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考点分析

合集下载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相互作用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相互作用

• 【提示】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 静止;可能静止,可能运动. • (4)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在 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 (5)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总是与物体 相对运动趋势 的 方向相反. • (6)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 2.滑动摩擦力 相对运动 • (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 时产生的摩擦力. 相对运动 •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 的作用. 挤压 • 相对运动 (3)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 ;②有 接触面粗糙 ;③ . 压力 • (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成正比, µFN 即:Ff= . 相对运动方向 • (5)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 相反.
• 二、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 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 •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 相反,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 •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 由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 程,确定弹力方向.
• 要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条件中“相对”的 含义:“相对”既不是对“地”,也不是 对“观察者”,“相对”的是跟它接触的 物体,即把其中一个物体作参考系,分析 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
题组演练
• 4.1粗糙水平面上有一斜面体A,在A的 粗糙斜面上放一小物体B,如右图所示, 已知A、B静止,则水平面对斜面体 ( )
• 3.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 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 别为 • ( ) • A.L0=0.02 m k=500 N/m • B.L0=0.10 m k=500 N/m • C.L0=0.02 m k=250 N/m • D.L0=0.10 m k=250 N/m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第11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第11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此时①也成立, 此时①也成立, 故直线 l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3-1 - 3-1 - , 2 . 2
题型二 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
福建)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 【例 2】 (2010·福建 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 O 的椭圆 C 经过点 】 福建 A(2,3),且点 F(2,0)为其右焦点. , 为其右焦点. 为其右焦点 (1)求椭圆 C 的方程; 求椭圆 的方程; (2)是否存在平行于 OA 的直线 l,使得直线 l 与椭圆 C 有 是否存在平行于 , 公共点, 公共点,且直线 OA 与 l 的距离等于 4?若存在,求出直 ?若存在,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线 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x2 y2 解法一: 依题意 依题意, 解:解法一:(1)依题意,可设椭圆 C 的方程为 2+ 2=1 a b (a>b>0),且可知左焦点为 F′(-2,0). , ′- .
次方程 Ax2+Bx+C=0(A≠0).判别式 ∆=B2-4AC,应用 ∆>0, + = ≠ . = , , 所以 x1、x2 是方程 Ax2+Bx+C=0 的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 + = 的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 B C 定理)求出 定理 求出 x1+x2=-A,x1x2=A,所以 A、B 两点间距离为 、 两点间距离为|AB|= = B2-4AC 的斜率),即弦长公式. (1+k ) A2 (其中 k 为 l 的斜率 ,即弦长公式.也可以写成 + 其中
0
题型一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x2 y2 6 【例 1】 已知椭圆 C:a2+b2=1(a>b>0)的离心率为 3 ,短轴 】 : 的离心率为 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3. (1)求椭圆 C 的方程; 求椭圆 的方程; (2)设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 A、B 两点,坐标原点 O 到直线 l 的 设直线 、 两点, 3 面积的最大值. 距离为 2 ,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 6 c = , 解:(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 c,依题意a 3 设椭圆的半焦距为 , a= 3, = , x2 2 ∴b=1,∴所求椭圆方程为 3 +y =1. = ,

2011年高三高考成绩分析

2011年高三高考成绩分析

2011年高三高考成绩情况分析我校2011年高考再创佳绩,继续实现“有重点、多本科、高上线”目标。

在全州高考教学质量分析会上,我校荣获“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三等奖”、“教学质量提高二等奖”。

(一)总体成绩情况1、重点上线1人,与去年持平。

2、257人参加考试,256人上线,上线率为99.61%,和去年相比(去年上线率99.54%)总上线率提高0.07%.3、本科上线人数116人,本科上线率45.14%,和去年相比(去年本科79人, 本科上线率36.36%)本科上线率提高8.95%.4、专科上线140人,上线率54.47%.5、州教育局下达重点0人,实际完成1人;本科上线下达11.2%,实际完成45.14%,超出33.94%;总上线人数下达258人,实际完成256人,负2人。

(二)各学科成绩情况各学科在全州的情况,21所高完中相比,我校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的平均分居18、16、18、11名。

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理综的平均分居19、16、18、18名。

但是和同级同类5所学校(龙江中学、武定民中、广通中学、大姚实验中学、姚安二中)相比,我校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的平均分居4、2、3、2名。

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理综的平均分居5、2、3、3名。

总体成绩较好的学科是文科综合。

(三)教师个人成绩情况级同学科备课组中相比较好的教师是郭年伟、岳怀琼、盛菊芸、金学斌、王应贵、王荣、杨文长。

(四)高三各班级完成教学目标分解的情况为完成我校高三高考教学目标,明确目标、责任;同时,也便于团结教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学期初年级组将2011届高三教学目标作如下分解并初步拟订奖惩办法。

1、高三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分解情况如下:(1)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我校2011届高三教学目标:二本17人,三本34人,总上线人数258人。

我校完成目标:一本1人,二本50人、三本65人,总上线256人。

(2)年级组将教学目标分解到班,具体分解情况如下:徐跃龙、自晓慧、何倩、范倚伶、朱虹霖、徐玉兰、钱兴胜、张懿恒。

2011届高考历史专题汇总及解析

2011届高考历史专题汇总及解析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湖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1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田庄经济的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 [本文由免费提供]【解析】“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选自《淮南子》大意是:一个人用耒耕地(手握着耒,脚踩着耒下端横绑的短木,把耒尖插入土中,翻动土层)不超过十亩。

“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选自《汉书》记述魏国政治家李悝所说,大意是:现在一个带着五口人的户主,种地百亩,一年的收成是一亩一石半,打成粟是一百五十石。

材料反映了农业生产力得到较大提高,根据选项可以分析出原因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第③项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当时社会现实不符;第④项田庄经济的发展出现在汉代。

2.(宁波市2010年高三模拟考试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本文由免费提供]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

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

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注:铁搭:农具名。

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材料三:新设备(注:广告图片。

19世纪末。

农业设备在变化。

从美国传入第一批收割机、蒸汽脱粒机、割草机。

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然而取代了大量劳力。

)材料四:在18、19世纪,农业飞速发展:更合理的轮作制,粮食产量提高,用了新机器,以及对牲畜品种与农业技术的改革。

湖北黄冈2011年10月高考备考会报告.ppt

湖北黄冈2011年10月高考备考会报告.ppt

• 实验题有计算题化的趋势;
• 实验题经常涉及探究。 • 这些变化对今后高考实验命题的发展影响深远,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特点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立意新颖
•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
考查,体现了将物理学知识和生活、生产及科技发展紧密联 系的理念。
特点三: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突出过程方法
课标卷占分比例(全卷总分为110分)
年份 2007 2008 力学(必修1,2模块) 33分 42分 电学(3-1,3-2模块) 62分 53分 选考模块 15分 15分
2009
2010 2011 平均值
48分
42分 47分 42.4分
47分
53分 48分 52.6分
特点三: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突出过程方法 • 从表中可以看出,试题所涉及知识的覆盖面较广。 选择题的计算量较小,但所有选择题都需要较为深 入的、定性的物理思维。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对基 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深刻理解及灵活运用,很好地 体现了高考物理以知识为载体,以过程和方法为依 托,以能力考核为目的的命题导向。
计算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运动图像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 二定律的应用
实验,数学 分析综合
理解,分析综合
10 13
19
中 中
较难
特点三: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突出过程方法
• 2011年高考全国课标卷物理试卷测试的内容和能力 • 3、选考部分
题号 33(1) 33(2) 34(1) 34(2) 35(1) 35(2) 题型 5选 3 计算 5选 3 计算 5选 3 计算 考点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内能,温度,热力 学第一定律 波意耳定律 简谐横波,振幅,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光电效应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查的主要能力 理解 理解,分析综合 理解 理解,分析综合 理解 理解,分析综合 分值 6 9 6 9 6 9 难易度 易 中 易 中 易 中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牛顿运动定律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牛顿运动定律

• 3.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如:将一物 体斜抛出去后,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 动. • 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之一,我们就称物体的 ( ) 运动状态(即速度)发生了改变.
• 1.牛顿第一定律不像其他定律一样是由 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它是牛顿以伽利略 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 • 2.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 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 3.牛顿第一定律是独立的一条规律,绝 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 注意:判断一对力是否是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 (1)看作用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作用 在两个物体上. • (2)看产生原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 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相互性和异体 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而平衡力具有 同体性,是指物体在某方向上处于平衡状 态时,该方向才会有平衡力.
• 解析:甲用拳头打乙胸口时,甲的拳头打 乙的胸口的力是作用力,乙的胸口对甲的 拳头产生的力是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 律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但乙受伤,甲 未受伤是因各自部位能承受的外力是不同 的,且甲主动伤人,其行为是错误的,应 负致人伤害责任.所以法院的判决正 确.A、C、D选项对判决依据的说法错误, B选项对判决依据的说法正确.答案为B. • 答案:B
•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这里所说的“力”是指物体所受的 合力,而不是某一个力,该同学推不动物 体,是由于物体还受到摩擦力作用,其合 力仍为零的缘故,故选项A错误. •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惯性大小与 运动速度大小、运动时间长短无关,故选 项B也错. • 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 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能继续上升是由于 物体具有惯性的缘故,而不是抛出后物体

2011届高考英语第一轮单元考点复习55

2011届高考英语第一轮单元考点复习55
即学即用
单项选择 ⑮He has made a lot of mistakes in the paper,though he
did not ________. A.attend to B.intend to C.intend for D.intend making 答案:B
完成句子 ⑯H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本打算)finish the
4.service n.服务;招待 【用法拓展】 at one’s service 随时为某人做某事 be of service to sb. 对某人有用处 in service 被雇用着,在服兵役 on service 在某行业工作,在服兵役 do sb.a service 帮某人的忙 in the service of sb.为某人服务 If you need anything,I’m at your service. 如果你需要什么,请尽管吩咐。 Can I be of service to anyone? 有谁需要我帮忙吗? You’ve done me a great service—thank you. 你已经帮了我的大忙——太谢谢了。[剑桥高阶]
him in accepting the new plan. A.persuaded;had managed B.advised;would manage C.advised;have managed D.persuaded;managed 答案:D
完成句子 ⑨They believed the child by his ________ ________(有说服力
7. lie n.说谎 v.躺,存在
【用法拓展】
lie to sb.对某人说谎

2011届高考数学考点专项复习课件:同角关系及诱导公式

2011届高考数学考点专项复习课件:同角关系及诱导公式

1.已知 cot(-)=2, 求 sin( 3 +)的值. 2
2.已知 cot=m(m0), 求 cos.
解: ∵cot=m(m0), ∴角 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 若 是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则 1 1 csc= = . ∴sin= csc = . 2 1+m m 1+m2 . ∴cos=sincot= 1+m2 1+cot2 1+m2 若 是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则 1 csc=- 1+cot2 =- 1+m2 . ∴sin= csc =m 1+m2 ∴cos=sincot=- 1+m2 . 1 . 2 1+m
2 3.已知 sin+cos= 3 (0<<), 求 tan 的值. 解法2 将已知等式两边平方得 sincos=- 7 <0, 18 ∵0<<, ∴sin>0. ∴由 sincos<0 知 cos<0. 2- 2 x- 7 =0 的根, 且 cos 为小根. ∴sin, cos 是方程 x 3 18 -4 +4 ∴cos= 26 , sin= 26 . sin ∴tan= cos = -9-4 2 . 7
二、诱导公式
用自变量 的三角函数表示自变量为 k (kZ)的三角 2 函数的公式叫诱导公式. 2.口诀 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 3.本质 1.定义
通过不相等的两个角的同名三角函数或两个互为余函数的 三角函数值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反映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各 种对称性.
典型例题
解: ∵cot(-)=2, 又 cot(-)=-cot, ∴cot=-2. ∴ 是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且 tan=- 1 . 2 1 2= ∴cos = 4. 1+tan2 5 - 2 5 , 是第二象限角, ∴cos= 2 5 5 5 , 是第四象限角. 又 sin( 3 +)=-cos, 2 2 3 +)= 5 5 , 是第二象限角, ∴sin( 2 - 2 5 , 是第四象限角. 5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第12讲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第12讲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2)证明:由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有 AB⊥BC. 证明: 为正方形, 证明 ⊥ 又 EF∥AB,∴EF⊥BC. ∥ , ⊥ 而 EF⊥FB,∴EF⊥平面 BFC. ⊥ , ⊥ ∴EF⊥FH,∴AB⊥FH. ⊥ , ⊥ 又 BF=FC,H 为 BC 的中点,∴FH⊥BC. = , 的中点, ⊥ ∴FH⊥平面 ABCD,∴FH⊥AC. ⊥ , ⊥ 又 FH∥EG,∴AC⊥EG. ∥ , ⊥ 又 AC⊥BD,EG∩BD=G,∴AC⊥平面 EDB. ⊥ , ∩ = , ⊥ (3)解:EF⊥FB,∠BFC=90°, 解 ⊥ , = , ∴BF⊥平面 CDEF. ⊥ 在平面 CDEF 内过点 F 作 FK⊥DE 交 DE 的延长线 ⊥ 于 K,则∠FKB 为二面角 B-DE-C 的一个平面角. , - - 的一个平面角. 设 EF=1,则 AB=2,FC= 2,DE= 3. = , = , = , =
1.正三棱柱 A1B1C1-ABC 中,点 D 是 BC 的中点,BC= 正三棱柱 的中点, = 2BB1,设 B1D∩BC1=F.求证: 求证: ∩ 求证 (1)A1C∥平面 AB1D; ∥ ; (2)BC1⊥平面 AB1D. 证明:(1)连结 A1B,设 A1B 与 AB1 交于 E,连结 DE. 证明: 连结 , , 中点, 中点, ∵点 D 是 BC 中点,点 E 是 A1B 中点,∴DE∥A1C ∥ ∵A1C⊄平面 AB1D, ⊄ , DE⊂平面 AB1D, ⊂ , ∴A1C∥平面 AB1D. ∥
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 (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α,b⊂α,a∥b,∴a∥α.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 , ⊂ , ∥ , ∥ (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a∥α,a⊂β,α∩β=b,∴a∥b.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 , ⊂ , ∩ = , ∥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β,b⊂β,a∩b=P,a∥α,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 , ⊂ , ∩ = , ∥ , b∥α,∴α∥β. ∥ , ∥ (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α∥β,α∩γ=a,β∩γ=b,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 , ∩ = , ∩ = , ∴a∥b. ∥ 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 (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m⊂α,n⊂α,m∩n=P,l⊥m,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 , ⊂ , ∩ = ,⊥ , l⊥n,∴l⊥α. ⊥ , ⊥ (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a⊥α,b⊥α,∴a∥b.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 , ⊥ , ∥ (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a⊂β,a⊥α,∴α⊥β.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 , ⊥ , ⊥ (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α⊥β,α∩β=l,a⊂α,a⊥l, ⊥ , ∩ =, ⊂ , ⊥, ∴a⊥β. ⊥

2011届高考地理交通运输的点线面知识点精析精练预测试题2

2011届高考地理交通运输的点线面知识点精析精练预测试题2

第二十二讲交通运输的点、线、面.必记知识金览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必记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线:、、、。

.交通运输点:、、、。

一、.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经济社会技术自然二、必记案例.交通运输线——京九铁路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运输点——上海港区位因素分析:、、。

二、.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位于长江三角洲有黄浦江作为水域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以上海市为依托三、必记原则.公路选线原则:国道;地方性公路。

.城市道路网布局原则:、、、等。

三、.以直达运输为主,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满足人们出行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Ⅱ.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考点祥解精剖细解入巿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考题 (典型例题分)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区。

总长.千米。

读图回答()~()题。

()自西向东与宁西铁路交会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焦柳线一京九线京广线一浙赣线.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陇海线~焦柳线京广线一京九线()宁西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①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②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③促进沿线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④激活全国铁路网,增加路网的灵活性.①②③④ .②④ .①②③ .①②④()下列各组旅游胜地均位于宁西铁路所经过省区的是( ).庐山、长江三峡、杭州西湖、延安、张家界.黄山、庐山、云冈石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长江三峡.黄山、秦始皇陵兵马俑、黄鹤楼、龙门石窟、明孝陵.承德避暑山庄、岳阳楼、云冈石窟、明孝陵、嵩山考题点拨:()自西向东与宁西线相交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焦柳(南阳)、京广(信阳)、京九(潢川)、京沪(南京)。

()宁西铁路意义主要体现在使中西部对外交通更为方便,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增强路网的灵活性等,该线经过地区煤铁资源并不丰富。

2011年高考试题——文综历史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试题——文综历史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答案:D解析:经部收儒家经典。

经部是以‚十三经‛为主和附以解释经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

‚十三经‛即《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解释经书的著作如《经典释文》;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如《说文解字》;史部收史学著作。

史部是记述历代史实、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著作及历史评论。

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刘知几的《史通》,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郦道元的《水经注》等;子部收诸子百家及宗教著作。

子部包括儒家(孔子、孟子除外)、法家、道家、兵家、名家、墨家、释家(佛经除外)、农家、医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及天文、术数、艺术、器物、茶酒、花鸟虫鱼等方面的著作;集部收文学作品。

集部主要收历代作家诗文集(包括别集、总集)及诗文评论。

因此本题汉代乐府民歌属于属于集部。

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条鞭法‛,题干描述的现象:‚佃户拖欠地主地租导致地主不能按时向官府纳税,于是地主借贷纳税后就上火生病‛。

这一现象主要体现了‚佃户——地主——官府‛之间的关系,能同时对三者关系产生影响的只有D选项。

题干没有体现‚商业的发展‛信息,A错误;B、C只体现佃户和地主之间关系,不全面。

14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美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瀛环志略》1844年,徐继畬完成书的初稿,1848年秋《瀛环志略》刊行,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沿革,政情民俗,经济状况。

2011届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考点解读及备考对策

2011届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考点解读及备考对策
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
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 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 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 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 (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 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不做文本通读,没有理清基本思路,就不能 把握好全文的内容重点,就容易被文章局部 的内容或话题而提的某些问题所牵引,先入 为主,关注了次要问题而忽略了主要问题, 阅读印象支离破碎,难免出现疏漏。所以, 必须强化整体感知的意识,做题前一定要通 读全文,把准论点、找准论据及理清论证思 路。具体搞清以下问题:
读09广东高考《自由与科学》回答
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
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 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 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 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 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 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另一 方面,学校也可以由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 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 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 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
高考试题回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9年广东高考题)爱因斯坦《自由和科学》 ⒕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 有哪些?(4分) ⒖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 (4分) 2008年朱光潜的《诗与直觉》(《风向标》176页)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 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 分)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2007年的《创新与想像》王生平(P177)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 (4分)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针对训练1- 如图所示 弹簧左端固定, 如图所示.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 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 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 长到 点并系住物体 .现将弹簧压缩到 点,然后释 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点 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 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 恒定, 恒定,则( ) A.物体从 到O先加速后减速 .物体从A到 先加速后减速 B.物体从 到O加速运动,从O到B减速运动 加速运动, .物体从A到 加速运动 到 减速运动 C.物体运动到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 到O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物体从A到 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针对训练3- :如图所示,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 量分别为m和 的四个木块 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 的四个木块, 量分别为 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 的 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 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 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静摩擦力是 现用水平拉力 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 的木块, 的木块 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 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 的最大拉力为( ) 绳对 的最大拉力为 A. C. B. D.3μmg .
经过受力分析, 、 之间的静摩擦力给 之间的静摩擦力给B、 、 经过受力分析,A、B之间的静摩擦力给 、C、 D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度,加速度达到最大值的 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度, 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度 临界条件为A、 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临界条件为 、B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即am= ,而绳子拉力FT给C、D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 而绳子拉力 、 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 因而拉力的最大值F 度,因而拉力的最大值 Tm=3mam= ,故选B. 故选

2011届高考英语第一轮单元考点SBIIIUnits15~16复习

2011届高考英语第一轮单元考点SBIIIUnits15~16复习

2011届高考英语第一轮单元考点SBIII Units 15~16 复习SBIII Units 1~16 Ppular uth ulture &ap; Finding bs青年志愿者素材新挖掘考点1 anledge vt 承认;告知已收到;为……表示感谢n the annual Internatinal Vlunteers Da, the rld anledges the r f illins f peple h give their tie t help thersHe is unilling t anledge defeat他不愿认输。

anledge vt 承认;公认为;认为anledge vt 对……表示感谢adit vt 承认appreiate vt 感激(1)It is generall anledged that dgs have a sharp sense f sell(替换)_____________(2)ne shuld _______________(答谢)the favr thers fferbelievedanledge(3)e is anledged as the best basetball plaer f the ear(替换)_____________(4)I _______________(承认)the truth f his stateent()他承认了自己的过失。

(写作小练笔:主谓宾; faul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2 eager ad 热切的;渴望的;热心的It is hard r, but I get a lt f satisfatin beause the ids are eager t learn The hildren re than their ther are eager t g fr an uting不仅他们的母亲,而且孩子们都更加期盼着出去郊游。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第17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第17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

题型一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1 1 【例1】 已知函数 =a-x(a>0,x>0), 】 已知函数f(x)= , , (1)若f(x)≤2x在(0,+∞)上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若 ≤ 在 ,+ 上恒成立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上恒成立, 的取值范围; (2)若f(x)在[m,n]上的值域也是 ,n](m≠n),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若 在 , 上的值域也是 上的值域也是[m, 的取值范围. ≠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 1 1 1 解:(1)由a-x≤2x得a≤2x+x. 由 得 + ∵x>0, , 1 2 + ∴当x= 时,2x+xmin=2 2, = , 2 1 2 ∴a≤2 2,∴a≥ 4 , , ≥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专题七 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 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 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 方程思想,是从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入手, 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 , 转化为数学模型 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 方程 或不等式(组 来使问题获解 有时,还通过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 来使问题获解. 程(组)或不等式 组)来使问题获解.有时,还通过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 组 或不等式 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函数与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函数与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 着密切的联系,方程 = 的解就是函数 的解就是函数y= 的图象与 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 着密切的联系,方程f(x)=0的解就是函数 =f(x)的图象与 轴的交点的横坐 标.

2011届高考历史专题汇总及解析

2011届高考历史专题汇总及解析

2011届高考历史专题汇总及解析: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湖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1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田庄经济的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 [本文由免费提供]【解析】“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选自《淮南子》大意是:一个人用耒耕地(手握着耒,脚踩着耒下端横绑的短木,把耒尖插入土中,翻动土层)不超过十亩。

“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选自《汉书》记述魏国政治家李悝所说,大意是:现在一个带着五口人的户主,种地百亩,一年的收成是一亩一石半,打成粟是一百五十石。

材料反映了农业生产力得到较大提高,根据选项可以分析出原因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第③项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当时社会现实不符;第④项田庄经济的发展出现在汉代。

2.(宁波市2010年高三模拟考试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本文由免费提供]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

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

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注:铁搭:农具名。

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材料三:新设备(注:广告图片。

19世纪末。

农业设备在变化。

从美国传入第一批收割机、蒸汽脱粒机、割草机。

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然而取代了大量劳力。

)材料四:在18、19世纪,农业飞速发展:更合理的轮作制,粮食产量提高,用了新机器,以及对牲畜品种与农业技术的改革。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力的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力的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 图3 • A.FN不变,FT变大 FT变小 • C.FN变大,FT变大 FT变小
B.FN不变, D.FN变大,
• 解析:采取先“整体”后“隔离”的方 法.以P、Q、绳为整体研究对象,受重 力、AO给的向上弹力、OB给的水平向左 弹力.由整体处于平衡状态知AO给P向右 静摩擦力与OB给的水平向左弹力大小相 等;AO给的竖直向上弹力与整体重力大 小相等.当P环左移一段距离后,整体重 力不变,AO给的竖直向上弹力也不 变.再以Q环为隔离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3乙所示,Q环所受重力G、OB给Q弹力 F1、绳的拉力FT处于平衡;P环向左移动 答案: 答案:B 一小段距离的同时FT移至FT′位置,仍能 平衡,即F 竖直分量与G大小相等,F 应
• 图7 • 解析:取O点为研究对象,O点受灯的拉 力F(大小等于电灯重力G)、OA绳的拉力 T1、OB绳的拉力T2,如图7乙所示.因为 三力平衡,所以T1、T2的合力G′与G等 大反向.由正弦定理得
,由图知θ不变、 α由小变大,α增大到90°后再减小,所 以据T1式知T1先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变大,当α=90° 时,T1有最小值. • 答案:先变小后变大 •
• 七、对称法 • 研究对象所受力若具有对称性,则求解时 可把较复杂的运算转化为较简单的运算, 或者将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直观而简单的图 形.所以在分析问题时,首先应明确物体 受力是否具有对称性. • 【例7】 如图8甲所示,重为G的均匀链 条挂在等高的两钩上,链条悬挂处与水平 方向成θ角,试求: • (1)链条两端的张力大小; • (2)链条最低处的张力大小.
• 四、三角形法 •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矢量图 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封闭 力三角形,进而处理物体平衡问题的方法 叫三角形法;力三角形法在处理动态平衡 问题时方便、直观,容易判断. • 【例4】 如图4甲,细绳AO、BO等长且 共同悬一物,A点固定不动,在手持B点 沿圆弧向C点缓慢移动过程中,绳BO的张 力将 ( )

2008年-2011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考点分析与2012届高三复习建议

2008年-2011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考点分析与2012届高三复习建议

2008年-2011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后期复习建议一.近四年江苏高考考点分析1.必做题考点分析二、复习建议1.学生在复习中暴露出的问题重资料,轻课本;重做题,轻反思;重思维定势,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舍本逐末)对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对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不清晰;(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疏于整理和归纳)读题、审题粗心,对题目中有什么,求什么,常规的转化方法等不清晰,进而就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不能将基本知识和问题充分联系起来)计算能力、综合分析与推理能力不过关;(态度上眼高手低,分析思考问题时不严谨,不科学)表达缺乏规范性.(直接结果是得而不全)2.对高三学生的后期学法指导建议梳理考点(定期或不定期提问式);做好基本问题的常规方法的归纳建立并检查错题集,利用好平时的“错误”;定期进行现场限时训练(30分钟或90分钟或120分钟);做好情感和心理上的调整。

3.关于启发式教育教学的建议---如何解题?任何一个题目摆在学生面前,能够直接分析思考并动手做出,当然最好。

但是,在考场那种氛围下,难免有一部分题目难以下手(即便是很简单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最终解决问题呢?首先,我们可以先冷静下来(可以做两次深呼吸),然后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什么范畴?最终要我求什么?要证明什么?(找准目标) 有哪些条件(可以一一列举出来)?问题和条件涉及什么内容?什么考点(先前梳理考点的作用就在这里,范围可以逐步缩小,哪一个模块,哪一章节,哪一个考点)?与什么概念,定理,性质等相关?出题人想考察我什么?他的动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常用解法有哪些(先前归纳基本方法的作用即在此,问题先摆一边,自己先回顾所学过内容及所用过的方法)?回到眼下的问题,它属于哪一类问题?如果不是,它有哪些相似点?我可以转化过去吗?刚才回顾的方法可行吗,哪一种看上去更好(开始试探常用的方法,进入分析过程)?题目还有哪些条件?它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性质?前后有何关系?我怎么利用呢?找出思路,我从何处开始着手呢?然后就是整理思路,严密推理,仔细计算,形成过程,注意步骤,得出结果。

弱电解质的电离

弱电解质的电离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1讲弱电解质的电离【高考目标定位】【要点名师精解】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区别2.常见的强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①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HMnO4②强碱:NaOH、Ca(OH)2、Ba(OH)2、KOH、RbOH…③大部分盐:(2)弱电解质:①弱酸:如H2S、H2CO3、CH3COOH、HF、HCN、HClO等。

HF酸是具有强极性共价键的弱电解质。

H3PO4、H2SO3从其酸性强弱看属于中强酸,但仍属于弱电解质。

②弱碱:NH3·H2O,多数不溶性的碱[如Fe(OH)3、Cu(OH)2等]、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Zn(OH)2等] ③个别的盐:如HgCl2,HgBr2等④水:是由强极性键构成的极弱的电解质。

【例1】下列物质中:(1)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4)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5)属于弱电解质的__________A.NaOH溶液B.CuC.液态HClD.液态CH3COOHE.蔗糖溶液F.液氨G.氨水 H.CuSO4晶体 I.石墨 J.无水乙醇变式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④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A.①④B.①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变式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B.Na2OC.H2SO4D.SO2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考考点分析(2010年高考卷版本)2011届上海高考考点分析一、常见的文体社科类议论性文章明确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语言特色;科技类明确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价值、影响等,选文从信息筛选、整合的角度设题;文学作品侧重鉴赏评价、作者的创作意图;小说命题关注人物形象、社会生活;散文命题侧重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知识小品命题则抓住说明对象,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辨析常见概念:1、描写手法——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白描与细描等。

2、修辞手法——见第五册P129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4、表现手法散文中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先抑后扬(先扬后抑)、象征、想象与联想、实写与虚写结合等。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首尾照应、画龙点睛、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顺叙与插叙、衬托等。

议论文的表现手法: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巧譬善喻、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表现手法:描写(渲染、白描、细节描写)、烘托、结构上的伏笔与照应、情节上的悬念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抒情角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用典、对比衬托等写景角度:以动写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以动(声)衬静、视觉和听觉、远近、时间、色彩等5、语言风格:(现代文与古诗文稍有区别)现代文:优美华丽、清新淡雅、含蓄深刻、幽默诙谐、庄重严肃、质朴平实、慷慨激越、柔和细腻、沉郁顿挫古诗文: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朴素、口语化(通俗)(元曲的主要语言风格)三、辨析常见的题型寓意类题型、修辞表达效果、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概括类题型、原因类、赏析评价、写作意图(局部、整体)等。

四、考点分析1.1作家作品文化常识—一流作家作品06年:【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07年:“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______08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_____(篇名)09年: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10年:“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1.2结合语境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主语+特点)04年高考NO1: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的“低迷”指:世界各地报业普遍不景气。

05年高考NO7: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

“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心灵受到严重创伤。

09年高考NO1:第(1)段中“死抱一隅之见的人”是指: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立场的人。

10年高考NO4: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2分)答案:情感和美感。

NO8: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

(2分)答案: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其它高考模拟卷:第(6)段中“长袖善舞”的在文中的含义是:司徒雷登为了筹办燕京大学,四处奔走,擅长筹款。

“冷暖”这个词在文中的含义是:石库门的繁盛和衰亡方法:1、从关键字词入手解释。

2、联系语境,从作者思想倾向、词语感情色彩、语体特点(口语、书面语)、词义的范围、词性、适应的对象、搭配的习惯等方面揣摩,来进一步准确解释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

3、还喻体为本体,褒贬不能变,词性不变,句式基本不变。

1.3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09年高考NO4:(涉及复句关系)A、常见复句关系:见第六册P151并列(不是┄而是)、因果(既然┄就)、转折、条件、递进、假设、选择关系B、常见短语结构:并列(联合)(报纸和杂志)、动宾(吃晚饭)、主谓(天气晴朗)、偏正(我的老师)、动补短语(盛满、吓跑)C、结构特殊的短语:固定短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短语(你家的)、连动短语(去图书馆借书看)、双宾短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介宾短语(从明天)D、注意分辨有歧义的短语结构(咬了猎人的狗)10年高考NO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D ) (2分)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1.4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效果作用+对象+特点+情感07年高考NO8:第5段“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这句话好在哪里?08年高考NO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4分)NO22:第2段画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2分)09年高考NO7:修辞手法的作用(2分)NO25:说明方法的作用(2分)10年高考NO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答案: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泪水,其次是写出了内心的巨大起伏,结合前面“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及后文对故事原委的叙述,可知,内心翻动的是极度的悲痛之情。

比喻的效果是:形象。

NO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

(2分)答案: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需要判断这里写出了什么内容,使用了怎样的技巧,以及这个技巧在这里使用的作用。

我们要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听之亦无”的如蝉蝇的声音?什么地方可以“时闻声如蝉蝇之类”?“以声衬静”的手法运用,最典型的是王维的“蝉噪林逾静”。

1.5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字词解释方法:通假在前→基本义项→结合语境:词类活用、前后搭配、感情色彩词法复杂,但考试时的词法一定明确规范。

《文言实词及其活用》见第一册P13304年:以臣名之、臣故畜牛、公诚愚矣、管仲正衿再拜曰、“为”的用法05年:知杭州仁和县、所忧者气峻而骄、于是不复冀其相知、以谢平昔奖、“以”06年:文章冠世、不跻大位、盈其箱笥、为时所排、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07年:统过干、访以当时之事、干(人名)、雅自多、不矜小节、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以”的意义用法08年:则人谁肯固矣、其必济、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侃率之以乘城、“为”的用法09年:漫应曰、宽备言其状、通假字、(以、而、为、其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NO23)取未放之蕊干之、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10年高考NO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少而所与.亲旧(交往) (2)终身不造.其门(到)(3)素.号难治(一向 ) (4)乃徙.公治之(调任)NO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2分)A.饥民赖以.全活以.吾一日长乎尔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他植者则.不然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恍惊起而.长嗟D.决狱之.术多如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6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特殊句式、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见第三册P127《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见第四册P1451.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基本原则:1、句法先行、结合语境、主宾补足、字词对位(实词和虚词)(没有句法和词法的.........句子....考.)。

..不大可能2、不能只凭理解模糊答题,尽量不要意译。

03年高考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由于眼睛全肿了,(眼睛)不能睁开。

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07年高考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带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人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不久,干凭借并州之力反叛,最终落到了一个失败的结局。

08年高考力不足,死焉,职也。

(如果)(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上,也是你的职分。

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即使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

09年高考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

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于是(他)被传唤(去画壁)。

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

等到回来,(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访,叩拜两次,主动承担过失。

10年高考NO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5分)(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答案:(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2) 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补充:解释字词和翻译句子后出题的一般特点04年高考NO22: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NO23: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___,“修政”的内容是______。

(2分)05年高考NO20: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NO21: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在。

(2分)06年高考NO20:从刘禹锡、李德裕德对话中,可以看出刘的意图是___________,李的态度是___________。

(2分)NO21: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3分)07年高考NO21: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3分)08年高考NO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

(2分)NO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

(2分)09年高考NO21:第③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NO22: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

(2分)10年高考NO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3分NO 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

(3分)1.8默写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名句(初中2句、高中4句、课外2句(一易一难))2.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可能是段.或文.中)06年高考图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为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07年高考NO5:包豪斯艺术能“在人们的生活中留长久的印记”,是因为(5分)08年高考NO5: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5分)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2’;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理念1’;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天地”的理解1’,以及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1’09高考NO5:联系全文,概述培养“通人”的重要性。

(4分)10年高考NO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答案: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

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

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

NO10: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

(不超过60字)(3分)答案:革命志士,母亲的战友;57年前被枪杀于天目山的大树下;牺牲时年仅27岁。

NO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答案:规模和得名缘由其它高考模拟卷联系全文,司徒雷登被誉为“燕园之父”的原因是(5分)“本文的标题是‘以韩愈为镜’。

从全文看,韩愈‘镜’的作用体现在哪两个方面?请作具体说明。

(5分)2.2能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标题在文中的作用在区测中曾出现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