰因素。
2. 测量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对患者的右主支气管长度进行精确测量。
3. 封堵操作: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支气管封堵器,并记录操作过程。
4. 术后效果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患者恢复情况,评估封堵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三、研究结果1. 右主支气管长度与封堵器选择的关系:研究发现,右主支气管长度与封堵器的选择密切相关。
较长的右主支气管需要更大的封堵器以实现有效的封堵效果。
2. 封堵效果与术后恢复: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影像学检查和恢复情况观察,发现合适的封堵器能有效减少通气侧与非通气侧之间的压力差,有利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 影响因素分析:除右主支气管长度外,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也可能对封堵器的选择和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通过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可以预测并指导支气管封堵器的选择,从而提高左肺单肺通气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术前评估: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右主支气管长度的测量和其他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的评估。
2. 操作技巧:医生需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技巧,以确保封堵器的准确放置和有效封堵。
3. 术后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支气管封堵器用于抢救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大咯血1例
left 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 in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a randonmized-controlled trial examining time and quality of lung deflation.Can J Anaesth,2016,63(7):818-827.
冠状动脉重度瘤样扩张反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1 例
李小蓉 1 达娃次仁 * 2 古桑拉姆 2 格桑嘎瓦 2 央金 2 格桑罗布 2 1 西藏大学医学院 2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西藏自治区心脏病中心 西藏拉萨 850000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 局部或弥漫性扩张。通常将冠状动脉
[7] 邹功胜,杨军,冯增光.单肺通气中应用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 支气管导管的比较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6):557—559.
[8] 高孟秋 . 咯血的病因和治疗进展 [J]. 中国医刊,2001,36(2): 17-20.
[9] 孙立红,孙红娟,王兵,等 . 垂体后叶素合并鱼精蛋白治疗大 咯血疗效观察 [J].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7.
患者入室,多功能监测,BP 125/79mmHg,HR 78 次 /min,RR 18 次 /min,SpO2 99%,准备好喉罩、气 管导管、喉镜、封堵器等急救用品,09:00 开始麻醉诱 导:丙泊酚 110mg、瑞芬太尼 55ug,90s 后置入 4 号 喉罩,接麻醉机控制呼吸,VT 500ml,RR12 次 /min, 喉罩密闭良好无漏气。09:10 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右 肺上叶陈旧性血性分泌物,操作者将陈旧性血性分泌 物吸引后于右肺上叶尖段取标本,术中操作顺利,患 者生命体征平稳。09:25 患者清醒后拔除喉罩,患者 出现剧烈咳嗽,1 分钟后患者咳出大量鲜红色血液, 立即将患者头偏向右侧,吸痰管置入口腔进行吸引, 同时令巡回护士给予垂体后叶素 6U 静脉推注,垂体 后叶素 12U 静脉输注并加快补液速度。患者逐渐出现 血压下降、意识消失、呼吸停止,血氧饱和度由 98% 下降至 75%,麻醉医师随即进行 ID 8.0 号气管导管插 管,用优亿 5.2 型号的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导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可见大量鲜红血液不断涌出,迅速吸 引后,将 9Fr 一次性支气管封堵器送入气管导管,并 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进入右主支气管开口,定位准确后 气囊注入 5ml 气体进行封堵,支气管镜吸引左侧支气 管及气管壁血性分泌物,连接麻醉机给予 100% O2 吸 入,患者 SpO2 逐渐上升至 98%,生命体征平稳,观察 吸引瓶中血液约 500ml。将患者转至 ICU,给予静脉止 血治疗及充分镇静下有创呼吸机治疗,24 小时后支气 管镜直视下松开封堵器球囊,镜下未见右肺上叶开口 活动性出血,继续观察 3 小时支气管镜下右肺上叶开 口仍未见活动性出血,拔除支气管封堵器及气管导管。 48h 后随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患者一周后出院。 2 讨论
封堵器单肺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封堵器单肺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目的分析封堵器单肺通气法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收集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并择期进行肺大疱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
观察组采用封堵器单肺通气,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
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次性插管成功,观察组的插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
结论封堵支气管导管以及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腔镜下的肺大疱切除术均较为安全有效,而采用封堵器单肺通气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并减轻术后咽喉疼痛及声带损伤等,适用范围更广,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封堵器;双腔支气管;单肺通气;咽喉疼痛在胸外科手术中,为了防止患侧分泌的血性溢出物或者其他的分泌物进入到健侧肺,确保气道通气的通畅性,同时避免交叉感染等,手术麻醉中通常会采用单肺通气技术[1]。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插入单(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通气,以及采用封堵器将一侧的主支气管封堵等来实现。
笔者收集了肺大疱切除术患者40例,分别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和采用封堵器将一侧的主支气管导管封堵的两种单肺通气方式,观察比较两种方式的插管时间、手术中术野的暴露程度以及术后咽喉疼痛情况等。
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及在本院工作期间进行的食道癌根治及肺大疱切除术患者40例,ASA为Ⅰ~Ⅱ级,其中23例进行左胸肺大疱切除术,17例进行右胸肺大疱切除术,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8~62岁,体重44~62 kg。
所有患者均无心脏疾病以及慢性阻塞性的肺部疾病等综合征,且无咽喉解剖变异、咽喉炎等病史。
将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均对其进行常规的心电监测、脉搏饱和度以及无创血压测试,然后作麻醉诱导,具体诱导方式为: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0.05 mg/kg 的咪达唑仑、2 mg/kg的丙泊酚以及0.3 μg/kg的舒芬太尼,约2 min后,静脉注射0.1 mg/kg的维库溴铵。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摘要:单肺通气是胸科手术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方法,本文旨在研究在胸科手术中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通过选择40例需要进行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腔支气管法,实验组采用支气管封堵器法,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与对比,比较两种方法的使用结果,最后得出支气管封堵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单肺通气方法。
关键词:支气管封堵器单肺通气应用研究单肺通气在胸腔外科学中应用广泛,常用的方法有双腔支气管法和支气管封堵器法,双腔支气管法最早与1949年被应用于临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肺隔离技术,但随着技术的创新与时代医学的需求,以及微创技术在胸科手术中的普及应用,支气管镜、开胸活检等多项诊断性操作也逐渐被加入临床中,这些无疑对单肺通气技术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双腔支气管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逐渐无法保障。
近些年兴起的支气管封堵器技术在单肺通气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选择40例单肺通气患者,分别采用双腔支气管法与支气管封堵法对进行胸科手术的2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单肺通气不同时间段时的酸碱度、氧分压、气道压以及术中塌陷肺的数量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通过对比后得出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1相关概念单肺通气技术方法目前已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中,在为胸科手术提供良好视野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患侧出血和肺脓液流向健侧,并能在肺顺应性改变时提供充分的气体交换。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单肺通气方法有传统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法与新兴的支气管封堵法,支气管封堵器主要用于上下气道异常,患者需要进行肺隔离、胸腔镜手术,尤其需要阻塞支气管扩张、出血、肺脓肿、支气管瘘等现象;术后需要保留气管导管的胸科手术环着避免反复插管。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支气管封堵器以其生理损伤小、肺隔离完善、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胸科单肺通气麻醉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位: 1.听诊双肺呼吸音,无特殊后注入空气至封堵管套囊(约5ml),
注意气囊内压力,过高易造成移位或通气不足,过低易造成 堵塞不完全。听诊双肺,如目标侧肺无呼吸音,对侧肺呼音 完整清晰,则封堵位置准确。(封堵位置正确) 2.听诊双肺均无呼吸音,通气阻力大,考虑封堵管放置过浅在 主支气管内,套囊抽气后继续向前推送至目标支气管,再充 气后听诊,直至正确。(封堵过浅) 3.听诊右中下肺无呼吸音,而左肺,右上肺有呼吸音,套囊抽气 后回退1cm后再充气听诊,直至正确(右封堵过深) 4.听诊左下肺无呼吸音,左上肺及右肺有呼吸音,考虑封堵管置 入过深,套囊抽气后回退1cm后再充气听诊,直至正确(左封 堵过深) 纤支镜定位:纤支镜引导下调整封堵管位置,明视下套囊充气, 评估封堵效果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探讨
汇报人:王长明
置管:全麻诱导后,常规气管插管(注意气管侧口方向,气 管插管不宜过深,置入过深,气管导管距离隆突过近可引起 封堵器置入受阻或调整方向困难),吸痰;用润滑剂(禁止 使用石蜡油,石蜡油会使封堵管套囊变脆,弹性减小,充气 后胀破)充分润滑封堵器套囊及连接杆前1/3;插入封堵器, 封堵器套囊方向朝向12点位置(避免封堵管进入气管导管侧 口),缓慢前进,感受封堵器突破单腔导管的落空感后转向 需封堵侧,继续缓慢前进,到封堵器刻度约30cm。
谢谢批评指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