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金色花》初中语文教案
《金色花》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理解并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深刻的家庭亲情。
(2)欣赏课文中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引出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词和短语。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描写手法。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对家庭亲情的描绘。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填空练习,巩固生词和短语。
(2)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提高阅读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亲情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家庭亲情的表达。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互动。
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11、诗两首 金色花 鲁教版 (7)
诗两首《金色花》【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猜谜语导入。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附: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
(1)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读的效果。
罗摩衍那( ,):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祷告(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2)现在我们来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一个小问题: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B “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二、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我们已经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怎样的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2、那么,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人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你同意吗?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是不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金色花》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金色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金色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金色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了解《金色花》的作者,讨论这个小说的主要思想和主旨。
2. 通过阅读和理解小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人类家庭、亲情、友谊的重要性的认识。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表达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5. 能够写出有逻辑和条理的文章。
二. 教学重点1. 教导学生如何分析小说,了解作者的意图。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撰写有条理的文章。
三. 教学难点1. 阅读并理解小说的思想和主旨。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写出具有逻辑和条理的文章。
四. 教学内容1. 教师简介《金色花》的作者,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主要思想。
2. 通过阅读小说,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对小说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和行为。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指导学生如何书写有逻辑的文章。
五.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堂导入1. 教师让学生阅读小说《金色花》的简介。
2. 教师让学生讨论小说的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主人公和主题思想。
第二步:深入学习1. 解读小说的主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和行为。
2. 分析小说中家庭、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
3.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的相关章节,探究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意图。
4. 通过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分享他们的见解和观点。
第三步:写作训练1. 教师教授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撰写有逻辑的文章。
2. 给学生写作练习,鼓励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3. 教师评估学生的作文,指出写作中的不足,并提供改进方法。
第四步:结课1.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指出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和建议,以便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资源1. 书籍:《金色花》2. 物品:黑板、白板、笔和本子。
小学六年级语文《金色花》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金色花》优秀教案《金色花》讲述了“我”养仙人掌的经过,赞颂了仙人掌的坚强,表达了对仙人掌的敬佩和喜爱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金色花》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金色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对文中易错音基本上能够读正确,对文中易错字基本上能够书写正确。
2.对文中的褒义词和贬义词有一定的认识。
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4.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丽、仙人掌的坚强,体会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好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丽、仙人掌的坚强,体会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好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对“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字词导入夯实基础。
(10)1.刘老师想让你们热热身,我想考考你们对今天咱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词语的读音和书写掌握的如何,不过希望你们能把题目看清楚后,再用手中遥控器作答。
(按按按1)。
①下面词语中,错误最少的一组是( )a. 倔(juè)强始终不渝(yù)浅薄(báo)庸俗b.刀戟(jǐ)瞥(piě)见干涸龟(guī)裂c.辉皇灿烂不干泯灭振撼人心d.赏心阅目肃然启敬不可崔毁(设计目的:强调认真审题,并对本文中爱错的音和字进行巩固、强调,给学生打好字词基础,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出示正确的词语读音。
倔(jué)强始终不渝(yú)浅薄(bó)庸俗刀戟(jǐ)瞥(piē)见干涸龟(jūn)裂3.出示正确的词语。
赏心悦目不甘泯灭震撼人心辉煌灿烂肃然起敬不可摧毁①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形容好的事物……)②我们把这些形容好的事物之类的词语成为------褒义词。
出示幻灯片:谁给大家读读褒义词的含义。
褒义词是情感词语的一种,俗名“好字眼儿”,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尊崇、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诗两首 金色花 鲁教版
课题:金色花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歌主旨;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难点:合作探究,鉴赏诗歌,利用想象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三、教学方法:1、教法:(1)师生共探朗读方法。
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也是走入诗歌意境的重要途径。
(2)利用白板技术,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开启思维之门。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尊重学生的自主与创新。
2、学法:(1)圈点批注(2)研读法(3)合作探究四、年级:六年级五、电教媒体:PPT课件六、教学要求:《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反映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础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母亲节那天,你是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呢?(学生自由说)我们都是嗷嗷待哺地从母亲的怀抱中成长起来的,一张卡片、一次洗碗或者仅仅是一朵鲜花(根据学生地回答而定)都是我们对母亲地一份感激。
有同学送了红色康乃馨,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代表母爱)那么每个人都会送母亲康乃馨吗?未必如此,比如说印度诗人泰戈尔就送了什么呀?(金色花,课件显示金色花)(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赏金色花,走近作者,了解文体。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诗两首 金色花 鲁教版
《金色花》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教学流程一、导入小调查 1、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2、妈妈生日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3、你知道妈妈的最大心愿是什么吗?那老师想再追问一句,在座的同学们,你们的妈妈知道你们生日的,请举手。
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母爱。
世间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爱。
她沉浸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想灿烂的阳光,像淙淙的春水,无时无刻不在温暖、滋润着我们,那我们该如何回报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展现母子之间亲情的散文诗——《金色花》,让金色花悄悄地告诉你。
二、走近作者他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用微笑融化读者。
他就是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
1913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
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多读泰戈尔的诗吧,会让你的心灵变得纯净,让你的精神寻到一片休憩的家园。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要学好诗歌,我们首先要——朗读,下面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散文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同学们认为,这篇散文诗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读?明确:感情基调——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四、感受入情,采访小天使刚才我们用声音演绎了这首优美的散文诗,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具有魔法的小男孩。
《金色花》教学设计 _1
《金色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是一首清新自然、亲切温馨的散文诗,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依恋,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母子情。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可能更多地只在母爱中沐浴,却很少有回报,所以要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悟到母爱的无私,并且意识到该将自己对母亲的爱转化到行动上。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这首散文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美妙新奇,激发想象力和创作潜能。
【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浓浓的母子情,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潜能。
【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联想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课前播放《妈妈的吻》渲染气氛。
一、小故事导入有一个婴儿即将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说明天就要把我带到地球上去了,可是,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慈祥地说:“放心吧,孩子,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你的降临,并且,她会用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直到生命的终结。
”这位天使是谁呢?对,是母亲。
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深情的呼唤。
孩子又该怎样回报母亲呢?就让我们走进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圣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了解诗人及金色花1、泰戈尔:著名文学家。
代表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
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1913年,其作品《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
• 2、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三、初读感知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散文诗,画出你要为大家提醒的生疏字词,力求读准读顺。
然后告诉大家,这首散文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的感受如何?1.词语积累:笑嘻嘻匿笑沐浴林阴祷告罗摩衍那2.初读感受:讲了一个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故事。
《金色花》教学设计 _2
《金色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掌握“匿笑、罗摩衍那”等字词。
2.品读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亲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自己的感情。
一、导入课文学生齐诵《游子吟》,问:这首诗谁写的?(我国唐代诗人孟郊),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深深的爱和尊敬)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母爱是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因为她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次美的洗礼!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文学家,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吉檀迦利》。
因作品《吉檀迦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我朗读,我感悟1.自由的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试着把握停顿,读出情感。
正字正音(可在课前预习完成)嗅( ) 罗摩衍那( ) ()匿笑( )祷告( ) 沐浴( )()花瓣( )2.齐读,注意字音停顿,体会情感。
(配乐:相约卡农)3.抽读或者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提醒注意听,读完以后,要点评读得怎么样)4.教师指导朗读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情感来读?语速:轻快、跳跃情感:喜悦、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顽皮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把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吗?“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金色花教案3篇
《金色花教案》金色花教案(一):金色花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3、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一、引入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最崇高、最完美的情感。
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
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就应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印度有一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个性的方式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情。
这天,我们就来一齐欣赏这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二、走近作者我们这天将一齐结识一位伟大的人物,感受一种伟大的精神。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能够感到富有宗教好处的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三、检查预习学生展示积累的字词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n)笑祷告(dǎo)花瓣(bn)衍(yǎn)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四、激情诵读,感悟亲情1、范读2、小组间朗读比赛: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请其他小组根据刚才的朗读和自己的理解,点评小组朗读,并说明理由。
如:感情基调的喜悦、温馨、深情,从中我读出了妈妈的或孩子的,或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孩子。
诗中写的是怎样一个孩子,怎样一个母亲?(诗中的母亲是一个充满深深的爱、是一个教徒、爱好文学的人,孩子是顽皮的、活泼可爱的。
)3、朗读一下你最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重点句子示例:(1)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母亲焦急,我调皮)(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3)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调皮,撒娇)五、深入研读,合作探究刚才我们师生用我们自己的声音演绎了这首优美的诗歌。
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讨论:1、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文中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丽的,正能够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
诗两首《金色花》教案 鲁教版 (1)
《金色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画面,读出形象,读出情感。
2、品味精彩语句,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用语的差别,体会散文诗的语言。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读出画面,读出形象,读出情感。
【教学难点】比读两个版本,体会散文诗的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自主探究法【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预习】1、解决生字词嗅( xiù ) 闻(气味)花瓣( bàn )罗摩衍那( mó,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2、资料助读:(1)、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2)、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
本质属于诗。
它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练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
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我们听的歌曲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
我们还学过很多有关母爱的诗歌,比如孟郊的——(《游子吟》)(学生齐背)。
这是我们中国人歌颂母爱的方式。
今天,我们去印度,看看一位历经沧桑的中年人赞美母爱的特殊方式。
《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教案《金色花》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色花》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1、掌握匿笑、祷告、嗅、摩、衍等字词,积累语言。
2、通过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初步体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初步理解诗歌意象及借物抒情的方法。
4、感受诗歌轻松愉悦的意境美,温馨圣洁的情感美,体验人间至真至纯的母子深情及诗人博爱的胸怀。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创设情境教师以舒缓深沉的语气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语文新圃》上刊载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所破旧的山村小学,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昏黄的灯光下,批改着学生的作文。
作文题目是《我的愿望》。
孩子们的愿望很多,也很美好:有的说长大要当解放军,有的说要当老师,有的说要当大老板……突然,一行字闯入老师的视线:“我的愿望是当一条狗。
”老师又惊奇又好笑,接着往下看:“我爸爸不幸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
山村的夜很黑,听人家说黑夜里有鬼。
我很怕鬼,妈妈也怕,只有爸爸不怕,可是爸爸已经不在了。
还听人们说,家里有狗,鬼就不会来了,可我家连狗也没有。
我多想变成一条狗,夜夜守在妈妈的门口,那样妈妈就不再害怕了。
”读到这里,老师的眼睛湿润了。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①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以这个小故事导入,并适时提问,既开篇就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内心情感,又切入主题,一石二鸟。
(二)初读感知1、自由出声朗读。
(要求读得流畅,读准字音)2、指明个别朗读。
(穿插识字环节:匿、嗅、祷、摩、衍等)3、思考讨论:诗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把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成一幅画面,用一句话概况)设计意图:初读环节,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并在通读中扫除文字障碍,落实字词教学。
金色花教学教案
金色花教学教案(共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金色花》教学教案《金色花》教学教案一、教学设想《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
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如何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四、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一幅老师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请学生观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给照片拟一个小标题。
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这样一个主题引出课文《金色花》。
(二)整体感知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范读课文(教师的配乐朗读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孩子与母亲这样一个嬉戏的世界中)要求学生想像老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情节。
教师朗读课文过渡:真希望老师刚刚能把大家带入到一个孩子的游乐世界中,下面,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自助餐,想不想一起品尝一番?3、聊一聊如果你刚才在朗读中看到了些什么,请你运用画笔将一点一滴的感受画下来。
如果你怕画不好,请你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
如果你还担心说不好,那就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段课文。
a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宝贵的想法。
b集体讨论。
4、内容归纳要求学生完成表格——《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归纳: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
小结:我看到了一个---------的孩子(可爱善良、孝顺父母) 我看到了一个---------的妈妈(宽容慈祥、疼爱孩子)过渡: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我真想听听他们对话的声音。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11诗两首 金色花 鲁教版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难点: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一、新课导入1、曾有一部电影,平凡简单却轰动一时;曾有一首歌曲,歌词浅显却传唱至今。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下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这是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主题曲。
世上对我们好的人当然不只是妈妈,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母亲与孩子的文章,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作者简介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
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二、整体感知1.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时,我就”的句式来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交流点拨】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一位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交流点拨】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交流点拨】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金色花》优秀教案
《金色花》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学习诗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体会情感;感受意境美。
2.难点:学习想象和象征手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赏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金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金色花的印象。
2.引出课题《金色花》。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赏析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情感。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如金色花的象征意义。
3.学习诗歌的想象手法,如孩子变成金色花后的行为。
4.拓展延伸
1.让学生收集其他表达母爱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2.引导学生用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
5.课堂小结
1.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孩子对母亲的爱和诗歌的艺术特色。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诗两首 金色花 鲁教版 (1)
反复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鉴赏诗歌,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刚刚告别了童年,冰心有一句写童年的诗句:“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如梦如幻的,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的孩子有无穷的想象力。伟大诗人泰戈尔笔下有这样一个印度孩子,他突发奇想,用纯真的童心和奇特的方法表现对母亲的依恋。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金色花》,认识这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好,现在大家自由组合,一人读妈妈,一人读孩子,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得最贴切。(请5~6组同学来读,其它的同学评评哪一组最好)
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四、写作训练
以“妈妈,我想说爱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深情。(当堂写作请3~5位同学当堂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把词语每个抄三遍并听写一遍;
2、同步练习册做完。
二、《金色花》课件信息表
课件名称
《金色花》
课件作者
李丹丹
知识内容
初中语文
教学理念
探究性学习法
适用对象
三、课件设计结构框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首散文诗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沐浴着母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诗两首 《金色花》教案 鲁教版 (5)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 、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3 、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学生才是这堂课的主角,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并且要以口头说话和当堂作文的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导入新课:花儿的生长需要暖暖的太阳,我们的生长需要妈妈的精心呵护……2解说题目:印度圣物——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圣物,译作“占波”或是“瞻波伽”,开金黄色碎花。
(二)、介绍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背景提示:写这首诗时,正是 20世纪初,是泰戈尔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三)、初读课文,夯实基础(学生自学,填上答案,课堂明确)1.注音。
匿()笑祷()告罗摩()衍( )那膝( )盖2.填空。
《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家)作家诗人,他一生创作丰富,代表诗集有《》,《》等,曾获文学奖,他创作的歌曲《》被定为印度国歌。
3.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沐浴:祷告:4.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当你沐浴后,,,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四)、品读课文,体验情感以下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老师指导)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为了好玩,长在那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④、“我不告诉你,妈妈。
《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该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主题;2.分析故事中人物性格和行为,并对此进行思考和讨论;3.提高学生的中文阅读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4.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教材《金色花》;3.黑板书写工具;4.相关课件和教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书籍封面和相关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环境,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1)故事情节1.阅读故事,并对故事情节进行概括;2.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并自己动手解释;3.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整个故事。
(2)人物性格和行为1.阅读故事,分析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行为表现;2.小组内讨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表现,并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推敲;3. 语言运用(1)词语搭配1.给出具有情感、感情和心理色彩的单词,让学生进行辨析;2.分组讨论,进行表演,展示多样的词语搭配方法;(2)写作作业1.规定主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2.学生彼此进行交流,进行批评和反思;3.教师对文章进行审核,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写作技巧和方法;4. 常规训练1.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掌握相关语言技巧和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补充;四、教学总结1.教师点评学生阅读素养,进一步辅导策略和方法;2.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课程个性化建议;3.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场景。
五、拓展活动1.安排学生开展相关的讨论和演讲活动;2.进行口头演讲,拓展学生的表达能力;3.对学生进行讲评,督促学生完善自我评价。
六、教学反思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通过组内讨论和个人思考锻炼其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审慎选择教学材料和方法,切实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过程,及时给予批评和建议。
六年级语文上册 金色花 教案
金色花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2.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丽,仙人掌的坚强。
3.体会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丽,仙人掌的坚强,体会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和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写出主要内容3.交流订正指出问题、二、熟读课文,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说说为什么这样划分?(抓住仙人掌生长时间变化分段)一段:(1—4)讲“我”在阳台上养了一些花,只有仙人掌活了下来。
二段:(5—7)许久后的黄昏,“我”看到仙人掌长大了许多,但是样子很丑陋。
三段:(8—16)久雨后,“我”发现仙人掌开出异常美丽的花。
2.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随着仙人掌生长变化,我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板书:仙人掌成活不关心它(不美)长大许多忍不住大笑(丑陋)开出美丽的花流泪惭愧3.讨论:“我”曾无所顾忌的狂笑过仙人掌的丑陋,现在却为自己的浅薄而感到惭愧,这是为什么?(从全篇考虑,重点抓8—16自然段)(1)仙人掌生长条件艰苦(一小盆泥土,面对阴晴雨雪)(2)很长时间没人关心它,不浇水。
也不施肥。
(3)开出异常美丽的花三、积累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词句背一背,抄写下来。
教学反思:学生对文章的分段较困难。
对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的变化理解的好。
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的较好。
对于仙人掌的坚强产生了敬佩的感情。
金色花教案(通用3篇)
金色花教案金色花教案(通用3篇)金色花教案1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
2、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诗歌展示、歌颂母爱。
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
教学重点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机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
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诗。
二、作者简介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
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
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零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三、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匿笑()沐浴()()祷告()嗅()衍()摩()2、解释下列词语:匿笑、祷告、沐浴:四、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给予指导1、自由朗读。
2、听课文示范朗读磁带,注意对朗读技巧的把握。
3、个别学生读。
4、学生评价。
五、合作学习,质疑探究1、请谈谈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2)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3)诗歌表现了什么?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3、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4、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案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二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二是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1)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
嗅( 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花瓣( bàn )2)现在我们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两个小问题: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二、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我们已经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怎么样的感觉,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学生谈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母亲的慈爱、善良)2、那么,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人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你同意吗?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是不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3、听了,我们醉了。
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但不同的地方,我们怎样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读不同的地方?(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教师提示,学生读)(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母亲焦急,我调皮)(学生分析,学生读)(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3、4以后学生自由展示)(4)“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调皮,撒娇)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我们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
学生表演读、评点。
(朗读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三、深情描述,品味画面美。
1、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现在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
我们先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否来自于这一首诗?清晨朝露未晞,在铺满金色花的林荫中,飘出一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披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
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庭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
妈妈在祈祷了,空气中弥漫着妈妈轻柔的话语。
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这香气从何而来?我屏住气息,一声不响……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可以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来做恰当描述。
3、齐读诗歌,再次品味美。
四、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
我们已经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品味了诗歌的画面美。
这些美都源来自诗人的神奇表达。
泰戈尔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美的根源所在。
1)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儿童、成人、老人?)2)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憎恶?赞美、贬抑?)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
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人们←→花儿母亲←→孩子)小结:新奇的想象,美妙的表达。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五、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
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1、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泰戈尔《告别》)2、课外创作:把你们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自制的贺卡上,在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或妈妈的生日送给妈妈。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会分析、理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句子。
2、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理解“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体会作者用词不达意准确、形象地来描写人物在活动中的动作、神态特点。
4、学习作者严于自省,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难句。
2、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3、学习作者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工,但是,四面又明蝴是严科,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
2、理清课文脉胳,研读1、2、3段。
一、导入新课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介绍作者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概括故事。
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2、略说人物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理清课文脉胳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11)第三部分(12)四、研读课文(一)研读第一部分1、朗读1---2段2、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3、作者看到北京的冬天,心情如何?明确:悲哀。
教师:从作者看到北京的冬天,心里很悲哀,这种悲哀的心情一直到文章的最后,作者是怀着一种悲哀的心情写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说“悲哀”二字是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研讨第二部分第3段1、朗读第三段,讨论回答:(1)对风筝的态度我和弟弟有什么不同?点拨:弟弟---- 喜欢“我”----- 嫌恶,认为那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2)课文中的哪些文字体现了弟弟非常喜欢风筝?点拨:文中动作、神态的描写。
(3)“我”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事,那么“我”认为做什么样的事才是有出息的孩子干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兄弟二人的不同态度,揭露了封建思想对“我”的毒害,而小兄弟因年幼,持有一颗天真的、真挚的童心。
五、作业:反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目标:1、研读4—12段。
2、理解难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研读课文4—12段(一)4—11段研读1、朗读第4段,回答:“我”用怎样的行动虐杀小兄弟的少年天性?从“我”的行为,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教师点拨)教师补充:“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慌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这是对小兄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突出了小兄弟被发现后的那害怕心态。
2、朗读5—11段,思考、讨论并回答:A、事隔二十余年后,我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点拨: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思想的醒悟)B、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会么说是“不幸”看了?点拨:因为意识到自己错了,很后悔和自责。
C、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是不是就让它错下去?我想到了哪些补过的方法?在这此方法中,最可行的方法是哪一种?点拨:补过(“我”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勇于自责和反省),5种,最可行的方法:去讨他的宽恕。
D、我用最可行的方法去讨他的宽恕,我得到宽恕了吗?为会么没有得到宽恕?点拨:没有,因为他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了。
E、因为他不记得此事了,我心里就轻松起来了吗?点拨:没有轻松,反而更加沉重、更加悲哀。
(二)研读12段1、朗读第12段2、概括本段内容3、难句理解: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工,但是,四面又明蝴是严科,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句话不仅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永远的哀伤,虐杀者有了醒悟的痛苦,而被虐杀者却已经忘却了,觉悟者永远无法弥补过错。
第三课时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
2、指导完成课后练习。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
二、品味文章语言。
学习文章用词准确、形象的表达方法,通过细致观察,描写某个人在活动中的动作、神态。
例: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希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