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制度在旅游外部性内化中的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酒店非正式组织管理研究浅议

我国酒店非正式组织管理研究浅议

我国酒店非正式组织管理研究浅议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酒店行业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

为了提高酒店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各种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我国酒店非正式组织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

1. 非正式组织的概念非正式组织是指在酒店内部形成的一种不被正式规定和明确的、非官方的组织形式。

它由酒店员工主动组织而形成,目的是为了解决团队内部的问题、调节员工关系、提高工作效率等。

2. 酒店非正式组织管理的意义酒店非正式组织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员工更加融入酒店的大家庭,增强员工对酒店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非正式组织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因素,提高酒店整体服务质量。

1. 自发性非正式组织是员工自发组织形成的,而非酒店管理层强制推动或组织构建的。

它是建立在员工共同利益和需求上的,因此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2. 群体性非正式组织是由员工组成的一个团队,它是集体行动的结果。

每个员工在其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3. 灵活性酒店非正式组织能够更快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满足酒店的管理需求。

1.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沟通是非正式组织管理的基础。

酒店管理层应该建立起与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反馈。

这样能够增加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工作热情。

2. 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非正式组织管理的重要保障。

酒店管理层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对酒店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增加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管理层应该主动地为非正式组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包括资金、物质和人力等。

这样能够为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四、酒店非正式组织管理的优势和挑战2. 挑战酒店非正式组织也存在一些挑战,如管理层对非正式组织的认识和理解不足,无法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非正式制度的管理效能及其建设

非正式制度的管理效能及其建设

非正式制度的管理效能及其建设引言在组织与管理领域,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式制度是指由组织明确设立和规定的制定的规则、程序和政策,而非正式制度则是组织中存在但未明确规定的习惯、价值观和社交规范。

正式制度通常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制定和强制执行的,而非正式制度则是由组织成员之间形成的。

本文将探讨非正式制度在管理过程中的效能,并提出一些建设非正式制度的方法。

非正式制度的管理效能非正式制度在组织中具有重要的管理效能。

首先,非正式制度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这是因为非正式制度可以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例如,在一个团队中,正式制度可能规定了每周开会一次,但在实际工作中,成员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交流和协作。

在这种情况下,非正式制度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的办公室文化”,鼓励员工随时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非正式制度可以帮助组织传递核心价值观和文化。

正式制度通常是简洁明了的规则,而非正式制度则更多地涉及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忠诚和彼此关系的建立。

通过非正式制度,组织可以传达其价值观和文化,从而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例如,一家企业可能在正式制度中规定了一些行为准则,但真正影响员工行为的往往是组织中的“潜规则”。

这些潜规则可以通过非正式制度传达,例如员工之间的集体活动、团队建设培训等。

最后,非正式制度可以有效地管理变革和解决问题。

正式制度往往较为僵化,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而非正式制度则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更快地响应变革和解决问题。

例如,当组织需要进行重大变革时,正式制度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制定和实施变革计划。

而非正式制度则可以通过鼓励员工创新、共享和学习,帮助组织更快地适应变革。

建设非正式制度的方法要有效地建设非正式制度,组织需要采取以下方法:1.建立积极的工作文化:通过领导者的示范和组织赞助的活动,建立一个鼓励开放交流和合作的工作环境。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行政组织都离不开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非正式组织是指在行政组织内部自发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它通常不受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制约,但却在行政组织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对于行政组织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往往扮演着“润滑剂”的作用,减少官僚主义的程度,协调内部利益冲突。

在一家公司中,员工可能会因为升职、薪酬、晋升等方面的利益问题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就会对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而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可以协调员工之间的矛盾,减少内部纠纷,从而促进公司的有序运行。

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中还具有承上启下的角色。

行政组织往往是分层次、分职能的,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有着控制和要求,下级机构又需要上级的支持和指导。

在这样的体系中,非正式组织可以扮演桥梁的作用,通过它,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资源交流更加顺畅,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非正式组织也可以帮助下级机构更好地理解上级的战略决策,加强对上级工作方向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中还有着重要的凝聚作用。

行政组织面临着多样化的员工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发展需求。

对于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群体,要想保持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而非正式组织往往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为员工提供一个情感交流和共同发展的平台,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对组织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不仅在促进组织运行、承上启下、凝聚员工、监督反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组织内部正式机构的不足,为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力量。

行政组织内部应当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旅游线路开发正外部性问题内在化分析

旅游线路开发正外部性问题内在化分析

旅 游 线 路 开发 正 外 部 性 问题 内在 化 分 析
张 振 家
( 沈阳大学 旅 游与地理科学 学院 ,辽 宁:结合我 国旅游线路开 发实际 , 应用经 济学 中正外部性 问题 内在化( 本文 未涉 及负外部性问题 ) 的
相关理 论 , 对旅游线路 更新 速度缓慢及缺乏创新精 神这一热 点问题进行 了理论 剖析 , 图从 理论 人手找到 问 试 题 的症 结点 。认 为对创新性旅游线路 开发 申请“ 商标 ” 册 , 注 以及建立旅 游线路 专营 , 是两个 可 以实施 的解决
因此 , 旅行社虽然对创新旅游线路不能拥有 专 利 , 是可 以对 这条旅 游线 路进行 商标 注册 , 但 拥 有这条线路的商标 、 品牌 。尽管潜在模仿者观测 到创新旅游线路可以获得较高利润, 可以轻易地 模仿 , 推出相 同组合 、 标准 的线路 , 但是却不能 以
不是一个有形的实物商品 , 准确地说 , 旅游线路是

次类 别 游客 的多样化 需 求 ; 一 方面 , 降低 整个 另 将
行业 的平 均 利润 。
种旅 游行 程 的设计 构思 。旅 行社 通 过签 订 协议
购买到其他企业商 品在某段时间 内的使用 权 , 通 过线路设计人员 的创意 , 将购买 回的这些使用权 个 个进 行 串联 , 通过 设计 线 路 、 排 行程 和设 置 安
第2 卷 第 2 1 期
2 0 0 9年 4月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HENYANG S UNI VERS TY I
Vo . 1 No 2 12 , .
Ap . 200 9 r
文 章 编 号 : 10 —2 5 2 0 )20 2 —3 0 89 2 (0 9 0 —0 50

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

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

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提要旅游业是一个外部性显著的部门,其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造成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和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势必会过分刺激对旅游业具有消极外部影响的活动,抑制对旅游业具有积极外部影响的活动,从而使与旅游业相对应的社会收益受到损失,使社会对旅游资源的配置不能达到帕雷托最优。

这就要求政府、企业及旅游者在各自活动中密切关注自身行为,寻找最佳内部化途径,减少旅游业的外部性,以使旅游业朝着有利于社会收益最大化方向前进。

一、外部性1、外部性的概念。

马歇尔1890年首次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概念。

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个人或厂商)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强制性地、不支付任何代价或得到任何回报而引起其他经济主体收益或成本的增减变化的现象。

外部性有两类:一类是经济主体使其他经济主体收益增加的正外部性;另一类是经济主体使其他经济主体受损的负外部性。

2、旅游业的外部性。

旅游业的外部性也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类:旅游业的正外部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国家外汇收入的增加,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国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及其他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效益,而旅游企业和游客并没有从相关受益者身上获取任何回报。

旅游业的负外部性是指伴随旅游业的发展,会出现众多社会和环境问题,包括交通拥挤,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但旅游企业和游客并没有向相关受害者支付任何代价。

旅游业的外部性实质上是旅游企业在其生产和游客在其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私人收益和私人成本社会化的结果。

二、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及必要性1、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

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是指将旅游业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差额纳入旅游业本身的过程,以使旅游资源的配置达到或接近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

2、旅游业外部性内部化的必要性。

以下通过对旅游产品供给所产生的正负外部性来说明旅游业外部性内部化的必要性。

(图1)图1中纵轴代表旅游产品的价格,横轴代表旅游产品的供给量,MC曲线代表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产品的边际成本,D1曲线代表只考虑旅游者私人收益情况下的旅游产品需求量。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行政组织是一个按照法定程序组成的机构,它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都是严格规定的。

而非正式组织则是指一些不受正式组织机构控制、不具有法律地位,但却对组织中的行为、决策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此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中具有的作用。

一、促进信息传递和沟通非正式组织能够更好的促进信息的传递和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

在实际工作中,组织的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及时沟通,以便共同完成任务。

由于行政组织中规章制度的限制,往往以正式渠道传达消息需要经过多个层面,效率较低。

非正式组织则可以通过部门之间的关系网络,以更直接、更快速、更有效的方式传达信息和沟通。

二、促进团队凝聚力和协作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可以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组织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在行政组织中,成员们的任务不仅是根据自己的职责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有时也需要和其他成员共同合作完成某些任务。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外部联系和内部交流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增强组织变革的适应性行政组织在现代社会中需要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人员的变更也是非常正常的。

非正式组织的意义在于它能更好的适应变化,加强新人的融入和老员工的传承,确保组织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非正式组织能够对新人进行更有效的引进和培养,使他们更快地适应组织的环境和文化,更快的融入工作。

此外,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可以帮助组织对外界环境和组织成员的变化做出更快的调整和反应。

综上所述,虽然非正式组织不属于行政组织的正式部分,但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的紧密和凝聚力的提高,更好地适应变化和加强组织的连续性,是行政组织在提高效率、适应变化和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非正式制度在旅游外部性内化中的作用分析

非正式制度在旅游外部性内化中的作用分析
经 营 战 略
■■r
c T o
【 摘要 】 旅 游中的外部性 集中表现 为旅 游活动对环境和
资 源 的破 坏 , 将 外部 性 内化 的根 本 途 径 是 加 强 旅 游 的 相 关 制 要 度 建 设 和 改 革 。旅 游 活 动 中的 制 度 包括 正 式 制 度 和 非 正 式 制
易成本不可 能为零 , 因此就需要制度设计。
2 旅 游 活动 中制 度 的 类 型 、
以针 对 经 营 企 业 、 客 和 东道 居 民 等 方 面 采 取 措 施 , 快 非 正 游 加
式制 度 的 变迁 , 促使 外部 性 内化 。
【 关键词 】 旅游活动 外部性 内化 非正式制度
的成本要 由社会承担。外部性概念的运 用十分广泛 , 近年来 , 随 着旅 游业 的飞速发展 , 旅游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也逐步显现出
来, 并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重视。旅游活动中的外部性包括正外
的规章制度 ; 非正式制度 是人们在旅游 开发 、 游览及 日常生 活
中表现 出的各种习惯和 习俗。
作用 , 只有让旅游中的各个 当事人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 也 和资源 的重要f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部性 问题 。 陛,
3旅 游 活动 中制 度 的 结构 、
名度等等。负外部性是旅游活动给社会造成 的损 失 , 其来源是
多种多样 的。一是来 自供给方 , 即开发者 ; 二是来 自需求方 , 即
二 、 游 活 动 中 的制 度 分 析 旅 1旅 游 活动 中制度 的功 能 、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配置方式有三种情形, 即制度耦
合、 制度冲突 和制度真空 , 而制度结 构将直接 决定 制度安排 是 否有效率。在这三种情形 中, 只有制度耦合 才是最有效 率的, 也 就是说 , 只有 当正式制度和非 正式 制度之 间不存 在矛盾 , 能够 有机结合在 一起 , 能充分实现制度的功能 。在旅游活动 中, 法

浅议旅游业的“外部性”问题

浅议旅游业的“外部性”问题

浅议旅游业的“外部性”问题作者:马扬眉来源:《当代旅游》2015年第04期摘要:旅游业和其它产业一样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外部性”问题,传统的“征税与补贴、”“科斯解决方案”“企业合并”治标不治本,因为,市场本身不能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需要政府调控。

关键词:外部性;旅游业;解决方案一、引言当一种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收益或成本不完全由行为的本人所享有和承担时,我们就认为这种经济行为具有“外部性”。

外部性有时候也叫做外部效应。

这样经济概念的提出是二十世纪的马歇尔和庇古。

当行为产生积极意义的时候,给他人带来好处,我们称之为正外部性,或叫正外部效应;相反则为负外部性或负外部效应。

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社会脱离最有效的生产状态,使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很好的实现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

旅游产业包含六大主要元素,即吃住行游娱购,这六大元素都各自形成产业化规模了,它们或多或少的存在外部性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将外部效应内化,让负外部性的行为主体尽量承担责任,而让正外部性的行为主体得到奖励,以完善资源的优化配置,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二、旅游业的“外部性”问题(一)旅游收入统计掩盖了外部性问题每当节假日或“黄金周”结束的时候,或每季度年度末的时候,统计部门总是向社会公布其本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收入等等指标。

这些数据的统计计算方法是非常粗糙的,一般是通过入境人数,居住时间,人均花费做一个大致的匡算。

这样的统计结果,实际上只能纵向的和历史时期比较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以及横向的和相邻区域比较。

而产业内部尽管也有自己的统计数据,如景区的门票收入多少,旅馆的入住率等等。

至于它们,即六元素相关的产业所辐射出的外部性则未能体现出来,也未能引起当局的重视。

如某个著名景区的门票十分昂贵,或沿途宰客现象严重导致游客减少,而给其它相关旅游产业造成损失,难以准确评估;而某餐饮小店的特色名吃,由于营销策划到位,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给当地其它旅游相关产业带来效益,也未能体现出来。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指的是那些没有在组织结构图中明确规定的组织形式。

虽然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管理中并无法律地位,但它们在实际运作中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非正式组织的定义、作用、特点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以便更好地理解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中的作用。

一、非正式组织的定义非正式组织是指那些在形式上不被明确规定在组织结构中,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挥了一定作用的组织形式。

这些组织形式可能是由员工自发组织而成的,也可能是由某些特定的项目或任务所形成的。

非正式组织通常不受正式规章制度所约束,而是以某种特定的目的或利益为动力,通过人际关系和合作来发挥作用。

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可以是由员工形成的小团体,也可以是由某个部门或项目组所形成的。

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发挥着丰富多样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传递和沟通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中扮演着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重要角色。

由于非正式组织通常以小团体或特定项目组的形式存在,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和有效。

他们能够迅速传递和分享信息,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心声,从而更好地指导和管理整个组织。

2. 心理支持和团队建设非正式组织可以为员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团队建设。

在工作中,员工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非正式组织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员工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和帮助,从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3. 信息反馈和意见汇聚非正式组织可以作为员工的一个信息反馈和意见汇聚的平台,帮助管理层更及时地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

员工往往更愿意在非正式的情境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而非正式组织正是他们进行这一类表达的一个重要平台。

4. 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非正式组织可以扮演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者的角色。

在这些非正式的小团体或项目组中,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递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和认同感。

非正式制度对黑龙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非正式制度对黑龙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非正式制度在人们实践中得以检验,被人们群众认可,最终确立发展,其从多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国家应该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给予重视。

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概念区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是两个不可拆割的体系,两者的作用不可等同。

“正式”两字就是规范的意思,正式制度也就是指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不能改变的规则、条令。

正式制度由于有保障体系,所以它的见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收到成效。

非正式制度这一词主要体现在“非”字上,具有否定的含义。

非正式制度是经过岁月的打磨,犹如奔涛汹涌的黄河水沉积下来的石质,正是由于经历了时间的打磨,所以其渐渐的被人们所熟知、所认可,非正式制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具有其他制度不可替代的优点。

比如,人们常常说二十一天养成一个习惯,这就说明习惯养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那句话里又蕴含着另一方面的意思就是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再去改变了,这也就是人们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原因。

所以非正式制度也是这种原理,非正式制度一旦形成就已经被适应了,所以去改变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只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能够和谐共生,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黑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一)地理位置及其资源的优势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北端,面积广阔,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同时由于它的特殊位置,与很多国家接壤,比如蒙古、俄罗斯、朝鲜。

也正是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黑龙江旅游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自古以来,东北地区就是农业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黑龙江也不例外。

首先黑龙江有着优质的土壤也就是黑土,适合大力开展农业,黑龙江农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本国的国民需求,还能够出口到其他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黑龙江省还具有独特的森林资源,比如大小兴安岭。

黑龙江地区还有着一些特殊资源,例如草药、毛皮等等。

非正式部门(informal sector):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

非正式部门(informal sector):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

非正式部门(informalsector):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摘要]“非正式部门”是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外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尚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在非正式部门概念方面的研究,描述了非正式部门概念的演化过程,总结了国外学者关于非正式部门特征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旅游非正式部门的研究框架。

最后指出笔者对非正式部门的认识,以期引起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关键词]非正式部门;旅游;研究框架1问题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济学家们尚未关注那些没有受到国家认可的经济活动,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也仅仅是承认了这部分经济活动的存在。

而在接下来的50年代至60年代初,经济学家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部分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个普遍的研究命题展开研究,但是却一直没有统一的术语对其进行描述,直到1972年国际劳工组织综合就业问题代表团在一篇题为《就业、收入和平等:肯尼亚增加生产性就业的战略》的报告中首先提出了“非正式部门”这一术语,并在后来被广泛接受。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原本依靠农业生产为生的农民转化为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与城市中的下岗人员在创业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非正式部门。

笔者认为,加强对非正式部门的研究对于解决中国目前的很多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贡献,国内这部分的研究仍然很缺乏。

而在很多西方国家,对于非正式部门的研究已经由单一发展到多元。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涉及非正式部门的概念、特征、管理和如何通过引导非正式部门的发展振兴地方经济等方面。

1.1西方国家的研究历程自从基思·哈特(keith hart)首次对非正式部门研究以来,西方学者对非正式部门的研究已经有了将近40年的历史,对非正式部门的研究不仅涉及社会学、经济学,而且研究城市发展的学者也开始研究城市化过程中非正式部门的产生及其发展。

旅游扶贫组织研究如何通过引导非正式部门的发展促进肯尼亚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

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

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非惯常环境是指与个体平时居住环境、社交、文化背景等存在较大差异的环境。

在旅游中,非惯常环境往往是旅游者所前往的目的地。

这种环境的变化对旅游者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从情感、认知、行动三个方面,逻辑梳理非惯常环境对旅游者的影响。

一、情感方面1、文化震撼旅游者习惯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和环境,但当他们到达一个新的目的地,他们通常会面对与他们惯常环境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种文化差异会导致旅游者的情感震动。

旅游者可能会对所见所闻感到兴奋和好奇,但也可能会对当地习俗、卫生状况、生活条件等方面感到不满或惊异,从而影响他们的情感体验。

如果旅游者感到文化冲突太大,就可能会想尽快离开该目的地,以便回到熟悉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感觉。

2、社交隔离旅游者常常遭遇语言障碍和社交隔离,这同样会影响他们的情感体验。

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语言沟通可能会受到妨碍,使旅游者无法与当地居民和其他旅游者进行有效的交流。

这会让旅游者感到孤单和失落,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况下,一些旅游者可能会选择避免与当地人交往,而更倾向于与同伴一起旅行。

二、认知方面1、文化差异在非惯常环境中,旅游者常常面临意想不到的文化差异,这会影响他们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旅游者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其行为和语言可能受到限制,因此会影响对当地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有时候,旅游者可能会将文化被误解或者忽略某些细节而产生的负面体验,误以为他们代表了文化本质,从而导致文化歧视和偏见的产生。

2、认知失调当一个地方和自己常住的环境相比,差异越大时,旅游者对他们的环境所产生的印象和认识也会越不稳定,从而使他们的行为表现出认知失调的特征。

这些认知失调可能涉及到旅游者对安全、卫生、交通、食品和住宿等方面的不安全感,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旅游者采取相对保守的行为方式。

三、行动方面1、规划旅游者在到达目的地之前,通常都会预先制定旅游计划和行程安排。

然而,在非惯常环境下,旅游计划可能会受到不可预见的干扰。

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

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

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在旅游行业中,非惯常环境指的是与旅游者平时所处的环境有明显差异的地区、气候、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

这种环境对旅游者的行为和反应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对于旅游者的安全和旅游体验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非惯常环境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进行逻辑梳理。

一、文化冲击前往异域旅游时,常常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导致旅游者的行为受到限制或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文化冲击。

例如在穆斯林国家,女性需要遵守穆斯林教规,避免展示肌肤,穿着要保守;在中国,不少旅游景点需要游客脱鞋,穿上鞋套等。

这些行为规范旅游者可能在之前的生活经验中并不习惯,需要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在适应的过程中,旅游者可能会出现困惑、不自在、焦虑等情绪,从而对旅游体验产生不利影响。

二、气候环境在旅游过程中,气候环境对旅游者的情绪和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例如在极地或者沙漠等气候恶劣区域中,旅游者需要忍受高强度的紫外线和温度要求,以及其他特殊环境对身体的影响。

同样,在湿润或高海拔的地区,旅游者需要面临的身体压力也会更大。

如果旅游者在这些环境中没有充分的准备和适应,可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或者疾病,造成旅游体验的负面影响。

三、人群拥挤在旅游旺季和热门景点中,人群拥挤是一种常见的非惯常环境。

在这些环境中,旅游者可能会遭受到拥挤、人流潮湿、迷路等问题,从而产生不适和负面情绪。

此外,人群拥挤也会增加旅游者遭受罪犯袭击、钱包被窃、行李丢失等风险的可能性。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安全感。

四、语言障碍在去到非英语国家旅游时,语言障碍也是旅游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旅游者可能会遭受到沟通不畅、交通不便等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帮助和支持,旅游者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困难,或者找不到正确的交通工具和食宿选择,从而对旅游体验产生不利影响。

五、安全问题对于旅游者而言,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非惯常环境中,旅游者更容易遭遇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或者安全隐患。

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

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

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非惯常环境指的是旅游者不熟悉或不习惯的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

这种环境对旅游者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的逻辑梳理:1.文化环境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语言和宗教:旅游者可能因语言不通而沟通困难,宗教信仰差异也会影响到旅游者的行为举止。

- 礼节和礼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礼节和礼仪,旅游者需要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规范,以避免冒犯或造成误会。

- 饮食习惯: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不同,对于旅游者来说,尊重并适应当地的饮食文化是重要的。

2.社会环境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人际关系:不同地区的人际关系模式差异较大,旅游者需要了解当地的社交规则以保持与当地人的良好互动。

- 社会价值观:不同地域和文化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旅游者需要尊重并适应当地的社会规范。

- 社会安全:不同地区的社会安全水平也不同,旅游者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安全规定,以确保自身安全。

3.经济环境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消费水平: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较大,旅游者需要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合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 商品价格:不同地区的商品价格也存在差异,旅游者需要了解当地的物价水平,避免因不熟悉价格而被坑骗。

- 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对当地服务质量和旅游设施有重要影响,旅游者需根据当地的发展水平调整自己的期望和行为。

4.地理环境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气候条件: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旅游者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服装和活动计划。

- 自然环境:旅游者需要了解并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位旅游者的责任。

- 地理特点:不同地理特点可能对交通、交流等方面产生影响,旅游者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计划。

总结:非惯常环境对旅游者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旅游者需要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社会、经济和地理环境,以避免冒犯、造成误会或对环境造成损害。

理解非惯常环境有助于旅游者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并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提要外部性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而产生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往往是相关行为者非自愿的结果。

本文通过对某小区用电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庇古税”和“科斯手段”,并对两种方法做了简要的对比,提出了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法。

一、外部性基本内涵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联之中,相互之间的外部经济干扰是必然存在的,形成经济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据考证,最早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是剑桥学派的两位奠基者亨利•西奇威克和阿弗里德•马歇尔。

尤其是马歇尔,他在1890年问世的巨著《经济学原理》中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

自马歇尔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补充了“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这一对概念。

对外部性的认识有许多种: 1、“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受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

” 2、“当一个或者一些人没有全部承担他的行动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反过来说,只要有人承担了他人的行为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就存在着外部性。

” 总的来说,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附带影响”,“这种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使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就是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负外部性就是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

在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因为,在正外部性的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但社会从私人经济活动中所得到的额外利益,并未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转移到该经济主体手中,这使该经济主体不会增加生产或消费。

在此情况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该经济主体对资源的使用不足。

非正式制度的管理效能及其建设(2)

非正式制度的管理效能及其建设(2)

非正式制度的管理效能及其建设
非正式制度对于管理效能的影响非常重要。

与正式制度相比,非正式制度更具有包容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这些特征使得非正式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改变和应对不确
定性。

在建设非正式制度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管理效能:
1.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非正式制度依赖于有效的沟通来传递信息、形成共识和参与决策。

通过建立积极、公开的沟通机制,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协作和整合。

2. 强化激励机制。

非正式制度可以通过强化激励机制来激励组织成员的行为。

例如,可以通过奖励、认可或晋升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以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协同。

3. 建立共享价值观。

共享的价值观可以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通过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并将其纳入组织文化中,可以减轻不确定性和提高团队合作的效能。

4. 创造自主和创新环境。

在非正式制度环境下,组织成员更容易自主和为组织做出贡献。

可以通过提供自主决策机制、鼓励创新、培养学习文化等来创造自主和创新
环境。

5. 建立协调机制。

非正式制度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来促进资产之间、部门之间和个人之间的协作。

通过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可以减少可能的纷争和冲突,并提高团
队合作的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旅游中的外部性集中表现为旅游活动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要将外部性内化的根本途径是加强旅游的相关制度建设和改革。

旅游活动中的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其中非正式制度的地位更具基础性,其变迁也更加困难,可以针对经营企业、游客和东道居民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促使外部性内化。

【关键词】旅游活动外部性内化非正式制度一、旅游活动中的外部性分析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常见概念,它最早由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
“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是这样给外部性下定义的:
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也就是说,外部性是由于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对等所造成的,个人付出的成本小于其收益,额外的成本要由社会承担。

外部性概念的运用十分广泛,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旅游活动中的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旅游活动带给社会的额外收益,如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增加了当地就业、提高了旅游地的知名度等等。

负外部性是旅游活动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其来源是多种多样的。

一是来自供给方,即开发者;二是来自需求方,即游客;三是来自东道居民。

因此,旅游活动中的负外部性给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更大,本文也将重点讨论负外部性。

关于如何将负外部性内化的问题,众多学者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在学者们提出的种种解决外部性的措施中,重点都放在对旅游企业征税、重新配置产权、加强政府的法律法规干预等正式制度上,而相关的社会措施,也就是非正式制度虽然也有提到,但只是被放在次要地位,至于措施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方式更是少有研究。

因此,本文将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来分析非正式制度在旅游活动中的外部性内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旅游活动中的制度分析1、旅游活动中制度的功能在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制度无处不在。

所谓制度,是指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在旅游业中,正是因为制度的存在,旅游活动才能有序开展。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给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而这一功能的实现要通过多种途径,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外部性内部化起到激励与约束的作用。

如何将负外部性内部化,科斯定理认为,若交易成本为零,可通过交易双方的自愿交易实现,在现实中,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因此就需要制度设计。

2、旅游活动中制度的类型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分类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分。

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旅游活动中的正式制度包括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如我国制定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等,以及各个景区制定的规章制度;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旅游开发、游览及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习惯和习俗。

从产生时间来看,非正式制度要比正式制度早得多;而从占整个社会制度的比重来看,非正式制度要比正式制度大得多。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人类社会生活仍然要靠非正式制度来约束。

因此,在制定旅游的有关制度时,必须将非正式制度放在首位来考虑,因为正式制度只有与非正式制度相容,才能发挥作用,也只有让旅游中的各个当事人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部性问题。

3、旅游活动中制度的结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配置方式有三种情形,即制度耦合、制度冲突和制度真空,而制度结构将直接决定制度安排是否有效率。

在这三种情形中,只有制度耦合才是最有效率的,也就是说,只有当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不存在矛盾,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实现制度的功能。

在旅游活动中,法律和规章制定必须要与当地的习俗和游客的习惯相适应,使其耦合度最大化,这样的制度才能起到规范和约束旅游活动的作用。

如果在制定法律和规章时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那么就不能促进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4、旅游活动中制度的变迁制度的效率有递减的特点,当旧的制度无法满足人们的效用
要求时,就需要一种新的、效益更高的制度来代替,这就是制度变迁。

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制度也会不断随之变迁。

制度变迁的方式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谈判成本过高,使得制度的供给不足,而处于制度非均衡的状态。

这时就需要政府来促进制度的变迁,即强制性制度变迁。

一般认为,非正式制度的形成是自发演进的过程,其变迁也是自发的,即诱致性的。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要比正式制度更加困难。

但是,鉴于非正式制度在决定制度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考虑通过强制的方式来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以加快整个制度结构变迁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