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真题及详解 【圣才出品】
西北大学2000至2005学年第一学期科技考古试题
西北大学2000至2001学年第一学期科技考古试题一、简答题1 从考古学的整个工作系统看现代科学应用范围。
田野发掘过程:红外遥感勘探、钻探。
文物修复过程:应用粘接,修补,加固等稳定性处理从而派生出修复学、保护学。
在文物分析与研究方面,应用了年代测定技术,文物分析,鉴定技术,提供了传统考古学无法得到的信息。
2 简述C14与热释光的测量原理、采样要求。
C14测量原理:宇宙射线中的中子流与地球大气层中的14N发生核反应,产生14C。
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
活着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与二氧化碳发生交换,直到生物体死亡为止,14C含量按其半衰期进行减少,我们可以利用14C的减少量来计算生物死亡的年代。
要求出土时最好保证样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以保证样品中的原始浓度。
木炭50克,木头100克,种子100克,毛发100克,骨头1000克玻璃瓶干燥保存,准确秤量,编号。
热释光测量原理:含有二氧化硅类晶体的陶器,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出现荧光现象,器物内储存的能量一次性的释放完毕。
器物烧成后,继续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从新积累能量。
依据积累能量的多少以及现有的能量,可以计算出最后一次高温的年代。
要求样品周围的环境中的辐射现象没有异常。
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硅样品周围温度不能长期处于较高值,不能与地下水或溶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接触。
3 怎样看待传统断代方法与现代测年技术的关系现代测年技术是传统侧年技术的延伸,是对传统考古学的精细化工。
传统考古学主要是利用地层学了解文物的相对年代,利用类型学的研究,依据铭文记载的年代,器型进行排队比较,从而可以了解器物的发展序列,确定其年代。
利用现代科技断代技术,可以测得文物存在年代得绝对年代,是对传统测年技术得一种鉴定,补充和细化。
5 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研究的信息来源有何不同。
现代分析技术文物信息得来源广泛,包括文物得各个方面,包括化学组成,文物的病变分析等微观分析,它不要求文物的完整性,也不需要有文物的产地和出土地层。
2012年西北大学考古学综合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2年西北大学考古学综合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石片长和石片宽。
石片长:由顶端的打击点向尾端引直线,再由尾端点向此直线引垂线,该垂线的垂足与顶端间的距离即为石片长。
石片宽:垂直于石片长的两侧最大距离即为石片宽。
2,釉陶和硬陶。
釉陶:所谓釉陶,是指表面施釉的陶器。
中国古代的釉陶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高铝低铁黏土为原料,胎质较硬,表面有青灰或青绿色薄釉,火候高达1200℃左右,属高温釉陶。
因其性质间于陶器和瓷器之间,也被成为原始瓷器。
另一种,以普通陶土为原料,胎质较软,表面多施绿色、黄褐色等含铅釉;因铅的熔点较低,在釉料中起到助熔的作用,也在700—800℃温度烧成,故这种釉陶属于低温釉陶。
硬陶:中国青铜时代至汉代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生产的一种质地坚硬、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日用陶器。
原料含铁量较高,烧成温度也比一般陶器高,成型方法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也有轮制成型。
至商代器形增多,有罍、罐、尊、釜、碗、杯、豆等。
西周是印纹硬陶生产的发展时期,器形增加了瓮、罐、瓿等。
战国秦汉时印纹硬陶变化不大,器物主要有瓮、罐、坛、瓿、钵、盂、缸、匏壶等。
3,辟雍和辟邪。
辟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的大学。
《礼记王制》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根据东汉蔡邕《明堂月令论》,辟雍之名取其四面周水,圜如璧之意。
东汉之后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为大学之预备学校之外,均为祭祀场所。
辟邪:墓碑前神道两侧所立石兽的一种。
墓前有人或动物石像始自西汉,东汉时期普遍流行,以后逐渐成为定制。
汉代的动物雕像有狮、虎、马、羊等。
狮、虎类动物多附双翼,东汉时称天禄、辟邪。
南北朝时,将位于帝陵前的独角兽谓之麒麟,双角兽谓之天禄;位于王侯墓前的无角兽谓之辟邪。
4,梓宫和便房。
两者都是汉代高等级贵族的主要葬具。
天子之棺用梓木制成,而称梓宫。
其他达官显贵也有用梓木为棺者,但只能称为梓棺。
便房位于梓宫之前,象征皇帝生前飨宴之所。
帝王的木椁称为黄肠题凑,即用柏木坊垒成的框形结构。
考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类文明及其遗迹的科学,通过对遗址、文物和人类活动痕迹的调查、发掘、研究来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在考古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参加考试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式。
本文将给出一些考古学考试的试题及答案,以供读者参考。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考古学是一门关于()的学科。
A. 古代建筑B. 古代文物C. 古代人类活动D. 古代社会制度2. 下面哪个古埃及法老墓葬最为著名?A. 图坦卡蒙墓B. 科夫齐耶墓C. 拉美西斯二世墓D. 螺旋墓3. 要想准确获得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时间信息,常常需要借助()技术方法。
A. 核磁共振B. 放射性碳测年C. 太阳能光伏技术D. 催化裂化4. 考古学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
A. 田野调查、发掘、清理整理、分析研究B. 出土清单、文献编目、拓片制作、学术论文C. 考古旅游、纪念品销售、地质勘探、文物修复D. 群众教育、展览展示、学术交流、政策研究5. 下列哪个不属于早期人类使用的石制工具?A. 钻头B. 磨盘C. 石锛D. 石锤6. 考古发掘的主要目的是()。
A. 发掘文物B. 获得名声C. 发现文化D. 揭示历史真相7. 考古学中的“层位原则”是指()。
A. 发掘过程中的安全原则B. 文物出土的顺序原则C. 遗址内不同年代地层的分层原则D. 文物的保存原则8. 古代文明“玛雅文明”位于现今的哪个地区?A. 欧洲B. 美洲C. 非洲D. 亚洲9. 考古学中研究人类遗址内骨骼的学科称为()。
A. 古生物学B. 古人类学C. 古病理学D. 古动物学10. 下列哪个不属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A. 亚历山大灯塔B. 大金字塔C. 罗德岛巨像D. 巴比伦空中花园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要介绍考古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考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欧洲。
考古学在19世纪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冒险家、探险家以及学者们对古埃及法老墓、亚美尼亚的古代城市遗址等进行的发掘和研究,为考古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年考研真题
2009年一、名解:(10*6)1.金石学:金石学可金代考古学的根本区别是金石学缺乏近代考古学所具备的以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器物形制学)为基础的一套科学的发掘和研究方法。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曾巩的《金石录》最早提出“金石”一词。
中国学者将金石学从萌芽到衰落分为四个时期,即春秋末叶到隋唐五代的金石学萌芽期,宋代的金石学肇创演进期,清代的金石学兴盛期,清末到1950年前的近代考古学期。
2.峙峪遗址: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盆地西南角朔州的峙峪村发现了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峙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2.8万年。
峙峪遗址的出土文物非常丰富,石制品约15万件,还出现了比较进步的间接打制产品,如扇形石核和小石叶。
有一件石墨做成的穿孔装饰品,光滑的一面和边缘都经过磨制,摩擦痕迹很清楚,它表明远在2.8万年前,钻孔和磨制技术已在中国出现。
同时,这些石器标志着典型细石器雏形和复合工具的诞生。
通过对峙峪遗址出土动物化石研究表明,发现在面积不大的发掘范围内有众多的马类猎获品,实为旧石器遗址之罕见,因此峙峪人又被誉为“猎马人”。
峙峪人以弓箭和棍棒捕获这些草原动物,从事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活动,创造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最为出色的的猎马人文化。
峙峪遗址位于朔州城西北15公里的黑驼山脚下,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国科学院1963年发现。
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除发现大批细小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外,还发掘出数百件有刻划痕迹的兽片和一件人类初期的武器——石旋.3.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
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
全国名校考古学 2012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石片长和石片宽答:①石片长:由顶部的打击点向尾部引直线,再由尾部端点向该直线引垂线,该垂线的垂足与顶部端点间的距离即为石片长;②石片宽:垂直于石片长的两侧所形成的最大距离即为石片宽。
2.釉陶和硬陶答:釉陶和硬陶是商代社会生活常用陶器的两种类型,秦汉时仍在使用。
①釉陶是指表面施釉的陶器。
釉起到保护器胎和装饰两种作用。
据中国国内的考古资料,最早的釉陶出现在商代;秦汉时品种增加,仍在使用。
中国古代的釉陶分为高温釉陶和低温釉陶两种:高温釉陶烧造火候高达1200℃左右,胎质较硬;低温釉陶烧造温度在700~800℃之间,胎质地较软;②硬陶又称印纹硬陶,在长江以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出土数量较多,是承袭当地软陶发展起来的。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
发展到商代,其器形增多,有罍、罐、尊、釜、碗、杯、豆等。
西周是印纹硬陶生产的发展时期,器形增加了瓮、罐、瓿等。
战国秦汉时印纹硬陶变化不大,器物主要有瓮、罐、坛、瓿、钵、盂、缸、匏壶等。
3.辟雍和辟邪答:辟雍是西周始设的大学,辟邪是墓碑前神道两侧所立的一种石兽。
①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又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②辟邪是指墓碑前神道两侧所立石兽的一种。
从西汉开始,墓前有人或动物石像,东汉时期普遍流行,以后逐渐成为定制。
汉代的动物雕像有狮、虎、马、羊等。
狮、虎类动物多附双翼,东汉时称天禄、辟邪。
南北朝时,将位于帝陵前的独角兽称作麒麟,双角兽称作天禄;位于王侯墓前的无角兽称作辟邪。
4.梓宫和便房答:梓宫和便房都是汉代高等级贵族的主要葬具。
①梓宫:由于天子之棺用梓木制成,故称之。
其他达官显贵也有用梓木为棺者,但只能称为梓宫;②便房位于梓宫之前,象征皇帝生前飨宴的场所。
2013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真题及详解
2013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细石器与小石器答:①细石器是指以间接打击法产生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为限。
它是一种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但并非所有的小型石器均为细石器。
严格来讲,细石核本身并不属于工具,细石器是有使用痕迹的石叶或采用石叶加工而成的石器,它们主要是作为装备复合工具的石刃而专门制作的;②小石器是指小型的石器,石器个体较小,用锤击和砸击两种方法剥片加工。
2.封土与封泥答:①封土是指墓室之上高出地面的土堆。
墓穴都在地表以下,但通常下葬后并不是再把土填平成跟地表一样平,而是高出地面堆出一个土丘。
封土的目的是为了封护墓室,也有标识墓位甚至含有显示墓主等级地位的作用。
即“审棺椁之厚薄,营丘垄之大小,高卑薄厚之度,贵贱之等级也”。
最早的封土墓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
秦汉以来除崖墓外,一般墓葬多有封土,帝后陵墓的封土顶小而底大,整体似覆斗形;②封泥又称泥封、艺泥,是一种官印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春秋末期出现了印玺,封泥也随之产生,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
“上林丞印、蓝田丞印、东园章丞”等封泥很好地验证了秦汉时期苑囿管理结构的实际情况。
在纸出现之前的中国古代,主要的书写工具为简牍。
在封缄公私信函时在简牍外面加以封检,然后用绳索将封检捆缚起来。
并在槽内捺上湿泥将绳结盖住,再用印章在泥上打出引文。
封发物件时也用此法。
这种铸印有印章的土块就称为封泥。
3.陶土与陶衣答:①陶土即制陶用土,是制陶的主要原料。
古代各地的先民,多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就近选择合适的黏土作为陶土。
我国史前时期的陶土主要是一些低钙高铁易熔黏土以及少数高铝质黏土。
如华北的黄土地区,人们常选择红土、再生黄土或黑土等黏土作为原料。
但并非自然界所有的黏土都适合于制陶,太细的黏土,制成陶坯易干裂,需加入羼和料;而含砂较多的土,可塑性差,应先行淘洗;②陶衣又称色衣,是涂在器表的色层,目的是增加陶器表面的光洁度和美观性。
历年各大学考研考古学真题
历年各大学考研考古学真题2011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80)1 蚝蛎琢2 土墩墓3 钮钟4细石核5阙6 永固陵7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8 窑系二、简答题(140)1简述旧石器制作直接打击石片的方法以及写出 5 个旧石器器名。
2简述陶器制坯成形的方法以及写出 5 类空三足器和 5 类圜底器器名。
3简述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写出 10 个青铜酒器名称。
4 简述田野考古发掘原则。
5 简述秦汉都城的设计思想和布局特征。
6 简述魏晋北朝时期外来移民墓的发现。
7 简述唐三彩概况。
三、论述题(80)1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论述中国古代外藏制度。
2论述唐代瓷器瓷窑遗址以及代表窑址及其主要产品2011南开大学考古及博物馆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徐渭,三角缘神兽镜,解谪瓶,曾昭橘,平安帖,六齐,营造法式,南宋四家,御土窑,筌蹄二论述(7 选4)概述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二里冈期青铜器基本特征两周玉器特点两汉都城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及内容内涵汉到唐代农具耕作技术的进步龙泉窑的重要考古发现,瓷器基本特征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2011南京大学考古考研试题一。
名词解释吕大临水洞沟文化寺墩遗址上村岭虢国墓地居延遗址司马金龙墓上林湖窑址白沙宋墓二。
论述题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狩猎-采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表现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和特征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现元大都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2011 年四川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2011川大考研试题名词解释(每个 10 分)北京猿人司母戊鼎开元通宝虎子安伽墓简答(每个 20分)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中的典型遗物,意义什么是文物?价值我国博物馆分类?举例一本考古报告的名称及内容简介问答(每个 50分)安阳殷墟发掘意义论汉代黄肠题凑墓唐武士俑演变分期2011年北大考古方向试题名词解释:喇家遗址青州佛教造像南京象山王氏墓群文化景观微痕分析小双桥遗址居延汉简朱然墓《历代名画记》定窑论述:秦汉统一历程在考古学上的表现 BC3500-BC3000年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历史变革先周文化述评里坊制的出现,破坏及意义2011 吉林大学考古考研试题1.举例说明考古学与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体质人类学关系。
(NEW)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624考古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4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3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0年西北大学614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综合考研真题2014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答: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一种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葬具,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陶缸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2.邦墓答:邦墓是古代民众归葬的场所。
《周礼·春官·墓大夫》载“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
邦墓以小型或中型墓为主,一般无封土,为士或庶民之墓葬,埋葬密集,成组成群排列。
不同类别的墓交错埋葬,但彼此间无打破。
3.尸乡沟商城答:尸乡沟商城是中国商代早期都城遗址。
它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西1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水。
其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北部宽1215米,中部宽约112 0米,南部宽740米。
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亳城址具有重要意义。
4.新郑彝器答:新郑彝器是中国春秋晚期的郑国青铜器群,于1923年在河南新郑发现,据推测为一座大墓的随葬品。
已知有鼎、簋、鬲、尊、壶、罍、舟、洗、盘、匜、钟、镈和兵器等,共百余件,其中有大牢九鼎、七鼎各一套,簋8件一组,与礼书所记九鼎配八簋的制度相符,表明墓主是郑国地位很高的贵族。
5.玉衣答:玉衣又称“玉匣”或“玉柙”,是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
因等级不同而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这些材质考古中都曾发现。
2012年西北大学考古学综合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2年西北大学考古学综合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石片长和石片宽。
石片长:由顶端的打击点向尾端引直线,再由尾端点向此直线引垂线,该垂线的垂足与顶端间的距离即为石片长。
石片宽:垂直于石片长的两侧最大距离即为石片宽。
2,釉陶和硬陶。
釉陶:所谓釉陶,是指表面施釉的陶器。
中国古代的釉陶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高铝低铁黏土为原料,胎质较硬,表面有青灰或青绿色薄釉,火候高达1200℃左右,属高温釉陶。
因其性质间于陶器和瓷器之间,也被成为原始瓷器。
另一种,以普通陶土为原料,胎质较软,表面多施绿色、黄褐色等含铅釉;因铅的熔点较低,在釉料中起到助熔的作用,也在700—800℃温度烧成,故这种釉陶属于低温釉陶。
硬陶:中国青铜时代至汉代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生产的一种质地坚硬、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日用陶器。
原料含铁量较高,烧成温度也比一般陶器高,成型方法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也有轮制成型。
至商代器形增多,有罍、罐、尊、釜、碗、杯、豆等。
西周是印纹硬陶生产的发展时期,器形增加了瓮、罐、瓿等。
战国秦汉时印纹硬陶变化不大,器物主要有瓮、罐、坛、瓿、钵、盂、缸、匏壶等。
3,辟雍和辟邪。
辟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的大学。
《礼记王制》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根据东汉蔡邕《明堂月令论》,辟雍之名取其四面周水,圜如璧之意。
东汉之后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为大学之预备学校之外,均为祭祀场所。
辟邪:墓碑前神道两侧所立石兽的一种。
墓前有人或动物石像始自西汉,东汉时期普遍流行,以后逐渐成为定制。
汉代的动物雕像有狮、虎、马、羊等。
狮、虎类动物多附双翼,东汉时称天禄、辟邪。
南北朝时,将位于帝陵前的独角兽谓之麒麟,双角兽谓之天禄;位于王侯墓前的无角兽谓之辟邪。
4,梓宫和便房。
两者都是汉代高等级贵族的主要葬具。
天子之棺用梓木制成,而称梓宫。
其他达官显贵也有用梓木为棺者,但只能称为梓棺。
便房位于梓宫之前,象征皇帝生前飨宴之所。
帝王的木椁称为黄肠题凑,即用柏木坊垒成的框形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细石器与小石器答:①细石器是指以间接打击法产生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为限。
它是一种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但并非所有的小型石器均为细石器。
严格来讲,细石核本身并不属于工具,细石器是有使用痕迹的石叶或采用石叶加工而成的石器,它们主要是作为装备复合工具的石刃而专门制作的;②小石器是指小型的石器,石器个体较小,用锤击和砸击两种方法剥片加工。
2.封土与封泥答:①封土是指墓室之上高出地面的土堆。
墓穴都在地表以下,但通常下葬后并不是再把土填平成跟地表一样平,而是高出地面堆出一个土丘。
封土的目的是为了封护墓室,也有标识墓位甚至含有显示墓主等级地位的作用。
即“审棺椁之厚薄,营丘垄之大小,高卑薄厚之度,贵贱之等级也”。
最早的封土墓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
秦汉以来除崖墓外,一般墓葬多有封土,帝后陵墓的封土顶小而底大,整体似覆斗形;②封泥又称泥封、艺泥,是一种官印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春秋末期出现了印玺,封泥也随之产生,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
“上林丞印、蓝田丞印、东园章丞”等封泥很好地验证了秦汉时期苑囿管理结构的实际情况。
在纸出现之前的中国古代,主要的书写工具为简牍。
在封缄公私信函时在简牍外面加以封检,然后用绳索将封检捆缚起来。
并在槽内捺上湿泥将绳结盖住,再用印章在泥上打出引文。
封发物件时也用此法。
这种铸印有印章的土块就称为封泥。
3.陶土与陶衣答:①陶土即制陶用土,是制陶的主要原料。
古代各地的先民,多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就近选择合适的黏土作为陶土。
我国史前时期的陶土主要是一些低钙高铁易熔黏土以及少数高铝质黏土。
如华北的黄土地区,人们常选择红土、再生黄土或黑土等黏土作为原料。
但并非自然界所有的黏土都适合于制陶,太细的黏土,制成陶坯易干裂,需加入羼和料;而含砂较多的土,可塑性差,应先行淘洗;②陶衣又称色衣,是涂在器表的色层,目的是增加陶器表面的光洁度和美观性。
具体做法是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色浆,经烧后即成各种颜色的陶衣。
常见的陶衣有红、紫、白等颜色。
一般泥浆中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则烧成后呈红色或棕色。
白衣中则可能是含有较多的三氧化二铝或方解石、石膏等。
陶衣的作用有美化胎面,起装饰作用,避免坯胎大量吸收釉水和烧裂,填补坯胎气孔。
涂施陶衣的做法多见于黄河流域仰韶时期的诸文化中。
4.陶模与陶范答:①陶模是制作陶器时使用的模具,即用专门烧制的陶模具或已烧制好的陶器作为模具,在外表敷泥成型。
模制法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②陶范是指用范铸法制作青铜器时用的模具,除陶范(又称泥范)外,还有石范和铜范。
陶范的制作需要经过制模、翻范、分范、烘范等工序。
陶范因其原料(黏土和沙子等)广泛,易于制作、耐火性高、透气性好,应用最为普遍。
5.遣策与哀册答:①遣策是指古代人在丧葬活动中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以竹简和木牍为主要书写材料。
遣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是指单纯的随葬物品清单;广义是指与丧葬礼仪有关的各种物品,包括赗赙赠奠及随葬物品等的记录。
遣策的类型有记录随葬物品、记录随葬物品和葬仪用物、记录随葬衣物、记录葬仪所用的车马兵甲等。
以记录随葬品为主的遣策主要见于战国楚墓至西汉早期墓葬,西汉中晚期墓葬中常见衣物劵,而记录葬仪用的遣策仅见于战国楚墓,既记录随葬品又记葬仪用物的遣策见于战国楚墓到西汉早期的墓葬;②哀册又称“哀策”,是指古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
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入陵中。
古代帝王死后,将遣葬日举行“遣奠”时所读的最后一篇祭文刻于册上,埋入陵中,称为哀册。
6.铜钟与铜锺答:①铜钟是一种以木制、竹制、陶制为主的一种简单的打击乐器。
钟为古代祭祀或宴飨时使用的打击乐器,可能是从商代的铙演化而来的。
目前所见最早者为西周时期。
西周以来的青铜钟可以分为甬钟、钮钟和镈钟三种类型。
其中甬钟和钮钟常大小相次组成编钟。
钟也是礼器,西周以来,天子用4套编钟,诸侯3套,大夫2套,士1套。
随着青铜文化的发展,在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钟;②铜锺是盛酒器,一般为圆体,细颈,肩部常有对称铺首衔环,圈足。
在陕西咸阳塔尔坡秦墓中曾出土过这类青铜器。
汉代这类青铜器常自铭为锺。
7.自然层与文化层答:①自然层是指在地质勘探或者遗迹发掘中,由各种自然堆积形成的堆积层,是不包含任何人类文化遗物的地层。
但是相对于文化层的定义,自然层也指没有人类活动遗留物和遗迹的地层。
在进行环境考古学研究中,不仅要研究文化层,自然层也不能忽略;②文化层是指具有一定空间和时间含义的人类活动堆积的总称,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
考古工作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
人类居住于某一地区往往会在原来天然堆积的生土层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
这层熟土中夹带有人类无意遗留或有意丢弃的器物或垃圾。
这种包含有文化遗物的熟土层即文化层。
文化层的时间含义是指文化层形成的时间,空间含义是指文化层分布的范围。
8.郭城与宫城答:郭城与宫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平民与贵族分区居住城市划分。
郭城是指平民居住区,宫城则主要是王室、贵族居住之所。
宫城与郭城内都有手工业作坊。
这种宫城与郭城分开的都城建造模式一直为以后历代都城所沿用。
二、简答题1.简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特征并举例说明。
答:华北地处中纬地带、暖温带区域,气候温和半湿润,更新世时大部分地方植被属于疏林草原或灌丛草原。
更新世几次全球性的气候剧烈变化对这一地区影响较大,特别是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的巨大影响加速了黄土堆积和之北草原化的过程。
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的遗存主要分布于桑干河流域、晋豫陕交界地带、渭水流域、周口店附近。
(1)主要特点①各种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
时期的基本类型为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
其中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也有重要地位,砍砸器数量相对较少。
②石片和用石片制作的石片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有主要比例,石核和砾石石器相对较少。
③这一系统的石器文化从早到晚是连续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石器在基本特征一致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时期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类型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向精细演化,最终演化出细石器文化。
(2)文化的分区及各自特点①以山西和河北北部的桑干河流域为中心,包括周口店等地区的华北北部文化区。
旧石器时代初期的桑干河流域的阳原马圈沟、小长梁、东谷陀等。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周口店猿人文化、河北阳原岑家湾等。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周口店第15地点、阳高许家窑遗址等。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朔县寺峪遗址和阳原虎头梁遗址等。
打片以砸击法为显著特色,锤击法也是经常使用的方法,碰砧法少见;石片多形体较小,石片角也较小,大多在90°~100°之间;石器以小型者居多,类型较为复杂。
主要的器型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锥等。
刮削器占据绝对优势,小型尖状器也居重要地位,有一定数量的雕刻器,砍砸器数量较少,缺乏三棱大尖状器。
②以晋豫陕交界为中心,包括汾河中下游等地区在内的华北地区南部文化区。
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陕西蓝田王公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山西芮城匼(ke)河遗址、河南三门峡水沟和兴会沟遗址。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文化。
打片多用碰砧法,也有锤击法,石片多粗大,石片角也较大,在115°-120°之间;器型较为简单,形体相对较大。
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石球等;砍砸器比例较高,三棱大尖状器器型特殊,基本不见雕刻器,较早阶段有少量砾石器。
2.简述陶器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陶器是古代人类相当长时间内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器具之一,具有分布广、数量大、易保存等特点。
陶器耐腐蚀、耐风化是最常见的古代遗物之一。
陶器易碎,易更新,是古代诸文化生产量最大的产品之一。
陶器易生产,广泛见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时期、各民族文化中。
因此陶器对考古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陶器分布广、数量大、易保存,广泛见于古代各地区、各时期的遗址中,是田野调查中最易发现的古代遗物,因此是探索古代遗址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2)陶器易损坏、易变化。
在时间过程中,变化快是考古学判断古代遗迹、遗物相对年代和考古学文化分期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3)陶器的空间分布区域性特征也很明显,是考古学区分不同考古学文化或同一考古学文化不同区域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总之,陶器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陶器在反映考古学文化时空变化方面有着其他类别的遗物难以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史前和夏商周考古中,陶器是考古学研究最为重要的一类器物。
3.简述殷墟分期和陶鬲演变。
答:商文化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郑州二里岗遗址为代表,后期以安阳殷墟为代表。
(1)商前期陶器郑州二里岗遗址的堆积可以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代表了商前期前后两个发展阶段。
①陶器以灰陶为主,制法有模制和轮制,器形有鬲、甗、斝、簋、大口尊、瓮、觚、爵等。
②前段的陶器一般器壁较薄,绳纹较细,鬲的实足根较瘦长,器高大于器宽,大口尊形体较粗短,口径与肩颈相等,真腹豆较多。
③后段的陶器器壁一般较厚,绳纹略粗;鬲的实足根稍粗短,器高大于或等于器宽;大口尊体较瘦长,口径大于肩颈;假腹豆常见。