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2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10篇)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10篇)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领悟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了解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构造层次。
三、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本文着重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教学关键:同上。
教学方法:尽可能将有关文字复原成画面。
教具:出示苏州园林图片。
教学时数:二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
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白苏州园林的根本特点。
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二、检查预习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一)(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二)(3—9)详细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到处八画。
(三)(10)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完毕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1、指名朗读第一段,提问:对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总印象为: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来”而来。
的总印象指明白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当错过苏州园林。
2、学习2段。
(1)齐读。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表达这一特点?在谴词上由什么匠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到处八画”,详细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
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挨次。
3、争论第一段两自然段间关系及第一段与其次段的构造关系。
——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
正由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善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价值。
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才智。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其次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挨次。
4、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2)指名朗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解释;2、划分其次段层次,概括各层意思;3、练习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确:
三、交流展示
四、课堂检测
阅读第5段,回答问题:
(1)本段的说明对象:
(2)本段的说明中心:
(3)本段的结构:
(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A.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各种花树相间。( )
导案(学法指导)
一、自学新知:
完成学案P50页基础知识梳理1、2、3、4题。
二、合作探究
品味语言,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某某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某某园林就不该错过。
某某园林
学习内容
第 三单元(章)第13课:某某园林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珍视、热爱故宫博物院的感情。
重难点: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时间分配
导课3分、自学15分、交流展示15分、小结2分、巩固5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
1、《某某园林》一文中的“标本”一词形象的表明了某某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巨大,足以作为我国园林艺术的典X!这是一种打比方的说法。
2、不能,原句突出了“某某园林”。
3、不能去掉,“一切”、“绝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某某园林总的特点。
4、“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 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 量复制。这句话强调假山的堆叠,在体现人的技术的同时,更多的是体现人的精神创造和审美情趣。5、不好,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分析文章各层次间巧妙过渡和衔接的表述方式。
2.结合具体语句,品味重点词语内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文学性、准确性。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语句,品味重点词语内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复习导入1.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2)苏州园林可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3)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4)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不雷同。
答:(1)决(2)绝(3)决(4)决“决”“绝”在这些句子里有“坚决”“绝对”的意思,体现出建造者对艺术美的追求是毫不含糊的,是绝对赞同、坚决落实的。
这样的表述,更能突出苏州园林的独特艺术追求和艺术特色,体现其自出心裁之处。
2.这篇文章非常注重内容上的过渡衔接,请找出两个例子加以解说。
答:在由假山、池沼转入树木的介绍时,用“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自然引出对下面内容的解说;在从四个主要方面转入三个次要方面对园林特点的解说时,用“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很顺畅地导出下文内容。
这些过渡语简洁明了,亲切自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思路更加明晰。
二、深层探究,体悟美感1. 文章开头总说苏州园林的“四个讲究”,使用了“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表述,这四个词语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
“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
“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案(二)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案(二)一、内容解读1.开篇总评,名园标本。
文章开篇总写我国园林的情况,让读者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总的印象——“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作者讲了总的印象之后说:“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这便引起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兴趣,自然也就想看看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介绍。
2.四个“讲究”,开合有致。
(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的宫殿和居民住房作比较,以美术画与图案画作比,说明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
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两座以上的桥梁,绝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
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
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
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
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
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与园中不受约束、自由生长的树木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景致深、层次多,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这四个“讲究”是全文的总纲,使全文结构紧凑。
二技法总结1.构思缜密,脉络清楚。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逐步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作鸟瞰式的叙述,后作局部景物的详细说明和生动勾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2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2时教案教学目标:、自读文,掌握文中重要词语;2、把握苏州园林;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前播放竹笛名曲《姑苏行》,在优美典雅而明快的旋律中营造一种舒泰愉快的游园氛围。
)昆明因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美誉;广州有“花城”之称,济南有“泉城”之名,重庆被誉为“山城”,拉萨是著名的“日光城”,那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是哪两座城市呢?2“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通过朗读文字去神游苏州园林。
但是在进园之前,大家必须拿到一张门票。
如果你会读会写并且能解释文后面的生字词,就能拿到一张门票,来试试看!注音:池沼()轩榭()丘壑()嶙峋()镂空()蔓延()着眼()蔷薇()败笔()斟酌()释义:重峦叠嶂自出心裁因地制宜俯仰生姿别具匠心二、图说苏州园林——欣赏天堂风光(播放《苏州园林》音画视频朗读。
)刚才大家在看视频朗读的时候,神情都很陶醉,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2其实,苏州园林之所以这样美不胜收,得益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造诣。
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3苏州大大小小园林大概有0多处,园林景致可谓美不胜收,正如文中所说“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园林艺术中的代表和典范。
那么苏州园林具有什么特征呢?它的艺术之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三、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谋篇布局(一)默读文,明确说明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文,用笔勾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注意中心句应该是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默读要求: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生默读文,师巡视并作指导。
)2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
老师把文中的每一段文字都配上了相应的图画,请大家看大屏幕,咱们现场删减出中心句。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1 教学重点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构造、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美才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3、问答式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致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老师板书课题二、欣赏苏州园林: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
比拟知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学生谈感受: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
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指导阅读,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了讲解明的构造、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2、自读课文,考虑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
幻灯片展示问题:〔1〕作者是在开场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明确:“标本”〔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本文的构造、顺序怎样?明确:整体——部分——细部,并根据学生的答复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五、合作探究画意美1.老师提问引入:请从文中找出表达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初中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苏州园林(第二课时)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Suzhou Garden (second class)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苏州园林(第二课时)说话训练。
要求抓住特征,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介绍一建筑物。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理清了说明顺序,同时欣赏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那么阅读说明文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明确目标1.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拟题训练。
(二)整体感知细读文章内容,找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体会语言的多样性?本文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如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使被说明的事物易被读者理解。
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较突出。
作者常常在与其他地方的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这是指导我们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1)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2)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3)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这是因为在它的周围有苍翠的树木,鲜艳的花卉,使人在幽静闲适的环境中依然有丰富多彩的感觉,所以没有用彩绘的必要。
本文的语言多种多样。
(1)以说明为主;适当进行描写和议论。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融说明、记叙、议论为一体,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与游记有很大的区别。
八年级语文上册-19《苏州园林》第2课时【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二)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的写作特点。
2.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3.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1.体会本文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的写作特点。
2.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探究表达方式的运用本文作为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除说明之外其他表达方式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学生速读全文,勾画相关语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各小组展示,师生共同明确。
记叙:(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描绘了游人观鱼的情景。
(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树相间。
”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
(3)有几个园有“古老的藤萝……珠光宝气。
”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议论:(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评价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2)“我想,用图画来比方……是讲究不对称的。
”评论不讲究对称的美学原理。
(3)“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可是没法说出来。
”评论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二、学习说明方法把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存同析异。
(1)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引用“……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4)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统编版八上语文最新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统编版八上语文最新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苏州园林单元第五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
有介绍中国建筑、园林和绘画艺术的,也有介绍动物的。
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通过抓特点、举例证,向人们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中以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形式,井然有序地为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各种特点,让读者感受到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图画美;法布尔的《蝉》以文学的笔调,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蝉的地穴"和“蝉的卵”进行了详尽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将蝉写得活灵活现,有很强的可读性;毛宁的《梦回繁华》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从社会背景、作者到画作的内容、艺术特点,都进行了条理分明的介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学情分析首先,这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淋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其次,学生己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宄,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宄兴趣。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文章,体会建筑之美。
语言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并学会运用。
思维能力: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学习说明方法的分析。
审美创造: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知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2.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课文《苏州园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苏州园林》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学科:八年级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苏州园林》。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
(2)学会通过描绘景物的方法,表达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苏州园林》的朗读与理解。
(2)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3)通过描绘景物的方法,表达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2)对苏州园林艺术价值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苏州园林的美好意境。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苏州园林》。
(2)学生归纳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讲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情景对话。
5. 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苏州园林的美在哪里?(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3. 情感教学(1)引导学生关注苏州园林的保护现状,提高保护意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苏州园林》(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苏州园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识别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2、体味文章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说明文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找准说明方法并分析作用,理解说明文语言特点。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苏州园林,请找出相关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作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作用:(2)举例子:“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作用:(3)打比方、作比较:“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作用: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试分析下列句子。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xu ān x i è( ) 池沼.( ) 丘h è( ) 模( )样 重峦叠嶂( ) 嶙.( )峋. (3)阅读《苏州园林》第5段,完成下列几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 2.“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3. 文中有两个“没有……”的句子,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你认为苏州园林美在何处?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吧! (1)不对称、不整齐。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苏州园林(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
特点,
语言特点
结合讲评检查课后练习二的作业完成情况,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
由同学举例说明。
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
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
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表现力很强,从而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枯燥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八年级语文教案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人教八上9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苏州园林第二课时人教八上9篇苏州园林第二课时人教八上 1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
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本文,要抓住以下两个重点:(一)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经过周密观察,准确把握园林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写说明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准确把握客观对象本身的特点。
本文要介绍的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
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要在一篇短文内详细介绍苏州园林,一定要经过精细的观察,才能以简驭繁地把握它们的共同特点。
作者叶圣陶,原是苏州人,“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对苏州园林十分熟悉,而且有比较深刻的研究。
他把各个园林加以比较分析,透过各个园林独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们异中之同的特征,以精练、简洁、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
文章指出,“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各个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具有图画的美感,这正是苏州园林建筑最重要的共同特点。
接着根据园林景物的种类,分门别类说明园林的“画意”主要表现在“四个讲究”上,即: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文章下文有四节文字,详细阐述每一方面园林景物体现出来的图画的美感,使各种材料博而不杂,均有归属,丝丝入扣,并体现出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后面又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发端,领起文章最后三节,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还表现在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每一角落景物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雕镂美、屋内布置的色彩美。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五篇】
它不单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并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想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2、感情目标认识苏州园林的特点,领会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采,进而获取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绚烂文化的感情。
[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讲解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和构造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 教课法 ] 叙述和问答相联合[ 教课门路 ] 多媒体和黑板[ 教课时数 ]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第一。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园林图片并陪伴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第一感觉园林的美其次,引入本文,对作者进行再次的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编写家。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课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要贡献。
20 年月和 30 年月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期间他的作品好多,最闻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豪的石像》。
第一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是为拍照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单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并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想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整体掌握1、解决冷僻字词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朗诵出来 [ 微软中国 2] ,如轩ā 榭丘壑嶙峋镂空蔷薇2、解决难理解字词先发问学生,而后再一同进行解说,如①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子。
②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襟中有山川风景的构思布局。
③嶙峋枯瘦的样子。
④广漆一种天然漆。
由熟漆或生漆和桐油调制而成的,色彩棕黑。
[ 微软中国 3]3 、听录音在标准的语音中感觉文章的美4让学生通读课文5、谈论和发问学生①同学们,通读完好篇课文后,你们感觉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呢 ?②在对苏州园林进行说明过程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进行的?③同学们复习课文后,你们感觉课文分红几大段?④我们以前已经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过学习,有哪位同学在课文中找出哪些说明方法,并详细找出在什么地方?第二课时一、剖析段落 [ 微软中国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2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词语; 2、把握苏州园林;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竹笛名曲《姑苏行》,在优美典雅而明快的旋律中营造一种舒泰愉快的游园氛围。
) 1.昆明因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美誉;广州有“花城”之称,济南有“泉城”之名,重庆被誉为“山城”,拉萨是著名的“日光城”,那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是哪两座城市呢?2.“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通过朗读文字去神游苏州园林。
但是在进园之前,大家必须拿到一张门票。
如果你会读会写并且能解释课文后面的生字词,就能拿到一张门票,来试试看!注音:池沼()轩榭()丘壑()嶙峋()镂空()蔓延()着眼()蔷薇()败笔()斟酌()释义:重峦叠嶂自出心裁因地制宜俯仰生姿别具匠心
二、图说苏州园林――欣赏天堂风光(播放《苏州园林》音画视频朗读。
) 1. 刚才大家在看视频朗读的时候,神情都很陶醉,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2.其实,苏州园林之所以这样美不胜收,得益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造诣。
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 3.苏州大大小小园林大概有50 多处,园林景致可谓美不胜收,正如文中所说“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园林艺术中的代表和典范。
那么苏州园林具有什么特征呢?它的艺术之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三、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谋篇布局(一)默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注意中心句应该是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默读要求: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并作指导。
) 2.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
老师把课文中的每一段文字都配上了相应的
图画,请大家看大屏幕,咱们现场删减出中心句。
3.“中心句是一
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 把每一段的中心句
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
下面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屏显课文主
要内容。
生齐读。
)(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3)苏州
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
眼在画意。
(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 7)苏州
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
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 9)苏州园林极少使
用彩绘。
(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二)速读课文,明晰说明顺序。
1.此文可以说是说明文中的“标本”,
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
(生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 2.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我们清晰地看
到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是紧紧围绕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来写的,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特征突出。
我们一起来勾画本文的层次。
(屏显课文结构图。
) 3.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
曾在小学任教达十年之久。
以后,在中学、大学教书,还
担任过编辑。
“五四”前夕开始写作。
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颇受文坛好评。
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语言精练,被赞为“ 优秀的语
言艺术家”。
代表作有《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本文是作者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
最初是以“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 年第 4 期上。
四、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语言 1.叶圣陶先生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堪称说明文的典范。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叶圣陶先生去学习说明
文的语言吧。
(屏显文中 5 个重要的句子,学生自主品析。
) 2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
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6.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
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五、评说苏州园林――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是因为苏州园林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普遍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如在画图中”,苏州的山水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画卷,美不胜收。
请大家找一找文中把苏州园林与绘画艺术结合起来的句子,并想一想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审美观。
(屏显。
) 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用图
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
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中式审美园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代建筑: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艺术: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
城市为什么需要园林?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过:“我来世上,就是看
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花儿怎么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