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讲义黄酮

合集下载

中药化学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2、聚酰胺柱色谱:是分离黄酮类较理想的吸附剂 P62 ◆ 原理:H 键吸附。吸附能力取决于H 键能力的大小 ◆ 特点:吸附容量高
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特点:
(1) 苷元相同时,连糖愈多,吸附力愈差 吸附能力:苷元 > 单糖苷 > 双糖苷 > 叁糖苷 洗脱顺序:苷元 < 单糖苷 <双糖苷 < 叁糖苷
(2) 母核羟基数目愈多,吸附力愈强 (3) 与形成H键基团的位置有关,若所处位置易于形成分子
查耳酮、橙酮、儿茶素: (—) 阴性
检查:样品 /甲醇 + Mg粉 +3d 浓 HCl 1—2分钟 显色
注意
1、当样品是花青素、部分橙酮、查尔酮时:空白 对照实验
2、样品为植物粗提物时:观察升起的泡沫
2) 四氢硼钠反应(NaBH4) 选择性还原二氢黄酮 —红~紫色 其它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可以与之区别 二氢黄酮可与 磷钼酸试剂反应呈现棕褐色,
gentiobiose (glc 1 6 glc)
rutinose (rha 1 6 glc)
neohesperidose(rha 1 2 glc)
(三) 连接位置:单糖连接在C-7,3及4’位; 双糖连接在C-3,7位 碳苷连接在C-6,8位
第三节 : 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1、性状(形态):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
碱水层 (5-OH黄酮)
碱水层 (一般ph-OH)
(三) 根据分子中特殊官能团分离
1、铅盐法: 分离二类成分 具有邻二酚OH:与 PbAc2 沉淀 不具有邻二酚OH:与 Pb(OH)Ac 沉淀
2、硼酸络合法:
O B OH
O
邻二酚OH与H3BO3络合,生成酸性强的络合物, 易溶于水,与不具上述结构的黄酮分开

中药化学-6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6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一〕溶剂萃取法
黄酮与杂质
分别依据:成分之间 苷与苷元 之间的极性〔安排系数K〕差异
苷元与苷元
分别工艺:
原料的提取浓缩液〔水溶液〕
依次以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
石油醚液 乙醚液 乙酸乙酯 水饱和正丁醇 母液
〔脂溶性杂质〕 回收
回收
减压回收 〔水溶性杂质)
苷元
单糖苷 多糖苷
〔二〕pH梯度萃取法
介质〔溶 剂〕等有关。
酚羟基数目越多,吸附力量越强。 酚羟基数目一样的状况下,酚羟基所处的位置有利于形成
分子内氢键,吸附力量减弱。 3-OH或5-OH黄酮的吸附力小于其他位置-OH黄酮; 邻二酚羟基黄酮的吸附力弱于间位或对位酚羟基黄酮 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吸附力越强。
查耳酮 > 二氢黄酮 黄酮醇 > 黄酮 > 二氢黄酮醇 > 异黄酮 与介质的关系:吸附力 水〔中〕> 甲醇、乙醇〔浓度由 低到高〕> 碱性溶剂
+
应用
pH梯度法分别〔游离黄酮〕
2.碱性:
Cl
γ-吡喃酮环1-氧原子
O+
微弱碱性〔孤对电子,承受质子〕
OH
仅溶于强的、浓酸
+水烊
〔浓硫酸〕 盐〔呈色〕
应用
初步鉴别黄酮母核类型:黄酮、黄酮醇 —— 黄~橙色,并有荧光 二氢黄酮 —— 橙红〔冷〕、紫红〔热〕 查耳酮 —— 橙红~洋红 异黄酮〔二氢〕—— 黄色 橙酮 —— 红~洋红
O2
3
OH O
二氢槲皮素〔5,7,3′,4′-四OH二氢黄酮醇〕 二氢 桑色素〔5,7,2′,4′-四OH二氢黄酮醇〕
异黄酮
O
2
3
O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考研知识点整理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考研知识点整理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考研知识点整理一、黄酮的含义1.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现代含义:泛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即具有C6-C3-C6结构的一类化合物。

2.生物合成途径●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二酸3.分类依据●A/B环之间三碳链的氧化程度●三碳链是否成环●3位是否有羟基取代以及B环的连接位置二、理化性质1.物理性质●性状颜色:黄酮及黄酮醇-灰黄色-黄色;查尔酮-黄色-橙黄色;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因2、3位双键被氧化,交叉共轭体系中断-无色;异黄酮-微黄色●旋光性-取决于不对称碳原子的有无●游离类黄酮化合物-二氢黄酮(醇),黄烷醇、二氢异黄酮有旋光性●黄酮苷类都有旋光性,多左旋●溶解性●游离类黄酮化合物:一般难溶或者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液中●黄酮苷类: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难溶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分子的立体结构●平面型分子-黄酮、黄酮醇、查尔酮非平面型分子:二氢类、异黄酮a)顺序:花色素>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查尔酮●水溶性大小比较●引入羟基数目越多,水溶性越大(7/4‘位),羟基甲基化,水溶度降低●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3-O-糖苷>7-O 糖苷(平面型分子)2.化学性质●酸碱性●酸性●酚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

●7/4’-OH>7或4‘-OH>一般酚羟基>5-OH●碱性●显色反应●还原显色反应●盐酸-镁粉反应a)黄酮(醇)、二氢黄酮(醇)-红色-紫红色b)假阳性-花色素反应●四氢硼钠反应●钠汞齐反应a)二氢黄酮类特有的反应b)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红色c)黄酮醇类-黄色-淡红色二氢黄酮类-棕黄色●与金属盐类试剂络合反应●三氯化铝a)3-OH,4-C=O/5-OH,4-C=O/邻二酚羟基:黄色/鲜黄色荧光●锆盐-枸盐酸反应a)3-OH/3,5-二OH:显黄色●黄色退去只含有5-OH●氨性氯化锶反应a)邻二酚羟基:绿,棕乃至黑色沉淀●三氯化铁a)酚羟基●硼酸显色反应●5-羟基,4-羰基黄酮:黄色,绿色荧光●6‘-羟基。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黄酮的结构
1.基本结构* 1.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2.取代基及黄酮苷* 2.取代基及黄酮苷* 取代基及黄酮苷
二、黄酮类化合物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1.黄酮类: 1.黄酮类: 黄酮类
黄酮类即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 黄酮类即以2 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 位上无含氧基团取代的一类化合物。 且3位上无含氧基团取代的一类化合物。
与二氢黄酮关系: 与二氢黄酮关系: 典型化合物: 典型化合物:
红花苷
二氢查尔酮类: 8. 二氢查尔酮类:
二氢查耳酮类为查耳酮α,β位双键氢 二氢查耳酮类为查耳酮α 化而成。此种类型在植物界分布极少, 化而成。此种类型在植物界分布极少,如蔷 薇科梨属植物根皮和苹果种仁中含有的梨根 phloridzin)。 苷(phloridzin)。
二 、生物合成途径 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二酸途径, 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二酸途径, 由一个桂皮酰辅酶A 由一个桂皮酰辅酶A和三个丙二酰辅酶 在查耳酮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查耳酮。 A在查耳酮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查耳酮。 生成的查尔酮, 生成的查尔酮,再经过异构化酶的作 用形成二氢黄酮。 用形成二氢黄酮。二氢黄酮在各种酶 的作用下, 的作用下,经转化而得到其它类型黄 图见教材。 酮类化合物 。图见教材。
二氢槲皮素 二氢桑色素
5.异黄酮类: 5.异黄酮类: 异黄酮类 异黄酮类母核为3-苯基色原酮的 异黄酮类母核为3 结构, 环连接在C环的3位上。 结构,即B环连接在C环的3位上。 典型化合物: 典型化合物:
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4′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7,4′-二 葡萄糖苷、 葡萄糖苷、葛根素和葛根素木糖苷
典型化合物: 典型化合物: 橙皮素

药学医学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药学医学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A
B
C
D
构效关系研究
通过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了解 化合物的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为药物 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结构多样性
通过合成不同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获 得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药物研 发提供更多候选药物。
05
黄酮类化合物在药学和医 学中的应用
05
黄酮类化合物在药学和医 学中的应用
定义
总结词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水果和蔬菜中,具 有多种生物活性。
详细描述
黄酮类化合物是由两个芳香环通过一个三碳链连接而成的化合物,通常含有羟 基和羰基。它们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的一大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 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
分类
总结词
黄酮类化合物可根据其结构特点分为 多个亚类,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 酮、二氢黄酮醇等。
详细描述
根据结构特点,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多个亚 类,如黄酮(Flavones)、黄酮醇 (Flavonols)、二氢黄酮 (Dihydroflavones)、二氢黄酮醇 (Dihydroflavonols)等。这些亚类化合物在 植物中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功能,如防御、繁殖 等。
0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与药理作用
通过添加沉淀剂使黄酮类化合物沉淀下来,再进行分离纯化。该方法操作简单,但纯度 较低。
结晶法
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降温或蒸发溶剂使黄酮类化合物结 晶析出,再进行分离纯化。该方法纯度较高,但操作较复杂。
色谱分离法
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色谱材料上的吸附作用进行分离纯化,常用的色谱材料包括硅胶、 氧化铝、大孔树脂等。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纯度高,但操作较复杂。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
异甘草素、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 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
结构与分类
1 黄酮类 2 黄酮醇类 3 二氢黄酮类 4 二氢黄酮醇类 5 异黄酮类 6 二氢异黄酮类 7 查耳酮类
8二氢查耳酮类 9橙酮类 10花色素类 11黄烷醇类 12双黄酮类 13其他黄酮类
黄酮
依据C环的变化
1、黄酮 flavones :占总数 1/4
R2 = xyl
R3=H
R1 =glc
二氢异黄酮----2,3位双键被氢化
RRO
4
3
2
O5
6 11 6
7
8O
1
O
11 10
9O
10
广豆根:紫檀素
R=CH3
三叶豆紫檀素 R= glc
高丽槐素
R=H
查耳酮
chalcones : C环是开裂状态
3 2 OH 2
4
β
5
α6
6
O
3 H+
4
OH 5
2’-羟基查耳酮
伤。
OH
HO
O
O OCH3
O
CH2OH
OH O
OH
水飞蓟素(SILYBIN)
异黄酮-----B环取代在C环 C3 上
豆科植物葛。
葛根总黄酮具有 扩冠、增加冠 脉流量及降低 心肌耗氧量等 作用。
异黄酮
R1 R2O
isoflavones :
O
OR3
O
葛根素
R2 = R3 = H
葛根素木糖苷 R1 = glc
OH
O
HO
O
OH
花青素母核
OH 矢车菊苷元(兰色)
黄烷醇
flavan–3–ols :

中药化学(2)第六章

中药化学(2)第六章

二氢槲皮素
二氢桑色素
黄柏叶中具有抗癌活性的黄柏素-7-O-葡萄 糖苷也属于二氢黄酮醇类。
OH
glc
O
O OH OH O
OH
黄柏素-7-O-葡萄糖苷
五、异黄酮类 异黄酮类母核为3-苯基色原酮的结构,即B 环连接在C环的3位上。
O
O
异黄酮类 (Isoflavanone)
豆科植物葛根中所含有的大豆素、大豆苷、大豆 素-7,4`-二葡萄糖苷、葛根素和葛根素木糖苷 均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
三糖类:
龙胆三糖(glc 1→6 glc 1→2 fru)、 槐三糖(glc 1→2 glc 1→2 glc)等。 酰化糖类:
2- 乙 酰 葡 萄 糖 、 咖 啡 酰 基 葡 萄 糖 (caffeoylglucose)等。
黄酮苷中糖的连接位置与苷元的结构类 型有关。 如黄酮醇类常形成3-, 7-, 3- , 4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颜色,在植物体内 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一部分以游离形 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而且 生理活性多种多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 泛重视,研究进展很快。
一、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
含义:
经典定义: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 酮类的化合物; 现在含义: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和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互相 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R1 HO O+ OH OH OH R2
矢车菊苷元 R1=OH R2=H 飞燕草苷元 R1=R2=OH 天竺葵苷元 R1=R2=H
十一、黄烷醇类 根据C环上的3,4位存在羟基的情况分为 黄烷-3-醇和黄烷-3,4-二醇。 1.黄烷-3-醇类,又称儿茶素类

天然药化第5章黄酮类化合物a课件

天然药化第5章黄酮类化合物a课件
ⅱ.双糖类:
槐糖(glc 1→2 glc)、龙胆二糖(glc 1→6 glc)、芸香糖(rh 1→6 glc)、新 橙皮糖(rh 1→2 glc)、刺槐二糖(rh 1→6 gal)等。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主要存在于含鞣质的木本植物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
OH H
HO
O
OH
H OH OH
OH
H
HO
O
OH
OH H OH
(+)儿茶素
OH OH
无色矢车菊素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CH3O
O
O
O
O O
O
O
紫檀素
O
鱼藤酮
OCH3 OCH3
二氢异黄酮类可看作是异黄酮类C2和C3双键被还原成单键的一 类化合物。
如中药广豆根中的紫檀素就属于二氢异黄酮的衍生物。毛鱼藤 中所含有的鱼藤酮也属于二氢异黄酮的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杀 虫和毒鱼作用。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黄酮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黄酮

(精)中药判定学讲义:黄酮考点精要:1.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与构造分类;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性状、溶解性、酸性、显色反响);3.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别;4.中药实例;5.黄酮类化合物的构造构造判定(UV, NMR)。

定义:黄酮类化合物是宽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因为这种化合物大多呈黄色或淡黄色,且分子中亦多含有酮基而所以被称为黄酮。

经典定义:指基本母核为2- 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现代定义:泛指两个苯环( A 与 B 环)经过三个碳原子互相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碳架为C6-C3 -C6。

第一节构造与分类一、苷元的构造与分类分类依照:依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 环联接地点( 2- 或 3- 位)以及三碳链能否成环等特色,可将中药中的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分类,如表所示。

别的,另有由两分子黄酮或两分子二氢黄酮,或一分子黄酮及一分子二氢黄酮按C-C 或 C-O-C 键方式联接而成的双黄酮类化合物。

还有少量黄酮类化合物构造很复杂,如水飞蓟素为黄酮木脂体类化合物,而榕碱及异榕碱则为生物碱型黄酮。

配伍选择题A.黄酮醇B.二氢黄酮C.二氢黄酮醇D.异黄酮E.查耳酮1.2 ,3 位有双键, 3 位连有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答疑编号 505629060101]【正确答案】A2.2 ,3 位无双键, 3 位连有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答疑编号505629060102]【正确答案】C3.2 ,3 位无双键, 3 位没有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答疑编号505629060103]【正确答案】B4.2 ,3 位有双键, 3 位连有 B 环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答疑编号 505629060104]【正确答案】D二、黄酮苷的糖的构造与分类单糖类: D-葡萄糖、 D-半乳糖、 D-木糖、 L- 鼠李糖、 L- 阿拉伯糖及D-葡萄糖醛酸等。

双糖类:槐糖( glc 1—2glc )、龙胆二糖( glc 1— 6g l c)、芸香糖( rha 1—6 glc )、新橙皮糖( rha 1—2glc )、刺槐二糖( rha 1—6gal ))等。

中药化学课件黄酮类化合物详解演示文稿

中药化学课件黄酮类化合物详解演示文稿

O*
* OH
O
O * *OH
二氢黄酮醇
黄烷-3-醇
O*
O 二氢黄酮
O * *
* OH OH
黄烷-3,4-二醇
O *
O 二氢异黄酮
第34页,共84页。
1.物理性质
(4)溶解度
黄酮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醚、氯仿、稀碱等。 ➢ 非平面型分子>平面型分子(与分子排列、分子间引力有关)
花色素(离子)>异黄酮、二氢黄酮(非平面)>黄酮(平面)
2. 精制方法:溶剂萃取法
pH梯度萃取法 络合法
3.分离方法:柱色谱法(聚酰胺、硅胶、葡聚 糖凝胶等)
4. 实例
第50页,共84页。
1.提取方法
(1)乙醇或甲醇提取法 苷元:高浓度的醇(如90%~95%)等。 苷:60%左右浓度的醇。
第51页,共84页。
冷 和 热 NaOH液
黄 酮
黄 -橙 ( 分 子 中 有 邻 二 或 邻 三 酚 OH, 绿 色 沉 淀 )
二 氢 黄 酮放 置 或 加 热 深 红 -紫 红 (查 耳 酮 )
黄 酮 醇NaOH液 黄空 气 [O] 棕
❖ 与五氯化锑的反应:区别查耳酮。 s/无水CCl4 + 2%SbCl5:查耳酮:红或紫红 其它黄酮:黄-橙
页。
氨性氯化锶反应:
邻二酚羟基, 绿-棕-黑色。
s/MeOH + 0.01M SrCl2/MeOH + NH3/MeOH
HO
O
HO O
OH
OH
OH
HO
+Sr2++2O H -
O
- 2H 2O
HO O
O S O
OH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重点总结及习题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重点总结及习题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重点总结及习题本章复习要点:1.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生源途径、分布及生理活性。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分类。

3.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4.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5.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程序及波谱特征。

第一节概述【含义】经典含义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衍生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现代含义是泛指二个苯环(A 环和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的总称,即具有C6-C3-C6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生源途径】黄酮类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是复合型的,分别经莽草酸和乙酸-丙二酸复合途径合成。

【分布及存在形式】黄酮类化合物多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并且多以苷的形式存在。

除常见的O-苷外,还发现有C-苷,如葛根素等。

【生理活性】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表现为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保肝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泻下作用以及解痉作用等。

第二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依照三碳链的氧化程度、三碳链是否构成环、3-位羟基取代与否、B-环连接位置(2、3-位)进行分类:表6-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OOABC123456782'3'4'6'5'芹菜素(5,7,4′-三OH黄酮)木犀草素(5,7,3′,4′-四OH黄酮)黄芩素(5,6,7-三OH黄酮)23OO橙皮素(5,7,3 - 三OH,4′-OCH3二氢黄酮)甘草素(7,4′–二OH二氢黄酮)甘草苷(甘草素-7-O-glu苷)23OOOH山柰酚(5,7,4′-三OH黄酮醇)槲皮素(5,7,3′,4′-四OH黄酮醇)杨梅素(5,7,3′,4′,5′-五OH黄酮醇)23O大豆素(7,4′-二OH异黄酮)大豆苷(大豆素-7-O-glc苷)葛根素(7,4′-二OH,8- glc异黄酮苷)23OOOH二氢槲皮素(5,7,3′,4′-四OH二氢黄酮醇)二氢桑色素(5,7,2′,4′-四OH二氢黄酮醇)二氢查耳酮 黄烷-3-醇黄烷-3,4-二醇花色素橙酮 口山酮(双苯吡酮)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显色反应【性状】1. 形态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

长中大《中药化学》课件07黄酮类化合物-2理化性质、颜色反应及提取与分离等

长中大《中药化学》课件07黄酮类化合物-2理化性质、颜色反应及提取与分离等

盐酸—镁粉反应(HCl-Mg)
样品/EtOH + Mg粉? 浓 HCl
橙红 ~ 紫红色
查耳酮 橙酮
儿茶素 大多数异黄酮
HCl-Mg
不呈色
还原反应2 四氢硼钠反应(NaBH4)
二氢黄酮类 + NaBH4
其它黄酮类
红~ 紫色
不呈色
显色反应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HCl-Mg) (2)四氢硼钠反应(NaBH4)
显色反应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
(1)铝盐 —— 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
样品 + 1% AlCl3 或硝酸铝
(2)铅盐
络 合 物(黄色)
λ max≈ 415 nm (有荧光)
样品 + 1% 醋酸铅 或碱式醋酸铅/H2O
黄 ~ 红色 沉淀
显色反应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
(3)锆盐 (ZrOCl2)
◆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1)铝盐 (2)铅盐 (3)锆盐
(4)镁盐 (5)氯化锶 (6)三氯化铁反应
◆硼酸显色反应
◆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显色反应 ---硼酸显色反应
O
OH O OH
H+
+ 硼酸
亮黄色
O
(五)显色反应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HCl-Mg) (2)四氢硼钠反应(NaBH4)
结构与溶解性关系
一般溶解规律
黄酮苷元——易溶MeOH、EtOH、EtOAC等有机溶剂 易溶于稀碱液 难溶或不溶于H2O
黄酮苷——易溶于水、MeOH、EtOH(通常60%~70%) 等溶剂 (苷元引入—OH数量或糖的数量多,决定了在水
中溶解度大小)
结构与水溶性关系

(精)《中药化学》讲义:黄酮

(精)《中药化学》讲义:黄酮

(精)《中药化学》讲义:黄酮第一节结构与分类黄酮类化合物经典的概念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现在,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其基本的碳架为C6-C3-C6。

一、苷元的结构与分类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成环等特点,可将中药中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分类。

B型题:在黄酮类化合物中A.三碳位的2,3位上有双键,而3位没有羟基B.三碳链的2,3位上有双键,而3位有羟基C.三碳链的2,3位上没有双键,而3位没有羟基D.三碳链的2,3位上没有双键,而3位有羟基E.三碳链的1,2位处开裂,2,3,4位构成了α、β不饱和酮的结构1:查耳酮的变化『正确答案』E2:二氢黄酮醇的变化『正确答案』D3:黄酮醇的变化『正确答案』B4:二氢黄酮的变化『正确答案』C5:黄酮的变化『正确答案』A此外,尚有由两分子黄酮或两分子二氢黄酮,或一分子黄酮及一分子二氢黄酮按C-C或C-O-C键方式连接而成的双黄酮类化合物。

另有少数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很复杂,如水飞蓟素为黄酮木脂体类化合物,而榕碱及异榕碱则为生物碱型黄酮。

二、黄酮苷中糖的结构与分类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连接位置及连接方式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黄酮苷类。

除0-糖苷外,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还发现有C-苷,如葛根黄素、葛根黄素木糖苷,为中药葛根中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有效成分。

第二节理化性质一、性状1.形态: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苷)。

2.旋光性:(有无手性碳原子)黄酮苷类:多为左旋,由于结构中含有糖部分。

3.颜色:大多呈黄色。

①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有关;②与助色团(供电子-OH、-OCH3等)的种类、数目、取代位置有关,尤其7,4′-位颜色加深。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显灰黄~黄色。

查耳酮:黄~橙黄色。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黄烷醇:几乎为无色(交叉共轭体系中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黄酮【字体:大中小】【打印】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也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

其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了更多的色彩。

这类含有氧杂环的化合物多存在于高等植物及羊齿类植物中。

苔类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数不多,而藻类、霉菌、细菌中没有发现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既有与糖结合成苷的,也有游离体。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而且生理活性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其主要生理活性表现在: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②抗肝脏毒作用;③抗炎作用;④雌性激素样作用;⑤抗菌及抗病毒作用;⑥泻下作用;⑦解痉作用。

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研究进展很快。

截至l974年,国内外已发表黄酮类化合物共1674个(主要是天然黄酮类,也有少部分为合成品,其中苷元902个,苷722个),并以黄酮醇类最为常见,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次为黄酮类,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余则较少见。

至于双黄酮类多局限分布于裸子植物,尤其是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

据统计,截至l993年,黄酮类化合物总数已超过4000个。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黄酮类化合物经典的概念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现在,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其基本的碳架为C6-C3-C6。

一、苷元的结构与分类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成环等特点,可将中药中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分类,如表6-1所示。

表6-1 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例:在黄酮类化合物中,A.三碳链的2,3位上有双键,而3位没有羟基B.三碳链的2,3位上有双键,而3位有羟基C.三碳链的2,3位上没有双键,而3位没有羟基D.三碳链的2,3位上没有双键,而3位有羟基E.三碳链的1,2位处开裂,2,3,4位构成了αβ不饱和酮的结构问题1:查洱酮的变化?(E)【答疑编号20060101:针对该题提问】问题2:二氢黄酮醇的变化?(D)【答疑编号20060102:针对该题提问】问题3:黄酮醇的变化?(B)【答疑编号20060103:针对该题提问】问题4:二氢黄酮的变化?(C)【答疑编号20060104:针对该题提问】问题5:黄酮的变化?(A)【答疑编号20060105:针对该题提问】此外,尚有由两分子黄酮或两分子二氢黄酮,或一分子黄酮及一分子二氢黄酮按C—C或C-O-C键方式连接而成的双黄酮类化合物。

另有少数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很复杂,如水飞蓟素为黄酮木脂体类化合物,而榕碱及异榕碱则为生物碱型黄酮。

二、黄酮苷中糖的结构与分类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连接位置及连接方式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黄酮苷类。

除0-糖苷外,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还发现有C-苷,如葛根黄素、葛根黄素木糖苷,为中药葛根中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有效成分。

第二节理化性质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的研究方面,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呈色反应都发挥着谱学技术所替代不了的作用。

下面仅就其与分离、结构测定和鉴别密切相关的性质进行简要介绍。

一、性状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

游离的苷元中,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二氢异黄酮有旋光性外,其余均无光学活性。

黄酮苷类由于在结构中引入了糖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有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0H、-0CH3等)的种类、数目、取代位置有关。

以黄酮为例来说,其色原酮部分原本是无色的,但在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了交叉共轭体系,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

一般情况下,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显灰黄至黄色,查耳酮为黄至橙黄色,而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链较短,故不显色(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或显浅黄色(异黄酮)。

特别指出的是,在上述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尤其是在7位及4’位引入-0H及-0CH3等助色团后,因有促进电子移位、重排作用,而使化合物的颜色加深。

如果-0H、-0CH3引入其他位置,则影响较小。

花色素及其苷元的颜色随pH不同而改变,一般显红(pH<7)、紫(pH=8.5)、蓝(pH>8.5)等颜色。

二、溶解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一般游离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中。

其中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因分子与分子间排列紧密,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性分子,分子与分子间排列不紧密,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故溶解度稍大。

至于花色苷元(花青素)类虽也为平面性结构,但因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盐的通性,故亲水性较强,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黄酮类苷元分子中引入羟基,将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而羟基经甲基化后,则增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例如,一般黄酮类化合物不溶于石油醚中,故可与脂溶性杂质分开,但川陈皮素(5,6,7,8,3’,4’-六甲氧基黄酮)却可溶于石油醚。

黄酮类化合物的羟基被糖苷化后,在水中溶解度则相应增大,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则相应减小。

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中;但难溶或不溶于苯、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

一般情况下,苷的糖链越长,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另外,糖的结合位置不同,对苷的水溶性也有一定影响。

以棉黄素(3,5,7,8,3’,4’-六羟基黄酮)为例,其3-0-葡萄糖苷的水溶性大于7-0-葡萄糖苷。

三、酸碱性(一)酸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中。

由于酚羟基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同。

以黄酮为例,其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7,4’-二羟基>7或4’-羟基>-般酚羟基>5-羟基此性质可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别工作。

例如C7-0H因为处于C=0的对位,在P-π共轭效应的影响下,酸性较强,可溶于碳酸钠水溶液中,据此可用于鉴定工作。

例:在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B)。

A.5-羟基黄酮B.4’-羟基黄酮C.3-羟基黄酮D.4’-羟基二氢黄酮E.3’-羟基黄酮【答疑编号20060106:针对该题提问】(二)碱性γ-吡喃酮环上的醚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有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如浓硫酸、浓盐酸等生成盐,但生成的盐极不稳定,遇水即可分解。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硫酸中生成的盐,常常表现出特殊的颜色,可用于鉴别。

某些甲氧基黄酮溶于浓盐酸中显深黄色,且可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

四、显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多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γ-吡喃酮环有关。

(一)还原试验1.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它是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

方法是将样品溶于1.0ml甲醇或乙醇中,加入少许镁粉(或锌粉)振摇,滴加几滴浓盐酸,1~2分钟内(必要时微热)即可显色。

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橙红至紫红色,少数显紫至蓝色,当B-环上有-OH或-0CH3取代时,呈现的颜色亦即随之加深。

但查耳酮、橙酮、儿茶素类则无该显色反应。

异黄酮类化合物除少数例外,也不显色。

由于花青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等在浓盐酸酸性下也会发生变色,故须预先作空白对照实验(即在供试液中仅加入浓盐酸进行观察)。

另外,在用植物粗提取液进行预试验时,为了避免提取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可注意观察加入浓盐酸后升起的泡沫颜色。

如泡沫为红色,即示阳性。

盐酸-镁粉反应的机理过去解释为由于生成了花色苷元所致,现在认为是因为生成了阳碳离子的缘故。

2.四氢硼钠(钾)反应在黄酮类化合物中,NaBH4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可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反应产生红至紫色。

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可与之区别。

方法是在试管中加入0.1ml含有样品的乙醇液,再加等量2%NaBH4的甲醇液,1分钟后,加浓盐酸或浓硫酸数滴,生成紫至紫红色。

另外,近来报道二氢黄酮可与磷钼酸试剂反应而呈棕褐色,也可作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鉴别反应。

(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常含有下列结构单元(三羟基四羰基,四羰基五羟基,邻二酚羟基),故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

1.铝盐常用试剂为1%三氯化铝或硝酸铝溶液。

生成的络合物多为黄色(λmax=415nm),并有荧光,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

2.锆盐多用2%二氯氧化锆甲醇溶液。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游离的3-或5-羟基存在时,均可与该试剂反应生成黄色的锆络合物。

但两种锆络合物对酸的稳定性不同。

3-羟基,4-酮基络合物的稳定性比5-羟基,4-酮基络合物的稳定性强(但二氢黄酮醇除外)。

故当反应液中加入枸橼酸后,5-羟基黄酮的黄色溶液显著褪色,而3-羟基黄酮溶液仍呈鲜黄色(锆-枸橼酸反应)。

方法是取样品0.5~1.0mg,用l0.0ml甲醇加热溶解,加1.0ml 2%二氯氧化锆(ZrOCl2)甲醇液,呈黄色后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液,观察颜色变化。

上述反应也可在纸上进行,得到的锆盐络合物多呈黄绿色,并带荧光。

3.镁盐常用乙酸镁甲醇溶液为显色剂,本反应可在纸上进行。

试验时在滤纸上滴加一滴供试液,喷以乙酸镁的甲醇溶液,加热干燥,在紫外光灯下观察。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可显天蓝色荧光,若具有C3-0H,色泽更为明显。

而黄酮、黄酮醇及异黄酮类等则显黄至橙黄乃至褐色。

4.氯化锶(SrCl2)在氨性甲醇溶液中,氯化锶可与分子中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

试验时,取约1.0mg检品置小试管中,加入1.0ml甲醇使溶解(必要时可在水浴上加热),加入3滴0.01mol/L氯化锶的甲醇溶液,再加3滴已用氨蒸气饱和的甲醇溶液,注意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5.三氯化铁三氯化铁水溶液或醇溶液为常用的酚类显色剂。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故可产生阳性反应,但一般仅在含有氢键缔合的酚羟基时,才呈现明显的颜色。

(三)硼酸显色反应当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下列结构时,在无机酸或有机酸存在条件下,可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

显然,5-羟基黄酮及2’-羟基查耳酮类结构可以满足上述要求,故可与其他类型区别。

一般在草酸存在下显黄色并具有绿色荧光,但在枸橼酸-丙酮存在的条件下,则只显黄色而无荧光。

(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在日光及紫外光下,通过纸斑反应,观察样品用碱性试剂处理后的颜色变化情况,对于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有一定意义。

其中,用氨蒸气处理呈现的颜色置空气中随即褪去,但经碳酸钠水溶液处理而呈现的颜色置空气中却不褪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