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学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 彩 學

色彩產生的要素:光源、被照射物體、眼睛、大腦 光(能量)->物體->眼睛->腦->視覺形成 1.1 光 1666年牛頓(Issac Newton 1643~1727)以三稜鏡分解太陽光, 發現其由許多不同色光諸如紅、橙、黃、綠、藍、靛 (indigo)、紫等等所組成。
圖1.1-1 牛頓 (Sir Issac Newton 1643~1727)

圖1.1-2 可見光譜 380nm以下:紫外線 (Ultraviolet) 380nm~450nm:紫 (Violet) 450nm~490nm:藍 (Blue) 490nm~560nm:綠 (Green) 560nm~590nm:黃 (Yellow) 590nm~630nm:橙 (orange) 630nm~780nm:紅 (red) 780nm以上:紅外線(Infrared) --R. W. G. Hunt, Measuring Colour, 2d, Ellis Horwood, London, p. 22, (1992). Nm: nanometer,百萬分之一公釐(a millionth of a millimeter)或 10-9 公尺。

振幅:光波之高低起伏,影響彩量。 波長:兩個振幅間之距離,影響色相。 頻率=光速/波長 (frequency=velocity/wavelength)
圖1.1-3 光波 光通過介質時其波長變短而光速(velocity)變慢,但頻率不變。 真空中之光速約為2.998X108 m/sec

1.2 人眼 眼睛等於捕捉光線的攝影機,而大腦是組成影像的機構。 1.2.1 眼睛的構造 角膜 (cornea):如同相機的濾鏡 虹彩 (iris):控制瞳孔的縮放,如同相機的光圈。 水晶體 (lens):如同相機的鏡片。 玻璃體 (vitreous humor) :如同相機的暗箱 視網膜 (retina):如同底片 視神經 (optic nerve):將收集到的光線轉化為脈沖傳向大腦,如同光纖。 中心窩 (fovea):視細胞最密集之處,為視線投影到網膜上的焦點。 盲點 (blind spot):視神經與眼球的接點,該處無視細胞所以無法感光。 眼皮 (eyelid):如同相機的快門
圖1.2.1-1 人眼構造圖

據波馬克與達特諾之研究,視細胞對光的敏感度在光譜上高低不一,呈曲線分布。 三種錐狀細胞:r, g, b r細胞或R細胞:最高感度點在紅(橙)色區564nm處 g細胞或G細胞:最高感度點在綠色區534nm處 b細胞或B細胞:最高感度點在藍色區420nm處 桿狀細胞:最高感度點在綠色區約500nm處
圖1.2.1-2 柱狀細胞與錐狀細胞光譜敏感度曲線圖 (Bowmaker & Dartnall, 1980)

2.1.1 Young-Helmholtz 三原色學說 (Trichromatic Theory 或 Three Component) 英國心理學家楊格(Thomas Young 1773-1829)於1802年提出三原色說。 他發現混合紅、綠、藍三色光可得到各種不同的色彩。 德國心理學家亨姆霍茲(Herman L. F. von Helmholtz1821-1894) 驗證其學說並發表於其<生理光學>(Physiological Optics 1866)一書中。
圖2.1.1-1亨姆霍茲(Herman L. F. von Helmholtz1821-1894)

三原色學說假設在視網膜上有三種錐狀細胞,各自和腦皮層中的三種神經纖維連結。 各種細胞若受到刺激便產生各一種不同的色覺,分別為紅、綠、藍。由於光波長有異, 三種細胞所受到刺激的比例不同,所總合得到的色彩便不相同。 例如:等量紅與綠刺激產生黃色覺,等量綠與藍刺激產生青色覺,等量藍與紅刺激產生紫紅色覺。 英國馬克斯威爾(James C. Maxwell)於1861年利用三原色光的混合法,製作出第一張彩色照片。
圖2.1.1-2馬克斯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 亨姆霍茲並發現色光之加法混色與色料之減法混色的差異。 三原色學說的缺點是無法解釋色盲現象。

2.1.2 Hering 對立學說 (Opponent-Process Theory) 德國心理學家赫林(Edward Hering 1834-1918)以心理物理,研究刺激與感覺的關係)的方法進行研究, 發現視覺具有紅-綠,黃-藍,黑-白的對立關係。人眼無法同時看到對立的色彩。 他認為此過程由同化作用(anabolic process與異化作用(katabolic process)引起。 異化作用所產生的神經刺激可導致上述三色對之紅、黃、白的色覺,而同化作用可引起綠、藍、黑色覺。 赫林的學說解釋了補色殘像與色盲的現象。 2.1.3 階段學說 (Zone Theory或Stages Theory) 階段學說由G. E. Miller (1930)及Deane B. Judd (1949, 1951)提出。此學說認為色覺分為三階段形成: 第一階段:同Young-Helmholtz學說 第二階段:錐狀細胞受刺激後產生神經脈衝經由視神經傳向大腦。 第三階段:大腦皮層(cortex)的視覺中樞分析所收到的無彩色訊號Aa,及彩色訊號C1、C2、C3,作出色彩判斷。 無彩色訊號(achromatic signal) Aa:三種錐狀細胞之明度訊號總合 Aa=2Ra+Ga+Ba/20 (白-黑) 彩色訊號(chromatic signal) C1, C2, C3:三種色差訊號 C1=Ra-Ga (紅-綠) C2=Ga-Ba C3=Ba-Ra C2-C3=Ga-Ba-(Ba-Ra)=Ga-2Ba+Ra (黃-藍) 最後形成Aa, C1, C3-C2三個訊號,分別顯示灰階、紅或綠量、黃或藍量。

2.1.4 馬克斯威爾轉盤 牛頓於1670年代發現旋轉的色盤所生成的色彩融合現象,但直到1850年代馬克斯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闡明, 在上述方法中色彩之光學性融合現象符合色光混合的理論。因此,若轉動一個半綠且半紫的圓盤會呈現藍色。 他也說明,在色盤上不同色彩因轉動而產生的混色現象僅為看起來混色,非生理上因不同色光之刺激而得的混色, 而是色盤表面反射的光之總合,所以其色的彩度無法如真正的加法混色所得色彩那樣高。 2.2 色彩三屬性 色彩三屬性為色相、明度、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