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马克思_省略_珀对马克思生态理论当代意义的揭示_陈学明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结合,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探讨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全人类的共同理想。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和资源短缺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依然深远。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体,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

在当代,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正在快速消耗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就是,我们必须重视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环境的剥削和破坏,并提出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的观点。

当代社会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寻找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就是,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全球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独立存在和发展。

这一观点在当代更加重要,因为全球化已经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就是,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告诉我们,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剥削和不平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当代,环境问题往往对弱势群体影响更大,而那些富裕和强大的群体往往可以逃避环境问题的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必须解决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推动人类社会更加公平和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重要理论探索和创新。

作为当代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启示。

本文将从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当代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伦理道德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哲学著作中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对自然界的改造必须以人类文明发展为前提”等重要观点。

他们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任意破坏生态平衡。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为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当代生态危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日益加剧,各种生态问题愈发严重。

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挑战。

这些问题的加剧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威胁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当代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如何应对和解决生态危机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命题。

三、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传统的基础上,倡导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增长。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四、生态伦理道德。

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意义【摘要】马克思生态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以及助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作用,可以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结论部分将强调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未来新时代中国应如何发展生态文明。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观, 新时代中国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 历史渊源, 意义, 启示, 指导作用, 结合, 结论, 重要性, 未来发展, 关键词1. 引言1.1 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意义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意义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作为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对生态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人类与自然界应当和谐共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有节制,以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

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中,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

马克思的生态观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他的生态观强调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中,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共同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

当代世界为何需要马克思主义

当代世界为何需要马克思主义

当代世界为何需要马克思主义作者:本刊策划来源:《党建》2013年第04期编者按:今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130周年纪念日。

130年过去了,马克思的思想魅力没有因时间久远而消失,它依然像世界最高处的灯塔光芒四射。

特别是在当下西方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球发展的一抺亮色,更彰显着马克思的思想光辉。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组织中外专家主题研讨了“永远的马克思”,本刊围绕“当代世界为什么仍需要马克思”这一话题,整理摘编了相关专家的观点。

当代世界需要马克思回应人类向何处去。

马克思主义仍占据世界思想舞台中心。

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是时代的,也是永远的。

马克思主义一直在影响我们的心智。

马克思为拉美社会发展带来灵感。

世界需要马克思回应“人类向何处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尽管马克思“过时论”一再沉渣泛起,但一次次破产;尽管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但马克思依然被西方评为“千年思想家”。

当代世界需要马克思,需要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矛盾和人类向何处去的理论分析,更需要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尤其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仍然是个重大问题。

资本主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当代金融危机,从美国“反华尔街运动”开始蔓延到美国全国大城市,并引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少大城市民众的抗议,都说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不是万能的。

1%的人占有99%财富的社会,是不可能持续存在和发展的。

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死亡。

马克思为真理开辟了道路,沿着马克思的道路前进,我们才会逐步接近真理,如果背离马克思只能走向迷茫。

所谓背离马克思当然是指背离马克思的根本立场和观点,而不是个别结论。

我们并不一概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及西方真心研究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左翼学者视为异类,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应该重视。

例如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坦言:他对马克思的一些观点是持保留意见的。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与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的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

这种思想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有着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类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前提条件。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了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而这些规律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观点中,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和征服者,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且避免对自然的过度破坏和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

再者,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还深刻地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紧密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的,而社会的生产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还对当代环保实践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指导。

在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中,许多企业和组织只关注自身利益,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环境问题是人类命运的问题,要想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同时,通过改革现代产业、加强环境监管和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让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生。

总之,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不仅为我们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当代环境保护实践指明了方向。

只有坚持这种思想,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且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作者:李亚蕊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10期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刚开始他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放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观点上,随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范围不断的拓宽,国内学者们也开始深入研究马克思等人的经典著作中的生态思想。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视角、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强大的指导作用。

系统整体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价值,了解它的意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的指导意义。

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热度也一直在提升。

当前,中国学术界加强对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代价值的研究,认为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有效缓解中国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能加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理论价值1、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从生存实践的方式出发的,并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

并且,它从不同时期的生态危机出发阐明的生态思想,对当前不同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指导也会更加的有指导力。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主张对自然的尊重,对自然规律的掌握,也注重对自然规律的合理运用,它既有对自然的关心,还有对危害生态环境作法的批判和分析,也有对生态问题解决的科学方式和制度设计。

2、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研究的深入,可以有效的反驳部分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生态思想的质疑,也可以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支持造成生态危机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理论反驳。

从理论体系自身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从当前现实出发的理论,满足了理论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发展要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深化了人们对实践的认识,更好的指导实践的发展。

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意义马克思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问题的理论和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生态观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同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这个理论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生态观提出的“物质生产方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概念,对于现代中国有重要的启示。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城乡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发展要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和国民经济的需求。

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要采取新的发展战略,以满足中国人民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马克思生态观提出的“物质生产方式”概念,为中国选择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提供了中国发展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新思路。

其次,马克思生态观中提出的“自然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关系的牺牲品”等观点,严厉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

这个观点对中国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已经日益突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张人们要更加关注环境和自然保护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最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鼓励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个观点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简住了多种文化,社会尚存多种环保的传统思想,例如“山水有相逐,岁月无声流”等古语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珍爱,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次诠释和提升。

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保障人民和国家的安全、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必然,更是一种利益共同体。

总之,马克思生态观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路线,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文明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构建健康、美好、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与自然界的发展相协调。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这一思想对当代人们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自然界的问题。

当代社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严重,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人类不能一味地对自然进行剥削,而是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和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势必会引起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的对立,而是可以通过人类的实践来解决。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人类社会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符合自然界的规律。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有其内在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些规律。

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不断增强。

一些科技应用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却忽视了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行事。

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人类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需要进行科学的、可持续的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人类需要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统一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人类需要符合自然界的规律,遵循自然规律而行。

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生态领域的延伸和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绿色发展理念。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核心理念、当代应用与启示、对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作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对于当前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与改革。

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倡导,是当代社会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所必需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在推动社会进步与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当代价值,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改革,现实意义,理论武器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是一种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和生态学的科学观的理论体系,其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政治生态思想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要建立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政治生态思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着眼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这种理念是当代社会所急需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调整,将会对整个地球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

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呼吁全球人类共同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只有通过改变人们对环境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引导我们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四篇】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四篇】

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 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 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 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 方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篇3
马克思、恩格斯在150多年前的这段论述,在今天读起来仍感到实实在在、掷地有声。从那时算起,虽然资本 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这段刻画和描述依然那么生动 并富有时代感,足见革命导师对事物把握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我认为,这段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清楚地认识资产阶级 的阶级本质,清醒地认识今天的经济全球一体化浪潮,积极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抓住机遇、迎头赶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 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 信念
.老师态度认真,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
.课程设置合理,讲课详略得当,程度适中。
.讲课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由浅入深的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奥妙。
.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进行探究。
.一些实践环节的开展,使我们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 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 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 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 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 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 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 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指导党和国家工作的指南,也是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新时代中国的现实问题的揭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的强调,以及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时代中国的现实问题的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新时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日益凸显,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加剧。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思想,为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必然性。

正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应对了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重大成就。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领导的思想基础,坚持人民立场,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的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党的使命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原则,指导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党的领导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促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思考和解决问题。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与当代意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与当代意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与当代意义〔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从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的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纠正了传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错误看法,等等。

生态马克思主义把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对以往绿色环保理论实现了超越。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中国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0)05-0032-04〔收稿日期〕2010-08-10〔作者简介〕万希平(1975-),女,山西襄汾人,天津市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生态政治哲学、文化哲学。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派之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处于生态危机困境进行反思的理论成果。

它运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当代社会危机向生态领域扩展的现实,并努力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

这些研究不仅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而是还是对全球人类的生态环保意识觉醒的新召唤。

因此,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同时概括总结这一理论的时代意义,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地位,并使之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性。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对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贡献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的学派之一,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特点。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一次致力于把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创新。

笔者把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把生态马克思主义归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新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根据。

笔者认为,一般把一个理论或流派划定为是否“马克思主义”,至少应该具备五个标准:其一,理论来源上,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性;其二,批判对象上,一般都把资本主义作为理论批判的对象;其三,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矛盾分析法;其四,在社会制度建构上,一般把共产主义(或者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的理想社会制度;其五,在理论最终价值取向上,一般把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也逐渐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人类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一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独特视角,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关乎人类的长远利益,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不能剥削和破坏自然而过度追求个人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一思想对提倡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切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以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为基础的,但同时也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提出矛盾统一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这一思想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更好地处理这一矛盾,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认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需要通过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实现。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强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

这一理念使我们明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只有人们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新时代价值在于提供了认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理论参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揭示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作者:张瑾来源:《神州·中旬刊》2020年第09期摘要:我国就把生态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上升到文明的高度,这是全人类的共同选择。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延续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基础上,进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生态哲学思想;价值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怎样才能在付出与攫取之间寻求平衡,怎样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友好相处,怎样才能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中国。

本文中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出发探讨其对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内涵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不断完善,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思想体系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结合长期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在多部著作中进行了辩证分析与讨论,其中包括《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

在他看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会发生异化,其实质就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引起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关,是由人的实践造成的。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有着丰富的内涵,认为应该运用自然辩证法揭示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简单地用“对立统一”四个字来概括这种关系。

在自然界中,人是一种十分普通的存在物,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自然界获得较为丰富的资源,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到了工业社会,人类迈出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然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与自然形成了对立关系,甚至出现了矛盾。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无情地从自然界中掠夺资源,盲目追求商业利润,使得自然变得千疮百孔。

人类一直试图改造自然,却没有顺应自然规律,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自从工业改革以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一方面,人类对自然产生了依赖,用科技成果來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人类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所采用的先进生产方式对自然造成了破坏。

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

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

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引言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有人会质疑在当今社会为什么还需要研读马克思的理论。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仍然有必要研读他的理论。

马克思的思想背景为了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研读马克思,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他的思想背景。

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他目睹了社会阶级之间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以及工人阶级的困境。

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剥削,导致了社会不平等和阶级斗争,而社会主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马克思理论的重要性1. 对社会不平等的解释马克思的理论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解释,解释了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如此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财富和权力是不平等分布的,这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矛盾。

通过研读马克思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和其对社会的影响。

2. 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他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剥削和危机的存在,并提出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更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制度。

在当今全球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研读马克思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

3. 对人类解放的探索马克思的理论探讨了人类解放的问题。

他认为只有通过消除阶级差异和实现社会主义,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和解放。

在当今仍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不平等和压迫的社会背景下,研读马克思的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和行动的方向,助力实现人类的解放。

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1. 理解历史和当代社会马克思的理论是深入分析历史和当代社会的重要工具。

通过研读他的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变革。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所驱动的。

通过研读马克思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现状和未来的可能性。

2. 指导现实社会的改革和变革马克思的理论为实现社会变革和改革提供了指导方向。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马克思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马克思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马克思2012年09月07日来源:新华网本文摘自韩毓海新著:《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如果没有卡尔·马克思,我们就永远不能解释在挥汗如雨的同时,人类被压迫、受奴役的真正根源,也就不能解释人类不平等的基础和起源。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

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

——恩格斯只有马克思可以救中国我们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有用,是因为马克思是解释和改造我们身处的世界的指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可以救中国。

马克思是非常高深的学者,但是,马克思的著作所面对的,却是极其简单、平常的问题,下述即是一例:人们辛勤劳动,如同蜘蛛在不知疲倦地织网、蜜蜂在忙碌着建筑蜂巢。

那么,人类的劳动与忙碌的蜜蜂和不知疲倦的蜘蛛的活动究竟有什么不同?这似乎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但却并非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康德和马克思都深入地思考过这个问题,而他们的结论是这样的:与蜜蜂和蜘蛛不同,人类总是按照既定的社会法则和价值标准从事劳动,而且,他们还要使自己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符合一定的社会法则与社会价值标准。

因此,人类的劳动与蜘蛛和蜜蜂的活动的不同就在于:人类在创造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谋生手段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的社会和文明,而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社会再生产”。

蜜蜂和蜘蛛只是生产,它们既然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当然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再生产;而人类的劳动,则由生产领域和社会再生产领域这两者构成,其中,社会再生产领域不但为我们提供精神依托和社会价值观,也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领域制定标准与法则。

上述这个观点,即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核心。

最初把“蜜蜂建筑蜂巢”与人类的劳动加以比较的是康德。

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定位、内涵与创新r——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及其当代中国实践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定位、内涵与创新r——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及其当代中国实践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定位、内涵与创新r——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及其当代中国实践研究》
胡大平
【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1)006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究竟怎样定位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怎样界定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如何创新发展,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及其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一书对这些问题作了非常有益的分析阐述,体现了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过程中的创新精神.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胡大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相关文献】
1.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中国化及创新发展 [J], 张琦
2.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评戴维·佩珀对马克思生态理论当代意义的揭示 [J], 陈学明
3.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探析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路径 [J], 孙兰欣
4.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生态文明的旗帜——评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理论当代价值的揭示 [J], 陈学明
5.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研究--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J], 王晓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角】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评戴维·佩珀对马克思生态理论当代意义的揭示陈学明〔摘要〕佩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建设的相关性出发探讨了在当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即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决定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究竟从何入手,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为什么生态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关于自然与环境的论述告诉我们为什么资本主义“内在地对环境不友好”,马克思关于“人口—资源”的论述告诉我们为什么人口过剩、人类饥饿问题并不是由“自然短缺”造成的,马克思的“社会—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为什么克服自然的异化在于“坚持自然的人性”,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告诉我们人类究竟如何理性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佩珀;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作者简介〕陈学明,1947年生,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33)。

〔中图分类号〕D5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11)02-0011-09当D.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一书推出中文版时,他特地写了“中文版序言”。

在这一“序言”中,佩珀开宗明义地指出:“当《生态社会主义》一书的中文版即将在它英文首版十一年后面世之际,我们被告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死亡,……这一观点认为,它们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已不再具有相关性,其中,围绕着工业化与现代化成果的阶级斗争已经被由工业化和现代化引起的环境与其他风险分配的争论所代替。

”〔1〕实际上,全球化使整个世界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面临空前的威胁,正是这种威胁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与马克思主义密不可分的,所以这也意味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要让马克思主义的分析适应21世纪全球化世界的环境和条件,就必须吸收马克思、恩格斯早已证明了的关于资本主义如何与为什么需要全球化的思想,但更需要研究资本主义为什么内含“生态矛盾”的问题。

佩珀注意到,在当今世界上许多人都持有这样一种观念,即“一个人道的、社会公正的和有利于环境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是可能的”,而佩珀则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说明这样一种观念的“前提”是错误的,“它们事实上是幻想,犯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批评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的同样错误”〔2〕。

D.佩珀断然否定一些绿色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如下指责:马克思主义是僵死的、不灵活的、决定论的、机械论的,马克思主义缺乏人性主义与精神向度,马克思主义是一本包含一系列大多数业已证明是错误的和在前瞻与含义上具有极权主义性质的预测的圣经。

他认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这样一种理论。

“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各个方面已被证明是有用的和有效的,以致于身处西方国家的我们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马克思主义者’”〔3〕。

他着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建设的相关性来加以说明。

在他看来,尽管不能认为存在着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流派,但无疑,“马克思主义确实以一种虽然比较含蓄但颇具意义的方式包含了足够的生态学观点”〔4〕。

他完全赞同维兰特科(J.D.Vail-lancourt)的这一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人类的、政治的和社会生态学的先驱。

”〔5〕他还借用帕森斯(Persons)的论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立场来自于他们的关于社会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以及通过劳动来使人与自然相互转变的论述,还来自于他们的关于技术、前资本主义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的资本主义毁坏(即异化)的关系,以及在共产主义条件下自然与人关系转变的一系列观点。

”〔6〕从表面看,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着大量关于“控制自然”的思想,但正如帕森斯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社会“控制自然”的思想并不蕴含着一个“专横的主仆关系”,却恰恰是给予人类在追求合法需求过程中明智地改变自然能力的一种技巧和才智。

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坚信“由于劳动者和自然都受阶级统治的剥削,从而无论是劳动者还是自然都能随着从阶级统治中解放出来而获取自由”,所以,他们必然有一个“明确的生态立场”〔7〕。

纵观当今的马克思主义队伍,并不是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能看清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态意蕴。

他把当今的马克思主义者概括为4个派别:其一是“教条主义”学派,其二是“人本主义”学派,其三是信奉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其四是“生态社会主义”学派。

在他看来,只有“生态社会主义”学派才能看清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态意蕴。

“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历史通过生产和技术来征服自然并从中获得进步,这一基本立场决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维护生态的思想视而不见。

“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企图重新评价马克思的技术乐观主义和对物质进步的信念,但他们仍然建立在“控制自然”的思想基础之上,这样就导致他们非常矛盾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所谓的科学主义中解放出来,强调仅靠生产力的发展不能提供真正的自由,相反可能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但他们执着于以对情感、审美的关切来平衡人的理性,以非经济的、文化的价值来平衡经济价值,以唯心主义来平衡唯物主义,这样他们也永远无法真正领会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的生态理论。

按照“生态社会主义者”的观点,在马克思的著作中隐含着以下值得当今人类吸取的生态观点。

第一,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决定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究竟从何入手D.佩珀强调,“马克思解释社会如何演变的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是唯物主义的”〔8〕。

他认为,马克思反对把历史仅仅视为观念进步的历史观,相反,马克思把物质生活作为历史概念的起点。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关键概念是生产方式,基本出发点是物质生产和商品交换,亦即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的基础。

这一观点对当今的生态运动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启示我们不是其他什么东西而只是产品的生产方式造就了目前的那种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

如果我们想改变当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改变我们目前的生产方式。

D.佩珀提出,目前存留在人们头脑中的许多观念显然是与生态相对立的。

所有这些观念,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都支撑着资产阶级的利益,使其“不受挑战”而变得理所当然。

这些观念背后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绿色分子虽然认识到这些观念的反生态性,并对此激烈地批判,可是他们只是就观念来批判观念,而没有批判产生这些观念的生产方式,也并没有在反对这些观念的同时,积极地改变这些观念可以畅通无阻地在其中运行的物质环境。

D.佩珀认为,马克思把历史聚焦于不同生产方式的转换。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主要有种四不同的生产方式,即古代的、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未来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相应地也有四种不同的生产目的:为使用价值而生产、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生产、纯粹为交换价值而生产以及更高程度上回到为使用价值而生产,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就是,为维持生存需要而生产、为维持生计需要而生产、为利润和剩余价值而生产以及更高程度上为满足人类需要而生产。

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马克思是如何论述从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转变的,“马克思对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解释成是让大部分人脱离土地,而让大部分人脱离土地就是使他们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自然相异化。

资本主义农业代替封建主义农业,不仅带来为了短期利润而破坏了土地的长期肥沃,而且使人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心理:人们不再看重土地与他们每天所消费的东西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再把乡村视为是一个从事生产和权力关系的地方,而只是借助于浪漫眼镜仅把它当做一种田园风光所在地而已”〔9〕。

第二,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为什么生态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D.佩珀认为,马克思的生态观点主要蕴含在其政治经济学中。

为了使人们能真正把握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实质,他比较分析了对当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三种主要的政治经济学流派。

其一是由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杰文斯(Jevons)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主观偏好价值理论”(Subjec-tive preference theory)。

这种理论是与自由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的。

它把个人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个人所有权的合法性,因此,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学,它的前提就是事物的价值缘自于为了获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对其行为进行预测的个体。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既然不同的个体之间有着基于偏好差异的不同需求,而且人们由于能力的差异也生产着不同的东西,这样就有了交换的必要,而这一过程是由企业家的市场来完成的。

他们在崇拜市场的同时,又反对对穷人实施救济。

D.佩珀认为,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强调“通过提供福利来干预经济的最终结果是自我挫败”,这是“主观偏好理论”的最主要特征,它在西方保守主义政府中深得青睐。

第二种是李嘉图、米尔(J.S.Mill )和凯恩斯的“生产成本理论”(Costs of production theory )。

这种理论认为,自由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停滞,大多数人将不可能避免地只能在维持生态的水平上生活。

持这种观点的人期望建立一种均衡、和谐的模式,即造就一种最大程度地发扬人们的经济理性就能实现的状态。

他们把实现均衡寄托于劳动力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从这种基本立场出发,他们强调国家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以保证理性的最大化。

实施这种“生产成本理论”的主要是那些社会民主主义者,即福利自由主义者以及民主社会主义者。

他们以这种理论为依据,“着力于对财富的分配施加影响,以便迅速推进富有活力的技术变革进程”〔10〕。

D.佩珀认为,不可否认,环境保护运动中的生态中心主义者与这种“生产成本理论”有着不解之缘,“生产成本理论”的许多方面如从这种理论引发出来的“技术中心主义”都为生态中心主义所继承。

第三种是马克思的“抽象劳动”理论(Abstract labour theory )。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以商品交换的形式表现出来,劳动力是可以用来买卖的商品,是产品在交换中得以实现的价值源泉。

这种价值的一部分返还给劳动者,其余的部分则被提取或占有为资本,并被用以生产投资以获取更多的资本。

D.佩珀指出,马克思也渴望均衡与和谐,但他并不把实现这种均衡与和谐寄希望于通过国家干预来解决,他认为,社会进步依靠被剥削阶级参与到社会冲突之中并相应地获取对社会关系和生产资料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一个不再有对抗性阶级关系的社会。

D.佩珀详尽地分析了马克思的“抽象劳动”理论的生态意蕴。

他强调,马克思的“抽象劳动”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相通的,要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生态意蕴,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马克思把劳动视为价值来源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