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挑战的中国时最后的盛世》教案(人教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合集下载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5.5面临挑战的中国课件(第1课时).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5.5面临挑战的中国课件(第1课时).

2、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江南古镇
西塘
乌镇
28
江南古镇
南浔
松江
29
30
3、国际贸易频繁。
观察图5-59、5-60.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工艺精湛, 商路发达,因此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1
中西的对比
英国对中国 茶叶的需求量变化表
1720年 1800年 181600千克 10442000千克
4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能不能说 说14—18世纪西方国家发生了哪些重 大的事件和变化?
当西方正发生了这些翻天覆地的 变化的时候,在东方的古老中国正处 于何时?
5
最后的盛 世
——明清前 期
6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何种影响?
1、商





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 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 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 园,曹家三多堂等等.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 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的乔家借钱还国债.晋商的 经济实力,可以从这个事情反映出来.中国第一家票 号——“日升昌”,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却开创 了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 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11
皇太极
1、顺治
2、康熙
3、雍正
4、乾隆
5、嘉庆
6、道光
7、咸丰
8、同治
9、光绪
10、宣统
12
康 乾 盛 世

八下人教版社会与历史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八下人教版社会与历史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中俄尼布楚条约》——一个平等的 条约 清政府在领土方面作了重大让步,将 尼布楚及其以西直至贝加尔湖原属中 国的领土让给了俄国,以换取俄军撤 出雅克萨。并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 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 中国的领土。
清朝时候的中国幅员辽阔广大,西起 巴勒喀什湖和葱岭,东至鄂霍次克海 和库页岛,北抵漠北和外兴安岭,西 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南有西沙和南沙 群岛,东南到台湾诸岛屿,基本上奠 定了今天的中国疆域版图。
联系课本P45-47页、资料P14-15页内容
《明史》是清代官修的记述明代历史 的纪传体史书,始纂于康熙十八年 (1679年),乾隆四年(1739年)保 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撰成。 “耀兵异域”中的“异域”指外国。
《殊域周咨录》,明代严从简撰,详 述国内各族和各国的道里、山川、风 俗和物产,是研究明代中外关系史和 少数民族史的重要资料。
物引进中国并逐步推广,为江南地区 的农业人口流向手工业生产部门创造 了条件。此时湖广地区的农业生产技 术提高,粮食产量增展很快,除了满 足本地粮食需求外,还销往江浙、徽 州等地。所以,到了明清时期流传着 “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看课本P34的表格,与此表格相关的问题 有以下几个: ①表1和表2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 中怎样的特点?(或:表格中的数据说明 了什么?) 答:英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非常大,并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 位,在世界市场中居于前列。
课本P37页 清朝疆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比较 ①相同点:基本版图相似,台湾等地 一直就是中国的领土。②不同点:清 代疆域更为辽阔、广大;今天的中国 地图上已经没有北部的乌里雅苏台及 东北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疆域范 围缩小。
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代设置的直 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 机构。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 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第3课时)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第3课时)word教案

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第三课时专制帝国课例分析:14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很快。

17、18世纪,当西方各国陆续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国进入了明清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但皇权高度强化,国家日渐闭关自守,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

在世界性的工业文明大潮中,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节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学习明清时期封建的专制统治,感悟封建专制制度的衰弱与腐朽,由此认识危机及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四课的学习,学生对西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改革等已经有所涉略及了解。

对于明清经济的发展,在“最后的盛世”中也有所了解,同时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学习,对明清时期统治者的统治措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具体的专制体现在哪些方面却不了解,因此,承接上节课的内容,学生有疑问,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明清统治者在加强皇权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结果,进一步从社会生活领域加深对专制皇权的理解。

知道专制皇权的代表人物,并尝试与同时代的西方思想家进行比较。

2.尝试运用多种资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防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历史的、辨证的眼光准确、全面地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3.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与腐败,初步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并体会明清时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

教学难点:学会辨证地看中国社会,体会盛世背后的危机。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资料,包括“厂卫”特务机构、八股文、牌坊、“文字狱”等。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分析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回忆电视剧《还珠格格》情节,小燕子从小就是个孤儿,她的父母因何被乾隆皇帝给杀害了?(设计意图:这部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也为学生所熟悉,用此来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导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文字狱”,自然地引出主题——专制帝国。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复习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复习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盛世”的自豪之情,对“最后”的惋惜之情,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分裂的爱国情感和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培养学生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与腐败,初步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环节二:
探究篇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自主探究单:
自主探究明清时期盛世的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与同时期西方国家对比):
1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历史的、辨证的眼光准确、全面地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呈现出的繁盛景象;同时对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有所察觉,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尝试运用多种资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下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历史的、辨证的眼光准确、全面地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从多方面探求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附:自主探究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清时期盛世的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与同时期西方国家对比):
经济领域的挑战(中国:西方:)
政治制度的挑战(中国:西方:)
思想领域的挑战(中国:西方:)
科技文化的挑战(中国:西方:)
2从多方面探求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3、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历史现清政府采取的是闭关自守的政策,被动迎接挑战,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如今的中国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段历史对今天的中国有何启示呢?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呢?
以史为鉴,感悟升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

最新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

最新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课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6-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6-2 利用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6-3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二、本课结构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从经济、政治、民族、对外关系等方面了解明清时期中国的繁荣以及繁荣背后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把握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并尝试与同时代的西方进行比较。

明清统治者对海外探索的展示明清盛世景最后的盛世(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明清统治者处理民族专制帝国(政明清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来自海上的挑战暗示出古老中国开始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准确、全面地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盛世”的自豪之情。

通过感受明清时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从经济、政治、民族、对外关系等方面了解明清时期中国的繁荣以及繁荣背后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难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五、教学法分析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再加上对学生认知活动规律的认识以及学生、教师在课堂地位中的正确定位,我准备在教学中融入以下几类教学方法:1、快乐教学,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就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使融洽的气氛贯穿始终,也让愉悦的心境保持始终。

最新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精品版

最新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精品版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精品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课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6-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6-2 利用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6-3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二、本课结构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从经济、政治、民族、对外关系等方面了解明清时期中国的繁荣以及繁荣背后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把握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并尝试与同时代的西方进行比较。

明清统治者对海外探索的展示明清盛世景最后的盛世(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明清统治者处理民族专制帝国(政明清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来自海上的挑战暗示出古老中国开始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准确、全面地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盛世”的自豪之情。

通过感受明清时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从经济、政治、民族、对外关系等方面了解明清时期中国的繁荣以及繁荣背后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难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五、教学法分析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再加上对学生认知活动规律的认识以及学生、教师在课堂地位中的正确定位,我准备在教学中融入以下几类教学方法:1、快乐教学,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就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使融洽的气氛贯穿始终,也让愉悦的心境保持始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第四课时 来自海上的挑战》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第四课时 来自海上的挑战》教案 人教版

《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第四课时来自海上的挑战》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将明清时期的中国融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以郑和下西洋、传教士来华、欧洲殖民者东来和马戛尔尼来华等案例,来体现同一时期中外统治者在海外拓展上的不同态度。

通过描述明清统治者海外探索的尝试与拒绝,西方文明的东来与野蛮的侵略,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的史实,从而揭示在古老的中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学目标]1.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后传教士与欧洲殖民者东来史实的学习,知道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对海外探索的态度,分析东西方在这一时期产生差距的原因。

2.学习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传教士东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通过感受明清时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传教士来华、马戛尔尼来华等事件的分析,理解同一时代中外统治者在海外拓展上的不同态度。

难点:如何理解古老的中国在明清时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学过程]一、出示《郑和远航路线示意图》并提问:①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从这幅地图上你可以了解到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事件?②从图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③你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还有哪些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二、放映影像资料:郑和下西洋——朝廷中的争议片断提问:根据资料和以前所学的知识,你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结果吗?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三、承转:在郑和停止航海的半个世纪后,西方却兴起了航海的热潮。

提问:①有哪些航海家进行了新航线的探索?②他们都受到过谁的支持?③这说明了什么?四、补充资料(澳门被占的过程、台湾被占和荷兰统治下台湾当地人民的的悲惨生活。

)提问:看了上面的两个材料你有何感想?五、播放影像资料:郑成功收复台湾。

提问:这段录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有何启发?说说你所了解的今天的澳门与台湾。

六、角色扮演活动(请预先准备的几名同学表演乾隆皇帝与马戛尔尼的两次见面谈话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回答:○“为什么马戛尔尼使团没有达到来华的目的?”(主要从当时中国统治者的角度考虑)○为什么从19世纪开始,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世界历史背景下思考问题,强调国家体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世说课稿

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世说课稿

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世说课稿
《历史与社会》八下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
 “最后的盛世”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后的盛世》。

本框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第一框的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课程标准、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课标2-5提出: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这就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各方面表现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定作用,从本学科特征看,了解史实,理解意义是重要任务;从认知规律看,只有掌握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才能对某件事实进行深刻的认识和理性的推理,因此我把此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

 课标4-5提出: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期,虽然出现盛世景象,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但已隐藏着深刻的危机,是中国由强转弱的转折点,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有利于清晰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课标6-4提出: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学史贵在以史为鉴,探索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

《最后的盛世》导学案

《最后的盛世》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最后的盛世【学习目标】知道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状况;明清时期社会呈现繁华景象的原因。

【学习重点】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

【学习难点】分析明清时期呈现繁华景象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明朝、清朝的建立:年建立明朝;年(皇太极)清军入关,后统一中国。

2、盛世的表现:(1)人口快速增长:17世纪初,人口近亿,19世纪初,超过亿,占世界三分之一。

(2)农业发达:中国的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湖广熟,天下足”。

(3)手工业繁荣:江南地区业、业发达,此外等行业也很繁荣。

工业的繁荣促进了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4)商业发达:著名商邦有商、商,山西票号“”,中国最大的票号。

(5)中国对外贸易长期,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6)社会生活的变化:业兴盛,、、大大增多,满足了市民生活的需要。

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注解:(出超: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1、结合P33的材料及书本相关内容,思考:(1)、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你知道这两句民谚分别反映的是哪一时期江南的经济地位吗?(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2、读P34图5-59、表格《英国队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及书本相关内容,思考:(1)、白银的大量流入,说明了我国当时的经济情况怎么样?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中国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实力又强的国家,按理说应是最大的市场,为什么进口的商品那么少?(3)、通过和这一时期西方的对比,你如何看待明清盛世?三、当堂巩固拓展提高1.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A.商帮的形成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D.国际贸易的频繁作业本P18-21(第1、2、6、7、13、14题)四、知识归纳总结升华1368年建立明朝最明清统治的建立: 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清王朝统治时期后的人口快速增加(19世纪超过3亿)盛盛世的表现:农业发达:“”世经济(农业为本)手工业发达—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丝织业,棉纺织业(松江)商业繁荣:商帮形成(、)市镇出现国际贸易频繁—社会生活:日益兴盛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最后的盛世》课堂实录--唐少华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最后的盛世》课堂实录--唐少华

《最后的盛世》课堂实录课题:最后的盛世(人教社历史与社会八下)班级:温州市龙湾区天河中学八年级执教:杭州惠兴中学唐少华老师记录:夏陈伟方海东【幻灯片:最后的盛世(字),庆余堂(图片),乔家大院(图片)】【出示】学习目标:1.将标题转化成问题:最后的盛世(每人3个问题)2.知道如何分析“盛世”的表现3.推理、分析、概括:明清时期手工业的特征4.找史实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5.模拟练习:概括温州商人的特征【从标题到问题】师:这节课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生:把标题转化为问题……师:把标题转化为问题,每个人提三个问题生:(思考)师:想好三个问题的请举手。

(见举手者少,又问)想好两个问题的请举手生:举手师:那么你先来说?生1:为什么是最后的盛世?生2:什么原因造成最后的盛世?生3:最后的盛世是指什么?生4:最后盛世的盛在什么地方?师:就是盛世的表现吧。

生4:表示同意。

师:还有没有?生5:盛世是指哪个时代?师:就是哪个时间?生6:发生在哪个国家?师:也就是哪个国家的盛世?还有没有问题?生7:在这个最后的盛世以后,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探讨:何为盛世】师:我提一个问题。

最后的盛世,即不是唯一的盛世,你认为之前还有没有盛世?生7:有。

师:那么,你知道以前还有什么盛世?生7:唐朝的时候,有一个……生8:唐太宗时期……师:历史上将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那么,唐太宗之后呢?生:贞观遗风师:唐玄宗时期呢?生:开元盛世师:在唐朝之前还有没有?生:汉师:哪个皇帝?生:汉武帝师:汉武盛世?可是课本没有这么说。

汉武帝之前还有没有?我提醒一个字——“文”。

生:文景之治生:光武中兴师:其实我们学过很多。

(和学生一起说)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师:这么多盛世,如果我们来谈这个话题,我们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个盛世?生1:人民过得好不好师:这就是生活。

还有吗?生2:经济。

师:我国现在的经济怎么样?GDP居世界第几位?生2:第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第一课时最后的盛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资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手段整理资料,了解明清时期的繁华景象,分析、理解出现繁华景象的原因,激发学生对“盛世”的自豪之情。

2、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进行中西方比较,使学生对“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有所察觉,从而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3、通过学生对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感受,理解明清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最后的盛世”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及繁华背后的危机,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进行整理、分析、比较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谈话法、讨论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您欣赏)播放北京风光①这是哪个城市?②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教师引导学生:我们知道北京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历史上明清两朝的都城。

今天的北京有很多建筑都是那时保留下来的,那么我们对历史上的明清两朝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入时空的隧道,回到600多年前,看看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新课教学
1.(我从事的工作) 教师创设情境:
女生A、女生B、男生C、男生D、男生E、男生F,通过时空隧道分别来到了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湖州和松江)、湖广地区(湖南、湖北)以及安徽和山西。

要求根据史实,展开想象他们最有可能会从事的工作,并说明原因。

通过活动,使学生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有初步的了解。

2.(我眼中的变化) 教师创设情境:
这几位同学回来的时候都带回了一些所见所闻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资料。

①(人口的变化):男生C和男生D:他们带回了明初的人口和耕地数目表,以及17世纪和19世纪中国的人口数量。

他们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这一时期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增长与当时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②(民谚的变化)女生A和女生B:她们发现本地区“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已经无人说起,相反,当时流行另外一种说法“湖广熟,天下足”。

她们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她们解答:民谚的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③(城镇的变化)男生E 在苏州附近的昆山县方泰镇经商时亲眼目睹了该地区的变化:
他也同样给我们留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地区的变化?(商业的发展、市场的繁荣)方泰镇的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的什么特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④(对外贸易的变化)男生F收集了一些外贸资料:
他也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从表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对外贸易频繁,而且长期出超)
⑤(社会生活的变化)出示有关茶馆、酒楼、戏院的图片
这几位同学回来时,都向人述说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况,但是他们同样不明白,需要我们帮他们回答:服务性行业兴盛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变化?
3.(我眼中的西方) 正是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哪些变化?
4.(我眼中的盛世)你是如何看待明清盛世的?
学≦优∵中`考#,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